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的配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4收藏

四逆汤的配方,第1张

四逆汤

所有的人在走向衰老,功能都有问题,无论是亚健康还好,疾病也罢,归根结底都是病态的功能问题,恢复功能用到附子,有附子的很常见的经方就是四逆汤。

四逆汤用的是生附子,生附子入里,破寒,振奋在里的功能。

四逆汤由炙甘草、干姜、附子三味药组成。往往真正的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四逆汤原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

四逆汤中,炙甘草的剂量是最大。很多人又不理解了,其实这就反应了古方剂的传神之处。

这是因为咱们在强调功能的时候,也不能忘记恢复物质,就好比是一个公司的盈利很差的时候,除了要恢复盈利能力外,还需要给予资金支持。四逆汤中炙甘草多,就是帮助我们恢复物质,保持功能和物质之间的平衡。炙甘草恢复的物质主要指的就是津液。

四逆汤看似是专门恢复功能的方剂,其实也考虑到了恢复津液。在恢复功能的时候,附子会有通经脉的作用,就好比是河渠大部分堵死了,局限在几个通畅的河沟有水,水正好,不多不少。但是一旦河渠全部打开了,限有的水就会相对减少了。附子中毒就是这样的情况,出现了相对津液少的反应,这也是附子反应出现麻的原因,原本津液就是不足的,通经脉津液跟不上。

1、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是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这几味药共同组成。

2、这个组方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又加上当归、细辛和通草。当归用来养血活血,细辛加强方子清热和驱寒的作用,以及有一定的止痛的作用。而通草也加强方子疏通经脉的作用,所以当归四逆汤整个的组方,除桂枝汤本身的功效,可以治疗虚性的感冒,虚性的身体的精神不振,或者是身体乏力这些症状之外,又增加养血和通络止痛的作用。

1、材料:当归(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通草(6克)、大枣(8枚、擘[bo])、炙甘草(6克)。

2、做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3、当归四逆汤的禁忌:现代常用于治疗雷诺氏病、冻疮、肩周炎、妇女痛经、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经脉者。

4、本方是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常用方。以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为证治要点。对于少阴阳虚寒厥者,本方不宜使用。

5、若腰、股、腿、足、臂疼痛者,可加麻黄、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祛瘀之品,甚者可加川乌、草乌以祛寒止痛。手足冻疮,不论未溃已溃者,亦可用以本方加减治疗。若冻疮已溃者,可减少桂枝、细辛用量。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加吴茱萸、生姜或干姜。妇女血虚寒凝之痛经及男子寒疝可加乌药、茴香、香附等理气止痛。

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兼见畏寒肢冷者。方中当归养血和血;桂枝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由于本方治疗营血虚弱,阳气不足,四末失于温煦濡养的血虚寒厥证,故方中重用大枣既合当归、白芍以补营血之虚,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而伤及阴血。

附子汤1124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1 附子汤是在朱鸟汤症还没出来之前,因为肾阳不足,所以他的水气也就是背后的阳气转不上来,第一主症就是背部特别怕冷发冷,还特别强调不口渴2 “背微恶寒”是白虎加人参汤,也是背发冷,但口中是非常渴的3“背冷如巴掌大”是痰饮163妇人怀孕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之。附子汤的白术是强带脉的,因为水毒体质的人,怀孕很容易流产,就是胎儿拴不住,想要拴住胎儿就要补强带脉。也是因为命门火衰气散,带脉没有力了,小孩子收不住了就可用附子汤1125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附子汤在临床上除了补阳气、祛风寒、通四肢,又固护带脉,还有女性月经痛时是手脚冰冷,手脚酸痛的就可以用附子汤。有些女性月经痛时,手心烦热是温经汤症附子汤还可以治小孩子的驼背 1126少阴病,脉微而弱,身痛如掣者,此荣卫不和故也,当归四逆汤主之。1《少阴篇》的当归四逆汤是桂林本独有的,这里的当归四逆汤的脉是“少阴病,脉微而弱”,在宋本《伤寒论》里面是在《厥阴篇》。当归四逆汤的脉是有标准脉的,那个脉是几乎把不到的,隐隐约约的快没有了。2当归四逆汤的“身痛如掣”是躺在床上,不动的时候不痛,动的时候会觉得扯到一下而痛,在阴证感冒的时候也会如此;真武汤是躺在那里酸痛酸痛的3当归四逆汤是把阳气引到血里的方子,有当归就把阳气抓回来4桂枝汤结构本身是从心开始作用的一个方子,用了木通后就可以把心阳往下压入小肠5当归四逆汤专治手指头冷掉的“雷诺氏症”,冻疮,血冷、血虚,临床上可治月经痛、心脏病、高血压、头痛、脑梗塞、坐骨神经痛乳腺炎、妇女病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牙痛、盲肠炎1172伤寒,手足厥逆,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主之。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专门治身体久寒的体质,可以治疗久寒型的子宫肌瘤。

本篇文章讲伤寒论厥阴病中的一个重要药方:当归四逆汤,其组成为:

当归四逆汤 7味 :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其组方其实就是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通草细辛。

桂枝汤是用来补表里虚的,而当归通草细辛是通血的运行的。因此这个药方整个就是用来通血的运行的。

这个药方还有一个变种药方,就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吴茱萸生姜都是热药,加上之后,相当于带动热血运行,那就是除寒痹的灵丹妙药。

但是,由于桂枝运行血偏表,因此这个药主要针对上焦(表)寒痹起作用。

接着再说说什么是厥阴病:厥阴病是人体气血都非常虚弱的一种病,因为人体气血很少,也就是人体的阴阳都很少,所以大部分厥阴患者都是体寒的。但是,如果患者在局部为阴更少,则局部可能产生热。比如,上焦有热说胡话,或者下焦有热小便黄,都是可能发生的。

上面是背景知识介绍,下面讲讲姚老对此方的应用。

姚老讲了四个病例:

第一个是单纯的厥阴风寒表证,就是说在气血都很匮乏的状态下,表有寒,且表血流不畅(痹)

第二个是厥阴表证兼里,就是说在气血都很匮乏的状态下,表有寒,而里可能阴虚而导致有热。

第三个是厥阴表有风湿,还有瘀。

第四个是错杂证候,寒热风湿瘀都有。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病历:

1、皮肌炎(类似风湿性关节炎,湿疹等)

患者症状:四肢相当冷(说明脾胃寒)脉沉细(说明气血少,是厥阴)她脚上有一个一个的结节,结节有点轻度压痛(说明有瘀血)

诊断:厥阴风寒表证(解释:厥阴病本来就是个里病,厥阴风寒表证的意思是,不是单纯的里病,而是表里均病)

用药:当归四逆汤加田七。

道理:姚老认为,当归四逆汤针对血滞效果较好,针对血淤,药效就不够了,所以要加上三七来除血瘀。

当归四逆汤中,甘草大枣补脾胃,算是补里。桂枝芍药运行血,算是补表,当过细辛通草都是贯通表里,因此这个药方是表里兼治,但是里只到脾胃,不涉及肝肾。

此外姚老还指出,如果单纯用雷公藤这样电动活血化瘀通窜药,治不好患者的病。

这是必然的,因为患者是厥阴病,单用雷公藤哪里有那么多气血供雷公藤通窜?如果患者身体强健,就是局部感湿寒,手部变性风湿,那么单用雷公藤应该能治好。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病历:

2、精神分裂症(亢奋型)

患者症状:毫无目标的骂詈不休,语无伦次,彻夜不寐,难以安坐,到了丑时,诸症加剧。(这种情况叫做谵语,通常是上焦有热导致的。)

诊断:厥阴病,寒包火,热在上焦。

姚老的诊断根据是:丑时加重(半夜1-3点)。因为根据人体气血运行的子午流注理论,丑时是人体的足厥阴肝经当令,这时候疾病得旺时而甚。因此断定此人为厥阴病。

另一个依据是,患者手足厥冷,脉细如丝。说明患者气血不足。患者并不是阳明高热而导致的亢奋型精神病。

用药:当归四逆汤加左金丸

道理:左金丸就是黄连加吴茱萸。黄连除上焦热,吴茱萸温中。当归四逆汤运血通滞,里面没有寒凉药,算温补。再用吴茱萸温补,最后只用黄连除上焦火。

那么,如果单纯用黄连除上焦火,患者是不是就不谵语了呢?应该是的。但是这样做,会导致患者陷入更为可怕的抑郁状态,因为患者的整体寒凉没有解决,精神疾病并不会痊愈,只是转换了发作方式而已。

精神疾病除了寒热失调的,还有合并痰湿的,痰迷心窍,这种情况就要用白术茯苓甘遂芫花之类的化痰除湿药。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病历:

3、硬皮病(类似第一个皮肌炎,也是风湿表病)

患者症状:手掌发黑二十多年,双手指肿胀活动不灵及手指疼痛十多年。手的皮肤变厚,变硬,变得像蜡一样光,像镜面一样光,也有十几年了。

诊断:厥阴风寒表症(与第一个相同),瘀血阻痹,有湿,有郁热,有饮,气虚甚于血虚。

姚老的诊断依据是:

第一,有寒:冬天病就厉害,手指变紫暗,到春、夏、秋,这个紫暗就基本消失,一遇寒冷,比如一吹空调就就变紫暗,洗热水就会好一点。寒主痛;一遇寒,她的皮肤就增厚,她手上的皱纹就逐渐消失,以后就慢慢变成蜡样光泽,严重的地方光泽如玻璃。寒主收引;还有脉沉,当然主要是关尺的脉沉,这也是寒象。

第二,有“风”(风就是动):患者眩晕特别厉害,有时候觉得周围的东西都会旋转,这是内风;食指尖相当麻木,嘴唇也有麻木的感觉,这是表风;指关节的风湿性关节炎也是表风。

第三:有瘀血:肾经风湿,腰痛如刀割,这是风湿加上瘀血的痹阻。指尖会有针扎样疼痛,她的腰像刀割样疼痛,她的脉细涩,到了血分当然也可能是瘀血,何况她的指头肿的地方是暗紫色,那往往就是有瘀血了。而且皮肤厚得很,这应该也是瘀血。

第四,有湿:指头肿胀,且很硬很胀,持续了多年,湿性缠绵;腰痛、膝痛与阴雨天有关系;舌苔细腻或者厚浊有裂纹是湿的极限;小便混浊,几乎每天早晨起来的小便都混浊,像洗米的水一样;脉象涩,这也是湿阻经脉的表现。

第五,有郁热:口干口苦;半年以上,上门齿,从第二门齿起,包括犬齿在内,肿胀、疼痛、流脓、出血,就说明这个病涉及到了阳明;甲沟,大拇指、右食指,甲沟发炎,一年发炎好几次。

第六:有饮:腹部绞痛,痛得厉害时就呕吐清水,痛得手都不可触,就是拒按;天旋地转,可能不光是血虚生风,可能中焦有饮阻滞了清阳的上升,所以她还会天旋地转,还会呕吐,难怪脉象弦涩,弦主饮。

第七:气血均虚,气虚更甚:脉象虚弱很明显,很弱。“虚”是浮取按之没有力,“弱”是沉取没有力,而她两个寸部不沉,所以讲它虚,关、尺,尤其尺沉得很,因此能讲它弱;疲倦得不得了,坐在那里就打瞌睡,稍微动一下就一身大汗,这都说明是气虚;门齿发黑,并已开始殃及到其他的齿,有点像四环素牙,说明肾气、肾阳也不足;

用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加阳和汤,加左金丸(黄连与吴茱萸),加黄芪,加炒甲珠,加鹿角霜,加千斤拔,

道理:主要矛盾是厥阴表寒兼饮,厥阴里寒。选方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因为寒重,所以加吴茱萸生姜);有郁热,加黄连;有脾虚,加30g黄芪;有瘀结,加10g炒甲珠;有寒伤肾阳的趋势,又有瘀血,治肾阳、祛瘀血用鹿角霜;有肾经之表,经脉里面有寒湿瘀阻,腰痛如刀割,用千斤拔祛风湿(就是祛肾经表湿)。

患者食指的脓头一直很难消,一碰到就痛,用了阳和汤,就是从肾治疗,肾由阳气虚,寒深入到肾经,产生了瘀毒。

阳和汤成分:熟地(一两) 肉桂(一钱,去皮,研粉) 麻黄(五分) 鹿角胶(三钱) 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 生甘草(一钱)

其中熟地肉桂鹿角胶补肾阳,姜和白芥子补中上焦阳,麻黄除表湿痹。

我们再看最后一个病例:

4、硬皮病

诊断:厥阴表寒病,太阳病,湿重,寒轻,郁热

与上一个病例的区别是,潮湿程度超过了第三例,寒的程度却没有第三例那么厉害。下焦有湿热。脚肿,凹陷性水肿;手肿,手背肿,手指肿,但不像第三例那样很厉害的胀,而是比较软一点,肿就更明显。另外还有一点不同,患者用过很多西药治疗,大量使用了抗菌素,还用了很长时间的地塞米松。地塞米松聚湿的作用特别强。

患者的郁热跟第三例有所不同,她只要恶寒发热就会喉咙痛,说明上有热;她经常心下灼热,一吃饱饭就心下嘈杂,甚至心下灼热;她在治疗过程当中还出现过阴中热,阴道里面灼热。上、中、下都有热。

患者有流清鼻涕,额角疼,肌肉疼,涉及太阳病。

用药:第一次:当归四逆汤,薏苡仁,加羌活,独活,赤芍

道理:寒不重,所以只用当归四逆汤,没有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薏苡仁除湿,羌活治太阳表证,独活除表风湿,赤芍活血化瘀。(没有治郁热的药,可能是写忘了)

治疗效果:左脉有恢复,而右脉反而更弱。

分析:是寒去之后,正气还没有恢复,而导致的短暂性的脉微。

但是治疗的结果有点出乎我意料之外,突然就出现了脉缓涩,脉沉近微,这吓了我一跳,左脉的沉倒是见起,症状也见好。但是右脉沉近微,就是似有似无,细脉反倒不明显了,我心想难道痹到血分的风寒一下就通开了?不但紧脉没有了,细脉都没有了。我原来讲过,脉细欲绝跟脉微欲绝在指下的感觉是不同的,一个是细得好象可有可无一样,一个是弱得好象似有似无一样,这是两码事,微虽然可以兼细,但不是一定必细,更不一定细得那么细,但是这个就转了微,我大吃了一惊。为什么会近微呢?一个是她的寒象不为主,虽然初诊时右脉、关尺脉有些弦紧,左脉偏沉紧,说明里面有寒象,在临床上,紧脉在岭南地区相当少见,这个紧得很典型,所以当时我开当归四逆汤没有犹豫,因为紧主寒,那为什么紧去了反而会变成右脉近微呢?

用药:第二次:麻黄加术汤、防己茯苓汤、黄芪防己汤(上面三副药都是除表风湿药),加桂枝。

道理:此患者湿重,多用除湿药。

用药:第三次:升麻鳖甲汤,加犀牛角,牡丹皮,金银花。加鹿角、鹿角霜、天雄、雄黄。用654-2西药。

道理:患者的脚斑斑如锦纹,黑一道,紫红一道。这是阴阳毒,就是阴毒和阳毒错杂在一起。有阴凝,用附子无效(附子是气分药),用鹿角、鹿角霜、天雄、雄黄(这是血分药)。654-2(通阳)

总结:

一、当归四逆汤主要是用以治疗厥阴伤寒表证的方剂,因此对应的病症都是表证,如皮肌炎,硬皮病,其中神经病像是里证,但主要矛盾是营血不通。

当归四逆汤以通经和营为主,微具外发之力,以解厥阴经脉营血之表寒,主要针对的是厥阴营血分风寒痹阻的表证。何谓厥阴之表?此处所谓的厥阴伤寒表证,是指寒邪主要痹阻于厥阴经脉,当然包括一部分体表的组织,但主要痹阻在经脉,而尚未入里伤及厥阴肝脏和心包。

而厥阴里寒证,用吴茱萸汤(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

当归四逆汤的诊断要点就是具备风寒痹阻经脉与营血痹阻之症,而无明显的里症。

具体包括:

1畏寒:肢厥;2手足皮肤色暗;3手足痛,或指节、足趾、腕踝、甚至肘膝痛。

2麻木:肢麻;窜痛时作,或时重时轻;少数现筋惕肉瞤,甚则筋急拘挛;脉常弦。

3表皮病变:脉沉细;面色及手足肤色欠华;爪甲欠华不坚;或皮下赤络隐隐而色暗,或青络较暴露突起;常有肢痛或循经脉痛;或手足皮下肿,其色或白或红;素略眩晕;或素月经量少色暗。

二、当归四逆汤的加减运用

1表皮病变:宜重用桂枝,当归改用当归尾,芍药用赤芍,且加川芎,片姜黄等。

2寒凝结:加皂刺、乳香、没药。

3血淤:加乳没、甲珠、田七。血淤重发展为阴凝:去木通与白芍,加鹿角霜、天雄、桂枝改肉桂。阴凝发展为溃烂发黑:去木通与白芍,加雄黄、川椒、鹿角、附子、桂枝改肉桂,大量生黄芪,外加654-2静脉缓滴。血淤发展为阴阳毒:去白芍与木通,合“升麻鳖甲汤”,加附子、鹿角、犀角(或羚羊角代)、黄连、重用丹皮。(与乌梅丸证的阴阳错杂有同有异。)

4寒偏:重用桂枝、细辛、减芍药。

5风偏重(麻木):加川芎、羌独活、紫荆皮。

6湿重:加重木通,加羌独活、海桐皮、桂皮、丝瓜络、松节。

7兼厥阴里寒:加吴茱萸、生姜、花椒、干姜等。

8兼郁热:加左金丸、黄芩等。

9若血虚重:重用全当归,加大量鸡血藤。

1、用量:当归12g,桂枝9g,芍药9g,细辛3g,通草6g,大枣8枚,炙甘草6g。

2、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3、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4、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I导读:当归四逆汤为温里剂,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效。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临牀常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溼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编辑/唐义超)

「组成」

当归、桂枝、生白芍、细辛、炙甘草、通草、红枣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血虚受寒,症见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脉细欲绝者。

「方义体会」

“四逆”者,有阳衰、气逆、血滞之别。四逆汤以回阳立治,四逆散以和解立治,当归四逆汤则以散寒通脉立治,故以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方中当归养血活血,桂枝、芍药调和营卫,细辛温经通末,通草通经通脉,更以大枣、甘草益中气,助营血。诸药配伍,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临证凡见血虚寒滞,溼痹挛痛之证,皆可得治,故此方在临牀应用十分广泛。

头痛之类,种类颇多。此例头痛,属营血久虚,肝不藏血,风寒伤及厥阴所致。常有阵发性掣痛,精神萎顿,形寒肢冷,脉象沉细兼弦诸症,故多以当归四逆汤治之奏效。

二、痛经

妇女痛经者,临证多见。其证大致分为两类,一为血实气滞,二为血虚寒凝。当归四逆汤养血驱寒,治疗血虚寒凝之痛经,疗效显著。症见面色苍白,口唇色淡,四肢不温,少腹冷痛,月经错后,经水初来色暗,继则色淡,腹痛牵及腰背,且有头晕、心悸、倦怠诸症,投之无误。

三、虚寒腹痛及寒疝腹痛

无论男女,有四肢清冷、小腹抽痛、绵绵不已诸症,服止痛药不效者,服当归四逆汤治之定效。若寒疝腹痛已久,或少腹两侧,或一侧下坠抽痛,或睾丸坠痛,阴囊肿胀,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二三剂可收效。

四、肢体麻木

素日气虚血虚,血行不畅,上肢或下肢麻木,证属血痹。若针灸不效者,可与当归四逆汤治之。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飞华健康网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四逆汤的配方

四逆汤所有的人在走向衰老,功能都有问题,无论是亚健康还好,疾病也罢,归根结底都是病态的功能问题,恢复功能用到附子,有附子的很常见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