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日是什么时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孔子生日是什么时候?,第1张

一、孔子生日是: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二、简介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据《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2]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夏邑。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到鲁国的陬邑定居。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其官职为陬邑大夫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原姓子),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另一说法为孟皮小时候爬树摔下来)。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孔子三岁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检法司最高长官);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

孔子执政仅三个月,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设置送鲁哀公美女良马从而让鲁国国君沉溺于酒色中这样卑鄙的计谋,以此挤走道德至圣的孔子。孔子离开鲁国后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由于孔子坚持的政治理想与当时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历经十四载不得重用。于是孔子于公元前484年六十八岁时返回鲁国。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可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即语录体散文集及《五经》中。

孔子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

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

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关于孔子的生辰年月日,从古至今就有争论,一说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另一说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说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的有《公羊传》、《谷梁传》等记载为依据。而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的以史记《孔子世家》为依据。两千多年来,关于孔子生辰年月日的争论,时起时伏,从来没有停止过。民国时期,孔氏家族让历学家对孔子生年月日进行了推算,把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换算成格里历日期为9月28日。以此为依据,现在的孔氏家族,台湾、港澳等许多地方都以9月28日做为孔子诞辰来纪念孔子。最近,我国天文历法学家江晓源教授,用世界先进的计算系统进行推算,认定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9月8日,这一推算是用儒略历推算的。这一个结论引起了史学,历法学,年代学者的重视。对于孔子生辰年的问题又引起一场辩论,那么孔子到底生于何年何月日?推算的根据是什么?推算的根据是否正确可靠?对于这些问题本人进行了认真的查找、推算,下面具体地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和推算的结论。6G@X j

记载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的史书有《公羊传》、《谷梁传》,记载了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的有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那么,记载了孔子生于不同年月的古书哪个更准确、更真实呢?我们进行一下分析:《谷梁传》曰:(鲁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子,孔子生。《公羊传》曰: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6

《史记�6�1孔子世家》记载: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而孔子生,孔子七十三年,以鲁襄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已丑卒。M

《谷梁传》《公羊传》中,不仅记载了孔子的生年,又有生月生日,另外记载九月朔有日食。江晓源教授用先进的计算仪器回推。证实公元前552年8月20日在山东鲁国地带能看见一次日偏食,我用计算公式推算这次日食发生在鲁国地区时间应当是下午13日至15时之间,即公元前552年九月初一,日干支庚戌。至于十月朔频食的记载,据我推算没有,但两千多年来,月球公转的轨道有什么变化很难定论。[公羊传]中十有一月,庚子,可能是十有一日,庚子之误笔,另外我推算公元前552年三月朔癸丑有一次日食,这次日食发生在南太平洋一带,中国不能看到。t

《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只了孔子的生年卒年,即没有记载孔子生在那月,也没记载生在那日,也没有日干支。这种记载只能说大概讲了一下孔子的生卒年,与《谷梁传》《公羊传》的记载有天壤之别。另外,我们从年代上讲,《谷梁传》《公羊传》书写的年代距孔子年代很近,而史记是司马迁汉武帝时写的,距孔子卒年已有四百多年了。四百多年后的记载也只能从《各梁传》《公羊传》等书上摘录而已,而且《史记·孔子世家》上并没有记载孔子生于何月何日,怎么推算出孔子生于前551年八月二十七呢?也没有日干支记载,怎么推算出孔子生于庚子日呢?经我推算:公元前551年周历十月二十七日确是庚子日。《史记·孔子世家》上并无记载孔子生于何月何日,日干支是什么,那么这个日干支是从何而来呢?没有答案。我认为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采用了公元前552年孔子生辰的庚子日,而生年却采用了公元前551年,这样合二为一,孔子生辰年月日就成了公元前551年十月二十七,庚子日。为什么要这样合二为一呢?我认为也是有原由的。我们都知道孔子生前一个月初一。也是就是九月朔发生了一次日食。日食是很正常的天象,但是古时候,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下层老百姓都认为日食是不吉之兆,凶兆,日食之年就是不吉之年,凶年,后来的很多儒家学者认为孔子是儒家大师,是圣人,圣人怎么能生于这样不吉之年呢?一定是记载搞错了,因而也就提出了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的说法,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和生于551年的两种观点。tg|

孔子享年73岁,卒于公元前479年四月巳丑日,这一点谁也没有疑意,以公元前479年向前推73年,孔子正是生于552年。-E(

2004年是孔子诞辰2555周年,不论认为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的还是认为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的人都认同2004年是孔子诞辰2555年,这也就证明了对孔子生年没有分歧,是在同一年,2004减去2555年是—551年,我们知道史学上公元是没有“零”年,所以说计算出的公元前551年,就是史学上的公元前552年。如果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那么2004年就不是孔子诞辰2555年,而应当是2554年。wAPGfb

在天文历法发展的今天,用计算系统回推几百年,几千年的天体现象,可是准确到分秒,《谷梁传》《公羊传》记载了公元前552年九月朔,有一次日食,这个记载是否正确?江晓源教授用计算系统回推,证实在公元前552年儒略历8月20日在山东曲阜地区能看到一次日偏食,这儒略历8月20日就是公元前552年周历的九月初一。从而证明了《谷梁传》《公羊传》所记载是真实的,也傍证了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十月庚子日是真实可信的。h"F

也有人说:既然现在已经定在八月二十七为孔子诞辰,这一日期也早已被很多人认可,就没有必要再改动孔子的生辰纪念日。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如果我们不知道,或没有推算出孔子准确的生辰年月日,用上述办法也是可行的。现在已经正确地推算出孔子生辰年月日,就不能再按错误的年月日来纪念孔子。中国人是讲认真的,中国人是实事求是的,错了改正就好,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当然谁能拿出更有力的证据证明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那就另当别论。不过,现在还没发现这方面的证据。gB"Gu

江晓源教授用儒略历回推算孔子诞辰是公元前552年10月9日,这个推算是正确的,但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推算孔子诞辰不能用儒略历,一者儒略历法与回归年误差太大,回推孔子生辰日与回归年误差达6天之多。二者也不符合当时历法的实际情况。回推孔子诞辰月日要用中国的传统历法来推算,现在也要用农历(夏历)月日来纪念孔子诞辰。,uK'

中国的传统历法夏历,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有史以来,中国的各种节日及纪念日都是使用夏历历法,比如说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数不胜数,没有哪一个传统节日用儒略历或格里历。所以我们纪念孔子诞辰日,也要用中国的传统历法夏历。第一,用夏历符合传统,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第二,夏历最科学、最符合天象(闰月时会与回归年产生周期性日期波动,这不属于误差),三是避免了由于使用不同历法回推不同日期而产生的争论。u

那么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十月庚子日是现在的几月几日呢?经我推算,孔子年代鲁国使用的是周历,正月建子。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周历十月二十一日,庚子日,换算夏历就是八月二十一日,也就是现在中国农历八月二十一日。这就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生辰日。以上是我个人的推算及观点,如果有不同看法或认为错误,可以批评反驳。z-LL

下面是公元前552年周历三月初一到十二月初一干支,各月中气干支,及儒略历,格里历月日,此表供历法爱好者参考。l

公元前552年(己酉年)Ft[!

周历月日 日干支 中气干支,月,日,时,分 朔日的儒略历月日 格里历月日$

三月初一 癸丑(日食) 雨水、甲寅三月初二,20时2分 2月24日 2月18日 四月初一 壬午 春分、甲申四月初三,19时13分 3月25日 3月19日$3O

五月初一 壬子 谷雨,乙卯五月初四,6时31分 4月24日 4月18日\

六月初一 壬午 小满,丙戌六月初五,5时55分 5月24日 5月18日[:=6~

七月初一 辛亥 夏至,丁巳,七月初七,13时59分 6月22日 6月16日l7\si9

八月初一 庚辰 大暑、己丑八月初十,零时55分 7月21日 7月15日!7US

九月初一 庚戌(日食) 处暑、庚申九月十一,7时45分 8月20日 8月14日t7'"

十月初一 庚辰 秋分、辛卯十月十二,5时14分 9月19日 9月13日~K]_J4

十月二十一 庚子(孔子生辰、夏历八月二十一) 10月9日 10月3日>g

十一月初一 己酉 霜降,辛酉;十一月十三,14时20分 10月18日 10月12日NHJw

十二月初一 己卯 小雪辛卯十二月十三,11时42分 11月17日 11月11日 L'C

说明;一此历法上朔日干支中气时间,儒略历月日,格里历月日及日食皆本人推算, WW

二夏历既我们现在的农历,夏历的正月相当于周历的三月,以此类推,U+N\\

建水孔子文化节是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举办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旨在纪念孔子诞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

建水孔子文化节通常在每年9月28日,也就是孔子诞辰2573周年或者建水县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城市协议生效25周年纪念日,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大型文艺晚会《大哉孔子》、大型祭孔仪式、儒学与和谐建水论坛、云南省第四届根艺作品展览、学海大型灯光秀、建水风情书画摄影展、云南省文化旅游商品交易会、建水建水县招商引资推介签约仪式等。

建水孔子文化节的举办地建水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通过孔子文化节的举办,建水县希望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社会文化氛围。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以及他所开创的儒家学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有着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通过建水孔子文化节的举办,可以向广大观众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公元前551年7月16日

孔子在公元前551年出生

直至公元前479年死亡

我谂咁讲啦中国果时既历法同而加既唔同so 约公元前551年 - 公元前479 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的代表人物。据史记所说,他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创人物,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一般所指的"圣人",就是他的代名词。

参考: geocities/chinpcp/confuci /j

正确的孔子生日 孔子的出生日期,一向认为是西元前五五一年阳历九月二十八日,其实年月日都不对。 有关孔子生辰的最早资料是春秋榖梁传。其中有:鲁襄公二十一年(552bc)《冬十月庚子孔子生》,及同一年《冬十月庚辰朔日有蚀之》之记载。清儒崔述在其洙泗考信录中有非常精辟的分析。近来天文学家江晓原博士也曾据此记载推算孔子生辰应为西元前五五二年阳历十月九日。年月都对了,不过日子不对。  史记孔子世家中则说:《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但没有提及日期。崔述也指出史记孔子世家中把孔子去鲁及郈费之堕年代都弄错了。也没指出孔子生日的根据。所以鲁襄公二十二年不可取。但后人却采用了世家中的年代551bc和榖梁传中的庚子日。正如洙泗考信录中所说:《方底圆盖进退皆无所据。》551bc年的庚子即现在所定孔子诞辰阴历八月二十七日,阳历九月二十八日。经用干支向前推算至鲁襄公二十一年,庚子日乃是十月三日。 所以说孔子出生日期应是西元前五五二年阳历十月三日。

参考: blogsina/u/48b6e147010003cf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鲁(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及朝鲜等周边国家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家世与生平 孔子是鲁国人,其先祖乃宋国贵族,为商人后裔。如果把传说与信史结合起来,子姓孔氏有着显赫的世系。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有娀氏之简狄生契。契的后裔汤建立了商王朝。周灭商后,封纣的庶兄微子启于宋。微子启传位于其弟微仲。微仲后四世弗父何让国于弟,为宋卿。弗父何后四世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遂为孔氏。孔父嘉后三世防叔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名纥字叔梁)。 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72岁时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史记· 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传说中在孔子出世前颜征在曾见到麒麟。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防山。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于防。 孔丘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像 宋马远孔子生而首上圩顶[2],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周时尺寸,大约176米,一说183米),被称为「长人」。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他受过季氏家臣阳虎的欺侮,不过也做过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仓储和畜牧。 在艰难困苦中,孔子发愤好学,他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先后师事老子、郯子、苌弘、师襄等人。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35岁时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叔孙、季孙、孟孙三桓大夫赶走,孔子便离开鲁国到齐国,由于齐相国晏婴的反对,孔子几年没有得到齐景公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鲁定公十三年,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孔子策划实施了「堕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大夫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氏之费,然而围攻成的攻势最终功败垂成。 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鉏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造成鲁定公不问朝政。这使得孔子与鲁公、季子等在道德与政见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孔子最终去鲁适卫。其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险;最严重的一次是在陈、蔡之间绝粮,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 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鲤、颜回、子路皆先他而去。5年后,孔子离开了这个世界和他的弟子,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思想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河。 《论语》是了解其思想的主要著作。 [编辑] 思想核心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有三种看法:仁,礼,仁与礼。 [编辑] 形而上学 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似乎给人一种印象:孔子回避了形而上学。当他反问子路「未知生,焉知死」,当他告诉樊迟「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确实更多地关注着现世与此岸,这时他很像是一个温和的怀疑论者。不过,「性与天道」是早期儒家相当重要的一个命题,可谓后来天人关系探讨之滥觞。不少人认为孔子的性命之学集成于《易传》,然而《易传》是否孔子所作并没有最后的结论。 人生境界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命题。有一次,樊迟就此请教,孔子说:「爱人。」很多学者指出,仁爱不是无差别的爱,而是所谓爱有差等。但也有不少人坚持认为仁的原则在于博爱。颜渊也曾问仁,孔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的解释同样颇具争议,但至少指示了礼的重要性。不过,孔子也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可见,礼是外在的规范,而仁才是内在的德性。根据仁的原则,人将自然的血缘亲情发散强化,推己及人,由近而远,与众人和睦相处。所以,孔子非常重视孝,他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当仲弓问仁时,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孔子告诉子贡可以一生奉行的恕。恕是一个基本原则,孔子告诉曾参「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明白:「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精微的内涵。近百年来,不少人反感于中庸,大概是将它误解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无原则的伪君子行径,其实这样的乡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他认为,如果不能达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毕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孔子又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朴实和文采两面均衡)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患得患失)。」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泰(安舒)而不骄(傲慢),小人骄而不泰。」 [编辑] 政治秩序 正名是孔子最重要的政治主张。当初,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他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来,在卫他对子路不厌其烦:「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无所措手足。」可见,正名的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使人们有一定的规范遵循,而不致生活在一种不可预期的状态之中。很多人认为孔子希望能够恢复西周的礼乐,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只是以复古的名义鼓吹一种新的世界秩序。 信,对于孔子而言,不仅是个人的美德,而且是一个基本的政治原则。子贡请教为政的要点,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点,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编辑] 教书育人 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 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闵损、冉耕、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仲由。 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我、端木赐。 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原宪、公冶长、樊须、有若、公西赤。 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这样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贵族垄断的世卿世禄制,为专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体制创造了条件。 出生地 :鲁(今山东曲阜) 工作经验:年轻时,为委吏和乘田,管理仓储和畜牧。 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 鲁定公九年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又做司空,后以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是他政治生涯的巅峰。 重要思想: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 重要著作:《论语》 毕生成就:他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及朝鲜等周边国家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2006-11-03 19:46:29 补充: 出生日期是西元前五五二年阳历十月三日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鲁(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社会地区。 孔子生于周灵王廿年阴历八月廿七,依西历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于鲁国,其先祖乃宋国贵族,为商人后裔。如果把传说与信史结合起来,子姓孔氏有着显赫的世系。传说中的五帝时代,有娀氏之简狄生契。契的后裔汤建立了商王朝。周灭商后,封纣的庶兄微子启于宋。微子启传位于其弟微仲。微仲后四世弗父何让国于弟,为宋卿。弗父何后四世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遂为孔氏。孔父嘉后三世防叔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名纥字叔梁)。 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72岁时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史记· 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传说中在孔子出世前颜征在曾见到麒麟。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防山。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孔子抚养成人,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打听到父亲葬处,将父母合葬于防。 孔丘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

参考: zh /w/indextitle=%E5%AD%94%E5%AD%90&variant=zh-

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 法    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生日是什么时候?

一、孔子生日是: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