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与情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3收藏

肝脏与情志,第1张

      肝脏与人的情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情志表现中,刚柔适度才是正常的生理,中医学称“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无论暴怒过于刚强,还是抑郁过于柔弱,都是肝脏失于曲直、条达的异常现象。

      肝脏有储藏和调节血液的作用,《黄帝内经》称为“肝藏血”。当人体活动增加时,肝脏就排出血液,输送到需要的部位去。体力活动,四肢经脉中的血量就会增加,保障肢体灵活有力;如果饮食后,胃腑经脉中的血量增多,帮助消化;集中精神思考问题时,流过脑部的血液量也会加大,保持头脑精明。人在静卧时,较多的血液回藏于肝脏中。这个有出、有藏,适度调节的功能,颇含“曲直”之象。

    人体中的筋也有肝脏的气血滋养,“肝藏筋膜之气”。筋的特性柔韧、有力、屈伸自如。

调节情志,保持“肝气条达”;脑力、体力活动以及饮食要适当保护肝脏藏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体育锻炼是必要的,有利于维持筋膜的柔韧性。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肝坚 1 拼音

gān jiān

2 注解

肝坚 生理学名词。指肝脏强健,功能正常。《灵枢·本脏》:“肝坚则脏安难伤。”

古籍中的肝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六(卷首缺)·脏腑之一]五脏命分

下无物,故易受邪气。平按∶安胃《灵枢》作逼胃。)肝坚则脏安难伤也,(肝坚则外邪不入,故安难伤也。)肝

《灵素节注类编》:[卷二阴阳脏腑总论]经解

,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端正,则和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卷六]本藏第四十七

。胁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端正则和利。

《类经》:[四卷藏象类]二十八、本藏二十五变

胁,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肝坚则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

《医学入门》:[内集·卷一脏腑]脏腑条分

“原文”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胸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成,此五味之所合也。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杯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鸟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ɡǎo)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裹纣;生于脾,如以缟裹恬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

色味当五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bì),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路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是以头痛癫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绚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人肝。腹满胀,支流胠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闹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胠胜,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心脏与脉相合,其荥华反映在面色,因为肾属水,心属人,所以心脏受肾脏的制约。

肺脏与皮肤相合,其荣华反映在毛发,因为心属火,肺属金,所以肺脏受心脏的制约。

肝脏与筋相合,其荣华反映在指甲,因为肺属金,肝属木,所以肝脏受肺脏的制约。

脾脏与肌肉相合,其荣华反映在口唇,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所以脾脏受肝脏的制约。

肾脏与骨相合,其荣华反映在头发,因为脾属土,肾属水,所以肾脏受脾脏的制约。

所以过多食用咸味,咸属水,则会使血脉凝涩不畅,颜面色泽变为演黑。过多食用苦味,苦属火,则会伤损肺脏,使皮肤枯槁无泽。过多食用辛味,辛属金,则会伤及肝脏,使筋脉怠而指甲枯脆。过多食用酸味,酸属木,则会伤害脾脏,使肌肉粗硬皱缩而口唇干裂掀揭。过多食用甘味,甘属土,会伤害肾脏,使骨骼疼痛而头发脱落。这是偏嗜五味所造成的伤损。所以心喜得苦味,肺喜得辛味,肝喜得酸味,脾喜得甘味,肾喜得咸味,这是五味与五脏之气之间相合的对应关系。

面部颜色与光泽的变化,反映着五脏之气的盛衰。如面色发青如干草,是死症。面色发**如积实,是死症;面色发黑如烟灰,是死症;面色发红如凝血,是死症;面色发白如枯骨,是死症。这是五色中表现为五脏之气败绝的死症症象。

面色发青如翠鸟的羽毛,面色发红如鸡冠,面色发黄如蟹腹,面色发白如猪脂,面色发黑如乌鸦毛,含有明润光泽,这是五色中表现五脏之气充盛,生机旺盛的反映。心有生气,面色就像细白的薄绢裹着朱砂;肺有生气,面色就像细白的薄绢裹着浅红色的丝绢;肝有生气,面色就像细白的薄绢襄着天青色的朱砂;肺有生气,面色就像细白的薄绢裹着枯萎;肾有生气,面色润泽鲜明,含蓄不露,这些都是五脏之气充盛于面部的反应。

五色、五味与五脏相合:白色和辛味相应于肺,赤色和苦味相应于心,青色和酸味相应于肝,**和甘味相应于脾,黑色和咸味相应于肾。因五脏外合筋、骨、脉、肌、皮五体,所以白色应于皮,赤色应于脉,青色应于筋,**应于肉,黑色应于骨。

人体中各条脉络都与目相连,五脏六腑的精华随经脉灌注于目;而精髓都汇聚在沪,全身的精髓都与脑关联;筋脉都联结于关节,全身的筋都与关节相接;血脉都归于心脏,全身的血液都由心统管;全身的气都源于肺,各种气皆由肺脏统属。四肢以及肘、腕、膝、踝“八溪”,又都是脉、髓、筋、血、气运行出入的部位。

当睡眠时,部分血液归藏于肝脏,肝得血液营养,才有视力;足得血液营养,才能行走;手掌得血液营养,就能伸屈使用;指头得血液营养,才能拿取。假如刚刚睡醒马上外出就会受风邪侵袭,血液循行便会凝滞在肌肤,引发痹症;凝滞在经脉,引发淤血;凝滞在足部,引发厥冷。这三种情况都是由于气血的运行不畅,不能正常回流,所造成的痹厥等症。人体有肩、肘、腕、髋、踝大关节,称为大谷,有全身骨节、筋内交接的部位三百五十三处,称为小溪,这里减除了分布在脊背的十二脏腑的俞穴数,否则仍为三百六十五个,与三百六十五日周天相合,都是卫气与邪气留止的地方。诊治的时候,可以循着这些部位施以针刺,以护特卫气,祛除邪气。

诊断疾病的部位,要以五脏的经脉为纲纪。想要知道疾病的起因,必须先确定引发病变的原因。所谓五决,即五脏之脉,为通辨五脏的脉象,即可诊断出疾病的所在和性质。所以头痛等巅顶部位的疾患,属下虚上实,病变发生在足少阴和足太阳经,病情严重的可深入肾脏,头晕眼花,身体摇晃。眼花耳聋,属下实上虚,病变在足少阳和足厥阴经,病病势加剧刀由经脉而深入肝脏。腹满肿胀,感觉支撑胸隔、胁肋,属于下部道气上冲,病变发生在足太阴和足阳明经;咳嗽气喘,气机道乱于胸中,病变发生在手阳明和手太阳经;心烦头痛,胸踊不适,病变发生在手太阳和手少阴经。

通过手指可以鉴别脉象的小、大、滑、涩、浮、沉等,五脏功能和病理变化,可以通过脉象推论出来;五脏与官、商、角、徵、羽五音相关,可以据此了解五脏的状况;五色变化非常微妙,但还可以用眼睛来观察,以区别生死善恶。诊断时,若能将望色和切脉结合在一起,便可万无一失了。面色发红,脉象急疾坚硬,赤色应在心脏,脉疾邪盛,可诊断为邪气积聚于胸中,常表现为妨害饮食,这种病叫做心痹,起因于思虑过度,劳伤心气,邪气乘虚侵入造成。面色发白,脉象躁急而浮,上虚下实,白色应在肺脏,脉躁说明邪盛,症状是惊喘,可诊断为病邪积聚于脚中,迫肺作喘,肺气本身虚弱,因而这种病的病名叫做肺痹,起因是醉后行房所诱发。面色发膏,脉象长而有力,青色应在肝脏,脉象说明邪盛,可诊断为病邪积聚于心下,支撑两侧胁肋,这种病叫做肝痹,多因受寒湿造成,与疝气的发病机理相同,其症状还有头疼腰痛,两足冰冷等。面色发黄,脉象木而虚,**应在脾脏,脉大说明邪盛,脉虚症为脾气不足,可诊断为病邪积聚在腹中,因脾虚而受肝气加倍制约,故感觉有气由小版两侧上冲,这种病叫做厥疝,归女也会患此症,多由剧烈活动,四肢过于疲劳,汗出受风造成石色发黑,脉象是尺上坚实而大,黑色应在肾脏,脉象应在下部邪盛,可诊断为病邪积聚在小腹与前阴,病名叫做肾痹,多因冷水沐浴后睡件受寒湿之气侵入引起。

通常健康人的面色也都微带**,这是脾胃之气的正常反映。而黄国膏、而黄目赤、而黄目自、面黄目黑的,是尚有胃土之气,不会死亡。若见到面膏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的,则表明胃气已经败绝,皆为死亡的症象。

本章要点

一、四时五脏脉象的不同,是受着气候影响的缘故,也就是人体适应气候的表现。但由于病邪侵袭和正气虚实的变化,可以形成太过与不及的脉象,并举出了太过与不及的病症。

二、疾病的传变,有一定次序,但五志或猝发之病,与外感六*的传变不同。

三、详细描写了真脏脉象,并根据真脏脉的出现,预决死期。同时又解释了真脏脉的出现,所以会导致死亡的道理。

四、临证要在病邪由浅入深的过程中,掌握及时治疗,否则病邪深入,不仅疗效不高,疾病发展,预后就不良。

五、诊断运用望、闻、问、切四诊,要从病人身上去体验,并要把气候的变迁和周围环境都结合起来分析。

六、说明五虚、五实的症状和预后,并指出实者能够邪去,虚者胃气恢复,便能转危为安。

原文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

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①;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两胠满。

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

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②;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

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帝曰:善。冬脉如营③,何如而营?

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解亻亦,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月少中清④,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帝曰:善。

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

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

帝曰:然而脾善恶可得见之乎?

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

帝曰:恶者何如可见?

岐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脏,中央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帝矍然⑤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藏之藏府,每旦读之,名曰玉机。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⑥,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其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病,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⑦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⑧,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颈,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月囷。真脏见,十月之内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脏,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月囷脱肉,目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如堕溺⑨,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也。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者,皆死不治也。

黄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

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⑩,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帝曰:善。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明告之。

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

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

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

帝曰:愿闻五实五虚?

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

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注释

①巅疾:指头部疾患。

②浸*:指火势邪气所致的皮肤痈疮。

③冬脉如营:时指冬时脉气营居于内。即脉象沉实。

④月少中清:月少,音同秒,指胁下空软之处。月少中清,意思就是胁下空软之处清冷。

⑤矍然:形容惊愕的样子。

⑥一日一夜五分之:一日一夜划分为五个阶段,以配合五脏。

⑦冤热:指热急而烦闷。

⑧陷下:形容肌肉消瘦。

⑨堕溺:从高处坠落为堕;被水淹为溺。

⑩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这是因为五脏都需要脾胃之气化生的水谷精微来充养。

必察四难:指形气相失、色夭不泽、脉实以坚、脉逆四时四种难治之症。

闷瞀:是昏闷而目不明的意思。

译文

黄帝问道:春时的脉象如弦,怎样才算弦?岐伯回答说:春脉主应肝脏,属东方之木。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开始生长,因此脉气来时,软弱轻虚而滑,端直而长,所以叫做弦,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岐伯说:其脉气来,应指实而有力,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脉来不实而微弱,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黄帝道:春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岐伯说:太过会使人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头昏而两目视物眩转,而发生巅顶疾病;其不及会使人胸部作痛,牵连背部,往下则两侧胁胠部位胀满。

黄帝道:讲得对!夏时的脉象如钩,怎样才算钩?岐伯说:夏脉主应心脏,属南方之火,在这个季节里,万物生长茂盛,因此脉气来时充盛,去时轻微,犹如钩之形象,所以叫做钩脉;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岐伯说:其脉气来盛去亦盛,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脉气来时不盛,去时反充盛有余,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黄帝道:夏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岐伯说:太过会使人身体发热,皮肤痛,热邪侵*成疮;不及会使人心虚作烦,上部出现咳唾涎沫,下部出现矢气下泄。

黄帝道:讲得对!秋天的脉象如浮,怎样才算浮?岐伯说:秋脉主应肺脏,属西方之金,在这个季节里,万物收成,因此脉气来时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所以叫做浮;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岐伯说:其脉气来浮软而中央坚,两旁虚,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其脉气来浮软而微,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黄帝道:秋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岐伯说:太过会使人气逆,背部作痛,愠愠然郁闷而不舒畅;其不及会使人呼吸短气,咳嗽气喘,气上逆而出血,喉间有喘息声音。

黄帝道:讲得对!冬时的脉象如营,怎样才算营?岐伯说:冬脉主应肾脏,属北方之水,在这个季节里,万物闭脏,因此脉气来时沉而搏手,所以叫做营;假如违反了这种现象,就是病脉。黄帝道:怎样才称反呢?岐伯说:其脉来如弹石一般坚硬,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如脉去虚数,这叫做不及,主病在里。黄帝道:冬脉太过与不及,发生的病变怎样?岐伯说:太过会使人精神不振,身体懈怠,脊骨疼痛,气短,懒于说话;不及则使人心如悬,如同腹中饥饿之状,胁下空软部位清冷,脊骨作痛,少腹胀满,小便变常。黄帝道:讲得对!

黄帝道:春夏秋冬四时的脉象,有逆有从,其变化各异,但独未论及脾脉,究竟脾脉主何时令?岐伯说:脾脉属土,位居中央为孤脏,以灌溉四旁。黄帝道:脾脉的正常与异常可以得见吗?岐伯说:正常的脾脉不可能见到,有病的脾脉是可以见到的。黄帝道:有病的脾脉怎样?岐伯说:其来如水之流散,这叫做太过,主病在外;其来坚锐如鸟之喙,这叫做不及,主病在中。黄帝道:先生说脾为孤脏,位居中央属土,以灌溉四旁,它的太过和不及各发生些什么病变?岐伯说:太过会使人四肢不能举动,不及则使人九窍不通,名叫重强。黄帝惊悟肃然起立,敬个礼道:很好!我懂得诊脉的要领了,这是天下极其重要的道理。《五色》《脉变》《揆度》《奇恒》等书,阐述的道理都是一致的,总的精神在于一个“神”字。神的功用运转不息,向前而不能回却,倘若回而不转,就失掉它的生机了。极其重要的道理,往往迹象不显而近于微妙,把它著录在玉版上面,藏于枢要内府,每天早上诵读,称它为《玉机》。

五脏疾病的传变,是受病气于其所生之脏,传于其所胜之脏,病气留舍于生我之脏,死于我所不胜之脏。当病到将要死的时候,必先传行于相克之脏,病者乃死。这是病气的逆传,所以会死亡。例如,肝受病气于心脏,而又传行于脾脏,其病气留舍于肾脏,传到肺脏而死。心受病气于脾脏,传行于肺脏,病气留舍于肝脏,传到肾脏而死。脾受病气于肺脏,传行于肾脏,病气留舍于心脏,传到肝脏而死。肺受病气于肾脏,传行于肝脏,病气留舍于脾脏,传到心脏而死。肾受病气于肝脏,传行于内脏,病气留舍于肺脏,传到脾脏而死。凡此都是病气之逆传,所以死。以一日一夜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属五脏,就可以推测死候的早晚时间。

黄帝道:五脏是相互通连的,病气的转移,都有一定的次序。假如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若不能掌握治病的时机,那么三个月或六个月,或三天,或六天,传遍五脏就当死了,这是相克的顺传次序。所以说:能辨别三阳的,可以知道病从何经而来;能辨别三阴的,可以知道病的死生日期,这就是说,知道他至其所不胜而死。

风为六*之首,所以说它是百病之长。风寒中人,使人毫毛直竖,皮肤闭而发热,在这个时候,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至风寒入于经络,发生麻痹不仁或肿痛等症状,此时可用汤熨(热敷)及火罐、艾灸、针刺等方法来祛散。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气内传于肺,叫做肺痹,发生咳嗽上气的症状;不及时治疗,就会传行于肝,叫做肝痹,又叫做肝厥,发生胁痛、吐食的症状,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或者针刺等方法;如不及时治疗,就会传行于脾,叫做脾风,发生黄疸,腹中热,烦心,小便**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药物或热汤沐浴等方法;如再不治,就会传行于肾,叫做疝瘕,少腹烦热疼痛,小便色白而混浊,又叫做蛊病,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或用药物;如再不治,病即由肾传心,发生筋脉牵引拘挛,叫做瘛病,在这个时候,可用灸法,或用药物;如再不治。十日之后,当要死亡。倘若病邪由肾传心,心又复反传于肺脏,发为寒热,法当三日即死,这是疾病传行的一般次序。假如骤然暴发的病,就不必根据这个相传的次序而治。有些病不依这个次序传变的,如忧、恐、悲、喜、怒情志之病,病邪就不能依照这个次序相传,因而使人生大病了。如因喜极伤心,心虚则肾气相乘;或因大怒,则肝气乘脾;或因悲伤,则肺气乘肝;或因惊恐,则肾气内虚,脾气乘肾;或因大忧,则肺气内虚,心气乘肺。这是五志激动,使病邪不依次序传变的道理。所以病虽有五,及其传化,就有五五二十五变。所谓传化,就是相乘的名称。

大骨软弱,大肉瘦削,胸中气满,呼吸困难,呼吸时身体振动,为期六个月就要死亡。见了真脏脉,就可以预知死日,大骨软弱,大肉瘦削,胸中气满,呼吸困难,胸中疼痛,牵引肩项,为期一个月就要死亡,见了真脏脉,就可以预知死日。大骨软弱,大肉瘦削,胸中气满,呼吸困难,胸中疼痛,上引肩项,全身发热,脱肉破月囷,真脏脉现,十个月之内就要死亡。大骨软弱,大肉瘦削,两肩下垂,骨髓内消,动作衰颓,真脏脉未出现,为期一年死亡,若见到真脏脉,就可以预知死日。大骨软弱,大肉瘦削,胸中气满,腹中痛,心中气郁不舒,肩项身上俱热,破月囷脱肉,目眶下陷,真脏脉出现,精脱目不见人,立即死亡;如尚能见人,是精未全脱,到了它所不胜之时,便死亡了。如果正气暴虚,外邪陡然中人,仓促获病,五脏气机闭塞,周身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如从高堕下,或落水淹溺一样,猝然的病变,就无法预测死期了。其脉息绝而不至,或跳动异常疾数,一呼脉来五六至,虽然形肉不脱,真脏不见,仍然要死亡的。

肝脏之真脏脉至,中外劲急,像按在刀口上一样的锋利,或如按在琴弦上一样硬直,面部显青白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心脏的真脏脉至,坚硬而搏手,如循薏苡子那样短而圆实,面部显赤黑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乃死。肺脏的真脏脉至,大而空虚,好像毛羽着人皮肤一般轻虚,面部显白赤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肾脏的真脏脉至,搏手若转索欲断,或如以指弹石一样坚实,面部显黑黄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脾脏的真脏脉至,软弱无力,快慢不匀,面部显黄青颜色而不润泽,毫毛枯焦,就要死亡。凡是见到五脏真脏脉,皆为不治的死候。

黄帝道:见到真脏脉象,就要死亡,是什么道理?岐伯说:五脏的营养,都赖于胃腑水谷之精微,因此胃是五脏的根本。故五脏之脉气,不能自行到达于手太阴寸口,必须赖借胃气的敷布,才能达于手太阴。所以五脏之气能够在其所主之时,出现于手太阴寸口,就是有了胃气。如果邪气胜,必定使精气衰。所以病气严重时,胃气就不能与五脏之气一齐到达手太阴,而为某一脏真脏脉象单独出现,真脏独见,是邪气胜而脏气伤,所以说是要死亡的。黄帝道:讲得对!

黄帝道:大凡治病,必先诊察形体盛衰,气之强弱,色之润枯,脉之虚实,病之新久,然后及时治疗,不能错过时机。病人形气相称,是可治之症;面色光润鲜明,病亦易愈;脉搏与四时相适应,亦为可治;脉来弱而流利,是有胃气的现象,病亦易治,必须抓紧时间,进行治疗。形气不相称,此谓难治;面色枯槁,没有光泽,病亦难愈;脉实而坚,病必加重;脉与四时相逆,为不可治。必须审察这四种难治之证,清楚地告诉病家。

所谓脉与四时相逆,是春见到肺脉,夏见到肾脉,秋见到心脉,冬见到脾脉,其脉皆悬绝无根,或沉涩不起,这就叫做逆四时。如五脏脉气不能随着时令表现于外,在春夏的时令,反见沉涩的脉象,秋冬的时令,反见浮大的脉象,这也叫做逆四时。

热病脉宜洪大而反静,泄泻脉应小而反大,脱血脉应虚而反实,病在中而脉不实坚,病在外而脉反实坚。这些都是症脉相反,皆为难治。

黄帝道:我听说根据虚实的病情可以预决死生,希望告诉我其中道理!岐伯说:五实死,五虚亦死。黄帝道:请问什么叫做五实、五虚?岐伯说:脉盛是心受邪盛,皮热是肺受邪盛,腹胀是脾受邪盛,二便不通是肾受邪盛,闷瞀是肝受邪盛,这叫做五实。脉细是心气不足,皮寒是肺气不足,气少是肝气不足,泄利前后是肾气不足,饮食不入是脾气不足,这叫做五虚。黄帝道:五实、五虚,有时亦有痊愈的,又是什么道理?岐伯说:能够吃些粥浆,慢慢地胃气恢复,大便泄泻停止,则虚者也可以痊愈。如若原来身热无汗的,而现在得汗,原来二便不通的,而现在大小便通利了,则实者也可以痊愈。这就是五虚、五实能够痊愈的机转。

学究

        这篇文章详细描述了四时五脏变化的规律,通过望闻问切可以得知病机,才能对症下药。

      文章内容较多,不再复述。具体如何诊断身体变化,都是极其专业的描述,普通人士无法明白其中的深刻含义。但有一点可以得知,那就是身体的健康与否和自然变化密切相关,身体只要符合四季的运化,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五行 5 表里经脉 6 足厥阴肝经属络的脏腑 7 足厥阴肝经联络的器官 8 足厥阴肝经循行路径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82 《脉书·十一脉》 83 《中医大辞典》 84 《中国针灸学词典》 85 《中医药学名词(2004)》 9 足厥阴肝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922 络穴 923 郄穴 924 募穴 925 五输穴 926 交会穴 927 八会穴 93 本 94 标 95 根(井穴) 96 结 10 足厥阴肝经经脉病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102 《脉书·十一脉》 103 《中医大辞典》 104 《中国针灸学词典》 11 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病证 111 主治对比 12 经文互参 1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足厥阴肝经 1 拼音

zú jué yīn gān jīng

2 英文参考

liver channel of footJuey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The Liver Channel of FootJue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iver meridi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eridian of foot juey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ueyin Liver Channel of Foot

Jueyin Liver Meridian of F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足厥阴肝经为十二经脉之一[1]。代号LR[2]。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1]。五行属木[1]。《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本经从足大趾背毫毛处的大敦开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内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内侧,在离内踝8寸处交于足太阴脾经之后,再沿膝关节和大腿内侧中线上行,进入 中,环绕阴器,到达小腹部,挟胃旁边,属肝,络胆,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上行到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面颊里边,环绕唇内;它的另一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向上流注于肺,经气由此处与手太阴肺经相接[3][1]。

足厥阴肝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原穴为太冲穴,络穴为足少阳胆经之光明穴。首穴大敦,末穴期门。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1]。

足厥阴肝经以里症虚症为主。足厥阴肝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消化系统疾患、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患[4]。如:呕吐、泄泻、遗尿或癃闭、小便色黄、腰痛、胁肋胀满疼痛、疝气、小腹肿、咽部干、面色灰黯、头痛、眩晕[4]。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4]。

足厥阴肝经以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4 五行

足厥阴肝经五行属木[1]。

5 表里经脉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1]。

6 足厥阴肝经属络的脏腑

属肝,络胆,挟胃,注肺[5]

7 足厥阴肝经联络的器官

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5]

8 足厥阴肝经循行路径

8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本经穴] 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原),中封(经),蠡沟(络),中都(郄),膝关,曲泉(合),阴包,五里,阴廉,急脉,章门(脾募),期门(肝募)。

[交会穴] 三阴交,冲门,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关元(任脉)。

语译

足厥阴肝经:①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②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③进入 中,环绕 ,④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⑤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⑥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鼻咽部),连接目系(眼与脑的联系),⑦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目部支脉:⑧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肝部支脉:⑨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1)足厥阴肝经部分:起自足大趾丛毛际之大敦、行间穴,从行间上循足跗上廉太冲穴,从太冲去踝一寸至中封穴,循内踝五寸入蠡沟穴,上踝七寸为中都穴,上内踝八寸,交出于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踝内廉膝关之曲泉穴,从曲泉循股内经阴包、五里穴,入于毛之阴廉穴,过阴器,入抵小腹,上行于章门穴,从章门穴循行期门穴,从期门穴内行,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散布于脏腑,循喉咙之后,上颃颡(额头)连目系,与督脉会于颠顶。

(2)足厥阴肝经部分:其有一支者,不会于颠顶,但从目下面颊里环唇内。

(3)手太阴肺经部分:又一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于肺,以交于手太阴肺经。

8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 足厥阴脉: 循大指间,以上出腘内廉,上八寸,交泰阴脉,囗股内,上入脞间。

[阴阳本] 足厥阴脉: 系于足大指丛毛之上,乘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五寸,而出大(太)阴之后,上出鱼股内廉,触少腹,大渍旁。

循行路线:

起于大趾丛毛之际

上足跗

循股内

过阴器

抵小腹

循胁肋

挟胃(入体内)

属肝络胆

贯膈循喉咙

上过目系

与督脉会于颠顶

足厥阴肝经经别循行路径图

足厥阴肝经 83 《中医大辞典》

足厥阴肝经自足大趾背侧外际(大敦)起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达内踝前一寸(中封)的部位,再向上在三阴交穴处与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相会,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叉到足太阴脾经的后面,上至胭窝内缘(曲泉)沿着大腿内侧,分布于 部位,绕过阴器(外生殖器),到达小腹,夹着胃的旁边,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额部,与督脉会于巅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到口颊里边,环绕唇内。它的另一条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进入肺中。经气由此回复到手太阴肺经。

84 《中国针灸学词典》

足厥阴肝经从足大趾背毫毛处的大敦开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内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内侧,在离内踝8寸处交于足太阴之后,再沿膝关节和大腿内侧上行,进入 中,环绕阴器,到达小腹部,挟胃旁边,属于肝脏,联络胆,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上行到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面颊里边,环绕唇内;它的另一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向上流注于肺。交于手太阴肺经[1]。

[1]

85 《中医药学名词(2004)》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1寸处,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 中,绕阴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其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经气由此处与手太阴肺经相接。[3]

9 足厥阴肝经腧穴 91 本经腧穴

足厥阴肝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原穴为太冲穴,络穴为足少阳胆经之光明穴。首穴大敦,末穴期门。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计有: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1]。

足厥阴肝经腧穴总图

起自足大趾末节甲根后丛毛中之大敦穴(井穴),由大趾、次趾岐骨缝间动脉应手陷中为行间穴(疗穴),再上行至第二跖骨前凹陷中之太冲穴(原穴)。由太冲穴沿足背上至内踝横前一寸之中封穴(经穴),上行内踝五寸蠡沟穴,再上行二寸为中都穴,上行至犊鼻下二寸旁陷者为膝关穴,上行膝内辅骨下屈膝内侧纹头之曲泉穴(合穴),上行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为阴包穴,再上行至股内侧足少阴肾经内股鼠蹊气冲穴下三寸为五里穴,气冲穴下二寸抵耻骨尽处之阴廉穴(鼠蹊穴),过阴器(又名宗筋)至厥阴之大络、睾之系为急脉穴,由腹部斜外上行,至第十一肋骨与腋中线处(腹外侧凹陷处)之章门穴(脏会穴、脾功穴),由章门穴再斜内中上行至乳下一寸半(七、八肋间)之期门穴(肝功穴)。

足厥阴肝经经筋图

92 特定穴 921 原穴

太冲

922 络穴

蠡沟

923 郄穴

中都

924 募穴

脾募穴:章门

肝募穴:期门

925 五输穴

井穴(木):大敦

荥穴(火):行间

输穴(土):太冲

经穴(金):中封

合穴(水):曲泉

926 交会穴

足厥阴肝经交会穴表(●所属经 √交会经)

经名

穴名

足厥阴肝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任脉

阴维脉

足少阳胆经

关元

中极

曲骨

三阴交

冲门

府舍

章门

期门

927 八会穴

脏会:章门

93 本

部位:行间上5寸[6]

腧穴:中封[6]

94 标

部位:背俞[6]

腧穴:肝俞[6]

95 根(井穴)

大敦[6]

96 结

玉英、膻中[6]

10 足厥阴肝经经脉病

足厥阴肝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腰痛,疝气,妇人少腹肿,咽干,面色灰暗,胸满,呕逆,飧泄,遗尿,癃闭等。

足厥阴肝经主要病候为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7]。

足厥阴肝经与胆经相表里,以里症虚症为主。

患足厥阴肝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生殖器为主,其次是泌尿与肠部疾患,并主胸痛,有下列病候:腰痛不能俯仰、女小腹肿、喉干、面尘脱色、胸中满闷、呕吐气逆、水泻完榖不化、遗尿或小便不通、崩漏、子宫下垂。

101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现小肠疝气,女人可出现小腹部肿胀,严重的见咽喉干,面部像有灰尘,脱了血色。

本经穴能主治有关肝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疝气,遗尿或癃闭。

102 《脉书·十一脉》

[足臂本]其病: 病脞瘦,多溺,嗜饮,足跗肿疾,痹。诸病此物者,灸厥阴脉。

[阴阳本]是动则病: 丈夫颓疝,妇人则少腹肿,腰痛不可以仰,甚则嗌干,面疵。

是厥阴脉主治其所产病:热中,癃、颓、偏疝,为五病。

103 《中医大辞典》

足厥阴肝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腰痛,疝气,妇人少腹肿,咽干,面色灰暗,胸满,呕逆,飧泄,遗尿,癃闭等。[2]

104 《中国针灸学词典》

足厥阴肝经发病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消化系统疾患、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及其他疾患。如:呕吐、泄泻、遗尿或癃闭、小便色黄、腰痛、胁肋胀满疼痛、疝气、小腹肿、咽部干、面色灰黯、头痛、眩晕。经脉所过处疼痛、麻木、厥冷。[4]

11 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病证

足厥阴肝经以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足厥阴肝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病、前阴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8]。

足厥阴肝经腧穴分部主治提要表(为常用穴)

穴名

部位

主治

大敦

大趾端

疝气、遗尿、崩漏、阴挺、癫痫

行间

趾间

崩漏、小便不利、头痛、目赤肿痛、口呙、胁痛、癫痫

太冲

崩漏、遗尿、疝气、头痛、眩晕、口呙、胁痛、癫痫

中封

疝气、遗精、小便不利

蠡沟

小腿

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

中都

小腿

疝气、崩漏、腹痛

膝关

小腿

膝部疼痛

曲泉

腹痛、小便不利、疝气、遗精

阴包

遗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

足五里

小便不通

阴廉

月经不调

下肢部:妇科、前阴病为主,肠疾患次之

急脉

疝气、小腹痛

章门

季肋

腹胀、泄泻、胁痛

期门

胸胁胀痛、呕吐

胁腹部:胃肠疾患为主,妇科疾患次之

111 主治对比

本表据《针灸甲乙经》而列。

本经病候以“疝”为重点。疝有小肠突出、腹痛、 痛的多种含义。女子“阴挺出”也属于此。本经腧穴主治中的“女子疝瘕”、“少腹肿”、“少腹尤大”、“女子少腹大”等小腹部病症,在经脉病候中只称“女子少腹肿”。

小便症候分为“遗溺”、“闭癃”,在主治症中亦多见。因本经“环阴器。抵小腹”,故以上泌尿 生殖系统的病变是其所主病症的重点。

经脉病候中的“飧泄”,腧穴主治症中有称“肠澼”、“霍乱”、“注泄”,这是足三阴经均主泄泻病症的又一证明。即《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飧泄取三阴”的依据。

12 经文互参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按:本篇分述五脏所藏及其虚实见症。)

《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胻善掣节时,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按:次篇论邪在五脏及其治法。)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按:此篇论五脏六腑胀证。)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刺足厥阴、少阳。(按:此篇论五脏热及其治法。)

《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伤寒……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按:此篇论六经热病。)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痛,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

《黄帝内经素问·刺疟》: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按:此篇论足六经及五脏疟。)

《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按:此篇论五脏风证。)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怒,如人将捕之。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按:此篇论五脏病虚实。)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内热,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按:此篇论手足六经厥及厥逆。)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故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按:此篇论阴阳经气绝。)

《黄帝内经》讲:

对!肝脏,就是领兵打仗的将军!

把肝脏比喻为大将军,叱咤风云、出谋划策!

因此,将军~ 健康 的肝脏,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他可以很好的保护我们。

我们也要把肝养好,让肝脏的功能发挥好,才能更好的保卫我们的身体。

1指甲、眼睛里藏着的秘密

并且,可以通过指甲与眼睛的状况,来判断肝血的盛衰。

爪,这里是指甲的意思。

简单说来,指甲是肝血盛衰的显示器。

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

肝血不足,则爪甲干枯、又软又薄,或凹陷变形。

筋,能否柔软坚韧,也依赖肝血的滋养。

如果体内热邪旺盛,热可以挥发津液,

那么,对于肝来讲,就会耗伤肝的阴血。

阴血不足,筋得不到足够的滋润,到了一定程度,会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情况,中医称为把这个过程叫:“肝风内动”。

肝,出了问题会表现到在眼睛上。

肝血不足,会有视物模糊、夜盲等症状。

眼睛干涩、迎风流泪,其实也是肝血不足的表现。

2肝,不 健康 了,会怎样?

中医认为:

人体的共有十二跳条经脉。

在这十二经脉中,肝经循行于胁肋(大约就是两侧胳膊内测接近肋骨的位置)、小腹和外生殖器等部位。

所以一旦这些部位的出现了问题,我们要考虑肝是不是出问题了。

有的人爱生闷气,有的人却爱发脾气,这是为什么呢?

肝气疏泄太过,情绪就会亢奋,精神旺盛,一点小事儿也会大发脾气,严重一点的会有失眠、烦躁、头晕、头痛。

肝气不能及时的疏泄,则会抑郁,多愁善虑,好叹气。

发怒的时候,有人会两肋的位置会有胀痛的感觉,这也是因为肝经的原因,因为肝经从两肋经过。

3护肝有妙招

养肝的方法很简单,用手掌或者按摩锤之类的拍打两肋,对肝经气血的运行非常有好处。

同时,肝火旺、好发脾气的人,更应该常拍打两肋或者肝胆经,以达到清泻肝火的作用。

在众多的养肝中药中,

枸杞子,可以益肝明目,

灵芝,可以保肝解毒,

天麻,可以平肝阳。

生活和工作中发现,脾气躁的人,大都肝火旺。

好发脾气的人,不要跟他过不去。

因为他的肝气过旺,时间久了,会化为火气,火气一上来,真的很难控制。

这样的人,一旦发火,拍桌子,大呼小叫,这样才能把这股火气撒出来,这样心里才会好受,如果憋着忍着,会得病的。

等到火用完了,气散了,也就风平浪静了。

老是发怒的人,容易导致血压高,严重的会导致肝的纤维化。

三国时的周瑜,号称周郎,帅的很,羽扇纶巾,顷刻间把对手搞得的灰飞烟灭,结局是因为大怒,倒地而亡,这就是 历史 上“大怒伤肝”的典型案例。

保持平和的心态,宽待别人和自己,对 健康 是非常重要的。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肝合筋 1 拼音

gān hé jīn

2 注解

肝合筋 生理学名词。指五脏与五体相合,肝之合为筋。《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筋膜有赖肝之精气濡养,肝之气血充足则筋力强健,肢体关节屈伸有力而灵活;肝之气血亏虚则筋力衰惫,肢体关节屈伸困难。《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参肝主筋条。

古籍中的肝合筋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望形察色

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言五色命于

《内经药瀹》:[卷九]五过

介宾曰苦从火化火能克金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王冰曰肝合筋其荣爪辛益肺胜于肝肝不胜故筋急而爪干枯吴昆曰辛

《灵枢识》:[卷五]五色篇第四十九

皆同此法。李同。以五色命脏(止)肾合骨也甲乙作肝合筋。青当筋。心合脉。赤当脉。脾合肉。黄当肉。肺合

《推拿抉微》:[第一集·认症法]望形察色

五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唐容川曰∶

《类经》:[六卷脉色类]三十二、色藏部位脉病易难

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偏左。与胆、目、筋、爪等构成肝系统。主疏泄、藏喜条达而恶抑郁,体阴用阳。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

肝的解剖形态

1.肝的解剖位置: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下而稍偏左。“肝居膈下上着脊之九椎下”(《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肝之为脏……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贯脊之第九椎”(《十四经发挥》)。说明中医学已正确地认识到了肝脏的部位是在右胁下右肾之前而稍偏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医学中还有“肝左肺右”之说。它始见于《内经》,“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素问·刺禁

论》)。为什么左肝右肺呢因左右为阴阳之道路,人生之气,阳从左升,阴从右降。肝属木,应春,位居东方,为阳生之始,主生主升;肺属金,应秋,位居西方,为阴藏之初,主杀、主降。左为阳升,右为阴降。故肝体居右,而其气自左而升;肺居膈上而其气自右而降。肝为阳主升发,肺为阴主肃降。故从肝和肺的生理功能特点来说是“左肝右肺”。可见“左肝右肺”不是指解剖部位而言,而是指其功能特点而言:故张景岳说:“肝木旺于东方而主发生,故其气生于左。肺金旺于西方而主收敛,故其气藏于右”(《类经·针刺类》)。总之,肝生于左,谓肝气主升,其治在左。根据左升右降理论,肝的行气部位在左。 2.肝的形态结构:肝为分叶脏器,左右分叶,其色紫赤。对于肝的分叶,中医文献虽有记载,但有许多不确切之处,如《难经》就有“独有两叶”和“左三叶、右四叶,共七叶”之异。杨上善认为:“肝者,据大叶言之,则是两叶也。若据小叶言之,则多叶矣”(《难经集注》)。杨氏的描述,接近于肝的表面分叶为左右两叶,内部分叶计五叶的解剖实

肝的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疏,即疏通,疏导。泄,即升发,发泄。疏泄,升发发泄,疏通。“疏泄”一词,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土疏泄,苍气达”,与土得木而达同义:元·朱丹溪首次明确地提出“司疏泄者,肝也”(《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的观点。

肝主疏泄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

(1)调畅气机: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总的是关系到人体全身的气机调畅。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是气化作用的基本形式。人体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作用的机体。气化作用的升降出人过程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而实现的。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营卫阴阳,无不赖气机升降出入而相互联系,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读医随笔·卷四》)。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的活动也就正常协调。

(2)调节精神情志:情志,即情感、情绪,是指人类精神活动中以反映情感变化为主的一类心理过程。中医学的情志属狭义之神的范畴,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亦称之为七情。肝通过其疏泄功能对气机的调畅作用,可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人的精神情志活动,除由心神所主宰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故向有“肝主谋虑”(《素问·灵兰秘典论》)之说。谋虑就是谋思虑,深谋熟虑。肝主谋虑就是肝辅佐心神参与调节思维、情绪等神经精神活动的作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肝气升发,既不亢奋,也不抑郁,舒畅条达,则人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清朗,思维灵敏,气和志达,血气和平。若肝失疏泄,则易于引起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异常。疏泄不及,则表现为抑郁寡欢、多愁善虑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烦躁易怒、头胀头痛、面红目赤等。

肝主疏泄失常与情志失常,往往互为因果。肝失疏泄而情志异常,称之为因郁致病。因情志异常而致肝失疏泄,称之为因病致郁。

(3)促进消化吸收:脾胃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肝主疏泄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吸收的重要条件。肝对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和分泌、排泄胆汁而实现的。

协调脾胃的气机升降:胃气主降,受纳腐熟水谷以输送于脾;脾气主升,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脾升胃降构成了脾胃的消化运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保持脾胃升降枢纽能够协调不紊的重要条件。肝属木,脾胃属土,土得木而达。“木之性主乎疏泄。食气人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则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难免”(《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可见,饮食的消化吸收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密切关系,故肝的疏泄功能,既可以助脾之运化,使清阳之气升发,水谷精微上归于肺,又能助胃之受纳腐熟,促进浊阴之气下降,使食糜下达于小肠。若肝失疏泄,犯脾克胃,必致脾胃升降失常,临床上除具肝气郁结的症状外,既可出现胃气不降的暖气脘痞、呕恶纳减等肝胃不和症状,又可现脾气不升的腹胀、便溏等肝脾不调的症状。

分泌排泄胆汁: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胆汁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诚如戴起宗所说:“胆之精气,则因肝之余气溢人于胆,故(胆)藏在短叶间,

肝脏与情志

      肝脏与人的情志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情志表现中,刚柔适度才是正常的生理,中医学称“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无论暴怒过于刚强,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