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号称中国足球城,历史上有哪些比较出色的大连籍球员?
此外,当时大连足球的实力并不取决于外援有多强,而是取决于当地球员的实力。在中国足球中,有太多的大连球员,其中许多人是中国国家队的绝对主力。举几个例子:孙继海:是中国足球在海外的前旗帜。长期以来,他一直是英超曼城队的主要防守队员。他还入选了英国足球名人堂,这足以证明“中国太阳”的影响力。
尽管大连已经三年没有参加中国超级联赛了,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所有球队的中流砥柱。不仅如此,在国家队的舞台上,大连球员也是半个国家。从这个角度来看,大连足球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球迷的视线!
王雷达:这位现役国际球员曾是上海申花队的主要守门员。后来,他移居山东鲁能,也是鲁能的绝对主力。冯晓婷:他曾经是大连实德队的主要后卫,在韩国K联赛中也表现出色。回到中国后,他加入恒大,再次参与中国足球霸主的建设。
李明:这位老国脚是一名敬业的中场球员,赵旭日:虽然他目前的水平和能力明显下降,但他在世界青年锦标赛上无愧于自己的名声,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队的一员。张华恩:铁血硬汉,中国主要的后卫领袖。此外,应该指出的是,大连不仅培养了许多男明星,还培养了许多来自大连的女足女生。例如,前守门员王飞、前女子国家队核心韩端、马小旭、毕岩等。
四川籍足球运动员较多,以下列举三位:
1、魏群,汉族,1971年2月10日出生于四川自贡,前中国男子足球职业运动员,先后效力于四川全兴和云南红塔,攻入中国职业联赛首球,现四川足球俱乐部主教练;
2、马明宇,是甲A足球联赛黄金一代的代表之一,在征战甲A十年的时间里,他曾经效力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和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两家俱乐部,1983年入选四川少年足球队,后升入四川省青年队和四川省足球队;
3、姚夏 ,四川足球的代表人物之一,先后效力于四川全兴俱乐部、青岛中能俱乐部以及成都谢菲联俱乐部。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本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10部古籍,包括3部汉文古籍和7部藏文古籍,分属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汉文1部藏文7部)、敦煌研究院(汉文1部)和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汉文1部)。
我省本批入选的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和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加上此前入选的甘肃省图书馆(第一批)、兰州大学图书馆(第二批)、拉卜楞寺藏经楼(第二批)和天水市图书馆(第三批),全省已有7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流媒体视频平台发达的年代,关于中国足球,球迷圈流传着一句话:画质越低,水平越高——“低画质”时代,是梅州足球的辉煌时期;而如今中国足球金字塔顶尖人才的缺失,成了梅州足球刻骨铭心的痛。
池明华等是梅州足球的过去,刘彬彬、叶楚贵和曾超是梅州足球的现在,那么校园足球“体教融合”之后,梅州足球的未来又会如何?本报采访组深入梅州各县(市、区),走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到高中的十多所学校,为读者披露“足球之乡”梅州的校园足球发展情况——本期,是该系列的第一篇。
五华奥体中心和 体育 场外的李惠堂雕像
1998年,廖可强29岁。那时候,他用手上的一点存款,在梅州江北的老城区开了一家水果店,成了一名个体户。“我也没读过什么书,初中毕业就到处混了,什么活都试试,我们这里产柚子,那我就卖柚子算了。”
丙村人廖可强有两个爱好,一是打麻将,二是看球。“小时候踢过,没选上体校,就不踢了,看看、笑笑就行了。”他很清楚,踢不上体校,就不是能靠踢球谋生的人,不如尽早找个能养活自己的事干。
同一年,池明华宣布退役。当时,梅州足球乃至广东足球有几种声音,送别、遗憾和期待。送别这位从17岁就入选广东队,经历了“5·19”和职业化的老臣;遗憾梅州没有一支家乡职业球队能够陪伴池明华专业和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步;期待的则是下一个池明华的出现。廖可强还记得池明华是在云南红塔退役的,“梅州穷,没有老板搞球队。客家人是认根的,谁不想在家乡退役?”
1998年,梅州市刚刚设立10年,当时大街小巷总能听到《相约一九九八》和《心太软》。只是,梅州人没有想到,从1956年就开始被称为“足球之乡”、一县走出七国脚的梅州(前梅县地区),会经历一段接近20年的国脚空白期,直到刘彬彬入选国家队。
“足球之乡”和李惠堂成了梅州的名片
1994年,中国足球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职业化。从那以后,梅州曾经引以为傲的业余体校、体校、专业队的青训体系受到新生的职业俱乐部青训的强力冲击。当金钱成为了中国职业足球最大的动力和变量,当职业俱乐部挥舞着人民币疯狂收割着各地的好苗子,梅州足球成为了最先倒在血泊中的受害者。
1999年谢育新在沈阳海狮俱乐部踢球,那个时候的他,和当年从荷兰回来之后的那个谢育新,足球水平已经是判若两个人。从2002世界杯以后,就是梅州足球的低潮时期,也是中国足球低谷的开始。2015年,由于江南新区的发展,梅州的经济重心开始往梅江河南岸转移。于是,廖可强在江南岸找了一个位置,又开了一家水果店。
许多年后,廖可强得到了一次现场观看池明华踢球的机会。“那是一年村里的贺岁杯,池明华来了,还有郭亿军、谢育新。听说还有伍文兵。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现场看到那么多国脚。”
过年有球看,梅州人绝不会落下,更不要说还有这么多前国脚和省队球员。“球场里全是人,还有好多是从五华和兴宁来的,有四五千吧,过年的时候人是多一点,好多梅州人都从外面回来了。”一边说,廖可强一边掰开一个柚子,“小的时候,有些人买不起足球,就踢这个,这个就是我们的球,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丙村村民观看贺岁杯(via球乡)
上周日凌晨,中国国家队再次前往阿联酋沙迦。中国队将在这里迎战阿曼和澳大利亚。前四场1胜3负,以及比赛过程中的有心无力,让人们对于国足的出线不抱任何信心。
随国家队出征“十二强赛”的刘彬彬是梅州人。不过,他在12岁的时候就离开了梅江区人民小学,进入鲁能足校。在那里,他最终成长为新的梅州籍国脚。当初的梅江区人民小学,如今是整个梅州市校园足球的佼佼者,近年来参加各级比赛都获得优异成绩,并为多家职业俱乐部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足球苗子。10月中,今年的“市长杯”区级选拔赛刚刚打完,人民小学又一次拿到了第一。
在梅江区的校园足球圈,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铁打的人民小学,流水的校长。梅江区人民小学历任校长均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工作。梅江区对于小学校长的职务采取轮岗制,可不论谁到人民小学当校长,他们的足球成绩都不差。
现任校长饶小雯曾经背着不小的包袱:“来这里,我有很大压力。别人都知道人民小学的足球是特色,万一我搞砸了,怎么办?别说真地退步了,哪怕我们不进步,别人都会认为我们在后退。”
饶校长为新学期校长杯比赛开球
饶小雯是2020年来到人民小学的。虽然是女校长,但她并不是足球的门外汉。1980年代念梅县区松口中学时,她就与众不同。别的女孩都在唱歌跳舞,她却跟着师哥师姐玩起了足球。“纯粹是因为独特的爱好,所以就玩了一下足球,越玩就越喜欢。”
论场地,人民小学不是梅江区最好的学校。梅州虽然经济落后,但在球场建设上,丝毫不吝啬。部分新建的学校,光建球场就投入超过百万人民币。而地处老城区的人民小学,受环境限制,能做的只是将水泥地球场翻修,铺上缓冲层后做成人造草场地。即便如此,场地尺寸仍然达不到常规五人制球场的标准。
饶小雯曾在2013年被评为梅州市劳动模范,不过,在人民小学,她的劳模地位遭受了严重的“威胁”。“威胁”来自负责学校足球教学和训练的钟友声老师。明年就要退休的钟老师,在人民小学干了一辈子。按照饶校长的说法,“我自己是个劳动模范,钟老师比我还要模范。每天他基本上都是天黑了才回家,周末他还坚持带队训练。整个寒、暑假他是最忙的,每天都在校园里训练。正是因为有了这么热爱足球的教练,我们的起点才会比其他学校高。”
梅江区人民小学的足球赛
钟老师也有抱怨,有时候,他会找校长投诉自己没有加班费,其他的什么也都没有。这让饶校长很内疚。她总是安慰钟老师,“你有一颗热爱的心,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我说了算,我就评个劳模给你。”
对于这样的状况,饶校长也颇有些无奈,“做校园足球的基层工作,没什么补助,都是凭热爱和奉献。在不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我都会尽量帮他们解决问题。”张可光、钟友声等一大批这样任劳任怨的校园足球教练员,为梅州校园足球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民小学各年龄段的校队有四支。由于场地只有一块,在开展“校长杯”比赛时,校队和梯队的训练就只能等到晚上进行。那时,家长们也都会在校门口等着,没有一丝怨言。饶校长觉得家长们为了支持孩子踢球,付出了不少心血。
梅州人喜欢足球,但足球训练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让家长牵绊。不过,在“足球之乡”,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热爱足球,像他们的长辈一样。梅州学校 体育 圈总是这样说,“梅州人对足球的热爱是根深蒂固的。运动会田径比赛要做工作,但是说到踢球,梅州人不用动员。”
这样的球赛不只是“小球员们”的节日
作为单数年,2021年能够成为 体育 大年,实在特殊。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2020东京奥运会、2020欧洲杯都延期至今年举办,加上美洲杯和在陕西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短短几个月内,足球赛事应接不暇。本次全运会,还特别设置了包括了五人制足球在内的群众项目组赛事。在五人制足球甲乙组比赛中,广东队都进入了决赛。甲组决赛中,广东队点球不敌内蒙古,获得亚军,而在乙组决赛中,广东队2比1逆转江苏队拿下金牌。这枚金牌,是广东队在本届全运会上的第二枚金牌。
为广东队连夺金银牌的群众足球队来自梅州市五华县。虽然是群众项目,但这些项目的奖牌同样会被计算在全运会总奖牌榜中,所以广东省 体育 局非常重视五人制足球队的选拔。最终,经过层层竞争,五华县代表队获得了代表广东队出战全运会的资格。
魏远平是一家文化公司的经理,也是广东队参加乙组决赛的队长,身穿10号球衣,是球队里的大哥。“省里面很重视这次全运会,特意为我们安排了专业的教练团队。足协主席叶细权不仅来看了我们的训练,还参加了我们的出征仪式。”
魏远平获得金牌
虽然只是群众项目,但这块金牌的含金量一点不低。在专业教练团队的指导下,魏远平他们经历了接近半年的严格训练。五人制足球和11人制足球不同,需要除门将外的四名球员不断跑动,所有的战术都建立在不停跑动的基础上。这对体能是个极大的要求,对已经四十多岁的魏远平更是一种折磨。“职业球队的训练强度太高了,练体能时,每天回家腿都发抖,手上也没力,茶杯都举不起来。”魏远平对那段经历印象深刻。
并非每个参加全运会球队训练选拔的人都能留下来,随着训练的深入和细化,逐渐有队员离开,基于各种原因。有人因未达标准,有人因坚持不下去,有人因为工作太忙了。五华县教育局的廖海锋就是他们中的一个。
廖海锋是拼命三郎,每次训练、比赛都是拼得最凶的队员之一。他想去参加全运会,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他已经错过一次冠军。有一次去北京比赛,他连机票都买好了,最后因工作太忙,没去成,结果球队在北京夺冠,此前是主力的他最终成为了庆功宴上的看客。没有人能预先知道球队会夺冠,不过廖海锋对球队有坚定的信心:“五华的足球,在梅州都是顶尖的。”所以,他一直把冠军当做自己的目标。
梅州球员代表广东对阵江苏队(via球乡)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次,他还是没能成行。体卫艺的工作很多,别看“体卫艺”只有三个字,实际上包含了学校 体育 、校园足球、卫生教育、艺术教育、国防教育等工作。作为五华县校园足球办公室,每年要组织举办五华县“县长杯”校园足球联赛600多场赛事,还有市长杯和省长杯的出队任务以及县足球夏令营选拔赛,还要承办省、市校园足球赛事及活动。工作让廖海锋很难兼顾球队的训练。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放弃。
“他们欠了我两个冠军了,”廖海锋有些不甘,“拿了金牌的队员还有奖金。我要是去了,回来就要请客吃饭,从五华请到梅县,主客场都是我的。”
让老廖有些遗憾的是,自己的儿子更喜欢打篮球。“我也希望他能跟我一样踢足球,可是没办法,我要尊重他的选择。”梅州人虽然把足球当成自己的生活,但他们很理智。能够包容,更能体现“足球之乡”的魅力。
梅州代表广东在全运会五人制比赛摘下一金一银
没有国脚,不代表梅州人没有足球。梅州在足球的普及上还是做得最好的,可能在最顶尖的人才上,确实有缺失,但在基础这一块,在用心、用力狠抓。对外界认为梅州足球出现滑坡的观点,梅州业内人士不是很认同。早在2009年,梅州就出台了振兴足球之乡的十年规划。如今,第二个十年规划也处在征求意见稿的阶段中。
梅州人对自己的足球很了解,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同时也对重振梅州足球、南派足球充满了信心。说白了,梅州人不服输。原梅州区光远小学的女校长肖俊珊,曾因光远小学在大课间 体育 活动的评选中只获得三等奖叫屈:“受疫情影响,去年的评选都采用了视频录制的方式。这太不公平了!光远小学场地小,录视频在气势上就先输了。其实现场看,效果比视频好很多!要是以后再得三等奖,我就不参加了!”肖俊珊说的是气话,但话里透着那股子不服输的倔强。
今年,她被调到新建的梅江区元城小学当校长。元城小学是2021建成投入使用,硬件条件非常出色,肖俊珊知道,在这里,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全体学生爱上足球运动,参与足球活动。
肖俊珊校长
梅州人不服输的底气,来自他们少说多做的实干能力。五华县第一小学是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梅州市足球示范学校。校长李钧是个狠人,他本身也是一个足球爱好者,穿着皮鞋也能颠二三十下。早在五华县南山小学担任校长时,由于没有专业的足球教师,李钧亲自担任足球队教练。
到县一小以后,他把原来的泥土球场升级改造为配备塑胶跑道的人造草场,有了基础建设,就有发展的资本。
五华县是梅州的足球强县,足球强校比比皆是。还在南山学校时,有一年,李钧带队外出比赛,他儿子则代表另一所学校参赛。一日,两所学校聚餐时,李钧被别人“鄙视”了——那是一支五华的传统强队,尽管只是玩笑,但对方言语间还是表达了对南山校队的轻视。“三年内,我们一定会战胜你们的球队!”最后,李钧丢下这么一句话。一年后,两队再相遇,李钧的球队完胜,提前两年兑现诺言。
正视短板,才能发挥优势。相比过去一县七国脚的辉煌,梅州人承认自己的滑落,但他们不服输。只要有了良好的土壤,梅州足球的希望就还在,南派足球的希望就还在,中国足球的希望就还在!
李钧(后排戴眼镜)与队友们
梅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罗涤权的身上,有两块校园足球的“荣誉招牌”。他在梅江区任副区长的时候,梅江区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优秀试点县区,他个人也被评为全国足球优秀试点县区长。这在校园足球里很罕见,也证明了罗局的工作得到的高度认可。”他反而对这两个奖项看得并不重,在他眼里,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除了是教育局副局长,他还有个重要的身份——足球爱好者。“我一周坚持踢两次球,一次是跟着我们教育局的球队踢,还有一次是跟兴趣相投的球友一起踢。”
罗涤权的老家是兴宁,这个背靠大山的县级市,经济不发达与教育质量高齐名。尽管在2017年颁布的广东省贫困县名单里就没有了兴宁,但那里的经济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出生于1970年代末期的他,小时候就在老家的禾坪或者稻田里踢球,光着脚,因为怕把鞋子踢坏了。大山里没有球,就挑软一点的土柚子踢。那时候,山里面的孩子,周末的活动就是踢球。
作为梅州市校园足球工作的分管局领导,他需要考虑得更多。小时候见证过梅州足球的辉煌,也在求学成才时期经历过梅州足球的低迷,这让他对梅州如何发展校园足球有了更清醒、更全面的认识。“足球还是要有土壤。除了学校的普及推广外,还需要更多家长来带动孩子的足球兴趣,像我自己喜欢踢足球,我小孩很小就喜欢跟着我踢。可是有的家长不喜欢足球,孩子受到的影响就小一点。”
2021年梅州市市长杯
近年来,“体教融合”成为了学校 体育 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个变化让罗涤权很兴奋。对梅州足球的发展目标,他有自己的想法。“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梅州足球的下滑和中国足球的下滑是同步的。我们梅州人是南派,重视技术。像谢育新,技术好、速度快,但是和北方球员相比,身高不占优势。本来中国足球就有南派和北派之说。后来,国家队的教练大部分都是北派的,选的球员、定的战术也渐趋北派。我们南派就弱了。其实,我认为中国足球要坚持走南派和北派相融合的路子,足球技术一定要从小抓起。日本就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子。”
2010年,梅州市就制定并出台了《梅州市振兴“足球之乡”十年规划》,提出了以重振“足球之乡”的足球雄风为目标,重新擦亮“足球之乡”的品牌。
罗涤权认为:“梅州虽然经济欠发达,但是穷人也要跑步。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的体质要做到比珠三角地区的人好,我们要当‘走地鸡’,坚决不能当饲料鸡。客家人能吃苦,也不怕吃苦。梅州要狠抓校园足球的普及和基础技术环节,再通过体质的改善,结合南派足球和客家文化的特点,把属于我们的足球发展起来。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重振梅州足球,重振南派足球。”
十连冠时的辽足的运动员70%是大连籍,连教练也是大连籍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所谓的大连万达(大连实德)足球队。运动员和教练员如下:
运动员:于明(大连)、 隋波(大连)、李争(沈阳)、 孙贤禄(大连) 、吕东(大连)、 马林(大连)、 赵世刚(大连)、 徐冬岩(大连)、 徐韬(大连)、 程强(大连)、 赵发庆(大连)、 隋明云(大连) 、傅玉斌 (大连)
唐尧东(沈阳)、 付博(沈阳)、 曲圣卿(沈阳) 、庄毅(沈阳)、董礼强(沈阳)、姜峰(长春) 、黎兵(贵州)
教练员:李应发(大连)、 王洪礼(大连)、 杨玉敏(大连)、 蒋立升(大连)
大连号称中国足球城,历史上有哪些比较出色的大连籍球员?
本文2023-10-10 16:30:0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