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50 大道不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庄子《齐物论》50 大道不言,第1张

齐物论 道昭而不道(1),言辩而不及(2),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3)。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4)。注焉而不满(5),酌焉而不竭(6),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bǎo)光(7)。

注释

(1)昭:明;这里指明白无误地完全表露出来。

(2)不及:达不到,这里指言论表达不到的地方。

(3)圆:这里作做圆、求圆解。几:近,近似。“圆而几向方”,意思是求圆却近似于方,比喻事与愿违。

(4)府:储存财物的地方。天府,指自然生成的府库,也就是整个宇宙。

(5)注:注入。焉:讲作“于之”。

(6)酌:舀取。竭:尽。

(7)葆:藏,隐蔽。“葆光”即潜隐光亮而不露。

原文翻译

真理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真理,逞言肆辩总有表达不到的地方,仁爱之心经常流露反而成就不了仁爱,廉洁到清白的极点反而不太真实,勇敢到随处伤人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勇敢的人。这五种情况就好像着意求圆却几近成方一样。因此懂得停止于自己所不知晓的境域,那就是绝顶的明智。谁能真正通晓不用言语的辩驳、不用称说的道理呢?假如有谁能够知道,这就是所说的自然生成的府库。无论注入多少东西,它不会满盈,无论取出多少东西,它也不会枯竭,而且也不知这些东西出自哪里,这就叫做潜藏不露的光亮。

庄子思想

智慧到了最高处,并不觉得智慧,那才是真正的智慧,是道的智慧。并不像有些人,有点口才就非得与人一辩高下,有点勇猛就得与人一比高下,这些都是外在的炫耀,并没有达到真正至高的境界。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4)”你懂了这个道,修养到这个不言之辩的境界,就无话可说了,内心没有诤(zhèng)论,脑子里没有思辩,心里就绝对的清净。

真正懂道之人,懂得不辩不言,不比不耀,就是藏而不露的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如自然界的府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修养到了这个境界的话,“注焉而不满”,像流水一样,永远也灌不满,老子也讲,这个时候叫做“虚怀若谷”。心中空空洞洞的,像山谷一样,流水不停灌,永远也不会满的。

“此之谓葆光”,庄子的“天府”“葆光”这些名词,后来道家经常引用。这个是讲内养之学,每个人内在的修养,也就是修道了。得道了,生命的光明,永远辉煌,永不熄灭。

关于《齐物论》这个题目,历来注家分为两派意见。一者读成“齐物”之“论”,将这篇文字理解为齐同万物的论文。另外一派是解释作“齐”一“物论”,物论指的是天下所有的人类意识观念、学术、宗教等等文化上的论述。

人类现有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何其繁复,一部文明史,实在来讲,就是百家争鸣、纷扰不止。这个闹哄哄的世界从没有真正的“统一”过,我们祈盼和平、和谐,但是却总是事与愿违。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产生出的无数矛盾、对立,甚至是冲突,直至最后激化到成为战争,这一切问题的根源是在何处?答案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更准确的说,应当是人心的问题。

因为人心的不平,自我的急剧膨胀,故而导致了人类的傲慢与偏见。万物本来是参差不同,世界也因这种殊异才显得多彩多姿。鸢飞鱼跃、柳绿花红,都是本来如此,用老子的话讲,叫做“道法自然”,佛家叫做“法尔如是”。虎狼食肉,乃属天性,不当认为它们凶残不仁。自然法则的弱肉强食,被人类盗用,便别有一番意味。“暴力美学”和“斗争哲学”即是人类思想的“杰作”,在“二元论”的主导下,人类养成了更加偏执、自私的心理。众生所造业力,感召来的灾难此起彼伏,遗憾的是,今天人类尚不肯勒马回头。

胡适之先生晚年讲,宽容比自由更为重要。这句话正是庄子《齐物论》所发之义。庄子的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制止或调和人间的争论,所谓的“齐”,并非采用什么手段去一统物论,而是顺任各个族群、各种价值观、各家学派的自由发展,令多元文化互通有无,真正做到和而不同。这正是所谓“不齐而齐”。

儒家的《中庸》有一句话:“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今天我们极为重视自然生态的环保,实则人文的环保更加的重要。《齐物论》详尽的说明了这个议题,并且教给我们方法,这篇文字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十分重大,这是中国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提出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声。

憨山大师谈到:“了无人我是非之相,此齐物之大旨也。”在前一篇《逍遥游》中,提到过“至人无己”,这个“无己”正是本篇所论述的工夫。概括来说,“无己”也就是“无诤”,人能做到与人无争、与世无争,自然了无烦恼,得获解脱。

庄子这篇《齐物论》向来被视为是中国古籍中最难读、难解的一篇,前人也极其重视这一篇。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鸿文,目的在于细心玩味其中的真实义谛,在自身生命的历程中勤下功夫,得到真实的受用。

大(dà)知(zhì)闲闲(xián),小(xiǎo)知(zhì)间间(jiàn),大(dà)言(yán)炎炎(yán),小(xiǎo)言(yán)詹詹(zhān)。

出自:《庄子·齐物论》

原文(节选):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译文: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乐于细察、斤斤计较;合于大道的言论就像猛火烈焰一样气焰凌人,拘于智巧的言论则琐细无方、没完没了。他们睡眠时神魂交构,醒来后身形开朗;跟外界交接相应,整日里勾心斗角。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齐物论》末节中的“昔者”二字,为推断其著作年代提供了一项铁证。庄子卒于公元前286年,已处于战国后期。“昔者”说明在庄子死后又隔了很长一段时期,推断为秦汉之间,是有可能的。从文字上看,也确为后人追述的口吻。

《齐物论》不同于先秦时代的一般著作,当时著作很少特立题目,皆先成篇章,然后或取首句中的数字,或随取二字以安题,其题亦无甚意义。

《齐物论》以论名篇,亦为古籍中所罕见。《论语》虽以论名书,至汉初方普遍使用,如《过秦论》、《盐铁论》等,即以《庄子》三十三篇的命题,除《齐物论》外,有以三个字为义,有用两个字作为篇名,都没有以论来命题。由此可证,应成书于开始以论名篇的秦汉之间。

-庄子·内篇·齐物论

天籁之声、朝三暮四、庄周梦蝶、形同槁木、心如死灰等众多熟悉的成语和典故,其实都出自庄子的“齐物论”,“齐物论”被认为是庄子,乃至道家的思想精髓所在,可以说读懂齐物论,就懂了庄子,就懂了道家。但“齐物论”洋洋洒洒三千多字,天马行空,思维跳跃,庄子境界超然,不屑于把文章的逻辑梳理一下,读起来委实有点艰涩。

首先来尝试解题,表面来看,“齐物论”者就是齐万物的意思,万物都归一,但试问天下万事万物,形态各异,如何齐物?能齐的不是物,而是对物的看法和认知,于是齐“物论”就变成了齐“心,万物不齐,而心可齐。从每个人出生开始,你就会出生在不同的国家和种族,接受不同的文化洗礼,自然对世界产生的认知和看法就不同,但每个人所接触到的环境是有限的,所以“知”永远是有限的,而我们都不自知,以为自己的喜好,厌恶,好坏,美丑之分是绝对正确的,这个就叫做“偏见,产生了“不齐”的物论。故庄子就是要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齐心,从而达到齐物。

《齐物论》共有七个主要寓言,分别是:南郭子綦隐机而坐、 狙公赋芧、尧问于舜、啮缺问乎王倪、瞿鹊子问于长梧子、罔两问景及庄周梦蝶。

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的对话是全篇的开头部分,引出了人籁,地籁和天籁的概念。声音好听为天籁之音,庄子在这里用了一个很巧妙的对比,只有得道之人才可以听到天籁,因为得道的人能够摒弃不同的言和知,剥离对事物的偏见,如何才能得道?在这里,南郭子綦提出了一个“吾丧我”的境界。所谓的“吾丧我”,“忘掉了物的存在、自我的存在,混同了物我界限,合二者为一体。这和佛家的“去我执”不谋而合。

狙公赋芧,就是我们熟悉的朝三暮四的出处,朝三暮四现在形容观点不稳定,易变,其本来的故事是以前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给他的猴子们喂食橡子,开始时早晨喂三颗,晚上喂四颗,众猴子非常不开心。于是老人改成早晨喂四颗,晚上喂三颗,猴子们就非常开心了。其实橡子这种事物和它的数量都没有改变,却造成了众猴子的喜怒。

这就是庄子针对先秦诸子百家的争论所表达的观点:“你们好愚昧、好无聊,就是那愚蠢的猴子”。

不同的学说和派别都是源自于不同的“成心”,百家亦如此。每家的学说都是建立在每个人对于事物的成心之上,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从不同角度出发,限定不同的时空场景,无休止的争论最终只会神形皆损,阻塞心智,要想悟得大道,就是要摒弃成心,使真宰恢复最初的状态。

如果非要辩,那么“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也”,这个源自于诡辩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一说,马与白马这些都是人为定义的概念,是建立在人们对世界不完整的认识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来讲,天下万物都是一样,都可以把它叫做马。就如《齐物论》开篇所言的那样,“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一阵风吹过,经过不同的地方,激荡出种种不同声音,哪一个声音可以代表风本身呢?不能,都不能。如果整天纠结于这些人造的概念去钻牛角尖,去辩谁对谁错,和朝三暮四的猴子何异?

其次,是非本身就是相对的,相对的东西必然必然是有同一性的,没有同一性就无法对比(例如一个绳子的长度无法和稻米的重量相比),既然有同一性,就可以归为同一类。”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首先,秋毫与泰山,彭祖与殇子,都是一类,可以比较,人们心中有了成见,即泰山是大,秋毫是小。夭折的孩子是短命,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长寿。但是这些人类的认识本身就是对自己的束缚,真理永远是相对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比如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到现在的大爆炸学说,每个当时的人都认为自己的认知已经是真理了,绝对正确,现在我们反过去看地心说,觉得很愚昧,那么几百年后的未来,回头来看我们当前的科技认知,现在认为绝对正确的东西,未来的人类肯定会同样感到可笑。因此,庄子告诉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要被自己的认知所束缚,是非、大小、美丑都是相对的,一体两面,不断转换,什么时候你可以突破思维限制,考虑以秋毫为大、泰山为小的可能性(物极必反,本来就在转换),说明离道又进了一步。

尧问于舜的故事,是说尧要讨伐三个小国,舜说,你那么光明伟大,制裁小国就如同十日并出,让世间万物都沐浴到你的光辉。表面来看,是对尧的赞美,但是十个太阳一起出来,是好事吗?

接下来的寓言,就是啮缺问乎王倪、瞿鹊子问于长梧子,啮缺问王倪是否存在共同的是非标准,王倪说阴冷潮湿的地方对人来说是最无法忍受的居处,但对泥鳅这类生物来说,就是天堂。毛嫱和丽姬对人类来说是人人追逐的绝色,但对鱼类来说,就避之不及,沉鱼落雁看来刚开始不是啥好话,不同的人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同一事物肯定有不同的是非标准。

长梧子与瞿鹊子的对话,是说梦里开心的人,第二天醒来或许会遇到祸事而哭泣;梦里伤心的人,第二天或许会因为别的事感到开心。做梦的人不会觉得自己在做梦,或者他在梦中的时候还在做着另一个梦,醒来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梦(庄子应该向盗梦空间收版权)。世俗中人对生死利害的追求实际上就像在迷梦中一样,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生本来就犹如一场梦。

罔两问景的故事中,变幻不定的影子说明依赖外物而生,无以得到自由的道理,并借庄周梦蝶影子之口提出“物从何来”的问题。影子和罔两都不知道影子所依附之物从何而来,而站在道的角度,万物都从“道”中来,影子依附之物也是如此。

文章的末尾庄子抛出了那个代表着道家精神的“庄周梦蝶”的经典故事,究竟是庄子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庄子从开始的吾丧我(齐彼是)、到齐是非、到齐生死(方死方生、方生方死)、到最终齐万物,真的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了。

每个人都在盲人摸象,所看到的,认知到的都只是万事万物的一部分,必然存在截然不同的另外一面。事物的本质是浑然一体的,你得到一个事物的好处时,坏处就会随之而来。它们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得失本为一体。佛道相通,借用金刚经的一句话结尾:“一切有为法,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实观”,放下执着,以不二之心认识物质世界,才能得到精神的自由。

也是我姑且随便说说,你随便听一听。原句出自于战国庄子的《庄子·齐物论》。

1句中字词解释:

(1)妄:胡乱;随便。

(2)之: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2、原文:

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白话译文:

孔子所说的境界,恰恰是轩辕皇帝毫无意识心地任由那个道心的作用慢慢地明亮后的境界,单凭听了孔丘所说的几句道理又何足以真正地知道那个境界呢!而且你也太过于听风即是雨了,似乎见到鸡蛋就得到了会即时报更的公鸡了,见到弹弓就得到了香喷喷的烤鸮了。我试着为你妄言之,你也妄听之。

扩展资料:

姑妄言之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意为任意编造的、没有根据、或不甚可靠的话语。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保留。

成语故事:

宋代文学家苏轼早年在杭州做官,因写诗讽刺朝政,得罪了皇帝,被贬到黄州。晚年又再次被贬到海南儋州。苏轼到儋州后,因偏远荒凉,常读书写作,邀请朋友“姑妄言之”讲笑话,晚年写笑话集《艾子》。

意思是: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

原文选段: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译文:

言辞所表述的意义为什么必须通过思辨才能听懂而不能一听就能确定其真意呢?原因就在于那个大道被不深刻、不全面的小见解给遮蔽住了,就在于言辞所表述的意义被言辞本身的巧妙之比喻或夸张给遮蔽住了。

所以才产生了儒墨两家之学术思想的我对你错的争鸣,世人都是用自己所认定的正确去评判人家的不正确,都是用自己所认定的人家的不正确来宣扬自己的正确。

与其想用自己所认为的正确去推定人家的不正确,与其想用人家的不正确来证明自己所认为的正确,那就不如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修身以达到内明为好。

扩展资料:

《齐物论》末节中的“昔者”二字,为推断其著作年代提供了一项铁证。庄子卒于公元前286年,已处于战国后期。“昔者”说明在庄子死后又隔了很长一段时期,推断为秦汉之间,是有可能的。从文字上看,也确为后人追述的口吻。

《齐物论》不同于先秦时代的一般著作,当时著作很少特立题目,皆先成篇章,然后或取首句中的数字,或随取二字以安题,其题亦无甚意义。《齐物论》以论名篇,亦为古籍中所罕见。

《论语》虽以论名书,至汉初方普遍使用,如《过秦论》、《盐铁论》等,即以《庄子》三十三篇的命题,除《齐物论》外,有以三个字为义,有用两个字作为篇名,都没有以论来命题。由此可证,应成书于开始以论名篇的秦汉之间。

从《齐物论》的内容来看,确带有秦汉之间的时代思想特征,如对至人的描绘:“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

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税利害之端乎?”又言圣人:“旁日月,挟宇宙,参万岁而一成纯。”秦始皇、汉武帝都向往神仙,追求长生不老,可以说是《齐物论》中至人、圣人的影响。

参考资料:

《齐物论》——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一句出自《庄子·齐物论》中。

这句话说的是天地与我皆是由宇宙造化,放下其他与我之论而圆融天地之间。这一句也是《齐物论》中的精髓,一切人事物归于相同,没有区别之论、没有大小、是非、善恶、贵贱之分。

这一文,交汇许多宇宙观方面的问题,很好的说明古代哲学何以为。混沌与万物、宇宙与我、其他与我、善与恶、是与非、大或小的关系及存在的意义。

不由自主地想到《道德经》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一切万物都归于一。宇宙即一,一生两极,阴阳存则万物生长。

其中这句话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皆是互通的,万物包含了天地与我,而万物与我归于一,我与所有人事物都是归于宇宙的。一即宇宙,同,则万物归一。

庄子《齐物论》50 大道不言

齐物论 道昭而不道(1),言辩而不及(2),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3)。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