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历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历程,第1张

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的颁布,拉开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2007年2月28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古籍保护工作,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8月3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会议,选定57家(后增至59家)古籍收藏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古籍保护试点工作,印发了《古籍普查方案》等文件,宣布成立了由66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自9月底开始,文化部组织开展了名录的申报工作。申报工作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文化、文博、教育、民族、宗教等系统的200余家单位及个人参加申报,截止12月中旬,申报数量总计超过5000部,古籍类型除大量的汉文古籍外,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金石碑拓、敦煌文献、舆图、竹木简等。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的入选标准十分严格。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国家珍贵古籍的评选标准,原则上与《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所规定的一、二级古籍的评定标准相同,即国家珍贵古籍原则上从一、二级古籍内选定。属以下两种情况的古籍暂不入选:一是专家审定时对版本存疑的,暂不入选;二是申报的版本残缺超过50%以上,其他收藏单位有同一版本全本的,暂不入选。11月初,文化部成立评审委员会,聘请简帛、碑帖、敦煌文献、佛经、汉文古籍、民族语文古籍、古籍保护等各学科专家,开始进行名录的初审工作。经评审委员会反复研究、审议,于12月中旬初步确定了名录的推荐名单。2008年1月7日,文化部办公厅向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发函,就名录推荐名单征求意见。根据各方的反馈意见,评审委员会研究后对推荐名单作了相应调整,于1月23日至29日在《中国文化报》及中国古籍保护网上向全社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根据公示意见,经评审委员会再次研究,将名录推荐名单调整确定为2392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8年3月1日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种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家。这2392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汉文古籍2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等14种文字。

古籍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籍是用来记录中华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古籍上面记载了很多古代的文学知识,对于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们的国家也非常注重对古籍的保护以及传承和发展,也开始重视对古籍的修复。古籍虽然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像已经很久远了,但是古籍文化必须要传承下去,也一定要加强公众和古籍之间的关系。要想让古籍很好的传承下去,就一定要注重中小学的教育,虽然近几年国画书法等也相继的进入了中小学的课本课堂里,但是也一定要让古籍进入中小学的课堂里。一定要让下一代知道古籍是多么伟大的一个文化载体。

要知道古籍是一个非常能体现我们华夏文明的载体,一定要加强青少年的古籍基础教育,多培养青少年们对古籍的兴趣,最好是通过去学习等方法来让青少年了解古籍的历史以及发展。古籍中记载有很多知识,比如我们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一些看法,对世界的看法等等。如果想要真正的了解中国人,那么古籍就是非常好的渠道之一。不光是中国人,可以通过古籍了解中国,对于一些外国人来说也是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古籍不能够仅仅只在学者之间了解起来,而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古籍的重要性。古籍从很多方面能够串起中华5千年的文明,这就是古籍本身的魅力,以及我们之所以坚持要传承古籍的原因。我们不光要保护古籍,而且一定要让古籍传承下去。

《山海经》里面介绍了很多珍奇异兽,很多人认为《山海经》里记载的神奇动物全是虚构的,但很多资料显示这些神奇的动物也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只是有些灭绝了,有些不在我们国内。

第一只:鹿蜀

“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山海经》里说,传说南方山系中的杻阳山上有一种瑞兽,名叫鹿蜀。它的形状像马,白色的头,身上长的花纹如同老虎斑纹一样,尾巴是火红色的,高高地在空中左右摇摆着,鹿蜀的鸣叫像是有人在唱歌。

据说将它的皮毛佩戴在身上,可以使子孙昌盛,因此它们经常遭到人们捕杀。早年人们认为这个就是斑马,后来人们发现了霍加狓。于是大家就开始争论,到底是斑马还是㺢㹢狓。要说像还真的挺像㺢㹢狓,描述也基本符合,但是这种动物只有非洲才有。

第二只:旋龟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huǐ )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旋龟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产业怪水,记载于《山海经·南山经》。

其体貌与普通的乌龟类似,但颜色为红黑,长着鸟的头,毒蛇的尾巴。据说它的叫声像剖开的木头的声音,将其佩带在身上,耳不聋,还可以治疗足底的老茧。其实,旋龟是真实存在的。

它就是鹰嘴龟。数量非常稀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药用价值产于我国南方以及越南等国,以前菜市场有卖的,现在很少见了。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本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10部古籍,包括3部汉文古籍和7部藏文古籍,分属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汉文1部藏文7部)、敦煌研究院(汉文1部)和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汉文1部)。

我省本批入选的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和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加上此前入选的甘肃省图书馆(第一批)、兰州大学图书馆(第二批)、拉卜楞寺藏经楼(第二批)和天水市图书馆(第三批),全省已有7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1、详细故事:柳下惠外出拜访朋友时遇上大雨,只好跑到古庙中避雨。但是柳下惠一走进古庙就发现了一个未着寸缕的姑娘,他连忙走出寺庙,站在外面的槐树下躲雨。这件事流传出来后,才有了坐怀(槐)不乱的典故。

2、流行原因:柳下惠在鲁国是个正道直行的人,他是所有美好情操、品行的一个代表,因为他德行很高,才会被人们推为“和圣”,将美谈都加到名人身上,而更有说服力和教化效果。如此想来,柳下惠坐怀不乱就有了一个具体的依托,也就导致了这个故事流传千古。

扩展资料

柳下惠高尚人品的故事

1、《国语·鲁语上》中记载道: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1年)夏,齐孝公出兵讨伐鲁国,臧文仲问柳下惠如何措辞,才可以使齐国退兵。柳下惠说,听说大国如果做好小国的榜样,小国如果好好侍奉大国,这样才能防止祸乱;时下鲁国作为小国却狂妄自大,触怒大国,无异自取其祸,怎么措辞都是没有用的。

2、柳下惠有一个弟弟叫展喜,在鲁为大夫。齐孝公领兵伐鲁。鲁僖公派展喜去慰劳士兵以便迎战。柳下惠得知,便向展喜授以方略,让他到齐营去见齐孝公。孝公问,“齐国大军压境,你们害怕了吧?”展喜笑道,“小人才会害怕呢,君子是不会害怕的!”孝公不解地问为什么。展喜说,“凭先王之命。

当初鲁之始封国君周公和齐之始封国君太公曾共同辅佐周成王。成王曾赐以盟书,说齐鲁两国今后要世代修睦敦好,不可以互相残杀。现在盟约尚藏在内府,载于史书,每当新君即位都要郑重地宣誓永志不忘。你才即位几天,怎么能把这事抛在了脑后?”齐孝公无言可对,自知理亏,只好撤兵。

参考资料

-柳下惠

主要因为里面东西太“乱”了。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诞生了很多为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例如李时珍在医学方面的成就、孙子在军事兵法上面的成就、孔子在人民思想上的成就等等。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极大的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我国建筑鼻祖,同时也是木匠鼻祖——鲁班。

他在建筑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人,甚至和孔子一样被称为“圣人”,并且还写了《鲁班书》等一系列著作,不过这本书最终被禁了,这是为什么呢?

《鲁班书》是中国土木建筑的奇书,能够被称为奇书足以见得这本书的厉害之处。

《鲁班书》上册为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其中也包含一些其他法术的咒语和符贴,不过这些法术都没有练习方法。由此也使得这本书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因为我国古代正史中对于建筑方面的技术很少有记载,并且很多手段都已经流失,那些现存的古代建筑艺术大多都是靠历代的匠师们口头传述的,然而对于鲁班这种圣人,人们自然也会夸大他的能力。

这本书中间记载了很多法术咒语,无论真假,这都让世人们为之疯狂,不过这些法术也不是只要靠着努力就能学会的。

相传想要学会这本书中所加载的法术,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要在“鳏”“寡”“孤”“独”“残”中选择一样来承担,这几个字代表的含义分别是:男人一生没有妻子或者妻子死去;女人一生没有丈夫或者丈夫死去;失去双亲或者死去父亲;一生没有后代;变成残废。

这五项没有一项是让人能够接受的,然而这本书几乎没有纸面形式,全是靠那些愿意舍弃一门的人传下来的,而后世再有想要学习这本书的人就必须在他们那里学习。

这五项是非常难以抉择的,说实话如果是随机一种代价来承受倒还好,往往人们最怕的就是自己选择的后果,于是这些“师父们”就代替那些想要学习此书的的人来做选择,当然这本书的这个传说并不是真的,也都是这些后世的工匠们编造的。

不过如今我国民间也有一些有关于《鲁班书》的传闻,这些传闻的真实性也无从考究。

那么为什么鲁班不愿意让后人学习这本书中的知识,甚至还立下了这样的规定?

这也有一个故事。

当时鲁班到国都造云梯,国都到鲁班家之间的距离非常远,不过对于一个会法术的人来说,距离算不了什么,他当即就发明了一个会飞的大鸟,念动咒语就能快速的飞翔,在回家之后不留神被妻子骑了上去。

但是妻子没有降落的咒语,于是就从天上掉下来摔死了,她的腹中也有鲁班的孩子,这让鲁班难过了很久,后来就把《鲁班书》上面下了咒,学习的人必须要“缺一门”。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历程

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的颁布,拉开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2007年2月28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