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永继哪里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古永继哪里人,第1张

古永继

姓名:古永继

性别:男民族:汉

党派:中共党员出生年月:1953-9-1

籍贯:云南出生地:云南建水

毕业院校: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

所获学位:史学硕士

现任职务: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专业职称:正高级

研究专长:中国历史西南边疆民族史

工作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所在地区:昆明

中文名:古永继

民族:汉

出生地:云南建水

出生日期:1953-9-1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安徽师范大学

代表作品:《中国历史大事典》等

籍贯:云南

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史西南地方史地方文献整理

科研项目

1、云南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乾隆《滇黔志略》点校;

2、国家清史编篆委员会项目:《国家清史篆修工程项目:《典志.南方少数民族篇》;

3、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明清时期外来移民对滇黔地区的开发及民族融合影响研究》

4、云南省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云南15种特有民族清代史料汇编》;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边疆史开发史系列研究》子课题:《西南边疆地区移民史》;

6、云南省民族研究院项目:《元明清时期外来移民对滇黔民族关系变化的重大影响》。

论文著述

出版学术著作6部(合著),点校古籍2部,主编3部(副主编),并参加了一些辞书、专著如《中国历史大事典》、《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丛书》的撰写。先后于《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地方志》、《民族译丛》、《思想战线》、《云南社会科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贵州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译文70余篇。其中数据库收录学术论文4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两篇,核心期刊会议多篇。

代表性成果:

图书:

天启《滇志》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滇黔志略》点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

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地学·水利·航运卷》(合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出版)

中国边疆通史丛书·《西南通史》(合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

论文:

《明代外来移民对云南文化发展的影响和推动》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民族和谐——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文集2009-07-27

《明代滇西地区内地移民对中缅关系的影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3期;

《哈尼族研究中史误的三点辨正》(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明代西南地区商屯说质疑》(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

《谢圣纶与〈滇黔志略〉》(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10期;

《“商人杀王莽说”辨析》(《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

《云南古代的水运发展》(《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获奖成果

云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多次)

1994年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合著))

1996年云南省教委颁发的“云南省高校古籍整理研究第一届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天启《滇志》点校)

1997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地学·水利·航运卷》(合著))

1998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民族学三等奖”

2003年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河南省优秀图书奖一等奖(中国边疆通史丛书《西南通史》(合著))

2004年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中国边疆通史丛书《西南通史》(合著))

2006年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民族学三等奖

2008年获“云南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论文)一等奖(论文《哈尼族研究中史误的三点辨正》,《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2011年10月,获“云南大学伍达观教育基金第十五届优秀教师奖”——杰出奖(一等奖)

一、著作

1.《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丁卯集笺证》,中华书局,2012年7月修订版,初版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  3.《唐诗演进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晚唐诗歌格局中的许浑创作论》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8月,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5.《唐宋文学论札》,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  6.《明清诗文研究新视野》,(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7月  7.《海虞诗苑海虞诗苑续编》(与他人合作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待刊)  8.《中国妇女生活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初版,2004年5月再版  9.《杜牧集》,凤凰出版社,2007年10月  10.《山水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年5月

  二、论文

(一)国内发表:

1.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2.迭合延展中的抒情与叙事:论唐代组诗的表达功能,《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  3.破立之际:韩愈“文人之诗”的诗史意义,《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4.“前李杜时代”与“后李杜时代”,《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5.咸乾士风及其才调歌诗,《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6.中国文学史百年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与他人合作,署名“于时”),《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7.地域社群:明清诗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  8.清代江南文化家族雅集与文学创作,《文学遗产》2009年第2期  9.唐代文学研究再拓展的空间,《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10.论许浑诗在晚唐的典型意义,《文学遗产》1997年第5期  11.孤寂与熙悦:唐代寒食题材诗歌二重意趣阐释,《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  12.宋代诗歌研究的重要突破,《文学遗产》1996年第3期  13.陈子龙《宋子九秋词稿序》“宋子考”(与他人合作),《文学遗产》 2005年第5期  14.日本寒山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渊源,《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15.松江宋氏家族与几社之关系(与他人合作),《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6.为宋代文学家建立翔实的谱系,《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7.晚唐诗人的仕隐矛盾与许浑隐逸诗,《文史哲》1997年第9期  18.许浑千首湿与他的佛教思想,《学术月刊》1983年第5期  19.许浑卒年再考辨,《学术月刊》1996年第8期  20.关于文学家族学建构的思考,《江海学刊》2009年第3期  21.原生态意识与时代性心理的交汇——宋代元宵词文化生成机制探讨,《江海学刊》1990年第4期  22.扬州诗局起讫时间考略,《江海学刊》1992年第4期  23.诗学大邦笺注绝唱:评钱仲联先生《沈曾植集校注》,《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  24.寒山的身份与通俗诗叙述角色转换,《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25.明清之际江南文学版图中的诗歌流派,《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26.清代江南文学发展中的“舅权”影响,《江海学刊》2011年第5期  27.晚唐诗人许浑卒年应如何考订:与吴在庆、高玮商榷,《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28.《寒食即事》诗寓意辨误:兼论唐代寒食清明风俗及其文化意义,《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  29.杜牧《自撰墓志铭》探微:兼论作者卒年问题,《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  30.太湖环境对江南文学家族演变及其创作的影响,《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31.唐宋时文考论(与他人合作),《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7期  32.清代虞山派诗学分歧及其影响,《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33.唐代作家并称的语言符号秩序与文学评论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  34.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特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35.论辛弃疾的隐逸及其隐逸词,《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36.论八股文长期沿用的文化机制,《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7.清代虞山诗派的创作气局,《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8.唐诗的哲理叙述(与他人合作),《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9.唐初弘文馆整合与文学建设(与他人合作),《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40.论晚唐诗之残缺美(与他人合作),《求是学刊》2006年第6期  41.清代阳湖骈文之兴盛及其原因(与他人合作),《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  42.情到狂时烧破眼:解读清初虞山派诗人钱曾,《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3.清代浙西平湖文学社群考述(与他人合作),《河北学刊》2013年第3期  44.日本金沢文库藏抄本《香严颂七十六首》,《中华文史论丛》第71辑(2004年)  45.宋存标《情种》资料渊源考辨(与他人合作),《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2期  46.《全唐诗》的缺憾和《全唐五代诗》的编纂(与他人合作),《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1992年第3期  47.唐初文馆与初唐诗风,《文学评论丛刊》第5卷第2期2002年  48.继承与背离:黄庭坚“渔父家风”词阐释(与他人合作),《古籍研究》2006年卷上  49.唐诗异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文学研究》第4辑(南京大学)1996年1月  50.八股文异名述论,《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51.天台智顗丑学流程解构(与他人合作),《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  52.对陈子昂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再认识,《唐代文学研究》第1辑 1988年3月  53.《全唐诗》编校者叙录,《唐代文学研究》第4辑 1993年11月  54.亦悲亦欢的寒食歌吟,《唐代文学研究》第6辑1995年10月  55.寒山生卒年新考,《唐代文学研究》2002年  56.在异质文化中探求和发现:评川合康三著《中国的自传文学》,《书品》,中华书局,1999年12月  57.唐末诗僧延寿传(与他人合作),《浙籍文化名人评传》(唐五代卷),2003年12月  58.以全部生命力量来忏悔:再论明清易代之际钱谦益其人,《中国诗学》第8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  59.沈德潜江南园记的旨趣与品格,《清代文学研究集刊》(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辑2011年1月  60.初七亦是阳会日:释“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第2期   61.李商隐对清初虞山诗派的影响,《中国韵文学刊》2002年第2期  62.陈璧诗在清初的特殊意义,《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3期  63.清编《全唐诗》与重编《全唐五代诗》,《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4期  64.明末清初江南三诗派,《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1期  65.清代江南文化家族的文学文献建设,《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3期  66.重读台湾学者陈慧剑《寒山子研究》,《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1期  67.挥毫当得江山助:中国古代山水诗发展演进与体格新议,《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5期  68.1988-1989年国内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7年4月  69.1992年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3年12月  70.1993年明清诗文研究综述,《中国文学研究年鉴》(中国社科院文研所)1995年 12月  71.早期英国汉学家对唐诗英译的贡献(与他人合作),《上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72.晚唐咏史诗的修辞策略,《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73.唐代宫怨诗繁荣原因探论(与他人合作),《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74.唐诗英译发轫期主要文本辨析(与他人合作),《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75.晚唐诗人许浑初莅察院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1月  76.试论“许浑千首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77.许浑生年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78.来自建筑景观中的城市影像:论洛阳建筑景观上阳宫与唐代诗人创作的关系(与他人合作),《湖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79.基层写作:明清地域性文学社团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80.杨朔散文古典文学渊源蠡测,《苏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81.王昌龄与李益边塞诗的比较探析,《苏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82.生命运行的真实轨迹:简论范仲淹诗歌的伦理倾向,《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4月  83.晚唐诗人许浑宦游宣州考,《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84.一个罕见的女性形象:宋代作家朱淑真论略,《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85.蒋心余的情感心态及其诗歌艺术特征,《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86.清初虞山诗派及其诗文化圈,《苏州大学学报》2002第3期  87.晚清刘鹗《铁云诗存》的精神世界(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6第1期  88.论陆继辂古文婉挚多情的风格特征(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8第3期  89.清代吴地“九老会”文学活动探论(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09第1期  90.明清时期无锡家族文化探论(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91.论晚清语溪徐氏姊妹诗歌创作(与他人合作),《苏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92.基层写作:明清地域性文学社团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93.吴文化的典范建立与知识建构,《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94.承变之际:晚唐诗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他人合作),《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95.清初诗人李沂及其昭阳李氏家族(与他人合作),《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96.明清江南文化型社会的构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97.杨朔诗化散文继承问题简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98.唐代寒山诗的诗体特征及其传布影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99.论“诗史”,《宁波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  100.钱谦益文学观转变及其批评的意义,《宁波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01.钱谦益唐宋兼宗的祈向与清代诗风新变,《杭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02.唐代女权文学的神话:上官婉儿的宫廷诗歌创作及其文学史地位(与他人合作),《江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03.论宋征舆与柳如是的情缘(与他人合作),《沈阳师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04.李白诗的自我确认意识与表现,《淮阴师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05.唐代送别诗的繁兴与许浑的创作,《铁道师院学报》1996年第6期  106.寒天中高耸瘦骨的孤鹤:论孟郊诗骨寒神清的审美取向(与他人合作),《铁道师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07.《唐才子传许浑传》仕历辨误,《铁道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  108.陆游《游山西村》诗旨发微:兼说唐宋社日节俗,《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第6期  109.关于新世纪高等院校中国古典文学教学的思考,《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第5期  110.常州庄氏之学与近代疑古思潮之发生(与他人合作),《衡阳师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11.唐诗的传播媒介及其范式(与他人合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12.晚明诗人宋懋澄的情爱观及其创作(与他人合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13.江南文学家族学研究导论,《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14.在地域和家族视野中展开清代江南文学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15.清代江南文化家族姻娅网络与文学创造力生成,《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  116.八股文的消亡:时代必然取向与文体自我否定,《淮海工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17.从史实中引绎思想:评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18.南社:一段绵延百年的文脉(答《现代苏州》杂志记者),《现代苏州》2009年11月  119.有关《清诗纪事》研究与评论文献,《清诗纪事》凤凰出版社2004年4 月 再版本  120.《登幽州台歌》献疑,《陈子昂研究论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2月  121.清代吴地文化家族文献建设的环境与成就,《吴文化与创新文化》,凤凰出版社,2009年9月  122.笔蘸惊涛倩写愁——论清初遗民诗人陆贻典,《天中学刊》2002年第1期  123.历代“诗眼”说述评,《镇江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  124.晚唐诗人许浑家世籍贯考,《镇江师专学报》1987年第4期  125.晚唐诗人许浑论略,《咸宁师专学报》1996年第11期  126.晚唐诗人许浑南海之行考,《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127.关于唐代诗人许浑生平的六个问题,《苏州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  128.取精用宏 辨析真义:评《刘禹锡研究》,《太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129.从史实中引绎思想:评蒋寅新著《王渔洋与康熙诗坛》,《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30.评《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6日,《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08年辑  131.文学家族学:值得期待的研究方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  132.南社虎丘雅集中的两个公案,《东方早报》2009年11月21日

  (二)海外发表:

1.八十年来中国寒山诗集的整理和研究,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60册,2000年4月  2.有关寒山生平若干问题探考,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中国文化论丛》2000年7月  3.建构寒山文化研究的学术之厦(与日本学者合作),日本《人间文化研究年报》2002年3月  4.论中国明清时代的八股文:对八股文形成、承传及其衰亡缘由的考察,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1号,1999年3月  5.夏丏尊中文教育思想概论,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1号,1999年3月  6.宋代诗词民俗事象释义,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2号,2000年3月  7.虞山诗歌流派研究:以流派规模及其形成原因为中心的探讨,日本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第32号,2000年3月  8.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文学家族学的建构,(俄罗斯圣彼得堡)远东文学研究第四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010年6月29日  9.小说家诗歌的另一种风采——刘鹗《铁云诗存》诗学审美生态(与他人合作),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4期,2008年  10.丁卯诗选,台湾《国语日报》1997年7月5日  11.放翁诗选,台湾《国语日报》1998年3月28日

  (三)其他评论:

1.《东亚学术文化交流》发刊词,《东亚学术文化交流》第1辑卷首,(韩国)新星出版社,2004年12月  2.《东北亚人文学论坛》发刊词:交流——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东北亚人文学论坛》卷首,(韩国)青铜出版社,2004年3月  3.唐诗承传通变中的深度记忆(代序),李正春《唐代组诗研究》卷首,凤凰出版社,2010年12月  4.跨文化视野中的唐诗传播与接收——《唐诗西传史》代序,江岚《唐诗西传史》卷首,学苑出版社,2009年9月  5.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学研究序,朱丽霞著作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6.清代李商隐诗歌接受史稿序,米彦青著作卷首,中华书局,2007年7月  7.湖湘诗派研究序,萧晓阳著作卷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4月  8.王昌龄诗歌及诗学研究序,毕士奎著作卷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9.论唐诗中的洛阳城市景观序,陈燕妮著作卷首,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10.情志吟序,陈慰《情志吟》卷首,长征出版社,2000年9月版  11.钱仲联先生与《海日楼诗注》,《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7月26日  12.《清明》并非唐人诗,《新民晚报》1994年10月30日10版文史新说  13.唐时苏州诗景好,《现代苏州杂志》2007年10月试刊号  14.选择·证据·积累——古典文学学习和研究随笔,《古典文学知识》2002年第2期  15.作为一面镜子的民国教材,《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13日  16.重提才女周炼霞,《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3月18日  17.拾甓取椽续红楼,《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3月25日  18.《文学评论》:小变即成大雅,《文汇读书周报》2011年9月16日  19.“膨化”的纸质媒体,《文汇读书周报》2012年7月13日  20.博士教育:用什么来保证质量,《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9日  21.教材增删,应该缓行,《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23日  22.学位制度改革,路向何方?,《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26日  23.人文学科应是一种天然的存在,《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4日  24.大学:谁是常来客,谁为座上宾? 《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8日  25.事件折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5日  26.“真正的学术如何得到辩护”,《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12日  27.去除竞争性科研的幻影光圈,《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6日  28.学术媒体是学术良知的收藏者,《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8日

(说明:以上篇目不包括本人参编的著作,以及图书情报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

刘德是汉景帝的次子。他母亲的名字叫李记。他是被废黜的太子刘荣的弟弟。他后来被封为河间王。他一生都很儒雅,因为他热爱儒家,所以在当时,他的衣着和行为都模仿儒生,他认为这样可以很好的发扬儒家思想。在他率先这样做之后,许多儒生争相模仿刘德的行为。

刘德虽是皇子,却没有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为保护古典典籍和一些珍贵的精神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保护着这些巨大的文化宝藏。他用一生的时间整理和保护这些书,保存了很多东西。众所周知,秦代焚书坑儒导致很多好书被烧,踪迹难觅。刘德不仅清理和保护宫中的书籍,还走访民间,在民间书法家中寻找一些珍贵的书籍。但他没有附上这些书。他所做的只是提取一个,把原件还给原主,并付一大笔钱感谢他。

他拥有最多的藏书,而刘德对藏书的态度简直是小心谨慎。他请求全世界的学士学位来帮助他。每当有不同意见或者书不全的时候,大家都要坐在一起讨论。之后,他会认真补上它们,这样他才能通过考试。在这些书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毛诗》和《左氏春秋》。因为汉朝也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是汉武帝觉得这样不行,就实行了孔孟之道,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刘德是怎么死的?

刘德是汉朝皇帝刘启的第二个儿子。他从不凭借自己的太子身份去追逐名利,而是为保护国家的古典书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生活是光明正大的,理论上,像这样一个不追求王位的王子不应该受到任何正确的斗争,但刘德位于皇权的中心。他是怎么死的?

刘德不想争夺皇位,也不想和汉武帝刘彻争论。他一直在世界各地旅行,寻找遗留下来的古典书籍。他很喜欢古学,为了书可以放弃宝藏。汉初不尊儒术,而承秦制。这样,秦制度的不完善和直接性就全部暴露出来了。所以我最终决定尊重儒家思想。刘德去赵岩、芦伟和其他国家只是为了收集经典。他不想亲眼看到这些知识。他从不吝啬在这些书上花很多钱,人们读完这些书后,会复制一本,传给人们看。

虽然他不去对抗这些东西,但是他的善良还是被世人所称颂。汉武帝是汉景帝为太子时王所怀的儿子。王有一次做梦后发现一个太阳进入了他的身体。虽然刘彻才华横溢,执政后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都被他后期的巫术恶行所掩盖。实际上,虽然刘德不追求名利,但刘彻认为刘德的行为过于高尚,会对自己产生影响,所以他对刘德友持怀疑态度。然而,刘德在刘彻多疑的心中渐渐消沉,不久就去世了,并被立为国王。

河间王献刘德墓

刘德,汉景帝的次子,汉武帝的弟弟,是西汉的国王。他一生致力于古籍的保护和收藏,在古籍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他不是那种自己收藏古籍的人,而是花大价钱在民间收集古籍,然后看完之后,命人摘抄一本,流传出去。那么刘德后来是怎么死的呢?他的墓地在哪里?

刘德是一个非常喜欢儒家思想的人,因为汉朝延续了秦朝的规章制度。但汉武帝继位后,认为这种条条框框还是不好,想开始改变。所以他说“百家争鸣”。尊重儒家思想也是刘德非常乐意看到的,因为他非常热爱古代文化,然后他开始改变自己。刘德江也打扮成儒生,举止十分优雅。他还成立了一个类似协会的专门鉴定古籍的地方,收集后一起讨论。

事实上,汉武帝非常欣赏刘德的才能。他认为自己走儒学之路是正确的,刘德不仅为人正直,而且还热衷于保护书籍。后来,刘德的才能举世闻名。汉武帝称赞他的才华,同时也开始怀疑他,认为他总有一天会超越自己。后来,刘德死于抑郁症。

现在王献刘德的墓地在献县,因为刘德被命名为王献,所以献县的名字也是这样来的。王献陵园位于西八册屯村的西侧,这里不仅有刘德的墓,还埋葬着许多皇室成员。它是一个墓地群,占地近4万平方米。

刘英和刘德是什么身份?

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其父刘忠是刘邦的哥哥。刘邦任命刘忠为代王时,刘英被任命为沛侯。二十一岁时,刘英被刘邦封为吴王,统管三县五十三城。刘英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也是一个极具野心的领袖。

他到了吴国后,大力发展吴国的经济,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爱戴。吴国经济基础稳固后,刘濞开始准备谋反。后来刘英联合赵、楚等七国,以讨伐汉朝官员晁错为由,出兵攻打西汉。汉武帝刘启派朝鲜将军周亚夫出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周亚夫打败了刘英的军队,刘英在这次“七国之乱”中战败身亡。

刘德,汉武帝刘启的次子,生于公元前171年,卒于公元前130年。后来,刘德被韩晶封为河间王,掌管今天的河北。刘德热爱儒学和文学,一生为古代文化典籍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藏书家。担任河间王后,刘德来到河北献县。他致力于收集和整理古代文化书籍。他从未参加王争夺的王位争夺战,只是安心学习。刘德收集整理的《毛诗》和《左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后来,刘德被汉武帝怀疑,抑郁而死。河间王刘德死后,汉武帝赏识他的杰出贡献,追封为“献书王”。当地人亲切地称刘德为“献书之王”

1、《郑玄与今古文经学》 《联合日报·文史周刊》2006年10月28日

2、《四库学根基的夯实之作》 《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2月24日

3、《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的杰作》 台湾《书目季刊》2005年第39卷第1期

4、《高亨著作集林的编纂出版和学术意义》 《光明日报》2005年8月11日

5、《论朱熹诗集传所定诗旨与诗小序之间的关系》 《理论探讨》2004年第3期

6、《墨家学说体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关于墨家的立说根据、核心思想和价值原则》 《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7、《简论欧阳修诗本义的特点和得失》 《理论探讨》2003年第5期

8、《毛诗故训传标兴含义新解》 《晋阳学刊》2003年第3期

9、《古典文献学家王绍曾先生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文献》2003年第2期

10、《论两汉文献的构成特点和整理现状》 《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1、《百年学术名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文史哲》2002年第6期

12、《默默耕耘 老学不倦—古典文献学家王绍曾先生学行记略》 《炎黄文化研究》2002年第9期

13、《论东汉朝廷对今文经学经本家法的保护和校理》 《学术交流》2002年第6期

14、《论两汉鲁诗学派》 《晋阳学刊》2002年第3期

15、《论诗序的主体部分可能始撰于孟子学派》 《诗经研究丛刊》2002年第3辑

16、《论诗序主体部分的完成不能早于战国中期》 《第五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学苑出版社

17、《论两汉经学发展的五个阶段》 《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8、《关于隋唐四大类书》 与董治安先生合作 《海峡两岸文献学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9、《论齐诗学派与王莽的关系及其在东汉的命运》 《孔子研究》2001年第6期

20、《试论韩诗学派的品格特征》 《学术交流》2001年第5期

21、《论孔子家语的真伪及其文献价值》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2、《论毛诗在两汉今古文斗争中的地位和命运》 《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3、《诗序的主体部分写定于毛传之前的文献依据》 《诗经研究丛刊》2001年创刊号

24、《从兴的角度对诗经中某些部分创作年代的推测》 《福建论坛》2000年第6期

25、《论毛诗的经本及其学派归属》 《福建论坛》2000年第3期

26、《论朱熹与唐仲友间的一桩公案》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7、《李焘著述考辨》 《文史》2000年第1辑

28、《从传序的关系论诗序的写作年代》 《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学苑出版社

29、《刘向校书同僚学行考论》 《文献》1998年第3期

30、《班固的从祖父班斿》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31、《毛诗的时代性质及其传授渊源考略》 《第三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8年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32、《两汉文献的现状与两汉全书的任务》 《文史哲》1998年增刊

33、《论高亨先生的周易校勘学》 《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34、《侯苞侯包侯芭考》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35、《清中叶栖霞学者牟应震的行年和著述》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5年第3期

36、《试论姚振宗的别录七略辑本》 《古籍研究》1995年第1期

37、《李焘事迹编年》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4年10月齐鲁书社

38、《喜见藏书史研究之新篇章——评山东藏书家史略》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1994年第2期

39、《评曹之先生的中国古籍版本学》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3年第4期

40、《试论文献通考经籍考的著录依据和著录方法》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3年3月山东文艺出版社

41、《正史艺文志补志浅说》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42、《试论清季目录学家姚振宗》 《古籍整理研究论丛》1991年9月山大出版社

43、《评列女传译注》 《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

44、《宋代的国家藏书》 《文史知识》1990年第3期

45、《从正史艺文志谈补志的得失》 《图书馆工作》1990年第3、4期

46、《论四库全书总目类目设置之得失》 《山东图书馆季刊》1989年第2期

47、《杨守敬与日本访书志》 《文献》1989年第1期

48、《李平心与生活全国总书目》 《山东图书馆季刊》1987年第4著作 1、《野菜博录校释》 2006年12月山东画报出版社

2、《毛诗名物图说》 2006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3、《高亨著作集林》 编校组主要成员 2004年1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4、《李焘学行诗文辑考》 2004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

5、《郑玄与今古文经学》 2004年11月山东文艺出版社

6、《宋史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2004年4月商务印书馆

7、《唐代四大类书》 副主编 2003年1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8、《诗经要籍提要》 执行编辑、主要撰稿人 2003年8月学苑出版社

9、《离骚全图校释》 2003年4月山东画报出版社

10、《毛诗品物图考》 2002年8月山东画报出版社

11、《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 与王绍曾先生等合作 2002年4月齐鲁书社

12、《诗经要籍集成》 执行编辑 2002年学苑出版社

13、《南史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2001年10月商务印书馆

14、《二十五史外人物总传要籍集成》 副主编 2000年10月齐鲁书社

15、《清史稿艺文志拾遗》 常务编委、主要撰稿人 2000年9月中华书局

16、《两汉全书》第一册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9年9月山东大学出版社

17、《两汉全书》第二册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9年9月山东大学出版社

18、《汉书校勘记》 张元济遗稿 与王绍曾先生合作整理 1999年5月商务印书馆

19、《山东文献书目》 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3年齐鲁书社

20、《世界百科名著大词典》 图书馆学与综合学科卷编委、主要撰稿人 1992年11月山东教育出版社 1、《两汉全书》,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编委会主要成员,自1996年立项至今,先后整理《毛诗传笺》、《史记》等要籍,凡200余万言。

2、《中华儒藏·诗经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与董治安先生、郑杰文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

3、《汉魏之际山东经学现象探析》,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与庄大钧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

4、《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与刘心明先生共同主持,正在进行。 1、《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2006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2003年获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3、《论毛诗序的写作年代》,2002年获中国诗经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2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5、《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1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清史稿艺文志拾遗》,2001获山东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7、2000年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二等奖

8、《山东文献书目》,1995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山东文献书目》,1995年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10、山东文献书目》,1994年获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

11、1990年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首届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硕士生二等奖。

具有河南特色烙印的文化有:远古便有的黄河泥古陶艺术、商朝起源的青铜器、殷墟安阳便是商朝最久都城;起源于春秋的麦杆画;盛唐便兴起的牡丹,作为长久保存的牡丹瓷挂盘;文化最为出色的宋 朝都城便在我们河南,流传至今的代表有钧瓷,木板年画,汴绣到现在都属于精品,更有数不清名人因感悟中原盛况而作字画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