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军必记。”出自哪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1收藏

“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军必记。”出自哪里?,第1张

一、“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军必记”出自——《赵文子冠》。

  二、《赵文子冠》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丘明所创作的散文,这篇文章出自《国语》。记载了赵文子加冠典礼的一些事。

  三、附原文:

  赵文子冠,见栾武子,武子曰:“美哉!昔吾逮事庄主,华则荣矣,实之不知,请务实乎。”

  见中行宣子,宣子曰:“美哉!惜也,吾老矣。”

  见范文子,文子曰:“而今可以戒矣,夫贤者宠至而益戒,不足者为宠骄。故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于民,于是乎使工诵谏于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胪言于市,辨袄祥于谣,考百事于朝,问谤誉于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先王疾是骄也。”

  见郤驹伯,驹伯曰:“美哉!然而壮不若老者多矣。”

  见韩献子,献子曰:“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

  见智武子,武子曰:“吾子勉之,成、宣之后而老为大夫,非耻乎!成子之文,宣子之忠,其可忘乎!夫成子导前志以佐先君,导法而卒以政,可不谓文乎!夫宣子尽谏于襄、灵,以谏取恶,不惮死进,可不谓忠乎!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君必济。”

  见苦成叔子,叔子曰:“抑年少而执官者众,吾安容子。”

  见温季子,季子曰:“谁之不如,可以求之。”

  见张老而语之,张老曰:“善矣,从栾伯之言,可以滋;范叔之教,可以大;韩子之戒,可以成。物备矣,志在子。若夫三郤,亡人之言也,何称述焉!智子之道善矣,是先主覆露子也。

  四、作者简介: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多有争论,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的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左丘明(公元前556~公元前451),姓丘名明。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

  古代礼仪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五礼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反映人与天、地、鬼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人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臣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示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吉礼居五礼之手,它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其主要内容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第二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等。第三是祭人鬼,主要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它的主要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区礼,以吊礼哀祸灾,以桧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其中,丧礼是对各种不同关系的人之死亡,通过规定时间的服丧过程来表达不同程度的北上;荒礼是对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受到饥馑疫疠的不幸遭遇,国王与群臣都采取减膳、停止娱乐等措施来表示同情;吊礼是对同盟国或挚遇有死丧或水火灾祸而进行吊唁慰问的一种礼节。这三种礼节各级贵族都可举行。桧礼是同盟国中某国被敌国侵犯,城乡残破,盟主国应会合诸国,筹集财货,偿其所失;恤礼是某国遭受外侮或内乱,其邻国应给予援助和支持。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它主要包括朝、宗、觐、遇、会、同、问、视八项。军礼时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军礼主要有大师之礼、大均之礼、大田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大师之礼是军队征伐的仪礼;大均之礼是王者和诸侯在均土地、征赋税时举行军事检阅,以安抚民众;大田之礼是天子的定期狩猎,以练习战阵,检阅军马;大役之礼是国家兴办的筑城邑、建宫殿、开河、造堤等大规模土木工程时的队伍检阅;大封之礼是勘定国与国,私家封地与封地间的疆界、树立界碑的一种活动。嘉礼是和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的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燕之礼、赈幡之礼、贺庆之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在礼仪的建立与实施过程中,孕育出了中国的宗法制(见中国宗法)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礼为劝德服务,繁文缛节极尽其能。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

  为什么说中国是礼仪之邦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 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 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 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国人的道德形象意识是实用型的道德形象意识,不是原罪型的。实用型的道德形象意识指的是从功利的角度来对待道德形象和行为。这种道德意识要求道德行为给个人带来社会回报,不能从社会得到好处和奖励,那么,人们会暂时的道德放在一边。在熟人社会和私人社会,道德的奖励或惩罚的主体是具体的,实在的,因道德行为可以带来实际的好处,可以树立良好的名声和形象,在你要帮助的时候,有好的道德形象的人,就可以得到亲朋好友的的帮助,但是这种道德意识是机会主义的。一旦进入公共领域,由于面对的是陌生人的社会,道德行为不能直接给人带来可预见的物质和精神回报。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洁仪容要求,是值 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 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

  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 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 ,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 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 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 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一、中国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

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

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

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

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二、中国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

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

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

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

④宾礼

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⑤五祀

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

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⑥傩仪

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

扩展资料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

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参考资料:

-古代礼仪

1 关于祭月诗句

关于祭月诗句 1关于祭祀的诗句

悼亡诗 沈约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悼室人诗 江淹

佳人永暮矣,隐忧遂历兹。

宝烛夜无华,金镜昼恒微。

桐叶生绿水,雾天流碧滋。

蕙弱芳未空,兰深鸟思时。

湘醽徒有酌,意塞不能持。

悼室人诗 江淹

适见叶萧条,已复花庵郁。

帐里春风荡,檐前还燕拂。

垂涕视去景,摧心向徂物。

今悲辄流涕,昔欢常飘忽。

幽情一不弭,守叹谁能慰。

2古往今来有什么描写女子拜月的诗句和成语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一位妇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前两句写女主人公无言独立玉阶,露水浓重,浸透了罗袜,她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女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悬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白话译文:

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

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

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

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如梦与你共欢聚。

《杂曲歌辞·拜新月》吉中孚妻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笼桂,虚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未安台,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

望月更长生。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

昔年拜月逞容仪,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

却忆红闺年少时。

这首长歌行,以“拜新月”为题,委婉地抒发了红颜易老,佳人迟暮的哀怨,亦属于情思绵邈,轻咏浅唱之类。

3古人祭月的目的

中国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到这一天,中国人都会共赏明月,互祝团圆与幸福。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很多古老的传说,其中“嫦娥奔月”流传最广。传说,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一位为民除害的英雄,两人希望能够长生不老,永远恩爱。于是后羿历经千辛万苦,向天后求得长生不老的仙药。后羿的徒弟知道后,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要挟嫦娥交出仙药。嫦娥被逼无奈,将仙药一口吞下,结果立刻身轻如烟,飞上了天,从此成了长住月宫的仙女,与后羿天各一方。后羿回家知道了此事,他万分悲痛,便在院中供上瓜果食品,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乡亲们敬重后羿与嫦娥的感情,也纷纷效仿拜月。

其实,中秋节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月典礼。根据中国古籍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帝王已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典礼,以祈愿五谷丰登。古人认为,如果没有月亮赐予露水,没有月亮圆缺以计农时,就不可能丰收。北京有名的建筑月坛就是明朝(1368-1644)皇家祭月的场所。

中秋节演变为赏月活动是从七世纪唐朝时候开始的。传说,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的皇帝唐明皇很喜欢赏月,有一年八月十五日,唐明皇望着明月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到月亮上游历一番,便凭借仙术来到月亮上,在一座写着“广寒宫”的宫殿前,有一群仙女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唐明皇看得如痴如醉。回到人间后,他把在月宫听到的音乐谱成优美动听的《霓裳羽衣曲》,成为传世之作。如此风雅的故事一经传播,民间也纷纷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共赏人间美景。久而久之,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赏月节日。

由于秋季是农民收获的季节,所以对于农民来说,中秋节实际是“秋收节”,农人们在这天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王公贵族、文人书生则将中秋节视为浪漫的节日,他们宴请歌舞,吟诗作对,以明月抒情寄怀。不论显贵豪门,还是民间百姓,都以赏月为快事。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的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就是明证。

中秋节又寄托了中国人内心一个深深的情节。中国人把圆月视作团圆的象征,中秋节赏月拜月,中国人讲究的是合家团聚、祈愿幸福。因此,人们又把中秋节叫作“团圆节”。这天,全家赏月的主要活动就是吃月饼。月饼是一种圆形面点,这圆形既像圆月,又象征团圆。饼内包上糖、芝麻、桂花、花生、豆沙等,在饼外压上月亮、嫦娥等精美的图案或者印上“广寒宫”的字样,代表明月。家中长者将月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就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客居他乡的游子,在中秋节这天,思亲之情就更加深切,他们纷纷以明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张九龄(678-740)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则成为了海内外华夏儿女在中秋节这天的共同心声。

4有关祭祀的诗词

1、一体君臣祭祀同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2、时致薄少助祭祀

韩愈

《寄卢仝》

3、祭祀千千数

马钰

《苏幕遮 到莱州,复归宁海辞坟》

4、恭谨如同祭祀神

马钰

《战掉丑奴儿》

5、艺黍供祭祀

陈与义

《诸公和渊明止酒诗因同赋》

6、课耕供祭祀

近代

陈三立

《题余尧衢同年倦知山庐图》

7、无以供祭祀

柴元彪

《和周凤隐止酒韵》

8、尝闻鼎以大祭祀

晁说之

《庚子冬至祭鼎阁差充太祝致斋於内西廊待漏院》

9、多少陇头无祭祀

陈藻

《辛巳岁晚上坟》

10、贪嗜牛羊邀祭祀

李觏

《闵雨诗》

11、宁止吒祭祀

李觏

《名男曰参鲁以时喻之》

12、如何纯祭祀

释遵式

《改祭修斋决疑颂》

13、拜起共祭祀

苏泂

《举子》

14、祖宗祭祀足依赖

苏泂

《书怀》

15、新祠民祭祀

魏野

《闻雷宣徽薨背敕葬归乡》

16、祭祀在宗枝

张祁

《庐州诗》

17、白头躬祭祀

张元干

《彭德器北堂太夫人挽诗》

18、山寺方同祭祀斋

赵蕃

《次韵刘寺簿二首》

19、祭祀合奔走

郑侠

《示女子》

5关于祭奠的诗词

1、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西江月·梅花》宋代:苏轼

释义: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2、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宋代:贺铸

释义: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3、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清代:纳兰性德

释义:窗帘上落满了灰尘,素带飘飞,我在凄凉的心境里不知不觉度过了这个悲凉的夜晚。好几次偷偷地流下眼泪,猛然间看到你用过的妆奁翠翘。

4、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清代:纳兰性德

释义:这愁绪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滴落在空空台阶上的细雨终于止住,夜晚如此清冷,正是适宜葬花的天气。你离我而去已整整三年,纵然是一场大梦,也早就应该醒来了。

你一定是觉得人间没有趣味吧,不如泥土深处的黄泉,虽冷冷清清,但它能埋葬所有的愁怨。你倒是去了那清净之地,而我们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的约定,就这样被你抛弃。

5、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清代:纳兰性德

释义:热泪双流却饮泣无声,只是痛悔从前没有珍视你的一往深情。想凭藉丹青来重新和你聚会,泪眼模糊心碎肠断不能把你的容貌画成。

6关于祭祀的诗句有哪些

1、唐代 李峤《汾阴行》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汾阴后土亲祭祀。

2、宋代 张祁 《庐州诗》

其后立良止,祭祀在宗枝。罪戮彼自取,祸福尚能移。

3、唐代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4、唐代 韩愈《寄卢仝》

至今邻僧乞米送,仆忝县尹能不耻。俸钱供给公私余,时致薄少助祭祀。

5、宋代 陈藻《辛巳岁晚上坟》

过淮不拟成僧去,挂纸谁能接迹行。多少陇头无祭祀,此来犹喜剩余生。

7祭月的祭月由来

《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

祭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的崇拜,后来作为天体的月被人格化,成为月神。历代皇家称月神为夜明之神,道教兴起后称月神为太阴星君。而民间则多认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称她为月姑或月姐。 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民间就缺少了祭月的消息,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与之沟通,祭月成为皇家的专利。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皇帝年间为祭月修造的,在此地祭月的礼制,明清均沿袭下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仿照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8关于中秋祭拜月亮的句子

半个月亮斜挂在一棵槐树尖儿上,好像一瓣橘子。

初冬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

初升的月亮挂在山顶上空,虽然像云朵一样苍白,但是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加明亮。

窗外弯弯的月牙儿,像开放在幽蓝的夜空中的菊花瓣。

冷月高挂枝梢,寒风把光秃秃的树枝,吹得呼呼直叫。

没有月亮,繁星像是大荷叶上的露珠似的闪烁着。

那弯弯的月牙儿在薄云里穿梭,像梭鱼似的,活泼可爱。

清晨,残月像一块失去了光泽的鹅卵石,抛在天边。

十五的圆月像一只雪球,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夜空上,显得格外皎洁。

弯弯的月牙儿犹如一只银亮的小船。

新月如一只金色的小舟泊在疏疏的枝桠间。

夜空挂满了星星,月亮像一只钓鱼的小船,仿佛航行在宽阔的银色的长河里。

夜空中的一弯银钩,洒下无限清辉。

夜幕降临,幽蓝幽蓝的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小星星,一眨一眨地,仿佛在邀请人们到广阔的太空中去遨游。

一钩新月从远处的林子里升了起来,它那样白净,就像刚炼过的银子似的。

一缕清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窗台宛若镀了银。

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儿羽毛般的轻云,美妙极了。

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宁静地开放在浅蓝色的天空中。

一弯朦胧的月亮正林蝉翼般透明的云里钻出来,闪着银色的清辉。

一弯新月高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

一弯新月升起来了,像只玉琢的香蕉嵌在天幕上,漾着碧辉。

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划行,给我送来一片情思。

一弯新月像一把银打的镰刀,从黑黝黝的山峰上伸了出来。

月光,像一匹银色的柔纱,从窗口垂落下来。

月光穿过树阴,漏下了一地闪闪烁烁的碎玉。

月亮出海了。在腾空的一瞬间,它仿佛猛地一跳,浑身披满水花,让多情的大海把它冲洗得分外明丽和洁净。

月亮从树林边上升起来了,放出冷冷的光辉,照得积雪的田野分外白,越发使人感到寒冷。万点繁星如同撒在天幕上的颗颗夜明珠,闪烁着灿灿银辉。

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正悄悄地对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月亮升起来了,红晕晕的,活像谁从东方地平线上挑起个大红灯笼。

月亮升上来了,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

月亮像一张弓,弯弯地挂在天空。

月亮小得像一只发卡,弯得使人心醉。

月亮最后升到冷清清的天空,白晃晃一片晶莹。

月牙儿弯弯的,像姑娘们笑得甜甜的嘴。

月牙儿下边,柳梢上面,有一对星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儿和轻摆的柳枝。

月牙儿像姑娘的眉毛,弯弯地挂在纯净的空中。

伏羲大典

伏羲大典,是人类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的拜祭典礼,俗称伏羲大典。伏羲大典是在伏羲的诞生地甘肃天水举行,每年的6月22日。伏羲大典现在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悼念这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神灵的方式之一。

伏羲塑像

伏羲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人文始祖和创造者之一,伏羲大典的设立也是对伏羲为人类文明发展的认可。伏羲一生成就非凡,他发明创造了人类,发明了婚姻。伏羲还根据天地事物的变化发明了占卜八卦,还为人类能够吃到鱼发明了捕鱼网。

伏羲大典作为我们拜祭伏羲时代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做出的贡献。一直以来,关于伏羲对人类文化的起源的说法,众说纷纭。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对伏羲的传说一直在流传,伏羲大典也是我们学习了解伏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伏羲大典只是一个地方为纪念伏羲所设立的一项纪念仪式,不只是在甘肃天水才能拜祭伏羲,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拜祭伏羲的典礼仪式。像河北新乐据说也是伏羲文化的发源地,还有河南淮阳据说是伏羲去世的地方。还有很多地方也有对伏羲拜祭的典礼仪式。

伏羲大典的设立是我们传承经典国学,弘扬伏羲文化的方式之一,也是我们所有人为纪念伏羲给子孙后代做出巨大贡献的认可,如今我们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伏羲的研究将越来越深,我们相信对伏羲文化的发掘将逐渐增大,伏羲的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将渊源流长。

伏羲和黄帝

说到伏羲和黄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他们是中国的神明,可以算是人类文明的始祖。

伏羲画像

伏羲和女娲是同一个时期的人,他是早于黄帝存在的,所以感觉他的形象比较具有神话色彩,曾经我一直认为他和女娲不是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是想象出来的人物。而黄帝,我们曾经在历史课本上学过,他是真正存在过的,而且确实是带领人们做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都有利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例如,黄帝教人们如何盖房子、他的妻子教人们养蚕和弄蚕丝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伏羲和黄帝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对于伏羲的认识。由一开始坚定地认为他不存在,到现在开始怀疑他的存在。许多古籍都说,伏羲又名伏风氏,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中三皇的首位人物,他的地位等都十分显赫。可是据资料显示,关于他的传说,在战国中期之前都没有出现过,所以,他的传说真的有可能是人们编撰出来的。

关于伏羲和黄帝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来说的话,他们之间其实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的,因为在那个年代就还没有关系之说。如果用现在的关系网去看他俩的关系的话,我们可以将他们放在一个公司,然后,伏羲是这个公司的创立者,黄帝是隔了好几代的继承者,他是将公司做大的那个人。所以他们都同时进了光荣榜,被人们称颂。

女娲和伏羲的孩子

女娲和伏羲的孩子呢?在神话传说中女娲和伏羲是一对兄妹,他们的父母有十二个子女,但是在一场大水中,只有伏羲和女娲活了下来。他二人来到了昆仑山,他二人想要为人类传承后代,但是又觉得兄妹之间结婚有违礼制。

女娲雕像

于是伏羲和女娲向上天祈祷,如果上天允许他们成婚,就将两堆篝火的烟合到一起。伏羲和女娲点燃了各自的篝火,过了一会儿,两道烟居然合在了一起。伏羲和女娲得到了上天的旨意,就成婚了。

女娲和伏羲生育了四个孩子,其中一人名为少典,少典生育了两个儿子,分别是炎帝和黄帝。在神话传说中,他们的几个儿子都是神灵,管理着大地上的一切。有的管理江河湖泊,有的管理四时季节变化。

女娲和伏羲的孩子是兄妹结婚生育的,在神话传说中,有一些是兄妹结婚孕育子女,这种神话传说与当时的人类生活状况有关。在早期的人类中,社会中没有具体的婚姻制度,父母子女结婚、长辈幼辈结婚都是被允许的。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婚姻制度开始正规化,一些婚姻模式被禁止,兄妹结婚也在被禁止之列。娲羲二神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人物,而女娲和伏羲的孩子也在中国神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孙子炎黄二帝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始祖。女娲和伏羲为人类做了很多的事情,女娲造人和补天,伏羲教会人类使用火,教会人类结网捕鱼。

伏羲骨

伏羲骨也被人称为朝天伏羲骨,所指的就是人的额头上,往上一直到百会穴的最上面,往下到中正的地方,两边一直延伸到周边城,在这中间的地方形成了一块方形的印记,这就是所谓的伏羲骨。

伏羲画像

据说在面相玄学中拥有伏羲骨的人会富贵一生,在福禄寿等方面都是非常好的说法。在古代这样的人甚至可以称之为帝王之相,就算再不济也会是将相之才。还有的说法称拥有伏羲骨这样面相的人,会非常的英明神武,卓越非凡,所以伏羲骨也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人的第一骨。

伏羲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被称为巨鳌伏羲骨,巨鳌伏羲骨所说的是在天中发际到华盖之间的地方,过了额角形成卵的形状,因为这个样子和椭圆形差不多所以也叫做椭圆伏羲骨。拥有这样的伏羲骨大约都会有上中的富贵之命,从古代来说,这样的人不论是习文还是学武都会非常的出色。另一种则是武库伏羲骨,从发际到印堂之间,左右都是截止到额角,武库伏羲骨呈现的是圆并且略微突出而形成高、拱的状态,因为这样一来圆形会非常的明显,所以也被称为圆伏羲骨。根据面相中的说法,武库伏羲骨的拥有者一生的富贵和运势都和这个圆形的突出程度有关系,越是突出就越是运气好的富贵命。

从科学的解剖学和人体学的角度上来说,其实每个人的骨头数量和分布大致都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个体的差异造成了略微的不同。关于伏羲骨的说法其实还是根据玄学面相中的说法而来。

伏羲陵

伏羲陵也被称为太昊伏羲陵庙,它所占据的规模是非常宏大宽广的,整座陵庙庄严神圣,十分的大气磅礴,在中国的十八大著名陵庙中占据重要的首要地位,最初的建设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后来在唐朝和明清时期都曾经有过修整和完善,经过了三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伏羲陵久经岁月依旧千古不衰。

伏羲陵钟楼

曾经威严的朱F基总理还参拜过并破例给予了题词,伏羲陵每年都会举行非常庞大的祭祀活动,这一特殊的活动因为规模巨大也已经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太昊伏羲陵也就是人文始祖伏羲的陵庙,所处的地址是河南省淮阳县,因为是为了纪念伟大的伏羲而修建,又因为规模十分的庞大,所以伏羲陵也被称为是“天下第一陵”。伏羲作为伟大的人文始祖开创了许多人类的先机,又教会了人类许多新的技能和手段,为改善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水平起到了巨大的推动性作用。后来人们为了表达对伏羲的歌颂和感恩的心情,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不少的庙宇和石碑,但是伏羲到底被葬在什么地方只有两种说法,其中的一种就是所说的被葬在伏羲陵之中。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伏羲最后被葬在山东省微山的另一座伏羲陵之内,因为这座伏羲陵的陵台建筑比较高,在陵台上还有一座大殿,但是庙内只剩下存元碑还在,被后来的学者和专家普遍认为是元代所建造的,又被当地人称为庙台子。伏羲陵因为特殊的人文景观它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吸引着一代代文人墨客和各界人士的瞻仰。

笄礼,也称为及笄礼。中国古代女性年满十五岁则行笄礼,仪式流程包括改变束发的方式、用一种称为“笄”的长簪将头发挽起。自周朝开始,笄礼往往举行于贵族女子许嫁之后、出嫁之前。它与男子所行的冠礼相对应,象征着一个人进入了新的人生阶段。

一、十五及笄

中国古代礼仪习俗把及笄礼的年龄放在十五岁,其中是有现实原因的。

先秦时代古人平均寿命短,结婚时间也往往提得比较前。一般来说,贵族女性十四五岁左右经过许嫁、婚姻教育等准备工作,然后进入婚姻,因此位于许嫁和结婚之间的十五岁,就被认为是“及笄之年”的标准。

实际上及笄礼本身看的是何时许嫁、何时结婚,并不一定拘泥于十五岁举行。相关古籍中曾有记载,如果一个女性一直没有许嫁,那么当她年满二十的时候,也应当举行笄礼。

二、笄礼的流程

笄礼的主要流程看上去并不复杂:将女性的长发挽成发髻,用特制的长簪子绾住。核心流程虽然只是改换一个发式,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有主持者、观礼者等多人参与,仍然有一整套繁复的仪式要走。

主持笄礼的人通常是受笄者的母亲,再约请姻亲中贤德有礼的女性长辈担任加笄。在古代,贵族少女受笄后,往往还要由专人教授婚姻生活所需的品德、礼貌、针线技艺等等。后世则一般由受笄者的母亲来负责教导此类知识。

笄礼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目前发现的笄的实物中,最早一件出土于河姆渡遗址。

三、衍生:将笄之年

十五岁为“及笄之年”,是对女性来说十分重要的人生阶段。由此还衍生出了“将笄之年”的说法,指的是女性的十四岁,意谓虽然尚未行笄礼,但从教育和心理上都应当做好笄礼的准备。

《红楼梦》中贾府上下为表达重视为薛宝钗庆生,庆祝的就是她“将笄之年”,即十四岁的生日。

如今传统文化复兴,不少人和地区也已经开始举办及笄典礼。不过,由于古今生产力情况不同,古代笄礼代表婚嫁节点的意味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实用。现代人的“及笄礼”更接近于西方文化中的成人礼,代表着这个人即将成为独当一面的成年人,要走上属于自己的全新道路。

一、祀天

古文献记载,虞舜、夏禹时已有祭天的典礼,称为“类”。在殷商甲骨文中,天神是“帝”,或称“上帝”,他是自然和下国的主宰,他的周围还有日、月、风、雨等作为臣工使者。祭祀上帝要杀死或烧死俘虏和牲畜,作为祭品,耗费大量的财富。到了周代,“天”的观念逐渐代替了殷人所说的“上帝”、“帝”。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又有了“天子”的称谓。周王是作为天帝之子在人间统治人民的,他也要象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天帝。祀天就是对天帝的侍奉、享献的仪式。殷周以来,对天帝的称呼也日趋繁化,名目错出,有:帝、上帝、天、皇天、昊天、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维皇上帝,等等,指的都是有意志的人格化的神。

天本来只有一个,但是到了汉代谶纬之书风行以后,便出现了“六天”之说。据说,天上的紫微宫是天帝之室,北辰(北极星)名耀魄宝,即为天帝,一名“太一”,是“天神之最尊贵者”。在太微宫中,则有五个星位,即为五方天帝。五帝是“五行精气之神”,人间的帝王和朝代就是五帝轮流所感应而生的,因此也称为“感生帝”,如尧是赤帝所感生,舜是黄帝所感生,禹是白帝所感生,汤是黑帝所感生,周文王是苍帝所感生。帝王祭天当然要祭祀与自己一朝相应的天帝。五行、五方帝又与五方、五色、四季、五人神、五人帝等一一相配,构成了我国古代祭天大典的基本网络。

1圜丘祀天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2祈谷、大雩(yú)与明堂

(1)祈谷《礼记•月令》说:“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两汉迄于魏晋,多于正月南郊祭天,就是将圜丘、祈谷混为一谈。梁武帝天监三年(504 年),确认祈谷与祀天是两回事,但实际上并没有加以区分。唐高宗显庆二年(657 年)及玄宗开元二十年(73年)所定礼制都有祈谷礼,仪式与圜丘祀天大致相同。明初无祈谷之祭,嘉靖十年(1531 年),定孟春上辛在大祀殿行祈谷礼。后祈谷之祭改在惊蛰之日举行,礼仪规格略小于大祀,不设从祀坛位,不行燔柴。清祈谷礼仿明制,乾隆时,将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以合祈谷之义。

(2)大雩是求雨之祭,在无风旱灾害发生时是例行之祭,于仲夏举行;在大旱发生时则无论夏秋,随时举行。

(3)明堂《礼记•月令》说它是季秋之月大享天帝的地方,大享是报答天帝的恩佑,把收获的新谷及牲畜进献给天帝。一说明堂是祭祀祖宗或者是天子布政的地方;也有人认为明堂、太庙、灵台、辟雍、路寝等都是一回事,名异而实同。

3五帝

《周礼•春官•小宗伯》有“兆五帝于四郊”的说法,“兆”即设坛而祭;《礼记•月令》将一年四季与五人帝、五人神、五方相配,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日有迎气祭五帝的礼仪。五帝之祭各依方位与颜色,就连祭器、祭品也要与之一一相应。

4日月

相传古代帝王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一说月坛)。日坛称为“王宫”,也称“大明”,月坛称为“夜明”;祭日在春分之朝,祭月在秋分之夕;祭日于东,祭月于西,这是日月的正祭。另外,郊祀天地常以日月从祀;诸侯觐见天子之礼要到南门拜日,北门拜月;祈年、禜(yíng)祭等也都要祭日月。

5星辰

星辰之祭主要是五星、二十八宿。五星是东方岁星,南方荧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镇(填)星;二十八宿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祭星也泛指众多的星象之神,祭祀天地时从祀的星神数以百计,较大的有《周礼》所说的司命、司中、司民、司禄。注释家说司命主老幼,司中主灾咎,司民主户口,司禄主赏功。

上古时,人们又把天上的星宿同地上的州、国疆域相互联系,说某星是某某州国的分野,这个地域或国家就要祭祀相应的分野之星。

属于星辰之祀的还有一些其他名目的神,这里择要简介如下:

(1)风师、雨师《周礼》郑玄注说箕星为风师,毕星为雨师。但异说很多,在屈原赋里,风伯叫飞廉;《左传》说雨师是共工之子玄冥,还有屏翳为雨师的说法。风师、雨师,自秦汉到明清除大祭天地为从祀外,都单独有祠庙。汉代起还祭祀云神、雷公(神)等,通常为小祀,偶有列为中祀的。

(2)太岁月将太岁本是古人设想的一颗与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星,星占术士认为它的方位与战争胜负、土木兴建、谷物收获丰歉有很大关系,但周秦到宋,历朝都没有祭祀太岁的记载。最早祭太岁的是元朝,尔后,明、清两代沿袭其制。

元朝祭太岁,始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 年)。成宗即位后,在司天台与太阳、火星、土星等同祭。明嘉靖时,别建太岁坛(仍在天坛之西、先农坛东北、山川坛内)。

二、祭地

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古文献记载土地神是“社”,祭礼叫“宜”。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的祭祀山岳河流的记录,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地神,称为“地祗”,但古籍中常常讹作“祗”字。“社”,通常是主某一片土地之神。所以,《礼记•王制》有“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的说法。另外,阴阳家说,地中央曰昆仑,统辖四方大九州;神州是九州之一,下又分小九州,即中国的九州。汉代经学家也有分地神为昆仑之神与神州之神的说法。

1方丘祭地

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水泽,即以水环绕;方丘,指方形祭坛,古人认为地属阴而静,本为方形。水泽、方丘,象征四海环绕大地。祭地礼仪与祭天大致相近,但不用燔燎而用瘗埋,即祭后挖坎穴将牺牲等祭品埋入土中。祭地用的牺牲取黝黑之色,用玉为黄琮,**象土,琮为方形象地。

2四望山川

“四望”是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同一山川,至其地而祭之,直呼为祭,远望而祭之,则名曰“望”。

望祭也在国都四郊举行,四方各建一坛,以望祀一方的名山大川,祭品用牲要与各方之色相合。正祭之外,国家如有军事行动,也要预先进行望祭。称为“前祝”;战争获胜后,燔柴以望,称为“告成”。国家如果有凶灾变异,也

“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军必记。”出自哪里?

一、“吾子勉之,有宣子之忠,而纳之以成子之文,事军必记”出自——《赵文子冠》。  二、《赵文子冠》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丘明所创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