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原文翻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第八十章》,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翻译: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国家治理得好极了,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作者的介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据《史记》等多部古籍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陈国苦县人,在老子去世后,苦县又属于战国楚国和汉朝楚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汉语-道德经·第八十章
太上老君说五斗金章受生经
尔时:
太上老君在太清境上,大赤天中,黄金殿内,召五老帝君及东斗注算君、南斗上生君、西斗记名君、北斗落死君、中斗总监君、九天生神君、九天注生君、九天注禄君、九天掌籍掌算君、九天财库禄库君、九天消灾散祸君、九天圣母、九天太一元君、九天监生大神、北斗七元星君、南斗六司星君、本命元辰建生星斗君,各随本部功曹灵官、金童玉女,无量圣众,一时同会,稽首礼拜,烧香散花,步虚旋绕,长跪道前,谛听法言。
太上老君广宣要妙,告示五方五老、一切圣众曰:吾昔于混沌之中,天地未分,元化体一,布气十方,成就万象。生天生地,负阴抱阳,阳气上升,化生诸天;阴气下降,化生诸地。阳之余气,化为男子;阴之余气,化为女人。阴阳二气,混合自然。生生化化,乃有人伦;既有人伦,宿命因缘,有善有恶,有长有短,有贵有贱,有富有贫。善恶之报,如影逐形,如响应声。作善善应,作恶恶成。种兰得香,种粟得粮。为善降祥,为恶降殃。一切因缘,皆由福业。且人生下土,命系上天。人之生也,顶天履地,有阴有阳,各有五行正气,各有五斗,所管本命元辰,十二相属。且甲乙生人,东斗注生,丙丁生人,南斗注生,戊己生人,中斗注生,庚辛生人,西斗注生,壬癸生人,北斗注生。注生之时,各禀五行真气,真气混合,结秀成胎,受胎十月,周回十方,十方生气,包罗元始。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视不见我,听不得闻,离种种边,名为妙道。在人不可轻,失之甚易,保之甚难。多迷真道,多逐邪源,多好*杀,多好贪嗔,多沉地狱,多失人身。受生之时,五斗星君,九天圣众,注生注禄,注富注贫,注长注短,注吉注凶,皆由众生,自作自受。若人在世之日,心崇大道,供养天尊,孝顺父母,和同六亲,不嫉不妒,不贪不*,或持斋戒,或作善缘,或受三戒五戒,十戒十二可从戒,十四持身戒,二十四戒,三十六戒,七十二戒,一百八十戒,三百大戒;或修上清斋、金箓斋、三元斋、三七斋、庚申斋、甲子斋、本命斋,如是斋戒。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之者,名系天人,世世生生,不失人身,富贵聪明,人中殊胜,五体具足,十相端严,且人之生也,皆受 五方五老帝君,各降真气,金章灵符,混合自然,化生为人,吾今宣说
东方第一金章灵符真文神咒:
东方九炁,始青天中。青灵始老,九炁天君。真人按笔,下注人身。木德结秀,会道合真。
此章灵符,镇人肝中,若人肝受病,以朱书,烧灰服之,立愈。
南方第二金章灵符真文神咒:
南方三炁,赤灵丹天。丹灵真老,三炁天君。司命司禄,绛阙尊神。火德明秀,会道合真。
此章灵符,镇人心中,若人心受病,以朱书,烧灰服之,立愈。
中央第三金章灵符真文神咒:
总监众灵,十二之天。元灵元老,十二天君。都录较籍,主镇脾神。土德镇秀,会道合真。
此章灵符,镇人脾中,若人脾受病,以朱书,烧灰服之,立愈。
西方第四金章灵符真文神咒:
西方七炁,太白之天。皓灵皇老,七炁天君。记名安魄,主镇肺神。金德坚秀,会道合真。
此章灵符,镇人肺中,若人肺受病,以朱书,烧灰服之,立愈。
北方第五金章灵符真文神咒:
北方五炁,玄中之天。五灵玄老,五炁天君。追生落死,主镇肾神。水德善秀,会道合真。
此章灵符,镇人肾中,若人肾受病,以朱书,烧灰服之,立愈。
尔时,老君再说五方真文神咒,即召五方五斗星君,降此灵符,真文神咒,各授五斗星君。即以金书玉篆,各依其方,总得受持,注生世人。以此灵文,安镇五脏,各镇人身。凡人性命,皆由九天生炁,五斗星君,本命元辰,主掌灵神。若复有人,能知根本,但遇三元五腊、本命生辰、北斗下日,严置坛场,随力章醮供养五方五老、乃吾化身、注生圣众、五斗星君、本命元辰,醮献钱财,以答众真注我生身,得生中国,得遇大道,荫佑之恩。当生之时,天曹地府,愿许本命钱。且甲乙生人命属东斗九炁,为人受生之时,曾许本命银钱九万贯文;丙丁生人命属南斗三炁,为人受生之时,曾许本命银钱三万贯文;戊己生人命属中斗一十二炁,为人受生之时,曾许本命银钱一十二万贯文;庚辛生人命属西斗七炁,为人受生之时,曾许本命银钱七万贯文;壬癸生人,命属北斗五炁,为人受生之时,曾许本命银钱五万贯文。若有善信男女,种诸善根,善根不断,世世为人,当须醮送五本命钱,天曹地府,各有明文,十二本命,十二库神:
子生之人第一库中,辰生之人第二库中,申生之人第三库中,亥生之人第四库中,卯生之人第五库中,未生之人第六库中,寅生之人第七库中,午生之人第八库中,戌生之人第九库中,巳生之人第六十库中,酉生之人第十一库中,丑生之人第十二库中。
乃是生人各有财禄命库。若人本命之日,依此烧醮了足,别无少欠,即得见世安乐,出入通达,吉无不利,所愿如心。自有本命星官,常垂荫佑,使保天年。过世之时,不失人身,得生富贵,文武星临,财星禄星,五福照耀,身命胎宫,安乐长寿,不值恶缘。若有男女,生身果薄,无力章醮,可于本命之日,请正一道士,或一或二,或三或五,或于宫观,或就家庭,持诵五斗金章宝经。或以自愿持诵,每诵一遍,折钱一万贯文。又志心持念托化受生天尊,或千或万,当来托生人中,三世长为男子之身,五体全备,十相端严,一切恭敬,得遇无上正真之道。是时,五方五老帝君、五斗星君、南斗六司星君、北斗七元星君、九天圣众、本命星官、元辰星官、功曹灵官、金童玉女、一会神仙,得闻老君说此真经,一时欢喜,礼谢玄元,各愿受持。时有始老帝君,出班长跪,而作是偈,稽首礼谢,珍重而退。
稽首真元无上尊,一心信奉不思议。如斯妙法未曾闻,今日今时尽得之。能为黑暗开光明,能为疾病作良医。妙哉神咒五灵符,誓愿皈依各受持!
太上老君开天经
盖闻未有天地之间,太清之外,不可称计。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日无月,无晶无光;无东无西,无青无黄;无南无北,无柔无刚;无覆无载,无坏无藏;无贤无圣,无忠无良;无去无来,无生无亡;无前无后,无圆无方。百亿变化,浩浩荡荡。无形无象,自然空玄。穷之难极,无量无边;无高无下,无等无偏;无左无右,高下自然。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外,玄虚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之而生。八表之外,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①。洪元之时,亦未有天地,虚空未分,清浊未判。玄虚寂寥之里,洪元一治,至于万劫。洪元既判,而有混元。混元一治,万劫至于百成。百成亦八十一万年而有太初。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四十八万卷。一卷有四十八万字。一字辟方一百里,以教太初。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溟涬鸿蒙,置立形象,安竖南北,制正东西,开暗显明,光格四维。上下、内外、表里、长短、粗细、雌雄、白黑、大小、尊卑,常如夜行。太初得此老君开天之经,清浊已分。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三纲既分,从此始有天地,犹未有日月。天欲化物,无方可变,便乃置生日月在其中,下照暗冥。太初时虽有日月,未有人民。渐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间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天地既空,三分始有,生生之类,无形之象,各受一气而生。或有朴气而生者,山石是也;动气而生者,飞走是也;精气而生者,人是也。万物之中,人最为贵。太初一治,至于万劫。人民之初,故曰太初。是时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识名。太初既没,而有太始。太始之时,老君下为师,口吐《太始经》一部,教其太始。置立天下九十一劫。九十一劫者至于百成。百成者亦八十一万年。太始者,万物之始也,故曰太始。流转成练素象于中而见气,实自变得成阴阳。太始既没而有太素。太素之时,老君下降为师,教示太素,以法天下。八十一劫,至于百成,亦八十一万年。太素者,万物之素,故曰太素。太初已下,太素已来,天生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死不知葬埋,弃尸于远野,名曰上古。太素既没而有混沌。混沌之时,始有山川。老君下为师,教示混沌,以治天下。七十二劫,混沌流行,成其山川,五岳四渎,高下尊卑,乃其始起也。混沌以来始有识名。混沌号生二子,大者胡臣,小者胡灵。胡臣死为山岳神,胡灵死为水神,因即名为五岳四渎,山川高下。混沌既没而有九宫。九宫之时,老君下为师,口吐《乾坤经》一部,结其九宫,识名天地。清气为天,浊气为地。从九宫以来,天是阳,地是阴。阳者刚强,远视难睹,在天成象,日月星辰是也;在地成形,五岳四渎是也;在人成生,心肝五脏是也。分别名之有异,总而名之是一也。取三刚名也。九宫没后而有元皇。元皇之时,老君下为师,口吐《元皇经》一部,教元皇治于天下,始有皇化,通流后代,以渐成之。元皇之后次有太上皇。太上皇之时,老君下为师,教示太上皇以治天下。太上皇之后而有地皇。地皇之后而有人皇。人皇之后而有尊庐,尊庐之后而有句娄,句娄之后而有赫胥。赫胥之后而有太连。太连以前,混沌以来,名曰中古。尔时天生五砼,地生五味,人民食之,乃得延年。太连之后而有伏羲,生于一源之始,继天而生;调习阴阳,以定八卦。自伏羲以前,五经不载,书文不达。唯有老君,从天虚空,无亿河沙在太清之外,不可称计。大道既分天地以来,开置皇化,转佐天帝,通流后世,以自记之。伏羲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无化子,一名郁华子,教示伏羲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作《元阳经》以教伏羲。伏羲已前,未有姓字,直有其名。尔时人民朴直,未有五谷。伏羲方教以张罗网,捕禽兽而食之。皆衣毛茹血,腥臊臭秽。男女无别,不相嫉妒。冬则穴处,夏则巢居。伏羲没后而有女娲,女娲没后而有神农。神农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神农没后而有燧人。燧人时,老君下为师,教示燧人钻木出火,续日之光,变生为熟,以除腥臊。燧人没后而有祝融。祝融之时,老君下为师,号广寿子,教修三纲,齐七政。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作《按摩通精经》。次有高原、高阳、高辛三世,次有仓颉、仲说,教书学文。三皇之后而有轩辕黄帝。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力牧子,消息阴阳,作《道戒经》、《道康经》。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黄帝之后,次有少昊。少昊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随应子,作《玄藏经》。尔时升平,嘉禾生,醴泉出,麒麟至,凤凰来,景星照。少昊之后,次有帝瑞顼。瑞顼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元阳子,作《微言经》。瑞顼没后而有帝喾。帝喾之后而有帝尧。帝尧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务成子,作《政事经》。帝尧之后而有帝舜。帝舜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尹寿子,作《太清经》。帝舜之后而有夏禹。夏禹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直宁子,作《德诫经》。夏禹之后而有殷汤,殷汤之后而至周初。周初时,老君下为师,号曰郭叔子,作《赤精经》。老君曰:秘化②之初,吾体虚无,经历无穷,千变万化,先下为师。三皇以前,为神化之本,吾后化三皇五帝,为师并及三王,皆劝令修善。天一、地二、人三、时四、音五、律六、星七、风八、州九,合有四十五。子、午、卯、酉、中央,各有九筭。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中有五龟,体成八卦。水流归末,分八至丑;叶落归本,分六至亥;金刚本强,分二至未,土王四季,分四至巳。坎怨独走,离明数四;艮八高掺,三从坤位;乾当城坤,与一相逐;巽吁天门,从乾贷一;震雷动泽,从兑所减;辰午酉亥,自刑之卦,各内其八卦以成,余有九筭成易字。老君即演行期术曰:行期之法自有术,先举坎就坤二,西南王母东青龙,习气发裔地户间,巽上四期入中宫,筭出中宫升于乾,西之大泽华山巅,东北之上寅艮间,南之炎火离霍山,幡然变化北入玄。
最早关于老君诞生之迹的纪传说:“太上老君,屡世为王者之师。在商以前,老君即分身下降,随世立教,事竟则隐,故在世未有诞生之迹。至商十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托孕于玄妙玉女,经八十一年,于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这是最早关于老君诞生之迹的纪传。周武王时老君仍为柱下史。号经成子,授道周公,乃游西极大秦,竺乾等国,号古先生。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西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前汉文帝时,老君降于陕河之滨,号河上公,亦曰河上丈人。汉成帝河平二年,老君降于琅琊曲阳,授于吉《太平经》。后汉明帝元和二年,老君下降,授于吉真人一百八十戒。汉顺帝汉安元年,老君降于蜀山鹤鸣山,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盛》秘录;再降赐《太清中经》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卷。建康元年又授天师三洞众经及超度九祖斋直之法。北魏明皇帝神瑞二年,老君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戒》;泰常二年又降赐符录七十卷。太武帝太平元年,老君降于嵩山,命寇谦之授帝以太平真君之号。唐高祖武德二年,老君降于羊角山,语吉善行,令奏闻云:“我帝祖也”。唐高宗龙朔二年,帝祠老君。乾封元年上尊号玄元皇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故截止于宋。”
《云笈七签》云,“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乾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故曰:吾生于无形之先,起乎太初之前,长乎太始之端,行乎太素之元。浮游出虚,出入杳冥。观混沌之未判,视清浊之未分,步宇宙之旷野,历品物之族群。夫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
太上老君是谁?
生卒年不详。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着有《道德经》五千余言。现今社会各行业中,如:铁匠、煤窑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铁匠等,皆祭拜老子为祖师爷。亦称为伯阳、太上老君、老聃、老君、老子、老子道君、李伯阳、李老君。
道祖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或称太上道君、无极道祖、学者称为老子并与庄子并论,民间称老君爷。
太上老君为春秋时楚国人,名李耳,据老子内传记载:「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重耳。生时即白首,故号老子」道德经谓:「老子之父姓李名无果,母尹氏,名益寿。」
老子身形甚为奇伟,据神仙传谓:「老子身长八尺八,**美眉,长耳大目,广额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礼,日角月悬,鼻双椎,耳有三门,三把十文,李母八十一年而生。」
老子为道家始祖,道普称老子为「玄玄皇帝」。历代帝王对老子都有所封,唐书记载:「唐高宗乾封元年封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天宝二年加封为大圣祖太上玄元皇帝,八年改称大道玄元皇帝,十三年更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武则天称帝时改称「老君」,到了宋代始称「太上老君。」
据烈仙全传云:「唐高祖武德三年,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三件白衣父老,呼善行曰:为吾语天子,吾为老君,即其祖也,高祖因立庙,高宗追尊玄元皇帝,明皇为注道德真经,两京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京师玄元宫,诸州号紫极宫,寻改西京为太清宫,东京为太微宫,皆置学生,尊号曰太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老子被奉为神明。
太上老君为无世不存的至尊天神
奉太上老君为无世不存的至尊天神,这是道教徒最根本的信条。谁否认这一条,就不是道教徒。犹如否认上帝的存在就不是基督徒一样。
据宋观复大师谢守灏《太上混元圣纪》说: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其随方设教,历劫为师,隐显有无,罔得而测;然垂世立教应现之迹,昭昭然若日月……。
谢守灏认为以往的太上老君记传率多疏略,如司马迁《史记》.班固《古今人表》.刘向《列仙传》.嵇康.皇甫谧之叙高士,葛稚川《神仙传》.及以后之《集仙传》.《总仙传》,皆蔑裂百不具一,还认为尹文操编圣记八百二十章,贾善翔传犹龙析为百篇,虽记述颇详,而枝蔓旁引,首尾失次,其间取舍,未免乖违,二三其说,览者迷惑。因此他编考三教经典传记,究其源流,仍序历代崇奉之事,编为圣记,冠以年谱。若夫五太之初,九皇之始,真文未兆,载籍叵详,今始纂书史所载老君应世之岁月,述其年谱。道教认为太上老君是无世不存在的.屡世皆为王者之师,故《太上混元圣纪》从元懐肇始记起。简述如下:
元肇始,天地初立,有神人号天皇氏,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天皇时老君应运降迹,与天皇为师,号通玄天师,一号玄中大法师。老君正方圆上下之形,定洪荒朴略之状,配四海于四神,付五行于五帝。
地皇时,太上老君屑迹下降,与地皇为师,分配刚柔,制定寒暑,地增博厚,天益高明。圣力无穷,神功靡测。万木甲坼,万草勾萌,羽族毛群区分于兑离之位,蚧虫鳞类支分于坎震之宫。
人皇时,太上老君博施济众,与人皇为师,号盘古先生,三百六十之川,初分血脉,一万五千之策,乍配偶奇,三壬三乙之神,离胎于水木,六丙六辛之将,出孕于火风。
伏羲时,太上老君降世,以道弘济,降迹为师,号郁华子,教之以画八卦,指之以分三才,助之以造书契之文,制之以代结绳之政。
祝融为火德之祖,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时老君降济阴,号广寿子。教民陶治。
神农(连山氏)时,太上老君救时屈己.下为帝师,号传豫子。仞之于五运,分之于时,助之以正方机,明之以济百谷。变饮血茹毛之化,移蒉桴土鼓之音。毁穴焚巢,上栋下宇,范金合土,燔黍擘豚。制来耜以济兆民,作疏治以利万物。天雨粟以呈瑞,地芒稼而彰稔。
黄帝(有熊氏)时,太上老君降世,居于崆峒山,号广成子。黄帝向老君屈膝而问道。当时蚩尤作乱,老君化鱼鳖为兵士以助黄帝,变云霞为神只潜扶军阵,能弭兵于涿鹿,偃戈于阪泉。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
少昊(金天氏)时,太上老君乘九龙之辇,复降于崆峒山,号随应子。一号太极先生,为少昊之师。说庄敬之典,教之顺时迎气,昭配神明,羽族呈休命之鸟,官理分九鹰以统百师。景合璧以表灵,风衔图而示贶。悉由至道,彰此帝谟。
颛帝(高阳氏)时,太上老君降于衡山,号赤 。为帝师,教之解纷塞兑。治国安民。涤荡九黎,陟明八凯。布龙野紫髯之凶丑,布蛇身赤发之渠魁,力拔不周,首触山碎,天低西北,致日月之西行;地业东南,使江海东注。追呼六甲,役御百灵;训之以微言之经,教之以大顺之道。
帝喾(高辛氏)时,太上老君降世,居于江滨,号录图子。敷道布化,济代为师。谈黄庭之妙言,隐日遁月;称录图之嘉号,返邑移城。制九州之命,作六英之乐。封勾芒以佐苍帝,敕蓐收以翼白方。封岱岳而印金泥,照寰区而开玉镜。饮太活之井,游不夜之乡。
帝尧(陶唐氏)时,太上老君降世为师,居姑射山,号务成子。讲玄德之经道,以治国于玄化。帝舜(有虞氏)时,太上老君降世,居河阳,号尹寿子。太上谈无为之理,讲离合之经。三苗克悛,四罪咸服,百揆时序,五典谨徽。怀明神之珠,赐照华之王。
夏禹时,太上老君降世,居商山,号真行子。太上克匡王道,爰作帝师。谈德行之经,行为国之法。
商汤时,太上老君降世,居于潜山,号锡则子。太上权离左极,下为王师。说长生之经,体自然之道。
老君虽分身下降,随世立教,事竟则隐,故在世未有诞生之迹。至商十八世王阳甲践祚之十七年,老君自太清境分神化懐,托孕于玄妙玉女④,经八十一年,于武丁九年二月十五日降生。
这是最早的关于老君诞生之迹的记传。
辛纣时,太上老君降于岐山之阳,号燮邑子。周文王为西伯,召为守藏史。
周武王时,迁老君为柱下史。
周成王时,老君仍为柱下史,号经成子。授道周公,乃游西极大秦竺干等国,号古先生。
周康王时,老君复归于周,号郭叔子,复为柱下史。
周昭王廿三年老君西过函谷关,度关令尹喜。廿四年老子传道尹喜,授以道德五千言,即于喜宅南小山上升天。廿五年复分身降于蜀国李太官家。廿七年老君会尹喜于青羊肆,将坎化胡。远适流沙,长移犷俗,及身毒罽宾之国,教烦陀阿柱之王。于阗国西五百里有毗摩寺,云是老子化胡之所也。
周穆王四年,老君复降于中国,东游扶桑会大帝,校集群仙,遂游西海至苏邻国,号为大光明使,寻即复升天。
周夷王时,老君与玄古三师降于蜀绵竹山之三学山,授李真多以飞升之道。
周历王廿一年,老君降于楼观,授道士宋伦以中景之道,通真之经,并灵飞六甲素奏丹符。
周宣王四十三年,老君降于渭州,告宣王以岁抵北迁,言周将衰。
周平王卅三年,老君复出关屉化诸国,遂至西海流麟等洲,考校群仙事讫,复还中国。
周定王时,王问老君以在世神仙,老君对以中岳有古先生,即予是也。
周敬王十七年,孔子谓南宫敬叔说:吾闻老聃博古赅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明年遂与敬叔俱至周见老子。
周夷烈王二年,老君襄秦,秦献公授馆致礼,问于历数,老君遂出散矣。
周显王八年,老君东还,游赤城蒙山,重过扶桑,较集群仙,已而隐于景山太室少室。
周赧王九年,老君与尹喜诸仙西游女儿瞿头天柱,复出散关,遂升昆仑,还紫微上宫。
秦始皇廿八年,老君降于楼观南之老君祠,授帝以鬼林经策使鬼神之符。
前汉文帝时,老君降于陕河之滨,号河上公,亦曰河上丈人。帝亲访之,老君授以《道德经》。
汉成帝河平二年,老君降于琅琊曲阳,授于吉《太平经》。
后汉明帝元和二年,老君再降,授于吉真人一百八十戒。
汉安帝永初二年,老君降于泰山,召江夏史刘图校定天下簿籍,因示菲福报应之事。
汉顺帝汉安元年,老君降于蜀之鹄鸣山,授天师张道陵《正一盟威》秘箓;再降赐《太清中经》九百三十卷,符文七十卷。建康元年又授天师三洞众经及超度九祖斋植之法。
汉桓帝永寿元年,老君降于成都,授天师北斗削死注生之法;又授以制六天斩邪文。
汉灵帝光和二年,老君降于天白山,授仙人葛玄上清.灵宝.大洞等经及三箓七品斋法劝戒法轮转神入定等经。
后魏明皇帝神瑞二年,老君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戒》;泰常二年又降赐符箓七十卷。
太武皇帝太平元年,老君降于嵩山,命寇谦之授帝以太平真君之号。
隋炀帝太业十三年,老君降于终南山,语山人李淳风以唐公受命之符。
唐高祖武德二年,老君降于羊角山,语吉善行,令奏闻云;我帝祖也。今唐得圣,治社。
唐高宗龙朔二年,帝祠老君,老君降于殿上,权大力等依所见图写为瑞象。乾封元年上尊号玄元皇帝,圣母为先天太后。
则天武后文明元年,老君降于虢州皇天原,命邬元宗令传言武后不可革命。
玄宗皇帝开元十七年,老君降于蜀州新兴寺,隐景于佛殿柱中,宛如刻画,削洗愈现。开元廿九年,老君降于丹风门外,语田同秀曰:我昔日入流沙,藏一金灵符在尹喜旧宅,可奏帝取之。天宝二年上老君尊号大圣祖玄元皇帝,七年上老君尊号圣祖大道玄元皇,十三年加上老君尊号: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天元皇帝。
懿宗咸通十年,庞勋领三千人欲劫夺太清宫,时士庶数百余家在宫避难,咸见老君乘空天行,须臾黑雾昏曀,贼迷路自相蹂践,庞勋亦溺水死。
宋真宗皇帝大中祥符七年,上老君尊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宋徽宗皇帝政和二年,老君乘白马驾祥云降于茅山玉晨观,授梁光映加句《天童经》。
《混元圣纪》成书于宋,故截止于宋。作者引述多种古籍,其中往往说法不一,互相抵触,甚至对老君之历代为帝师的说法也不一致。葛洪《神仙传》曾说:老君历代为帝师皆碎书,不出仙传正经;又谓不应背澄清而入臭浊,弃天官而受人爵,有天地则有道术,道术之士,世世有之,何必常是一老子耶?皆由晚学之徒,好奇尚异,欲推尊老子,故有此说耳。唐昊天观主尹文操则著论驳之,……殊不知开辟之始,因学而得道者,必有自然圣降而为师,随机传受焉。《定志经》云,昔
天尊造人慈之初,行应自然,暗与理合,自然玄悟,撰集成经,以教将来尔。由是观之,则老君自然学道而世世为师,亦何疑焉。既是大慈之父,亦何辞舍尊就卑.和光臭浊乎。虽然如此,但道教徒相信太上老君为至尊天神,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这是不可动摇的信仰。
这里须加说明的是,关于道教的至尊天神,经书中还有两种说法,一说以元始天尊为最高天神,一说以太上道君(灵宝天尊)为最高天神,但以后统一于三位一体,老子一懐化三清之说。关于后两说的出现,将在谈道教的神仙系统时再加介绍。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教祖,即太清道德天尊。又称道祖、太上道祖、开皇末劫天尊、道德天尊、降生天尊、混元上帝、师宝天尊。全称一炁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简称太上老君。
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干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
按道教说老子为其八十一化之一,著有震古烁今的道教祖经——《道德经》五千余言。
代表作品:道德经、化胡经、妙真经、报恩经、清静经、太上感应篇、太上老君开天经、北斗经,《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太上老君内观经》、《混元皇帝圣纪》、《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经》、《太清金液神丹经》、《北斗经》、《太上老君说了心经》、《太上老君内丹经》、《太上老君养生诀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太上老君说五厨经》、《太上九要心印妙经》等。
盖闻未有天地之间,太清之外,不可称计,虚无之里,寂寞无表,无天无地,无阴无阳,无日无月,无晶无光,无东无西,无青无黄,无南无北,无柔无刚,无覆无载,无坏无藏,无贤无圣,无忠无良,无去无来,无生无亡,无前无后,无圆无方,百亿变化,浩浩荡荡,无形无象,自然空玄,穷之难极,无量无边,无高无下,无等无徧,无左无右,高下自然。
唯吾老君犹处空玄寂寥之外,玄虚之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若言有,不见其形,若言无,万物从之而生,八表之外,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
洪元之时,亦未有天地,虚空未分,清浊未判,玄虚寂寥之里。洪元一治,至于万劫,洪元即判,而有混元。
混元之时,混元一治万劫,至于百成,百成亦八十一万年,而有太初。
太初之时,老君从虚空而下,为太初之师。口吐《开天经》一部,四十八万卷。一卷有四十八万字,一字辟方一百里,以教太初。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溟涬鸿蒙,置立形象,安竖南北,制正东西,开暗显明,光格四维上下,内外表里,长短粗细,雌雄白黑,大小尊卑,常如夜行。太初得此老君开天之经,清浊已分,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三纲即分,从此始有天地,犹未有日月,天欲化物,无方可变,便乃置生日月在其中,下照闇(闇,读an,汉字,多音字。有缄默不语,晦暗,了解,忽然等意义)冥。太初时虽有日月,未有人民,渐始初生,上取天精,下取地精,中间和合以成一神,名曰人也。天地即空,三分始有,生生之类,无形之象,各受一气而生。或有朴气而生者,山石是也,动气而生者,飞走是也,精气而生者,人是也,万物之中,人最为贵。太初一治至于万劫,人民之初,故曰太初,是时唯有天地日月人民,都未有识名。太初即殁(殁,mò 形声。从歹从殳。“歹”表示“割肉裂骨”,“殳”意为“击打”(殳为古代的一种击打兵器)。“歹”与“殳”联合起来表示“击打以致死”。本义:死于非命(未及寿终而死)。)而有太始。
太始之时,老君下为师,口吐《太始经》一部,教其太始。置立天下九十一劫。九十一劫者至于百成。百成者亦八十一万年。太始者,万物之始也,故曰太始。流转成练素象于中而见气,实自变得成阴阳。太始既没而有太素。
太素之时,老君下降为师,教示太素,以法天下,八十一劫,至于百成,亦八十一万年。太素者,万物之素(①本色;白色:素服|素丝。②颜色单纯;不华丽:朴素|素净|素雅。③蔬菜、瓜果类食物,跟“ 荤 ” 相对:素食|素菜|素油。④本来的;原有的:素质|素性。⑤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元素|因素|要素|维生素。⑥平时;向来:平素|素来|素不相识。),故曰太素。太初已下,太素已来,天生甘露,地生醴(甘,甜)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死不知葬埋,弃尸于远野,名曰上古。太素即殁,而有混沌。
混沌之时,始有山川。老君下为师,教示混沌,以治天下七十二劫,混沌流行,成其山川,五岳四渎,高下尊卑,乃其始起也。混吨以来始有识名,混沌号生二子,大者胡臣,小者胡灵,胡臣死为山岳神,胡灵死为水神,因卽名为五岳四渎,山川高下。混沌即殁,而有九宫。
九宫之时,老君下为师,口吐《乾坤经》一部,结其九宫,识名天地,清气为天,浊气为地,从九宫以来,天是阳,地是阴,阳者刚强,远视难睹,在天成象,日月星辰是也,在地成形,五岳四渎是也,在人成生,心肝五臓是也,分别名之有异,緫而名之是一也。九宫殁后,而有元皇。
元皇之时,老君下为师,口吐《元皇经》一部,教元皇治于天下,始有皇化,通流后代,以渐成之。元皇之后,次有太上皇即天皇。
天皇之时,老君下为师,教示天皇以治天下,天皇之后,而有地皇,地皇之后,而有人皇,人皇之后,而有尊庐,尊庐之后,而有句娄,句娄之后,而有赫婿,赫婿之后,而有太连,太连以前,混沌以来,名曰中古。尔时天生五炁,地生五味,人民食之,乃得延年。太连之后,而有伏羲,生于一源之始,继天而生,调习阴阳,以定八卦,自伏羲以前,五经不载,书文不达,唯有老君,从天虚空无亿河沙,在太清之外,不可称计,大道即分,天地以来,开置皇化,转佐天帝,通流后世,以自记之。
伏羲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无化子,一名郁华子,教示伏羲,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作《元阳经》以教伏羲。伏羲已前未有姓字,直有其名,尔时人民朴直,未有五谷,伏羲方教以张罗网捕禽兽而食之,皆衣毛茹血,腥臊臭秽,男女无别,不相嫉妬(古嫉妒),冬则穴处,夏则巢居。伏羲殁后,而有女娲,女娲殁后,而有神农。
神农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与人民播植,遂食之,以代禽兽之命也。神农殁后,而有燧人。
燧人之时,老君下为师,教示燧人钻木出火,续日之光,变生为熟,以除腥臊。燧人殁后而有祝融。
祝融之时,老君下为师,号广寿子,教修三纲,齐七政,三皇修道,人皆不病,作《按摩通精经》。次有高原、高阳、高辛三世,次有仓颉、仲说,教书学文。三皇之后,而有轩辕黄帝。
黄帝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广成子,消息阴阳,作《道戒经》道经。黄帝以来,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别,贵贱有殊。黄帝之后,次有少昊。
少昊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随应子,作《玄藏经》。尔时升平,嘉禾生,醴泉出,麒麟至,凤凰来,景星照。少昊之后,次有帝瑞顼。
瑞顼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赤精子,作《微言经》。瑞顼殁后,而有帝喾。帝喾之后,而有帝尧。帝尧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务成子,作《政事经》。帝尧之后,而有帝舜。
帝舜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尹寿子,作《太清经》。帝舜之后,而有夏禹。
夏禹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直行子,作《德诫经》。夏禹之后而有商周。
商周之时,商代殷汤,殷汤之后,而至周初。周初时,老君下为师,号曰燮邑子,作《赤精经》。
老君曰:秘化之初,吾体虚无,经历无穷,千变万化,先下为师,三皇以前,为神化之本,吾后化三皇五帝为师,并及三王,皆劝令修善。天一、地二、人三、时四、音五、律六、星七、风八、州九,合有四十五。子卯酉。中央各有九筭计算、算计,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中身五宫,体成八卦。水流归末,分八至丑;叶落归本,分六至亥,金义本强,分二至未,土王四季,分四至巳,坎怨独走,离明数四,根八高槮(1 〔森椮〕(树木)高耸的样子,如“林箫蔓荆,椮椮柞朴。”),三从坤位,乾当城坤,与一相逐,巽吁天门,从乾贷一,震雷动泽,从兑所减,辰午酉亥,自形之卦,各内其八,卦以成,馀有九筭成易字。
老君即演行期术曰:行期之法自有术,先举坎一就坤二,西南王母东青龙,习气发裔地户间,巽上四期入中宫,筭出中宫升于乾,西之大泽华山颠,东北之上寅根间,南之炎火离霍山,番然变化北入玄。
1、《道德经》,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
2、《庄子》,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3、《吕氏春秋》,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
4、《淮南子》,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5、《管子》,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管子》在《汉书·艺文志》列入道家类。
-管子 (先秦学术著作)
-淮南子
-吕氏春秋
-庄子 (道家学派经典著作)
-道德经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原文翻译
本文2023-10-10 23:16: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8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