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讲述从典籍出发的中华文明史。节目依托典籍的文化IP,另辟蹊径捕捉典籍中的亮点,把“珍珠”串联成文化之链,构建成深刻全面且有洞见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对中华文明脉络进行梳理。
节目设立“历史空间”、“现实空间”两大舞台创新节目形态,在历史空间中采用影视化拍摄手法,对典籍的故事进行可视化呈现。
节目评价
《典籍里的中国》同样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其聚焦在典籍中的经典名篇,第一期选择解读《尚书》用意深远,让这部虽然诘屈聱牙但位列“五经”之中,实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经典古籍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同时,节目综合运用了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辅以舞台分区的形式,实现古今读书人的跨时空相见。这种将书中文字可视化,典籍精华故事化,达到视觉、情感冲击直观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妙不可言。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如下:
中国古典诗词,它有一些基本的特点:
第一,从语言上来看,无论是诗还是词,它都有自身的格律,尤其是律诗,讲究平仄、粘对,讲究对称、对仗,也讲究声律和音律,由此,不仅突出了诗词的结构和节奏,还突出了诗词的韵律。这就使诗词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既有平仄又有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再如杜甫的《登高》中最有名的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平仄匀整、对仗工整,充满节奏感。
这种严格的要求是诗人们经过近千百年的不断探索总结而来,并逐渐成为一种创作的规律。遵循了这种规律,创作的诗歌就会具有一种音韵之美、格律之美。当然,这种规律也是为表达诗词的情感服务的,诗词的第一要义就是传达情感,否则就会本末倒置。
第二,中国古典诗词注重利用形象来表达感情。鉴赏诗词时有一种说法是“托物言志”,那么诗词的这种形象一方面在于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在于利用形象化的事物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表达感情。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寥寥数字,形象地写出了游子思归的心情。再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又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不仅描写了一个风流儒雅的周瑜,更是借对周瑜的仰慕,衬托出自己的年老无为,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哪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哪,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叫文化,中国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的中国古籍是刘向作品中,刘向的《说苑》中这样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这个词在我们现在是一个名词,但是文化在古代它是动词,文化的化主要强调的是潜移默化,因为华夏文化水平高所以慢慢的潜移默化向外影响,我们的先者认为,文化的力量可以“怀柔远仁,能够征服蛮荒”。所以古代的文化是指文化对人们思想文化教育的形成,也就是教化。
国学,外国人称之为汉学,狭义的讲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术,器学科主要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儒学,伦理学等等,说到思想文化,最出名的就是先秦的诸子,老子,孔子等等,儒道佛三家,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直被继承发扬,从未被超越。,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古诗词,大家都知道古文是现代汉语的根基,而诗词则是古文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很多堪称大师的学者,作家都对古文诗词推崇有加,,而他们的文学功底也能从诗词作品的体现出来。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就非常喜欢在小说中运用古代诗词。
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都可以看到,在人文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古代诗词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就是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最优美的语言。我们打小就开始学古诗词,大家应该都知道古诗词里对中国文字的考究程度是非常严格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有义务让它美让它考究。现今的我们恰恰应该大力去加强对古典文化的教育。
在我看来,中国古代典籍中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精华的,非老子著作的《道德经》莫属。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最具影响力的当属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儒、释、道文化各自自成一体,而互相之间又可融会贯通,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但要论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当属道家的经典代表著作《道德经》。主要有如下4点理由
首先,从公认地位上讲。中国古代典籍汗牛充栋,但能称得上经书的却凤毛麟角,其内容是得到广泛认可的,比如《易经》、《坛经》,并且是以佛家著作居多。《道德经》在那么多经书中脱颖而出,被公认为万经之王,足以证明其地位。
其次,从内容范围上讲。《道德经》虽然只有少少的5000多字,但里面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用简短的语言论述了修身、齐家、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包含了哲学、政治、法律、军事、物理等学科。读过《论语》后发现,其实《论语》只是将《道德经》里面的观念进行扩充!可以说,《道德经》是一部奇书,现在很多东西都可以在里面找到本源。
再次,从实践作用上讲。笔者坚持每天读一章《道德经》,至今不知读了多少遍,真是深刻感受到了《道德经》的独特魅力,自己的言行举止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更加懂得做人做事要顺应天道、遵守地道、符合人道。
最后,从发行数量上讲。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中国名著,这是其他古代典籍望其项背的。在一些阿拉伯国家,《道德经》十分受宠,几乎家家都收藏一本,有老外说,他在《道德经》里发现了上帝。如果你会讲《道德经》,你会成为座上宾!
你知道古代文化的三大名著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文化的宝藏!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编辑一起看。
中国的文化从古代甚至更早就开始传播了。虽然几次面临灭绝的危险,但还是挺过来了。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骄傲的事情。在这里,我想挑出三部古代文化的伟大作品,来见证中国文化的魅力。
《山海经》。本书分为《山经》和《海经》。其中《海经》有两个分类,一个是《大漠四经》,另一个是《海四经》和《海外四经》。总的来说,《海四经》记载了中国古代腹地的山川宝藏,保存了大量神话素材和珍稀动物,对后世影响很大。可悲的是,《山海经》写的时候,和文字并存。这本书侧重于各种动物和神的。这段文字只是补充说明。在传递过程中,丢失,只留下文字记录。但由于内容过于神秘,专家称《山海经》是伪书,内容根本不可信。
《山海经》。中国古代有三部有影响的书,命名为《黄帝内经》。第一个是《经》,第二个是《易经》,第三个是《道德经》,也叫《黄帝内经》。这是中医理论的早期经典。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它是中医理论的第一部经典;此外,它还是养生的宝库。最后,它是一部生活百科全书。记载的知识是独立于西医的全新理论体系。成为西方学者学习中医的必读经典,被众多西方医学学者所推崇。
《内经》。预言未来的三大古籍是《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变”。都是用“卦”的形式来揭示宇宙万物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后来《黄帝内经》和《易经》都丢失了,只剩下《连山》,也就是《归藏》,是周文王吉昌写的,主要分为《易经》和《易经》。就是这么神奇的一本书,秦汉以来没有人能真正读懂。不过《经》既然能写成一本书,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无法解释这是一个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
以上三部书统称为三部古籍。它们是中国文化的瑰宝,现在很少有年轻人对它们感兴趣,因为它们不实用。这三本珍贵的书虽然不会因为今天的方式而失传,但它们在网络和书籍上尘封已久,并没有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和那些已经输了的人有什么区别?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
《典籍》里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本文2023-10-10 14:25: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