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秦朝法律制度
从一些出土的竹简来看,秦法严苛。
秦法的积极意义:
战国乱世结束,但是六国势力并未完全被铲除。严苛的法令加上霹雳的手段可以迅速让被占领地区恢复正常。
2申韩之法在战国被地主阶级所重视,地主阶级取代了奴隶主贵族。商鞅变法后严苛的法令适应了战国时代的需要,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六国,秦法功不可没。
3秦始皇嬴政揽申韩之法驾驭群臣。权术辅以严格的法令让秦始皇得以坐稳江山,威慑百官。
4郡县制的推行,一套完整的法令势在必行。秦法在郡县封官治理地方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秦法的消极意义:
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什伍连坐制度。
2“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秦法的严苛,官吏的严厉让黎民百姓增加了对秦国的憎恨程度。
3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秦法可以迅速恢复地区稳定,但是如果长期推行极为严格的法令会导致民众缺乏德育而不知廉耻。
4秦始皇死前想要传位扶苏,是想让宽仁的扶苏迈向守文之路。然而扶苏自杀,秦朝再经胡亥、子婴而亡。究其原因,秦法可取但秦国一直奉行严苛的秦法最终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六国旧势力与既得利益集团的冲突。
秦法有利有弊。是秦国统一六国的有力武器,但长期的严苛法令也是最后葬送秦帝国的原因之一。
是千年糟粕,还是文化宝典?点评我国古代这几本争议很大的古书
程哥历史观V
原创 · 2022-09-03 09:22 · 历史领域优质创作者
+订阅
删除版在谈这几本书之前,作者想说,一本书就能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和历史发展吗?显然不能,历史是由无数人用鲜血和智慧共同铸造的,而不是靠一本书或一个人的思想所能决定的。
当你过分迷信一本书或一种学问,并把这本书的作用无限放大后,这本书即便是真的宝典,也会被笼罩上一层玄学、迷信和骗术的色彩。
圣经、古兰经、易经、道德经、四书五经、资治通鉴、商君书、红楼梦等哪类书不是如此?真正能推动社会发展的是人类自古至今的文化积累,而不是千年之前的陈旧思想。
·是骗术还是哲学之王
《易经》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后世之人靠这本书进行坑蒙拐骗的江湖术士。
作者见过最无耻的一个言论就是说我们能够打跑日本人和西方列强,活得有尊严,靠的全是因为某人精通《易经》里的奇门遁甲,而不是……
如果真的这样,为何后来一夜之间各路算命烧香的江湖混混全部都销声匿迹了呢?
在大环境面前,这些无耻鼠辈怎么不给自己算一卦?
在那短短的几十年我国创造了“两弹一星“,靠的是《易经》?
如果《易经》这本书真的那么牛,我们就不会有近百年的屈辱史,也不会有后来的日本进中国了。
我们只需找几个易经大师算一算,算出敌国的致命要害,一做法,一念咒,一点香就破坏掉了对方的风水,那还要部队和科研机构干什么呢?
至于那些江湖骗子嘴里千年之后的事情,那不是自欺欺人吗?你连当下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指望千年之后的事情吗?
《易经》是我国刚刚拥有语言不久后几个人共同创造的读物,后世之人却硬将自己的东西强塞到这本书里,有意思吗?
如果真的这样,我们干嘛要研究化学、物理、数学,我们应该将所有精力都用来研究《易经》。《易经》仅仅是一本书,而不是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金油。
《易经》最初的设想和后世之人的解释到底相差了多少又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一本谁也说不清楚的书,真的值得大吹特吹吗?
这本书即不能解决别人的问题,也不能解决其信徒的问题。
《易经》的崇拜者们连一个通俗的标准通行版都写不出来,就像《红楼梦》里的“王一贴”给贾宝玉开的治病药方一样,一个梨,两块冰糖就能包治百病。
你不要问为什么,今天吃不好,明天吃,明天吃不好后天吃,你吃一百年,总有死的时候吧,你一死,你的病不就好了吗?
你吃好了是我的功劳,你没吃好说明你没悟透其中的奥妙,至于你的怀疑,不好意思,这个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你读不懂就再读一百年吧!
对于这些过分吹嘘这本书,并靠这本书来到处骗钱骗色的江湖术士,作者只想说,当初……
如果这些人真牛,当初就不该夹着尾巴做人。
但大环境变了之后,这些个江湖骗子又都出来张牙舞爪、危害……
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了一首诗叫《贾谊》,内容是这样的: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
·是保守还是包罗万象
看看今天各种价格上万的国学培训班有多少,仅仅两天课程动不动就收费几万、十几万,他们真的就能学到东西吗?
更有甚至者,在某些地方还开设了“小三培训私密班”、“女德班”等低级的玩意,学费动辄几十万之多。
而这些班都是打着国学的名义在教导学员将人性里最恶、最残忍、最卑鄙无耻的东西发挥出来。
将厚黑学、心理学、营销学、宫斗学、害人学等拼凑在一起对学员反复洗脑,让他们从一个个正常的人,变成为了上位可以不择手段的恶魔。
即便这些人靠着这些阴谋诡计取得了地位和财富,她们内心深处真的会幸福吗?这些商学院中的骗子讲师,最喜欢引用的就是《道德经》。
有人说《易经》是万经之母,有人说《道德经》才是人类最智慧的宝典,在这些骗子手里,只要能赚钱,一切都可以变成他们包装的工具。仅仅一个五千字的文章,真的就能包含哲学、养生、兵法、做人做事的各种深奥道理吗?
且不说《道德经》的800多个版本那个才是原创,就是今天我们对道德经的解释,真的是老子写的,或老子原来想表达的意思吗?
《道德经》里“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怎么听都不像是正能量的话。
但在后人的解释里,一个字都有几百个意思。
反正我国古人就是最聪明的,写东西就喜欢写得玄乎其玄,这样不论后人怎么解释,最终解释权都在古人手里。
对比同时代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错误百出的白话著作,我国古人是永远也没有错的,错的永远都是后人自己的愚笨。
牛顿三大定律可以被后来的爱因斯坦所打破,但《道德经》至今无人敢说自己就真正研究透了。
作者搞不懂的是,如果说2000年前人的思想比我们现代人更牛,如果不是后人不断的积累,他们怎么没研究出来飞机、大炮,而我们今天发明了网络了呢?
国外科学家们也没研究这些,人家又是靠什么拿的诺贝尔奖项和搞的哲学呢?
·是帝国之术还是华夏悲哀
其实,作者想说的是两本书,一本叫《商君书》,一本叫《资治通鉴》。如果读者里有真正了解这两本书的,他们可能会被吓出一身冷汗。
我国古代的政治比西方早成熟了一千多年,自秦始皇之后就不再是封建时代,而是帝制时代了。
封建时代的标志是将领土分封给各个诸侯,而帝制时代的核心思想是……
这时皇帝最大的心病不是外敌,而是……
而《商君书》和《资治通鉴》这样的书是古代的帝王之术,就是教给帝王怎么治国的,普通士大夫和平民是没有资格看的。
当我们抛开冠冕堂皇的虚伪来阐述历史时,你会发现历史上的各位帝王都是那么的血腥和残忍,根本没有一个我们想象中的……
当作者翻看了古今中外所有的历史后才发现,谁杀的人最多,谁对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造成的破坏最大,谁在历史上反而……
当我们回过头来再审读《商君书》时,它又有什么错呢?错的始终是人。
这两本书里,将……的精髓书写到了淋漓尽致。同时,这种东西像病毒一样……
·一套古代读书人必读的功名之书
四书五经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套书。且不论这些书是不是真正的经典,但自从这几本书被帝国之家选中当成科举的教材之后,这几本书就已经失去了他们原来的意义了。
《红楼梦》的作者无论是曹雪芹还是其他谁,都是对科举制度和古代官场文化很反感的一个人,他是一个儒学里传统文化的叛逆者。
在前八十回,《红楼梦》的作者一直将人性里最美好的东西都隐藏在一个小小的大观园里,而拒绝所谓的入世为官,更讨厌读什么八股文章。
朱元璋这一创造性的发明,到底是危害了后世千年,还是真的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发扬了?恐怕得有读者您自己来下结论了。
但作者本人对程朱理学和禁锢妇女思想的东西是非常反感的。
一个到了民国时期还将人口贩卖合法化,有什么资格嘲笑人家的奴隶买卖呢?发配为奴、官妓、军妓这些公然合法化的东西,难道不是对人文、礼仪最大的讽刺吗?
但在很多人眼里,人家野蛮就是卑劣,自己的那些不堪的过去反而成了崇高的精华。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明明喜欢将人分为鲜明的三六九等,却总是标榜自己是……
蒙古统治者被人划分为四个等级,满汉之别都被后来的文人百般谩骂,但我们自己古代先贤却把人分为三教九流,这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同样是人,就因为他们从事了不同的职业,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子女晋升途径就会被全部堵死,这不是赤裸裸的职业歧视和……
当所有社会精英都想读懂这几本书,都想着读得万卷书货于帝王家,都想着升官发财,封妻荫子时,谁还去搞科研呢?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里,真正的科研技术反而被鄙视为“奇*巧技”,搞科研的人被称为下九流。
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如果不将科技人员最为尊贵,待遇最高,而是所有精英都一心想……
当我们解释完这几本书之后,读者里很多人会不舒服。这里面有吃江湖饭的骗子,也有靠这些东西生存的各级讲师,更有道貌岸然的各类国学伪君子。
当作者写的东西触及到了他们最本质的核心利益之后,他们就坐不住了。不信,读者您去看评论区,如果没有被屏蔽的话,绝对会比这篇文章更加精彩!
1、先学习王力《古代汉语》。熟读文选,熟记常用词,掌握常识部分。三方面不可偏废,而以文选为主。反复学习,做一些练习,与此书配套的练习较易找到。
2、再选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先秦典籍,如:《论语》《孟子》《孙子》《左传》《国语》《战国策》《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找较权威的普及版注译本,细读一种,推荐从杨伯峻《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开始。
3、常用词的学习至关重要。要与文选学习相结合。想深入学习可读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此书是在《古代汉语》常用词基础上扩编而成,既可作为工具书,又可作为读本学习。
4、读一两种先秦诸子则后世议论性文章就不难了。读过《左传》《战国策》则读《史记》就不难了。而读了《史记》则后世记叙性散文就不难了。至此唐宋八大家可随意读。
5、继续学习,可读古人的注疏本了。能借助古注就可读通一切古文。
6、深入学习,从《六朝文絜》《汉魏六朝赋选》等开始,学习骈文。继而读《文心雕龙》。骈赋的学习可以极大扩充词汇量,进一步提高古文阅读力。
7、学习典籍的同时,可以穿插学习一些小学类书籍,如注析本的《说文解字》《尔雅疏证》等,当代人充分利用金甲简牍之学而又上继乾嘉朴学,在说文方面已经超越古人,不一定非要去读清代四大家。
8、进一步可以学习王力《汉语史稿》,读一两种古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方面的书。读讲古代文化史、文学史的书。少读诗词,多读散文。为什么?因为,散文的文法结构比诗词更正规,不像诗词那样多倒装、省略等现象,从打基础的角度讲,多读散文对培养古文阅读能力效果更好些。具体来说,先读一些比较浅近的作品,像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再进一步,就可以看《古文观止》、《史记》、《汉书》、《春秋左传》等了。一般说来,如果能够读懂以上所举这部书了,古汉语阅读能力,可说是基本解决了。〔当然,研究上古的文献还不行,这个高深些。〕
如对诗词感兴趣,还须读读诗律词律曲律以及音韵学的书。
这时,古文阅读力一定很强了吧。但还须继续多读原著。
野客丛书
三十卷、附《野老记闻
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王茂撰。茂字勉夫,长洲人。养母不仕,惟杜门著述,当时称为讲书君。是书皆考证典籍异同。前有庆元元年自序。又有嘉泰二年自记一条,称此书自庆元改元以来凡三笔矣,继观他书,间有暗合,不免有所窜易云云。盖刻意自成一家之言,故书中颇讥洪迈《容斋随笔》不免蹈袭。然如和峤千丈松一条,周顗阿奴火攻一条,皆黄朝英《缃素杂记》之说。灰钉一条,自云后见《艺苑雌黄》亦引此辨,与余暗合,盖删除尚有未尽也。其间引据既繁,亦不免小有疏舛。如欧阳修诗本义谓毛苌以前无以驺虞为兽者,茂引《六韬》以驳之。赵岐《孟子》题词谓孟子无字,茂引《孔丛子》以驳之。颜师古《汉书》注谓玉树在甘泉,而茂引《汉武故事》以驳之。傅奕《请正佛法表》谓佛汉明帝时入中国,茂引刘向《列仙传序》以驳之。杜甫诗“笔架沾窗雨”句本咏实景,而茂改沾为占,引开元《天宝遗事》以证之,不知是皆晚出伪书,不足为据也。庾信《哀江南赋》晋、郑靡依,鲁卫不睦句,本反用《左传》语,而茂谓非其本义。黄庭坚诗注引乌孙公主琵琶事,本出傅元《琵琶赋序》,其石崇王明君词乃因乌孙公主之例,想其亦必如是,而茂转据明君事以驳乌孙公主事。秦观词杜鹃声里斜阳暮,茂辨暮字不误是矣,复谓当作斜阳曙,以避英宗庙讳而改,夫斜阳岂可云曙耶?(案:观词元作杜鹘声里斜阳树,宣和中歌者避英宗嫌名,改树为暮,见项安《世家说》。)张佑宁王之诗自属追咏,而茂以为目击。又以与佑诗年代不符,则造为佑身历十一朝,年一百二十馀岁之说。然则李商隐有九成宫诗,寿更永矣。他如茅盈见《史记·秦本纪注》,而茂沿梁孙文韬碑以为汉人,讥其以庙讳为名。非《鹖冠子》者柳宗元,而茂云韩愈。作《盘中诗》者苏伯玉妻,而茂以为傅玄。(案:茂盖据陈玉父《玉台新咏》误本,然严羽《沧浪诗话》载《玉台新咏》,原本甚明。)买石得云饶句本姚合武功县诗,而茂以为王建。馀粮楼亩本《淮南子》语,而茂以为始於左思。以准作准始於吕忱《字林》,(案:《字林》已佚,此条见郭忠恕偑觿所引。)而泛举唐碑。皆千虑一失,不必曲为之讳。其馀则多考辨精核,位置於《梦溪笔谈》、《缃素杂记》、《容斋随笔》之间,无愧色也。末附《野老记闻》一卷,乃茂父所作,不著名字,惟据茂题词,知为陈长方之弟子所记。多元佑诸人遗事。而解孟子既入其苙尚沿晁氏《客语》之说。盖茂曾祖伯虎及与黄庭坚游庭,坚和炳之玉版笺诗所谓王侯须若缘坡竹者是也。(案:此事见书中髯奴条下。)茂父承家世馀闻,故所言如是耳。至以其父之书附已书之末,盖沿《山谷集》后附《伐檀集》例,於义均乖。然《伐檀集》为后人所附,非庭坚之意,故分析著录,以正其名。此书为茂所自附,非可诿过於他人,故仍其旧第,以著其失,亦《春秋》褒贬,各探其本志之义也。书本三十卷,见於自序。陈继儒《秘笈》所刻仅十二卷。凡其精核之处,多遭删削。今仍以原本著录。而继儒谬本则不复存目,附纠其失於此焉。
-
---出《四库总目提要》
一、历史评价:
荀子: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令尹),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
张仪: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
《吕氏春秋·知度》:"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
司马迁: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邹阳:①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②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刘向: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桑弘羊:苏秦、张仪,智足以强国,勇足以威敌,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万乘之主,莫不屈体卑辞,重币请交,此所谓天下名士也。
扬子《法言》: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馀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曰:"孔子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子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难之,不以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
曹操: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唐彦谦:贪名笑吴起,说国叹苏秦。
贾岛:沙埋古篆拆碑文,六国兴亡事系君;今日凄凉无说处,乱山秋尽有寒云。
苏轼: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司马光: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而仪、秦、衍最著。
王安石:已分将身死势权,恶名磨灭几何年。想君魂魄千秋后,却悔初无二顷田。
邵雍: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刘克庄:常产常心论,平生不谓然。晚知苏季子,佩印为无田。
徐钧:本图富贵快心期,谩借从亲说便宜。五国攻秦齐不至,客卿正是在齐时。
二、人物简介: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苏子》31篇,早佚。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苏秦刺股图
三、典故:
悬梁刺股
典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游说秦王未果,资用匮乏,潦倒而归。
"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于是苏秦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太公《阴符》,发愤攻读,"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一年后学成,遂游说列国,合纵诸侯抗秦,佩六国相印,名震天下。
吴国华在《徐霞客圹志铭》中叙述说:“霞客磊落英奇,目空万卷,少应试不得志,即肆志玄览,尽发先世藏书,并镌未见书,……称博雅君子”。《高士徐霞客》中记载:“君少习举业,旋弃去。调优负奇,天下奇胜无不游,奇人无不交,奇事无不探,奇书无不鬻”。(徐世宗谱)。
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秦朝法律制度
本文2023-10-10 14:04: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7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