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靠陌刀打的天下,为什么会被宋朝给抛弃?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3收藏

唐朝靠陌刀打的天下,为什么会被宋朝给抛弃?,第1张

鄙人认为陌刀被宋朝抛弃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中亚丢失,矿石减少

中亚和中国的河西地区,盛产高质量的铁矿石,而在中国中唐之前,唐帝国的势力范围,就在这里经营了多年,所以大量优质的铁矿石,从这里运到“兵工厂”里,成为制作唐陌刀的材料

但是伴随着阿拉伯帝国、吐蕃国的崛起。唐朝在中亚和河西地区势力, 逐渐萎缩。安史之乱后,更是完全退出了这些地区。吐蕃成为在唐帝国在这些地区的继任者,所以优质铁矿石的缺乏,再也无法满足唐刀百炼的要求

2、产出低效、战争消耗

其次,唐帝国内部在安史之乱后,一直是“病怏怏”的。所以包括陌刀在内的唐刀,再难实现中唐前的,超大规模的列装。 到了五代,唐帝国旧日疆域内,更是闹得“乌烟瘴气”,战争一直不断。武器需要大量列装的要求,更加迫切

装备陌刀,此时却变得不现实,因为不但中亚、河西不再被古中国控制,而且战争的消耗,也追赶武器制造,必须更加高产迅捷。唐刀百炼的巨大成本和慢速、必须极为强壮的军人才能使用陌刀的要求,都让五代军阀们,选择了对陌刀的放弃。

3、科技发展、百花齐放

再次,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武器的研发,让武器更加高产高效。而宋朝对河西、中亚的控制,依然没有恢复再加上,它和辽、金、夏、蒙的纷争中,大量的适合列装,杀戮高效的武器,因为需要而被发明。所以宋朝军人对武器的选择更多了

故此此时高冷的陌刀,不再是军人的上佳之选。相反百花齐放的武器,更让高冷的陌刀逐渐成为小众武器

横刀,唐代刀的一种式样。

横刀不是一种独立的兵器,而是唐代刀的一种式样,为中国主要是隋唐时代的兵士佩刀。它是作为唐代主要军队的制式装备之一。刀型传承自汉环首刀,唐朝前期大部分军用横刀均保留着环首。现代复原的多为笔直狭窄的刀身,大多取消了环首。如果说障刀是匕首一类,那么横刀就是军队主战刀。而横刀多为60~80厘米,狭窄的刀身,威力俱佳。所以更大的可能就是,障刀不是匕首,而是真正的主战刀,宽刃的大砍刀(障刀)。障者扫清障碍,霸气,宽的刀身“盖用障身以御敌”。而唐六典只说了横刀为佩刀,并未战刀,杀敌一类的描述。所以横刀为兵士佩刀。即:皇宫士兵、衙役、捕快、守城站岗士兵、巡逻士兵所配之刀。

横刀多为60~80厘米。因横刀刀身笔直,中正不阿,既有“剑的王者之风,又有刀的霸者之气”现代俗称“唐刀”多指横刀,以横刀为代表。中国大陆地区部分刀剑买卖商家推广的概念,其狭直刀身,小镡,长柄(可双手握持)的形制;直接原型是日本正仓院藏品-“金银钿装唐大刀”古时来自中国的舶来品或者按照唐朝的刀进行仿造的,因证据尚有不足,尚未定论,装具风格是仿中国的,但和风也十分明显。现代唐横刀多数是参考仿造日本刀,很多采用切刃造(刀的截面),只有少数刀商结合一脉相传的环首刀进行复原。

武器性能

中文名称:横刀

外文名:hengdao

别称:唐刀

类型:狭直刀身,小镡,长柄

刀长:70毫米

发射性能:一种唐代刀式样,军队列装制式刀

时代:隋唐时代

来源文献:《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

拼音:héng dāo

词意:横刀、竖刀官兵所佩之刀

简介

横刀为中国隋唐时代军队兵士佩刀,亦为唐代刀四种形制之一。横刀之名出自于《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释名》曰:“刀末曰‘锋’,其本曰‘环’”。)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以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鄣刀盖用鄣身以御敌。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唐刀”并非单指唐代的某一种刀,现今对唐代官方四种刀制式的总称。主要为中国大陆地区仿古兵器制作、买卖商家推广的概念,其刀身直狭,小镡,长柄(双手握持)的形制。考据的主要依据是日本正仓院之藏品“金银钿庄唐大刀”,不过没有证据证明该品是从大唐进口,只能说它属于中国风格。

仪刀装饰以金银,柄首配有龙凤造型的圆环,外型较接近汉代“环首刀”,为禁卫军仪仗所持;类似班剑,其班通"斑",绘之以图、文,故谓之班剑。 横刀无装饰,为普通兵士所佩带的战斗用刀,东传日本的刀应以 横刀、仪刀的式样为主。鄣刀用于鄣身御敌(鄣通"障"),主流观点为防身用短款横刀(类似日本"胁差"),另一说为长款横刀(类似日本"野太刀"),亦有宽刀面如柳叶刀的说法。陌刀,具体形象仍待考据,仅知为步兵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的重兵器,一般认为是长柄刀,但刀身造型不明;一说为三尖两刃造型,宋代的棹刀或为其继承者;另一说为横刀造型,或接近熟知的偃月刀和日本薙刀;还有一说为刀身刀柄几乎等长,刀身为横刀或双刃尖首。由于史籍中对于陌刀有着自相矛盾的叙述,因此亦有人认为陌刀只是唐代长柄刀的一个总称,在广袤的大唐境内存在多种不同的式样。

由日本正仓院所藏名为 横刀的刀来看, 横刀亦可能是一种柄与刃略有角度的单手直刀。当然,这不能作为定论,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盖因正仓院只有“唐大刀”、“唐样大刀”、“黑作大刀”、“横刀”等名,与《唐六典》中器物命名无法一一对应,且依其装饰来看,可能更接近仪刀的地位。中国本土出土之唐代刀剑文物极少,一例是1991年陕西长安县窦皓墓出土的水晶坠金柄环首仪刀。

词目

仪刀直刀,装饰华丽,柄首有龙凤环,龙凤为皇家象征。外型最接近其祖先“环首刀”,主要为禁卫军千牛卫和仪仗使用。仪刀又称“长刀”,“细刀”,“千牛刀”其实就是仪刀。横刀也是直刀,为普遍兵士佩刀。即:皇宫士兵、衙役、捕快、守城站岗士兵、巡逻士兵所配之刀。,所以在城市中肯定最为常见,因此东传日本的刀也以此横刀、仪刀为主。

障刀唐刀四制中障刀争议最大!一种观点:类似于匕首或是日本刀中的肋差,形状差不多,但更为轻便灵活,便于近身肉搏。当士兵手中横刀或者陌刀因为贴身而不便使用时,障刀就成了近身主导武器,所以有盖用障身(障刀+身体)以御敌说法,因为短整个人身子和刀都迎向敌人。障者,隐蔽之物。长度15cm~50cm左右。另一种观点:障刀,障者,扫清障碍,霸气。盖用障身以御敌,障身二字可以理解为刀身御敌,所以极有可能是宽刃唐刀,在唐代有宽刃唐刀很正常,但是却不见记载。所以障刀也有可能是类似宽刃的大砍刀前身。同时另一个间接证据,唐宋时古人常用作扫清障碍开垦荒山的“畲刀”也是宽刃大刀。畲刀是民间农用刀具。到了宋畲刀结合了陌刀的可拆卸刀柄,安装长刀柄的畲刀就成了民间用刀“朴刀”。安柄之处有螺口,杆棒的一端有螺丝, 而且是“三个丫儿”,安装好了,十分结实。

陌刀形制多样,长兵主战刀,有横刀(障刀)加长版,有刀柄可拆卸式,有柄特长而刀身特短的三尖两刃刀式(见唐郭子仪墓壁画)。盖因大唐地域广阔,各大都护府军备自制,也因此风格不同。陌刀就是刀类长兵器的统称。

词义

1、拿起武器(刀),比喻敢于牺牲、不怕死

2、手术或者切肉下刀的方向,如“横刀、竖刀”

3、官兵所佩之刀, 名亦起于隋。

《唐律疏议》卷八卫禁律“诸宿卫者兵仗不得远身”〔疏〕议曰:兵仗者,谓横刀常带;其甲、矟、弓、箭之类,有时应执著者并不得远身。宿卫时,“横刀常带”,故而高宗对为千牛卫将军的王及善说:“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可见横刀为宿卫官兵的主要兵仗。府兵战士自备横刀,宿卫时常佩横刀,唐横刀是兵士普遍所佩之刀。

冷兵器

1兵器资料

横刀,唐代兵士所配之刀,即:皇宫士兵、衙役、捕快、守城站岗士兵、巡逻士兵所配之刀。所以在城市中肯定最为常见,因此东传日本的刀也以此横刀、仪刀为主。不难理解横刀多为60~80厘米。狭窄的刀身,这样的刀作为主战刀威力欠佳!而一米左右的横刀在唐书和日本古籍中均称:大横刀,唐大刀。

2历史

唐代大刀根据作战需要而发展的分类很详细:《唐六典》卷一六武库令丞职掌条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其中横刀为兵士所佩之刀,名起于隋代。

3形状结构

唐刀中最常用的实战刀自然是横刀,横刀一般全长七十到八十厘米左右,刃长在五十到六十厘米之间,厚度约六到八毫米,宽度也比实战汉刀小一些,一般在三厘米到四厘米之间,一米左右的横刀称为大横刀或者唐大刀。唐横刀的刀柄两端较宽,中部稍细,便于单手持握。装具朴素风格,一般尺寸小于汉刀环首,环首上大多有复杂的镂空图案和各种装所知:环首式样很少,其已不复汉刀饰,细部深受西亚高加索风格影响。较之汉刀,唐横刀刀的护手更加实用,多为铁制,外形有椭圆型和木瓜型。这些装具特征日本“唐刀”均不具备,日本“唐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无环首直柄,日本“唐刀”护手也很小,近于合口,外形跟唐横刀完全不同。

4现状

由于唐横刀在中国出土实物较少,但并不是没有,而且经过历史长河的演变后,唐横刀的工艺一度失传。中国国内在做唐横刀的主要是浙江刀剑之乡龙泉的制刀师傅们。近几年出现许多号称弯唐横刀的产品从龙泉流入全国各地,而真正潜心研究传统制刀工艺的师傅们则做的是真正的唐横刀。虽然有很多传统工艺依然没有找回,但是通过这些大师们对刀剑技术的研究,也为唐横刀的重见天日争取到了希望。只是真正的现代唐横刀依然走的是精品化的道路,主要是以收藏和礼品以及装饰为主,动辄上千甚至十多万元,唐横刀离真正家喻户晓的复兴之路还很远。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

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

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

提起三国时期的名刀宝剑,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刘、关、张三兄弟的雌雄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原因也很简单,《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不过《三国演义》毕竟是成书于明朝时期的小说,在武器的描述上与三国时期肯定有不小的差距。下面小编就以魏、蜀、吴、晋、群五个部分,盘点一下古籍中记载的三国刀剑,以飧读者。

1、魏文九宝

“魏文九宝”见于《文心雕龙·铭箴》,文中评价为器利辞钝。《全三国文·卷八》中载有曹丕的一篇文章《剑茗》,其中交代魏文九宝中有三把剑,名为飞景(长四尺二寸,重一斤十五两,“光似流星”)、流采(长四尺二寸,重一斤十四两,色如彩虹)、华锋;三把刀,名为灵宝(长四尺三寸,重三斤六两,龟纹)、含章(长四尺三寸,重三斤十两,色如红霞)、素质(长四尺三寸,重二斤九两,刀身如霜雪);两把匕首,名为清刚(肌理如冰)、杨文(光芒四射);一把露陌刀,名为龙鳞(长三尺二,纹理如龙鳞)。

2、太一刀

在消灭蜀汉之后,钟会在成都得到太一刀。后来钟会死于兵变,这把刀落入部下王伯升手中。王伯升有一次渡江,刀自行飞入水中。

3、“黑漆刀”

邓艾在十二岁时,在《陈太丘碑》下挖到一口刀,刀身黑色如漆,小编称之为“黑漆刀”。“黑漆刀”长有三尺,刀上面能隐约感受到刀气,当时的人认为这是一把神刀。

4、王双刀

王双曾经在集市上买到一把刀,卖刀人说得到这把刀的人会大富大贵,说完就消失不见。王双买刀以后,果然成为曹魏将领。后来王双将这把刀与曹真的一把刀相换。

1、蒲元神刀

蒲元为蜀汉巧匠,善于制刀。曾为诸葛亮制作三千把宝刀充当军械。蒲元神刀极为锋利,可以轻易砍断装满铁珠的竹筒。诸葛亮能够在正兵上压制司马懿,或许就有蒲元的功劳。

2、万人刀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武器是八十二斤重的冷艳锯,这种重量的武器显然不适合用于实战。《古今刀剑录》中记载,关羽自己采集铁矿,铸造出两把刀,刀铭为“万人”。后来关羽发动北伐围攻襄阳、樊城,却遭到孙权的偷袭。他第一时间没有沿汉水撤退到上庸、房陵、西城三郡,而是南下取回南郡。结果落到孙权布置的包围圈中,兵败身死。关羽覆败时,由于爱惜宝刀,不想让它为孙权所得,将其投入水中。

3、新亭侯刀

“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大部分荆州,张飞被封为新亭侯。他自己命令工匠打造一把刀,刀铭为:“新亭侯蜀大将也”。后来张飞被账下范强、张达所杀,二人逃亡东吴,新亭侯刀也流入东吴。

在明朝以后,张飞的形象发生了转变,由骁将莽夫转为善于书画的风流儒将。《新亭侯刀铭》就成为张飞善于书法的证据之一。但这个说法并不能站住脚。其一,《古今刀剑录》中并未说明此刀铭为张飞手书;其二,这个刀铭本身就存在较大问题。张飞封为汉寿亭侯的时候,刘备尚且没有入蜀,“蜀大将”存在“时空穿越”的问题。

4、“赤血刀”

“赤血刀”为黄忠所持。刘备借取南郡后,得到一把宝刀,刀身红色如血,小编称之为“赤血刀”。在“汉中之战”中,黄忠就以“赤血刀”杀敌,一天下来手刃敌人以百计。可见“汉中之战”的激烈程度,还有“赤血刀”的锋利。

苗刀(御林军刀)不是苗族人使用的刀,乃是以其刀身修长(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之故命名。它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杀伤力极大。

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都出现在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武器——唐刀。 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与阿拉伯大马士革刀著称于世的两种名刀,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可以说是我国刀剑史上的巅峰。

[编辑本段]古籍的定义

《唐六典》卷一六武库令丞职掌条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仪刀: 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障刀: 盖用障身以御敌。

横刀: 兵士所佩之刀, 名亦起于隋 。《 唐律疏议》卷八卫禁律“诸宿卫者兵仗不得远身”〔疏〕议曰:兵仗者,谓横刀常带;其甲、矟、弓、箭之类,有时应执著者并不得远身。宿卫时,“横刀常带”,故而高宗对为千牛卫将军的王及善说:“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可见横刀为宿卫官兵的主要兵仗。府兵战士自备横刀,宿卫时常佩横刀,唐横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

陌刀: 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由此可见后世统称的唐刀有四种,仪刀、障刀、横刀都是短兵,按照使用的不同划为礼仪和战斗刀两种,陌刀与仪刀、横刀、障刀(即一般的护身刀)均不同:首先,它不属于宿卫兵仗,上引《唐律疏议》卷八宿卫者所持兵仗有横刀、甲、矟、弓、箭之类,但没有陌刀。其次,陌刀是重兵器。《唐会要》卷七二军杂录门略云:其年(开成元年)三月,皇城留守奏:城内诸司卫所管羽仪法物数内,有陌刀利器等……其诸司卫所有陌刀利器等,伏请纳在军器使,如本司要立仗行事,请给仪刀。可见陌刀不是羽仪法物,而是利器。

[编辑本段]唐刀的种类

陌刀:从上面的四个战例可以看出,唐刀中的陌刀是做为军队重要的战争物资装备的,并且在唐中期作为军用器物,严禁民间私造和私藏,其传承应为汉之长剑(汉:称一种长剑为“断马剑”,应该是一种双手使用的长剑),汉长剑现在出土的有长达140余厘米,可推测经过盛唐的发展,变成一个双手所持并加长手柄的两刃长刀, 至今考古资料未曾出土实物,宋《武经总要》总绘制的“掉刀”、“三尖两刃刀”也许就是唐陌刀的直接继承者。

陌刀也主要为步军所用,个别主要将领使用陌刀作为主战兵器。根据唐《卫公兵法》所记录了唐军的主要作战方法:其中诸军按其职能分为弓手、弩手、驻队、战锋队、马军、跳荡、奇兵等多种。每当战斗展开时候,敌人在一百五十步时候,弩兵开始射击;敌人在六十步时候,弓箭手开始射箭;敌人攻入二十步时候,弓弩手发箭后执刀棒(即陌刀、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步兵稍败后,奇兵、马军、跳荡不准轻举妄动,如果步兵的战况不顺利,跳荡、奇兵、马军即迎前腾击, 步兵后退整顿后准备再援, 如果跳荡、奇兵、马军进攻不利,所有的步军必须配合马军同时作战。敌军退却,马军不得轻易追击,必须确认敌人真正溃败后,才能掩杀。唐军步马结合,攻守有职,步兵为先锋,骑兵为侧辅,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骑兵负责步兵战后的突击与追击。陌刀作为长柄大刀如墙一般推进,为先锋步兵冲阵的主要兵器,与马军、奇兵一起构成唐作战的主要特色。从史书看唐太宗的作战很有个人特色外,最喜选择敌阵薄弱部位,亲率骑兵冲锋,“敌无不溃败”,一骑飞驰于前,数万骑兵紧随其后的场面,今日想来,尤叫人神往。初唐的时期大量的骑兵是作战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中期的步军的陌刀如墙推进战术,创造了盛唐时期辉煌的战争历史,也创造了陌刀的神话。 从武德到天宝,唐在立国战争及与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步兵的进攻性武器陌刀的使用不能说不构成了主要原因之一。陌刀的出现与推广使用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关涉到唐马政及整个军事形势,也可以说,陌刀使用、推广的历史就是唐立国及对外战争、开天武功历史的一个方面。唐代刀虽分为四种,真正在疆场上发挥作用的兵器只有陌刀。

陌刀军的参战,在任何可查询的战例中都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陌刀军做为战斗序列中单独的作战力量在唐中期为唐军的争战立下汗马功劳,陌刀是汉民族与善骑射的游牧族战争中改变自己马少不精的劣势、发挥步兵多优势的关键兵器,战争兵器的演化实际是随着战争形式的发展而演化,随着国力的强盛与衰落而变化。随着宋朝统一中原以后,中国冷兵器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大量新式的长矛、长刀、斧钺、神臂弩的诞生并武装了宋军,豪壮的陌刀成为奢侈的战争器材, 宋朝战争的主要方向是同样是北方游牧民族,为了对付辽金的骑兵,长矛、斧钺开始成为军队的主要兵器,斧钺的大量装备从《武经总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证,斧钺的制作和使用技艺比陌刀要简单,对付骑兵同样有效,岳家军用“麻扎刀”“捉刀”“长柯斧”大破金军“连环马”,有效而不昂贵的兵器永远是军队装备的重要兵器,豪华的陌刀从此逐渐退出战争舞台,并且消失的极其彻底,是中国冷兵器的遗憾。

仪刀:而仪刀多出现在重要的礼仪场合,唐懿德太子墓、长乐公主墓中的壁画中多可看见侍卫所配的长刀,长刀为环手,有明显呈菱形刀挡,刀鞘上有比较明显的双吊环挂在腰间,或双手持握顶部,或伫立身前,仪刀作为皇家御用军队和侍卫的重要兵器,刀比较长,形制上“施龙凤环 ”,承袭汉环手刀式样, 装饰上 “装以金银”极尽奢华,这样精美的环手大刀不仅是威仪的大唐的体现,同样也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冷兵器的发展,这样的环手大刀随着各国使臣的往来,流向四方,深刻受到仪刀的影响的有两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高丽、日本,吐蕃。从现在考古资料来看,高丽、日本都出土环手刀,这些环手刀的刀环都是以龙和凤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大量的镶嵌金银,这些环手刀都是仪刀的传承,而吐蕃保留了唐仪刀的造型特点。而中原大地随着朝代的更替,战争的蹂躏,唐仪刀也消失和湮灭了。

仪刀在向东演化的过程中,高丽和日本在最初的阶段都完全照搬形制式样,1965年乌兹别克斯坦的撒玛尔罕遗址的壁画中的高丽使者身配环手大刀,大刀的式样和昭陵壁画中“持甲仪卫图”中侍卫所佩带的长刀完全一样。 四天王寺的“丙子椒林剑七星剑”,正仓院的“金银钿庄唐长刀”,这些刀都被成为“唐样大刀”。据考证这些刀剑是多为中国,朝鲜的舶来品。同样在日本出土的古坟期(公元7-8世纪)的刀剑中,“栃木県芳贺郡益子町天王冢古坟出土金铜装単凤环头大刀”,东京国立博物馆保存的铭文为:“不畏也□令此刀主富贵高迁财物多也”的环手龙头大刀,这些环手刀都符合史书记载的“皆施龙凤环”。这些壁画、出土的文物都充分证明了仪刀是现在的朝鲜刀、日本刀的祖先,根据这些实物和壁画我们来还原一下盛唐时期仪刀的本来面目:

1、刀环:首先仪刀重要的标记就是有环,环中主要是龙凤作为主要的装饰,龙凤和整个环体镏金,龙凤环是用对焊或者铆接的形式和刀体连接,这样的制作非常巧妙,刀环的制作工艺考究,装饰精美,是由单独的工匠进行操作,刀刃的锻造是专门的锻造匠人锻造,这样两个工序保证了整刀的精美和刀刃锻造的精良的有效结合,这样的工艺在汉朝的环手刀中也有出现,传承有序可见一般。

2、手柄: 多缠绕金银丝或装饰金银薄片,从西安市今年出土的一只唐环手刀和日本东京国立的博物馆的出土环手刀来看,手柄的制作非常接近,巧合的是这两柄大刀刀背都有错金或错银铭文。

3、刀刃:唐刀的刀身是直刀,无弧度,刀脊有两种一种是平的,上面会镶嵌文字,一种是现在日本刀称之为“庵栋”,也就是刀背有脊线,这样的刀脊在高古藏刀中也有实物。刀刃靠近手柄部分厚度最厚,然后均匀递减到刀尖。

4、刀尖:刀尖有两种一种是日本称之为“切刃造”,也就是刀尖不是有弧度的,像阿拉伯数字的“7”一样,另外一种刀尖是弧形的刀尖自然和刀刃结合,古藏刀严格的遵循这个形状并保留下来。

5、刀挡:从壁画和雕塑上来看,早期的仪刀没有刀档。刀档的出现是在唐中期以后,部分壁画和造像依稀找到唐仪刀的刀档是菱形的,比较小,这样的刀档在日本的唐样大刀中能够看到。

6、刀鞘: 鞘口和鞘尾都开始采用金属包裹,并镏金银。 早期仪刀也没有吊环,估计佩带还是斜插在腰带上携带,中期以后刀鞘的挂环工艺复杂,极其具备装饰性,正仓院的 “金银

钿庄唐长刀”能充分体现出来盛唐时期仪刀的威仪和精美。

7、锻造:唐刀的锻造应该承袭了汉朝发明的“百炼钢”技术,刀刃的锻造也是采用复合锻造。

日本刀虽然是唐仪刀的传承,但是在日本本土随着战争的锤炼,姿态和锻造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平安时期的战乱,刀匠开始研究更加好的锻造技术,由于日本本土的资源匮乏,铁矿和高温燃料的不充足,钢铁的性能受到限制,为了解决刀刃锋利保持很好的硬度,同时具备非常锋利的性能,刀身又要保持适当的弹性,日本刀开始采用三明治式的锻造技术,由于使用材料的性质不同,在淬火的时候金属内部产生的应力不同,刀刃开始变的有弧度,从此日本刀逐渐脱离的中国唐刀的影响,发展成为具有典型日本特色的冷兵器。

同样作为唐刀的传承的藏刀,由于没有大的对外战争和内部的战争,刀剑的演化和进步基本停止了,所以严格保留的唐刀的姿态,如今对我们研究冷兵器提供了活化石的样本。

“十八般兵器”和“十八般武艺”之说,是一种统称或概算,有多种提法。

传统兵器“九长九短”。九短:刀、剑、鞭、锏、拐、斧、棒、椎、杵。九长:刀、枪、棍、钺、叉、铛、钩、槊、戟。

明嘉靖郭勋刻百回本《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史进每日请王教头点拔,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明谢肇制《五杂俎》卷五:“正统己巳之变,招募天下勇士。山东李通者,行教京师,试其技艺,十八般皆能,无人可与为敌,遂应首选。”(十八般乃: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清初褚人获《坚瓠集》:“山西李通善使武艺十八事,计弓、弩、枪、刀、剑、矛、盾、斧、钺、鞭、锏、挝、殳、叉、把头、绵绳套、椎及白打,共十八种。”

清初褚人获《坚瓠集·续集》:“矛、椎、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 * *

十八般兵器——刀

大刀本亦为车战时代之利器,其法初止斫砍劈勒而己,初无制敌之种种神化也,与丈八蛇矛,殆同其功用。迨夫后代,战争变法,易车而马而步,用大刀之将士,知成法之不足制胜,乃各本其战之经验,而想出种种利用大刀之法,俾为杀敌制果之助,于是乎有种种变化矣。大刀之最着者,为关王刀,盖即关羽之刀法也;三国志载关王刀,重八十二斤,长一丈二尺;古之度制,较今为短,合之今度制,长仅八尺有奇耳;今世之大刀,盖皆彷此,即刀法亦本此而变化之也。考大刀之种类,亦正不止关王刀一种,如拨风刀、大斫刀、九环刀、两刃刀等,皆大刀也,其式样不同,而名亦因之而异。至其用法,则殊途同归,初无若何之大区别也;故关王刀。可谓之为大刀之祖,其他各刀,皆自此脱胎而出者,虽各有变化,要皆未能及其精密神化,足征完善也。我今即以此刀编为讲义,以公同好,抑亦遵古法也。

汉刘熙《释名·释兵》:“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其末曰锋,言若蜂刺之毒利也。其本曰环,形似环也。其室曰削,削,峭也。其形峭杀,裹刀体也。室口之饰曰棒,棒,捧束口也。下末之饰曰埤,埤,卑也,在下之言也。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见也。”埤玉+卑背

郭子横《洞冥记》:“黄帝采首山之金,始铸为刀。”(《初学记·武部·刀》)

《初学记·武部·刀》:历代有吴刀、赤刀、容刀、鸾刀、郑刀、孟劳、西戎利刀、昆吾割玉刀、鸣鸿刀、百辟宝刀、百链、青犊、漏影三刀。

曹丕《典论》:“魏太子丕造百辟宝刀,一曰灵宝,二曰含章,三曰素质,又作露陌刀,一名龙鳞刀。”

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收入《汉魏丛书》中)p747。

《初学记·武部·剑》:《春秋繁露》:“礼之所兴也,剑之在左,青龙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汉刘熙《释名·释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无刃,备仪容而已。”

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殷商的铜刀就脱胎于原始的石刀,并出现了大型的战刀。周代所用的环首长刀,不仅汉代亦用,而且传至日本、朝鲜。汉代帝王公卿,均佩刀而不复佩剑,可见刀之作用在汉代尤为突出。

《三才图会·器用》卷六:“关王偃月刀,刀势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

唐代渐改为无环的装柄刀,刀在军事上的应用,已超了过剑。

《唐书·杜伏威传》:“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拍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

宋代,承袭三国、两晋、隋、唐之制,传统单刀只一色,刀形笨重,铁刃也宽。其余大刀则广用之,有屈刀、掩(揠)月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等。

明代多仿日本刀式,作双手握柄砍杀的长刀,可以削断或砍损对手的长兵之柄,。戚继光《纪效新书》:“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倭善跃,一进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身多两断。”

武术家们常用“刀如猛虎”来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属于长兵器,俗云“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斩、刺、压、挂、格等工夫。单刀、双刀都是短兵器,语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所以单刀讲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拦、截等刀式,而双刀则讲究两手用力均匀,刀式清楚,步点灵活,上下协调,以显出“叶里藏花,双蝶飞舞”的姿态。目前流行的有朴刀、三尖两刃、双环刀、长刀(双手刀)等。

十八般兵器——枪

长枪之物,由来最古,车战时代,将士利用长兵,弓矢之外,惟以矛为最适宜,故矛有丈八之称,枪之来,实始于此;惜当时虽为战斗之具,惟无一定使用之法;两阵相对,不过借此兵器,遥相击刺而己。相传枪实传自苗蛮,枪谱载:西方有武吃氏者,民以勇悍着,不论男女,都娴武艺,艺精者王,群众慑服,莫敢有违;故武吃氏之族,小儿五六岁,即令习武,孱弱不能军者,父母弃之,里人不与伍;其族尤以长枪法着,枪长七尺至八尺,金其锋而以木为柄,舞动时,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泼水不能入,用以临敌,矢石所不能摧,此有枪法之始也。按西方疑指西域,武吃氏之族,不得其考矣。至于此法于何时传入中原,则又各异其说,亦不必深究。总之枪法之起于武吃氏也,可以无疑。

枪和矛一样,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刺兵,后汉已有载录,但是刀刃锐长,还未脱离矛头形式。因为长矛使用不便,晋代开始逐渐流行用枪,当时所用的青铜矛头,体制也较以前略小,已与后世的铁枪头相类了。唐代善枪者甚多,《五代史·王彦章传》说:“彦章为人饶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持一铁枪,骑而驰突,奋疾如飞,而他人莫能举也,军中号王铁枪。宋代以后,矛在基本上就被枪所代替了,未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就列举了十八种宋代长杆铁枪,其中有:捣马突枪、双钩枪、环子枪、单勾枪、拐枪、拐突枪、锥枪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极善使枪,至今尚有岳家枪法。

《宋史·李全传》:李全“以弓马矫捷,能运铁枪,时号‘李铁枪’。”全妻杨氏,“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戚继光《纪效新书》说:“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精用不滞,又莫贵于静也,静而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金庸的《神雕侠侣》中,杨康用的就是杨家枪法。

明代是武术发和分枝的盛期,所以枪术在这个阶段,理论和技术都有明显的提高,各家枪法,相竞争艳。何良臣《阵纪》说:“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各有其妙,长短能兼用,虚实尽其锐,进不可挡,速不能及,而天下称无敌者,惟杨氏梨花枪法也。”当时推崇杨家枪法,是因为杨家枪“有虚实,有奇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兵部侍郎毕懋康《军器图说》,载有一幅喷火烧灼的梨花枪,并说明道:“梨花枪以梨花一筒,系缚于长枪之首,发射数丈,敌著药昏眩倒地,火尽则用枪刺敌。”这种枪兼有火器效能,在新式火器出现之前,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利器。

到了晚清,长枪趋于简单,偏重扁镞形刃,圆底筒,直到今天武术运动就是使用这种类型。目前流行的枪有大枪、花枪、双头枪、短枪、双枪、钩、枪等。枪的用法主要有:扎、刺、挞、抨、缠、圈、拦、拿、扑、点、拨、舞花等。

十八般兵器——剑

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

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黄帝本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管子地数篇云:“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以上两说,似黄帝与蚩尤,均己制剑为兵。

据以上所述,无论剑之创始人为谁,其出生于黄帝时代,可无置疑。黄帝于民元前四六一五年[公元前2704年]建庙,国号有熊氏,当时尚系初入青铜器时期,但由此推知,剑之出世极为古远,历史悠久,故后人称之“短兵之袓”,确可当之无愧。

自黄帝至东周,大多以铜铸剑,剑质颇佳,炼制技术亦逐渐进步。春秋战国之时,并定剑制,详言制剑之法。周礼考工记云:“周官桃氏为剑,腊广二寸有半,两从半之,以其腊广为之。茎圆长倍之。中其茎,役其后,身甚五其茎,重九锵[按:周礼六两半为一锵],谓之上制,上土服之。身长四其茎,重七锵,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重五锵,下士服之”。又考古记云:“剑,古器名,两刃而有脊,自背至刃,谓之腊,或谓之锷[即剑身]。背刃以下,与柄分隔青,谓之首[即剑盘],首以下把握之处曰茎[即剑柄],茎端旋环曰铎”。

由上文可知,剑为具有锋刃之尖长兵器,而其大小长短,端视人体为标准,是以须量人而定。郑锷更于剑有所详解,谓“人之形貌大小长短不一也,制剑以供其服,非直以观美,要使各适其用而己。故为三等之制,以待三等之士,俾随宜而自便焉。剑之茎其长五寸,剑身若五倍长其茎,则三尺也,重九锵,则重三斤十二两也,其长之极,重之至也,故谓上制。唯士之长而有力者,然后能胜之,故上士服之。剑身四其茎,茎之长则二尺五寸也,重七锵,则二斤十四两也,长短轻重得中焉,故谓之中制。唯人之得中者所宜服,故中士服之。若剑身止三其茎,则二尺耳,重止五锵,则二斤一两三分之中耳,轻而且短,故谓之下制。士之形短而力微者,可以服焉”。

上述剑制,大抵沿用于远古,历代仍多变更,自秦至宋,改易尤钜。郑锷云:“若以秦汉之剑与宋时之剑比较,则宋时长剑有二十一寸三分,汉时长剑仅十七寸九分。宋时短剑十五寸二分,汉时短剑仅十寸五分,故宋时之剑较汉时之剑长,且品质更优”。言虽如此,当有所据,然亦未便苟同。盖以剑之用途,虽非专供杀戮,亦为文士之饰品,然究仍以防身拒敌为主,如剑长则运用不便,剑短则难期致远,短者轻而不易击坚,长者重而挥动迟缓,二者均非剑制所宜。证以古籍有言:“汉高祖仗三尺剑而得天下”,则汉代剑长不及两尺之说谅有所误。若综合剑史所记,大抵古剑之长,由一尺三寸至四尺多不等,其重量则为二至三斤,正符因人设制,应属可信。

剑既亦为仕宦书生所同好,于是流为艺品,始则于剑身之上雕铭刻画,继则于剑柄上美化其型,附加蕙饰,进而于剑鞘上镀金嵌玉,各其匠心,历代相傅,靡有不然。

剑是短兵的一种,脱胎于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于殷商以前,形极为短小,仅有短平茎,而无管筒。古人用此剑插腰,可割可刺,抵御匪寇与野兽。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主要短兵器,士类必有之佩备。连冯谖与汉初的韩信,虽然贫至无食,也仍然随身携带。著名的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春秋时的龙泉剑,仍有一只藏于故宫,至今仍很锋利,证明我国在剑的制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历史。

《初学记·武部·剑》:“其后楚有龙泉,秦有太阿、工,吴有干将、镆耶、属镂,越有纯钩、湛卢、豪曹、鱼肠、巨阙诸剑。”

《管子》曰:“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此剑之始也。”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执林于竹,竹枝上颉桥未堕地,女即捷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见越王,越王问曰:‘夫剑之道则如之何?’女曰:‘妾生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无道不习。不达诸侯,窃好击之道,诵之不休。妾非受于人也,而忽自有之。’越王曰:‘其道如何?’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彷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越王即加女号,号曰‘越女’。”(其言妙契精微,深得剑术之要。所谓“门户阴阳”,即斗剑时进退纵横之法。而“内实精神,外示安仪”,则是描述斗剑时精神贯注,从容不迫,观变进招的形态。)

金庸更将此段传奇,写进了他的武侠小说《越女剑》中,将剑道的至高境界,作了非常深入的刻划与探讨。

在剑的演练中,一般分为“站剑”和“行剑”两种。“站剑”一般指动作迅速敏捷,静止动作沉稳,富雕塑性。而“行剑”则相对显得停顿较少,动作连续不断,均匀而有轫性。同时剑还有长穗、短穗之分,穗又称穗袍,它的作用是舞动以惑敌,演练时显得龙飞凤舞,形象优美。尤其长穗,随剑飘舞,更显神妙。

练剑要求身与剑合,剑与神合。《绿水亭杂识四》中说:剑“锋锷如槊刃,而以身为之柄,微州目连猷人之身法,轻如猿鸟,即剑法也。”这里说的“以身为柄”,就是说以身领剑,这是练剑之要。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屈卢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为阵关下。”(《典略》:“周有屈卢之矛。”)

汉刘熙《释名·释兵》:“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又敛也,以其在身拱时敛在臂内也。其旁鼻曰镡,镡,寻也,带所贯寻也。其末曰锋,锋末之言也。”

《战国策·韩策一》:“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邓师,邓国有工铸剑,因名邓师。宛冯,宛人于冯池(荥阳)铸剑,故号。龙渊,河南西平有龙泉水,亦名龙渊,可以淬刀剑,特坚利,故名。太阿,《吴越春秋》:吴有干将,越有欧冶,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耶。莫耶,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祠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精不销沦流。……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橐装,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耶。阳怍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阖闾甚重。”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湛卢之剑恶阖闾之无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楚昭王而寤,得王湛卢之剑于床,昭王不知其故,乃召风胡子而问,……风胡子曰:‘臣闻吴王得越所献宝剑三枚,一曰鱼肠,二曰磐郢,三曰湛卢。鱼肠之剑已用杀吴王僚也,磐郢以送其死女,今湛卢入楚也。……臣闻越王允常使欧冶子造剑五枚,以示薛烛,烛对曰:“鱼肠剑逆理不顺,不可服也,臣以杀君,子以杀父。”故阖闾以杀王僚。一名磐郢,亦曰豪曹,不法之物,无益于人,故以送死。一名湛卢,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寄气托灵,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折冲拒敌。然人君有逆理之谋,其剑即出,故去无道以就有道。今吴王无道,杀君谋楚,故湛卢入楚。’”

《初学记·武部·剑》:赵晔《吴越春秋》曰:“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剑五枚,三大二小,三曰豪曹。秦客薛烛善相剑,王取豪曹示之,薛烛曰:‘实非宝剑也。今豪曹五色,黯然无华,已殒其光,亡其神,此剑不登斩而辱,则堕于饮中矣。’王曰:‘寡人置剑卢竹上,过而坠之,断金兽之颈,饮濡其刃,以为利也。’”

《初学记·武部·剑》:《吴越春秋》又曰:“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一曰纯钩,二曰湛卢,三曰豪曹,四曰鱼肠,五曰巨阙。秦客薛烛善相剑,越王取豪曹、巨阙、鱼肠等示之,薛烛皆曰:‘非宝剑也。’取纯钩示,薛烛曰:‘光如屈阳之华,沉沉如芙蓉始生于湖,观其文如列星之行,观其光如水溢于塘,此纯钩也。’取湛卢示之,薛烛曰:‘善哉!衔金铁之英,吐银锡之精,寄气托灵,有游出之神,服此剑,可以折冲伐敌,人君有逆谋则去之他国。’允常乃以湛卢献吴,吴公子光弑吴王僚,湛卢去如楚。”

《史记·苏秦列传》裴《集解》引《吴越春秋:“楚王召风胡子而告之曰:‘寡人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寡人欲因此请二人作剑,可乎?’风胡子曰:‘可。’乃往见二人作剑,一曰龙渊,二曰太阿。”

《初学记·武部·剑》:《贾子》: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

《初学记·武部·剑》:《春秋繁露》:“礼之所兴也,剑之在左,青龙象也;刀之在右,白虎象也。”

《周官》:“桃氏为剑,腊(两刃)广二寸有半寸,两从半之(剑脊两面杀趋锷者),以其腊广为之茎围,长倍之,中其茎,设其后,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

《孔子家语·好生》:“子路戎服见于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固以剑自卫乎!’”

《庄子·说剑》:“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由此可见,当时剑术是作为主要武艺存在的。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张良曰:‘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剑道》三十八篇。

汉代剑术已甚精备,斗剑中显示了武艺造诣的深浅。曹丕《典论·自叙》:“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于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将军非法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注引)这段有声有色的记载,反映了当时剑术的高超和斗剑风的兴盛。

杨泉《物理论》:“阮师之作刀,受法于金精之灵,七月庚辛,见神于冶监之门,向西再拜,金神教以水火之齐,五精之链,用阴阳之候,取刚柔之和,三年作刀千七百七十口,其刀背夹刃,方口洪首,截轻微不绝丝发之系,斫坚刚无变动之异。”

但自唐开始,士大夫心理充满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说,剑乃变为镇邪凶之器,一若此数尺刚铁,铸成剑形,即具有无上魔力者。于是家悬一剑,即以为祥,不习剑术,而以为剑自可以御敌而胜。所以自唐以后,剑类短兵,有一支为释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

从征军士多用刀而鲜用剑,佩刀者渐多于佩剑者,这显然对剑术的发展有相当的阻作用。

舞剑在唐代兴盛起来,杜甫《舞剑器行》描述公孙大娘舞剑绝技:“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江海凝清光。”剑的声光,似闻如见,精湛技艺,如呈眼前。

明唐顺之《武编》说:宋太宗“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舞剑,皆能掷剑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妙绝无比。会北戎遗使修贡,赐宴便殿,因出剑士示之,袒裼鼓澡,挥刃而入,跳掷承接,霜锋雪刃,飞舞满空。”这些高超绝技,对后来剑术套路及表演技艺的发展,影响很大,至今我们演练的武术套路中,亦有所见。

金庸《笑傲江湖》中的“冲灵剑法”,就是惊绝的特技。

明代各武术流派,在剑术应用的基础上,创造了不少珍贵的剑法,如何良臣《阵纪》所云:“卞庄子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生之愿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起之出手法”等,这些剑法为后世剑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明代各武术流派,在剑术应用的基础上,创造了不少珍贵的剑法,如何良臣《阵纪》所云:“卞庄子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生之愿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起之出手法”等,这些剑法为后世剑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剑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云等为主。它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飘洒轻快,矫健优美,正如拳谚所形容的“剑似飞凤”,由此可知其妙。

十八般兵器——戟

戟为古兵器之一,创于弓箭之后,形与戈略同,皆横刃也;旧说为直刃,不知何本?其所异于戈者,援略昂起,成斜出形,而内上亦有刃。古显贵之家,皆立戟于门,以示官勋,是则又以兵器而兼为仪仗矣。其后又略变形式,援与柲之间,架以横梁,而援成反装之新月,形变横刃之内而为直刃之枪尖,且有架横梁于柲上,两面各作一倒装之半月形者,名之曰方天画戟;横梁之下,又装以铁制古钱或古锭,不知其何用,岂后人矜奇眩异,即兵器亦加以装饰耶?惟今日武器中所见之戟,皆用方天画戟之式,或单刃或双刃不一。至古戟则非但不可见,即图其形以示武师,或且瞠目而不能称其名,于是而叹古器之失传,古法之不可多得也。至戟之变体,不知始于何时,而后入竟弃古器而就此,谅有合用之处,然亦尽可另立名目,何必定借戟以为名,若二器相类,犹有可说,今二物回乎不同,绝无相似之处,沿习用之,未可不合。着者非必求奇异,实不能随俗,亦未敢苟同也;依次录之,纵人非我,所弗计也;世之精娴武事者,或不至盲从耳。

戟为戈、矛合体之兵,柄前安直刃以刺敌,旁有横刃,钶勾啄敌,具有勾刺的双重作用。

1975年北京近郊发掘周初(约公元前1120年)木椁墓,出土青铜兵器中,有“戟”九支,证明了:“戟”这种中国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周代大戟的出土,说明在周时已广为使用。古籍所载“棘”即“戟”。《左传·隐公十一年》:“颍考叔挟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杜预注:“棘,戟也。”戟又为战国时的五兵之一,可知戟为当时常见的兵器。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镞、矛、戈、钺、吴钩等。就是两千两百年前,秦代军队武器装备的再现。戈、矛、戟这三种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长木柄,下端装有铜,有的矛柄长达63公尺。

汉刘熙《释名·释兵》:“车戟曰常,长丈六尺,车上所持也。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故称常也。手戟,手所持之戟也。”

《周礼·考工记·庐人》:“庐人为庐器,戈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

汉刘熙《释名·释兵》:“戈,句孑戟也。戈,过也,所刺捣则决过,所钩引则制之,弗得过也。”

汉代长兵重戟,长度在长兵与短兵之间。《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坐未央前殿,东方朔执戟立。”说明汉代文臣亦执戟。(?)又有双戟,《三国志·吴志》:“孙权乘马射虎,投以双戟”、“甘宁执双戟舞”、《魏志》“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可见当时戟不仅广用,而且较重。

曹丕《典论·自叙》:“夫事不可自谓己长,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为蔽木户。后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复,每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于狭路,直决耳!”(《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松注引)

晋代,长兵重矛枪,戟已降为仪仗之器,军士均执枪,而不执戟了。《晋书·王浚传》:“浚起宅门前路,令广数十步,曰:吾欲容长戟帜旗。”可知戟已不在战场上应用了。

唐代戟已广用于舞具。《唐书·礼乐志》:“太宗制舞图,命吕才以图教乐工百二十八人,披银甲,执戟而舞,每三变,每变为四阵,象击刺往来,歌者和曰‘秦王阵乐’。”此虽是银甲执戟,但戟已完全失去武器性质,沦为舞具了。

宋代的戟很少用于战场。《武经总要》在长柄铁刀类中,绘有一种“戟刀”,可知其形制为适应战场而变化,不是原形戟了。

清代杂兵中有一种月牙短戟,或名手戟,除月牙刃外,上有尖锋、曲钩,亦具有勾兵、刺兵、割兵、兵等作用。

目前仍有练戟者,戟的练法与刀枪不同,戟一般不做舞花,以剁、刺,勾、片、探、挂掳、磕,为主要的招式。

古代戟分戟分马上戟、步战戟、双戟等不同用法,明清以后,同样形制的戟,各种武术流派,亦有各种不同练法。

十八般兵器——斧

与戈矛同时,亦为古仗之一。黄帝时即有斧銊之名,在当时非但用为兵器,抑且用为刑罚之具。刑书释名载:黄帝五刑,四曰斧銊。按五刑即甲兵、刀锯、钻凿、斧銊、鞭扑是也。由此推之,则斧之始于黄帝时也,其理甚明;惟当时并无所谓三十六法,对敌时不过乱砍乱劈而已;迄汉时,南中蛮人创斧法,亦如枪法之创于武吃氏而流入中原者,惟始创者之为何人,则不可考据矣。其法初亦无三十六手之多,后之武师,从而增益之,使变化不测,成为战阵之利器,故今传板斧有

刀之发展史

刀,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中国古代冷兵器的一种,在中国古代冷兵器军事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刀,中国武文化和侠文化的符号,为中国的文化带来了一道闪耀的光芒。

刀的起源与发展简史

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一些类似刀形的打制石器。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最初,刀是以生产工具的形式存在着,随后,被赋予了砍杀的格斗功能,同时刀的形制也逐步定形。

刀最初的形制与剑类似,区别在于剑为双刃而刀则为单刃。进入青铜时代后,刀由石制变为铜制,商代的铜刀即是由石刀脱胎而来,这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金属制兵器的时代,但当时军队主要的近战兵器仍然是剑。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时,青铜剑形制已成熟并出现了复合剑,这类武器是以锡含量较高的青铜做刃,锡含量较低的青铜做脊,使得剑刃坚硬而剑脊柔软,使剑不易被折断。在战国初期,齐国官书《考工记》中也记载了大量关于铜质兵器的宝贵资料。

到了战国中晚期,随着冶铁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娴熟运用,钢铁质的兵器开始出现,并且剑的长度达到了一米以上,大大加强了作战能力。秦代时,军队的近身作战装备依旧以剑为主。

到了汉代,钢铁铸的兵器进一步完善。汉代初期出现了淬刃技术,汉中期反复锻打钢铁技术发展为百炼钢技术,这些制法也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兵器的独特制法,形成了独特风格。汉朝中晚期,一种名叫环首刀的武器登上历史舞台。由于当时世界上除了汉民族外无人掌握如此先进的冶铸技术,因此环首刀成为和强弩一样具有威慑力的武器。汉制环首刀背脊宽,单刃,带有圆环,非常适合劈砍,大大加强骑兵的战斗力。汉王朝能够打败匈奴,确立东方霸主的地位,与这一先进武器有着很大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说,是环首刀打败了匈奴。而环首刀的形制此后不断变化,甚至在抗战时著名的29路军的大刀队的武器就属于环首刀。

刀的发展到唐代又有了新的气象,《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记: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释名》曰:“刀末曰‘锋’,其本曰‘环’”。)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障刀盖用障身以御敌。横刀,即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唐刀无论从军事实用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冷兵器的巅峰之作。后来唐刀流传至日本,被日本人进行改造,成为当今世界上有名的武士刀。

到元代时,蒙古人结合了辽金等游牧民族所使用的马刀的优点,并吸收了西域弯刀的优势,制造出更加适合骑兵作战的蒙古马刀,在马刀和强弓的帮助下,蒙古人的铁骑征服了广阔的领土。

明清时,由于部分技术的失传,加上匠师待遇低下,所以刀剑质量有所下降,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因此采取强硬措施督造了一批质量上乘的刀剑。清末出现了牛尾刀。而到后来,热武器的出现取代了冷兵器,刀这种创造无数辉煌战绩的兵器最终走下了军事史的舞台,成为许多藏家的心爱之物。

中国古代战争中最有名的刀

环首刀诞生于西汉时,是由钢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和淬火后制作出来的直刃长刀,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间接促成了当时的欧亚民族大迁徙。

环首刀作为近身作战兵器,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西汉时期,中原王朝因为对匈奴作战使用了大量的骑兵,而汉剑两面开刃,不适合劈砍,容易折断,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处于劣势,环首刀在此时应运而生。一方面,环首刀单面开刃,背脊较厚,适合劈砍,大大加强了在马上作战时的杀伤力;另一方面刀上的圆环起到了平衡配重的作用。

此外,由于汉代环首刀的材质多为钢铁,远胜同时期的其他兵器,因此环首刀就成为了汉军独步天下的利器。1974年7月,在山东临沂苍山地区出土一把东汉的环首刀,刀身上还刻有隶书铭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卅湅”就是三十炼,这把刀曾经使用“百炼钢”技术将钢材折迭锻打达三十次之多,而在这把刀的刃部还发现经过“淬火”。“淬火”是将刀刃加热到某一高温,再用水、油或空气使其急速冷却,并让工件表面硬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先进武器和强大国力的决定性作用下,汉军将匈奴打得元气大伤,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内附被完全汉化。

环首刀真正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年,历史记载,诸葛亮曾命一位叫蒲元的匠师督造3000柄宝刀,蒲元在斜谷开工,为了造出好刀,还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来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称为“神刀”。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剑录》中描述,孙权在黄武五年(226年)造剑十口、刀万口,从这可看出,剑在这时已成为玩赏用兵器,而刀则为士卒实战的兵器,所以一造就是以万来计算。

三国以后,环首刀经过不断演变,在历史上延续它的传奇。

唐刀。唐朝,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说达到了封建历史时期的巅峰,其中更以唐刀为最。

唐刀,是唐朝时所发明的刀的总称。《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释名》曰:“刀末曰‘锋’,其本曰‘环’”。)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障刀盖用障身以御敌。横刀,即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

在《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所记载的四种刀中,横刀为短兵器,形制类似于汉环首刀但去掉圆环(大概是为方便双手持握),为当时唐军士兵所佩带的主要兵器。遗憾的是这种横刀目前只存在与历史记载,在我国境内还未曾出土过横刀,而在日本的正仓院则收藏有一柄从唐朝传出的横刀。仪刀更多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多为禁军仪仗之用,所以仪刀的做工精致,装饰也很华美,其甚至还带有礼器的含义。障刀是一种近身战中使用的短刀,据推断应该是弓兵、弩兵的主要装备。

与这三种刀相比,陌刀则显得更为神秘,具体形象至今无法考证,只知道这是一种步兵用来克制骑兵的大刀,有人推断其为长刀的一种,也有人推测是与现在日本的野太刀相似的武器。如果后者猜测正确,那么唐刀的形制差别则主要是长度的差距。

刀所代表的文化

刀与剑。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体系中,刀与剑总是被拿来一起比较,虽然在战争

唐朝靠陌刀打的天下,为什么会被宋朝给抛弃?

鄙人认为陌刀被宋朝抛弃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中亚丢失,矿石减少中亚和中国的河西地区,盛产高质量的铁矿石,而在中国中唐之前,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