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介词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3收藏

文言文介词有哪些,第1张

1 文言文有哪些主要介词

介词是一种动作性不如动词强的表示关系的词类。

它跟所带 的宾语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介宾结构),一般用在谓语的前面,充 当状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或用在谓语的后面,充当补语,对 谓语起补充作用。介词结构可以表示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比较等意义。

这是古今汉语都相同的。 文言文常用的介词有“于”(乎)、“以”、“为”、“从”、“自”、“在”等。

其中,“于”、“以”、“为”用 得最普遍。 文言文介词不同于现代白话文介词的特点是: 第一,文言文介词动作性较强。

除了“於”(于)字以外,几 乎都有动词、介词两类词性。 试举数例: ①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以,动词)(忠贞的 人不一定被信任啊,有才能的人不一定被使用!) ① b以一平板按其面。

(《活版》)(以,介词)(用一块平的 木板按压它的表面。) ②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公输》)(前一“为”字去 声,介词;后一“为”字,阳平,动词。)(公输般给我做了云梯,我 一定要攻取宋国。)

③ a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与,动词,等待,满足的 意思)(只恐怕岁月不能满足我的希望。)

③ b孤当与孟德决之。 (《赤壁之战》)(与,介词)(我要与 曹操决战一场。)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词在文言文中是动词,还没有虚化 为介词,我们不要将它们误认为是介词。如下列两例中的“把” 与“将”: ④ 手把文书口称敕……(《卖炭翁》)(手里拿着文书,嘴里 宣称是皇帝的命令……) ⑤ 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赤壁 之战》)(就任命周瑜、程普为左都督与右都督,带领军队跟刘备 合力抵抗曹操的军队。) 第二,文言文介词所组成的介宾结构,作补语的情况比白话 文多。

“于”的介词性最纯粹,这个特点便最突出。如《公输》 篇中的“于”都用在动词之后。

⑥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曰十夜而至于郢。 (墨子听到 这件事,便从鲁国起程,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楚国的都 城——郢。)

⑦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剩余, 人民却太少。)

⑧ 胡不见于王?(何不把我介绍给楚王。) ⑨ 今有人于此……(现在,在这里有一个人……) 介词“以”带宾语表示工具、方式等时,也往往放在动词后 面。

如: ⑩ 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在它里面灌了 油,用帐幕包围遮盖起来。)

⑪何不试之以足?(《韩非子•郑人买履》)(何不用脚试 它一下呢?) ⑫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私自会见张良,把 事情全部告诉了张良。

) 既然文言文的介宾结构作补语的情况比白话文多,所以译成 白话文时往往要将补语译成状语。如“起于鲁”、“有余于 地”、“不足于民”、“裹以帷幕”、“试之以足”等。

当然, 有些仍作补语翻译,如“至于郢”。总之,翻译要符合现代的语 法习惯。

第三,文言文介词,用法灵活。 文言文中的一个介词,往往 相当白话文的几个介词。

且看“于”、“为”所表示的多种 意义。 (一)介词“于” 1。

表处所,相当白话文的“在”。如《岳阳楼记》•。

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那楼上。)

2。 表时间,相当白话文的“当”、“在”。

如《史记•儒林 列传》:于威、宣之际。(当齐威王、宣王的时代。)

3。 表起讫,相当白话文的“从”与“到”。

如《墨子•公 输》: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子墨子听 说这件事,就从鲁国起程,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

) 4。 表对象,相当白话文的“向”或“对”。

如《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军事情况危急 了,我请求奉命向孙将军求救。)

5。 表趋向,相当白话文的“给”。

如《庄子•逍遥游》:尧 让天下于许由。 (尧帝把天下让给许由。)

6。 表比较,相当白话文的“比”。

如《礼记•檀弓》:苛政 猛于虎也。(苛政比老虎还凶猛。)

7。 表被动,相当白话文的“被”。

如《资治通鉴•赤壁之 战》: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我不能全部 拿出整个吴国的土地、十万的部下,被别人控制。)

8。 表范围,相当白话文的“在……方面(中)”。

如《墨子• 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楚国在土地方面有余,却 在民众方面不足。)

(二)介词“为” 1。 表被动,相当白话文的“被”。

如《资治通鉴•赤壁之 战》: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吴巨是平凡的 人,处在偏远的郡县,即将被人吞并。)

2。 表原因,相当白话文的“因(此)”。

如《史记•项羽本 纪》: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汉军十余万人都被 逼进睢水,睢水因此不能流动。

) 3。 表替代,相当白话文的“为”、“替”。

如《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保为将军破之。(保证为将军击溃曹军。)

4。 表时间,相当白话文的“当”。

如《晏子春秋》:为其来 也。(当他来到的时候。)

5。 表对象,相当白话文的“向” “对”。

如《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对外面的人们说。)

此外,文言文中,介词常常省略,介词的宾语也常常省略。 这也是文言文介词使用上。

2 宾语前置的标志有哪些

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在文言文里,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1动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②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屈原《离骚》)(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②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③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和“唯(惟)……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就是这种格式2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如:①王问:“何以知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①余是以记之②一言以蔽之(成语)(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司马迁《鸿门宴》)。

3 文言文介词宾语前置有介词"于","以","为","与",

介词宾语前置句举例:说明:用介词“于”的暂时没有想到例句抱歉!1、用介词“于”的:2、用介词“以”的:《老子》:“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论语·季氏》:“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史记·项羽本纪》:“不然,籍何以至此?”《叶公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余是以记之”《论语》:“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勾践灭吴》:“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3、用介词“为”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孟子》:“许子奚为不自织?”4、用介词“与”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5、用介词“从”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见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乱者,何从而得之?6、用介词“自”的:明文徵明《叙陈氏家乘》:“不知姓之所自,而昧昭穆之叙”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快雪堂》肥瘦两刻皆佳,而瘦本神理,绝似伯衡相公虽为至戚,询其后人,莫知所自”7、用介词“向”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4 文言文中介词什么意思

1,介词的语法特征: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如: 从明天(开始)(表示时间) 在家(自修)(表示处所) 按原则(办事)(表示方式) 把作业(做完)(表示对象) (2)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做谓语 (3)"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 2,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处所:从 自 自从 于 打 到 往 在 当 朝 向 顺着 沿着 随着 (2)表示方式:按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着 经过 通过 根据 以 凭 (3)表示目的:为 为了 为着 (4)表示原因:因 由于 (5)表示对象,范围:对 对于 把 向 跟 与 同 给 关于 (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 (7)表示被动:被 叫 让 给 (8)表示比较:比 和 同 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 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 他为谁 为大家(动词) 我们为人民服务(介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 今天我们比技巧(动词) 你比他强(介词) 计划通过了(动词) 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 二者的区别在于: (1)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 他在不在宿舍 (动词) 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 (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 火车到站了(动词) 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 他在宿舍(动词) 他在宿舍住(介词) 他住在宿舍(介词) (3)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 汽车经过了八一桥(动词) 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5 语文文言文中全部的代词和介词有哪些

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例如: (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东纪》 例(1)是“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的意思;例(2)是“以一当十”的意思。 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如“是以”、“所以”、“所从”“所自”、“所由”、“所与”等 ,也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于”的宾语不能。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3 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要作状语以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在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此外,现代汉语 的介宾结构还可以作定语(与群众的联系),古代汉语则不能。例如: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同上) 我们认为介词的范围应该从严,只有动作意义已经虚化,不单独作谓语,或者作谓语时同作介词时意义又明显区别的词才能算作介词。因此,古代汉语介词只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下面对“于(於,乎),以、因、为、与”等较复杂而特殊的用法做一些介绍。 一、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

二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处所和时间。例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越王句践栖於会稽之上。 《国语·句践灭吴》 这 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

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

例如: 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 《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涉及的对象。例如: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博问也。 《荀子·大略》 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于各国人民”。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比较。

例如: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荀子·劝学》 这 种表示比较的用法在古书中一般只用“於”和“乎”,很少用“于”。

由于表示比较,一般只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它的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但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比”和它的宾语要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前面作状语。

“寒於水”,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比水寒”。“於”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有时 也使用,例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被动。(见被动表示法一节) 二、以 “以”字原是动词,义同“用”,虚化为介词。

介词“以”的用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

例如: 寿毕,请以剑舞。 《史记·项羽本纪》 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

《左传·鞍之战》 “以剑”“以肱”均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 第二种用法是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例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史记·西门豹治邺》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以八千人”是率领八千人的意思。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

例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魏策》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

例如: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孟尝君列传》 “以” 字的用法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

“以”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后,上边举的《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一例,两个“以”字的位置就不同。但在表示时间时,就只能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二是它的宾。

6

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不管叫什么名字,都要注意名字的含义。所以在命名的过程中,我们通常会有目的地选取一些更有内涵和意义的词,然后进行搭配,让两个词互相修饰,互相补充。那么有哪些可以用来给孩子起名字的词呢?人的名字和企业、店铺的名字不一样,所以命名时可以用的词是有一定的选择标准的,至少要发音好、寓意美、结构简单、笔画流畅等等。那么,如果你还在为选词发愁,那就来看看大师分享的有意义、有内涵、发音好的词吧。

有意义的单词共享

晴天:选自成语“雨过天晴”,意思是风和日丽、阳光灿烂、广阔无垠。比喻孩子的开朗、活泼、天真、有活力、开朗等。

陈:选自成语“星星很少”,意思是夜空中的星星很少,比喻很少,没有人可以匹敌,没有人是孤独的。

Xi:这是从成语“稀世人才”中选出来的,意思是世界上少数人才,与那些能力突出、知识丰富的人相比。

闫妍:它选自成语“花刘燕梅”,意思是美丽的。出自自清殿山人《平山冷燕》,比喻容貌出众,体态优雅,美丽大方。

泽:选自成语川泽纳西,意思是有教养的人,品德高尚的人。比喻宽容,能容得下善恶,抹黑,不与世俗勾结的人。

惠:选自成语,意思是世人留下的恩惠。比喻慈善、随和、温柔。

玉:它选自成语“玉树林峰”,意思是美丽和风度翩翩。比喻一个男生出众的外表和优雅的气质。

喻:选自成语“威风凛凛”,意思是气宇轩昂,气度不凡,风度翩翩。

颜:这是从成语“花脸月脸”中选出来的,这个成语经常用来形容一个女人的外貌。与“羞花”意思相同,表示美丽出众的外貌。

陶:选自成语“道旁筑”,意思是没有做不到的事,比喻聪明、思维活跃、善于计划。

胜:选自成语“大胜”,意思是全胜。比喻勇敢,足智多谋,事事顺利。

章:选自成语,意思是思维活跃,比喻某人文采好,知识丰富。

范:选自成语“出类拔萃”,意思是出类拔萃,比喻德才兼备,能力超群。

博:选自成语“博学多才”,意思是知识丰富,比喻多才多艺。

童:选自成语“学而优则仕”,意思是懂得很多道理和知识,比喻学问丰富,知识渊博。

才华:选自成语“人才辈出”,意思是才华横溢,比喻有极高的才能和知识。

雷:选自成语“光明磊落”,意思是“心胸开阔”。比喻正直、勇敢、阳光。

这些都是大师分享的意味深长的话。不知道你对这些话满意吗?而且根据文章中对词语的介绍,我们也可以知道,选择有意义的词语有很多方法,比如从成语、诗词、山水中选词。文章只是简单介绍了过去成语中的词语。

有哪些汉字单字很有意境或富含美好的寓意?

这些汉字有非常好的寓意:寿、孝、道、一、善、君。

1“天生”

象征生命的意义,用生命的观点看待天、地、万物、人体器官,是中国很多文化的核心。中国人倾向于在一切事物中寻求一种基本的和谐与统一,而不是斗争和混乱。

2“孝”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而祭之,视为“仁之根本”。做一个忠臣,做一个孝子,一直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孝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孝”字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国家统一,奠定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3“道”

道,第一和第二,两相结合就是思想去和停,思想动,宇宙动,思想停,宇宙停。道就是运动

“梁”的本义是“郎”,后来写成了“郎,郎”。甲骨文中“梁”的形状是中间有一个方亭,上下有回廊。在古籍中,“善”的意思是“善、美、德”。

6“君”

“君”字是一个含义非常好的字。在古代是对皇帝、诸侯等统治者和贵族的尊称。在古代,品德良好的人被称为君子,在学者和上层人士中也常作为尊称提及。

在“君”字上,殷说的是“治事”、“发布命令”,所以古代统治者称为“君”,意为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的人。

寓意好的字

许,梅,严,严,

一、温暖的解释:

温暖。

组词:温暖,温暖,温暖,柔软,温暖

二、美的定义:

1美女;好看。

2把它变漂亮。

组词:艺术,美,赞美,美,完美

三。严的解释:

美丽的

组词:仙岩、燕姬、李岩、燕泽、燕杰

四。闫妍的解释:

明亮;太美了。

组词:冉彦,单燕,燕梅,单燕,项燕。

动词Xi的解释:

1天亮了。

2明亮。

组词:魏,何,朱,紫。

扩展数据

1,温暖[num:nxu]

温暖。

2美术

也被称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艺术类别之一。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见的平面或三维空间形象,主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

3仙岩

明亮。

4冉彦

外形美观。永远微笑。

5、魏[x与wi]

形容阳光不强烈。

古代形容男子美好、有作为的单字。

描述男人美丽和成功的古语有:易、易、玉、宾、博、贤、贾、昂等。

一、易

易,意为明亮,如“神采奕奕”。它也指漂亮、精力充沛、有能力和成功的人。

二、易

“一”,当用来形容人时,一般指超出平均水平的人,如“朱义”。

三。于

玉,原名美玉,也指玉的光泽,象征优点。一般用来指优秀的人,常用在人名中。如《周瑜》。

4Bin

宾,形容温和有礼,如“彬彬有礼”。之后一般指优秀漂亮的人。现在多用于人名。

动词西安

圣人就是有德有才的意思。德才兼备,谓之“贤者”。形容德才兼备的人。像圣人一样聪明。塞吉。贤能。塞吉。塞吉。淑贤。泰莎。塞吉。塞吉。李习安下士。

不及物动词Bo

博,指的是多、大、广,常指有见识、有思想、有成就的人。如“博古通今”、“博古通今”。

1 文学常识古代

文学常识古代 1古代文学常识

一、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①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员。 ③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④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中国文学之最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三、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四、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

2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关于古诗词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学生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鸿沟,望而生畏,以至做题时迷迷糊糊地跟着感觉走,很遗憾地丢掉了应该得到的分数。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方面广泛的积累,尽可能多的掌握古诗词。见多识广肯定会对解题有帮助,另一方面,就是要研究鉴赏技巧,它是应对考试的重要手段。

这两点结合起来,就是“积累+技巧”的策略。下面笔者主要就技巧问题谈几点: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

譬如说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 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 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其他的诗人如王维﹑杜牧﹑李商隐﹑苏轼﹑辛弃疾﹑陆游等,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做研究性的总结概括。

这里笔者有一个简单的归纳:如《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是浪漫主义源头。汉代古诗有悲怆色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诗则苍凉雄健。

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杜甫诗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杜牧诗含蓄绰约,以温庭筠为代表的一批“花间派”词人(韦庄、欧阳炯、李询、孙克宪等)词风既有浓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一面。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

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李清照词婉约凄切,杨万里词新鲜活泼。

号称小太白的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的词风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的作品。另外的格律派词人姜夔的特点却是精心刻意、清妙秀远……这些诗词风格一直影响到明清诗坛,因此我们在秋瑾的诗词中也不难找到古代诗风的影响。

有一点需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些初步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

大家需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二﹑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

这些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请看下边一首诗:近试张水部 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再看下边一首诗: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就可能使人错误的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扬山中的美景,或劝人留下来欣赏山中美景。

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才能明白这首诗的写作用意。三、借助各种知识和信息,分析诗歌的情与景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从古到今都是这样。

我们鉴赏诗歌就是要品味出诗歌中所抒发的情。因为诗歌中的情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目的性很明确得去从各个角度剖析诗歌的各种技巧。

例如2001年全国题: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是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自古诗人伤离别,作者在表达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你看,在微雨里、在暮钟里,帆显得重,鸟飞得慢,“海门深不见”,前景不明朗,“浦树远含滋”,连远远的江边的树都浸在深情的雨水中,更何况是送别的人呢?人自然是“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了。

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两个关键之处:“帆来重”、“远含滋”既是写自然景物,又是写人的感情。由以上几首诗的分析可知,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分析意境、分析手法、把握感情,都要重视联系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如:题目、作者、背景材料、末联和尾句、诗行中的关键字词等。

四、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惯用的意象古诗常用典故,用典故可受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复习要力求避免艰深难懂,但在平时接触过的和常识性的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多掌握。

例如,“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三山”、“楼兰”等。例如,阅读下边这首宋词,回答后边的问题: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他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回想一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知道了“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并由此推知这。

3古代文学知识《四书》指哪些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我国古代的兵书有很多,其中《武经七书》将《 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还有其他的著名兵书:《鬼谷子》,《阴符经》,《孙膑兵法》,《三十六计》等等。

4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一、建安文学基础: 1、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曹操。

他诗歌创作 代表作品有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苦难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蒿里行》中的名句。表现统一天下雄心壮志、充满积极进取精神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现了他博大的胸怀;《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了大海孕大含深的气派。

《短歌行》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表现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慕,《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了曹操积极进取精神。 2、曹操是建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用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先河。

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诗也不少优秀之作,他学习汉乐府,但又有自己的风格。 3、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他的《典论·论文》是现存最早了文学专论,他提倡文学,对建安文学的繁荣起了推动作用。

4、曹植的生活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线, 5、曹植诗歌创作的代表作有描写游侠少年的高超武艺和爱国精神的《白马篇》,其中“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集中表现了少年的爱国精神;鼓励朋友建功立业的《赠徐干》;在思妇身上寄托自己的失意和苦闷的《七哀》;描写一个少年斩断罗网,拯救一只黄雀的故事的《野田黄雀行》;描写海边人民贫困生活的《泰山梁甫吟》;以美女盛年未嫁的苦恼寄托自己怀才不遇之感慨的《美女篇》等。钟嵘称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6、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之称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应瑒、刘桢七人,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7、“七子”的诗歌创作中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的代表作有王粲的《七哀诗》其一,其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表现了战乱给人民带不的苦难。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等;抒写个人的抱负和遭遇的代表作是刘桢的《赠从弟》三首等。

8、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五言《悲愤诗》,骚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最可信的是蔡琰所作的是五言《悲愤诗》。

第二、正始西晋文学基础 1、正始文学泛指魏代末年的文学,此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嵇康和阮籍。 2、嵇康的散文代表是《与山巨源绝交书》,诗歌的代表作是《赠秀才入军》十八首;阮籍主要的诗歌创作是八十二首《咏怀诗》,最著名的散文是《大人先生传》。

3、阮籍的《咏怀传》在运用王言诗抒情和讽谕方面有较高的成就,其一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表现了自己的孤独苦闷,给处于黑暗统治下的进步作家开拓了一条写作政治抒情诗的道路,《诗品》的“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概括的就是阮籍的诗风。陶渊明的《饮酒》,庾信的《拟咏怀》。

4、晋武帝太康前后的“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导的是张华、张协、陆机、潘尼、潘岳、左思,他们是太康时期著名的诗人。 5、太康文学创作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大盛;二是追求词藻华美和对偶工整。

刘勰所说“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就是太康文学。 6、太康时代最著名的作家是陆机,与之齐名的作家是潘岳,还有张华张协等。

7、陆机的代表作有模仿《古诗十九首》的《拟古诗》十二首,描写行旅生活的《赴洛道中作》;潘岳的名作是《悼亡诗》三首。 8、左思是西晋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直接继承了建安风骨有“左思风力”之称。

9、左思的代表作有《咏史》八首,作品采用了典故,运用了对比等手法,如“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即是对比,“涧底松”和“山上苗”即是比喻寒门知识分子和士族子弟,又是用对比反映寒门知识分子与世族门阀的矛盾。此外,《招隐》《娇女诗》《三都赋》都是他的名作。

10、刘琨的代表作是《扶风歌》,他是著我的爱国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是《洲仙诗》十四首,他是一位玄言诗人,《诗品序》中“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即是对玄言诗的批评。

第三、陶渊明基础: 1、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谥号“靖节征士”,因其曾作过彭泽令,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陶彭泽,他辞去彭泽令后,过着“晨兴埋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躬耕生活。 2、陶渊明的诗可以分成两类:田园诗和咏怀、咏史诗。

他的散文辞的名篇是《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等。 3、陶渊明的田园诗歌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方面:一部分表现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代表作有《归田园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等;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的友谊,如《归田园居》其三(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人生归有道)等;还有一小部分反映了农村凋蔽和自己的穷困生活,如《归田园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

晚年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是他田园诗的一个新发展。 4、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

5中国古典文学常识

文学知识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干宝,字令升。

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

《乐羊子妻》、《张衡传》选自他的《后汉书》,“后汉”即“东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他的《后汉书?列女传》。

刘义庆,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的笔记小说,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悬河”等。

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50篇,涉及到创作的许多问题。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撰成《水经注》40卷,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 钟嵘,字仲伟,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炯,初唐四杰之首,名作有《从军行》。 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长安古意》。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

所作《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王之焕,字季陵,唐代诗人。

他的《凉州词》、《登鹳鹊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过故人庄》(五律)描绘了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和“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体现了诗人与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晓》(五绝)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成为流传千古的好诗。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两首都很有名。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鸟鸣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赞王维之语。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

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

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适,字达夫,唐代边塞诗人,诗作对当时的边境形势、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别董大》(七绝)。

崔颢,唐代诗人,开元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所作边塞诗慷慨豪迈。

《黄鹤楼》(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巩县(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

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有《岑嘉州诗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古)。

张志和,字子同,唐代诗人,多写隐居闲适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渔歌子》(词)。 韩愈,字退之,河阳(河南)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1 文言文中的代词,分为几种类型

这个要讲一节课的东西居然还不给分,建议楼主去买本高中文言文翻译那书,以前见过。上面还挺全。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二、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三、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这个网上搜得,高考差不多够了。

2 文言文中远指代词有哪些

文言文中远指代词并不多,最常见的是“彼”。

彼:

1、那,与“此”相对。这个远指代词在文言文中最常见。如《诗经·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2、别人,对方,与“己”“我”相对。如《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其它代词中,用作远指而比较常见的有“其”、“夫”、“之”、“匪”

其:用为远指时——

1、那、那些。如《孙膑减灶》:“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

2、他们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筯骨。”

注其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如《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夫:用为远指时——

1、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如《左传·襄公二十年》:“使夫往而学焉。”

2、那,那个,那些。如《游褒禅山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注夫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

之:用为远指时表示“那个”;“他(她、它)”;“其他的”。如《武王伐纣平话》:“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

注之作为代词,并非都是远指,也常用作近指。

匪:通“彼”。如《诗经·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偈兮。”

3 语文文言文中全部的代词和介词有哪些

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例如: (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东纪》 例(1)是“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的意思;例(2)是“以一当十”的意思。 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如“是以”、“所以”、“所从”“所自”、“所由”、“所与”等 ,也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于”的宾语不能。例如: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3 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要作状语以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在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此外,现代汉语 的介宾结构还可以作定语(与群众的联系),古代汉语则不能。例如: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同上) 我们认为介词的范围应该从严,只有动作意义已经虚化,不单独作谓语,或者作谓语时同作介词时意义又明显区别的词才能算作介词。因此,古代汉语介词只有“于(於,乎)、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下面对“于(於,乎),以、因、为、与”等较复杂而特殊的用法做一些介绍。 一、于(於,乎) “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

二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处所和时间。例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越王句践栖於会稽之上。 《国语·句践灭吴》 这 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

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

例如: 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 《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史记·西门豹治邺》 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涉及的对象。例如: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博问也。 《荀子·大略》 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

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于各国人民”。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比较。

例如: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荀子·劝学》 这 种表示比较的用法在古书中一般只用“於”和“乎”,很少用“于”。

由于表示比较,一般只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它的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比”。但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比”和它的宾语要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前面作状语。

“寒於水”,如果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比水寒”。“於”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有时 也使用,例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被动。(见被动表示法一节) 二、以 “以”字原是动词,义同“用”,虚化为介词。

介词“以”的用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以”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

例如: 寿毕,请以剑舞。 《史记·项羽本纪》 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

《左传·鞍之战》 “以剑”“以肱”均表示动作的工具或凭借。 第二种用法是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例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史记·西门豹治邺》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以八千人”是率领八千人的意思。 第三种用法是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由于”。

例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战国策·魏策》 第四种用法是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

例如: 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孟尝君列传》 “以” 字的用法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它在句中的位置。

“以”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后,上边举的《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 一例,两个“以”字的位置就不同。但在表示时间时,就只能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二是它的宾。

4

我下面写的都是初一课文中的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其:他的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前一个“其”的意思是:他的,后一个“其”的意思是:那个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出处同上) 其:他3、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赵普》出自《宋史》) 这里面的两个“其”都解释为:那个4、益习其声(《黔之驴》)其:它的,指驴子的另外,“其”除了这两种意思,还可以当语气词用,放在句首,比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出自韩愈的《马说》)前面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以解释为:难道后面一个“其”表猜测语气,可以解释为:恐怕不过这是初二的一篇课文,。

5 第一二三人称在古文中的代词

一,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

二,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汝”、“女”本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

三,第三人称,又叫他称。常用“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

“他”在上古汉语中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只表“其他”、“别的”之类的意思,是指示代词。“他”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大概始于晋代。“渠”后来也可作第三人称代词。

扩展资料:

其他人称

一,谦称

古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礼貌,在对话中往往不用自称代词,而常用谦称代替。

1,自称其名;

2,自称低贱的身份,如下官,奴家,愚,小人等。

二,尊称

1、称人之字。

2、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如君,公,先生等。

3、称人以其近侍、所在。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文言文介词有哪些

1 文言文有哪些主要介词 介词是一种动作性不如动词强的表示关系的词类。 它跟所带 的宾语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介宾结构),一般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