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概念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已有体现是否正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3收藏

民族的概念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已有体现是否正确,第1张

  不正确,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概念,封建社会主要讲的是忠君,民族的概念比较模糊。何谓“民族”?较为流行的解释是:“①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②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这一解释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现代汉语词典》。

  另一解释则见诸《中国大百科全书》,这上面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以上两条定义是大陆对“民族”这一概念比较权威的诠释,其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都完全重合。一些人凭着这些定义便以为明白了什么是“民族”、什么是“民族主义”,这是误会。以后我们将发现这些定义并不那么完善,而且,当我们愈是试图深究“民族”或“民族主义”的学理时,将愈会感到困惑。19世纪一位政论家白哲特(Walter Bagehot)在谈到“什么是民族”时曾这样说道:“你要是不问,我们都知道它是什么;但是马上对它作出解释或定义,却是不能。”

现代和古代存在很大差异,如果现代人回到古代,能够与对方和谐沟通吗?这个问题有点儿泛泛,首先要晓得他穿越回哪个朝代,如果是夏商时期以前,当时的语言结构并不太复杂,所以,他们说的大概意思我们会懂,但我们说的,对方肯定不懂。如果是回到了东周以后,区域方言开始多元化,你穿不对地方,交流起来还是会很困难。古籍上看到的文字确实都是文言文,有学问的人有时候说话也是会复杂一些,但老百姓肯定是讲白话的,主要问题还是别人听不懂你说的,而我们有更发达的大脑,对他们的语言理解应该快很多。当然,话说回来了,其实各个朝代都涉及到民族统治问题,语言差异很大的区域照样可以实现治理,就是因为语言交流终究是一个信息的磨合,我们穿越了,只要适应一段时间,自然也就会了,就好像我们去了一个外国那样。

因此,如果穿越了,交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难度不会大于出国。而古代民间用的文字总量较少,民间用的也是文言文,但比较口语化,会夹带一些地方习语。真的穿越时空回到古代的话,用中原官话全中国绝大多数地方的人都听得懂,但是我们听他们的对话就有点费劲,因为古代人都是说的方言。问题是,你也得会说所谓的中原官话呀。现代人心中的中土汉话,跟古代完全不一样。你的发音绝对很奇怪,古人很难听懂。倒是古人说的,你大概能理解个一句半句。南方的方言保留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语音,也是不同程度的保留而已,像隋唐时期的切韵,现在闽南语最接近,晚唐五代宋早期的广韵,现在的粤语最接近,南方时期是客家话为代表……普通话是元明清大融合后形成的。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

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认为华胥国真实存在过,也有人认为华胥国真实存在过,只是神话传话或文学创作的。

以下是具体的解释:

华胥国又称华胥古国,是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一位杰出的母系氏族的女首领华胥氏所创立的国度,其相关的101处遗址在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县境内残存着,现在急需开发保护。

华胥国,传说中虚拟的理想国度,最早见于《列子·黄帝》。华胥氏作为华胥国的女首领,“其治国有方,民无嗜欲,自然而已,是为盛世乐土“。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为追求治世强国,梦寐以求地希望能够复兴华胥国的辉煌,于是有了”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而后天下大治“的典故。

《列子·黄帝》中黄帝梦游华胥的典故,自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流传以来,又经西汉刘安《淮南子》、东晋张湛的《注语》,把黄帝塑造成了一个有美好理想追求的人物,以浪漫的精神表现出来。“梦游”成为追忆往事恍如梦境的用语。唐代诗人李商隐“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宋代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即是此意。

从现代考古学和人类社会学研究可知,华胥氏是距今八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的一支,生活在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渭河流域,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代表。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蒙昧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的自然、淳朴、和谐成为文明时代提倡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小国寡民的道家的社会理想,于是便有了华胥国的社会模式。

华胥国位于今蓝田县华胥镇,《纲鉴易知录》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注云:“华胥,在今陕西兰田县,小渊日渚。”又据《竹书纪年前编》:“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笺:“按,华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小渊日渚。”大体而言,古华胥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约20公里的蓝田县华胥镇。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西安市文史研究馆的张中和认为:大量的史载、遗物,可资佐证:三皇时代的部落中心即华胥国。华胥的姓氏为风,是现西安市蓝田人。她处在8300多年前,既是三皇中女娲和伏羲的生母,又是华胥国末期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是华夏民族在上古时代,与天地八荒进行抗争和孕育文明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张新斌认为:华胥是以母权制为代表的前伏羲时代的人物,是中华人文母祖,是中华民族前华夏民族的重要源头。陕西蓝田保留有华胥的遗迹,并有蓝田猿人的发现,二者都是早期人类文化的体现,并有着内在的联系,以二者为代表的蓝田文化,在中华文化源头的探索过程中,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华胥遗迹

华胥陵

华胥陵也称羲母陵,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华胥陵是华胥氏死后安寝的陵地,它北枕骊山,南临灞水,隔河与白鹿原相望,是一块纯阳的风水宝地。华胥陵原周长200米,高8米,封土堆南北长80米,东西宽40米。陵区古柏参天,钟鼓高悬,殿宇祭台雄伟,常年祭祀不断。

据许多史书记载,中国上古时期有过一个华胥国,且有遗址存在。据《太平寰宇》记载:“蓝田为三皇故居,境内华胥陵”。明·清七部《蓝田县志》均载“蓝田有华胥氏陵,尊庐氏陵,女娲氏谷遗址,史称三皇故居。”《陕西通志》中说:“羲母(风华胥)陵在蓝田县北35里”。《蓝田县志》中说:“蓝田县内有华胥氏陵,史称三皇故居”。根据这些记载,华胥陵遗址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宋家村。

华胥陵周围分布着许多同华胥氏与之有关的人文遗址、遗迹。有华胥沟、三皇庙、毓仙桥、阿氏村(娲氏村)、女娲堡、补天台、人宗庙、磨合山、华胥窖、画卦台等。伏羲创建《八卦》时的“画卦台”;雷家庄相传是当年“雷泽”的所在地;传说“华胥窑”是华胥氏履大人迹后,感虹而生伏羲女娲的窑洞;“毓先桥、毓圣桥”相传是华胥氏在妊娠伏羲和女娲时所走过的桥梁;宋家村至今还保存着一通有关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碑的正中刻有“古华胥国”四个字,左右两边分别是“伏羲肇娠,黄帝梦游”八个字。宋家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块明代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碑文正中刻有“古华胥国”字样,左右两边分别刻有“伏羲肇娠,黄帝梦游”八个字。这些都是十分珍贵人文遗址与实物。也都进一步印证了《陕西通志》“羲母陵在(蓝田)县北三十五里”的记录。华胥陵是中华大地上一座古老而神秘的陵冢,是一个令全球华人向往祭奠的圣地。

文学作品中的华胥国

黄帝神游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列子所提出的一个的哲学命题。因为黄帝的这个梦,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华胥国一词具有了三层意义。第一,被视为远古盛世的象征。如晚唐诗人曹唐,在《圣帝击壤歌四十声》诗中,对唐尧盛世予以热情歌颂,对华胥国那种朴素、安逸、衣食富足而又道德高尚的太素之乡,寄予深切的企盼。其中有句曰:“寤寐华胥国,嬉游太素乡。”第二,被视为可以逃避现实烦恼的乐土。如黄庭坚《醉落魄》“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争名争利休休莫。雪月风花,不醉怎生得。”陶陶兀兀,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这几句是说,只有沉醉于酒,才能不再去想追名逐利,才能充分享受风花雪月。第三,作为清美之梦的代称。如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是说自己怀念美丽的情人却无法相见,只能在梦里与之重逢了。无论是哪种意义,都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华胥国也曾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二刻拍案惊奇》里有一个故事叫《田舍翁时时经理,牧童儿夜夜尊荣》,讲的是一个孤儿叫寄儿,生来愚蠢,不识一字,替人家做苦力为生,后来又签字画押,被土财主雇去放牛,穿着破布袄,晚上睡在草房里。

一个道人看中了寄儿的道骨,想带他出家,寄儿不愿意,于是道人就传授了寄儿一句五字真言,就是“婆珊婆演底”,说是睡觉前将这五字真言念上一百遍,就可以夜夜快活。寄儿遵照道人的嘱咐,睡觉前整整念了一百遍,然后入睡,在梦里进入了华胥国,在华胥国里,寄儿献万言长策,被任命为著作郎,旗帜鼓乐,高头骏马,送入衙门上任。从此以后,寄儿白天劳苦,晚上就念“婆珊婆演底”进入梦中华胥国,饮美酒,享佳肴,看歌舞。被招为驸马后,又因消除玄菟、乐浪两个邻国的威胁,立了大功,被封为黑甜乡侯,富贵到了极点。到后来寄儿在放牛时发现了一窖金银,献给土财主,被土财主收为养子,开始享受富裕生活,五字真言也不念了。但从此以后,白天和晚上开始颠倒过来,白天享富贵,晚上做恶梦。原来传授五字真言的道人又来了,他向寄儿讲明了其中的道理:白天享富贵的,晚上就要做恶梦;白天劳苦的,晚上就进华胥国享受富贵。

这个故事是是根据《列子》中的故事改编的,又加入了黄粱梦故事中的细节。《列子》中有一篇讲黄帝即位十五年后,白天睡觉做了一个梦,梦游华胥国。华胥国里没有君主,一切都是自然状态,老百姓都没有嗜欲,不以生为乐,不以死为恶,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和谐,因而也就没有什么爱憎,无利无害,因而也没有争斗,没有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那个国家的人都没有恐惧,甚至入水不溺,入火不热。这样的一个国家简直比天堂还美好。后人就用“华胥国”来指美得不能再美的梦境。《列子》中的另一篇故事讲的是周朝有一个富翁,有很大的一份家业,天天想着家业,想着如何挣更多的钱,弄得身心俱疲,而到了夜晚,一入睡就做梦,梦见自己给人家当奴仆,累得要死,还要受主人的辱骂和鞭打,痛苦得在梦中叫唤,一直到天亮。而这个富翁使用的一个老奴仆,年老体衰,还要整天地劳作,但是一到晚上就梦见自己成为国王,大权独揽,吃喝玩乐,要啥有啥,快乐无比。当有人对这个奴仆如此辛劳表示同情时,这个仆人说:“人生百年,一半白天一半黑夜。我白天为奴仆,很辛苦,但是到了晚上就成了君王,其乐无比。有什么可怨恨的呢?”那个富翁为晚上梦中的辛劳而烦恼,他的朋友就告诉他说:“你白天是富翁,享受富贵,晚上做梦自然就要劳苦,这是自然的规律。你想白天黑夜都享受,怎么可能呢?”

炎帝,神农氏(有说为神农后人)部落首领的名称,姜 姓 ,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是中国传说时代(或称上古时代),约西元前三、四千年,今陕西、湖北一带姜氏族部落的共主,据传出生於烈山,所以炎帝之后又称烈山氏。

传记

姜氏族为西戎一支,原为游牧民族,很早期便由西方进入中原。而当时在今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居住著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有说独苗族),双方因部落发展而发生长期冲突,炎帝不敌而退至今河北省一带。据说因「炎帝欲侵淩诸侯」,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此次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 (阪泉,一说北京延庆境内的阪泉村)。面对著统领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以胜利的姿态结束了这场战争。

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蚩尤始终不服,大战一场在所难免。蚩尤带领著九黎,与联盟大战於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为传说时代的第二场战争,称为涿鹿之战。最后蚩尤被打败。从此姜氏族便与黄帝在中原安定下来了。「炎黄子孙」一词,则为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炎帝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之一,也称神农氏。传说中的古帝,姓姜,由於以火得王,所以称为炎帝。大概其执政时间早於黄帝,所以《史记》云『轩辕之时,神农氏衰。』但是所谓『氏衰』并非指神农本身,而是指他所在的部落。《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妇,游於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於姜水。有圣德,以火得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徒鲁。又曰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 炎帝一生有五个方面的贡献:第一,用木材制造两种翻土农具,教农民垦荒种地。第二,发明农业,种植粮食作物。第三,从前人们没有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炎帝时才开始制造出来。第四,炎帝时发明纺织技术,使赤身裸体的人穿上了衣服。第五,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尝百草是为了知道百草的药性,进而发展用草药治病的技术,炎帝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炎帝在我国民间被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初祖。

传说

因为在炎黄时代并未有完整文字,故多为口耳相传之传说。而有关炎帝的传说也有不少。但亦有古籍用神话般的形式提及到炎帝的一些事情。

《易经‧系辞》「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

《白虎通》「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於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至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太平御览》引《周书》「神农耕而作陶」。

《史记‧补三皇本纪》「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世本》「神农和药济人」。

《淮南子》「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

炎帝之先祖

古籍记载,在黄帝之前,神农氏活了五百岁。现代学者普遍认为神农氏是一个氏族,与黄帝合并之前,在黄河流域已经发展有一个农业民族在生活,并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他们已进入原始社会的末期,当时有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而所谓燧人氏、伏羲氏、有巢氏和神农氏,其实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四个不同进化阶段。 而神农氏相传姓姜,这或许显示其曾以羊为主要肉食(有说因为生於姜水),并显示仍依存有母系社会的传统,羊加女合二为一(另姬、姒、姚、嬴都有此特徵)。

炎帝之后人

炎帝被打败后,部落分散了,部份被赶出中土,部份受黄帝所统治。被赶的神农部族,文化水平本来较黄帝部族为高,但因为其后来远处偏远之山间,日久之后,文化并无进步,抑且退化,反而成为了化外之民。鄂、湘、贵间均有苗族生活,因先祖以务农,故而见称,因此有人认为他们是神农部族之后。湖北西部山区,也有一地称为「神农架」,或许亦与此有关。

有说神农被称为炎帝,是因其焚林辟地有关,古藉有所谓「烈山泽而焚之」,而神农氏之族民亦称为「烈山氏」及「共工氏」,被后人奉为稷神及杜神。

炎帝故居

相传炎帝出生於烈山,而「炎帝神农故居」 为顺应国内外炎黄子孙的意愿,便「修建」在湖北距随州北四十公里的厉山镇列山神农洞。 「炎帝神农故居」,设有神农洞二处(一为谷物药村贮藏,一为居住),并有神农亭、神农塔、神农庙、山南建神农茶室、神农花卉、九龙亭及山北神农母安登浴池,百草园等十数处。

神农洞和神农碑

距离随州市区五十五公里处的烈山上,洞中原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传说是神农氏所用的器物。烈山还有神农井、神农宅、神农观、炎帝庙等古建筑。历山镇北有「炎帝神农氏」碑一座,保存至今。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根据记载,号轩辕氏、有熊氏,姬姓,一说姓公孙,姬姓部落首领,传说中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的第一个。黄帝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於轩辕之丘」。中国古都学会(中国七大古都确认机构)认为轩辕之丘在今日河南省郑州市轩辕丘,古为有熊国都城,其父少典为有熊国国君。黄帝出生於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源关降龙峡,农历二月初二(参见二月二)。在传说中黄帝的母亲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名少女,一天傍晚(也有说是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建都在涿鹿。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发明指南车,造舟车弓矢;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

今日在陕西省的桥山有黄帝陵,相传黄帝年老时铸鼎乘龙升天,臣子放箭阻拦,龙被射伤,飞过桥国时降下休息,黄帝被桥国人拉下一只靴子,埋葬於此。

黄帝与炎帝都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

这也是我们老师给我们留的一个问题,我的观点是:

1、中国地理环境优越,相对独立和封闭,在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很占优势,所以会有很多人去从事文学及其创作,也就必然会产生很多好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中国古代一直是农耕文明占主导地位,中国有黄河,文明的发展必然要有河的参与,比如古印度的恒河,古埃及的尼罗河。

2、物质决定意识,因为中国一直存在,所以其作为物质附属品的文化也会随之流传。

3、中国在古代经理了较多的战乱,战乱中,汉族以及许多杉树民族会相互接触,文化也会发生碰撞,碰撞的结果必将是优胜劣汰,这也会使中国增加很多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

4、中国古代的文化大多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比如儒家文化等等,所以必然会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5、中国有较多的解释估计的注释书,比如各种训诂学,《尔雅》、《说文解字》等等。所以对于现代人对于古籍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仅是个人观点,希望能够帮到你!!!

一、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都有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致的理想追求

《彝族创世志·艺文志》的“富贵篇”等叙述彝族先民对“富贵”认知根源的彝文古籍中称,人类中专门主管富贵的天父、地母“弭吐铺”在赋予人间的富强和文明时,首先将世界创造“形成天三界”(即“天上、天中、天下”三界),认为只有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类社会才会得到发展。藏族谚语称:“求幸福何必去拜佛,劳动能赐给你硕果。”这些都说明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劳动是人类文明与民主的基石。流传在云南的《壮族经诗·故兆》中描述的内容同样反映出这方面的文化价值观。此外,在少数民族社会的内部治理中,如瑶族的“石牌制”、黎族的“合亩制”、苗族的“议榔制”等等,都是在民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和谐。

二、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里体现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传统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说的“自由”,主要是指享有民主权利的自由,同时也包括文化使用与文化认同的自由,这与西方社会所灌输的“自由”文化价值观又有所不同。苗族的“姊妹节”、水族的“苏稔喜节”等,都是对女性自由文化个性的张扬。在少数民族的传统理念中,平等是一个社会中能够相互尊重,实现和谐共荣的基本原则。在羌族的故事中,羌族的先祖与汉族、藏族属于同一祖先来源的3个兄弟,故事中蕴含的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诚然,平等的理念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是多方面的。苗族人认为,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和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因此要对各种生命平等对待,不可以任意宰杀。饲养的鲤鱼要留种、砍伐的树木要留苗。从这些风俗中可以看出,在苗族的传统理念中,人与自然中的各种生命物质的关系,都属于平等的关系。

无论是少数民族的民间社会组织,还是传统的民族乡村自治,“公正”和“法治”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些少数民族生活的村寨或社区,是根据习惯法来维护村寨中人与人、家庭与家庭、家族与家族乃至于村寨与村寨之间的安宁和稳定。这种社会治理制度,使传统的习惯法在平等、公正的良性社会环境中发挥了维护人们共同利益的法治作用。

三、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文化规约

明代贵州巡抚赵釴所撰的《九夷古事·重信》中载:“汉人有田,皆在山谷中,畏盗不能自耕,必召夷人佃之。夷人既佃,其田遂以为主,盗至力御之,虽众不避,稻将获,必入城请主人,主人有他故,则请主妇登场均分之。主人不至,虽饥馁不敢私刈,至于藏之仓廪者,守之尤慎。故贵之居民与士夫皆食获人之力,必不得已,则告而后徒,其重诺守信,真三代以上之人也。”这说明我国少数民族所具有的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品质。除此,在与多个少数民族有关的文字记录中,都可看到,在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文明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点。

文化多元性与丰富多样性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资源,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为我们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西学东渐” 的“洋风”日盛,西方文化价值观在日趋取代儒道佛等主体文化的同时,各个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在逐渐遭到抹杀。因此,应当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精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精神上提供更多的文化支撑,为各民族的平等、团结、进步与共同繁荣,也为改革创新增强民族凝聚力作出各个民族应有的贡献。

为此,新时代下,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拜佛,迎送宾客等等场合,通常都要献哈达。哈达是一种生丝制品,长短不一,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敬酒茶: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敬献客人时,客人须先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掺满,最后再喝干一满杯。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懂得礼貌。

打招呼: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等规矩。

西双版纳是中国小乘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 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或堂的三角架上跨过。蒙古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貌。他们以蒙古包为中心的待客礼仪,主客之间都要有许多规矩,要分别遵守。

主人迎客要立于门外西侧;要“浅茶满酒”;佳宴是手抓肉或全羊席;送客要送到包外或边界,要扶客人上马,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后方可返回包房。

人应在包房后下马;勿手持马鞭进入包房;不要踢打牲畜,不得骑马闯入羊群,不得追打猎犬和看家犬;不要称赞主人的孩子和牲畜;未经允许不要进入包房;在包房内不要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要吐痰,不要从主人的衣帽、枕头、被褥上跨过;出入包房不要踩踏门栏;不要用烟竿、筷子、剪刀指别人的头部;礼品要成双,送接礼品用双手,忌用单手,更忌左手接礼;告辞时从左侧离开包房,出门后,不应马上上马或上车等。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其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由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凝结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远影响,可以不断的被继承,并得到持续的创新发展。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它也是我国人民几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是: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每一个传统美德都有它的来历,有它的内涵。

1仁爱孝悌:儒家文化宣扬天下当以“仁爱”为本。“孝悌”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观念,从中体现的 “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这也是几千年来儒家精神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爱孝悌”。解剖来看其实就是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我们都知道这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人生于世,长于世,源于父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对每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谦和好礼:“谦”即为谦虚,“和”即为和睦家族、邻里, “好礼”即为有礼,注重礼义。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遭损,谦受益”的道理。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故事,如“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等都是以谦德为主题。中国历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被人称颂的人大都是 “谦和好礼”的。

3诚信知报:“诚”就是真实无欺,诚于自己的本性,待人诚恳。“信”就是言行相符,言必果,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守信用、讲信誉。《狼来了》的故事被大家熟知,如果那个放羊的孩子不是因为一时贪玩,不诚实,欺骗了一次又一次,怎么会有那样的结果呢?可见,诚实是很重要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面对社会上的造假和腐败等一些不良风气,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知报”就是知恩必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古训传承千年、历久弥新,说的就是人要感恩、要知恩图报的道理。我们的祖先在推崇感恩的同时,也十分谴责忘恩负义之徒,比如他们说,“人而负恩,不如禽鸟”,“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感恩是做人的一种起码道德,也是对道德的褒扬和肯定。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方面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义之心。其实,即便是动物,羔羊尚跪乳、乌鸦还反哺,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呢?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组织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成长之恩,我们怎能忘恩、怎能不感恩呢?人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我们大学生更要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举。

4精忠报国: “忠”即为忠于国家,忠于皇帝。报国即为报效祖国。历史上有很多大将都是精忠报国的典范。譬如抗金名将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收复宝岛台湾的郑成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应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人生理想和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一个国家的公民可以工作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感情,使人对自己的归属感产生困惑。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更要清醒的认识到,国家仍是本民族整体利益最具权威的代表者,只要国家仍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敌对势力企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也一直未改变,个人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祖国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个人创造的业绩和成果需要得到祖国的评价和认可。

5克己奉公:“克已”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欲, “奉公”就是服从于整体。为了国家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个人利益服要从集体利益。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有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是古代人对克已奉公的最好诠释。这个思想更加符合当前阶段党的思想路线。

6修己慎独: “修已”就是自我修身,加强修养和自觉性;“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已,有高度的自觉性。加强自我修养最关键的是“慎独”。 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幅醒目的中堂,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可见慎独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此高高在上以及它在生活中的作用是如此的强大。

7见利思义:“义”指义气,正义。自古以来“舍身取义” 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随着滔滔的江水流逝的屈原和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文天祥曾吟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诠释了“舍生取义,死而无憾”的人生态度。

8勤俭廉政:即勤劳节俭、谦明正直。北宋的包拯、明朝的海端,为官清正廉明。白居易曾怒打行贿人,而朱元璋更是体恤群众从而每天“ 四菜一汤”,不铺张浪费 。只有这样的君主,这样的臣子才会有所作为,并被后人牢记。

9笃实宽厚:“笃实”即为忠诚老实。它要求人们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宽厚”即为待人宽宏大量。李世民不仅以史为鉴,还宽厚待人,所以他才能成为一名被后人称赞的明君。

10勇毅力行: “勇毅”就是做事有胆量、有勇气、有毅力;“力行”就是身体力行。“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这都是以坚毅、勇毅为基础和前提的。

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这些传统美德将会继续延续下去,它对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1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但是和谐社会不会凭空而至,也坐等不来。构建和谐社会,就要运用传统美德,尤其是仁爱、谦和、好礼等美德。只有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和谐。

2 大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大学生社会的精英分子,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我

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青年了解世界、开阔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能低估。只有用传统文化加以引导纠正,才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3 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道德从来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道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的这些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当今社会的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趋势。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发扬党在***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美德,必将继续引导我们走向未来。在灿烂的传统美德的指引下,让我们为中国的强大努力拼搏,创造辉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