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元稹的个人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0浏览:2收藏

唐代诗人元稹的个人资料?.,第1张

元稹(779~831),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为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贞元九年(793)以明两经擢第。次年得陈子昂《感遇》诗及杜甫诗数百首读之,始作诗。贞元十五年,初仕于河中府。十九年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娶名门女韦丛。数年后,妻亡。元和元年(806),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后得宰相裴□提拔为监察御史,出使剑南东川,劾奏不法官吏。为此得罪宦宫权贵。元和五年,宦官与元稹争宿驿舍正厅,击伤元稹,反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元和六年,裴□去世,元稹政治上失去倚靠,转而依附藩镇严绶和监军宦官崔潭峻,为时论所薄。元和十年一度回朝,不久出为通州司马,转虢州长史。这一时期作诗甚多,与白居易等酬唱频繁。元和十四年,再度回朝任膳部员外郎。次年得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承旨。长庆二年(822),拜平章事、居相位三月。为依附另一派宦官的李逢吉所倾轧,出为同州刺史,改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入为尚书左丞,又出为武昌军节度使,逝世于镇。元稹的创作,以诗的成就最大。他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元稹生前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之合集多种。其本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诔、论议等共 100卷,题为《元氏长庆集》。宋时只存60卷,有三种刻本:闽本(建本),宣和六年刘麟刻;蜀本,刻者不详;浙本(越本),乾道四年洪适据刘麟本复刻。明嘉靖三十一年,董氏曾据洪适本翻刻,《四部丛刊》又据董刻本影印。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另据杨循吉从陆士修借钞刊行影印本。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元稹(779~831),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为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贞元九年(793)以明两经擢第。次年得陈子昂《感遇》诗及杜甫诗数百首读之,始作诗。贞元十五年,初仕于河中府。十九年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娶名门女韦丛。数年后,妻亡。元和元年(806),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后得宰相裴□提拔为监察御史,出使剑南东川,劾奏不法官吏。为此得罪宦宫权贵。元和五年,宦官与元稹争宿驿舍正厅,击伤元稹,反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元和六年,裴□去世,元稹政治上失去倚靠,转而依附藩镇严绶和监军宦官崔潭峻,为时论所薄。元和十年一度回朝,不久出为通州司马,转虢州长史。这一时期作诗甚多,与白居易等酬唱频繁。元和十四年,再度回朝任膳部员外郎。次年得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充翰林学士承旨。长庆二年(822),拜平章事、居相位三月。为依附另一派宦官的李逢吉所倾轧,出为同州刺史,改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入为尚书左丞,又出为武昌军节度使,逝世于镇。元稹的创作,以诗的成就最大。他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元稹生前曾自编其诗集、文集、与友人之合集多种。其本集收录诗赋、诏册、铭诔、论议等共 100卷,题为《元氏长庆集》。宋时只存60卷,有三种刻本:闽本(建本),宣和六年刘麟刻;蜀本,刻者不详;浙本(越本),乾道四年洪适据刘麟本复刻。明嘉靖三十一年,董氏曾据洪适本翻刻,《四部丛刊》又据董刻本影印。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另据杨循吉从陆士修借钞刊行影印本。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陈寅恪有《元白诗笺证稿》,卞孝萱有《元稹年谱》可参看。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那么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希望对你有帮助!

元稹简介

元稹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并称元白。元稹的诗歌创作成就毋庸置疑,但他一生对感情的态度却被后人所不齿。

说起元稹,不得不说其相貌,在唐朝这些个诗人中,元稹算是相当帅的,而且这种帅在小时候就有苗头,所以,他年轻时,那绝对是个万人迷,能以一个小官就能攀上了韦夏卿这个高枝,不光有才,帅也是他征服韦丛的一把利器。

再说元稹的才,那绝对也是翩翩公子,才华横溢,年少既有才名,从流传至今的诗篇来看,他绝对也是一个走心的好诗人,才气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那是很重要的。江湖传言,男人要么帅,要么有才,二者一定要有一样,这样才能征服女人,而元稹两样都有,不得不感叹命运有时候是偏向某些人的。更可怕的是,他元稹一个帅才,偏偏又很勤奋,你说他不成名都对不起这条件,白居易牛逼,但白居易和元稹一起考上大学的时候,白居易比元稹大了八岁,这就意味着白居易高考参加的可不是一回两回了,元稹本身就聪明,再加上勤奋,早考取功名也在情理之中。

  元稹后来虽然一直混在官场,大官小官也都当过,贬来贬去,浮浮沉沉,也是家常便饭,政治嘛,本身就没有对错,关键要看站队,元稹一辈子过的还算凑和,政绩不明显,但也不算庸官。

元稹以诗名流传,他的诗歌评价最高的算是离思悼亡诗,那这和他细腻的感情和几段感情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崔莺莺、韦丛、薛涛个个都是个人物,个个都是激发元稹诗性的催化剂。元稹终年53岁,死在被贬值的武汉镇署之中,也算善终了。

元稹的名句

古人常用诗赞美“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前有东晋陶渊明爱菊,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金句;后有唐朝杜甫赏菊,留下了“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的名句;白居易也曾作“耐寒唯有东篱菊”以歌颂菊花;而到了贞元十八年,正值二十四岁的诗人元稹在看到秋冬季节毅然傲放的菊花时作下了“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诗句,这成为元稹名句之一。

这首诗名为《菊花》,其一、二句语句平铺直叙,仅十四字却从三个方面表达了元稹的爱菊之心,充分描写出他对菊花的缠绵爱恋之情。三、四句则将他为何如此深爱菊花的缘由表达的淋漓尽致,有人爱菊花的姹紫嫣红、有人爱菊花的清隽高雅,元稹则不爱那表面的色彩与香气、却独爱百花中菊之最后凋谢,爱它这不惧严寒、依然傲放的精神。这首诗是从日常生活中发掘而来,看起来平淡无奇,实则韵味非凡,王安石也曾作同题《菊花》一诗,但相比较之下,元稹的咏菊诗更为世人所传诵,他的挚友白居易更对此念念不忘,在诗中写道“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这其中所表达出对好友的相思之情赫然在目。

作为唐朝著名诗人,他诗词无数,元稹名句也不只限于咏菊,元稹名句还包括“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等。

薛涛与元稹故事

也许那天和元稹的相见,对薛涛来说本身就是个备胎的开始。一个是翩翩公子,青年才俊,诗人中的翘楚,正如日中天;一个是风韵犹存,成熟魅力,营妓中的大姐大,正炙手可热。

一个是见花爱花的多情种,一个是感情真空期的痴情女,这样的相见注定会擦出不一样的男女之火,尽管年龄悬殊,尽管元稹当时是有妇之夫,郎才女貌,干柴烈火,怎能轻易舍得薛涛好好的大姐大不当,偏偏被元稹这小子给迷住了,就这样活生生地被元稹给毁了下半辈子。

那年,31岁的元稹迷恋上了42岁的薛涛,两人同居了三个月,天天在一起缠绵,也许这三个月对42岁的薛涛来说,才是真正的爱情,这三个月她真正地找回了曾经丢失的少女怀春之情,而元稹本身就是一个多情的种子,处处留情,但身份、年龄的巨大差距,终没有让这段感情走到最后。

三个月后,元稹从成都调离,不得不离开薛涛,接着元稹被贬洛阳,期间老婆韦丛病故,而他却厚颜 地纳了一个小妾安仙嫔,也许元稹这人克妇,安仙嫔短命早死,元稹后来被贬往江陵,这时候,连遭变故的元稹正是一个失意的中年男人,薛涛天真地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她固执地穿过千山万水,走了大半个中国找元稹,但最后又不得不返回,期间发生了什么,我们从薛涛后来的诗句中可以了解到,她过的并不快乐。

后来,元稹又被贬通州,为了仕途,又娶了裴淑,直到后来当了宰相,薛涛等了很久,但终究死心,出家做了道姑。公元831年,元稹在武昌节度使任上离世,次年薛涛病故。

唐代诗人元稹的个人资料?.

元稹(779~831),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为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贞元九年(793)以明两经擢第。次年得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