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才故事 惟楚有才为什么在湖南 惟楚有才 惟楚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惟楚有才故事 惟楚有才为什么在湖南 惟楚有才 惟楚,第1张

惟楚有材,意指楚地出人才。常用于湖南湖北地区。以湖南省长沙岳麓书院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闻名于世。

同义词有"惟楚有才","唯楚有才"。

出处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惟,系语首助词,古籍惟、唯、维通用。

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孔,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学为鄂省乡学之冠,但校舍破败不堪。学子们表示能体谅国家一时经济困难,愿将津贴捐出来维修校舍。在林天擎大力支持下,修葺工程于两年后完成。据《湖北通志》记载,新府学落成后,林天擎记下两年前学子谒见之事,并发出由衷感叹:"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后之龙摅鹏奋,何可数量" 自林天擎后,武昌府学"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视培养"楚材"的文字屡见于湖北方志。1732年,湖北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成书于春秋时期,《论语》也是成书于春秋。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以湖北为政治中心的,楚国最强盛的400年国都在湖北荆州,所以湖北又称荆楚。

湖南作为楚国故地,历来自称楚地。古长沙国为楚国文化的继承,以湖南为政治中心也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楚。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为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本为孔子盛赞周武王时期人才鼎盛局面 。传说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

岳麓书院楹联

既然说是"楚材",则当然源自楚国,与楚国人才关系理应很密切。"惟楚有材"是从"虽楚有材"转化过来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虽"、"惟"虽有一字之差,在内容上实际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楚国(地)有材,是很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规律的,故已成定论。

“惟楚有材”不是“唯楚有材”。“惟”乃语气助词,这句话理解为“楚有才”。

“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 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才,晋实用之。"惟,系语首助词,古籍惟、唯、维通用,如《书· 泰誓》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岳麓书院的正门口骄傲地挂着一副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而岳麓书院就是湖湘文化的中心。

以长沙进入岳麓书院时,只见大门两旁一对楹联八个大字赫然入目:“惟楚有材,以斯为盛。”这是肯定岳麓书院办学的累累硕果的,与楚国人才似乎无多大联系。然而,既然说是“楚材”,则当然源自楚国,与楚国人才关系理应很密切。查阅各种史料,尚不见有此记载,《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倒说过“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话。看来,“惟楚有材”是从“虽楚有材”转化过来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虽”、“惟”虽有一字之差,在内容上实际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楚国(地)有材,是很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规律的,故已成定论,理直气壮地刻入岳麓书院的大门傍。研究历史,既要立其源观其流,也要立其流溯其源,才能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研究岳麓书院培养的人才问题也应持这种态度。只有先搞清楚国人才问题,才能对楚国人才史、荆楚地区人才史(包括岳麓书院培养人才史),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楚国地灵人杰。人才济济,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一批第一流人才,甚至是世界性的第一流人才,故楚国人才既多又出类拨萃,品位极高,是可以登上中国和世界人才的殿堂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的当年蔡人声子列举的四人,只不过是在晋、楚争霸中为晋所用的卿大夫之材,远不能代表真正的楚国之材。这里,挂一漏万,不妨举一些在各个领域有代表性的人物,略作一介绍,以见一斑。

在政治军事上,楚国驰骋疆场八百多年,从筚路蓝缕,到立威定霸,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审时度势、周文武成三代均尊之为师的楚国缔造者鬻熊;自称王,创县制,设令尹,置陈兵之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具有创新精神的熊通(楚武王)、南定都郢,北通“上国”,抗衡中夏的熊赀(楚文王);与齐桓公争霸后来居上,执辱宋襄公、“强楚主会”,继齐桓公之后登上中国霸主地位的熊恽(楚成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天下大事尽在楚”,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熊侣(楚庄王);洞察形势,全力东拓,使楚国仍以大国强国的雄姿,步入战国“七雄”行列之一的熊章(楚惠王);大胆重用异邦人吴起主持变法,“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使楚国振兴复强的熊疑(楚悼王);北取睢、氵岁之间至泗水之上,西拓巴蜀,东收吴越,“临天下诸候”,使楚国成为雄踞大江南北一泱泱大国的熊良夫(楚宣王)和熊商(楚威王)父子两人。这些国君(王),都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楚国和全中国的历史进程,对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形成,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功绩是彪炳史册,永垂不朽的。他们堪称为天才、通才,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遗产。当然,在这些国君(王)的主政下,也有不少治国领军的良才,如斗子文、孙叔敖、叶公子高等人。此外,还有三位大才应该提出来,他们就是伍子胥、范蠡和李斯。伍子胥,楚国忠良之后。由于楚平王的昏聩不明,伍子胥含冤出逃,后帮助吴国攻楚破郢,对自己的族国犯下了罪过,是伍子胥狭溢复仇心理留下的一个无法洗刷的污点,是应予以谴责的。但他帮助吴国很快发展强大起来,从历史总的趋势看,是有助于东南地区的开发和祖国的大一统的。而且他也是一位军事家,《孙子兵法》就凝聚了他的、当然也是楚国的军事思想的结晶。所以,伍子胥也不失为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应看成为楚国的良材。范蠡入越后,先为越在吴作人质忍辱二年,后回越佐勾践复兴,终于灭吴。大功告成后,激流勇退,“下海”经商,终老一生。他还是一位思想家和理财家,是楚国一难得的奇材。李斯,荀子学生,在楚学成后入秦为官。他向秦献灭六国、成一统之策,力主废分封、设郡县、焚诗书、谋私学、以法治国,对秦王政(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此三人,虽为吴、越、秦用,但都在异邦大有作为,充分地施展了自己的才干,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楚材”,绝不可排斥在楚人之外。

在经济、科学的领域中,传说楚先祖祝融是三皇五帝时期观火授时的大科学家。见于有明确史籍记载的,在经济、科学领域中作过突出贡献的有孙叔敖、苏掩、甘公、唐目未等人。孙叔敖不仅是政治家,而且也是水利专家和科学家。他首创库陂池水利工程,首先为大江筑堤修垸,在楚境形成南、北灌溉网络,“钟天地之美,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孙叔敖碑》。他重科学技术,在筑沂城(今河南正阳境)时,遣具体筹办人计量工程、时间、人员、材料、粮食,制订出具体而又科学的计划,结果完全按此计划顺利地完成。苏掩,楚康王时司马,他受命整治军赋,规划军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一次的军赋制度改革,史称“苏掩庀赋”。苏掩庀赋,就是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九种不同的田地,然后按井田制的标准,“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甲兵、徒兵、甲循之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他所调查的九种田地,准确无误地反映了楚国水泽山峦的地形地貌,今天看来仍令人惊叹不已,证明苏掩是多么注重实际、具有严谨科学精神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甘公、唐目未为天文明家。甘公,《史记》谓齐人,《集解》谓鲁人,《正义》谓楚人,作《天文星占》八卷。唐目未,亦为有名的天文学家。楚人的数学成就突出,如江陵张家山汉初古墓出土《算数书》,就是楚人留下来的一部数学著作。楚国铁器、青铜器的冶炼和制造,该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和名家的心血,充分地显示了其精湛的技艺,可惜的是名不见经传,成为有才华的无名氏群体了。

在哲学、思想领域中,先秦时期最为活跃,时至战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所谓百家,最重要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兵家等。而在这各个学派中,楚人或是其主要代言人,或是创立者。道家学派创立人是楚先哲老子,后续者不少,至战国中期,楚人庄子则继承和发挥了老子学说,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庄并称,成为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而登上世界哲学史的殿堂(如黑格尔就认为老子是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另一道家老莱子,尚清贫,曾教孔子以事君之道。战国末曷鸟子著《曷鸟冠子》一书,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兵等家思想,是道家学说的另一发展。儒家学派虽非楚人所创,但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其中孙氏之儒为荀子所创。荀子虽为齐人,但他居楚约近二十年,还担任过楚兰陵令,其著述是在楚国完成的,当受到楚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正因为他阅历广泛,受到楚人的广撷博取和开放性、宽容性的启发,所以他对南、北各家思想均有批判吸收,开始了先秦思想的大融合,成为先秦时期一位大思想家。荀子的成就是在楚国完成的,称荀子是楚之良材,亦非不可。法家兴盛于三晋,楚国亦为法家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如著名法家吴起在楚国变法,使他的主张和才干得以充分的施展。后期法家韩非和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李斯则入秦大施才干,成为秦始皇一统大业的得力助手。兵家各国均有,楚国军事统帅辈出,作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怎么能没有兵家可惜他们的军事实践未留下系统总结,以致难以窥见其思想光华。然伍子胥、范蠡则可算得上地地道道的兵家。农家代表人物许行所倡之神农之说,是在楚国大地中孕育出来的长盛不衰的思想精华。他主张“君民并耕”、“市贾不二”,要求社会“均平”合理,深得人心,使儒家门徒也弃儒而改拜许行为师。许行是代表农民利益说话的,故其主张在中国历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行不失为楚人坚持发扬楚国思想传统的典范。墨家虽非为楚人所始创,但墨子之后,墨分为三,其中南方之墨的代表人物是楚人邓陵子,号称邓陵氏之墨。墨家在先秦时代奉为显学,是代表小生产者和新兴地主利益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纵横家的先辈或创始人之一是楚人鬼谷子,史称鬼谷先生。《史记》说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张仪、苏秦都是鬼谷先生的学生。他所著的《鬼谷子》一书,纵横捭阖,评论游说之术和“揣”、“摩”、“权”、“谋”之策略,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堪称为当时一部外交学、心理学和攻关学的好教材。阴阳家倡阴阳五行说,以阴阳五行观念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尽管充满迷信色彩,但其中却亦含有一定辩证法因素。战国末楚阴阳学家南公著《南公》二十一篇,可谓为阴阳学派中之大家。秦灭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时不过十余年,楚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梁、项羽、刘邦继之,果然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建立了新兴的汉王朝。这位南公,就很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其预言就饱含着辩证法,传为历史佳话。

在文学艺术领域中,“楚材”更是突出见奇,家喻户晓,有口皆碑。楚国文学成就辉煌,主要表现在散文和诗歌。由于散文以《庄子》为代表,诗歌以屈原《离骚》及其他作品为代表,故两家合谓,人称“庄骚”。前已指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学说,是继老子之后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大师和文学理论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屈原是“楚辞”的主要作家,《离骚》一诗是其代表作。屈原及宋玉、唐勒、景差等,是地地道道的楚人,完全是在楚国的培养教育和楚文化的孕育下成长起来的诗人。屈原不仅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的精气说和历史观,闪烁着唯物主义光芒,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他的名字已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行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敬仰。我们荆楚大地的人们,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感到无限的光荣和骄傲。楚国艺术发达,无论是书法、绘画,抑或是音乐、舞蹈,所取得的成就是世人所公认的。其中造诣很深的音乐家钟子期和操琴大师伯牙,高山流水,意蕴隽永,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楚国亡后,楚地人材却长盛不衰,辈出不穷。我们知道,秦汉时人们曾分楚地为三,囊括今江淮、江汉、江东和湖湘的广阔地域,几占中国的一半。如从这一辽阔地区来看“楚材”,累见于史籍和近人研究,也几占中国的一半。应该指出,“三楚”中的西楚和东楚,基本上是楚国扩张的结果,而其腹地则是以荆州为中心的江汉地区,以及与其毗连的湖湘地区,亦即所谓“三楚”中之南楚。从这两个地区看,“楚材”也是多得惊人,无论是湖北,还是湖南,从西汉到明清,近代以至现当代,也是代代都有第一流人才,简直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如略推敲一下,荆楚大地历来就有学术研究中心,以及形成的人才群体,如其中著名的有汉末的荆州学派、两宋的湖湘学派、明代的公安派(文学)等。清末近代后,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荆楚学人更是以族国命运为己任,积极地投身到学习西方和俄国的洪流中去,在洋务运动、民主革命中形成了宏大的人才群。如以个人来计算的话,自秦汉以降,则数不胜数,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有良材、奇材、大材,甚至还是咤叱风云式的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至深。就以岳麓书院所培养的人才来看,其成就也是很惊人的,据岳麓书院有关资料可知,岳麓书院是公元976年(北宋开宝九年),潭州太守失洞在唐末五代僧人智睿办学基础上创办起来的,直至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间,有著名学者张槿、朱熹、王守仁等在此讲学,培养了不少人才。仅晚清至近代的剧烈动荡变革时期,就造就了如陶澍、魏源、左宗棠、曾国藩、郭嵩焘等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等各种显赫人物。如进一步把现当代也计算进去的话,那就更加辉煌突出,令人敬仰不止。

我们知道,人是文化的主体。楚先祖建立了楚国,创造了璀璨夺目、博大精深的楚文化,作为政权的形式——楚国消亡了,但其文化则泽被百代,永远不会消失。这就是为什么“楚材”也代代相传,一代比一代强的原因所在。

当然,人才决非单纯的化育而成,而是得需尊重自然传统的、培养教育的领导呵护的和主观努力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而铸成的。“楚材”是一种历史现象。对“楚材”的形成、“楚材”的历史作用,以及“楚材晋用”(人才外流)等问题,当应辟专题研究,才更富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惟楚有材(wei chu you cai)

  同义词有“惟楚有才”

  “惟楚有材”不是“唯楚有材”。“惟”乃语气助词,这句话理解为“楚有才”。

  出处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惟,系语首助词,古籍惟、唯、维通用,如《书· 泰誓》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湖北贡院旧牌楼]

  湖北贡院旧牌楼

  1655 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孔,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学为鄂省乡学之冠,但校舍破败不堪。学子们表示能体谅国家一时经济困难,愿将津贴捐出来维修校舍。在林天擎大力支持下,修葺工程于两年后完成。据《湖北通志》记载,新府学落成后,林天擎记下两年前学子谒见之事,并发出由衷感叹: “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后之龙摅鹏奋,何可数量?” 自林天擎后,武昌府学“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视培养“楚材”的文字屡见于湖北方志。1732年,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

  另有一传说,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岳麓书院楹联]

  岳麓书院楹联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传说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

  然而,既然说是“楚材”,则当然源自楚国,与楚国人才关系理应很密切。“惟楚有材”是从“虽楚有材”转化过来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虽”、“惟”虽有一字之差,在内容上实际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楚国(地)有材,是很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规律的,故已成定论。

  楚国地灵人杰。人才济济,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一批第一流人才,甚至是世界性的第一流人才,故楚国人才既多又出类拨萃,品位极高,是可以登上中国和世界人才的殿堂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的当年蔡人声子列举的四人,只不过是在晋、楚争霸中为晋所用的卿大夫之材,远不能代表真正的楚国之材。这里,挂一漏万,不妨举一些在各个领域有代表性的人物,略作一介绍,以见一斑。

  在政治军事上,楚国驰骋疆场八百多年,从筚路蓝缕,到立威定霸,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审时度势、周文武成三代均尊之为师的楚国缔造者鬻熊;自称王,创县制,设令尹,置陈兵之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具有创新精神的熊通(楚武王)、南定都郢,北通“上国”,抗衡中夏的熊赀(楚文王);与齐桓公争霸后来居上,执辱宋襄公、“强楚主会”,继齐桓公之后登上中国霸主地位的熊恽(楚成王); “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天下大事尽在楚”,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熊侣(楚庄王);洞察形势,全力东拓,使楚国仍以大国强国的雄姿,步入战国“七雄”行列之一的熊章(楚惠王);大胆重用异邦人吴起主持变法,“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使楚国振兴复强的熊疑(楚悼王);北取睢、泗之间至泗水之上,西拓巴蜀,东收吴越,“临天下诸侯”,使楚国成为雄踞大江南北一泱泱大国的熊良夫(楚宣王)和熊商(楚威王)父子两人。这些国君 (王),都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楚国和全中国的历史进程,对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形成,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功绩是彪炳史册,永垂不朽的。他们堪称为天才、通才,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遗产。当然,在这些国君(王)的主政下,也有不少治国领军的良才,如斗子文、孙叔敖、叶公子高等人。此外,还有三位大才应该提出来,他们就是伍子胥、范蠡和李斯。伍子胥,楚国忠良之后。由于楚平王的昏聩不明,伍子胥含冤出逃,后帮助吴国攻楚破郢,对自己的族国犯下了罪过,是伍子胥狭溢复仇心理留下的一个无法洗刷的污点,是应予以谴责的。但他帮助吴国很快发展强大起来,从历史总的趋势看,是有助于东南地区的开发和祖国的大一统的。而且他也是一位军事家,《孙子兵法》就凝聚了他的、当然也是楚国的军事思想的结晶。所以,伍子胥也不失为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应看成为楚国的良材。范蠡入越后,先为越在吴作人质忍辱二年,后回越佐勾践复兴,终于灭吴。大功告成后,激流勇退,“下海”经商,终老一生。他还是一位思想家和理财家,是楚国一难得的奇材。李斯,荀子学生,在楚学成后入秦为官。他向秦献灭六国、成一统之策,力主废分封、设郡县、焚诗书、谋私学、以法治国,对秦王政(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此三人,虽为吴、越、秦用,但都在异邦大有作为,充分地施展了自己的才干,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楚材”,绝不可排斥在楚人之外。

  在经济、科学的领域中,传说楚先祖祝融是三皇五帝时期观火授时的大科学家。见于有明确史籍记载的,在经济、科学领域中作过突出贡献的有孙叔敖、苏掩、甘公、唐目未等人。孙叔敖不仅是政治家,而且也是水利专家和科学家。他首创库陂池水利工程,首先为大江筑堤修垸,在楚境形成南、北灌溉网络,“钟天地之美,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孙叔敖碑》。他重科学技术,在筑沂城(今河南正阳境) 时,遣具体筹办人计量工程、时间、人员、材料、粮食,制订出具体而又科学的计划,结果完全按此计划顺利地完成。苏掩,楚康王时司马,他受命整治军赋,规划军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一次的军赋制度改革,史称“苏掩庀赋”。苏掩庀赋,就是在全国范围内调查九种不同的田地,然后按井田制的标准,“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甲兵、徒兵、甲循之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他所调查的九种田地,准确无误地反映了楚国水泽山峦的地形地貌,今天看来仍令人惊叹不已,证明苏掩是多么注重实际、具有严谨科学精神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甘公、唐目未为天文明家。甘公,《史记》谓齐人,《集解》谓鲁人,《正义》谓楚人,作《天文星占》八卷。唐目未,亦为有名的天文学家。楚人的数学成就突出,如江陵张家山汉初古墓出土《算数书》,就是楚人留下来的一部数学著作。楚国铁器、青铜器的冶炼和制造,该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和名家的心血,充分地显示了其精湛的技艺,可惜的是名不见经传,成为有才华的无名氏群体了。

  在哲学、思想领域中,先秦时期最为活跃,时至战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所谓百家,最重要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兵家等。而在这各个学派中,楚人或是其主要代言人,或是创立者。道家学派创立人是楚先哲老子,后续者不少,至战国中期,楚人庄子则继承和发挥了老子学说,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庄并称,成为一个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而登上世界哲学史的殿堂(如黑格尔就认为老子是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另一道家老莱子,尚清贫,曾教孔子以事君之道。战国末曷鸟子著《曷鸟冠子》一书,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兵等家思想,是道家学说的另一发展。儒家学派虽非楚人所创,但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其中孙氏之儒为荀子所创。荀子虽为齐人,但他居楚约近二十年,还担任过楚兰陵令,其著述是在楚国完成的,当受到楚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正因为他阅历广泛,受到楚人的广撷博取和开放性、宽容性的启发,所以他对南、北各家思想均有批判吸收,开始了先秦思想的大融合,成为先秦时期一位大思想家。荀子的成就是在楚国完成的,称荀子是楚之良材,亦非不可。法家兴盛于三晋,楚国亦为法家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如著名法家吴起在楚国变法,使他的主张和才干得以充分的施展。后期法家韩非和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李斯则入秦大施才干,成为秦始皇一统大业的得力助手。兵家各国均有,楚国军事统帅辈出,作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怎么能没有兵家可惜他们的军事实践未留下系统总结,以致难以窥见其思想光华。然伍子胥、范蠡则可算得上地地道道的兵家。农家代表人物许行所倡之神农之说,是在楚国大地中孕育出来的长盛不衰的思想精华。他主张“君民并耕”、“市贾不二”,要求社会“均平”合理,深得人心,使儒家门徒也弃儒而改拜许行为师。许行是代表农民利益说话的,故其主张在中国历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行不失为楚人坚持发扬楚国思想传统的典范。墨家虽非为楚人所始创,但墨子之后,墨分为三,其中南方之墨的代表人物是楚人邓陵子,号称邓陵氏之墨。墨家在先秦时代奉为显学,是代表小生产者和新兴地主利益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纵横家的先辈或创始人之一是楚人鬼谷子,史称鬼谷先生。《史记》说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张仪、苏秦都是鬼谷先生的学生。他所著的《鬼谷子》一书,纵横捭阖,评论游说之术和“揣”、“摩”、 “权”、“谋”之策略,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堪称为当时一部外交学、心理学和攻关学的好教材。阴阳家倡阴阳五行说,以阴阳五行观念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尽管充满迷信色彩,但其中却亦含有一定辩证法因素。战国末楚阴阳学家南公著《南公》二十一篇,可谓为阴阳学派中之大家。秦灭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时不过十余年,楚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项梁、项羽、刘邦继之,果然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建立了新兴的汉王朝。这位南公,就很了解社会发展形势,其预言就饱含着辩证法,传为历史佳话。

  在文学艺术领域中,“楚材”更是突出见奇,家喻户晓,有口皆碑。楚国文学成就辉煌,主要表现在散文和诗歌。由于散文以《庄子》为代表,诗歌以屈原《离骚》及其他作品为代表,故两家合谓,人称“庄骚”。前已指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学说,是继老子之后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大师和文学理论家,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屈原是“楚辞”的主要作家,《离骚》一诗是其代表作。屈原及宋玉、唐勒、景差等,是地地道道的楚人,完全是在楚国的培养教育和楚文化的孕育下成长起来的诗人。屈原不仅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的精气说和历史观,闪烁着唯物主义光芒,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他的名字已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行列,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敬仰。我们荆楚大地的人们,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而感到无限的光荣和骄傲。楚国艺术发达,无论是书法、绘画,抑或是音乐、舞蹈,所取得的成就是世人所公认的。其中造诣很深的音乐家钟子期和操琴大师伯牙,高山流水,意蕴隽永,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楚国人才济济,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涌现了众多第一流人才。楚国亡后,楚地人才却长盛不衰,辈出不穷。历史上湖北曾出现几次人才涌现的高峰。先秦以屈原为代表;东汉至三国时期,以王逸、黄香、庞统、费祎等;唐代襄州襄阳皮日休、孟浩然,复州竟陵陆羽,以及宋朝米芾等;明中后期,以张居正、熊廷弼、李时珍、“公安派”、“竟陵派”等为代表。明末清初,湖北人文初况下降。但至清末民初,人才又有上升趋势,这既得益于张之洞主持的“湖北新政”,也与自林天擎抚鄂以来的历届官员屡屡呼唤“楚材”有关。

  从西汉到明清,近代以至现当代,也是代代都有第一流人才,简直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如略推敲一下,荆楚大地历来就有学术研究中心,以及形成的人才群体。清末近代后,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荆楚学人更是以族国命运为己任,积极地投身到学习西方和俄国的洪流中去,在洋务运动、民主革命中形成了宏大的人才群。如以个人来计算的话,自秦汉以降,则数不胜数,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有良材、奇材、大材,甚至还是咤叱风云式的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至深。

指的是湖北湖南。

同义词有“惟楚有才”

出处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出处

惟楚有材(wei chu you cai)

惟,系语首助词,古籍惟、唯、维通用,如《书· 泰誓》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孔,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学为鄂省乡学之冠,但校舍破败不堪。学子们表示能体谅国家一时经济困难,愿将津贴捐出来维修校舍。在林天擎大力支持下,修葺工程于两年后完成。据《湖北通志》记载,新府学落成后,林天擎记下两年前学子谒见之事,并发出由衷感叹:“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后之龙摅鹏奋,何可数量?”自林天擎后,武昌府学“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视培养“楚材”的文字屡见于湖北方志。1732年,湖北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

另有一传说,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传说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

然而,既然说是“楚材”,则当然源自楚国,与楚国人才关系理应很密切。“惟楚有材”是从“虽楚有材”转化过来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虽”、“惟”虽有一字之差,在内容上实际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楚国(地)有材,是很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规律的,故已成定论。

王士俊(1683-1750)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贵州平越(今福泉)牛场渚浒人。字灼三,号犀川,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10岁即能诗善文,19岁入平越府学,广交良友,不耻下问。见事不平,据理争辩。”康熙四十五年(1706)冬,王士俊乡试不成,时年23岁,便往河南丰润县探望做官的父亲,一面帮父亲做一些文书事项,一面也研习朝廷律令、熟识政务吏治。后返乡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考中举人,六十年(1721)赴京会试,中进士改庶吉士,入翰林院任检讨。雍正皇帝即位,号召天下百官士子向朝廷进言,王士俊也提交了几条意见,被接纳后于雍正元年(1723)选送河南任许州知州,自此开始其官宦生涯。当时许州濒临黄河,黄河经常决口,地方河防物资年年缺乏,灾荒时时发生,百姓困苦。王士俊到任后,施以仁政“革除衙门买卖官价,国课重耗,派办物料等陈规”,以市价买卖防河材料,杜绝以往官价高于市价弊端,又“严惩盗贼,平反冤狱错案”,“减免赋税,鼓励农耕”,许州百姓生活得以缓解。不久,王士俊又兼任祁县知县,廉以勤政,以培育人才为当务之急,并协助审理宜阳疑案,平反昭雪,使无辜者得以解脱,真正的强盗伏法。经河南巡抚推荐,调任河南第一县祥符。在离开许州时,百姓感恩,依依不舍,“拥留有脱轮断镫之风”。

祥符虽为河南首县,河灾更为严重,百姓负担较许州增多。王士俊到后经调查了解,当即免去民工每年帮堤工银二万余两。该县在每次黄河决口后,田土都被泥沙压埋,不能耕作,但百姓仍要缴纳赋税银二万余两。王士俊很同情,便拟出要求豁免此项款银的条陈呈送巡抚,巡抚漫不经心稍作阅览便掷甩于地,王士俊从容拾取又呈上,然后正襟危坐,等待答复。巡抚怒而责怪他这是为博取好名声才这样做的,王士俊仍不为其动,据理力争,并说“官可不做,民命不可不恤。”巡抚终究被迫同意,下令重新勘查,然后上报朝廷。经朝廷复查后,免去祥符这二万二千余两地正额银赋,百姓又得复苏生息。

雍正三年(1725),王士俊得广东巡抚杨文乾赏识,奏准带他赴广东任事,任命为琼州 (今海南)知府、分巡岭西道。王士俊上任伊始,便着力革除官府苛敛钱粮多种弊端和各州县为迎接新任官员要送银五千两的陈规,他的这些措施得到时人的称赞,并有人送上“清洗十万赃名”条幅。不久,王士俊即署理广东按察使。雍正五年(1727),由于王士俊廉正不阿,得罪不少广东本地官员,这些人便以不能任事参劾他,雍正皇帝“洞烛其私”,不听。次年,升任广东布政使,钦赐貂皮、绸缎,得“专折奏事”特权。雍正八年(1730),主修《广东通志》。旋升迁湖北巡抚,得雍正皇帝三次召见,赐物。王士俊到湖北任后,经了解立即禁止了原湖北官场上下属向上司送礼之歪风。当时,衙门内有公费外余款银二万余两,向来均被督抚等官员私分享用。王士俊则认为,官员“廉俸外皆非所应得”而坚决不接受这种额外银两,并奏请朝廷,将这一部分款项收为库存,作为防修长江大堤之用。

雍正十年(1732),王士俊调迁河东总督。清制,河东总督专管山东、河南两省内黄河事务,不涉及地方行政和官员的管理。由于王士俊在其他地方为政“直声久著”,两省州府郡县官员,还是很畏惧他的到来,在某些程度上还“甚于(本省)巡抚”,故不久两省的贪污腐败事类基本收敛,而王士俊也正是这样,不畏任何强权酷吏。河南学政俞鸿图在科考时,收受考生贿赂,被王士俊参奏,朝廷查实后即将其正法。知晓此事的各地官员,“莫不股栗”。雍正十一年(1733),王士俊受命兼任河南巡抚,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此期间的雍正十二年,因王士俊政绩突出,雍正皇帝特赐王士俊孔雀花翎。清制,凡进士出身而任过翰林院职务的官员,皇帝是不赏赐孔雀花翎的。而自从王士俊得此殊荣后,雍正以后历代皇帝才开始赏赐翰林出身的臣下孔雀花翎。终雍正一朝,王士俊历任数省督抚,政绩声誉皆佳,得皇帝宠信不亚于他人,史称“世宗(即雍正)不次用人,士俊被特达之知,与李卫田文镜并称”。

雍正善用人也疑人,王士俊虽得宠信,但仍为雍正不放心和猜疑。故事:王士俊在赴河东任前,将离京,大学士张廷玉推荐一个男仆随之前往,此人在王士俊府上办事甚为得力,也很勤快、谨慎。在王士俊即将任满回京时,此人向王士俊辞别,王士俊很是惊奇,问是什么原因,此人答道:我本是宫中侍卫,奉皇帝之命随你赴任,实为监督。几年下来,看你无什么大错,现先行回京复命,故前来辞行。此事过后,王士俊仍为之“股栗者累日”。这件事,一方面看出雍正对任何人都是不放心,另一方面,也说明王士俊做官为政是清明廉正的。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皇帝去世,乾隆即位,未改元,以明年为乾隆元年。是年十一月,王士俊因垦荒劝捐、虚报田亩数一事被户部尚书史贻直弹劾,解任回京,任兵部侍郎。乾隆元年(1736)四月,以兵部侍郎衔署理四川巡抚。王士俊到达成都后,曾先后捐银650两,分赈成都火灾灾民和给参加乡试的穷苦考生购买肉米食用。不久,因越职上奏言事被参劾,逮捕回京,下刑部狱。乾隆二年(1737),皇帝下诏,削职为民回籍。乾隆二十一年(1750),病逝于家。

惟楚有材(wei chu you cai)

惟,系语首助词,古籍惟、唯、维通用,如《书· 泰誓》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孔,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学为鄂省乡学之冠,但校舍破败不堪。学子们表示能体谅国家一时经济困难,愿将津贴捐出来维修校舍。在林天擎大力支持下,修葺工程于两年后完成。据《湖北通志》记载,新府学落成后,林天擎记下两年前学子谒见之事,并发出由衷感叹:“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后之龙摅鹏奋,何可数量?”自林天擎后,武昌府学“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视培养“楚材”的文字屡见于湖北方志。1732年,湖北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成书于春秋时期,《论语》也是成书于春秋。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是以湖北为政治中心的,楚国最强盛的400年国都在湖北荆州,所以湖北又称荆楚。

而以为湖南为政治中心的只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楚,很明显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是借用了春秋战国的楚国典故。

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传说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

然而,既然说是“楚材”,则当然源自楚国,与楚国人才关系理应很密切。“惟楚有材”是从“虽楚有材”转化过来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虽”、“惟”虽有一字之差,在内容上实际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楚国(地)有材,是很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规律的,故已成定论。

惟楚有材(wei chu you cai) 同义词有“惟楚有才” 出处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惟,系语首助词,古籍惟、唯、维通用,如《书· 泰誓》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湖北贡院旧牌楼

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孔,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学为鄂省乡学之冠,但校舍破败不堪。学子们表示能体谅国家一时经济困难,愿将津贴捐出来维修校舍。在林天擎大力支持下,修葺工程于两年后完成。据《湖北通志》记载,新府学落成后,林天擎记下两年前学子谒见之事,并发出由衷感叹:“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后之龙摅鹏奋,何可数量?” 自林天擎后,武昌府学“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视培养“楚材”的文字屡见于湖北方志。1732年,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 另有一传说,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岳麓书院楹联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传说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 然而,既然说是“楚材”,则当然源自楚国,与楚国人才关系理应很密切。“惟楚有材”是从“虽楚有材”转化过来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虽”、“惟”虽有一字之差,在内容上实际是一致的,都说的是楚国(地)有材,是很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规律的,故已成定论。

惟楚有材(wei chu you cai) 同义词有“惟楚有才” 出处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惟,系语首助词,古籍惟、唯、维通用,如《书· 泰誓》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  湖北贡院旧牌楼

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孔,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学为鄂省乡学之冠,但校舍破败不堪。学子们表示能体谅国家一时经济困难,愿将津贴捐出来维修校舍。在林天擎大力支持下,修葺工程于两年后完成。据《湖北通志》记载,新府学落成后,林天擎记下两年前学子谒见之事,并发出由衷感叹:“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后之龙摅鹏奋,何可数量?” 自林天擎后,武昌府学“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视培养“楚材”的文字屡见于湖北方志。1732年,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 另有一传说,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岳麓书院楹联

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传说清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说“楚国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

惟楚有才故事 惟楚有才为什么在湖南 惟楚有才 惟楚

惟楚有材,意指楚地出人才。常用于湖南湖北地区。以湖南省长沙岳麓书院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闻名于世。同义词有"惟楚有才","唯楚有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