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内容 有关春联的内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春联内容 有关春联的内容,第1张

1、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2、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天地和顺家添财 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万事如意展宏图 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和顺门第增百福 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冬去山川齐秀丽 喜来桃里共芬芳 横批:新年大吉

一年春作首;六畜猪为先。 

  人开致富路;猪拱发财门。 

  义犬守门户;良豕报岁华。 

  巳呼迎盛世;亥算得高年。 

  天狗归仙界;亥猪拱福门。 

  天狗驱寒尽;宝猪带暖春。 

  六畜猪为宝;四时春最新。 

  生财猪拱户;致富燕迎春。 

  亥时春入户;猪岁喜盈门。 

  农户百猪乐;神州万象新。 

  守家劳玉狗;致富有金豕。 

  守家夸玉犬;致富赞金猪。 

  阳春臻六顺;猪岁报三多。 

  财神随岁至;豕崽拱门来。 

  狗守太平岁;猪牵富裕年。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横批;红梅报春

  2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3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春联源于桃符,又称桃符,内容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为后蜀主孟和曾亲所书

4联特点和规律 

  萧德安 

  丁亥年春节快到,人们又要写春联了。作为对联种类之一的春联,在突出一个“春”字的同时,也不可无视对联注重“对仗”、“对称”的特点和规律。具体来说,写春联至少有如下几点不可忽视之。

  其一:字数相等。上联与下联,必须字数相等,形式整齐。一般地五言联和七言联使用的频率为最高。

  其二:词性相同。对联中上联与下联相对的词,词性应是相同的——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此联上下联中的“海”与“天”都是名词,“阔”与“高”都是形容词,“凭”与“任”都是介词,“鱼”与“鸟”都是名词,“跃”与“飞”都是动词。

  其三:句法相似。上下联在结构上要互相对应——并列对并列,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等。如:家和百事顺;国泰万民安。

  上下联中的“家和”与“国泰”是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百事顺”与“万民安”也是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其四:节奏相应。上下联的拍节必须一致,节奏必须对称,单音节对单音节,双音节对双音节,多音节对多音节。如:春入—春门—春不老;福临—福地—福无疆。

  其五:内容相关。除“无情对”外,上联与下联的内容多关联,紧紧围绕着主题。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

  此联中上下联的内容,揭示的意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其六:平仄相谐。平仄,即汉字字音的平声和仄声。古汉语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对联讲究平仄相替、相对、相谐,是指上下联两个相对的字,不能都是平声,也不能都是仄声,而应是一个为平声,另一个为仄声,显得错落有致,琅琅上口,悦耳动听,构成语言的音乐美。其中,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然而,由于对联字数的多少、语句的长短不拘一格,结构、节奏等形式灵活多样,因此,若不区别其具体情况,在任何一副春联或其他类对联的平仄声调上都套用格律诗的格律,未必都能对号入座。须知,对联是文人文学,也是民间文学,是雅文学,也是俗文学。对民间的对联爱好者来说,不宜将对联的格律强调得太死,最好是区别情况,宽严有别,因人因联而异。别说民间百姓,就是学界名家撰联,“若果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不以辞害意”(《红楼梦》里林黛玉对香菱谈诗时讲的话)。但这并不是说可以无视对联的格律了,“宽严有别,因人因联而异”是以“宽严有格”为前提为基础的。“对仗”,毕竟是对联的最大特点,也是对联格律的底线,这一底线总还是不可丢弃,应该守得住的呀!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说。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唐以后逐渐改为尉迟恭、秦叔宝。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兄弟,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当太上皇,自己登上皇位。此后因魏徵梦斩泾河老龙,每夜好像听见寝官外有鬼往屋里扔砖瓦,奇呼怪叫。唐太宗无奈,把这件事告诉了群臣。唐开国功臣大将秦叔宝自告奋勇愿意到宫门口守夜驱鬼,另一位开国功巨大将尉迟恭也愿意陪伴守夜。当晚两人全身披戴盔甲,手执武器,在寝宫门口守了一夜。唐太宗果然睡了个好觉,接连几天,唐太宗身体逐渐康复,不忍心再让两位大将持续守夜,于是便命人将两位大将的威武形象画下来,把画像贴在门上。此事传播开来,尉迟恭和秦叔宝渐渐被奉为门神。由桃符演变成春联,据说是在五代时候,五代十国中的后蜀国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版上写两句吉语献岁,他不中意辛学士的作品,以其词不工,就自己提笔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风气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为一种士族习俗。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可说明这一点,在宋人笔记中,也记载了文人喜欢书写春联的风气。如张邦基《墨庄漫录》述苏东坡在黄州,于近岁除时,访王文甫,见其方治桃符,遂戏书一联于其上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元代初年,著名书画家赵松雪一次过扬州迎月楼,主人求赵松雪为其春联,赵松雪题曰:“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春联的内容与酒楼非发,主人大喜,以紫金壶奉酬。像赵松雪写的这种春联已被当作交际的礼品来看待了。据说春联真正普及于民间,用红纸书,而成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后的事。据说,春联两字的正式命名,就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从那时起,春联在广大农村乡镇广泛流行,并在后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联有“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春联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说。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 

  唐以后逐渐改为尉迟恭、秦叔宝。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兄弟,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当太上皇,自己登上皇位。此后因魏徵梦斩泾河老龙,每夜好像听见寝官外有鬼往屋里扔砖瓦,奇呼怪叫。唐太宗无奈,把这件事告诉了群臣。唐开国功臣大将秦叔宝自告奋勇愿意到宫门口守夜驱鬼,另一位开国功巨大将尉迟恭也愿意陪伴守夜。当晚两人全身披戴盔甲,手执武器,在寝宫门口守了一夜。唐太宗果然睡了个好觉,接连几天,唐太宗身体逐渐康复,不忍心再让两位大将持续守夜,于是便命人将两位大将的威武形象画下来,把画像贴在门上。此事传播开来,尉迟恭和秦叔宝渐渐被奉为门神。 

  由桃符演变成春联,据说是在五代时候,五代十国中的后蜀国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版上写两句吉语献岁,他不中意辛学士的作品,以其词不工,就自己提笔写下: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风气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为一种士族习俗。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可说明这一点,在宋人笔记中,也记载了文人喜欢书写春联的风气。如张邦基《墨庄漫录》述苏东坡在黄州,于近岁除时,访王文甫,见其方治桃符,遂戏书一联于其上云:“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元代初年,著名书画家赵松雪一次过扬州迎月楼,主人求赵松雪为其春联,赵松雪题曰:“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春联的内容与酒楼非发,主人大喜,以紫金壶奉酬。像赵松雪写的这种春联已被当作交际的礼品来看待了。 

  过年贴春联是中国最传统的民间习俗,过了小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贴上一幅幅印刷精美、抒发美好愿望的春联,而今年一些人家门前的春联却有了变化,这些春联不是印刷的,而是手写的。看着这些手写的春联,不禁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

  春联,最早叫“桃符”,明代以后才称春联。春联是体现中国人民生活情趣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始于五代,兴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中国最早的春联。后来随着春联的普及,一些春联也有写在竹板上和木板上的。

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以驱鬼避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挑符。王安石“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

春联始于五代。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先是叫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又嫌他写得不工稳,便自己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从此,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了。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桃木板。这便是贴春联的开始。

春联普及盛行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说》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微行出观,以为笑乐。”而且,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由于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的喜爱,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下来。

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每幅的最后一个字有平、上、去、入等声韵,正确的贴法是:

平声(国字注音第一、二声)在左边

上声、去声(国字注音第三、四声)及入声字在右边。

其中入声字的判别方法是用台语发音,音短促而重者即是。所以如果两幅的最后一字都是第一、二声,就必须用台语念看看是否为入声字哦!

下面举几个例子:

天增岁月人增寿(右)

春满乾坤福满堂(左)

生意兴隆通四海(右)

财源茂盛达三江(左)

爆竹声中辞旧岁(右)

梅花香里报新春(左)

天赐平安福禄寿(右)

地生金玉富贵春(左)

源运昌隆增百福(右)

富业振兴获千祥(左)

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回大地、兴致勃勃、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骨肉之情、痛痒相关、人山人海、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日积月累、温故知新、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天长地久、 树大根深、自由自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防患未然、有备无患、情不自禁、自言自语、临危不惧、 多谋善断、从容不迫、方寸不乱、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 天朗气清、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寒来暑往、星移物换、风吹草动、雨过天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 一往无前、滴水成冰、地冻天寒、鹅毛大雪、雪兆丰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已百、奋起直追、 宁折不弯、义正辞严、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火树银花、数不胜数、灯火通明、观者如堵、一望无边、 不知不觉、雪窖冰天、勤学苦

春联内容 有关春联的内容

1、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