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的史料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瘟疫的史料记载,第1张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 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描绘了当疫病流行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诗》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是当时凄凉情景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志,至汉献帝刘协的七十余年中,记载有疫病流行17次。疫情连年,民不聊生,即使是士大夫们也未能幸免。如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也一时俱逝。其惨状可见一斑。 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伤寒》立“辟温”一章,记载治疗温疫的方剂。

出于唐朝王冰以后的《素问》遗篇,认为温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疠”之称。说明古人已经意识到温疫的致病原因不同于一般的六*外邪,而是一种疫毒之气。 明朝医家吴又可目睹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温疫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探讨。其所著的《温疫论》是我国论述温疫的专著,对温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异气”,又称“疫气”、“疠气”“戾气”等,是对温疫病因的创见。

吴氏认为戾气是物质性的,可采用药物制服。虽然戾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又进一步指出“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

戾气是通过口鼻侵犯体内的。认为“邪从口鼻而入”,又感染戾气的方式,“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

而人体感受戾气之后,是否致病则决定于戾气的量、毒力与人体的抵抗力。指出“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而不胜正,未能顿发”;“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

戾气引起的疫病,有大流行性与散发性的不同表现。而戾气致病又有地区性与时间性的不同情况。此外,由于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侵犯的脏器部位也不一。认为“……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并且还指出人类的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引起的。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还创制了不少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剂。《温疫论》是我国医学文献中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一部划时代著作,至今仍可用来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清朝余师愚,著有《疫疹一得》。其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认为疫疹的病因是疠气,指出“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并根据暑热疫的病证特点,创立“清瘟败毒饮”一方,以重用石膏为主,为温疫病的辨证论治开拓了新的境地。

综上所述,中医药学在与温疫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与临床治疗方法。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作用。

古代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1、黄帝内经

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2、难经

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共三卷(亦有分五卷的)。原题秦越人撰。

3、伤寒杂病论

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4、本经

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扩展资料

中国古医书是古代医学的传承,极具医学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中华医学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创造出了很多辉煌的医学成就,影响远播日本、欧洲,并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医书原著跟现代翻印的古代医书内容有很多出入,由于年代久远,当代的翻印古医书缺失了很多内容,所以中国古医书原著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桃仁承气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瘟疫论》卷一:桃仁承气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伤寒全生集》卷二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45 加减 46 附注 5 《儒门事亲》卷十二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普济方》卷一三四引《德生堂方》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7 《正体类要》卷下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8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85 各家论述 9 《直指附遗》卷六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10 《准绳·幼科》卷六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11 《症因脉治》卷一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2 《瘟疫论》卷上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13 《重订通俗伤寒论》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各家论述 14 《伤寒大白》卷三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5 《灵验良方汇编》卷上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16 《疹科正传》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桃仁承气汤 1 拼音

táo rén chéng qì tāng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桃仁承气汤

21 处方

桃仁(一钱) 甘草(一钱) 芒硝(二钱) 大黄(四钱)

22 功能主治

治伤寒蓄血,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小腹结血,下者愈。

23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24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瘟疫论》卷一:桃仁承气汤

31 处方

大黄12克 芒消6克 桃仁18粒 当归6克 芍药6克 丹皮6克

32 功能主治

治瘟疫昼夜发热,日晡益甚,既投承气,昼日热减,至夜独热,由于瘀血未行者。

33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34 摘录

《瘟疫论》卷一

4 《伤寒全生集》卷二 4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42 组成

桃仁、大黄、芒消、甘草、桂枝、丹皮、枳实。

43 主治

蓄血证。跌扑伤损。

4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煎至1钟,入大黄12沸,再下芒消1沸,热服。取下黑物。

45 加减

外有热,加柴胡;在上,加桔梗、苏木;在下,加牛膝;两胁并小腹硬满痛者,加青皮、川芎、归尾、芍药,痛甚加延胡索、红花;血未下,加童便、姜汁少许;若头面身黄者,姜滓绵裹擦之,其黄自退矣。

46 附注

方中枳实,《明医指掌》作“枳壳”。

5 《儒门事亲》卷十二 5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52 组成

桃仁12个(去皮尖),官桂半两,甘草半两,芒消半两。

53 主治

妇人月事沉滞,数月不行,肌肉不减。

5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5钱,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55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6 《普济方》卷一三四引《德生堂方》 6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62 组成

枳实1钱,厚朴2钱,桃仁24个(去皮尖,切碎),大黄3钱(另研下)。

63 主治

伤寒鼻口出血,及大便秘结,小便黑赤如血,此小腹中有瘀血故也。

6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如法修制,作1服。水1盏半,煎取1盏,却下大黄末,每23沸,去滓温服。大便内下黑白血粪为愈。此下之重剂。

7 《正体类要》卷下 7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72 组成

桃仁1钱,芒消1钱,甘草1钱,大黄2钱。

73 主治

伤损,血滞于内作痛,或发热、发狂。

7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8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 8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82 组成

桃仁半两,大黄(炒)2两,甘草2钱,肉桂1钱。

83 主治

妇人瘀血,小腹急痛,大便不利,或谵语口干,漱水不咽,遍身**,小便自利;或血结胸中,手不敢近腹,寒热昏迷,其人如狂。

8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姜水煎,发日5更服。

85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室女血瘀,冲任结滞小腹,而蓄泄不灵,故腹痛不止,经闭不通焉。桃仁生用破积血以开瘀结,大黄醋煮逐瘀血以通经脉,甘草和中缓胃,官桂通经活血也。水煎温服,使瘀血消化则冲任调和,而月事时下,何腹痛之有哉!

9 《直指附遗》卷六 9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92 组成

桃仁、大黄、桂枝、芒消、甘草、当归、苏木、红花。

93 主治

跌扑损伤,瘀血作腹痛者。

9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入酒、童便,煎服。

10 《准绳·幼科》卷六 10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102 组成

桃仁21个(去皮尖,研泥,勿煎),大黄2钱,官桂1钱,红花1钱,甘草半钱。

103 主治

小儿痘后失血,血自大便出者。

10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3味,锉细,水1盏,煎至7分,去滓,入桃仁泥化开,食前服。

11 《症因脉治》卷一 11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112 组成

桃仁、大黄、甘草、桂枝、芒消、枳壳、归尾。

113 主治

内伤胃脘痛之有死血者。其症日轻夜重,或唧唧作声,得寒则痛,得热暂缓,脉涩结;又治血臌腹胀,下焦蓄血,小腹闷痛,腹胀不减,肚大紫筋,腿足或见血缕,小便反利,大便或黑,脉芤或涩,或见沉数,或见细微,或见沉伏,或见牢实。

12 《瘟疫论》卷上 12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122 组成

大黄4钱,芒消2钱,桃仁18粒,当归2钱,芍药2钱,丹皮2钱。

123 主治

蓄血证。

12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3 《重订通俗伤寒论》 13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132 组成

光桃仁3钱(勿研),五灵脂2钱(包),生蒲黄1钱半,鲜生地8钱,生川军2钱(酒洗),元明粉1钱,生甘草6分,犀角汁4匙(冲)。

133 主治

肠中瘀热。

134 各家论述

何秀山:此方以仲景原方去桂枝,合犀角地黄及失笑散,三方复而为剂,可谓峻猛矣。然急证非急攻不可,重证非重方不效,古圣心传,大抵如斯。

14 《伤寒大白》卷三 14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142 组成

桃仁、大黄、枳壳。

143 主治

蓄血腹痛。

15 《灵验良方汇编》卷上 15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152 组成

桃仁5钱,大黄1两,甘草2钱,肉桂1钱,生姜2片。

153 主治

瘀血,小便急痛,大便不利,发热谵语,或血结胸中,痛不可逆。

15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6 《疹科正传》 161 方名

桃仁承气汤

162 组成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甘草、青皮、白芍、大黄。

163 主治

疹后蓄血证。

164 桃仁承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古籍中的桃仁承气汤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曰。不恶寒。为外解。桃核承气汤方(○玉函。作桃仁承气汤。脉经同。案桃核。即是桃仁。犹杏子杏仁。)桃

《证治准绳·伤寒》:[卷六]蓄血

之甚也宜抵当汤太阳有热结膀胱如狂者证之轻也宜桃仁承气汤经云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虽浮数可下之假令

《伤寒证治准绳》:[卷六]蓄血

之甚也宜抵当汤太阳有热结膀胱如狂者证之轻也宜桃仁承气汤经云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脉虽浮数可下之假令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四节·夹血伤寒

。)次下瘀血。轻则五仁橘皮汤合代抵当丸。重则桃仁承气汤。俟瘀降便黑。痛势轻减者。可用四物绛覆汤。滋

《医学纲目》:[卷之五·阴阳脏腑部]治发热

      中医学是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基础理论体系在2000多年前已具雏形,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并产生了近万种医药书籍,建立了一系列医事管理和医学教育制度。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哲学思想、科学技术以及医疗中的新问题的影响,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独特的经历和内在规律。 从汉代到清代,中医学的七大流派,清晰的展示出中医发展、演变、日臻完善的轨迹。

          从晋唐至宋元明清,伤寒学派研究者如云,历代不衰,各展所长,形成了时间最长,医家众多,影响最大,学术昌盛。其中代表人物为东汉时期的医学名家张仲景,南阳郡涅阳人。年轻时是从同郡张伯祖。经过多年钻研和临床实践,留下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辩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收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又称河间派,主攻火热病机,提出“六七皆从火化”之说,创“火热论”,疗疾多用寒凉药物。不仅对中医病机理论的提高做了很大贡献,并对后世创立温病学说大有启迪。

      刘完素,字守真,后世又称为其为刘河间。他自幼聪颖,酷嗜医术,二十五岁开始研习《黄帝内经》,提出人身之气皆随五运六气而有所兴衰变化,指出运气常变,应当掌握其规律,讲究治病需从寒凉入手,以降心火、益肾水为第一要旨。后世称其为寒凉派,为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攻邪学派是金元时期另一学派,代表人物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是金元四大名医之首。

      张从正在《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认为天地各有六气,人有六味,一旦太过,都可以变成邪气,导致人体上、中、下三部发生病变,称为“天、地、人三邪”,主张采用并丰富了汗、吐、下三法,扩大了三法的治疗范,偏重攻法。故得名“攻邪学派”

        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桓老人,也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认为“人以胃气为本”独重后天脾胃,创作巨作“脾胃论”,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之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为“补土派”。      

    《脾胃论》全书由医论38篇,方论63篇组成,分为上、中、下三卷。 上卷 分别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 中卷 就气《脾胃论》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发,并译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 下卷 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治疗饮食伤脾等证诸方、有关治验。 

    全书尊崇《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宗旨,以“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为基础,着重阐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病机理论,总体以培土补中,甘温除热,甘寒泻火为原则,形成较为系统的脾胃内伤病的辩证论治理论体系。

      到了明代。薛已等诸医家重视命门水火的研究,探讨脏腑病机逐渐侧重于虚损病症,形成了善用温补的特点。

     薛已字新甫,号立斋,出生于医生家庭。初为殇医(外科医生),后以内科驰名。主要学术思想是以人体脾胃命门为主,强调真阴真阳的不足,谓“真精合而人生,是人亦借脾土而生”并以温补取效,从此开创温补学派。主张治病必求于本,临证治疗常用古方,其变化加减也只在一两味之间,但疗效显著。强调整体观念,以气血为纲,补气益血活血,创伤科内治法而成为整体派。

       吴有性,字又可。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

      明代末年,瘟疫流行,当时流行的一些疾病,用伤寒论学说加以论证,其收效很不理想。以吴有性为开创,叶天士,吴瑭为中坚的医家,对外感热病的治疗规律进行了大胆探索,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推究病院,对疠气说有了崭新的想法,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温病热病的论治理论,起到了很好的疗效,并结合自身经验整理成《瘟疫论》一书,对传染病治疗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这七大医学流派,成为祖国医学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链条与脉络,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医发展、演变、日臻完善的轨迹。至于历史上的众多医家,其中包括那些名垂青史的历代名医,技艺高超,著述颇丰,但未有明显的学派倾向,亦不失为医界星空的一颗颗璀璨明星。

  中医流派是历史的产物,是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医界后人万分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教育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模式,基本上取代了沿袭数千年的师徒授受,而成为培养当代中医人才的主要途径,数以万计的学院派,成了中医界的主力军,这是中医事业和教育的一大飞跃。但是中医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临床实践与经验的积累,要靠医生的医疗水平与能力。因此,在培养共性的同时,要更注重培养和发展医者的个性。对不同流派的继承和实践,是造就特色中医的重要方式,也是繁荣中医学术,倡导百家争鸣,丰富中医内涵,呈现中医生机的有力保障。

1 仙传外科集验方、秘传外科方 2 难经校注 3 难经语译 4 难经本义 5 外科精义 6 温疫论 7 血证论 8 研经言 9 良方集腋 10 赤水玄珠全集 11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12 伤寒论校注 13 伤寒六书 14 金匮要略论注 15 厘正按摩要术 16 本草蒙筌 17 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 18 明医杂著 19 本草从新 20 圣济经 21 子和医集 22 辨证录 23 杨氏家藏方 24 活人书 25 简明医彀 26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27 针灸大全 28 伤寒论语译 29 病机汇论 30 本草崇原集说 31 经穴解 32 本草衍义 33 幼幼集成 34 诸病源侯论校注 35 针灸易学 36 疡医大全、 37 徐大椿医书全集 38 痘疹辨证 39 疯门全书 40 金匮玉函经二注 41 王旭高临证医案 42 读素问钞 43 妇人大全良方 44 广瘟疫论 45 海药本草 46 喉科指掌 点校本 47 问斋医案(无封面) 48 刘涓子鬼遗方 49 学古诊则 50 人身通考 51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 52 黄帝内经素问语译 53 伤寒瘟疫条辩 54 世医得效方 55 类证治裁 56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57 金匮要略校注 58 御药院方 5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0 金镜内台方议 61 千金宝要 孙真人海上方 62 伤寒总病论 63 吴鞠通医案 64 形色外诊简摩 65 种福堂公选良方 66 疡科会粹 67 名医别录 68 幼幼新书 69 外科证治全生 70 理虚元鉴·虚损启微 71 吴普本草 72 食物本草 73 中藏经语译 74 中藏经校注 75 脉经语译 76 针灸甲乙经校注(上下册) 77 本草易读 78 医学指归 79 胎产心法 女科辑要 80 外科证治全书 81 松峰说疫 82 医方考(附《脉语》)(校点本) 83 仁术便览 84 医灯续焰 85 医方考(附《脉语) 86 验方新编 上 87 验方新编 下 88 黄帝内经太素语译 89 随息居饮食谱 90 医经溯洄集 91 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上下) 92 祖剂 93 易简方 94 医林改错 95 冯氏锦囊秘录 96 饮膳正要 97 不居集 98 寿世保元 99 古今医统大全(上下) 100 脉经校注 10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1册-医经注释(上册)(卷1—卷46) 102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2册-医经注释(下册)(卷47—卷70) 103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 第三册 诊断(卷71—卷92 ) 104 明目至宝 105 秘传眼科龙木论校注 106 蠢子医 107 刘纯医学全书 108 千金翼方校释 109 遵生八笺校注 110 难经正义 111 痰火点雪 112 续名医类案 113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114 医碥 115 本草经集注 辑校本 116 勉学堂针灸集成(PDF) 117 汤液本草 118 养生月览 119 饮食须知 12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21 小儿推拿广意 122 全生指迷方 洪氏集验方 123 孙真人千金方 附真本千金方 124 景岳全书 125 四明心法 四明医案 126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127 调燮类编 128 本草求真 129 河间医集 130 小儿药证直诀 13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32 神农本草经辑注 133 痧胀玉衡 134 韩氏医通 135 卫济宝书、集验背疽方 136 温疫论补注 137 医门补要 138 医学读书记 139 医学纲目 140 证治准绳 14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4-12册)

● 秦越人(扁鹊) 公元前407~310

中国传统医药奠基人,针刺疗法发明人,萌发移植器官的初步想法 黄帝内经受其启发

● 华 佗(元化) 110~207东汉外科学家

创五禽戏,麻沸散,脏腑辨证八纲,华佗夹脊穴。弟子吴普、樊阿、李当之

● 张 机(仲景) 151~219

临床医学奠基人 著《伤寒杂病论》,创常变观、整体观、恒动观、体质观、辨证思想

● 皇甫谧 215~282

针灸学家 著《针灸甲乙经》

● 葛 洪(稚川) 282~343

晋代道家医药养生家 著《肘后急备救卒方》 炼丹、药物、养生、急救

● 刘涓子 约4~5

世纪晋末外科学家 著《刘涓子鬼遗方》 辨脓、灸法、薄贴、软膏

● 褚 澄 456~483

著《褚氏遗书》属中医基础理论 精血为核心,重视阴阳提倡精液

● 陶弘景 65~536

南北朝齐梁间医药学家 著《神农本草经集注》《补阙肘后百一方》简便实用民间疗法

● 巢元方 550~630

著《诸病源候论》 病因学、急症、寄生虫病、养生等

● 孙思邈 581~682

(药王、孙真人)唐代医学泰斗 著《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 预防思想、养生、食疗

● 雷 敩 南北朝刘宋时代人

著《雷公炮炙论》 炮炙17法影响后世

● 王 焘 7世纪末~8世纪中唐中叶

医学文献家 著《外台秘要》 研究唐代医籍书目的素材

● 王 冰 710~804唐代医学家

著《黄帝内经素问注》 整理素问第一人

● 蔺道人 750~850唐代骨伤学家

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对后世伤科影响很大

● 苏 颂 1020~1101宋代医药学家

著《本草图经》 统一药名、图文并茂

● 钱 乙 1032~1113宋代儿科学家

著《小儿药证直决》 儿科奠基人

● 庞安时(安常) 1042~1099北宋医学家

著《伤寒总病论》 对后世温病学发展产生影响

● 成无已 约1044~1052或1144金伤寒学家

著《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 承前启后作用

● 朱 肱 1050~1125宋代医学家

著《伤寒类证活人书》 首创伤寒理论研究法

● 窦 材 1070~1156南宋医学家

著《扁鹊心书》 擅灸法、灼烧第一

● 许叔微(知可) 1080~1154宋代医学家

著《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等 倡三纲鼎立学说

● 寇宗奭 11~12世纪宋代药学家

著《本草衍义》 对药学有创新

● 刘完素(守真) 1118~1200金元四大家之一

著《宣明论方》《素问玄机原病式》 温病学派奠基人

● 陈 言(无择) 1131~1189宋代医学家

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重视理论研究

● 张 杲 1149~1227南宋医学家

著《医说》 医学笔记书

● 张元素(洁古) 1151~1234

金代著名医家易水派创始人 著《医学启原》《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等 发惶脏腑辨证和归经用药

● 张从正(子和) 1156~1228金元四大家之一

著《儒门事亲》 主攻邪,心理疗法,食

● 李 杲(东垣) 1180~1251金元四大家之一

著《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 倡导脾胃论、内伤当补中益气,甘温除大热

● 宋 慈 1186~1249南宋法医学家

著《洗冤集录》 尸检实践、病理和解剖

● 陈自明 1190~1270

南宋妇产科、外科学家 著《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 初具优生思想

● 严用和 1199~1267南宋医学家

著《济生方》 查索方便,实效卓著

● 王好古(海藏) 1200~1264

金元医学家易水派传人 著《阴证略例》《汤液本草》等 阴证学说、本草研究

● 罗天益(谦甫) 1220~1290

元代著名医家 著《卫生宝鉴》 继承李杲脾胃学说创三焦寒热辨治

● 危亦林 1277~1347

元代骨伤科医学 著《世医得效方》 骨伤科整复、麻醉、手术用药

● 倪维德 1303~1377

元末明初眼科学家 著《原机启微》 重视脾胃、治眼十法

● 朱震亨(丹溪) 1281~1358金元四大家之一

著《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 滋阴派创始人心理疗法

● 滑 寿(伯仁) 1314~1386元代著名医家

著《十四经发挥》等 针灸注重开合流注,方圆补泻

● 戴思恭(原礼) 1324~1405明代著名医家

著《金匮钩元》等 倡气血盛衰论

● 王 履(安道) 1332~1390元末明初医学家

著《医经溯洄集》 尊经不泥古明理致用,温病学理论奠基人

● 楼 英(全善) 1332~1400明代医家

著《医学纲目》 系统罗列证治纲领

● 兰 茂 1397~1476明代医药学家

著《滇南本草》 云南各族人民防病治病的中草药临床手册

● 虞 搏(天民) 1438~1517

明代医家 著《正学正传》 发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首创郁证。

● 薛 已(立斋) 1487~1559

明代医家 著《外科发挥》等 调理脾胃,滋补命门

● 汪 机(石山) 1436~1539

明代医家 著《针灸问对》等 针灸外科内药皆有所成

● 王 纶(节斋) 15~16世纪

明代医家 著《本草集要》等 主张攻四子之书

● 李时珍(濒湖) 1518~1593明代医药学家

著《本草纲目》等 所著本草纲目承前启后集古今本草之大成

● 徐春甫 1520~1596明代医学家

著《古今医统大全》 内伤宗东垣,杂病宗丹溪

● 孙一奎 1522~1619明代医家

著《赤水玄珠》 主张医易同源,倡命门动气说

● 王肯堂(宇泰) 1549~1613

明代医家 著《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集前人这大成

● 武之望 1552~1629明代医学理论家

著《济阴纲目》 集妇科之大成

● 李 梴 16世纪

明代医学家 著《医学入门》 为医学启蒙教育开拓了新途径

● 陈实功 1555~1636

明代外科学家 著《外科正宗》 内外并治,刀针与药物结合

● 张介宾(景岳) 1563~1640明代医学家

著《类经》《景岳全书》等 阴阳一体思想,大宝论,温补派

● 赵献可(养葵) 1573~1644

明代医家 著《医贯》 发挥命门学说

● 吴有性(又可) 约1580~1660

明代医家 著《瘟疫论》 创戾气学说

● 喻 昌(嘉言) 1585~1664清初三大名医之一

著《寓意草》《医门法律》等 治病与著书的关系

● 李中梓(士材、念莪) 1588~1655

明末清初医学家 著《医宗必读》《内经知要》等 私淑李杲

● 傅 山(青主) 1607~1684明末清初医学家

著《傅青主女科》等与《辨证录》有血缘关系

● 张志聪(隐庵) 1610~1674明末清初医学家

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等 与张卿子受卢之颐影响,侣山堂讲学

● 张 璐(路玉) 1617~1700明末清初医学家

著《张氏医通》等 吸取李东垣、张景岳诸家之长

● 陈士铎 1627~1698

清初医家 著《辨证录》等 自学成长与傅青主有血缘关系

● 戴天章(麟郊) 1644~1722

清代医家 著《广瘟疫论》 尊吴有性

● 柯 琴(韵伯) 1662~1735

清代伤寒学派医家 著《伤寒来苏集》等 与叶桂同时

● 程国彭(钟龄) 康雍年间清代医家 著《医学心悟》,

立医门八法 刻苦自学,精思心悟

● 叶 桂(天士香岩) 约1668~1746清代中叶医家

著《温热论》等,温病学家奠基人拜师17人,察舌、验齿、久病入络观

● 尤 怡(在泾) 约1679~1749

清代医学家 著《伤寒贯珠集》等师事马元仪

● 薛 雪(一瓢) 1681~1770

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 著《医经原旨》等 与叶天士齐名

● 陈复正(飞霞) 1690~1751

清代儿科学家 著《幼幼集成》等 指纹、优生学、惊风等

● 徐大椿(洄溪) 1693~1771

清代医家 著《医学源流论》等 自学成长,创办兰台药局

● 汪绮石 生于17世纪治虚劳病的医家

著《理虚无鉴》等 虚劳的病因、病机、审证论治、预防、养护

● 黄元御(坤载) 1705~1758

清代医家 著《四圣心源》等 气化论思想

● 郑宏纲(梅涧) 1727~1787

清代医家 著《重楼玉钥》等 白喉忌表,喉风36症

● 俞根初 1734~1799

清代伤寒学家 著《通俗伤寒论》 重腹诊、瘥后调理

● 赵学敏 约1736~1808

清代医药学家 著《本草纲目拾遗》等 生物进化论、遗传变性论

● 陈念祖(修园) 1753~1823

清代医学家 著《陈修园医书16种》语言通俗、浅显易懂,切于实用

● 高秉钧(锦庭) 1755~1827

清代外科学家 著《痬医心得集》 阐发汪机学说外科必本于内

● 吴 塘 (鞠通) 1758~1836

清代温病学家 著《温病条辨》等 倡三焦论,温病护津

● 王清任 1768~1831

清代医学家 著《医林改错》 主张活血化瘀

● 王泰林(旭高) 1798~1862

清代医家 著《西溪书屋夜话录》等 治肝30法

● 王士雄(孟英) 1808~1865

清代温病学家 著《温热经纬》等 自学成才重伏邪,霍乱论

● 费伯雄 1800~1879

清代医家 著《医方论》等 尚有食疗专著

● 吴尚先(师机) 1806~1886晚清医学家,外治法大师

著《理瀹骈文》又名《外治医说》膏可统治百病,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 石寿棠(芾南) 19世纪

清代医学家 著《医原》等 吸收泰西医学,首创燥湿诊法体系

● 唐宗海(容川) 1846~1897晚清医学家,中西汇通派早期代表人物著《血证论》等 参西不背中,汇通中西,集血证之大成

● 张锡纯 1860~1933

中西汇通派医家 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临床实践家,医学教育家

1、《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2、《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难经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瘟疫的史料记载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