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3收藏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呢?,第1张

记得人教版中学文言文第一课,是《论语》十则,开篇就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说”不读“shuō”,而读“yuè”。老师说这是通假字,可学生心中总是愤愤不平,认为这是错别字,只不过是古人写的错别字而已。

《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可真的是这样吗?

先看看什么是错别字。错别字分错字和别字,错字就是写错了,写出来的像字但不是字;别字则是写出来的是字,但却用错了地方,如“寒暄”写成“寒喧”等。有丰富考试经验的广大学子应该都能理解一个道理,即正确答案是相同的,错误答案却总是千奇百怪。错别字也是这样,有可能是A错写成B,也可能错写成C,另一个同学还可能把CD错写成DC。也就是说,如果是错字,肯定各有各的错法。

网上流传着各类奇葩试卷

再回头看古文里的通假字,会发现,好多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怎么“错”都“错”成一样的呢?“悦”总是写成“说”,“汝”总是写成“女”,“现”总是写成“见”……这种现象,就不是错别字能解释清楚的了。

其实,通假字涉及到汉字造字法中一个重要概念,即假借。这是在表达某特定意思时,没有现成的字,转而借用其他同音字来的一种造字方法。《说文》:“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说文解字》书影

汉字是不断衍生的,古人能够使用的字比现代人少,因此常常遇到“提笔没字”的现象。我们可以假设下这个场景:孔子说“不亦悦乎”,但当时根本就没有“悦”这个字,但又得把老师的言论记下来,于是孔子的弟子只好用当时读音相近的“说”来代替。同时代的其他人也都是这样做的,这种情况就是通假。

可能现代人很少有古代人这种困扰,但笔者恰好有这样一个例子。

以前打字是用“智能ABC”输入法,字库有限。当时川渝这边的人普遍有个困扰,就是嬢嬢(niáng,即阿姨,四川话读音为一声)这个意思在普通话里找不到对应的字,也打不出来。类似的意思只好写作“阿姨”,看起来非常别扭。后来,笔者亲戚间流行起一种写法,用“秧秧”表达阿姨的意思。“秧秧”比“嬢嬢”只缺了一个鼻音,读起来奶声奶气的,略萌,于是至少在我们这个小县城传播开来,大家都这么用了。一定意义上说,“秧”就成了“嬢”的通假字。

可以想见,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没有字的困惑肯定长期存在,遇到上述情况,只好借用其他字了。因此,假借位列“六书”,是最重要的造字法之一。举一组例子,表示方位的“东西南北”这4个字全是假借字。

先来看北。

“北”字甲骨文字形

北的字形是2个人背对背站着,其实就是“背”的意思。比如“追亡逐北”。打仗时本方胜了,要乘胜追击,而敌人在逃命,肯定是背对着我们,所以追逐敌人时,看见的是敌人的背。因此,逐北就是逐背。

北大校徽上有小篆书写的“北大”二字,“北”字很像背对背坐着的两个人。

再来看西。

“西”字甲骨文字形

西的字形是一个鸟巢,本来是表达“栖息”的意思,即“栖”的本子。“西”字被借走,并广泛使用后,古人又给“西”加了一个木字旁,组成“栖”字,以示区别。

“南”字的字形应当是一个乐器的形状,原意是一种乐器,没啥好说的。

“南”字甲骨文字形

重点说一下东。

“东”字甲骨文字形

有人说这个字中间的圆形是太阳,表示太阳从东方升起,正好升到树木中间。这种说法不太合理,毕竟太阳东升还要西落呢,落下时就不经过树木吗?其实,这是一个象形字,两边扎口,中间鼓鼓的,像包裹一样,这是“橐tuó”的本字,意即口袋。

例如,重就是一个人扛一个口袋。

“重”字形1,非常形象地表示了一个人正背着一个大袋子。这么大的袋子,肯定很重。

“重”字形2,已经隐约能看到楷书“重”字的雏形了。

那么,怎么证明“东”是假借的“橐”呢?二者的读音并不相近。

其实,有一门语言的“东”字还保留了“tuo”的读音,说起来很神奇,那就是日语。想想看东京(Tokyo)不就读作“拖Q”吗?

看了这么多,大家是否明白,不要再说通假字就是错别字了,因为,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现在写的好多字,就都成了错别字了。

辑佚本古籍的缺陷如下:

1、由于古藉承载物有甲骨、简、金石、帛等形式,在某种情况下都会受到损坏,造成句字缺失,甚至整本整卷残缺不全,虽然后人会整理出“辑佚本”,辑佚本几乎一定会有错漏、误解,辑佚可能是古藉传出错最大的原因,有时不是整段缺失,会少写少抄一字,往往被称为“脱字”。

2、古人在誊刻、誊写、排字等过程中由于疏忽、误读、误认、通假字等原因造成错字,有些错字是关键字眼,甚至会造成后人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误解。

现在所说的古文,不一定都是原文。

1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肯定有丢字,丢页等现象出现;古代手抄本很多,难免抄错;

2各家印刷作坊,也可能出错;

3编书的学者,极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好恶而改动;

4各个学派的学者,极有可能按着个人的理解而增删;

5明朝的“永乐大典”,清室的“四库全书”,在编辑过程中,为了本朝的利益和需要,也是大改大动;

6汉初,尚书失传了,是根据一位老儒“伏生'的记忆,口述,记录了尚书28篇,历史上叫"今文尚书"。伏生牙都掉光了,吐字不清,再加上方言,记录的不是很准。

7历史上不乏造假者。相传西汉初,鲁王扩建花园,拆了孔子家的墙壁,在墙里发现古文尚书13篇,是伪造的故事。到了东晋,又有一个叫梅颐的人,也伪造了几篇。从宋朝有人质疑,到清朝,历时七百多年才甄别定案;

8汉字越来越多,古时借用是常有的,不足为怪;

9个人还有用字习惯不同。

终上所述,错别字,通假字在所难免,只要明确了,并不影响阅读,学习。

六朝和隋朝时期,社会流行的书体以真书(楷书)和行书为主,同时也出现了草书和隶属。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种书体逐渐走向完善,并且出现了众多的书法名家。

在隋代,官方推行的标准字体是楷书,也叫真书。这种字体在当时被广泛使用于官方文书、科举考试等场合。同时,隶书和篆书也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得到发展和使用。

在六朝时期,书法艺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真书、行书、草书、隶属等书体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六朝时期也是书法理论产生的时期,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如王羲之、颜之推等人的出现,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六朝和隋朝时期,真书和行书是最为流行的书体,同时草书和隶属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应用。

段文倡谱序原文篇

段姓胄出黄帝厥子十四曰圉食邑京兆虞夏之际蕃干王室至周宣王时有段珥为国卿士以德行称其后适晋悼公时有大夫曰翀翀生赭为平公中军佐翀(疑印刷时为赭字误)生辉辉生生(疑印刷时为炤字误)炤世为大夫及三卿分晋历诸战国之臣在齐曰段本曰段木在在中山曰段高在秦曰段参在赵曰段椅在燕曰段炳在魏曰段穆段楷穆之后仕赵楷之后仕秦楷之孙曰段忠秦末封东蒙王在韩曰遐曰段悠曰段俦昭侯时韩相段伟生至慧至慧生子二曰段洪曰段浩浩为平乡伯生子二曰舟曰楫舟嗣伯爵揖周末居晋河东西共城至韩相直下曰泰为颖川郡守泰七世孙巖为东海郡邳县尹巖五世孙曰都侨为益州武阳县尹都侨五世孙曰坎任河南郡守寓武阳县坎五世孙曰城任河北魏郡昌乐县尹城六世孙曰震任新安歙县尹震五世孙曰玠迁乐平六孙曰健唐初由由隆兴任饶州牧健子三孟至纯直下侨居苪城仲至正直下居歙季至中寓鄱瀳滩是为廿四田子孙之一世祖倡虑来世繁庶昭穆失序亲疏不分故辑家乘以为后述者地耳。

宋至道二年岁次丙申仲秋月吉旦 ()为本人注

重新附上译文供参阅:

吾段氏之先,黄帝十四子圉,封于段,以地为氏。其后徙京兆,始称望族焉。至周宣王时,有段珥为王卿士,以德行称。数传适晋。晋悼公时有大夫曰翀。翀生赭,为平公中军佐。赭生晖,晖生炤,世为大夫。及三卿分晋,历仕战国。在齐曰本,曰木,曰干纶。在中山曰高,在秦曰参,在赵曰椅。在燕曰炳,在魏曰干木,曰穆,曰楷。干木高隐不仕,穆之后仕赵,楷之后仕秦。楷孙忠,秦末封东蒙王。在韩曰规,曰遐,曰悠,曰俦,曰伟。规为韩子相。伟生至慧。至慧生子二,曰洪,曰浩。浩拜平乡伯,生子二,舟,楫。舟嗣伯爵,揖徙河东共城。生子泰,为颖川守。泰七世孙岩,为东海邳县尹。岩五世孙都侨,为益州武阳县尹。都侨五世孙坎,居武阳县。子祎为河阳郡守。祎四世孙城,为河北魏郡昌乐县尹。城六世孙震,迁新安歙县。震五世孙玠,迁乐邑。六孙健,公唐初由洪州宦游饶州。生三子,长至纯,迁山西芮城。次至正复居于歙。幼至中因随父任留居鄱阳氵荐滩。即以为一世祖。盖重始迁也。至中公生子三,则二则六则八。则二为鄱阳之出祖,则六五世孙列十世迁馀干,为馀邑之出祖,则八迁都昌为都昌之出祖,阊虑子孙蕃衍,昭穆失序,亲疏不分,故居官暇日,手揖族谱,使后世子孙有所考焉。 宋至道二年丙申秋 至中公十世孙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进资政大夫文阊序

有三种说法。

1、是因为古时趵突泉喷泉之水高达数丈,几次立碑都被冲倒了,于是明朝时济南府请山东巡抚胡缵宗书写立碑,因为胡巡抚是甘肃天水之人,又 是山东大吏,想以他之笔,标趵突泉之名,并压住这汹涌不息的趵突泉水。

胡擅书大楷,字写成后,济南石匠选上好石材刻碑。端午这天,知府官吏把刻有“趵突 泉”的石碑竖立在趵突泉源头。不久却发现,“突”字上的两点被腾空的泉水冲走了,都说冲到大明湖去了,其中一点留在了“明”上。这也是为什么趵突泉石碑 上的“突”字少了两点。

2、“大明湖”三字是从清嘉庆大明湖碑上拓下来的,碑则为嘉庆书法家登州人于书佃创作,这“目月”组成的明是帖写的写法,并不是错字,使用哪种写法 是书家的创作自由。在书法艺术中,为了字体结构平衡或者美感,经常会有加笔和减笔的情况。

3、清朝书法家为了避讳明朝的“明”而多写了一笔,尤其是在“大”字之后,否则写“大明”有可能遭到文字狱,而趵突泉的“突”字则可能是书法家的艺 术需要。

据说,“明”字也是诸多碑文上出现次数最多的“错字”。比如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保护碑,上面的“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

成都武侯祠内也有块 匾额叫“明良千古”,其中的“明”就写成了“眀”。也有人认为,用“目”代替“日”是一种智慧,代表的是一双慧眼,“明良千古”就是这个用意。

扩展资料:

大明湖的异常奇物

“蛇不见,蛙不鸣”说的是在大明湖周围见不到水蛇,也听不到青蛙鸣叫。按照自然界特点,有水的地方就有水蛇,有青蛙就有叫声,而大明湖没有水蛇,有青蛙却听不到蛙声。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护城河里呱呱直叫的青蛙放到大明湖里,立刻就不叫了,把原来在大明湖不会叫的青蛙放到护城河,到了一定时期就会呱呱直叫。大明湖“蛇不见,蛙不鸣”的现象也被记载在《历城县志》中,而且已被列为我国四大自然生态之谜之一。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呢?

记得人教版中学文言文第一课,是《论语》十则,开篇就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说”不读“shuō”,而读“yuè”。老师说这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