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高手能推荐一本古汉语词典?
一座通往古代的语言桥梁——《故训汇纂》推介
王重阳
2006-07-13
大型辞书《故训汇纂》200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此书凭借其自身厚重的学术价值博得学界及媒体的一片赞叹之声,誉之为继《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之后的第五部大型语文工具书。它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要编写这样的一部书其价值到底何在适合什么样的人使用有必要向读者做一推介。
一、《故训汇纂》的编纂由来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但都是以古汉语记载的。语言是发展的,它使每一代人在阅读前人作品时都面临着语言障碍,因此每一代都会出现对前人作品进行解释的学问家,对前代古籍进行字词训释和文意串讲,这就是“训诂”。历史上集中的大量的训话工作有三个高峰期:汉朝、唐宋及清朝,这是语言渐进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出现比较本质的语言系统变化的结果,当整个语言系统在经历较长时间后发生了较本质的变化时就会出现较大规模的训释工作。汉代人对先秦作品的注释,其释语本身在隋唐时己非常不易懂了,需要对这些注释再加注释。发展到清朝时,情形亦然。这种承承相因的训释像接力棒一样一代代往后传递。一般说来,越是前人的注释,对原典的理解越是准确。历朝历代所层层积累的这些故训就成为后人研究阅读古代典籍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中国原典古籍既多,历代各家累积训诂更繁,为了研究的方便,将这些故训材料汇集成编,标明出处及用例,可使治学者免除烦琐的寻检之劳,大大便捷于他们的阅读和研究。这类“网罗前训”的工具书起于何时己难确考,流传至今的是清嘉庆年间由大学者阮元主持编写的《经籍籑诂》。
《经籍籑诂》和《康熙字典》是有清一代最重要的两部工具书。一般读者只知《康熙字典》而不知《经籍籑诂》,其实后者所起到的工具书价值是前者所不可替代的,它不仅使乾嘉时期注重考据的学者免去了许多“翻检之劳”,此后也一直是学者们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和文学、历史、哲学等案头必备
的工具书。
《经籍籑诂》虽然重要,但毕竟成书于两百年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和体例己越来越显现其局限性。早在20世纪之初,著名语言学家黄侃先生就指出:“清世阮元有《经籍籑诂》,为小学家常用之书。惜其以《佩文》韵分编,又载字先后毫无意义,至其搜辑亦有不备者。今若能通校一过暂用字典编制法编之,次为补其遗阙,此业若成,则材料几于全备矣。”这段话点明了《经籍籑诂》的三大缺陷:资料不全、体例不便、讹误甚多,也为后来《故训汇纂》的编写提供了理论依据。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正是据黄先生此言才提出了编纂《故训汇纂》一书的计划,并很快被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立为重点项目,倾全所之力,历18年之久,终成此皇皇巨著。
二、《故训汇纂》的性质内容
学界将《故训汇纂》与《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并称为五大语文工具书,其实从辞典编纂理论上说它与其他四大辞书不属于同一性质。其他四大辞书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词典,即对所收列的字词条目提供准确而典型的形、音、义,一个字或词怎么写,怎么读,有哪些义项,一一列出。对于字词的释义,力求准确、概括。编纂者在分析众多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概括出某字词具有某意义,用明晰的语言表述出,并附以典型例证,供读者查阅使用。《故训汇纂》则不同,它是在字词条目下汇列前人许许多多的对此字词的训释材料,让这些材料以原始形态呈现出来,编者自己不进行分析概括,不加以主观判断和取舍。它是一种故训资料的大汇编,面向的是较高层次的传统文化的研究者,通过那些原汁原味的语言信息,研究者可以更好地咀嚼原典的意思,这种作用是传统辞典所不可替代的。
《故训汇纂》与《经籍籑诂》一脉相承,但对它进行了实质性地改造和拓展,克服了原书资料不全及体例不便两大缺陷,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彻底改造。
首先是资料的扩展。《经籍籑诂》的资料截止于唐以前,征引资料书目只有80种,唐以后的训诂资料几成空白。《故训汇纂》的资料范围则扩展到清朝,征引资料的书目也增加到250多种。宋朝和清朝是训诂学史上的两大高潮时期,尤其是清朝乾嘉时期,高举汉唐旗帜,注重朴学,反对明末向壁虚造、师心自用的学风,小学昌盛,传统训诂学达于鼎盛,训诂资料异常丰富。《故训汇纂》征引资料的范围由传统的经部扩展到史部、子部及集部,甚至笔记小说及佛经的注释资料也无遗漏,可以说,古代有价值的语言训释资料网罗殆尽。收列字头约两万,凡传统古籍中有用例的字基本都被收列。编者们所做的原始卡片达70余万张,训诂材料约50万条,成书约1300万字,规模上是《经籍籑诂》的四倍。
其次是编排体例的改造。《经籍籑诂》按《佩文韵府》的韵目编次,这种传统的按韵分编的编排方法在当时的年代是切合实际的,但对于现代人来说,检索起来已非常不便。《故训汇纂》按照现代人的检索习惯,改用《康熙字典》的214部首排列法编排,另外还编制了《单字汉语拼音索引》和《难检字笔画索引》,实现了传统辞书的现代化改造。在注音上则按现代拼音、中古音和上古音三段标注,这继
承了《汉语大字典》的注音方法,集中概括了历代音韵学的研究成果,不但标明了列目字的现代读音,而且反映了该字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语音系统中的音韵地位,增强了其学术价值。
在征引资料的准确性上,《故训汇纂》也大大地上了一个台阶,校正了《经籍籑诂》的许多错讹。
三、《故训汇纂》的学术价值
作为一部编写体例科学、资料丰富完备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故训汇纂》的学术价值是可贵而且多方面的,兹举其大端如下:
1.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各学科的研究,没有能绕过研读古文献而空谈虚玄的捷径。治任何一科专门史,都必须从研读古籍开始。而研读古籍,又必须通过语言这块敲门砖。解读古籍,常因关键字词的理解差异而导致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比如《论语》一书,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汇编,是儒家最重要的原典,此后的儒门思想悉源于此。为解读孔圣人的“微言大义”,历代
注家无数,许多句子的解释都不同,有些句子的不同解释竟多达十几种,孰是孰非,不要说一般读者难以判断,就是专门学者也常常煞费脑筋。有些重要的哲学概念如“仁”“庸”“道”“天”等皆因词义理解的不同而被不同的学者赋予不同的内涵。“大义”的分歧皆因各家对“微言”的不同训释。《故训汇纂》汇辑了历代学者对这些字的训释,如“庸”字条注项132项,书证用例达400条,这些解释和用例都来自于朱熹、焦循、孙星衍、王念孙、刘宝楠等著名思想家和学者,积淀了历代国学大师的理解和思考,文化底蕴异常丰厚,为后代学者梳理这一哲学概念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线索。
2.对研究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价值。《故训汇纂》汇聚了上起先秦下迄清季两千余年重要历史典籍的语言训释资料,既有如《说文》《尔雅》《释名》《方言》等古代专门辞典的释词材料,更收集了散见于各种典籍的历代学者的随文训释资料及丰富的例证,这些资料时间跨度大,地域分布广,是一个宝贵而丰富的历时性语义资料库,充分反映了汉语言在两千年间词义系统的发展变化,是研究古汉语发展史的最珍贵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传统语言学者,无论是对某一词义的考察,还是想对某一古汉语语法现象进行资料印证,都可以在此书中轻松找到资料。
3.对辞典编纂的价值。
《故训汇纂》的出版对已有辞典的修订及将来辞典的编纂提供非常扎实的资料保证。语文类辞典的编纂重在语言材料,只有充分占有了语言材料,才能很好地归纳义项,列举典型例证。比如《汉语大字典》和《故训汇纂》分别是对《康熙字典》和《经籍籑诂》的继承,但《汉语大字典》并没有实现完全取代《康熙字典》的效果,而《故训汇纂》则做到了。如果先有《故训汇纂》,后编《汉语大字典》,则有一个非常完备的资料基础,其编写质量当更臻完善。不惟《汉语大字典》如此,凡是涉及古汉语的辞典,《故训汇纂》都可对其起到资料补正作用。
(《故训汇纂》,宗福邦、陈世饶、肖海波主编,商务印馆2003年出版本文作者单位系武汉崇文书局)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章奏;书信,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中文名;笺疏
拼 音;jiān shū
注 音;ㄐㄧㄢ ㄕㄨˋ
出 处;宋 曾巩 《南轩记》
笺疏(笺疏|牋疏)
犹笺注。出自 宋 曾巩 《南轩记》:“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罔不毕载。”意思是这六艺有很多种,史书这个典籍,笺疏这个包装,可以和你评论漂亮与否。意思是,现在来说这四个人的著作,写的有底蕴有内涵,囊括了所有的东西,实在是汉 唐的这些大儒的继承者,编辑成笺疏,实在是大道的需求啊
郭沫若 《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他把德文逐字译成英文,把英文逐字译成华字,依华文文例整顿一遍之后,再来插说几句以当笺疏。”
牋疏:章奏;书信。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蒙 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 疏。”意思是吕蒙小时候不书写,一有大事,经常用口述来代替牋疏。《宋史·杨克让传》:“ 赵普 守 西洛 ,府中牋疏,皆 希闵 所为。”意思是;赵普守得西洛这个城,家里的牋疏全部是希闵写的
扩展资料
世说新语笺疏·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论诗文。忽然雪下得很大,很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
太傅大笑着很高兴。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笺疏
首先说好书的评判标准是故事情节清楚,描绘的生动形象,能够带来深刻思想回荡,能够使人深思!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它适合的人群是什么!这个很关键!不同人群对于问题理解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对于同一本书的看法不一的因素!有位伟大作者这么说过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思想,个体不同得到结论不会相同,也可能大同小异,就是不会一样!什么是好书!首先被大众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能给人带来反思的,具有教育意义或者能使人开心愉悦的,就是人们看书的欲望能够在这本书上实现得到满足,那么这本书就是好书!对于个体来说!所以具体的内容!情节!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人的感受!感受好就是好!
兰台,最早为战国时期楚国的台名,其上建有宫殿。现留存有兴建于明清之季的兰台书院一座。
汉朝时,皇宫内建有藏书的石室,作为中央档案典籍库,称为兰台,由御史中丞管辖,置兰台令史,史官在此修史。后人从此引申,宫廷内的典籍收藏府库、御史台和史官,都曾被称为兰台。唐朝时,秘书省在唐高宗龙朔年间改称兰台,光宅年间改称麟台,唐中宗神龙年间又改回秘书省。
另外,在道家气功中,肝脏被称为兰台。在相术中,鼻子左侧的区域被称为兰台。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兰台 类型 :名词 拼音 :lan tai 出处 :《文选·宋玉〈风赋〉序》等 战国时期楚国台名,释义,原典,汉朝中央档案典籍库所在地,释义,原典,泛指宫廷收藏典籍的府库,释义,原典,泛指史官或史官机构,泛指御史台,释义,原典,唐朝秘书省的别称,释义,原典,相术术语,释义,原典,道教术语,释义,原典,泛指档案, 战国时期楚国台名 释义 名词,战国时楚国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 原典 《文选·宋玉〈风赋〉序》:“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李周翰注:“兰台 ,台名。” 唐·张九龄《登古阳云台》诗:“ 楚国兹故都, 兰台有余址。”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唯齐楚两国,颇有文学,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 《史记·楚世家》亦有相关记载。 汉朝中央档案典籍库所在地 释义 汉朝中央档案、典籍库,用以收藏地图、户籍等档案及图书。也是当时名儒著述的地方。建于长安(今西安)宫内,系石室建筑,修造年代不可考。兰台隶属于御史府(台),由御史中丞一员兼领。置兰台令史,秩六百石(一说兰台令史六人,秩百石)。选能通苍颉、史籀篇者担任,除在殿中受公卿奏事外,并负责典校秘书或从事撰述。 西汉成帝以后,兰台令史约有18人之多。由于汉代重视对档案典籍的收集,兰台典藏十分丰富。收录有皇帝诏令、臣僚章奏、国家重要率律令、地图和郡县计簿等。 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固任兰台令史,奉诏撰《世祖本纪》及诸传记。与班固同为兰台令史奉诏修史的还有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此后,刘复、杨终、傅毅、贾逵、孔僖、李尤等人都曾任兰台令史,他们都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汉章帝、汉和帝以后,东观收藏渐盛于兰台,修史即移入东观。东汉末年董卓迁都之乱,兰台的档案典籍受到很大损失。 迄至魏、晋,御史中丞掌兰台秘书图籍之制依然存在。 原典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 汉·焦赣《易林·巽之明夷》:“典策法书,藏兰台,虽遭溃乱,独不逢灾。” 泛指宫廷收藏典籍的府库 释义 引申由释义二引申出。由于汉朝在兰台藏书,后世泛称宫廷内的藏书库为兰台。 原典 《南史·徐勉传》:“方领矩步之容,事灭于旌鼓;兰台石室之典,用尽于帷盖。” 泛指史官或史官机构 引申由释义二引申出。汉朝兰台是史官修史之处,特别是东汉时班固及数位名儒曾作为兰台令史在此修史,撰《光武本纪》,所以后世泛称史官为兰台。 泛指御史台 释义 引申由释义二引申出。汉朝兰台归御史台管辖,由御史中丞主管,故称。 原典 《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 慧景烧兰台府署为战场。”胡三省注:“兰台,御史台也。” 元·黄溍《日损斋笔记·杂辩》:“盖御史有两丞,其一在兰台,谓之中丞。” 唐朝秘书省的别称 释义 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秘书省为兰台。唐睿宗光宅年间改为麟台,唐中宗神龙时改回秘书省。 原典 唐·李商隐《无题》诗:“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冯浩笺注:“《旧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 初改为兰台, 光宅时改为麟台,神龙时复为秘书省。” 唐·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诗:“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 相术术语 释义 相术术语,指鼻左侧的区域。 原典 《 太清神鉴》卷二:“准头主富贵贫贱,百事吉凶……左为兰台,右为廷尉。” 《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 天纲谓淹曰:‘公兰台成就,学堂宽博,必得亲纠察之官,以文藻见知。’” 明·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天庭忒恁低,地阁那曾伟,准头偏,兰台、廷尉俱亏……恐今生虎榜姓难题。” 道教术语 释义 道教术语。指肝脏。 原典 《云笈七签》卷十九:“经曰:‘肺为尚书,肝为兰台,心为太尉公。’“ 泛指档案 由释义二引申而出。由于汉朝将档案藏于兰台,故称档案为兰台。 档案新闻叫 兰台动态 ,档案领域有杂志叫《 兰台世界 》。解放军档案馆专业最高奖为 兰台奖 。
本文2023-08-04 15:22:0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