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秦古籍
《诗经》《楚辞》《山海经》《论语》 《孟子》 《吕氏春秋》 《尚书《左传》《国语》《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礼》《乐》《书》《诗》《周易》《春秋》等等 成书在秦朝之前
先秦泛指中国古代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这个阶段,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止。
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我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
扩展资料
先秦是中国历史上自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
先秦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诸子如孔子、老子、韩非子、墨子等,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刑名等史称“百家争鸣”。
先秦君王:
三皇五帝及炎帝(共九位君主):传说中的君主,开启了“禅让制”。
夏禹:名姒文命,传说“大禹治水”,是“禅让制”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建立夏朝。
夏启:名姒启,结束了原始社会,开始了奴隶制。
少康:名姒少康,夏朝中兴之主。
夏桀:名姒履癸,荒*无道,但智、力皆过人,夏王朝最后一位君王。
商汤:名子履,第一位被考证确实存在的中原地区的国王,创建了商朝,灭了夏朝。
盘庚:名子旬,将商都迁至“殷”,商王朝的中兴者;以后商便称“殷商”。
武丁:名子昭,商朝中兴之主。
商纣:名子寿,殷商最后一个国王,荒*无道,与夏桀并称“桀纣”。
周文王:名姬昌,周武王的父亲,称为“圣人”,传说写了《周易》,治国贤明。
周武王:名姬发,灭商纣,建周。
齐桓公:名姜小白,使齐国兴盛的首领,春秋五霸之一。
宋襄公:名子兹甫,春秋五霸之一,为宋国君主,于前650年至前637年在位。
晋文公:名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名嬴任好,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名熊旅,春秋五霸之一。
郑庄公:名姬寤生,一代霸主。
吴王阖闾:名姬光,一代霸主。
吴王夫差:名夫差,一代霸主,但因放走勾践而被勾践亡国。
越王勾践:名姒勾践,灭吴,一代霸主。
魏文侯:名魏斯,战国初期魏国的开国之君,魏国百年霸业的建立者。
秦孝公:名嬴渠梁,用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齐威王:名田因齐,一代霸主。
魏惠王:名魏罃,一代霸主。
赵武灵王:名赵雍,一代霸主。胡服骑射。
秦昭襄王:名嬴则,一名嬴稷, 一代霸主。
秦王嬴政:前259年-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统一天下后为秦始皇。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政治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参考资料 -先秦
记载秦朝以前的历史古籍有以下一些:
《史记》、《资治通鉴》和《通志》等后世的通史,对先秦历史皆有记载。
《尚书》、《礼记》、《春秋》、《国语》、《世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先秦的史籍。
《战国策》、《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后世整理和编著的记载先秦史实的著作。
《管子》、《孟子》、《庄子》、《晏子春秋》、《商君书》、《吕氏春秋》等诸子著作中亦有不少史料记载。
以上只是部分记载秦朝以前的历史古籍,还有部分史书未列举出来,如果需查阅全面的历史古籍,可咨询相关历史专业人士或者查询历史类资料。
百越是现在的哪里
百越是指现在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局部零散分布还包括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
"百越"之称谓源于先秦古籍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部族的泛称,因这些古越部族众多纷杂且中原人对其不甚了解,故谓之为“百越”。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句吴、于越等等众多越族支系。
历史沿革:
在先秦古籍中,对南方沿海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
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或称“闽越”、或称“扬越”、或称“南越”、或称“西瓯”、或称“骆越”,等等。
这些部族在先秦时期曾存在过璀璨的高度文明。近年来的考古研究实证表明,百越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广西是南蛮还是百越
广西地区古代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叫法,历史上有岭南,广南,桂林,桂州,百越,苍梧。
广西壮族自治区距今5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就有柳江人、白莲洞人活动。广西最早的人类在史书中称百越或百粤的原住民。壮族就是古代百越部族西瓯和雒越支系的后裔,是广西最早居住的民族。
远古时期,广西就有苍梧古国,与同时期尧舜并存,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地区被称为百越,秦始皇征服以后设桂林郡、南海郡以及象郡,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9个郡。魏晋南北朝时,梁国设广西为桂州郡,唐朝时广西地区,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
五代十国时,楚与南汉长期争夺广西,两宋时设广西为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到了元朝广西被设置为广西行省,广西的名字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一直沿用至今。
扩展资料:
先秦时期,广西远离中原,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和广东一起被称为“南蛮”之地。周朝统治者为促进百越地区与中原的交流,在岭南地区设置了“楚庭”。这一时期,中原各政权并没有对该地区有实际的控制。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桂林郡的全部,以及南海郡和象郡的一部分,即今日广西的地域范围。秦朝灭亡,赵陀独立建南越国时期沿袭秦朝郡县辖制,西部有所扩展。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今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属广州,归广州刺史部管辖;南部北海市、玉林市、钦州市跟今广东省的湛江市范围一道属交州,归交州刺史部管辖;北部桂林市、贺州市与今广东省的韶关市范围一道属于荆州,归荆州刺史部管辖。
南朝梁国置桂州于苍梧郡。隋大业三年,隋炀帝取消州,恢复秦朝的郡县二级制,州治下的郡直属中央,今广西地区分属多个不同的郡。
唐朝贞观元年,唐太宗设贞观十道,今广西大部分地区与今广东、海南、越南北部地区一起隶属岭南道。五代十国中后期,今广西中部和东南部属南汉国,北部属马楚,西部属吴权交趾。
宋朝将广南路分成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日后“广东”、“广西”之名即由此而来。
宋朝初期在岭南恢复“岭南道”,后来改为“广南道”,继又把“道”改成“路”。宋至道三年将广南路一分为二,设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其中,广南西路包括今日广西全境,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广西”之称由此而来。
元朝大部分时候,岭南地区和海南岛没有单独设置一级行政区划,而是将原宋朝广南东路辖区归江西行省管辖;原广南西路划归湖广行省管辖,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广东省雷州半岛,都归湖广行省管辖。
元朝末期,设“广西等处行中书省”,是广西建制“省”开始,以后一直设“广西省”。
明朝初期,两广与江西、湖南分开。由于广西壮、黎、瑶三个民族反明起义猛烈,明朝皇帝朱元璋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把黎族聚居的海南及广西门户钦、廉州划归广东。清朝及中华民国也大体上沿用明的区划。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全广西,设广西省。1951年至1955年,钦州、廉州从广东划入广西。1952年,怀集从广西划入广东。1955年至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东。
1958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西;同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8年起,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定为12月11日,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全广西、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广西
百越族是炎黄子孙吗
答:古越属于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以姜水成。"黄"指黄帝,以姬水成。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
真正把黄帝华夏始祖之地位确立下来的是司马迁。翻开《史记》,第一位进入我们视线的人物就是黄帝。在司马迁的笔下,不仅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圣贤明君是黄帝子孙,而且秦、晋、卫、宋、陈、郑、韩、赵、魏、楚、吴、越等诸侯们也是黄帝之后,甚至连匈奴、闽越之类的蛮夷原来亦为黄帝苗裔。如此一来,便把各族统统纳入到以黄帝为始祖的华夏族谱系中去了。司马迁坚持大一统历史观和民族观,将黄帝民族共祖的地位典籍化,上承“百家杂语”,下启二十四史,对于国人自称“黄帝子孙”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越国,处东南扬州之地,是中国夏朝、商朝、周朝时期由华夏族在中国东南方建立的诸侯国。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越即是天下九州之一的扬州,《尔雅·释言》越,扬也《注》越,扬也。古越族主要分布在北起江苏省,南迄越南的近海地带。今天的广西壮族,是典型的岭南古越族后裔,他们的远祖,是西瓯越和骆越这两个部落。越族或百越族都只是一种泛称。
百越之地为什么是禁区
因为那时候的百越之地,到处都是原始森林,还有瘴气,罕见人烟,占领不占领,真没什么必要,要那一块地,还得派兵驻守,后勤补给也困难,完全是个累赘,所以越国才不会去占领那里,而是向北发展。
春秋末期,允常时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前473年,勾践消灭吴国,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
前306年,越王无_北上伐齐,听信田姓说客所误,率领大军调头攻楚,不料中埋伏,兵败身亡;由于越王无_没有指定继承人,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各宗族子弟们竞争王位和权位,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
扩展资料:
"百越"之称谓源于先秦古籍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部族的泛称,因这些古越部族众多纷杂且中原人对其不甚了解,故谓之为“百越”;越地上的族群又称古越族或越族等。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吴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众多越族支系。
《吕氏春秋》统称这些越族诸部为"百越",其它文献上也有"百粤"、“诸越”等称谓。“越”或写作“粤”,因古代“越”与“粤”相通,到近代才较为区别。汉朝之后其地改为郡县,此后"百越"这名称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十分罕见。
广东人是百越人后代吗
广东的三大组群如下。一,珠三角一带的广府人,这个主要是被秦国人-黄河流域的山西,陕西,河北,甘肃,河南人杂交的后代:二,潮汕人,这个主要是楚国的遗民和后代;三,从黄河流域迁徙而来的客家族群。整体上,汉民族都是被发源于蒙古高原及其周边的强悍游牧民族杂交而成。广东人更是不能例外。最后一次对广东人的杂交是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
先秦时期
(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221年)先秦是指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这段历史。原始社会经过原始的群居生活到氏族公社的出现。进入阶级社会后,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先秦是中国历史上自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
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其中夏商时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铜器,都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领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在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从分散逐步走向统一。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著名人物及作品
1、儒家:孔子(春秋中期)《春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私人编著的通史)(五经之一)、曾子(春秋后期)《大学》(四书之一)、子思(战国前期)《中庸》(四书之一)、孟子(战国中期)《孟子》(四书之一)、荀子(战国后期)《荀子》
2、道家:老子(春秋前期或春秋中期)《道德经(老子)》、庄子(战国中期)《庄子(南华经)》
3、法家:申不害(战国中期)《申子》(大多散佚)、韩非(战国晚期)《韩非子》
4、墨家:墨子(春秋中后期—战国前期)《墨子》
先秦时期其他一些经典作品:
《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编纂的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国语》:传为左丘明所著。
《春秋左氏传》:左丘明所著。孔子所著的《春秋》为经,此书则为传,并与《国语》的内容互相参证。
《易经》(周易):传为周文王所著。(五经之一)
《礼记》:传为孔子整理。(五经之一)
《孙子兵法》:“兵圣”孙子所编。
《吕氏春秋》:由吕不韦召集门客所编。
《诗经》:孔子整理。(五经之一)
先秦著名帝王及诸侯:
三皇五帝及炎帝(共九位皇帝):传说中的皇帝,开起了“禅让制”。
夏禹:传说“大禹治水”,是“禅让制”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
夏启:结束了奴隶社会,开始了奴隶制。
夏桀:荒*无道,但智、力皆过人,夏王朝最后一位皇帝。
商汤:第一位被考证确实存在的中原地区的国王,创建了商朝,灭了夏朝。
盘殷:将商都迁至“殷”,商王朝的中兴者;以后商便称“殷商”。
商纣:殷商最后一个国王,荒*无道,与夏桀并称“桀纣”。
周文王:周武王的父亲,称为“圣人”,传说写了《周易》,治国贤明。
周武王:灭商纣,建周。
齐桓公:使齐国兴盛的首领,春秋五霸之首。
晋文公:第二位“霸主”。
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
百越是指现在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局部零散分布还包括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
"百越"之称谓源于先秦古籍对南方沿海一带古越部族的泛称,因这些古越部族众多纷杂且中原人对其不甚了解,故谓之为“百越”。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扬越、东瓯、闽越、南越、西瓯、骆越、句吴、于越等等众多越族支系。
历史沿革:
在先秦古籍中,对南方沿海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
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或称“闽越”、或称“扬越”、或称“南越”、或称“西瓯”、或称“骆越”,等等。
这些部族在先秦时期曾存在过璀璨的高度文明。近年来的考古研究实证表明,百越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百越,又称越族或古越人,是先秦时期分布于我国东南地区古代民族的总称,分布区域主要包括现今行政区划的苏、浙、皖、赣、闽、粤等省的全境或部分地区。百越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百越族虽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被分化、消融,但其诸多文化因素一直影响至今。
什么是先秦古籍
本文2023-10-10 18:53: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