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能过生日吗?重阳节代表什么意思?
重阳节能过生日吗?
重阳节虽然我中国传统祭祀节日,但并不是鬼节,所以是可以过生日的。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意思。
所以,重阳节是非常吉利的日子,不仅是敬老节,还有祝福长寿的意思,所以在这天过生日的朋友也能受到重阳节的祝福。
重阳节代表什么意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重阳节有什么禁忌吗?
1、忌煮饭民间有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的说法,其实是因为重阳节是老人节,所以过节要让家里的老人休息,不能因做饭而劳累,才会产生这类的俗语吓唬人。
2、忌回娘家
民间俗话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比如在鲁西南地区滕县一带,嫁出去三年之内的闺女,在重阳节这天是不能回娘家的。三年之后,才可以年年重阳回娘家。
3、忌送 菊花
重阳节虽是赏菊的节日,但 菊花 自古就是我国的祭祀花,所以是不能随意送人的。而且,重阳节还是我国传统祭祀节日,所以在这天送菊花相当于咒别人,反而会惹对方不愉快。
4、忌行房事
男女交合必以时,才能达到阴阳调和,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患。重九是阳数之巅峰,过后则转为阴数,所以禁忌一切冒失的行为,小心慎行,房事也在禁忌之列。
5、忌祝快乐
九九重阳,九被认为是阳数,二阳相逢叫重阳。九又是数字之中最大的数字,所以这一天也是大凶日。按照中国传统之中逢凶化吉的思维转换模式,一系列节日活动是为了镇压住凶气而设立。所以重阳节原本是辟邪的日子,说节日快乐是不太妥当的,可以祝对方重阳安康。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腊月二十三就是辞灶,上天言好事,回家降吉祥
辞灶,祭灶
胡秉言
迎春愉悦庆新年,祭灶祈福司命间。
酒菜糕糖水饺敬,带回富贵旺家园。
春节
胡秉言
爆竹声声旧岁除,祥来晦走万物苏。
阖家团圆亲情厚,百瑞恩泽万户福。
在民俗中,祭bai灶要做du好以下这些事情:zhi
1、首先,灶王dao龛位置很重要版,大都设在灶房的北权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2、其次,二十三祭灶食品有灶糖、莲子八宝饭、“送行饺子迎风面”送灶神要吃饺子,给灶王坐骑神马要准备香槽炒豆和清水,不能苦了灶王坐骑。
3、在祭灶君之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神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
4、而焚烧一个用篾扎纸糊的马,是作为灶神上天的坐骑,还要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作为灶神和马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
5、 送灶完了,当然要接灶神回家呀!接灶多在除夕之日,也有在元旦或迟至正月十五者。要设新神像,贴新灶王像。
按照日期排序如下:
1、元旦(1月1日):New Year's Day
2、春节(农历新年,除夕):Spring Festival
3、元宵节(正月十五):Lantern Festival
4、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Tomb Sweeping Day
5、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The Dragon Boat Festival6、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Mid-Autumn Festival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Double Ninth Festival
8、国庆节(10月1日):National Day
9、冬至节(12月21或22日):Winter Solstice
扩展资料:
1、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春节起源上综合原始信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因素以及后世节俗遗迹来看,由上古时代的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的。
我国的农历正月初一,古称为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岁朝、新正、首祚等;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称春节。
2、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清明节源于上古春祭活动。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3、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由古越人于午月午日(干支历)举行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古越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端午节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唐天宝年间,为加强社会控制,唐玄宗下令将诸祠庙增入祀典,屈原被封为昭灵侯,正式享受官家烟火,每年春秋各一次。五代十国时,官祭屈原的时间始设在端午,宋代封屈原为忠洁侯,到明太祖朱元璋时,圣谕“岁以五月五日”致祭屈原。
在皇权不断的鼓励下,屈原影响力渐次压倒伍子胥、曹娥等,成为端午代表,而此前种种民俗,自然也就都与屈原有了关联。
4、中秋节简介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丰收祭月活动。“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5、国庆节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它是国家的一种象征,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国庆节是一种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承载了反映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具有显示国家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是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习俗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 胶牙饧 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 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过赶年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
有关土家族“过赶年”的传说:
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奔赴前线。士兵英勇作战,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将年节提前,习以为俗。
2.土家族先民贫困,年三十日还要给富人做工,提前过年,以便同家人团圆。
3.旧时每到年关,官军遍来驱赶百姓,土家人提前过年,吃团圆饭,以便逃生。
广东本土传统节庆,以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形式多样而著称,一年之中贯穿多个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广东大多数节庆来源于中原地区,但是又不乏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有自己一套规范、整理的过节传统,迥然于其他地方。那么,广东民间都有哪些传统节庆呢?广东人又是怎样过这些节庆的呢?
(一)春节
俗话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四季之首,而春季之首则是一年之元旦,广东人对这天非常看重,每到这天必热烈庆贺,俗称“过年”。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即为春节,但实际上,春节并非独指正月初一,而是指从正月初一开始的贺春节庆,一直延续至正月十五才算结束。广东人过春江,形式多样,一般从除夕便开始张罗,吃过团圆饭后,便进行娱乐活动,一直到正月初一零时到来,便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按照传统说法,这是“接财神进家”,希望财神爷能在新的一年里给自己家赐财赐福,保佑自己阖家福寿康宁。到了正月初一早上,各家各户又要燃放鞭炮,俗称“报晓”,民间说法是哪家放得越早就得到财神赠赐越多。这天早上,小孩子要向大人拜年,大人则要给小孩子发红包,并互相赠以吉祥祝福语。接着,各家各户的妇女都要到村中的宗祠、祖屋、社坛、庙宇处拜神,以清香清茶供上,日夜如复,一直延至正月初七“人日”结束。妇女拜神完毕后,就要回家煮汤圆,然后全家人都要吃,象征全家团团圆圆。正月初二一早,各家各户都要杀鸡拜神,俗称“开年”,寓意这天开始就可以杀生了,也可以去探亲了。杀鸡开年一般在早上进行,吃过午饭后,大部分外嫁女都会选择在这天回娘家探亲,作为走亲戚活动的开头戏。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人们都可以来往走亲戚,这也是人们最忙活的时间段。正月初七,俗称“人日”,相传是人的生日,既然这天是人的生日,所以人们这天都要在家中休息,禁忌探亲,不宜进行劳作及娱乐活动。这一天,各家各户同样要杀鸡拜神,拜过神,就不需要再每天上香了,而神位前的油灯可无需再添油了。正月十五,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也是春节期间最后的高潮部分,过了这天,春节就算结束。元宵节这天,按照习俗仍然要杀鸡拜神,晚上要吃团圆饭,寓意阖家团圆。在前一年得子的人家,要在前年除夕这天在宗祠或祖屋、社坛处挂上灯笼,俗称“上灯”,过完元宵节,就要把灯笼取下来,俗称“除灯”,除灯之日,必聚亲友为宴,以贺获麟。
春节期间,广东民间都有醒狮拜年的传统风俗,在舞狮进村前,醒狮队要给该村人家派帖说明,醒狮队进村后,先到该村宗祠、社坛、庙宇、渡头处参拜,然后才走访人家拜年。另外,在粤西地区也流行春节“烧炮”的风俗,各地炮会不定期举办,大多在正月初二、正月初九、正月十三、正月十五、正月十八举办,人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亲友们带来幸福、美满、安康的一年。
(二)清明
清明节,是广东地区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在这天,广东人都要扫墓祭祖,以表达慎终追远的孝道。
中国人历来提倡孝道,因而设定清明节作为每年扫墓祭祖、对先祖表达敬意和追思的节日,以此来体现子孙对先祖的一种报恩思想。清明节属于阳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中没有固定的时间,换算西历则是每年的四月四或五、六日。在清明节这天,广东人都会举族集会,然后带上贡品到达开祭祖墓前,扫墓、祭祖。扫墓的过程,由清理祖墓周围的杂草开始,这个过程谓之“修山”;清理杂草完毕后,就要在祖坟周围挂山纸,即在坟垣贴上一张纸白色纸条,寓意这座坟墓是有后人祭拜的,防止他人侵墓或毁墓;挂山纸毕,就要在祖墓明堂处摆上祭祖贡品,然后点燃香、蜡烛,焚烧纸钱,再集体向祖墓作拜;有的祖墓会有一座或两座后土,即是奉祀当地土神的地方,后人祭祖前必须先祭后土,否则按照民间说法,再多的贡品祖先都领不到;有的地方风俗喜舞狮祭祖,更甚者则在祖墓前煮饭用餐,寓意和祖先同庆节日。祭祖完毕后,即燃放鞭炮而去,不过这是在当地法规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清明节当天祭祖,谓之“拜正清”,人们一般都在这天拜祭开族始祖,其他的分房祖墓,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由各房自行拜祭,一直延续到农历四月八日才算正式结束祭祖时间。在频繁的祭祖活动中,人们多数聚集在宗祠用餐,这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团结宗族情谊的契机。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断绝,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规范,成为广东人每年必过节日之一,这当然有赖于中国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宣扬,但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人们本身的感恩、报恩的孝思,这种精神上的美德是薪火相传、继之不辍的!
(三)牛王诞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是广东地区流行的一年一度的牛王诞,过去在这一天,广东人都会盛情过节。
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社会是农耕社会,农耕就离不开耕牛,所以牛这种动物在民间的地位是很高的,过去除非遇到耕牛自然死亡可以煮其肉,否则是不可以随便宰杀耕牛的,而有偷盗耕牛者其罪则与杀人罪无异。广东人为了表示对土地、耕牛的敬重、感恩,所以设定二月初二土地诞、四月初八牛王诞,每年必过节庆。实际上,耕牛并没有因为牛王诞而受到额外礼遇,人们在这天过节,一来是寓意自清明以来扫墓祭祖的活动到这天正式结束,二来是杀鸡还神以向神明表达诉求。在传统风俗中,人们还有为无嗣者扫墓的习惯,即家族中有一些已经绝后的堂上宗亲,他们的墓葬无人祭拜,而近亲族人出于好心,可在这天去祭拜这些人的墓葬,这其实也是一种孝道的体现;因此,四月八扫墓又寓意着为绝后的人扫墓,因此在这天以前,但凡有后的墓葬,必须去祭拜完毕。过了牛王诞,一般就没有人再去扫墓。
牛王诞是广东人的传统节庆,在农耕社会尤为隆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耕文化逐渐失去影响,人们对于这个节庆也是逐渐淡化,至于今日,已很少人在这天过节。
(四)端午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中国传统节庆端午节,每年这天,中国人都会以自己本土的风俗习惯过节,而在广东地区,最著名的风俗活动就莫过于端午赛龙舟了。
广东河流纵横的地理特点,造就了广东人端午赛龙舟的传统。在先秦时期,越人已有制木成舟的技术,受楚国文化的影响,越人也逐渐形成端午赛龙舟的习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成为广东人重要的节日传统活动之一。广东人赛龙舟一般有以下进程:首先,是起龙舟,就是河畔淤滩中升起往年藏下的龙舟,然后清洗干净;其次,是祭神,即到本地庙宇或宗祠中拜祭神灵、祖先,祈求得到神灵、祖先的庇佑,使这次赛龙舟活动进行得顺顺利利;再次,就是龙舟下水,所有参加赛龙舟的人员都抬着自己队伍的龙舟来到河岸,然后经过德高望重的老人为龙舟“点睛”、除晦之后,就将龙舟抬到河面上,但是这个行为必须称为“升龙舟”;最后,就是正式赛龙舟了,各位参赛人员就位完毕,接着听到裁判一声令下,就努力扒桨前进,在敲鼓手的激励下力争上游,直到最先冲锋到目的地者即为胜利。在赛龙舟过程中,沿途会有不少民众参观,欢呼声、加油声、呐喊声,声声云集,现场十分嘘憾。赛龙舟活动结束后,人们就会合力将龙舟藏于河岸淤泥中,待到来年赛龙舟时再用。端午当晚,人们都会在家中吃团圆饭,以度节庆。
如今,龙舟竞渡已成为广东人端午节必办活动,在粤中各式均是流行,这是广东人流传千年的重要传统,也是端午节河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必将永远流传下去!
(五)中元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是广东地区盛行的中元节,因是相传中给阴间鬼魂过的节日,因而又俗称“鬼节”或“鬼仔节”。
中元节,原本源于中原地区的“七月半”祭祖节,即定于每年的七月十五日祭祖,但是传入南方地区后,融入了古越人好祭鬼的风俗,并且提前一日过节,就逐渐形成了今天广东地区的七月十四日“鬼节”,也有部分地区在七月十三日过节。广东民间相传,在七月十四日零时之际,地府鬼门关大开,那些无主的孤魂野鬼就会走到阳间到处游荡,为了避免鬼魂会给自己家带来晦气,所以这天晚上广东人就会出门到路边、渡口或者桥头,点燃蜡烛、香,焚烧纸钱,奉上贡品,以祭祀过往的鬼魂,使其享受完祭祀后就有力远走他方,不要再在本地逗留,以免时运低的人碰到就招惹晦气,这个祭祀过程俗称“烧幽”。。中元节之后,广东人一般很少在深夜出门,因为传说中这段期间都会有鬼魂在路上游荡,直到过完七月之后,传说中的鬼门关才会关闭,“鬼节”才算正式结束。
广东地区的中元节,充分体现了广东人对待世间万物的人性化,该节体现的是惠济生人、泽及亡灵的思想,也体现了广东人对于大自然一切未知事物的敬畏心理,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呈现。
(六)中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也是广东地区最重要的节庆之一,该节也被视为最浪漫的节日。
每年中秋节这天,无论到多远发展的广东人,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因为中秋节本身就是团圆的象征。中秋节最盛行的风俗,当然就是吃月饼和拜月,每到中秋之夜,广东人各家各户就会在自家门前或者楼顶摆上香案,燃烧蜡烛、香,进贡柚子、月饼、糖果等食物,以此拜月,祈求阖家幸福美满,拜月完毕,就会分吃拜过月的月饼,闲聊家常,不亦乐乎。另外,广东人还流行在中秋节期间给亲戚送月饼的习俗,一般都是晚辈给长辈送,也有姐妹间互送;这个习俗虽然口头称送月饼,但实际上所送礼品远不止月饼那么简单,除了月饼之外,还有水果、公鸡、猪肉等礼品,送到亲戚家后,亲戚也要按照来礼数量进行回礼,并杀鸡祭拜祖先。
在广东,中秋节因其美好寓意而被视为一年中最浪漫的节日,在金秋丰收的季节里,那些长年奋斗于异乡的游子能在这天回到家乡、与家人同品家乡的味道,也是一种快乐、惬意的享受。
(七)重阳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该节也是广东地区流行的重要节庆之一,在过去有着诸多习俗活动。
中国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因而九月初九是双阳重合之日,古人谓之“重阳”。在广东地区,重阳节被视为尊老、感恩的节日,所以广东人在过重阳节庆时大多会融入这方面的文化元素。在粤中某些地区,流行有重阳节祭祖的活动,则如清明节一样,给先人扫墓、祭拜,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感恩之情;不过,人们在重阳节拜祭的一般是开基始祖,其余分房祖一般都是在清明节祭拜。另外,广东人也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即在重阳节这天,结队登临高山,在山上载歌载舞,庆贺重阳到来,不过这些风俗活动到近年已经逐渐减少。既然重阳节被广东人视为尊老、感恩的节日,那么这天就注定老人们特别“受宠”;在广东地区,每个地方都流行重阳节举办敬老宴的活动,即在重阳节这天,各村举办宴席,专门招待村中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人,以敬祝这些老人节日快乐、健康长寿,举办宴席一般都是年轻人出劳动力而老人享受,体现出人们的尊老情怀。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地区又陆续兴起重阳节举办“金花回娘家”的活动,即在重阳节期间迎接村中所有外嫁女回到娘家,同聚乡情、亲情、友情,这种活动风气覆盖面甚广,展望未来,或许又会成为广东人的节日传统之一。
如今,重阳节已被融入多方文化元素,这个节庆早已摆脱封建色彩,以其精彩的内涵呈现于世人眼前!
(八)冬至
冬至,是广东地区流行的重要节日之一,阳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大雪半个月之后即为该节。
中国古籍《汉书》云:“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意思说,过了冬至,阳气就会逐渐变长,所以人们在冬至这天会互相祝贺。而在广东地区,就有“冬大过年”的说法,意思是冬至比春节更重要,可见冬至在广东人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每年冬至日,广东外出游子都要回到家中,与家人团圆,并吃汤圆,寓意一家幸福美满。在这天,广东人都要杀鸡宰鸭,做上一顿丰盛美味的饭菜,在祭拜神祇之后,便阖家吃团圆饭;这个习俗,在广东有个说法,即“肥冬瘦年”,意思是在冬至这天要吃得丰盛,在春节这天要吃得清淡,这个说法也是有其根据的。
冬至,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是幸福美满的象征,这个节庆凝聚了人间的丝丝亲情,值得人们愉快度过!
(九)除夕
除夕,即春节前一天,是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这天可能是腊月廿九,也可能是腊月三十。除夕至于广东人的重要性,自然是无需多讲的,下面我将介绍广东人过除夕的习俗。
按照传统习俗,广东人在除夕是分外忙碌的。除夕早上,家家户户都要把在家中贴了一年的春联、年画都撕去,然后把新买的春联、年画贴上,寓意除旧迎新,抒发对未来一年的美好向往。除夕中午,在用过午餐后,人们又开始忙活起晚餐来,因为次日春节是不能杀生的,所以这天晚餐必须做得丰盛一些,以剩余春节吃用,这也寓意着“年年有余”。到了除夕傍晚,各家各户的妇女都要带上供品去拜神,祈求神灵赐福全家,特别是流行祭灶习俗的地方,这天还要迎接灶神回家;拜神过程中,还要在各处神位前摆上“意头”、油灯,油灯点燃期间不能熄灭,一直到次年正月初七那天方不用添油。除夕晚上,就是一家老小吃团圆饭的时候,也是除夕节庆的高潮部分,大家在忙碌一年之后,终于能够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愉快地吃上一顿团圆饭,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以畅和的心态准备迎接春节到来。晚饭后,大家会坐在一起,看着电视,聊着家常,直至春节零时到来,大家便燃放烟花炮竹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如今,新的一年又将到来,值此喜庆时刻,我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平安吉祥!
重阳节能过生日吗?重阳节代表什么意思?
本文2023-10-10 18:25:4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