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中国从古至今作画用的纸的分类,谁能帮忙介绍一下,谢谢
中国书画最讲究用纸,有些书画家的书画技法,就是根据纸性演绎而来。当今,要想了解中国书画,离不开研究用纸。现根据平日积累向大家介绍几种书画用纸。
毛边纸。一种竹纸,明末江西出产竹纸,纸质细嫩,色呈米黄,正面光,背面稍涩,质地略脆,韧性稍差,耐久程度次于太史连纸。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适宜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刷古籍和书写书画,但纸边并不毛。因明代大藏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好用竹纸专刻书籍,所用纸张,极为讲究,用纸量大,常到江西订购稍厚实的竹纸,并在纸边盖上一个篆刻的“毛”字印章,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称这种纸叫“毛边纸”,并沿用至今。据载:“天下购善本书者,必望走隐湖毛氏(毛晋)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边’,薄者日‘毛太’,至今仍存其名不绝。”毛边纸的由来可能缘于此。清乾隆以后用纸,除太史连纸、棉纸外,有很大一部分书是用毛边纸印刷的。
现在我国南方产竹的地方均有生产,以嫩竹作原料,用石灰沤烂发酵,捣碎成浆,再添加适当的**染料,不施胶,手工竹帘抄造而成。毛边纸质地细嫩、柔软,韧性好,略带蛋**,吸水性强,用于书写,容易吸干墨水,字迹经久不变。较重的毛边纸又称为“玉扣纸”。江西横江出产的仿毛边纸又称为“重纸”。现在有些地方如浙江一带用碱法制浆,在竹帘丝网的圆网造纸机上造出,称“机制毛边纸”,这种纸的质地、外观与手工造的毛边纸均有较大差别。
高丽纸。又名韩纸、高丽贡纸。古代高丽国(又称高句丽、朝鲜)所产之纸。色白、质厚,有绵性,很坚韧,有明显的直纹。据北宋文献著录:“高丽纸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此纸多为粗条帘纹,纸纹距大又厚于白皮纸,经近人研究,宋元明清时我国书写所用高丽纸,大部分是桑皮纸。清乾隆时我国有仿制的高丽纸。
玉版纸。一种洁白坚致的精良笺纸。宋黄庭坚《豫章集·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诗:“古田小笺惠我白,信知溪翁能解玉。”元费著《蜀笺谱》:“今天下皆以木肤为纸,而蜀中乃尽用蔡伦法,笺纸有玉版,有贡余,有经屑,有表光。”《绍兴府志》:“玉版纸莹润如玉。”连史纸。又叫“连四纸”、“连泗纸”,纸质较厚者又称为“海月纸”。原产于福建省邵武,以及闽北地区和江西省铅山县一带。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纸质薄而均匀,洁白如羊脂玉,书写、图画均宜,多用来制作高级手工印刷品,如碑帖、信笺、扇面原纸等。相传是福建邵武连姓兄弟经过多年研制,精工抄造而成,因他们排行“老三”、“老四”而得名。
机器连史纸。机器连史纸是用机器制造的,颜色稍黄,清末民初才被采用,中华书局印《四部备要》用的就是机器连史纸。
几乎根本找不到木版印刷的,一般都是石印和铅印的,石印的比较早,铅印是在清末才有的,如何区分石印铅印最简单的办法是看书的边框如果连上的就是铅印,如果美联上的就是石印的。关于断代说几个简单的方法一要从字上入手,字比较大的一般比较早。二是要看纸质了,一般清末和民国的纸质差不多比较薄,而之前的由于是草纸可以看到一些纹理。三要从题材上看,一般佛经比较早。当然你要想收藏古籍的话也要注意收藏的门类。
补充:木板由于是活字印刷所以字体大小不一,而且印出来的字幽深有浅
小说书一般情况用胶版纸60g比较适中,也有50g,70g,80g,105g,128g 。A4复印纸是用来打印复印的纸不介意用来做书,纸的越重质量越好价格也越高,一般做书用60g胶版纸就行了。
1、宣传画册一般用铜板纸比较多。铜板纸分有光铜和无光铜(也叫亚粉纸)最常见克重:70g,80g,128g,157g,200g,250g。
2、低于60g,叫轻涂纸(一般超市宣传用的纸比较薄的那种)。
3、高于300g叫卡纸了比较厚而且比较挺 ,也有书的封面用双胶纸的,120160克,200克地都有。
4、半透明的是硫酸纸,封面一般用铜版纸 ,铜版纸做封面一般会覆膜。
扩展资料:
胶板纸的原料与胶板纸的性能。胶版纸一般采用漂白针叶木化学浆和适量的竹浆制成。加工胶版纸时,加填、施胶较重,一些高档胶版纸,还要进行表面施胶、压光。胶版纸在印刷时由于采用的是水墨平衡的原理,因此需要纸张有很好的抗水性、尺寸稳定性和强度。
胶版纸一般用于印刷画册、彩色插图、商标、封面、环衬、高档书籍和本册等。近些年由于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书籍材料也向高档次发展,使用胶版纸印刷书刊、本册等越来越多。
胶版纸的规格。胶版纸的规格与上两种纸相同。其它规格可参观国标GB147《印刷、书写及绘图用原纸尺寸》,尺寸误差、偏斜度不许超过±3mm。胶版纸的定量有多种,一般常用定量为60、70、80、90、120、150、180、200、250g/m2。
参考资料:
我想知道中国从古至今作画用的纸的分类,谁能帮忙介绍一下,谢谢
本文2023-10-10 22:13: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