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黄帝之孙,颛顼之父为何会是一头猪?韩流、司彘之国之谜
在《山海经》中有很多人兽杂糅形象的出现,而其中有一种人猪结合体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因为我们最为熟悉的经典角色猪八戒便是如此,在黄帝的后裔中也有一人拥有如此奇特的相貌,他便是颛顼之父,名曰韩流。那么, 黄帝之孙、颛顼之父,为何会是一个猪神的形象?
关于颛顼的出生说法不一,在众多古籍记载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认为颛顼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其母为蜀山氏女。以《世本》、《大戴礼记》和《史记》记载为一类:
但是在《山海经》中却与之大不相同,在昌意与颛顼之间,横空出现了一位长相奇特的人,名叫韩流。如此,昌意便从颛顼之父,一跃成为其祖父,那么,《山海经》记载的这个韩流究竟是何来历,为何在其他古籍中完全不见韩流此人?
有意思的是,在《山海经》中还特意大书特书韩流长相:“擢首”当指长耳朵;“谨耳”即耳朵被遮的形状,谓其耳轮阔大,可以遮住耳根;“人面”,意味五官与人相同;“豕喙”就是强调猪嘴;“渠股”乃是屁股有深沟之形象,意思是说其屁股肥大;“豚止(趾)”即猪腿。
所以,这么多文字片段所拼凑出来的韩流,总体来看正是一个以猪为主体的人猪结合的形象,这就让人不得不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黄帝的孙子,颛顼的父亲,会是一头猪神的模样?
在这段记载中,除了记述黄帝—昌意—韩流—颛顼的世系之外,还提到了一个关键之处:在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着两个神秘国度,一为朝云之国,一为司彘之国。
重点便在于司彘之国,所谓司彘,便是养猪,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擅长驯养猪类,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史书上著名的“豕韦氏”,这便是一个活跃于夏商周三代、以猪为图腾的部落方国。
而将司彘之国与之后的韩流放在一起,便意味着猪人形象的韩流,极有可能正是司彘之国所崇拜的猪神!人们创造神灵往往会以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原型,然后加以改造使之超脱于凡物成为信仰的存在,正如韩流形象中人面的含义,意味着人的理性占据主导,而身体中其他猪类元素的融合,则意味着对于猪类动物神性的汲取。
说这种形象的韩流是猪神,并不是空口无凭,因为在《山海经》中还记载了从“翼望之山至几山”四十八山的神灵,其特征正是“彘身人首”的形象,与韩流如出一辙!
那么,这种“彘身人首”神灵的创造,到底是为了汲取猪的什么神性?这才是解开为何黄帝之孙、颛顼之父的韩流,被塑造成猪神模样的密码所在。
说到猪,很多人印象中都是好吃懒动、泥地里打滚脏脏的模样,实际上猪在古代先民中地位非常高,极具神性,我们熟知的“家”字的甲骨文写法,正是在猪的上方搭了个小棚子。而猪的神性,则正是与水息息相关!
在《山海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怪物,名叫“合窳”,他彘身人面,声音如婴儿,不仅吃人,还吃其他虫蛇兽类。而最神奇的是,它一出现就会引起天下水灾。
看到了吗?合窳的特性在于能够招致水患,而他的形象与韩流以及四十八山之神完全一致,均为“彘身人首”,这说明一点至少在《山海经》中:猪所具备的神性,可能正在于水!
孤证不可以为例,同样的猪与水关系还可见于《诗经·小雅·渐渐之石》:
李立《东夷族猪崇拜及其相关文化现象》:“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是东夷族故地用来描述猪与水密切关联的民俗谚语,群猪涉水,则意味着水患将多。
而更为直接的证据,则来源于屈原老夫子,他在《楚辞·天问》中有这么一句,揭示了河伯与猪的关系,更加说明猪所具备的神性在于水!
闻一多先生便认为河伯冯夷的原型就是猪,而封豨就是大野猪,是楚人对于猪的一种称呼。
此外,天上的奎宿也是一头猪的形象,极有可能就是双头猪“屏蓬”,而其神性同样是“主沟渎”!
既然猪的神性与水相关,那么我们顺理成章地找到了他与颛顼联系的深层逻辑,因为颛顼帝本身也具备水性:他为水精,地处北方、其神为玄冥!
所以按照《山海经》记载的颛顼世系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颛顼所具备主水的神性,或许正是承袭了其父猪神韩流的特性,而颛顼主北,可能有韩流、司彘之国地处北方之故,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在古人眼中,封豨是为北斗猪神!
实际上,猪与古人的关系远超于其他六畜,在史前时期的辽河流域便流行这么一种兽形玉,今人称之为“玉猪龙”。可看到,在玉一端的兽首吻部向前突出,前部并列一双鼻孔,而且吻部和眼睛周围也有多道线纹用来表示皮肤的褶皱。
此外此兽双耳肥厚,有的还有獠牙,其背部颈脊处高高耸起的长鬣,这些都足以表明,在辽河流域,原始龙崇拜的原型可能正是猪!
那么,远古先民为何如此看重猪,甚至将其作为龙图腾的原型之一进行崇拜?以考古学材料为例,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农业经济较为发达,而与原始农业相随的便是对于猪的驯养。猪又是先民最为典型的一种依赖性动物。
它不仅代表着生活富足是财富的象征,同样也具备一定的神性,古人视猪为“水畜”,所以在祈天、求雨、旱涝等祭祀活动中,自然就选择它作为够沟通人神之间的神物,这或许就是远古“猪神”崇拜的深层原因所在。
猪的第一个象征意义:有福有财
在农耕社会,猪和马,牛,羊,鸡,犬共为“六畜”,如果家里没有养猪,就不成为“家”。同时猪也是财富的标志,从猪的扑满造形,可知猪可存满财富,由此认为猪是“富有”的象征。
猪的第二个象征意义:温和
猪的性情很是温驯可爱。它有圆滚滚的外表,和气量宽广的胸怀。猪憨厚老实,心宽体胖,代表心中坦然无憾,身体舒泰安康。它质朴厚道、忍辱负重。其实猪是个大智若愚的动物,它没有棱角,不露锋芒,敢于承受,用温和的姿态度过平凡的一生,能给人带来许多益处,也象征着一种吉祥圆满的人生态度。
猪的第三个象征意义:懒惰
猪在人们心目中,算是一个比较老实的家畜。它不像狗那么有灵性,能讨好主人,忠于主人,跟随主人,而圆乎乎胖滚滚的猪,除了就睡,睡了就吃,显得很懒惰。
我们先提豕和彘。这豕和彘是我华夏最早出现在甲骨文的的文字。经过文字的发展,由上古的甲骨文到商周的金文,再由晚周战国的大篆到秦统一后的小篆,再由繁体字变成连体字。众所周知,我们华夏从古至今,很多文字都在变化,很多文字的意思也被更改。豕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意为猪的统称。彘和豕都在甲骨文里出现最多。彘比豕多了一支箭,意思就是甲骨文里的彘是指有凶性的猪,彘头上多一个牙,即野猪,所以彘也指被圈养驯服的野猪,即现代人认为的圈养猪或者家猪。直到战国时期,豕和彘才分化通译,彘是指被圈养驯服的野猪,有时也指野性未驯的野猪,豕则成为野猪的统称。当然,豕在上古先秦主要属于祭祀之用。如《尚书·周书·召诰》曰:“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一,豕一。”如《周礼·天官·冢宰》曰:“牛夜鸣则;羊泠毛而毳,膻;犬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狸;豕盲视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蝼。”如《诗经·大雅·公刘》曰:“执豕于牢,酌之用匏。”到了西汉以后,豕和彘已经又被定义了,我们著名的汉武帝刘彻,他的小名叫作彘,刘彘,即刘家的小猪。如《汉书》曰:“凡言彘者,皆豕之别名。”在这里,豕是猎获的野猪,然后入牢圈养,于祭祀之用,所以豕是指祭祀用的野猪。彘则是指圈养用来祭祀的野猪,体型最大的,也指圈养被驯服的野猪。
因为豚和彘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如《孟子·梁惠王上》中说:鸡豚狗彘之畜。如《说文解字》中说:豚,小豕也。在这里,豕是指圈养的野猪,豚就是体型小的猪。接下来,我们谈谈猪。这个猪字,最早出现在左传,左传是春秋战国时期著作,然后那时叫做《左氏春秋》,从秦朝起,华夏文字全体篆体化,到了汉朝则成为主流的汉字,就像国民时的文化全面简体化,到了现在,简体字成为主流的汉字。如西汉的毛亨《已经注》曰:“豕,猪也。”如西汉的扬雄《方言》曰:“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西或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豨。“如《左传·定公十四年》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娄猪即母猪,艾豭即是公猪,借指面首或渔色之徒。先秦时期,猪是贬义词,指臭、丑、蠢、笨、好吃、爱睡,猪字只在战国时期的左传和估训中出现过,写作“猪”字,是繁体的豕者,直到西汉才口语化,即贬义词。而豕才是中义词,泛指野猪和圈养的野猪。要注意,在战国之前,豕分圈养的野猪和未圈养的野猪,没有我们现代的家猪这个意思。在战国之时,才开始出现饲养和供食的家猪,取名为猪,写作[豕者],意为煮,也读作煮,据说猪这个发音就是这么来的。再后来,大概是北魏朝时期,现在的犬者,即繁体字反犬旁的猪,这时因为生产力大增,猪可以当成家狗一类,成为家猪。这时,[豕者]和[犬者]这个俗称已经定指家猪,驯养了无数代的家猪,或指无野性的家猪。最后提一下日本从华夏隋唐时期学到的汉字文化日本的猪,指的是野猪。日本的豚,指的是家猪。[豕者]猪字在东汉开始普遍化,豕字和彘字开始销声匿迹,很少使用,豚在南宋开始消失。是到了明朝时,明皇帝因为猪与朱谐音,就不让百姓使用猪字,不许叫猪这个发音,而改用豚和彘,据说也叫肥肥。所以豚在明以前,指的是野猪、圈养的野猪、祭祀的野猪,从明开始,豚代替猪字。豚是指小猪,包括小型野猪和小家猪。彘是指入牢圈养的大型野猪,包括未驯服的野猪和被驯服的野猪,也可以看成家养猪。
所以彘是指大猪,不是指长大了的猪,而是体型巨大的猪。
甲骨文中的猪--豕
自从有了文字之后,猪就理所当然地进入到我们的祖先的文字记载。在甲骨文中,先人们创造了“豕”字。“豕”字就是一个猪的抽象轮廓图,它突出了猪的主要特征:大腹、垂尾、短足。
《说文解字》解释亥字,除了草根、天干之外,又说它同于“豕”。还说它有“二首而六身”后世学者如郭沫若等人,也认为“亥”字就是“豕”字。但是在甲骨文以及金文中,“亥”字与“豕”字的字形字义却并不相同,因此,“亥”字是否就是“豕”字,无法确定。《吕氏春秋·察传》讲过一个故事:“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子夏是战国人,当时那个读“史记”的人也许用的大篆钞本,把“己亥”误为“三豕”,是字形相似而造成了混淆。如果古代的“亥”就是“豕”的话,子夏也许就不会说“豕与亥相近”,而应该说“此处豕应读亥”了。子夏是孔子的门徒,孔子本人重视礼器,对礼器上那些古代文字也一定有所研究,孔门弟子,是不会以“亥”为“豕”的。
就这么着吧···
古兰经中的猪类指不洁之物。《古兰经》是针对全人类的,人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世界上每个地方的猪都加以消毒,伊斯兰教所信仰的《古兰经》中曾经说过,猪是不洁之物,而伊斯兰教所追求的生活是佳美。
<蜀记>曰:羽初出军围樊,梦猪啮其足,语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
《三国演义》第七十三节
且说关公是日祭了“帅”字大旗,假寐于帐中。忽见一猪,其大如牛,浑身黑色,奔入帐中,径咬云长之足。云长大怒,急拔剑斩之,声如裂帛。霎然惊觉,乃是一梦。便觉左足阴阴疼痛,心中大疑。唤关平至,以梦告之。平对曰:“猪亦有龙象。龙附足,乃升腾之意,不必疑忌。”云长聚多官于帐下,告以梦兆。或言吉祥者,或言不祥者,众论不一。云长曰:“吾大丈夫,年近六旬,即死何憾!”正言间,蜀使至,传汉中王旨,拜云长为前将军,假节钺,都督荆襄九郡事。云长受命讫,众官拜贺曰:“此足见猪龙之瑞也。”于是云长坦然不疑,遂起兵奔襄阳大路而来。
猪的历史要追溯到四千万年前。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一、先秦时期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商、周时代已有猪的舍饲。而后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对不同的猪加以区分的要求,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
二、汉代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养猪已不仅为了食用,也为积肥。这一情况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汉代以前虽已有舍饲,但直至汉代时止,放牧仍是主要的养猪方式。当时在猪种鉴定上已知猪的生理机能与外部形态的关系,这对汉代选育优良猪种起了很大作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逐渐代替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养猪经验日益丰富。
四、唐宋时期
隋、唐以后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
古代“猪”字因字体不同,写法也不同,如图:
字源解说:
“猪”是“猪”的异体字。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煮”的本字。猪,篆文猪=(豕,短尾肥豚)+(者,即“煮”,烹饪),表示烹煮必须的肥豚的油脂。古人发现猪肉较其他兽肉肥嫩,不仅容易提取油脂,而且用猪油煮菜,菜肴浓香可口。
俗体隶书“猪”用“犬”(捕猎)代替“豕”(豚),表示猎获后加以驯养的肥胖动物。
造字本义:名词,作为古代食物油重要来源的肥豚,一种家畜,短尾短足,鼻子短凹平直,耳大下垂,好睡多肉,其肉多脂。古籍多以“猪”代替“猪”。
扩展资料:
“猪”的古籍解释:
文言版《说文解字》:猪,豕而三毛丛居者。从豕,者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猪,体毛稀疏、群居的猪。字形采用“豕”作边旁,采用“者”作声旁。
“猪”这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是没有的,说明这个字的出现晚于其他表示猪的字。这是因为这个字涉及到更复杂的烹饪器具和方法,是在生产力上升到一定高度,人们对美食有了更高的追求之后才产生的。
左边是个“豕”字,是猪最早的标准通用字。而右边是一个篆书的“者”字,意为煮,也可以念作煮,猪的发音即由此而来。最初“者”的甲骨文形象是一堆架在火上的木柴,后来引申为大家围坐篝火,边烹煮食物边聚而交谈。
再后来,“者”演变成现在的字形,豕也演变为反犬旁“犭”,于是“猪”字就最终定型了。也就是说,“猪”原来指的是烹煮的猪肉,后来就变成对于“猪”这种动物的称呼了。
山海经:黄帝之孙,颛顼之父为何会是一头猪?韩流、司彘之国之谜
本文2023-10-10 22:29: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