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怎样成就的 就是苦修 向下 高于人的思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6收藏

佛是怎样成就的 就是苦修 向下 高于人的思想?,第1张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从持戒成就的。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这是说戒能生长一切的功德。

出家修道的人,想要立功立德,就是持戒。时时都依照戒律去修行,持戒而不犯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不做一些犯戒的事情,这就能生一切的功德,什么功德都会生出来。

持戒不贪,不贪就是布施,能持戒也就有布施的功德;持戒不犯戒,不犯戒也就是持戒的功德;持戒能忍辱,这是忍辱的功德;持戒也就是精进,这是精进的功德;持戒也就会得禅定,这是禅定的功德;持戒能生出种种的智慧来,这就是智慧的功德。

持戒就能生出种种的功德,所以戒是最要紧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从持戒成就的。以持戒的功德才能成佛;以持戒的功德才能做菩萨;以持戒的功德才能证阿罗汉果,所以“戒”是最要紧的。因为这个,所以出家人一定要受戒,受了戒之后要守戒,不犯戒。

戒就是“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所有一切的善事尽量去做;所有一切的恶事尽量不去做。不要做一些善恶夹杂的事,善恶夹杂是怎么样子呢你做一点善事,又夹杂着一点恶事;口是心非,口里说的是很好的,心里想的是很坏的。这都是不持戒,这也就是善恶夹杂。做点好事而有所贪求,这就是恶事。好像来拜佛,到道场里头,或者偷东西,或者来骗骗人,这都是善中有恶,善恶夹杂,将来的果报都是丝毫不爽的。

所以我们道场里拜佛,必须以纯洁的清净心来拜佛。不要在道场里拜佛,趁着人家看不见时,自己就偷东西,这样子将来会没有手,甚至于有手也不会用,这都是偷东西的果报。

所以你看那个瞎子看不见东西,也就因为跑到道场里头去偷东西;或拽子,手不会用,也是因为偷东西,这都叫善恶夹杂。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明白因果,不要错因果。你“差之丝毫,谬之千里”这因果是很厉害的。

为什么我们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呢就因为有因果关系,种善因就会结善果,种恶因就会结恶果,所以我们不可以随便做坏事,要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此则略说”:戒,能生一切的功德,所以在前边略略说一说这个“持戒之相”:前边说的这一段经文,这都是应该持戒的一种相状。不贩卖、不持钱财、不贸易、不贩毒、不去蓄养奴婢、不去教人民做这种坏事。这一切一切,还有今天所讲的不要作咒术、仙药,这些都是持戒之相,受持戒律的相状。“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持戒律就是依照解脱的根本去做,顺着解脱的根本去修行。“故名波罗提木叉”:所以戒又叫保解脱——保证你能解脱,保证你能得到自在。你若持戒,就能得到自在;你若不能持戒,就得不到自在解脱,所以叫保解脱。

又叫别解脱——就是特别的能得到一种解脱,又叫别别解脱——各别各别的能得到解脱,这是波罗提木叉的意义。

“因依此戒”:你因为依照戒律去修行。各位要特别注意,不是这样说一说就好了,我们一定要真真实实照戒律来做,严持戒律。因依此戒,能“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能得到生出一切禅定的功德,能得到灭苦、了苦的这种智慧。得到灭苦的智慧,就没有烦恼了。烦恼就是苦;你没有烦恼,苦就灭了;灭了就生出智慧。有智慧的人,什么时候都没有烦恼,明明了了的。

我常对你们说:“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恶人”,你尽怨人,怨天尤人,这是恶人。“富人不占便宜”,真正富的人,有钱的人,不会尽想占人家的小便宜,不会一举一动都想要自己得到利益。想要占便宜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穷人。穷人他尽贪图小利,占人家小便宜,无论和谁来往,先打一打算盘:我能得到这个人的什么好处欢喜占便宜的人都是穷人。你想一想,有钱的人为什么要占便宜已经有钱了嘛!为什么要占便宜总是觉得自己穷,总觉得不够,所以才尽想占小便宜。

“贵人不生气”,尊贵的人不会生气的,你看那一个人若是时时刻刻没有气生,这就尊贵,是贵人。“生气是贱人”,常常生气的人是很贱的,没有价值。“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智慧的人,没有烦恼;有烦恼的人都是愚人。

人生烦恼是自己给自己上刑,自己打自己嘴巴,打自己耳光,你若是不信,你试试,生了一回气,生了一回烦恼,全身骨头节都痛的,痛得晚上也睡不着觉,吃东西也不香了,就那么厉害。所以你若能持戒,就能灭苦,也能生出大智慧。

问题一:佛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不要太执着,佛告诉我们,要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阿弥陀佛!!看破世间一切,无欲无求,却仍报有理想 佛教的最高境界是无我;

道教的最高境界是无为 无我。要学会与天地和谐,与自身和谐,与社会和谐 菩提本非树,亦非明净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也就是道家所说的――心若止水 “本我”“真我”是指修炼者在忘记“本我”的境界中发现了另一个“真我”,其实气功和佛教达到这种境界的信徒都知道这个真我的感觉,而这胆“真我”的本质,是在自己里面和灵魂合而为一的邪灵。 无我中的“我”就是指“樊我”,或者“俱生我”。因为万事万物皆因因缘而生,没有不需要因缘就单独存在的“我”。因为都需要因缘,所以因不存在的时候,果也不存在,所以单独的“我”是不存在的

问题二: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佛教的最高境界就是修出大慈悲心,看众生都苦,于是发愿要普度众生。佛教最高境界通常涅经由禅定的体悟而抵达,其过程为先倒退至胎儿期记忆,胎儿期记忆倒退完毕则人的一切记忆全部清除,此时闭目所见的虚空(我们命名为“虚空记忆”)就是涅。涅的合理内核,在于用和胎儿期记忆相关联的虚空记忆彻底洗刷恐惧的心理底床,重新奠定人的心理基石。轮回观是对倒退式胎儿期记忆中的变形现象的误解人的精神起点始于胎儿期记忆,而且在个人历史和人类文化中均能看到胎儿期记忆所留下的强烈痕迹和影响。 涅是佛教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能通过人的修行实践一步步达到。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自我追求过程中,可以体会“涅”的生理C心理意义。“公无前623年五月间的月圆日,当今尼泊尔和印度交界处的古迦毗罗卫国的兰毗尼,一位高贵的太子诞生了,他必将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导师。”“他被取名为悉达多,……在他童年时代,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之事。……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国王组织部署了王耕节,这是全国人民的节日。……毗钵罗树下宁静、祥和的气氛,与庆典的欢快娱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的一切都能使人安静下来,善于思考的太子,年幼智高,跏趺而坐,致心一处,意念呼吸,当下就证得一心不乱的三摩地,获得第一禅悦。”“他深深同情痛苦中的人类。……他决定抛弃世俗生活,追求真理和永恒的安乐。……这年,悉达多太子29岁。”其后他向苦行僧阿罗罗迦罗摩仙人修习梵行和更高层次的禅定即空界禅,又通过内在智慧了证法教,并安住所证之法,最后获得思维集中的最高境界即非想非非想界,这是世界禅的最高境界。“他也意识到,人们只有潜入内心,才能发现最高真理,因此,他不再向外寻求帮助了。”“在《摩诃萨遮经》中,佛陀这样讲述了他开始的修行。”他“咬紧牙关,把舌头贴紧上颚,以善念控制、战胜、消灭恶念。”接着又依次修习止息禅定,修习非呼吸之法,再一次修习非呼吸禅定法门,再一次体受非呼吸的禅悦,完全断食辟谷。然而,他“从自己的修习实践中,终于彻底地认识到自我折磨的苦修于道无缘。”他回忆小时候“曾坐在一棵清凉的毕钵罗树下,聚精会神地自然深入止息禅思之中,此禅思使他进入第一禅地。因此,他想,是呀,这才是觉悟之道。”“通过禅定,他制心一处。内心如同一面光亮的镜子,万法皆如实映现出来。因此,他内心安隐、洁净、无贪无染、柔和、警醒、坚定不可动摇,……他忆念了前生前世的生存方式及详细情形。这正是他在夜里第一时所认识的知见。……他以圣人的天眼神力,观见众生的轮回。这正是他在夜里中时了证的第二知见,消除了对未来的无知,以清净之心,直指灭尽烦恼的悟解。……他的意识从 、生欲、无知等烦恼中得以解脱。解脱之后,他明了:已获解脱。并且意识到:轮回已断,圣身已证,所作皆办,更无后生。这就是他在当夜第三时所悟的第三种知见。无明除,智慧生,黑暗消,光明至。”“觉悟之后,斋戒七七四十九天,静默安坐于菩提树下或其附近,深入禅思。……第七个七天,佛陀安详乐住于榕树下,享受解脱三昧之喜。轮回无数生死中,追寻不见造屋者(原注:即贪)。生生死死苦不堪,终见原来营造者。汝将不复造此屋(原注:色身),折断椽木(原注:烦恼)碎脊梁(原注:无明),心梁无为达苦灭(原注:涅)。黎明觉悟之时,佛陀口诵此快乐偈,形象地描述了出世之德的辉煌以及内心世界的精神体验。……推倒房屋,心则无立身之地,从而进入无为之境,这就是涅。”从上述释氏最后进入涅境界的追求过程中可以知道,释氏首先认识到物质享受毫无意义,为了摆脱世俗烦恼,追随苦行僧式的修习禅定。从实践中释氏明白了自我折磨的苦修只能搞垮身体,精神开发>>

问题三:佛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佛法的最高境界,历来表达得最准确、最精炼的,就是《心经》。

就是那260字,就是佛法最高境界。

问题四: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其实,我记得在哪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人的最高最高的境界,是接近于神的,但世界上极少有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凡人,就算是得道高僧,也不能完全的看破红尘,佛是最为我崇敬的,丝毫不敢亵渎。

佛的最高境界,这凡世中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解释的透彻。我只能尽我所能解释。

佛的最高境界,就是,到了那种心比静止的水还要平静千万倍的境界,任何人,是,都无法使其动之丝毫。真真正正的看破红尘,心里不掺一丝杂念,对湮灭也没有丝毫的惧怕,笑对所有冥冥中的定数。

问题五: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普度众生吧?”“不对!”“自渡渡人,自利利他?”“也不对!”“师傅,那徒儿就不知了?”“悟空~佛的最高境界就是‘世人皆是佛,而我则为人’”“徒儿不解?”“菩萨佛祖让我们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得真经来救赎世人,则不如说是世人救赎我们!取经之路多坎坷,皆需世人贤助,若历尽八十一难还无所悟,取得真经也无用!”“师傅,徒儿还是不解?”“悟空~取经是为众生,但是取经之路却是众生之路,没有众生之路,就没有真经!一回取的空白经书为何空白?就是我们没有悟到‘天下苍生皆为我师,皆为我佛’之道!所以佛祖派出金翅大鹏,万年玄龟助我等领悟大道,才使得我等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悟空,我等大道正果皆来之世人,若无世人,我等何能途经傲来之国,乌鸡之国为何要途径各国需盖通关文牒?这就是世人在洗涤我等的灵魂,只有经历坎坷,历尽磨难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但是在成功后还要回想下成功的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你的成功是来自你身边的所有帮助或者伤害过你的人!这就是我所说的‘世人皆是佛,而我则为人’其实就是每一个都在帮你改变自己,只是看你自己有没有先知先悟了!”“师傅,徒儿明白了!佛的最高境界就是‘世人’!”其实你我所有人都是佛,这个佛来自内心!

问题六:佛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佛教的最高境界就是修出大慈悲心,看众生都苦,于是发愿要普度众生。

佛教最高境界通常涅盘经由禅定的体悟而抵达,其过程为先倒退至胎儿期记忆,胎儿期记忆倒退完毕则人的一切记忆全部清除,此时闭目所见的虚空(我们命名为“虚空记忆”)就是涅盘。涅盘的合理内核,在于用和胎儿期记忆相关联的虚空记忆彻底洗刷恐惧的心理底床,重新奠定人的心理基石。轮回观是对倒退式胎儿期记忆中的变形现象的误解人的精神起点始于胎儿期记忆,而且在个人历史和人类文化中均能看到胎儿期记忆所留下的强烈痕迹和影响。

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能通过人的修行实践一步步达到。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自我追求过程中,可以体会“涅盘”的生理C心理意义。

问题七:佛中“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禅的最高境界---心如止水 古人尤其是名人,向来盛行谈禅论道!因为,禅可以净化人之心灵,可以感悟人生之真谛!而谈禅的最境界就是-----心如止水 心如止水,简言之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定力达到极高的境界,可以物我两忘,波澜不惊!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住的地方与著名的金山寺只有一江之隔,金山寺主持是位得道高僧---佛印禅师,苏东坡经常与禅师谈禅论道,时间久了,俩人交往十分密切,感情也很深厚,可谓同道知已! 苏东坡才高气傲,自以为参禅有得,他撰写了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诗中的八风是指人生中的毁誉讥讽等八种情景,他得意地派书童过江送与佛印禅师。 佛印禅师看后便回信一封。 苏东坡看完禅师的信后便十分气愤,他满以为禅师会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万万没想到禅师的回信竞是带有悔辱性的“放屁”二字。 苏东坡乃当时大才巨子,哪里受得了这轻慢与羞辱?苏东坡带着一腔怒火,立刻上山去找禅师理论。可那佛印禅师便笑道站在寺门口相迎。 苏东坡便上前质问禅师为何羞辱我?禅师依然笑着看着苏东坡,良久以后,便讲到:“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过江了呢?” 良久后,苏东坡才顿然醒悟!羞得无地自容,是啊,自己不是感觉已经能够心如止水了吗?怎么禅师一个小小的测试就经不住了呢?简直是夜郎自大呀!唉! 心如止水,就是要告诫人们,在荣誉面前、在诋毁面前、在苦乐面前、在贫贱面前、在失落面前、在曲折面前、在痛恨面前、在名利面前……都要“宠辱不惊”与心如枯井!!

麻烦采纳,谢谢!

问题八:修佛最高境界是什么 修道最高境界是什么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会在六界中轮回。天界,阿修罗界,人界,畜生界,饿鬼界,地狱界。轮回各界都是因业力所为,所以认为只有行善积德才能超脱六道轮回,步入西方极乐佛土。所以如来佛子的六字真言,嘛呢吧咪耍能断除六道苦难。救度天界中的死苦难忍之烦,救度阿修罗界争斗死伤之争,救度人间生老病死之贪,救度畜生界蠢哑之苦,救度恶鬼界饥饿难熬之难,救度地狱界冷热煎熬之灾。

对道教不剩了解。

修持佛法非常讲究戒定慧三无漏,任何法门皆不离此三字要诀,一切法门的修持都是从持戒入手,如果一个佛教徒连这最基本的戒都不愿去持的话,那是不可能有所成就而做到离苦得乐的。所以戒是三无漏学的首要条件,因持戒而去除身口意三业得清净继而修定,我们平时有由于无明造作,心念相对比较杂乱,而这散乱的心使我们很难在遇事时冷静观察,心念容易随境转而生起贪、嗔、痴、慢、疑等业障,在此心境下,很难有能力冷静地分析观察事物之本性,所以我们一定要首持戒而后修定,有了这定心,我们就比较容易深入分析观察到事物的真相,而这能深入分析观察到事物真相的能力就是智慧。因此,三无漏学是修行的次第,有一定的次序,因戒而定,有定生慧,这就是修行的次第。

什么是禅定呢?

禅定是由梵语翻译过来的,译间为禅那就是静虑的意思,静虑——就是把心定下来,冷静地分析观察思考问题。“定”——就是在观察境界时专心一致,摄住散乱的心念专注一念上;“观”——既是作这种行观。修持禅定者都不离“止、观”二字,只有在此二字上下功夫,才能入于正定之中。佛教把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在欲界居住之众生都有无穷尽的贪欲;而色界、无色界境界是要靠修禅定才能进入的。

而我们要想进入色界、无色界就得靠修行来完成,在进入四禅八定乃至灭尽定前,我们必须要经过一些在欲界的基本训练,要经历粗心定、细心定,欲界定、未来禅等四个过程,才能真正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灭尽定的过程。下面我们来具体讲解一下这四禅八定的修持次第和心境:

粗心定:

开始学禅住者,心相对比较散乱,杂念较多,很难使自己静下来;而由于姿势不端正而引起腰酸背痛;而由于长期处在精神肌肉紧张状态下,坐不多久就发生腿酸、麻、胀、痛体症,呼吸不够顺畅,胸闷等现象,而难于持久。所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我们要用有效的具体方法来摄住我们原本散乱的心念,调整原本不端正的姿势,理顺我们呼吸状况;具体方法有观心法、观息法、参话头等方法,使我们原本散乱的心念收回来,这样心念慢慢地就会变的很细微了,慢慢地通过调整,把原本不端正的身姿调整端正了,通过这些方法,把原本不顺畅的呼吸顺畅起来,而达到这状态就说明你已经到了粗心定了。当然,进入粗心定并不代表已经达到无念的状态,只是比原来的念要少的多了,只是念比原来要细微些了;身体也已经端正了,肌肉也处于相对的松驰状态了;而呼吸自然也比较顺畅了,但是呼吸还远远不够细长;心念摄住了,只是杂念少了,不再会胡思乱想了,但是念还是有的,还是通过我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断产生。

细心定:

当你进入细心定后,你的心念已经很细微了,身体也能自然平衡端正了,久坐也不会再腰酸背痛或是感到疲倦了。大多数学过打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体会,那就是当坐了半小时或是一小时后,就会感到身体很疲倦,那就是因为你还没有进入粗心定,如是你进入了细心定后,就不会有这感受了。当你在进入粗心定再入细心定后,身体姿势就会自然调整的端正,而久住不会有感疲倦。如果你继续禅坐,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中,那就是进入真正的欲界定。

欲界定:

在粗心定和细心定时,我们还得用念来控制妄念的产生,而进入欲界定后,就不必加以控制,妄念自然不会再产生,而且这时的心念也处在相对平静的状态,不必再加以调整和控制。进入欲界定后,我们就可以整天打坐,一点也不产生会心浮气燥情况,不会再有任何的疲倦感了,而呼吸处在相当细微久长的状态。

未来禅:

在进入欲界定后,如你继续精进禅修下去的话,到达某一天,你会忽然发现,你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了,感觉整个身心不见了,这只是一种禅坐时的感觉,并不是你真的身体不见了,当然,如是你出定,还是有这具色身的存在,这只是在禅坐时的一种感知上的感觉。如是说你到了这一步,那你的身体阴阳基本上处在平衡状态,不会因阴阳失调而生病。因此,我们如要得到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要通过修持太到这一未禅定才能做到无病而健康。

讲到这儿,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的,有些人,在修练静坐禅修时,会进入一种昏睡状态,一但入静马上显现出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来,也可称着痴业障显现的状态,往往以为自己进入了这“未来禅定”,这不能称之为“未来禅定”,这种状态称之为“枯定”或是痴来显现,如要进入“未来禅”或称为“未来禅定”,对一般人来说,一定是经历过“欲界定”,而要进入“欲界定”那一定是经历了“细心定”的修持过程,而在进入“细心定”前是一定会经历“粗心定”修持训练过程,这是一个修持禅定的次第次序。修行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它必须是经过严格次序的训练才能一步步地达到。

而前面这四个定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禅定,它们只是在修持禅定前,为进入修持禅定而所做的准备工作,如是没有前面的基础准备工作,那是不可能进入真正的禅定修持的。而真正的禅定修持是从初禅开始,有初禅进入二禅、三禅、四禅,只有进入了初禅,才算是真正进入禅定修持了,而未来禅还是是停留在欲界定中,而当你进入初禅的过程就是出离欲界的修持过程。下面我们来讨论简说一下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心境情况:

初禅:

当一个人在进入欲界最后一定未来禅定时,继续修持下去,就是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达到相当精深的情况下,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再次地动了起来。这动的感觉因人而宜,大约有不同的八种感受,那就是“冷、暧、动、痒、涩、滑、轻、重”等,最常见的就是身体轻微时动了起来,到达这状态,说明他已经进入初禅了,他的心境已经出离了欲界。

从未来禅在进入初禅是有个过程的,在准备进入初禅前,先要静坐几天,然后在极静中,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完全消失了,这是到达了未来禅的境界,然后又在感知上感受到身体慢慢地再度动了起来,在这一瞬间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在身心内外感受到一种宁静舒适的乐感来。当进入初禅以后就不须分段食不食了,因为这时的行者,已经没有了鼻、舌二识,只有眼、耳、身、意四识存在。因为进入初禅后没了鼻、舌二识,所以对气味的香、臭是嗅不到的;舌头对酸、甜、苦、辣的味觉也没有。这时的他已经脱离了欲界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也就是说,他已经除掉了贪、嗔、痴、慢、疑这引起人们五大烦恼的根源,而这五毒就是遮盖我们慧识的障碍,当然这只是在很粗的名相上的五大障碍。

初禅的特点:

初禅有五大特点,也称之为觉、观、喜、乐、一心五支。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这五大特点:

觉:觉是指我们的身体对外境的感受和心境。这时的知觉是处在初禅的境界中,并非如我们现在的欲界知觉和感受。

观:是指我们内心的观察。觉是对境界比较粗的心念感受;观是内心对境比较细的观察;

喜:内心的欢喜感觉。因为这时的我身心出离了欲界,也就是说脱离了欲界的烦恼,处在宁静舒适的境界中,故内心引起欢喜。

乐:指我们身体五根所感受到的一种快乐。就如我们经历了一天的长途奔跑,到得停下用温和的热水冲洗,把疲劳不适都冲洗一空所得到的一种舒服感时的快乐心情一样。当你进入初禅后,身体会有一种突然去除了欲界烦恼的疲劳后产生的一种无比舒服快乐的感觉。所以初禅又称之为“离欲喜乐”,意思即是因为脱离“欲界”在内心生起的喜欢和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专一念,定在境中保持不动,也可称作“心一境性”。

二禅:

当一人在初禅修持相当的基础继续精进修持,当禅定功夫更为精纯时,就会发现自己觉、观的心念很粗,(“觉”指的是你对境物的感觉;“观”就是因觉而生起的种种思想活动)。就如说吧,当你在感觉上发现在身体上产生某种变化而生起的思想活动,知它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觉”与“观”。而这时你会发现这“觉”、“观”的心念很粗,这时你会生起想把这很粗的心念舍弃了,因为你认为这也是一种烦恼,当你把这种很粗的“觉、观”舍弃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这时,的心境如止水,心念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这时一片平静、很清净的状态,也称作内静,这种内静与初禅的宁静有所区别。由于在二禅的境界中是无觉无观的,内心再也不会去作思维和判断所接触和境界,也不起语言上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作“圣默然定”。进入二禅后,无眼、耳、身识,在六识中只留下最后一识“意识”的存在。

二禅的特点:

二禅有内静、喜、乐、一心四支。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这四大特点:

喜:因舍弃了很粗的“觉”、“观”和语分别,内心欢喜;

为什么说离开了语言上无有分别,其实大家可能性想一下,在我们静坐时,虽说没有发声,但并不表示没用我们平时所使用的语言来思考问题,就如上海人会用上海人平时习惯的语言表达方法来思考问题,而北京人会用北京人平时习惯用语来思考问题,外国人会用他们本国的语言习惯来思考问题,中国人会用汉语来思考问题一样,在初禅时,还是有用语言来思考问题的情况,而到了二禅就舍弃了语言的思考,因为没有了语言思考问题带来的烦恼,而感到内心的欢喜。

乐:当你进入了二禅,在身体上的安祥和内心的平静而感觉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在于身体上感受到乐后内心生起的欢喜。

一心:在这儿说的一心是指“定”,就是当你进入二禅后,把心定在二禅的境界中,保持着内心的平静或称为内静。

三禅:

当在二禅的基础上,继续精进修持,就会进入到三禅的定中,心就慢慢地远离了因喜引起的躁动,这时就进入了更深的定中,而禅定功夫更为精纯,这时就会感受到一种从所未有的乐。此定中的乐与外境都无关,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乐。初禅之乐是因离欲界而乐,故也称为“离欲喜乐”;二禅是因离开了语言的烦恼而乐,故称为“默然喜乐”;三禅之乐可称为“离喜妙乐”。乐是前三禅所有,在三禅后就没这乐了,故三禅之乐称为人世间最后之乐,也可说人世间之乐或是人世间最乐就是在三禅了。当进入三禅后,六根就留下意识起作用了。乐:当你进入了二禅,在身体上的安祥和内心的平静而感觉很快乐。喜与乐的差别在于身体上感受到乐后内心生起的欢喜。

三禅特别点:

三禅共有舍、念、智、乐、一心五支,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这五大特点:

舍:在三禅中我们舍掉了欢喜之心;

念:了了分明;

智:生起正知。“正知”指这时以真正的智慧分析观察到事物之真相;

乐:因舍离二禅中的烦恼而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快乐。因为在三禅以上不在有乐的感受了,故世间的最快乐感受就在三禅了;

一心:这时的心念定在三禅的境界中;

四禅:

当进入三禅后,行者继续精进修行,就会发现在三禅中的人间之乐还是种烦恼,因要做到心无挂碍,就得把这乐也舍弃了,这时的意念到了清净的极点,呼吸也完全停止,心念完全不动,故四禅又可称为“不动定”。从初禅至三禅,我们的心念一直是动的,当进入四禅后,心尤如明镜一般不动、清净明朗。当然心念不动了并不表示心不再起作用了,只是这时的心念只停在四禅的境界中,心只观此境而不动念称为心念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起作用。

以上四种定,都还在色界,还未能舍离色身。当然如是一个人,在进入四禅后,他所修学的一切皆可随意成就,包括修习神通,也可立刻成就,所以在四禅定中修学是最快能成就的。在这里所说的神通并非是一种大家常说的感应,而是发自内在的自发的能量和能力,故态复萌一分定就有一分神通。而神通不必专修,那不过是在学佛修行过程中的一种付产品,也是这个原因。

四禅的特点:

四禅分为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三禅特别点:下面我们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这四大特点:

不苦不乐:指的是内心不再有烦恼的感受,也不会有喜欢的感受;

舍:指的是舍弃了三禅的乐;

念清净:这时已经不会再有妄念,当然起念也可以,只是全由自己作主,所以称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不止,随时生起无休无止,念起时无法控制和不随,自己无法作主,而达到四禅的修行者,他是不会有妄念的,而起念可随心所欲,完全受自己的指挥,自己真正做到了作主;

一心:在这儿指的是心念定在四禅定境中。

外道也可进入以上四种定中,但因无有正知正见的智慧,故只能进入“无想天”而不能再进一步,在此我就不去细说了。以上四种禅定都还没离色界,作为一个修行者如觉得有色身也是很麻烦,也想舍弃它的话,那就得修习更为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等,只有修禅定到这四定中,才能舍弃色身而带来的烦恼。下面我们来谈一下这进入无色界的四中定:

空无边处定:

对于一个行者来说,若想舍去色身他必须把各种色相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想。色想是因眼识生起;有想是由耳、鼻、舌、身生起。当我们在四禅定修持中,做“空观”,既是把色(物质)与各种欲望等“观空”,当你能达到这种空时,就可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也称作脱离色界,这时在感受上已经舍弃了色法故称色空。“空无边处定”——指的是边无沿,当进入此定后并不表示心不再起作用了,他的受、想、行、识还是在起作用,只是色法空了。

识无边处定:

当修行者在“空无边处定”境中继续修持过程中,发现在“空无边处定”中还是有空想,而有感这空想也是一种麻烦,也是一种苦,因为这时还有想的心念活动,所以他想把这空想也舍弃了。要想舍弃这种想,他就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使自己念念不离知觉心。“识无边处定”——心识产生作用时,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故称作“识无边处定”。进入此定者舍弃了“空”想后,只保持现前一念心识,而进入此定者并不是说已经完全没有想了,想还是有的,只是此时的想是非常细微非常细微的,与“空无边处定”中的“空想”要细微的多,是有区别的,在“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作空想,而进入“识无边处定”时把这“空”想给舍弃了,而进入一种有别与“空无边处定”的细微之想,是一种心识在起作用,只是一种非常细微的想。

无所有处定:

当我们在“识无边处定”中继续修持下去时,会发现这种心识也并非自己的,而生起烦躁之,也想舍弃掉它,这时你就会进入“无所有处定”中。这时会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这种心识起作用,才是最安稳、最为快乐的。这时就会一心观这种境界,而这种观并非是“空无边处定”中的“空”想,也非“识无边处定”中的心识作用,而只是一心专注无所有境界。在这定中,只是认为已经无想了,实际上还是有的,只是此时的想比“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来的更为细微,是种非常非常细微的想,而在意识中的法尘也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此定中,不再作其它之想,没有心想之相,也不作分别所有之相,只是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境界之中,但是第六识还是在起作用的,只时的第六识只是集中在观察“无所有定”的境界。

非想非非想处定:

当修行者在“无所有定”中继续修持下去时,这种心念还是有感太粗,因感到心念太粗有苦,所以他要把这太粗的心念也要舍弃掉,只是的他不要一切的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都要舍弃了。因为他感到在“空无边处定”的是种“空”想;“识无边处定”的“识”想;“无所有处定”中的无想,实际上还是有很细微的想存在,只时的他,要把前“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中的有想和“无所有处定”的无想都舍弃了,这时的他要进入一种“无想”也没有“想”的境界中,这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中还是有一种定的境界也称之为定境,而当进入“非想非非想定”后,连这定境也消失没有了。这时的他,以为第六识已经不再起作用了,其实,这时他的第六识还是有一定作用,只是因为非常细微非常之细微,他已经不知道了,而在他的第七识和第八识的心识同样地起作用。

当一个修禅者进入到四禅定中,只是暂时降服了眼、耳、鼻、舌、身五识,而并非把色身给灭掉了,当然,在进入这种定境中时,那些粗浊的烦恼当然不会生起,而在进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后,我们的色身也就所给带来的烦恼就不再存在了。这时的心念之想处在相当细微及非常细微的状态下,而我们的第七、第八识还是在起作用的。下面我们来谈一下灭尽定的问题。

灭尽定:

当修行者在继续修持下去时,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这个“我”存在,因此生起要舍弃这个“我”,也就是说,他要舍弃第七识执“我”的心念。(佛教讲我们有八识在起作用,前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而第七识是执着于第八识为“我”,故我们又把第七识称为末那识或称为执我识,我们的前六识因分段死亡可作暂时停顿,只要你还未解脱前,第七识去是一直在起作用,不间断地造作,念念生灭不止)。如果我们在修行过程中,能把这第七识暂时不生,也就是暂时让他不起作用,那么我们就可进入到“灭尽定”中了,而得以舍弃“执我”识,也就是第七识了。在这儿说的“灭尽”的意思就是进入此定后,可灭尽前六识及灭尽第七识“执我”识的心。而这一定唯有出得三界证得三圣果位才能进入。

“灭尽定”的特点是证得无“我”断除一切因业障引起的烦恼。但是在修行过程中,在进入“灭尽定”后,还有一些及其细微的烦恼有待降服,只有当我们在此定中,把所有的一切烦恼都断尽了,在定中证得无我,而出定后也能做到事事无我,才算是真正证得圣果。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及证得三果圣人才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进入四禅只是脱离了欲界而进入色界,只有进入“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及非想非非想处定” 才是脱离色界进入到无色界,而要脱离欲界进入色界、无色界只有通过精进的修持,只有依靠禅定功夫才能进入的,所以在此我祝愿各位同修大德,在佛学修行的道路上,依靠正知正见,精进努力修持,早日脱离苦海,证得正果得渡成圣救渡众生共赴极乐。

广超法师主讲(注,收集于网络)

佛是怎样成就的 就是苦修 向下 高于人的思想?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从持戒成就的。“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这是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