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臂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下臂的别名 4 出处 5 特异性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下关穴的定位 9 取法 10 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下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主治病症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研究进展 161 颞颌关节炎 162 三叉神经痛 163 鼻炎 164 牙痛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下臂 1 拼音
xià bì
2 概述下臂为经穴别名,即下关[1]。
穴位 下关 汉语拼音 Xiaguan 罗马拼音 Hsiakuan 美国英译名 Lower Pas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ST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E5 富耶氏 E2 德国 M2 英国 S2 美国 St7
下关为经穴名(Xiàguān ST7)[2]。出经《黄帝内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2]。下关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3]。下即下方,关指机关(即下颌关节),此穴在下颌关节部之下方,故名下关[2]。主治牙关紧闭,牙关开合不利,下颌疼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颞颌关节炎,下颌关节脱位,咬肌痉挛,齿神经痛,齿痛,下颌关节炎,面痛,耳鸣,耳聋,耳痛,牙车脱臼,口噤䪼肿,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聤耳流脓,面瘫,口眼斜,口噤,眩晕,足跟痛等。
3 下臂的别名
下手、下臂、下砂[1]。
4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
5 特异性下关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之交会穴。
6 穴名解下即下方,关指机关(即下颌关节),此穴在下颌关节部之下方,故名下关[2]。
7 所属部位面[4]
8 下关穴的定位标准定位:下关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5][6]。
下关位于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正坐或侧伏,闭口取之。[2]
下关位于面部,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3]。
下关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下关穴的位置
下关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下关穴的位置(肌肉)
下关穴的位置(骨骼)
9 取法正坐或侧伏,在颧弓下缘凹陷处,下颌骨髁状突稍的前方,闭口取穴。
下关位于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正坐或侧伏,闭口取之[2]。
正坐或侧伏位,闭口,于耳屏前约1横指处,当颧骨弓下的凹陷处取穴[7]。注意:此处合口有孔,张口即闭[7]。
10 穴位解剖下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咬肌、颞下窝。皮肤由下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在皮下组织内,有横行于腺体实质内的血管主要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面神经及其神经丛。针经腮腺后,穿过颞肌腱入颞下窝。该窝内,深居有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形成神经支配的翼内、外肌。围绕该二肌由面深部的静脉形成静脉丛,通过该丛的静脉或属支,沟通颅内和面部静脉的吻合。因此,面部有感染的患者,不易采用此穴。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咬肌与颞骨颧突之间→翼外肌[2]。
皮肤→皮下组织→咬肌→翼外肌[6]。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耳大神经和耳颞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颧支经过,并有下颌神经肌支和颞浅动脉分布;再深层卵圆孔处有下颌神经干经过[6]。
布有面神经颧支及耳颞神经分支。并有面横动、静脉通过,最深层为上颌动、静脉[3]。
11 下关穴的功效与作用下关有消肿止痛,聪耳通络的作用。
下关有疏散风邪,通窍利关的作用[2]。
下关有疏风活络、开窍益智之功。主治齿痛,面疼,耳聋,耳鸣,牙关开合不利,口眼㖞斜等证。[1]
足阳明经入上齿中,下关位于上齿部,故下关是治疗上牙痛的主穴[7]。
足阳明经脉、经筋布于面部,故下关穴可治面瘫、口㖞、面痛[7]。
足阳明经上行耳前,足少阳经入于耳中,出耳前,下关穴邻近耳部,又是足阳明、足少阳之会穴,故可治耳病[7]。
下关穴位于下颌关节处,乃下颌骨运动之机关,故亦可治口噤、牙关不利之症[7]。
12 主治病症下关穴主治牙关紧闭,牙关开合不利,下颌疼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颞颌关节炎,下颌关节脱位,咬肌痉挛,齿神经痛,齿痛,下颌关节炎,面痛,耳鸣,耳聋,耳痛,牙车脱臼,口噤䪼肿,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聤耳流脓,面瘫,口眼斜,口噤,眩晕,足跟痛等。
下关穴主治牙关紧闭、下颌疼痛、口㖞、面痛、齿痛、耳鸣、耳聋[6]。
下关主要治疗面颊、口齿及颞部疾患:如口眼斜、牙车脱臼、口噤䪼肿、耳鸣耳聋、聤耳以及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咬肌痉挛、齿神经痛等[2]。
下关主治牙痛,牙关紧闭,耳鸣,耳聋;以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炎,腮腺炎等[3]。
下关主治耳聋,耳鸣,聤耳流脓,耳痛,齿痛,面痛,面瘫,口噤,牙关开合不利[7]。本穴功同颊车,但治疗耳疾及颞颌关节疾病优于颊车穴[7]。
五官科系统疾病:牙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下颌关节脱位,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耳聋,耳鸣;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其它:眩晕,足跟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直刺05~12寸[6]。
一般直刺05~08寸[2]。
刺05~1寸[3]。
向下直刺03~05寸,周围酸胀或麻电感放散至下颌。
略向下直刺05~1寸,周围有酸胀或触电感放射至下颌[7]。
向后斜刺10~15寸,有酸胀感扩散至耳区[7]。
沿下颌骨外向上、下齿平刺1~15寸,有酸胀感扩散至上、下齿[7]。
沿下颌骨向上、下齿平刺15~20寸,酸胀扩散至上下齿以治牙痛。
治疗颞颌关节不利用"齐刺"法。
注意:不能深刺,以免刺伤脑膜中动脉,引起出血[7]。
132 灸法可灸[6][7]。
温灸5~10分钟[2]。
艾条灸3~5分钟[3]。
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或药物天灸。
14 配伍下关常配听宫、翳风、合谷,有泻热通络镇痛的作用,治疗颞颌关节炎[2][7]。
下关配合谷、太阳、睛明治疗三叉神经痛[2]。
下关配颊车、合谷、外关,有通关活络的作用,治疗牙关紧闭[2]。
下关配颊车、合谷,治牙关紧闭[7]。
下关配合谷、下关,治上牙痛和三叉神经痛[7]。
下关配耳门、听宫、听会,治耳聋[7]。
下关配阳溪、关冲、液门、阳谷有清热泻火通窍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足阳明、少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失欠,下齿龋,下牙痛,䪼肿,下关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牙齿龋痛,耳痛。
《备急千金要方》:下关、大迎、翳风主口失欠,下牙齿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疗聤耳有脓汁出,偏风,口目㖞,牙车脱臼。
《类经图翼》:主治偏风,口眼㖞斜,耳鸣耳聋,痛痒出脓,失欠,牙关脱臼。
16 研究进展 161 颞颌关节炎据报道,下关配合谷,针后加灸,每次灸30 min,每日1次,有较好疗效[7]。
下关配颊车、合谷,针刺加灸治疗颞颌关节炎;配合谷治疗颞颌关节炎;仅在该穴施灸治疗颞颌关节炎;配颊车注射氢化泼尼松龙治疗颞颌关节炎。上述多种方法治疗颞颌关节炎均取得满意效果。
162 三叉神经痛用地塞米松注射此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用氢化泼尼松加普鲁卡因、维生素B12在该穴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针刺该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用30号25寸毫针针刺下关,进针后针尖以80°向后下方,朝对侧乳突方向深刺2寸左右,用紧提慢按手法,不捻转,使针感向下颌方向或四周扩散,留针30~60 min,每10~15 min用提插手法行针一次,出针前再用提插手法行针30s,每日1次,10次为—疗程,每疗程间隔1周[7]。
163 鼻炎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治疗113例鼻炎,对常年性鼻炎有较好效果。
164 牙痛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耳穴的名称、定位和主治 5 耳针疗法 6 耳针麻醉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耳穴 1 拼音
ěr xué
2 英文参考Auricular point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ar acupoin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耳穴为耳针疗法施术穴位的通称[1]。耳穴指分布在耳廓上的腧穴[2]。其分布有一定规律,且有压痛和低电阻等特点[2]。一般以探棒按压或以耳穴探测器探查其敏感点来定穴[2]。耳朵与脏腑经络有密切联系,耳针理论将耳廓比喻为胎儿全身屈腿抱膝并倒置的缩影,耳垂与头面部相应,耳舟与上肢相应,对耳轮和对耳轮的上下脚与躯干和下肢相应,而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则主要分布在耳甲艇和耳甲腔[1]。人体的脏腑或形身部位有病,往往在耳廓的这些相应部位出现压痛、变形、变色、结节或导电性异常的点,可在这些点上施术治疗[1]。
4 耳穴的名称、定位和主治
耳穴的名称、定位和主治表(表格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耳
轮
脚
及
耳
轮
耳中
膈
耳轮脚
呃逆、黄疸、皮肤病
直肠
直肠下段
耳轮起始部,近屏上切迹处
便秘、脱肛、痔疾
尿道
与对耳轮下脚下缘同水平的耳轮处
尿道炎、尿潴留
外生殖器
在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耳轮处
阳萎、 炎、 炎、外阴瘙痒
位于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
痔疮、肛裂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耳
轮
脚
及
耳
轮
耳尖前
痔核点
与对耳轮上脚下缘同水平的耳轮处
痔疾、肛裂、肛周脓肿
耳尖
耳轮顶端
发热、高血压、角膜白翳、外眼炎症、疼痛
耳尖后
位于耳廓向前对折上部尖端的后部
结节
肝阳12
耳轮结节处
肝炎、转氨酶升高
3456
扁桃体23
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下缘中点,划分为五等份,共六穴,由上而下依次为输、轮2、轮3、轮4、轮5、轮6
发热、扁桃体炎、高血压
耳舟
指
耳舟顶端
指部疾患
凤溪
过敏区、荨麻疹点
指腕两穴之间
肝炎、转氨酶升高
锁骨
与轮屏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
肩关节周围炎、无脉症
腕
将指与锁骨之间的耳舟部分为五等份,
腕部疾患
肘
共六个穴,自上而下的第二穴为腕、第三
肘部疾患
肩
穴为肘、第四、五穴为肩
肩部疾患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对
耳
轮上
脚
趾
对耳轮上脚的后上角,近耳舟部
脚气、趾部疾患
跟
对耳轮上脚的前上角,近三角窝部
跟部疾患
踝
踝关节
在趾、跟区下方处
踝部及踝关节疾患
膝
膝关节
对耳轮上脚的中1/3部
膝部及膝关节疾患
髋
髋关节
对耳轮上脚的后1/3
部(与腰骶椎穴相近)
髋部及髋关节疾患
对耳
轮下
脚
臀
对耳轮下脚的后1/3部(与腹穴相近)
臀部疾患
坐骨神经
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
坐骨神经痛
交感
下脚端
对耳轮下脚前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
内脏疼痛、心悸、自汗、盗汗
对耳轮
颈椎
自屏轮切迹至对耳
颈部及颈椎疾患
胸椎
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五等份,下1/5为颈椎,中2/5为胸
胸椎疾患、胸背疼、 疾患、泌乳不足
腰骶椎
椎,上2/5为腰骶椎
腰痛、腹痛、腰椎疾患
颈
颈椎穴内侧,近耳腔缘处
落枕、斜颈、甲状腺疾患
胸
胸椎穴内侧,近耳腔缘处
胸闷、胸痛等胸部疾患
腹
腰骶椎穴内侧,近耳腔缘处
腹部疾患、妇产科病症、腰痛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三
角
窝
神门
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与髋穴相近
各种痛证、失眠
盆腔
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下方,与臀穴相近
下腹部胀痛、妇科病
内生殖器
子宫、精宫、天癸
三角窝前1/3的下部
妇产科疾患、男性生殖系疾患,如阳痿、遗精等
角窝上
降压点
三角窝的前上方,与跟穴相近
高血压
角窝中
喘点、肝炎点
在三角窝中1/3处
哮喘等
耳
屏
外耳
耳
屏上切迹与面部交界处的凹陷部
耳部疾患、眩晕
外鼻
耳屏正中与面部交界处
鼻部疾患、鼻衄
屏尖
珠顶
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
发热、疼痛
肾上腺
下屏尖
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风湿痛、无脉症、过敏性疾患、疼痛
上屏
位于耳屏外侧面上1/2处
咽炎、单纯性肥胖症
下屏
位于耳屏外侧面下1/2处
鼻炎、单纯性肥胖症
屏间前
目1
位于屏间切迹前方耳屏最下部
眼病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耳
屏
咽喉
耳屏内侧面的上1/2处,与上屏尖相对
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
内鼻
耳屏内侧面的下1/2处,与下屏尖相对
各种鼻炎、副鼻窦炎、鼻出血
对
耳
屏
对屏尖
平喘、腮腺
对耳屏的尖端
哮喘、气管炎、腮腺炎、过敏性皮肤瘙痒
缘中
脑点
对屏尖穴与轮屏切迹之间
遗尿、智能低下
脑干
位于耳屏切迹处
头痛、眩晕、假性近视
屏间后
目2
位于屏间切迹前方耳屏前下部
眼病
枕
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
头昏、头痛、失眠
颞
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
两侧头痛
额
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
前额头痛
皮质下
对耳屏内侧面
大脑皮层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炎症、疼痛
耳
轮
脚
周围
口
耳轮脚下方前1/3部
面瘫、口腔炎
食道
耳轮脚下方中1/3部
食道疾患
贲门
耳轮脚下方后1/3部
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耳
轮
脚
周
围
胃
耳轮脚消失处周围
胃部疾患
十二指肠
耳轮脚上方后
1/3部
十二指肠溃疡、胆石症、幽门痉挛
小肠
耳轮脚上方中1/3部
消化吸收障碍、心悸
阑尾
大肠穴与小肠穴之间
阑尾炎、腹泻
大肠
耳轮脚上方前1/3部
便秘、腹泻
耳
甲
艇
肝
耳甲艇的后下方
肝部、眼部、下腹部疾患,胁痛、眩晕、抽搐
胰、胆
肝穴肾穴之间
胆道疾患、胰腺炎、两侧头痛、消化不良
肾
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的下方
肾脏疾患、腰痛、耳鸣、耳聋、失眠
输尿管
肾穴与膀胱穴之间
输尿管结石
膀胱
对耳轮下脚的前下方
腰痛、坐骨神经痛、遗尿、膀胱炎、尿潴留
艇角
前列腺
耳甲艇的前上角
前列腺炎
艇中
脐周
小肠区与肾区之间
低热、腹胀、蛔虫症、听力减退
耳
甲
腔
心
耳甲腔中心凹陷处
心悸、心律失常、失眠、癔病、盗汗、心绞痛
肺
心、气管穴周围处
肺部、喉部疾患、皮肤病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耳
甲腔
气管
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
气管部疾患、咽喉炎
脾
耳甲腔的后上方
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口腔炎、出血性疾患
内分泌
屏间
耳甲腔底部、屏间
切迹内
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
病症
三焦
肺与内分泌穴之间
便秘、腹胀、浮肿、上肢痛
耳垂
牙
拔牙麻醉点
从经屏间切迹软骨
牙痛舌
舌
下缘到轮垂切迹的连线至耳垂下缘作三条等距离平行线,
舌炎
颌
上颌、下颌
再在第二水平线上
牙痛、下颌关节炎
垂前
神经衰弱点
引出两条与该线垂直的等分线,由内至外,由上而下把耳垂
牙痛、神经衰弱
眼
分为1、2、3、4、5、6、7、8、9九个区。1区为牙、2区为舌、3区为
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近视
内耳
颌、4区为垂前、5区为眼、6区为内耳、5
耳鸣、听力减退、耳性眩晕症
面颊
面颊区
区与6区交界线周围为面颊、8区为扁
面瘫、面部痤疮
扁桃体
桃体
急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
耳
背
上耳根
郁中、脊髓1
耳根最上缘
头痛、腹痛、哮喘、腰背痛
中耳根
耳迷根
与耳轮脚相对应的耳根部位
头痛、腹痛、鼻塞、胆道蛔虫症
所在
部位
穴名
曾用名
定位
主治
耳
背
下耳根
郁中、脊髓2
耳垂与面颊交界下缘
头痛、腹痛、哮喘、背痛
耳背沟
降压沟
对耳轮及其上下脚背面的“Y”形沟
高血压、皮肤病
心△
耳背上部
浮肿、失眠、多梦、高血压、头痛
脾△
耳背中部的中央
消化不良、腹胀、腹泻
肝△
耳背中部的外侧
腰背痛、胸胁胀满、急性阑尾炎
肺△
耳背中部的内侧
哮喘、发热、消化不良
肾△
耳背下部,相当于耳垂的耳背面
头痛、失眠、眩晕、月经不调
注:△为耳背穴标记,借以与耳前同名穴区别
标准耳穴定位示意图(全图)(据《中国针灸学词典》)
标准耳穴定位示意图(内侧面)(据《中国针灸学词典》)
耳穴为耳廓部通过探查而发现的敏感点。又称耳廓反应点。耳穴是耳廓上一些特定的反应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部位。具有压痛和电阻低的特点。探查耳穴须通过探棒或耳穴探查器来确定,近年各地先后报道的耳穴甚多。
实验研究证明,机体的组织或器官处在不同的状态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特定部位反映出某些正常或异常的反应。根据耳廓穴位的反应特性和检测方法的不同,也可将这些反应点称为压痛点、敏感点、良导点,反射点,阳性点、着色点、 点等。
耳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整个耳廓的穴位排列似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一般地说,与头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或耳甲腔(如图)。由于耳廓和体内各脏腑器官相互沟通,并受属于多条脑神经或脊髓神经的支配,所以当人体有病时,在耳廓相应的穴位上会出现一些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可表现为色泽、形态的变化,也可表现为疼痛、敏感以及电特性的改变。可作为诊断疾病时的参考依据。耳穴既是疾病发生时的反应部位,同时又是耳针施术的治疗部位。如耳廓肝区出现丘疹、白点、脱屑或明显压痛,说明肝脏有病变;落枕患者在耳廓的胆区、小肠区、颈区有明显的压痛, 这些压痛敏感点会使颈部疼痛的症状减轻或痊愈。耳穴同人体各部穴位一样,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当今已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5 耳针疗法耳针疗法指针刺耳廓特定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3]。耳和经络有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灵枢》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的论述,并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3]。利用针灸 耳廓治疗疾病,在《备急千金要方》、《针灸大成》等许多古代文献均有记载,民间亦广为流传,但未形成系统[3]。解放后,广大医务工作者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吸收国外研究成果,反复实践,不断总结,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治疗方法[3]。不仅可予针灸,还可施行电针,注射药物或割治等方法,并可用作针刺麻醉[3]。临床操作时,以耳针(或短毫针)对准选定穴位快速刺入,但不可穿透耳壳,捻转数秒钟后留针30~60分钟,其间可运针数次[3]。需较长时间留针,可用皮内针埋置[3]。本法适应范围很广,凡针刺疗法适应病症均可酌情使用,对疼痛性疾患效果尤佳[3]。为准确选取穴位,有耳穴探测器可供使用[3]。
6 耳针麻醉引起面神经麻痹的体征有哪些
引起面神经损害的病因甚多,例如各种肿瘤、炎症、血管性病变、外伤、颅骨骨折等侵及面神经皮质中枢、皮质脑干束、面神经核及其通路时均可使面神经受损。引起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病因有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桥小脑角肿瘤、脑干肿瘤及炎症等;引起中枢性面瘫最常见的病因为脑卒中及大脑半球肿瘤及脑疝。
面神经麻痹位于颞骨骨管内的部分最易遭受损伤。完全性面神经麻痹病人95%是因骨管内病变引起,其中贝尔氏麻痹最常见,外伤次之,另外有带状疱疹、中耳炎、肿瘤等。
引起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哪些
面神经麻痹只是一种症状或体征,必须仔细寻找病因,如果能找出病因并及时进行处理,如重症肌无力、结节病、肿瘤或颞骨感染,可以改变原发病及面瘫的进程。面神经麻痹又可能是一些危及生命的神经科疾患的早期症状,如脊髓灰白质炎或guillian-barre综合征,如能早期诊断,可以挽救生命。下表显示面神经不同部位的体征及可能的病因。
病例1 患者男性,60岁 因生气后突然双眼闭合不全,伴头晕、言语欠流利,无头痛及二便障碍。查体:内科系统未见异常。双侧周围性面瘫,四肢腱反射活跃,左指鼻试验欠准,右巴彬斯基征阳性。血、尿常规、肝功、血糖、血沉均正常,心电图示,多发性房性期前收缩、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头部ct扫描:未见异常。头部磁共振(mri)检查:t1 加权象见双侧桥脑基底部有低信号,t2加权象则呈高信号,诊断为双侧桥脑梗塞。经用神经细胞活化剂、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凝聚等药物治疗1个月,症状体征好转出院。
病例2 患者女性,28岁。以口角歪斜、头晕、头痛、复视、右肢麻木乏力3天入院。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均正常。体验:bp14/8kpa,神志清楚,发育正常,内科查体正常。神经系统:眼球运动正常,瞳孔右侧03cm,左侧04cm,对光反射正常,左鼻唇沟稍浅,伸舌轻偏右,右半身痛、触觉减退。右侧肌力ⅳ级、腱反射( ),右巴氏征( ),头颅ct平扫见:左侧大脑脚片状密度不均、边界不清的高度影,内部散在钙化点。增强见不规则强化,边界仍不清,周围可见增粗的条状血管影像,延迟5分钟扫描见: 强化区密度减弱考虑左大脑脚脑血管畸形。8年后,上述症状再发复入院。mri扫描见:左大脑脚及桥脑中下部有一不规则异常信号,约15cm×15cm×28cm大小,t1加权相呈高低混杂信号,t2加权相呈中心高信号,周边部位低信号,未见明显占位效应,动静脉血管显影良好,病灶区未见明显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示中脑及桥脑海绵状血管瘤。
病例3 患者男性,8岁。家人发现,双眼发呆,左右转动不动,次日发现口角左斜并流口水。第三天进食发呛,行走不稳呈蹒跚状,易跌倒,第五天检查发现双眼水平性和垂直性眼球震颤,双眼外展力弱,右侧面肌、斜方肌无力,双侧软腭提举力弱,吞咽发呛,构音困难,发音不清,伸舌偏右,无肌萎缩。双下肢腱反射活跃,双巴彬斯基氏征阳性,四肢主动运动困难,右侧为著,无感觉障碍和脑膜刺激征。二个月后症状逐渐加重,双侧面瘫和四肢瘫更明显。无明显颅内压增高体征。头颅正侧位及颅底平片无异常。脑脊液正常,三月后死亡。本例后经尸检,病理诊断脑干髓内多形成胶质细胞瘤,病变以桥脑为主,累及两侧,延脑上部受累,并波及小脑上蚓部。
面瘫后如何自我锻炼、按摩和理疗
面瘫后自我锻炼、按摩、理疗非常重要,主要为防止麻痹肌的萎缩及促进康复,一般认为,在发病10天到2周时进行为好。具体做法如下:
(1)温湿毛巾热敷面部,以改善血循环,每天可进行2~3次。
(2)表情动作训练:对着镜子进行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运动,训练时按体操节奏进行,每个动作做二八呼或四八呼,每天进行2~3次。
(3)自我按摩:可按照健侧肌运动方向按摩患侧,因面肌非常薄,按摩用力应柔软、适度、持续、稳重,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为宜。
(4)低频电疗:因电刺激能引起麻痹的面肌收缩,改善血循环,刺激血管运动神经,防止麻痹肌萎缩,故可购买各种电理疗机(仪)进行自我电疗,在前额、眼、鼻的周围用时强时弱的电流刺激,时间为700-1000毫秒,停止3000毫秒,每次通电5~10分钟。每天进行1次为宜。
注意,早期进行电疗法能引起面肌痉挛,最好于发病2周后进行;同时,注意一旦麻痹恢复运动,即应终止电理疗,否则也可引起面肌痉挛。
嘱患者勿用冷水洗脸,风、雨、寒冷天外出应加强防护。
如何进行面神经麻痹患者心理护理
(1)劝解安慰,稳定患者的情绪。
颜面神经麻痹大多数患者突然起病,主要症状是:表情肌松缓不收,前额及眉间皱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鼻唇沟变平,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时患侧口角漏气,咀嚼咬腮,唇颊沟积食,口角流涎。个别女性患者照镜时,发现自己的面容变丑陋,害怕见人。多数前来就诊的患者有情绪的变化,有的产生焦虑、恐惧、忧郁的情感,有的心情紧张、激动,有的患者担心治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而唉声叹气,内心充满苦恼。根据患者不良的心理特征,对患者耐心解释、安慰、同情、关心,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稳定患者的情绪,克服焦虚、忧郁感。并告知患者,如在患病期间心理上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可以导致体内病理生理的变化,促使病情发展。中医学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提高针刺的疗效,在针刺治疗时要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使患者能保持镇定的情绪,密切配合治疗,获得适宜的针感,提高针刺的疗效。如果患者在焦虑、消极、紧张和不配合的情况下,就不能充分地发挥针刺的作用,影响针刺的疗效。
(2)启发疏导患者,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患者,对颜面神经麻痹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表现,有的对治疗充满信心,有的对治疗失去信心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有的怀疑自己患了此病是中了邪,用针刺不能治好病,甚至想放弃治疗。针对患者不良的心理表现,耐心向病人解释,颜面神经麻痹是由于筋脉空虚,经脉受阻,血气运行不通畅而致,也是面部经脉失去濡养所致,用针刺治疗可疏通经络及配用中西药物治疗,只要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稳定的情绪,坚持治疗,面部的功能会恢复正常,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并正确运用“语言”对患者进行启发疏导,使患者消除顾虑,克服内心忧郁、苦闷和紧张,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疾病的康复。
(3)鼓励患者提高自护的能力
治疗期间,鼓励患者合理安排好工作、学习、生活、休息,调整饮食,避免情志的激动和不良因素的刺激。指导患者掌握一些家庭康复自护的常识。如按摩面部松弛的皮肤,叩齿 ,鼓腮,皱眉,用中药煎水热敷面部,避免直接吹风,寒冷天气出门带眼镜、口罩,避免感冒,对年龄较小的患者,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以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在急性期,应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
如何选择面瘫最佳治疗方案
如前所述,面瘫是许多复杂疾病的表现的症状,在某些时候(如贝尔氏麻痹)也可以作为一种疾病诊断(如西医诊为面神经炎,中医诊为面瘫病证)。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作为一种病来诊断,只能是反映这种疾病的症状来提示疾病本质,因此,治疗面瘫的最佳方案只能是在进一步确诊疾病后确立;另外,各位医家有自己专长,各涉及面瘫的临床学科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因此,最佳方案也只能相对而言。
这里所说的最佳方案,仅凭作者的经验与教训,给就诊患者提个建议,与临床医者商讨一下诊治思路,尽量使患者恢复其本来面目。
(1)面瘫发生后如何就医
患了面瘫的患者,发病后不必着急,但应积极、尽早就医,以便为医生诊治创造良好时机,就诊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面瘫之预后好坏。
面瘫后就医,如当地医疗条件较好,则不应盲目就医,建议尽量选择较大医院、专科医院及有经验医生就医,推荐医生是中医(神经-针灸科医生,既懂神经科又专针灸科的医生)、神经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如没有以上专科医生,可以在内科、针灸科就诊。但应注意,如一个月治疗无显效者,应立即转为上面专科医生诊治。
(2)面瘫治疗专科的选择
面瘫治疗方案的选择,首先要做出明确定位诊断,然后定性,分专科治疗。
a 如属中枢性面瘫,应在神经科就诊,做神经科查体、光、电、化、ct、mri诊断,属于脑血管病或肿瘤或其它疾病,治疗其原发疾病为中心任务,面瘫的预后由其原发病决定。当然可以对症应用中医针灸疗法:①头针取面运动区;②体针取地仓、颊车、合谷、太冲等。
b 如属周围性面瘫,也不能简单地称为面神经炎,亦当由神经科查体,及其它光、电、化、ct、mri检查。
a 因为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脑炎、进行性球麻痹、先天性面神经核形成不全,可以引起面神经核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其鉴别诊断见前面的论述。
b 因为脑血管病(出血、梗塞)、肿瘤、炎症、多发性硬化症可以引起面神经髓内根段的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其要点是伴有病侧外展神经瘫,眼球运动障碍,或对侧偏瘫。
c 因为颅底动脉瘤、脑膜炎、颅底脑膜瘤及其他肿瘤、小脑桥脑角蛛网膜炎、听神经瘤,均可引起面神经髓外根段病变,引起周围性面瘫,其特点尚有其原发病的症状及舌前2/3味觉、泪、唾腺分泌减少症状。
以上多种疾病产生的周围性面瘫,均应到神经内科、脑外科、耳鼻喉科保守或手术治疗,在明确诊断基础上,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急性期可配合针灸与中药,后遗证期可继续针灸、中药治疗,配合理疗。
d 因为岩骨骨折、面神经鞘瘤、颞骨肿瘤、中耳炎、胆脂瘤、膝状神经节疱疹、腮腺肿瘤、腮腺炎、面神经炎、产钳拉伤等,分别可以引起岩骨内段或茎乳突下段面神经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
其中除膝状神经节疱疹、面神经炎、面神经产钳损伤可以作为中医面瘫病证诊断,在中医科、针灸科用针灸、中西药物治疗外,其余的疾病均应在专科治疗,有些必须手术。
对以上各种情况的周围性面瘫,尤其是久治不愈,多方求医的难治面瘫,医生应重新耐心、细致地询问病史与检查,才有利于鉴别诊断,更正误诊。本书作者近年经历过两例半年以上面瘫病人,一例由于重新询问发病历史及发病情况,疑是耳部疾患,转至耳科诊为胆质瘤,更正了面神经炎(面瘫)的诊断;另一例年龄在60岁的女患者,由于忽视了其瘫痪侧面肌水肿症状,没有深究其病因,贻误了其鼻咽癌本病的诊断时机,最终患者死亡。
一。口腔卫生差:口腔内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合细菌繁殖,食物残渣或糖类堆积在牙齿和牙齿上,容易引起龋齿和牙周病。这些不良因素都有刺激作用,睡眠时会引起流涎。口腔炎症也促进唾液分泌。如果口腔被细菌感染,疼痛明显,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药物来促进溃疡愈合,流口水会自动消失。
二。前牙畸形: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后天不良习惯,如咬指甲、吐痰、咬铅笔头等,导致前牙畸形,睡眠时流口水。
三。周围性或中枢性面瘫。面神经损伤可导致面寒、风寒或风寒后周围性面瘫。脑出血和脑梗死可引起中枢性面瘫。这类患者常伴有闭眼不严、口角歪斜等症状,而中枢性面瘫患者常伴有四肢肌肉无力。一侧面肌麻痹,两侧面肌力量不对称。如果面瘫一侧的唾液不能保留,很容易流出。如果你突然睡着流口水,早上对着镜子微笑,你会有一张歪嘴,这意味着你更有可能出现面瘫,所以你应该立即去看医生。
四。胃食管反流病,包括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前者有炎症和糜烂,后者没有损伤。胃酸或/和胆汁从胃经贲门流向食道和口腔。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胃酸或胆汁流回口腔,可直接刺激唾液腺,或只流回食管下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能刺激口腔唾液腺分泌唾液,使唾液增多并从口腔溢出。有些人嘴里只有唾液,有些人甚至有很多唾液。尤其是饭后趴在桌子上睡觉,会压迫胃更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吃饱后躺下也是一样。睡前3小时内进食可促进夜间胃酸分泌。平躺时,胃反流失去重力作用。睡觉时,没有唾液可以清洁食道。因此,夜间胃返流对食道的损伤更明显,唾液增多。
五。过度使用大脑。当人们过度使用大脑,极度疲劳时,会引起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他们睡觉时,可能会有副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使大脑发出错误的信号,从而引起睡眠的口水。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休息,合理调整身心状态,避免因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各种疾病。
下臂简介
本文2023-10-10 14:42: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