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果长了蛀牙,他们是怎样解决的,是拔牙还是其他办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4收藏

古代人如果长了蛀牙,他们是怎样解决的,是拔牙还是其他办法?,第1张

古人长了蛀牙很少去拔,而是选择外敷中药。现在的人很容易长蛀牙,因为经常摄入各种甜食,糖分是导致蛀牙产生元凶。古人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和我们不同,相对来说他们的食物中含糖量会比较少,也比较清淡,所以他们长蛀牙的几率比我们要少。

对于蛀牙,古人认为是吃了甜食以后胃火上升,湿气加重,从而有了蛀牙虫,蛀虫会不停地繁殖,不断地侵蚀牙齿,从而产生了龋齿。治疗蛀牙的方式就是杀死隐藏在牙面里的蛀虫,通常都是用一些中药做成药膏,然后含在嘴里,把蛀虫杀死后牙就不疼了,蛀牙也就好了。

而且古人长蛀牙后一般不内服药物,他们认为内服药物效果不够明显,并不能直接杀死蛀虫,反而还会损伤脾胃。

很多医书上就记载了治疗蛀牙的药,大多数都是用黄连、黄芩、山栀仁等消炎去火的药材混在一起,研磨成粉末,然后外敷在牙疼的地方,可以有消炎去肿的功效。

除此之外还有针灸的方法,找到“吕细”穴,然后扎针,也可以缓解疼痛,不过这种方法应该治标不治本,很容易复发。另外还有一种比较愚昧的方式是念咒,跳大神,找个会巫术的人来念一些咒语,据说能治疗牙病。很显然这种方式是不可能有效的,顶多就是一些心理安慰罢了。

总之,古人得了蛀牙也是有很多治疗方式的,但是现在看来基本上都不能治疗根本。不过好在古人的饮食比较清淡,他们还经常用盐水、茶水漱口,得牙病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牙痛治疗思路之转折点

病龋齿就是牙痛,就灸左手阳明脉,还可以用苦参煮汤来漱口。

苦参这味药是一个凉肾的药,苦参汤也代表了中医牙痛观的转折。因为苦参退火,清热,消炎,止痛,但用的久了也会伤肾,觉得腰痛的不得了。肾脏连着牙齿,牙齿是肾的烟囱。牙齿痛有可能是牙齿受了风寒,然后把牙齿束住了,牙齿本来要排放的热气就排不出来了。牙齿属于肾,肾的麻黄汤就是细辛,所以细辛煮水漱口,就可以把牙痛打通。这个与葛根汤的医案的思考角度是一样的,比如妇女的乳房发炎,往往都是太阳阳明合病的葛根汤证,或者是小柴胡汤当主轴,就是先得了感冒,六经病了,然后经络瘀塞,然后才发炎。所以不是发炎就要去消炎,而是要顺着这个热把这个热泄掉,用从治。

牙痛的药方 :用细辛白芷与防风浓煎后每天半夜三更就拿来漱口,发散风邪,牙齿就会长得很好。漱口沉香散:香附子八两,沉香、升麻各一两,细辛半两。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熟地黄,木律旱莲槐角子。木律也是胡桐泪,最主要的作用是把药性让它钻到牙龈肉里面去,如果没有胡桐泪可以用蚕砂,也就是蚕宝宝的大便。还可以用青盐跟附子做刷牙漱口,因为附子是一个能够帮助药性深入的东西,把附子打成粉,可以帮助药性钻进去。骨碎补很能固牙龈肉,也能代替胡桐泪。细辛、荷蒂、还有槐角,槐角是槐树的果实种子,荷蒂一定要有这个蒂,因为它是撑住整片荷叶的,所以特别有效,这些药除了青盐其他都要打碎,放在小陶锅慢火熬到两个小时,就把这些烤得干干的焦黄的药渣在打成细粉来刷牙,可以让牙齿变白,又可以补肾固牙床,还可以乌鬓发。遗山牢牙散可以让牙齿很牢固,里面有固气补肾的龙骨,生石膏、寒水石、白芷都是能够退胃火的,石燕子是一种像化石又像蚌壳的东西,古时候也是用来固齿,这些打成细粉结合石膏跟寒水石能够把牙齿抹得很白,都不会损伤牙龈跟牙齿。牙龈肉退掉是因为这个人的阳明火旺,所以阴虚。内服药以经方来讲,滋阴而退热,在阳明区块的是竹叶石膏汤;以时方来讲,竹叶石膏汤的子方比如甘露饮、玉女煎。外服药用补骨脂,也就是破故纸,比如用麦门冬煮水一直漱口,然后平常刷牙就用补骨脂。柳枝汤治齿根露出,把柳枝一把、地骨皮、细辛、防风这些药打成粉,每次用一两药粉,水一碗,酒一碗,煮到剩一碗以后,热漱冷吐,让齿根赶快长出来。 牙痛之青主派治法第一种牙痛是痛到要哭、涕泪俱出,牙根都肿起来了。就用治牙仙丹,玄参一两,生地一两。牙齿的上火有实火、虚火,脏有火都是虚火,脏火是没有办法收摄能量,所以火才散出来,因此是虚火。腑有火是实火。上下各两颗门牙是属于心包火,再旁边一颗是肝,再旁边一颗是胃,再旁边一颗是脾,再旁边一颗是肺、然后再到后面就是肾,所以要分经退火。心包火就加黄连、肝火就加栀子、胃火加石膏、脾火加知母、肺火加黄芩、肾火加熟地,这样加味,就可以把牙痛退掉。第二种牙痛就是蛀牙蛀穿的,就要用五灵脂、白薇、细辛、补骨脂去漱口,可以把蛀烂的孔慢慢调理回来,特征是如行来行去,就是牙痛是一阵一阵痛的。第三种牙痛是牙痛久了,上下牙床都腐烂了,变成没有办法吃饭,然后日夜呼号。因为胃火太盛了,属于阳明火就用张仲景的竹叶石膏汤,再加上一些清热散火的药,可以治疗牙龈腐烂的。第四种牙痛是到了晚上特别痛,代表肾脏不能收纳阳气,肾火浮越上来了,就用傅青主的引火归源法。煮一大锅的八味地黄汤放冷了再喝,熟地黄跟泽泻可以把药引入肾经;山药跟茯苓可以把药引入脾经,山茱萸跟牡丹皮可以把药引入肝经,这六味加上桂附的能量拉进三阴经里去保存,在这个过程中身体有一些火是内脏浮出来,这个火就会被肉桂跟附子一起收到肾里面。引火归源的身体特征是上半身很热在发炎,膝盖却是冷冰冰的。第五种牙痛是一开口吹风就痛得不得了,闭起嘴巴就觉得好一点,是因为牙齿受风邪了,恶风,所以束住了在发热,就用升麻、白芷再加一些细辛然后再加一些补药,还可以灸手阳明大肠经的肩髃穴。第六种牙痛是上下牙都痛,然后张开嘴巴吹凉风比较不痛,然后闭起嘴巴很难过,是因为湿气太重,牙齿就会被闷得受不了要出来透气,所以要用祛湿清热的药。   

茯苓、石膏、龙骨各一两,寒水石、白芷各半两,细辛三钱,石燕子大者一枚,小者用一对上七味为末,早辰用药刷牙,晚亦如之。

宋.王怀隐、陈昭遇 等《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柳枝汤治齿根出露,摇动疼痛,宜含柳枝汤方:柳枝一握,切,地骨皮、细辛、防风去芦头、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蔓荆子,以上各一两(※一方另有青盐半两)上件药,都细锉和匀,每用一两,以水一大盏、酒一盏,同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就于患处。

胡歌中医治牙是真的。

说到老中医胡歌,很多人都比较了解,知道他是治牙方面的大名家。而且曾经上过央视健康栏目,言谈举止都是非常有大家风范的。

老胡中医在业内是公认的治牙名家,多少资本家想找他合作,都被他拒绝了!是真正的良心中医。

对于这样一位名声在外的治牙中医胡歌,肯定会有很多诽谤者的。所谓人红是非多,马化腾每天还有十几万人骂他呢,任何名人都会有负面或者正面的信息,这点很正常的。

个人经历:

就像胡歌中医曾经在央视健康栏目上所说,如今眼红他的人太多了,有的造谣说他骗了1000亿。老胡歌中医说:“随他们去吧,或许按照他们的说法我可以入富豪榜了。”

胡歌中医的治牙理念就是:“与患者为友,真正的医患关系就是朋友关系”

这一点,很有名,在中医杂志上曾经发表过。尤其是胡歌中医的治牙理念。总之,这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治牙名家,上过央视,下过香,治牙界的泰斗级人物!这样的老中医,应该保护起来,心存善念,尊重老中医!因为这样的医生不多了!

我国有一句俗语“牙痛不算病,痛起来却要命”,而且各种止痛良药都有着各种禁忌,然人望而生畏,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牙痛的吧。 1.风热牙痛 主证 牙齿疼痛,呈阵发性,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牙龈红肿,全身或有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 证候分析:风热侵袭,火郁牙龈,瘀阻脉络,故牙齿疼痛,遇风发作,牙龈红肿;风热为阳邪,得冷则痛减,受热则更助风火而痛增。风邪外袭在表,与热相搏,故见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 治疗 (1)内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之法,选用薄荷连翘方。方中以薄荷、牛蒡子疏风清热,金银花、连翘、竹叶、绿豆衣、知母、生地黄清热解毒,凉血止痛。或用薄荷15g、白蒺藜15g、露蜂房15g,水煎服,以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2)外治:宜祛风清热,消肿止痛,用竹叶膏擦牙痛处,方中以竹叶清解风热,佐以生姜、白盐,借辛散咸寒降火之力,以消肿止痛。 (3)针刺疗法: ①针刺:取合谷、下关、颊车、风池、太阳、内庭、太溪、行间、太冲、牙痛穴(位于掌面第3、4掌骨距掌横纹1寸处)。每次2~3穴,强刺激捻转泻法。每天1~2次。 ②耳针:取面颊、屏尖敏感压痛点,捻转后留针15~30min,如需持续止痛可作耳针埋藏。 ③指压法:前三齿上牙痛取迎香、人中。下牙痛取承浆。后五齿上牙痛取下关、颧突凹下处。下牙痛取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点、颊车、大迎。以指切压,用力由轻逐渐加重,施压15~20min。 ④穴位注射:用鱼腥草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注入合谷或患侧下关,每穴0.5~1ml。 2.胃火牙痛 主证 牙齿疼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或出脓渗血,肿连腮颊,头痛,口渴引饮,口气臭秽,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象洪数。 证候分析:足阳明胃经循行人齿,胃火炽盛,循经上蒸齿龈,"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于齿牙,故牙齿痛,牙龈红肿较甚。火盛伤脉络则渗血,伤肌膜则化腐成脓。若火热结聚不散,则肿连腮颊;邪热上扰则头痛;热伤津液,故口渴引饮,大便秘结,口有臭气,舌苔黄厚,脉洪数均为胃腑热盛之象。 治疗 (1)内治:宜清胃泻热,凉血止痛,选用清胃散。方中黄连、石膏清胃泻火,丹皮、生地养阴清热,凉血止痛,升麻散阳明之火,当归和血。若胃腑困热,大便秘结,加大黄以通里泻热;若肿连腮颊,加板蓝根、蒲公英、地丁等;若胃火上蒸,灼伤血络,齿龈出血,宜清胃凉血,选用鲜芦根、西瓜翠衣、竹叶、绿豆、丝瓜络、薄荷、酌加石膏、鲜地黄、金银花等。 (2)外治:宜清热辟秽,消肿止痛。 ①含漱:用漱口方或淡盐水含漱,或用黄芩45g、玄参15g、地丁30g,煎水含漱,以清热、解毒、消肿。 ②擦牙:用竹叶膏擦牙龈痛处,以清热辟秽、止痛。 ③敷药:肿连腮颊,如意金黄散调水外敷以解毒消肿。 (3)针刺疗法:参考"风热牙痛"。 3.虚火牙痛 主证 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牙龈微红,微肿,久则龈肉萎缩,牙齿浮动,咬物无力,午后疼痛加重。全身可兼见腰痠痛,头晕眼花,口干不欲饮,舌质红嫩,无浊苔,脉多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虚,虚火上炎,结于齿龈,故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牙龈微红,微肿。虚火长时灼烁,龈肉受损而失于濡养,发生萎缩。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虚失于儒养,牙龈萎缩,则牙齿不固,而牙根浮动,咬物无力。午后阳明经气旺盛,更助虚火上炎,因此午后疼痛较重。腰为肾之府,肾阴虚则腰痠痛。阴虚髓海不足,故头晕眼花,虚火伤津,故咽干但不多饮。舌质红嫩,无浊苔,脉多细数,此为阴虚之表现。 治疗 (1)内治:宜滋阴益肾,降火止痛之法。选用知柏八味丸加狗脊。方中以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配用狗脊,以增强健肾壮筋骨、治腰痛作用;如兼有脾虚者,宜用左归丸,以滋阴补肾健脾。 (2)外治:宜降虚火。用龙眼白盐方贴牙龈痛处,方中龙眼肉滋阴补肾,白盐以降虚火。或用淡盐水含漱。 (3)针刺疗法:参考"风热牙痛"。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齿衄的定义 5 齿衄的病因病机 6 齿衄的辨证治疗 61 胃火炽盛 611 胃火炽盛型齿衄的症状 612 证候分析 613 治法 614 胃火炽盛型齿衄的方药治疗 615 饮食疗法 6151 推荐食材 6152 推荐食疗方 62 阴虚火旺 621 阴虚火旺型齿衄的症状 622 证候分析 623 治法 624 阴虚火旺型齿衄的方药治疗 625 饮食疗法 6251 推荐食材 6252 推荐食疗方 63 脾虚统摄无权 631 症状 632 治法 633 方药治疗 7 齿衄患者饮食禁忌 8 关于血证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齿衄的方剂 2 治疗齿衄的穴位 3 治疗齿衄的中成药 4 齿衄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齿衄 1 拼音

chǐ nǜ

2 英文参考

gum bleed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um bleed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gum bleedi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齿衄(gum bleeding[1][2])为病名[3]。见《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证治要诀·诸血门》。又名牙齿出血[3]、牙衄(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俗称牙血[4]。血证之一。是指以齿龈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阳明经脉入于齿龈,齿为骨之余,故齿衄主要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5]。

有的文献把牙宣病亦列入齿衄中[3],如《证治准绳·杂病》:“血从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

《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

症状名齿衄是指牙龈出血的表现[6]。

4 齿衄的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齿衄是指齿龈出血[7]。

《中医药学名词》(2010):齿衄是指以齿龈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

《中医药学名词》(2013):齿衄是指牙龈出血的表现[6]。

5 齿衄的病因病机

《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

齿衄因胃火上炎,肾虚火旺,上焦风热等因所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胃脉络于上龈,大肠脉络于下龈,皆属阳明。故胃火上炎,或肾虚火旺,皆可引起齿衄。

外伤亦可致齿衄[3]。

有的文献把牙宣病亦列入齿衄中[3]。如《证治准绳·杂病》:“血从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

6 齿衄的辨证治疗

内科范围的齿衄主要有胃火炽盛、阴虚火旺两种证候[5]。

61 胃火炽盛

齿衄·胃火炽盛证(gum bleeding with syndrome of blazing stomach fire[2])是指胃火炽盛,迫血妄行,以齿龈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等为常见症的齿衄证候[8]。

611 胃火炽盛型齿衄的症状

患者齿衄血色鲜红,渗血多,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5][3][9]。

612 证候分析

胃火内炽,循经上犯,灼伤血络:上龈属足阳明经,下龈属手阳明经,胃火炽盛,循阳明经脉上薰,以致齿龈红肿疼痛。络损血溢则齿龈出血。胃热上蒸故头痛,口臭。热结阳明故大便秘结。苔黄,脉洪数,为阳明热盛之象。[5][9]

613 治法

清胃泻火,凉血止血[5]。

614 胃火炽盛型齿衄的方药治疗

可选用清胃散、玉女煎等加减治疗[3]。

可用加味清胃散[备注]加味清胃散(《张氏医通》):生地、丹皮、当归、黄连、连翘、犀角、升麻、生甘草合泻心汤[备注]泻心汤(《金匮要略方论》):大黄、黄芩、黄连加减治疗。加味清胃散中,以生地、丹皮、犀角(可用水牛角屑)清热凉血;黄连、连翘清热泻火;当归、甘草养血和中。合用泻心汤以增强其清胃泻火的作用。可酌加白茅根、大蓟、藕节以凉血止血。[5]

615 饮食疗法 6151 推荐食材

齿衄·胃火炽盛证建议食用藕节、生地黄、当归、西瓜、赤豆、绿豆等[9]。

6152 推荐食疗方

[9]

1.木耳粥(《鬼遗方》):白木耳30g,粳米100g,大枣6枚。木耳用水浸泡半日,粳米、红枣如常法煮粥,待煮沸后,再人木耳煮成稠粥。

2.荷叶粥(《中国食疗大全》):荷叶1张,粳米50g。粳米加水煮成稀粥,粥熟后以鲜荷叶盖锅上,约10分钟后移去荷叶,即可服用。

3.赤小豆鸭汤(《中国食疗大全》):鸭去内脏洗净,将洗净的赤小豆、茯苓皮、葱、姜放入鸭腹内,加水、料酒、盐,煮熟。

62 阴虚火旺

齿衄·阴虚火旺证(gum bleeding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2])是指以 亏损,虚火上炎,以齿衄,血色淡红,起病较缓,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齿摇不坚,舌红,苔少,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齿衄证候[8]。

621 阴虚火旺型齿衄的症状

患者齿衄,渗血少,血色淡红,起病较缓,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齿龈不甚红肿,齿摇不坚,舌红苔少,脉细数[5][9][3]。

622 证候分析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络损血溢: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肝肾阴亏,相火上浮,热迫血行,以致齿龈出血,齿摇不坚。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动之象。[5][9]

623 治法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5]。

624 阴虚火旺型齿衄的方药治疗

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3]。

可用滋水清肝饮[备注]滋水清肝饮(《医宗已仁篇》):生地黄、山茱萸、茯苓、归身、山药、丹皮、泽泻、白芍、柴胡山栀、酸枣仁合茜根散[备注]茜根散(《景岳全书》):茜草根、黄芩、阿胶、侧柏叶、生地黄、甘草加减治疗。滋水清肝饮重在补养肝肾,滋阴降火;茜根散重在凉血止血,滋阴养血,故宜合用,随证化裁。[5]

625 饮食疗法 6251 推荐食材

齿衄·阴虚火旺证患者建议食用山药、阿胶、藕节、枸杞子、龟肉、冬虫夏草、生地黄等[9]。

6252 推荐食疗方

[9]

1.枸杞莲子汤:枸杞子15g,莲子400g,粳米100g。前两味加水煎取汁,与粳米同煮。温服。

2.生脉饮(《内外伤辨惑论》):人参10g切薄片,与麦冬、五味子煎汤,代茶饮。

3.枸杞粥(《太平圣惠方》):枸杞子30g,粳米100g洗净,放入锅内,加水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成粥。

63 脾虚统摄无权

有因脾虚统摄无权致齿衄者[3]。

631 症状

患者口唇色淡,面苍乏神,渗血少而缠绵不已[3]。

632 治法

补脾、益气、摄血[3]。

633 方药治疗

可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加减治疗[3]。

7 齿衄患者饮食禁忌

齿衄患者禁忌大寒大热的食物,如葱、蒜、辣椒、生鱼蟹等,慎啤酒及各种冷饮[10]。

8 关于血证

血证(blood disease[7]、blood syndrome[2])为病证名[11]。见清·唐容川著《血证论》。是出血性疾病的统称[2][7]。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12]。如吐血、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及外伤出血、妇科经带胎产出血等[11]。其中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为内科所常见。

血证可由外感、内伤的多种原因引起,而基本病机可以归纳为火热薰灼及气虚不摄两大类。在火热之中有实火、虚火之分,在气虚之中有气虚及气损及阳之别。证候的虚实方面,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实证;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属虚证。治疗血证主要应掌握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基本原则。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各种血证应酌情配伍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12]

现中医临床也有将血液系统疾病作血证专科者[11]。

详见血证条。

9

治疗牙疼的中药特殊法

适用对象:患有虫牙,蛀牙,并且经常性的疼痛的患者

原料:四棱草(药材市场有卖的),淘米水(浸泡,利于药性的充分释放),干净的青布(黑色的布)

自制步骤:

1,将四棱草根部洗净,然后锤融,用青布包好,做成小包

2,用碗装少量淘米水,将小包放入淘米水中,等待一会儿

3,将小包轻轻提起来,斜躺着将包中的药液轻轻的滴入眼中,这步非常重要,就跟滴眼药水一样。

4,你的眼睛会感到非常的痒,这是非常正常的,不要太惊慌失措了。闭眼等待2,3分钟后,用卫生纸将眼部擦拭干净。你会看到你的纸上有一小团红色的血丝状的物质(老人们说这是牙虫出来了,我也没仔细研究过)

5,重复以上步骤2至3次

这是来自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传统治疗方法,当今社会几乎失传,其效果和作用真的胜过其它药物疗法。保证你试一次后觉对感到不痛了,我自己有亲身体会。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健康!!!

下面有图:

今天自己就治疗了一回

牙痛

1、针三齿穴

2、针灵骨穴、大白穴(针刺深度要深,且需先针灵骨穴,再针大白穴)

3、针三重穴,门金穴

4、口齿神经痛引起牙痛:针外白穴、内白穴。

5、上排齿引起牙痛:小腿外侧见青筋放血,针三齿穴。

6、下排齿引起牙痛:足跗上青筋放血,针三齿穴、灵骨穴。

口舌生疮

1、针外三关穴

2、针三重穴,四花中穴、四花下穴

3、针金营上穴、金营下穴,下泉穴、中泉穴、上泉穴

4、四花中穴点刺出血,针四花上穴。

古代人如果长了蛀牙,他们是怎样解决的,是拔牙还是其他办法?

古人长了蛀牙很少去拔,而是选择外敷中药。现在的人很容易长蛀牙,因为经常摄入各种甜食,糖分是导致蛀牙产生元凶。古人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