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指的是哪座城市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指的是河南省洛阳市。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再加上洛阳是牡丹花的两大原产地之一,因此,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确实当之无愧!
河南的洛阳是十三朝古都。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扩展资料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蜚声中外。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河出图、洛出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誉。洛阳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距今八九千年前至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两岸及伊、洛、瀍、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新中国成立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参考资料:
河南是文物大省,最有名的文物是甲骨文的甲骨和城阳城青铜编钟。
“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工程。断代工程确定西周建立于1076年,进而推断出商夏的大致年份。河南是文物大省,迄今为止,探源工程一直找不到夏朝的都城,对“夏都二里头遗址”仍有诸多异议。良渚遗址、世茂遗址、陶寺遗址、王成刚遗址都不能准确定位哪个帝都,夏朝的文字都没有。故国外国史家只承认中华文明始于商朝——得益于甲骨文和殷墟古墓的发现和发掘。它把外国人在甲骨文中认可的中华文明推了500年,然后让中国人自信中华文明是从黄帝开始的,有5000年的历史。
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成熟文字,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甲骨文继承了原始象形文字,启迪了青铜器铭文,是目前最早的考证。甲骨卜辞是清末民初的金石学家王于1899年发现的。主要出土于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出现是史学界的一件大事,直接证实了殷商王朝的存在,推翻了西方关于中国最早的王朝是周朝的说法。舞阳贾湖骨笛,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笛”。古笛约有9000-7800年的历史,是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打破了“笛子起源于西方”的结论,被称为世界笛子的鼻祖。
文明始于青铜器时代,在此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只能称之为“文化”,如中原的裴李岗文化、杨云文化、龙山文化等。石涛新时代的主要文物有石器、玉器、骨器和陶器,其中以陶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最早,规模最大,最为珍贵。青铜器的最高级别是编钟。以上就是对河南是文物大省,最有名的文物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因为王朝的更替,促使很多城市成为了历史古都。不过,对于分布在多个地区的古都,有一个获得了“中华帝都”的称号,这个城市不是洛阳,也不是西安,而是河南省的地级市濮阳市。在2012年2月22日举行的“龙文化节高端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濮阳“中华帝都”的命名各抒己见,并就授予濮阳“中华帝都”的称号达成一致见解。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濮阳市被称为“中华帝都”呢?对此,主要是因为“中华帝都”代表着濮阳是五帝时代“帝都”之一,即颛顼之都。其中,“帝”字来源于颛顼之都――帝丘(濮阳古称帝丘),而帝丘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帝”为都名的地方。
在上古时期,濮阳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形胜之地,是雷泽地区。雷泽就是龙泽,是神龙相聚之所。并且,濮阳一带地跨兖、冀二州,是黄帝为首的华夏集团与少昊为首的东夷集团活动交接地带。
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在此“绝地天通”“乘龙至四海,黄帝史官“字圣”仓颉在此“废除结绳记事、首创文字”。至于黄帝、炎帝和蚩尤的大战虽然发生在涿鹿地区,不过,据说蚩尤之首就埋在今濮阳市台前县。到了夏朝时期,不仅国君相曾建都帝丘,中原地区的濮阳还是夏文化中心地带,除了农业发达,该地区制陶和冶铜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在周武王讨伐纣王,建立西周后,帝丘一带称东国,为管叔封地。后来,周公姬旦封康叔于河、淇之间,建立卫国,帝丘一带受其管辖。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指的是哪座城市
本文2023-10-10 21:52: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