关于错别字的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3收藏

关于错别字的故事?,第1张

有故事的错别字:

天下第一错别字——“避”,“避” 之所说它是“天下第一”,因为这字一是影响大,二是皇帝写的,确确实实写错了,且找不出合理的解释理由。此匾悬挂于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中门上方,匾的四周环绕鎏金铜龙浮雕,蓝色匾心有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避暑山庄”。一眼看去就会发现,“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见图)。此错字是谁人所写乃出自大名鼎鼎的康熙皇帝之手也,是皇帝的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 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写错了也是对的,谁敢提醒皇帝说写错了?何况皇帝有造字的特权。

最有说法的错别字——“鱼” “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那块“花港观鱼”碑,就是康熙的御笔。碑上的繁体“鱼”字下的四点变成了三点,少了一点。如果说避暑山庄的“避”康熙爷不会写还情有可原,但这“鱼”不会写实在说不过去。原来这里有一个传说,康熙不是不会写这个字,而是“有意错”。原来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题字时他想 “鱼”字下面有四个点不好,因为在旧时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下烤,还能活吗?这是杀生啊,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潇洒地活了。

最具哲理的错别字——“流” 错别字如果是“有意错”,书写者都会附会出自己的道理。在江苏扬州大明寺的平山堂,正堂右边的“坐花载月”匾额,是民国初年著名的宁夏“三马”之一马福祥所题;左边的“风流宛在”匾额,则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是刘坤一为追念曾在扬州任主政官员的欧阳修所作。“风流宛在”这四字中有两个错字:“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历史大名人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在多而善风情、色艺双绝的扬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韵事。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的“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一点,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极富哲理,同时曲笔点出欧阳修当年行为上不检点。这样的字,错得恰到好处,所以至今也无人说三题四,与杭州西湖湖心亭石碑上乾隆皇帝手书“虫二”(意思是“风月无边”)两字,有相似的奇思妙境。

出现最多的错别字——“明” 皇帝写错别字,皇帝陵上也有错别字。在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明孝陵上,细心的游人至少可以发现两处错别字:在明孝陵保护碑上,“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入明楼,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眀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这两个“眀”与少一点“鱼”和多一横“避”不同。“鱼”、“避”那是皇帝创作,具有“合法性”,这个“眀”字则是因为出自书法家之手,可以归结为艺术字,或是书法体。

最令人叫绝的错别字——“富” 山东曲阜孔府,可以说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但游人到孔府,未进大门便能看到特别明显的错别字。孔府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是这样写:“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再看看下联中,也有一个字写得极不规范:“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最有文化的地方怎么弄出这笑话?其实这不是笑话,而是最有文化的错别字之一。错之妙在于其寓意:“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两个错别字,一下子就体现孔府这个非常门第的身份,不只没有人说它是错别字,游人明白后反而连连叫绝。据说孔府这两个错别字是神来之笔,系仙人指点。相传在孔子第42代孙孔光嗣成亲那一天,恰有神仙路过,碰到了府前影壁上写的“富”字。神仙把“富”字上的一点抹去了,孔家怪之,神仙道出了玄机,称孔家不宜过富,要“去一点”。

在古代,没有先进的印刷设备,即便是后来有了印刷术,但实际的印刷效率也并不高。因此,古人最常用的方式还是手抄。比如,就佛经来说,僧人抄经不仅是为了将经书传递下去,也更是一种静心和修行的过程。那问题就来了,如果抄写错了该怎么办呢?如果您对这一问题也感到好奇,就让小编来给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说说敦煌文书,因为古人处理抄错的方式,在敦煌文书中都有所体现。敦煌文书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批唐代手抄古籍,它包含了经,史,子和集等文献资料,约有3万多册,也是研究唐代政治,文化和宗教的重要资料。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篆云游至敦煌,就被敦煌佛像和壁画所震撼。

于是,王圆篆就留在敦煌修行,后来他清理洞窟佛像和壁画时,在莫高窟中发现了一处藏经洞,于是他就将发现藏经洞一事报告给了朝廷,但结果当时的晚清政府却很不以为然。不过,藏经洞一事却被西方探险家所获悉,于是他们都陆续来到敦煌,以低价骗取了藏经洞中的文献古籍。到后来,等藏经洞被基本洗劫一空后,当时的文化学者才发现其价值所在,但最后抢救出来的,也只是一些边边角角的残书烂卷。

专家们经过整理,发现敦煌文书中还有西夏文抄写的佛经。不过奇怪的是,佛经的一些文字有改贴,而且在其他的佛经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于是,专家们都纳闷了,佛经中为什么会有改贴呢?最后,专家们经过思考和讨论,确定是对写错的文字进行修改。毕竟以前的纸张都很珍贵,抄写经书也很费劲,如果一不小心写错了字,肯定不能一撕了之,必须对错字或者别字改贴。另外,专家们还在敦煌文书中,发现了三种古人常用的改贴方式:

第一种:贴黄。在《石林燕语》中记载,“盖赦书用黄纸,则贴者亦黄纸也”,这里说的就是贴黄。首先,取同样的纸,然后剪裁下来一小块黏在错字上,最后重新写一遍即可。这样的方式虽然较简便,但是也费纸。

第二种:改涂。这种方式需要用到铅粉,首先用毛笔蘸铅粉,然后均匀涂抹到错字上,最后等墨迹干了之后,再用手将铅粉抹掉,同时也就将墨迹涂掉了。不过,铅粉是有毒的,因此铅粉涂改的方式使用的不多。

第三种:雌黄。雌黄是一种的矿石,也叫鸡冠石,呈**半透明状。古人写错字时,用雌黄涂抹掩盖墨迹是最常用的方式。另外,雌黄还能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因此用雌黄涂抹过的纸张,也能保存更长的时间。

看到这里,或许有的读者心里就疑惑了,古人用雌黄涂抹,干了之后不会掉吗?其实,这种怀疑完全是多余,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关于雌黄涂改液的做法,先将雌黄加水研磨成粉,然后放在太阳下暴晒,等晒干之后,再继续研磨并加水晒干,如此循环往复3-5遍。紧接着,将凝胶加入雌黄粉中,并放在石臼中反复地捣练,直到两者完全融合,最后再将融合了凝胶的雌黄,做成颗粒状阴干即可。

在使用的时候,先蘸点水,然后涂抹在错字上即可,等干了之后就永不脱落。有趣的是,唐代时期用的都是黄麻纸,后来到宋代白色的纸张就开始普及,但还有人依然在用雌黄改错字,因此在白纸上就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也就衍生出了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成语——信口雌黄,表示人不顾事实,或者是胡言乱语。

由此可见,古人是很智慧的,能在有限的条件下,研究出各种适宜的方式修改错字,不仅节约了纸张,而且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外,涂改过的字也是一种教育,时刻警示自己要认真细心,尤其是在抄写经书的时候更要一丝不苟,最后经过长时间反复的锻炼,也就能培养一个人静心做事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错别字并不少见,有些商家的店名更是故意写错,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例如“依依不舍”改为了“衣衣不舍”。在学生时代,错别字对某些人来说,那简直是“家常便饭”。有意思的是,写错了字,被老师罚抄几页的草稿纸的趣事。现代人会写错字,那么,古代人会写错字吗?答案是肯定的。古代的字是繁体的,以我们现代人难以理解的文言文,如此繁琐的形式表达出词语的现实意义。而在古代,写错字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是为了避讳他人而故意写错的字词。这种情况下的事例就很多了,因为古代非常注重纲常伦理,长幼有序等社会规则,也是属于古代特有的一种封建文化礼仪。在古代,对于皇上和长辈的名是不可以直接书写的,因此,书写时,有的人改写同种含义的,有的人改同音的,而有的就直接缺笔画了,错别字就产生了。例如在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女主角林黛玉书写“敏”时就去掉了最后一笔,故意不写。她就是为了避讳已经去世母亲的名字。除此之外,在很多书法作品中,我们也能见到错别字。例如在著名的《兰亭序》这部作品中,王羲之为了避讳曾祖父的名字,把“王览”写成了“王揽”,在原来的字上加了提手旁这个偏旁。在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大唐回元观钟楼铭》中,“世”字写前了一笔,故意避开了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这做法也是为了自己着想,是无奈之举。

第二是古代人为了炫耀自己的书法,故意写错字,使书法更具有磅礴气势或者是让文意更为舒畅。在书法家追求审美需要时,这种情况会出现得多一些。例如书法家傅山,在他的作品《啬庐妙翰》中,把“于”字书写成了三种形式。第三情况就是我们常见的原因了,一般都是粗心大意,或者是不会写。这种情况,在人的学生时代更为多见。失败是成功之母,学生在学习写字时,怎么可能全部不出错呢?所以,古代人也会写错别字。

古往今来,人们会写出错别字,也会跟随时代的发展,利用错别字妙处,去满足人们书写审美的需求。

关于错别字的故事?

有故事的错别字:天下第一错别字——“避”,“避” 之所说它是“天下第一”,因为这字一是影响大,二是皇帝写的,确确实实写错了,且找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