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4收藏

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第1张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 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脾胃论、千金要方、诸病源侯论、医宗金鉴、濒湖脉学、医林改错、中藏经、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温病条辨、删补名医方论、脉经、本草纲目、济阴纲目、内经知要、金匮要略、温热论、汤头歌诀

目录 1 拼音 2 丁香柿蒂竹茹汤的别名 3 处方 4 功能主治 5 丁香柿蒂竹茹汤的用法用量 6 各家论述 7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丁香柿蒂竹茹汤 1 拼音

dīng xiāng shì dì zhú rú tāng

2 丁香柿蒂竹茹汤的别名

丁香柿蒂汤

3 处方

丁香3粒,柿蒂3钱,竹茹3钱,陈皮1钱。

4 功能主治

大病后,中焦气塞,下焦呃逆。

5 丁香柿蒂竹茹汤的用法用量

丁香柿蒂汤(《医学集成》卷二)。

6 各家论述

大病后,五脏皆伤,升降失常,故令中焦否塞;五脏之阴既伤,则少阳之火奋于下,故令下焦呃逆,直冲清道而上也。是方也,丁香、陈皮,辛温者也,理中气之否塞;竹茹、柿蒂,苦寒者也,疗下焦之呃逆。或问降逆何以不用栀、柏?余曰:此少阳虚邪,非实邪也,故用竹茹、柿蒂之味薄者以主之;若栀、柏味厚,则益戕其中气,否塞不益盛乎?古人盖亦深权之矣。

7 摘录

《医方考》卷三

古籍中的丁香柿蒂竹茹汤 《成方切用》:[卷一上治气门]丁香柿蒂汤

生则阴长之说也。)除人参生姜加竹茹橘红,名丁香柿蒂竹茹汤,又名橘红竹茹汤,治阳呃。(或问治阳呃者,

《医方集解》:[理气之剂第七]丁香柿蒂汤

∶治同。本方除人参、生姜,加竹茹、橘红,名丁香柿蒂竹茹汤,又名橘红竹茹汤;《宝鉴》去人参,加青皮、

《汤头歌诀》:[理气之剂]丁香柿蒂

气也。)或加竹橘用皆良。(加竹茹、橘红,各丁香柿蒂竹茹汤,治同。)《汤头歌诀》清汪昂公元1644

《医宗金鉴》:[卷五痘中杂证]干哕

邪客于胃中,使胃气不能中主上行而哕也,热者橘皮竹茹汤主之,寒者丁香柿蒂汤主之。(橘皮竹茹汤)橘红半

《痘疹心法要诀》:[卷三痘中杂证(上)]干哕

目录 1 拼音 2 《金匮要略》卷中:越婢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越婢汤的用法用量 24 备注 25 摘录 3 《千金》卷七 31 方名 32 越婢汤的别名 33 组成 34 主治 35 越婢汤的用法用量 36 附注 4 《金匮》卷中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越婢汤的用法用量 45 加减 46 越婢汤的临床应用 47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越婢汤 1 拼音

yuè bì tāng

2 《金匮要略》卷中:越婢汤

21 处方

麻黄12克 石膏25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大枣15枚

22 功能主治

宣肺泄热,散水消肿。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自汗不渴,无大热,脉浮。现用于急慢性肾炎而见上述症状者。

23 越婢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以水12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

24 备注

方中麻黄、生姜宣肺气,散水湿;石膏清泄肺中之热;甘草、大枣和中养脾。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泄热,散水消肿之功。

25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中

3 《千金》卷七 31 方名

越婢汤

32 越婢汤的别名

起脾汤、越婢加术附汤

33 组成

麻黄6两,石膏半升,白术4两,大附子1枚,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5枚。

34 主治

风湿毒邪侵袭,津液耗伤,筋脉挛痹,脚膝痿弱,行立不便。

35 越婢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7升,先煮麻黄再沸,掠去沫,入诸药,煮取3升,分温3服。覆取汗。

36 附注

起脾汤(《外台》卷十六)。越婢加术附汤(《张氏医通》卷十六)。《外台》引本方无白术。《圣惠》将本方捣罗为粗末,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4 《金匮》卷中 41 方名

越婢汤

42 组成

麻黄6两,石膏半斤,生姜3两,大枣15枚,甘草2两。

43 主治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

44 越婢汤的用法用量

上以水6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升,分温3服。

45 加减

恶风者,加附子1枚(炮);风水,加术4两。

46 越婢汤的临床应用

风水:陆某,年逾四旬,务农,1954年6月,时值仲夏,犹衣棉袄,头面周身悉肿,目不能启;腹膨若瓮,肤色光亮,恶风无汗,发热微渴,纳呆溺少,咳嗽痰多,气逆喘促,不能正偃,倚壁而坐,寸口肿甚,难辨脉浮沉。诊为风水用越婢加味,净麻黄18g,生石膏15g,粉甘草6g,飞滑石12g(分二次送服),鲜生姜4片,大枣12枚(劈),嘱服后厚覆取汗。药后一时许,周身透汗,三更内衣,小便亦多,气机转和,寒热消失,身肿腹胀消有十之八九,后以五苓散加味取愈。

47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此足太阳药也,风水在肌肤之间,用麻黄之辛热以泻肺;石膏之甘寒以清胃;甘草佐之,使风水从毛孔中出;又以姜枣为使,调和营卫,不使其太发散耗津液也。

2《金匮要略方义》:本方为治疗风水而肺胃有郁热之主要方剂。风水为病,乃风邪外袭,肺气不宣,水道失调,风水相击于肌表所致。治当解表祛风,宣肺行水。方中以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佐以生姜、大枣则增强发越水气之功,不仅使风邪水气从汗而解,尤可藉宣肺通调水道之力,使水邪从小便而去。因肺胃有热,故加石膏以清其热。使以甘草,调和药性,与大枣相伍,则和脾胃而运化水湿之邪。综合五药,乃为发越水气,清泄里热之剂。

古籍中的越婢汤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论七首、脉证五条、方九首

皆属肌表。故当发汗。汗出乃愈也。风水无汗。当以越婢汤发汗。若汗出恶风。则为表阳虚。故加附子也。若不

《伤寒论辑义》:[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四]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皆属肌表,故当发汗,汗出乃愈也。风水无汗,当以越婢汤发汗,若汗出恶风则为表阳虚,故加附子也。若不恶

《张氏医通》:[卷十六祖方]麻黄汤(玉函)

生姜三片。大枣四枚。水煎。分温三服。半日服尽。越婢汤(金匮)治风水恶寒。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益肝膏 1 拼音

yì gān gāo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Yigan Gao

22 标准编号

WS3B161993

23 处方

仙茅 10g 桑椹 5g *羊藿(羊油炙) 0g 白芍 15g 党参 15g 黄芪(蜜炙) 15g 麦芽 15g 稻芽 15g 当归 6g 荷叶 6g 水红花叶 6g 贯众 10g

24 制法

以上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25小时,第二次 2小时,合并煎 液,滤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50℃热测)的清膏。每 100g清膏加炼蜜 200g,混匀,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黑棕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苦。

26 鉴别

取本品 10g,加乙醇4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蒸干,残渣加甲醇 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羊藿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 05mg的溶 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1:1:1)为展开剂,展 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 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7 检查

相对密度 应为134~136(附录34页)。 其他 应符合煎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3页)。

28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健脾开胃,活血化瘀。用于慢性肝炎引起的面色萎黄 或晦暗,肝脾增大,胁肋疼痛,脘腹胀满,纳食不佳,倦怠乏力,腰酸腿软,大便糟杂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20g,一日 2次。

210 规格

每瓶装 100g

211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注: 贯众为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 Todaro的干燥 根茎及叶柄基部。

古籍中的益肝膏 《本经逢原》:[卷三果部]龙眼

桂产者佳,粤东者性热不堪入药。发明龙眼补血益肝,同枸杞熬膏专补心脾之血。归脾汤用之,治思虑伤心脾,皆

《医方集解》:[补养之剂第一]二至丸

阴药也。女贞甘平,少阴之精,隆冬不凋,其色青黑,益肝补肾;旱莲甘寒,汁黑《医方集解》清汪昂公元168

《本草从新》:[卷一草部]金毛狗脊

利俯仰。(滋肾益肝、则骨健而筋强。)有黄毛如狗形。故名。去毛切。酒拌蒸。萆为使。熬膏良。《本草从新

《本草备要》:[草部]狗脊

俯仰(滋肾益肝,则骨健而筋强)。有黄毛如狗形,故曰金毛狗脊。去毛,切,酒拌蒸。萆为使。熬膏良。《本草

《本草撮要》:[卷二木部]女贞子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蒙昧的方剂 2 古籍中的蒙昧 1 拼音

méng mèi

2 注解

蒙昧 证名。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即朦昧。参见该条。

治疗蒙昧的方剂 麻子汤

风;麻仁、石膏、橘皮、竹叶清里之药,故取以治精神蒙昧;此风火扰乱神明,所以神识不清,殊非本虚之谓。摘

奔豚汤

时时欲呕,手足厥冷,痛楚欲死,痛甚则大汗出,神志蒙昧,但发作后诸症消失,一如常人。住院经用西药镇痛剂

大建中汤

断为“发作性睡病”。刻诊精神困顿、时时入睡、呼之蒙昧、胸腹时时窜痛,余无所苦。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缓

更多治疗蒙昧的方剂

古籍中的蒙昧 《张聿青医案》:[卷十四]不寐

钱)制半夏(二钱)老生姜(二片)大枣(二枚)二诊蒙昧稍清,面青较退,左脉稍敛,而仍神迷如睡,时带错语

《中国医籍考》:[卷七十一]方论(四十九)

周密。必欲兼之而后已。弘治丙辰岁。王殿下不以臣为蒙昧。命臣于凡大方脉书内。精选其方之经验者。区分类别

《外台秘要》:[卷第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五首

四肢挛急,风行在皮肤,身劳强服之不虚人,又主精神蒙昧方秋麻子(三升净择水渍一宿)防风(二两)麻黄(二

《医方集解》:[润燥之剂第十三]清燥汤

热,传入五脏,散为诸证,其昏惑螈瞀闷,暴病郁冒,蒙昧暴喑,皆属于火;其四肢不举,足痿舌强,痰涎有声,

《内经博议》:[卷之一天道部]正六气说

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 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