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知道这几个超硬核神器绝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4收藏

大学知道这几个超硬核神器绝了,第1张

国家出品必属精品

央视网-纪实

纪录片真的很能引发我们的思考,真的很推荐大家多看看纪录片拓展自己的眼界!这个网站汇集了央视、国内地方台、BBC、国家地理、美国历史频道、NHK等等世界各地的高清正版纪录片资源,内容选题涵盖了历史、军事、人物、探索、社会、自然等各个类型,关键是全部免费!可以说是国内zui丰富的资源了!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国家出品的免费学习平台!

网站涵盖的学习资源超级丰富!从小学到高中各学科学习资源都有!甚至聚集了德智体美劳五大方面~很适合低年级同学在假期进行全面的学习!关键是免费学!还支持免费下载万千电子书!另外还有很多兴趣课程,篮球、美术、书法都可以免费学!

学习强国

自学宝藏APP!

里面有各种慕课视频,各个学科的教程都非常齐全!各个大学的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课程都可以免费看!而且看B站、看网剧、学英语都是免费的!

里面还有各种资格考试课程的学习资料,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到考研,都是免费使用!

国家数字图书馆

这个图书网站真的绝!

集合了4万余册的电子图书资源和上千种电子期刊还有各地的图书分馆的特色资源!真的没有你找不到的图书资源!除了图书,网站还有期刊、报纸、论文、古籍、音乐、影视、缩微等等资源,甚至还有非常全面的高质量网课!真的是行走的免费图书馆!

国家数据统计局

大学写论文的时候就被教授安利的一个数据统计网站!

里面汇集了工业、财政、金融业、人口、价格、资源与环境、能源、教育等等各行各业的官方权威数据!还详细到月度数据、季度数据、年度数据、普查数据!不要太贴心!zui 重要的是可以直接柱状图或者扇形图显示出来,简直不要太方便~

国家企业信息公式系统

这是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品的权威网站,直接输入公司名称就可以查询到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失信、诉讼等等信息!而且是完全免费的!

刚毕业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必备这个网站!找工作的时候避雷神器!

笛子的起源非常古老。很久以前,我国就有关于“笛子”的记载。 《风俗通》记载为汉武帝时丘仲制笛。马融《长笛赋》则说是出自羌,本四孔,京房加一孔、 《说文》在诠释“笛”字时说:“笛,七孔篇,羌笛三孔。”《乐府杂录》的记载更干脆: “笛,羌乐也。”杜佑的《通典》中也有“汉灵帝好胡笛”的记录……从这些材料看来,关于笛的起源问题,已不能详号、笛这一管乐器的来历,尽管有很多说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汉朝时张骞通西域后,从新疆、中亚细亚一带传入。

笛在外国起源同样很古老,最值得我们注目的是公元14至15世纪间,西班牙殖民者将秘鲁等地的固有文化做了最彻底的摧毁、在这以前,秘鲁本地的印第安人建立了“印加王国”,印加人有高度发达的文化,考古学家在出土的印加文物中发现,印加人拥有各式各样的乐器,其中就有很多笛子,而且还有由不同材料(如兽骨和陶土)精工制造的笛、从地理环境看,这些笛和其他乐器,都是印加人的创造,不大可能由另外什么地方传来。由此看来笛确实是一个极古老的民间乐器。

根据日本有关作家的统计,《源氏物语》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185处,涉及著作20余种,其中白居易的诗47篇,106处。

具体体现在:

在贵族以写汉字为荣,他们将写汉语认为是一种有文化的体现;

源氏在培养紫姬的过程中对紫姬的作诗习字非常重视,写诗被认为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视之为当时的风雅;

《源氏物语》中,对白居易诗歌的引用相当的多,涉及47篇;紫式部入宫做女官奉命讲解汉籍古书,其中就有《白氏文集》;源氏之母桐壶更衣受宫中其他妃嫔迫害,最终哀怨而死,用《长恨歌》的诗句来渲染悲剧命运;

《源氏物语》中,还引用有《古诗十九首》,包括刘禹锡、陶渊明的诗句;

唐朝音乐对日本影响很大,如作品第八回中的《春莺啭》是其皇宫保留节目,还有很多乐曲如《青海波》《广陵散》《喜春月》等;

《源氏物语》引用的中国古典典籍包括《老子》《庄子》《韩非子》《列子》《战国策》《礼记》《论语》《史记》《汉书》等;

引用“指鹿为马”等中国古代典故;

唐绘对日本绘画有很大的影响。书中绘画中的女性面容丰满、一副多福相,是中国唐代杨贵妃式的理想美人形象;

小说中经常拿中国和日本对比;

汉风俗对《源氏物语》 的影响,包括居室、服装、节日、娱乐、装饰、熏香、织物等方面,如卷中写到“源氏公子的居处觉得很像中国式样。四周风物,清幽如画。一切简单朴素,别有风味”等,绢绸、服饰、熏香、书写纸、家具等生活文化也在《源》中有所体现。

清代琴谱举要

清代影响较大的琴谱有《天闻阁琴谱》、《枯木禅》、《诚一堂琴谱》、《五知斋琴谱》、《春草堂琴谱》、《大还阁琴谱》、《松风阁琴谱》、《德音堂琴谱》、《自远堂琴谱》、《琴学入门》、《蕉庵琴谱》、《琴学心声》等。

回答中的所有古琴书籍资料均出自图中上面的那个印章,那三个字我不说你们应该认识吧,都是古琴谱古籍

《大还阁琴谱》:又名《青山琴谱》。虞山派徐上瀛传谱。刊于康熙十二年(1673)。所收31首琴曲中,增加了《松弦馆琴谱》不予收录的《雉朝飞》《乌夜啼》等快速节奏的曲目。

《枯木禅琴谱》:释空尘辑。8卷。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收录32首琴曲。

《琴学心声》:庄臻凤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撰。共收14曲,都是庄氏自己创作或改编的作品。其中8首有歌词,有些歌词是庄氏自制。

《五知斋琴谱》: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1721)。共8卷。所收33曲多注明出处,指法细致详尽,在旁注中有徐氏加工发展之处及评语,为近代流传很广的琴谱。

《春草堂琴谱》:6卷,苏璟(琴山)辑。清乾隆九年(1744)原刻本,又名《琴学新声》。

《自远堂琴谱》:清广陵派琴家吴灴传谱。共11卷,收93曲,末卷30曲附有歌词。

《松风阁琴谱》:程雄辑,2两卷。约成书于1684年。清康熙十六年程雄选定。共收11曲,且均注明来源,其中包括韩石耕等人的传谱。另附《抒怀操》1卷,收37曲。

《德音堂琴谱》:郭裕斋传谱,10卷。康熙三十年(1691)。为原刻本。

《诚一堂琴谱》:六卷,程允基(寓山)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

《琴学入门》:2卷,张鹤撰。收琴曲20首。附工尺谱。其中《阳关三叠》、《渔樵问答》等曲至今仍流行。

《蕉庵琴谱》:清同治七年(1868),广陵派琴家秦维瀚辑,收录32曲。其中的《龙翔操》等曲至今流传。

《天闻阁琴谱》:唐彝铭等辑。16卷。收录琴曲同时还收集了有关古琴美学、律学、上弦法等理论。

明代琴谱举要

明代刊印琴谱之风很盛,传承至今的明谱为数甚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神奇秘谱》、《太音大全集》、《西麓堂琴统》、《梧冈琴谱》、《风宣玄品》、《琴书大全》、《松弦馆琴谱》、《浙音释字琴谱》、《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等。

《风宣玄品》:朱厚爝辑于嘉靖十八年(1539)。全书共10卷。首卷为指法、调式等文字62则,手势图154幅;文字多取自《太音大全集》。书中收曲达101首,其中32首为琴歌。

《神奇秘谱》:编者为宁王朱权,明洪熙乙巳年(1425)成书。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集。全书共3卷,上卷《太古神品》收16曲,多为北宋以前的名曲,保留有早期传谱的原始风貌。中、下卷《霞外神品》收34曲。《神奇秘谱》所有琴曲都有解题,为研究古代音乐作品的重要史料。

《西麓堂琴统》:编者汪芝,成书于嘉靖乙酉年(1525)。全书共25卷。前五卷辑录南宋徐理的《琴统》和其他人的论文、杂说,后20卷收录自宋代的琴曲170曲。其中有《广陵散》的两种版本,以及外调琴曲一百多种等,多为其他谱集所未收。为明代收曲最多而且独具特点的谱集。

《琴书大全》:是中国现存重要的古琴文献之一。全书共22卷。前20卷为文字,有万历十八年(1590)萧大亨序和蒋克谦自序。文字部分包括:收录历代有关琴学的记载,如:声律、琴制、指法、曲调、弹琴圣贤以及有关琴的诗文等681篇。末2卷为琴谱,收录琴曲62首。

《松弦馆琴谱》:虞山派传谱。编者严澄。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初版22曲,再版陆续增至29曲。书中有编者所撰《琴川谱汇序》,批判了当时在琴曲中滥填文字的风气,在琴界有较大的影响。

《浙音释字琴谱》:南昌龚经编释。成书于1491年前。原书残,现存39曲。每曲逐音配有文字,大多难以演唱。个别为传统琴歌,如八段的《阳关三叠》是现存最早的版本。

《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编者萧鸾。《杏庄太音补遗》成书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全书共3卷,收72曲。编者强调本人是徐门正传,并在每曲前配以相应的“吟”,作为序曲。《杏庄太音续谱》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书中包括他游历吴、越所得的传谱和他自己的创作,共38首琴曲。

《蕉庵琴谱》

《梅庵琴谱》

《大还阁琴谱》:又名《青山琴谱》。虞山派徐上瀛传谱。刊于康熙十二年(1673)。所收31首琴曲中,增加了《松弦馆琴谱》不予收录的《雉朝飞》《乌夜啼》等快速节奏的曲目。

《枯木禅琴谱》:释空尘辑。8卷。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收录32首琴曲。

《琴学心声》:庄臻凤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撰。共收14曲,都是庄氏自己创作或改编的作品。其中8首有歌词,有些歌词是庄氏自制。

《五知斋琴谱》: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1721)。共8卷。所收33曲多注明出处,指法细致详尽,在旁注中有徐氏加工发展之处及评语,为近代流传很广的琴谱。

《春草堂琴谱》:6卷,苏璟(琴山)辑。清乾隆九年(1744)原刻本,又名《琴学新声》。

《自远堂琴谱》:清广陵派琴家吴灴传谱。共11卷,收93曲,末卷30曲附有歌词。

《松风阁琴谱》:程雄辑,2两卷。约成书于1684年。清康熙十六年程雄选定。共收11曲,且均注明来源,其中包括韩石耕等人的传谱。另附《抒怀操》1卷,收37曲。

《德音堂琴谱》:郭裕斋传谱,10卷。康熙三十年(1691)。为原刻本。

《诚一堂琴谱》:六卷,程允基(寓山)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

《琴学入门》:2卷,张鹤撰。收琴曲20首。附工尺谱。其中《阳关三叠》、《渔樵问答》等曲至今仍流行。

《蕉庵琴谱》:清同治七年(1868),广陵派琴家秦维瀚辑,收录32曲。其中的《龙翔操》等曲至今流传。

《天闻阁琴谱》:唐彝铭等辑。16卷。收录琴曲同时还收集了有关古琴美学、律学、上弦法等理论。

明代琴谱举要

明代刊印琴谱之风很盛,传承至今的明谱为数甚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神奇秘谱》、《太音大全集》、《西麓堂琴统》、《梧冈琴谱》、《风宣玄品》、《琴书大全》、《松弦馆琴谱》、《浙音释字琴谱》、《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等。

《风宣玄品》:朱厚爝辑于嘉靖十八年(1539)。全书共10卷。首卷为指法、调式等文字62则,手势图154幅;文字多取自《太音大全集》。书中收曲达101首,其中32首为琴歌。

《神奇秘谱》:编者为宁王朱权,明洪熙乙巳年(1425)成书。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集。全书共3卷,上卷《太古神品》收16曲,多为北宋以前的名曲,保留有早期传谱的原始风貌。中、下卷《霞外神品》收34曲。《神奇秘谱》所有琴曲都有解题,为研究古代音乐作品的重要史料。

《西麓堂琴统》:编者汪芝,成书于嘉靖乙酉年(1525)。全书共25卷。前五卷辑录南宋徐理的《琴统》和其他人的论文、杂说,后20卷收录自宋代的琴曲170曲。其中有《广陵散》的两种版本,以及外调琴曲一百多种等,多为其他谱集所未收。为明代收曲最多而且独具特点的谱集。

《琴书大全》:是中国现存重要的古琴文献之一。全书共22卷。前20卷为文字,有万历十八年(1590)萧大亨序和蒋克谦自序。文字部分包括:收录历代有关琴学的记载,如:声律、琴制、指法、曲调、弹琴圣贤以及有关琴的诗文等681篇。末2卷为琴谱,收录琴曲62首。

《松弦馆琴谱》:虞山派传谱。编者严澄。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初版22曲,再版陆续增至29曲。书中有编者所撰《琴川谱汇序》,批判了当时在琴曲中滥填文字的风气,在琴界有较大的影响。

《浙音释字琴谱》:南昌龚经编释。成书于1491年前。原书残,现存39曲。每曲逐音配有文字,大多难以演唱。个别为传统琴歌,如八段的《阳关三叠》是现存最早的版本。

《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编者萧鸾。《杏庄太音补遗》成书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全书共3卷,收72曲。编者强调本人是徐门正传,并在每曲前配以相应的“吟”,作为序曲。《杏庄太音续谱》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书中包括他游历吴、越所得的传谱和他自己的创作,共38首琴曲。

《蕉庵琴谱》

《梅庵琴谱》

清代琴谱举要

清代影响较大的琴谱有《天闻阁琴谱》、《枯木禅》、《诚一堂琴谱》、《五知斋琴谱》、《春草堂琴谱》、《大还阁琴谱》、《松风阁琴谱》、《德音堂琴谱》、《自远堂琴谱》、《琴学入门》、《蕉庵琴谱》、《琴学心声》等。

《大还阁琴谱》:又名《青山琴谱》。虞山派徐上瀛传谱。刊于康熙十二年(1673)。所收31首琴曲中,增加了《松弦馆琴谱》不予收录的《雉朝飞》《乌夜啼》等快速节奏的曲目。

《枯木禅琴谱》:释空尘辑。8卷。光绪十九年(1893)刊本。收录32首琴曲。

《琴学心声》:庄臻凤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撰。共收14曲,都是庄氏自己创作或改编的作品。其中8首有歌词,有些歌词是庄氏自制。

《五知斋琴谱》: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1721)。共8卷。所收33曲多注明出处,指法细致详尽,在旁注中有徐氏加工发展之处及评语,为近代流传很广的琴谱。

《春草堂琴谱》:6卷,苏璟(琴山)辑。清乾隆九年(1744)原刻本,又名《琴学新声》。

《自远堂琴谱》:清广陵派琴家吴灴传谱。共11卷,收93曲,末卷30曲附有歌词。

《松风阁琴谱》:程雄辑,2两卷。约成书于1684年。清康熙十六年程雄选定。共收11曲,且均注明来源,其中包括韩石耕等人的传谱。另附《抒怀操》1卷,收37曲。

《德音堂琴谱》:郭裕斋传谱,10卷。康熙三十年(1691)。为原刻本。

《诚一堂琴谱》:六卷,程允基(寓山)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

《琴学入门》:2卷,张鹤撰。收琴曲20首。附工尺谱。其中《阳关三叠》、《渔樵问答》等曲至今仍流行。

《蕉庵琴谱》:清同治七年(1868),广陵派琴家秦维瀚辑,收录32曲。其中的《龙翔操》等曲至今流传。

《天闻阁琴谱》:唐彝铭等辑。16卷。收录琴曲同时还收集了有关古琴美学、律学、上弦法等理论。

明代琴谱举要

明代刊印琴谱之风很盛,传承至今的明谱为数甚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神奇秘谱》、《太音大全集》、《西麓堂琴统》、《梧冈琴谱》、《风宣玄品》、《琴书大全》、《松弦馆琴谱》、《浙音释字琴谱》、《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等。

《风宣玄品》:朱厚爝辑于嘉靖十八年(1539)。全书共10卷。首卷为指法、调式等文字62则,手势图154幅;文字多取自《太音大全集》。书中收曲达101首,其中32首为琴歌。

《神奇秘谱》:编者为宁王朱权,明洪熙乙巳年(1425)成书。为现存最早的琴曲谱集。全书共3卷,上卷《太古神品》收16曲,多为北宋以前的名曲,保留有早期传谱的原始风貌。中、下卷《霞外神品》收34曲。《神奇秘谱》所有琴曲都有解题,为研究古代音乐作品的重要史料。

《西麓堂琴统》:编者汪芝,成书于嘉靖乙酉年(1525)。全书共25卷。前五卷辑录南宋徐理的《琴统》和其他人的论文、杂说,后20卷收录自宋代的琴曲170曲。其中有《广陵散》的两种版本,以及外调琴曲一百多种等,多为其他谱集所未收。为明代收曲最多而且独具特点的谱集。

《琴书大全》:是中国现存重要的古琴文献之一。全书共22卷。前20卷为文字,有万历十八年(1590)萧大亨序和蒋克谦自序。文字部分包括:收录历代有关琴学的记载,如:声律、琴制、指法、曲调、弹琴圣贤以及有关琴的诗文等681篇。末2卷为琴谱,收录琴曲62首。

《松弦馆琴谱》:虞山派传谱。编者严澄。成书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初版22曲,再版陆续增至29曲。书中有编者所撰《琴川谱汇序》,批判了当时在琴曲中滥填文字的风气,在琴界有较大的影响。

《浙音释字琴谱》:南昌龚经编释。成书于1491年前。原书残,现存39曲。每曲逐音配有文字,大多难以演唱。个别为传统琴歌,如八段的《阳关三叠》是现存最早的版本。

《杏庄太音补遗》、《杏庄太音续谱》:编者萧鸾。《杏庄太音补遗》成书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全书共3卷,收72曲。编者强调本人是徐门正传,并在每曲前配以相应的“吟”,作为序曲。《杏庄太音续谱》成书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书中包括他游历吴、越所得的传谱和他自己的创作,共38首琴曲。

《蕉庵琴谱》

《梅庵琴谱》

 卓别林除有表演天赋外,还具有音乐和歌唱的天才。他从小就爱唱歌,爱弹琴。他对唱歌着了迷,甚至在淋浴时也唱歌,走路时也边走边唱。他5岁就登台表演,他面对台上耀眼的灯光和台下烟雾蒙蒙中的一大片人,竟毫不心慌地大声唱起当时正在流行的歌曲《杰克•琼斯》。

 他除了唱歌还自备一架大风琴,音乐家朋友来了,先让客人弹琴,自己也常选一些乐曲弹奏。

音乐是卓别林的一种精神享受,又与他的健康和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古代医书指出的“天有五言,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的著名论断,形象地阐明了音乐可以通天地而合神化,具有“流通血脉,动荡精神,以和正心”的功效,说明音乐与健康密切相关。

 音乐(五音六律)之所以能治病,主要源于其节律和旋律,当音乐作用于人体时可同时激起物理和化学效应。

 从物理角度分析,音乐也是一种声波,能使机体各器官的振动系统产生有益的共振而实现节奏上的协调一致,对健康有利。

 从化学角度分析,当声波进入大脑时,可激发神经的兴奋灶,并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促进那些有利于健康的酶、激素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的分泌,从而改善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在日本,很多人用欣赏音乐的方法来调节血压,并成立了“日本生物音乐疗法研究会”。据悉,我国一些医院开展音乐疗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国古籍《新论•琴道》说到“玩琴以养心”。这是我国怡情养性方法的一种具体表现。很多大家都有弹琴习惯,科学泰斗爱因斯坦一生酷爱小提琴演奏,他认为世界就是由音乐和音符组成的,而人体犹如一架布满琴弦的竖琴,这些琴弦就分别代表着生理、心理、智力等方面的内容。当其中一根或几根发生“奏鸣”时,其他弦就会产生共振进入颅腔,并作用于脑电波而使人聪颖。

有的把弹琴的好处归纳为3条

 弹琴与气功中的练气、坐禅、内功非常相似,其功效也不亚于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放松疗法”和“自我训练”,对心理情绪和机体功能均有积极影响。

 弹琴还能使机体各器官的节奏取得协调一致。要想奏出一首动听的乐曲,就需要大脑、眼睛和神经系统的紧密配合。人们常说:“十指连心”,而手指在弹奏时的和谐动作确能使血脉畅通,使心脏和横膈膜得到按摩,从而有益于内脏和躯体功能的调整。

 弹奏各种乐器还会使平日不常用的左手获得练习机会,这对于促进小脑的发育和主司左肢活动的右脑的发展,对于平衡左右脑的作用,增强右脑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辨色力均有明显好处。生活实践表明,弹琴对于手指拘挛、屈伸不利,老年卒中后遗症等都有明显疗效。

健康提示

 卓别林的一生行为告诉我们什么?

 不停地学习对人的长寿有什么帮助?

 为什么卓别林的幽默能给他“增寿”?

 卓别林有什么养生之道?

 卓别林的性格和爱好对他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

这个日本和中国有两大交流时期隋唐的文化交流,和宋元明清时期的贸易交流,能乐最早出现在平安时代中叶(782-1185),当时正是我国唐朝中叶到宋朝的这段时间,我天朝圣国及朝鲜半岛的伎乐、舞乐、散乐相继传入日本,并长期在宫廷演出,促使日本能乐的诞生,而京剧起源于清朝初期,距今200多年,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而日本的能乐是一种包含了器乐、歌谣、舞蹈、模仿、杂技、魔术等表演的民间技艺,说白了就是"马戏团",所以京剧和能乐,并无什么渊源;

大学知道这几个超硬核神器绝了

国家出品必属精品央视网-纪实纪录片真的很能引发我们的思考,真的很推荐大家多看看纪录片拓展自己的眼界!这个网站汇集了央视、国内地方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