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法初创于晋代兵书被归入什么体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四分法初创于晋代兵书被归入什么体系,第1张

四分法初创于晋代兵书被归入子部。

四分法初创于晋荀勖《晋中经簿》,确立于唐代魏徵《隋书・经籍志》,它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兵书归入子部。现在多数图书馆古籍分类仍然沿用四分法。

四分法的产生:

四分法的产生是图书分类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但四分法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继承和发扬其他分类法成就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有其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四分法从魏晋创始以来,得到广泛的流传,而最迟在南北朝末期,图书四部分类已经有了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的名称。到了唐初,魏征等撰修《隋书·经籍志》时沿用四部分类法,但废弃了以甲、乙、丙、丁标称部次的作法,而直接采用经、史、子、集为四部分类法的部称。

《隋书·经籍志》共收录了两汉、魏、晋及梁、陈、齐、周、隋五代官私书目所载现存典籍,分经、史、子、集四部,四十类,另附佛、道二经,十五类。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

作品介绍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

扩展资料

一、《孙子兵法》的影响

《孙子兵法》在国外的流传,许多著述都认为以日本最早,朝鲜次之。因为这两个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历史上与中国文化交流频繁,而日本奈良时代多次派遣学生到中国学习,无疑为《孙子兵法》的东传搭建了便捷的桥梁。

《孙子兵法》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它更代表着炎黄子孙的智慧、思想、文化,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根基、源泉。

《孙子兵法》是中国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

《孙子兵法》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胜败、利害等。《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这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的。这当中体现的辩证思想,在中国辩证思维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作者介绍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问题一:《孙子兵法》一书最早被称为什么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杰出的军事著作,是孙武离开齐国到吴国之初隐居在都城姑苏时写出的。《孙子兵法》亦称《吴孙子》、《孙子》、《孙武子》等,全书十三篇,虽只有5900字左右,却是一部论述军事领域内部联系和规律的兵学杰作。据现存文献资料记载,《孙子》一书最早见于《史记》载述。《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中这样写到,吴王阖闾对孙武说:“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见《孙子兵法》在孙武觐见吴王阖闾时就是一部独立的军事著作了。《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还写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也就是说《孙子兵法》早在战国中晚期,已广泛流传于天下。然而,古书之流传主要是靠传抄,在传抄的过程中,可能改变古书原有的面貌,尤其若是传抄者本人加入个人的意见,更可能使原书内容遭受改变而失去其完整性。《孙子兵法》存在着甚多作者与内容上的疑问,可能就是因为传抄上的因素所致。

古书传抄错误或书缺简脱在所难免,为求其保存上的完整,历来皆有古籍的整编工作。西汉对于兵法文献的整理,根据《汉书 艺文志 兵书略》的记载,曾经有三次。第一次是在西汉初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这三十五部也就是当时官方的兵书精华,但不知《孙子兵法》是否被选入其中,不过以韩信用兵常以《孙子兵法》为活用准则,盖可推断当在其中。第二次整理是在汉武帝时候,“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第三次兵书整理为孝成帝时代。当时实施全国性的大规模图书搜集工作,由光禄大夫刘向统领校雠整编。在兵书方面则由步兵校尉任宏负责,整理后之兵书归入于《七略》之中。西汉三次兵书整理后,《孙子兵法》在兵学中的地位得以确立。此次整理,“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兵书被区分为兵权谋、兵形式、兵阴阳、兵技巧等四类,而《孙子兵法》则列权谋类之首。后《七略》失传,一些基本的内容由班固《汉书 艺文志》保存下来。不过《汉书 艺文志》所录《孙子兵法》为八十二篇,清朝学者毕以在《孙子叙录》中指出了篇章骤增的原因,认为其余六十九篇都是孙武的佚文,是孙武及其弟子在十三篇的基础上不断增添所致。

东汉末年,曹操等人开始为《孙子兵法》作注。曹操《孙子注》,其自序中称“略解”,是现存世的《孙子兵法》最早注本,除了首先注释

问题二:孙子兵法有( )之称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出土在临沂。

作品名称

孙子兵法

外文名称

《The Art of War》

作品别名

《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 《孙子兵书》《孙武兵书》

创作年代

战国

作者

孙武

问题三:孙子兵法又称什么?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

问题四:被誉为西方的孙子兵法的是什么 应该是《战争论》。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句名言:“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

《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问题五:孙武又被称为什么 孙武,中国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公元前五世纪初。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被重用为将。吴、楚争夺霸权,长期战于江淮。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袭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史记・伍子胥列传》),以一隅之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所著《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

问题六:孙子兵法13篇都叫什么名子 始计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军形篇

兵势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问题七:为什么《孙子兵法》被誉为 “兵学鼻祖” ? 我国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的作者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孙武生活的时代正是新旧交替的时期,列国纷争的形势让他去思索和总结战争规律。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完成了《孙子兵法》一书。

在书中, 孙武全面地论述了战争观、 战争中的战略、 战术和治军原则等方面的问题。孙武把政治、外交、心理等因素都综合到战争中,具有现代“总体战”的某些特点。对于各种战术以及选将、练军,甚至如何运用间谍等,他都有精湛的论述。 《孙子兵法》是世界公认的现存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被誉为“兵学鼻祖” ,对现代战争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问题八:孙子兵法有什么之称被誉为什么 。《孙子兵法》亦称《吴孙子》、《孙子》、《孙武子》等,被誉为兵学盛典

问题九:请问。孙子兵法中的第一计,名叫什么??求解 第一套 胜战计

第1计 瞒天过海 第2计 围魏救赵 第3计 借刀杀人

第4计 以逸待劳 第5计 趁火打劫 第6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7计 无中生有 第8计 暗度陈仓 第9计 隔岸观火

第10计 笑里藏刀 第11计 李代桃僵 第12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13计 打草惊蛇 第14计 借尸还魂 第15计 调虎离山

第16计 欲擒故纵 第17计 抛砖引玉 第18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19计 釜底抽薪 第20计 混水摸鱼 第21计 金蝉脱壳

第22计 关门捉贼 第23计 远交近攻 第24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第26计 指桑骂槐 第27计 假痴不癫

第28计 上屋抽梯 第29计 树上开花 第30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31计 美人计 第32计 空城计 第33计 反间计

第34计 苦肉计 第35计 连环计 第36计 走为上

四分法初创于晋代兵书被归入什么体系

四分法初创于晋代兵书被归入子部。四分法初创于晋荀勖《晋中经簿》,确立于唐代魏徵《隋书・经籍志》,它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兵书归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