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怎样生吃螃蟹:剁成碎块后拌上调料上席
如今开始重新崇尚清淡饮食,宋人以橙泥、梅卤为蟹增味的做法,或可予以重拾
生吃螃蟹想来应该是久已有之的习惯,不过,宋以前的文献中很少出现相关线索。宋人则以各种形式记录下吃生螃蟹的乐趣,显示那个时代社会各阶层都热衷于这一品蟹之法。
据宋人高似孙《蟹略》介绍,当时把生吃的螃蟹叫做“蟹生”。蟹生的做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用酒或酒酿腌渍半天,叫“酒泼蟹生”;一种则是拌上作料立刻开吃,有个非常生动的称呼为“洗手蟹”。
苏轼《丁公默送蝤蛑》一诗中提到“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显然便是指“酒泼蟹生”。据《蟹略》可知,宋时是用盐、酒将剁碎的蟹加以腌制,再拌上姜末、橙肉泥。清代食谱《调鼎集》中记有“鲜蟹”的做法,明显是酒泼蟹生的延续与发展:把活螃蟹直接剁成骰子大小的碎块,洒下一点盐,然后在白酒酿内兑入茴香末,加热到滚沸,浇到蟹块上。等到酒酿变冷,还要添加香油、花椒末拌匀,如此腌半日,便可食用。
“洗手蟹”则是把生螃蟹剁成碎块之后,拌好调料,随即上席。其奇特的菜名正是基于这一轻捷的加工方式而来,宋人傅肱《蟹谱》有云:“盥手毕,即可食,目为‘洗手蟹’。”食客点了这道菜之后,也就是把手洗干净的短短功夫,那厢厨师已经噼里啪啦几下搞定,做好的“蟹生”转眼就端到面前了,“洗手蟹”的意思乃在于形容其制作过程之迅速。
“洗手蟹”在宋代可是一道风靡的大众美味,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首都汴梁(今天的开封),大小饭馆里都有供应,食客就座之后,随点随吃,一尝活蟹的肥美。到了南宋时代,临安(杭州)的饭馆里,“橙醋洗手蟹”与“酒泼蟹生”一道,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菜式。另外,据《武林旧事》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皇帝驾幸权臣张浚府,张浚摆出盛宴讨好皇帝及其随驾人员,“洗手蟹”便出现在宴席上。陆游《醉中作》一诗中也言道:“披绵珍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
有意思的是“洗手蟹”所用的调味料。据《东京梦华录》可知,当时饭馆内流行的是“橙醋洗手蟹”,也就是以橙肉泥与醋作为主要的调味料。实际上,唐宋时代,将橙子的果肉捣打成泥,是吃河鲜时最主要的调味料,以橙肉中天成的、发散果香的酸汁,提点河鲜的腴嫩。吃蟹时尤需以橙泥佐味,因为清香的果味能够去除腥气,因此,无论熟蟹还是“蟹生”,都习惯以橙泥代替醋汁。
在宋人那里,如果嫌橙泥太过清淡,也可以同时用醋,“橙醋洗手蟹”即是如此。不过《蟹谱》里记载了一种更独特的方法,是以梅卤代替醋,浇在生蟹块上,再拌以花椒末和橙泥。将青梅果拌上盐进行腌制,密封在容器内,置于露天晾晒,时间一长就会生出酸汁,即为“梅卤”。今天日本尚有梅醋,其实与梅卤非常接近。在古人那里,梅卤可以直接代替醋作为凉拌青菜的调料,会让凉菜更显鲜爽。因此,用梅卤、橙泥和花椒末来拌生蟹块,酸中带麻,滋味另成一格,既新鲜又劲爽。
不过,到了明代,宋濂《遵生八笺》中记载了一则“蟹生”的调味方法,却与前代迥异,是把香油小火熬熟之后晾冷,草果、茴香、砂仁、花椒、水姜、胡椒均碾成末,葱切碎,把所有这些配料连同熟香油一起倒入生蟹块中,再加适量盐、醋,然后拌匀,“即时可食”。
宋代的“洗手蟹”调味清淡,但《遵生八笺》中所记随拌随吃的“蟹生”则风格相反,以浓重的辛香味来 口感。从唐宋至今,人们吃蟹的口味似乎越来越重,也算是个有趣的现象,但不知其内里的原因为何。如今开始重新崇尚清淡饮食,宋人以橙泥、梅卤为蟹增味的做法,或可予以重拾。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有人甚至认为宋代经济已超过了明清。经济的发展,使宋代食品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宋代饮食颇具特色,与前代相比,宋代百姓的饮食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素食成分增多,素食的艺术成分更加明显,式样也更多。在宋代的大中城市,食品行业的竞争已经很激烈,市民食谱日益多样化。
在宋代,饼作为一种主食,是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宋代的饼并不像现在仅指经过烧烤加工而成的一种圆形食品。凡是用面粉做成的食品,都可叫饼。烤制而成的叫烧饼,与我们今天的无二。水瀹而成的称为汤饼,在笼中蒸成的馒头叫笼饼。《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在街头叫卖时所喊的“炊饼”,指的就是馒头。
宋代饼业兴盛,竞争自然也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卖饼者想出了各种方法。东京的卖饼者,就在街头使用五花八门的叫卖声,以招徕顾客。一位卖环饼的小贩,为别出心裁,在街头兜售时竟喊出“吃亏的便是我呀”。后来这位小贩在皇后居住的瑶华宫前这样叫卖,引起开封府衙役的怀疑,将其抓捕审讯。审后才得知他只是为了推销自己的环饼,便将他打了100棍放了出来。此后,这位小贩便改口喊“待我放下歇一歇吧”。他的故事成为当时东京的一桩笑料,但生意反而较以前好了。
宋代面食兴旺。北宋的郑文宝,书法与诗文皆在当时颇负盛名,他创制的云英面,极受时人欢迎。制作方法是将藕、莲、菱、芋、鸡头、荸荠、慈菇与百合混在一起,再配以瘦肉烂蒸,然后用风吹凉,在石臼中捣细,再加上四川的糖和蜜蒸熟,然后再入臼中捣,使糖、蜜和各种原料拌均匀,随后取出作一团,等冷了变硬,再用刀切着吃。云英面颇受士人青睐,后被收入宋代食谱。
士人与美食的掌故,最为有名的还是苏轼与“东坡肉”。苏轼在在黄冈作团练副使时,曾将当时城市流行的一道猪肉菜,写成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当时富贵人家瞧不上眼,而只有中下层人士才乐此不疲,故有“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之说。这道菜比较便宜,经苏轼推荐后,很快便在宋代市民中广为传播,被称为“东坡肉”。
在宋代的士人中,吃河豚成为一种时尚。名士梅圣俞,喜欢邀朋呼友来家里吃河豚。他的《河豚鱼》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河豚于此时,贵不数鱼虾”。河豚有剧毒,需要祛毒后才能烹调,亦有人因食河豚而丧命。
除了河豚之外,类食品和“洗手蟹”也在宋代市民中风靡一时。东京名商号东华门何吴二家的鱼,是从外地运的活鱼加工而成的。由于是切成十数小片为一把出售,故又称“把”。由于它是风化干后才入的料,所以味道鲜美,成为当时一道名菜,以至时人有“谁人不识把”的说法,类食品易于保存,所以很受大众的喜爱。贵族之家制作的黄雀,是一种市面上不易见到的食品。蔡京家里有三栋房屋,堆积着直至房梁的黄雀。有位官员,一次就可献出千余罐鹅。在东京的市面上,洗手蟹非常受欢迎。将蟹拆开,调以盐梅、椒橙,然后洗手再吃,所以叫洗手蟹。
就像我们今天早晨喝牛奶豆浆一样,宋代市民早晨习惯喝的是一种叫煎点汤茶药的茶。煎点汤茶药是茶叶和绿豆、麝香等原料加工而成,好似煎药。在五更的早市上,煎点汤茶药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蔚为壮观。元代画家赵孟的《斗浆图》,画的就是市井贩卖煎点汤茶药的情形。宋人认为,茶即药也,煎服则可去滞而代食;煎茶时间越长,味道就越好。宋代流行点茶,就是在炭火将茶叶水烧得快沸腾时,加些许冷水,待茶叶水再次沸腾时再用冷水点住。如此点三次,方可收到色味俱佳的效果。宋代时,茶坊在市镇开始普及,点茶也就在城市中盛行起来。
汤药在宋代很普及。汤药种类很多,见于史籍的主要有二陈汤、枣汤、生姜汤、荔枝圆眼汤、薄荷汤、木星汤、无尘汤、木香汤、香苏汤、盐豉汤、干木瓜汤、缩砂汤、湿木瓜汤、白梅汤、乌梅汤、桂花汤、豆蔻汤、破气汤、玉真汤、益智汤、檀汤、杏霜汤、胡椒汤、紫苏汤、洞庭汤等等。其中二陈汤是流行于当时大街小巷的最常见的一种。二陈汤主治头眩心悸、寒热、呕吐恶心,因食生冷引起的脾胃不和等症状。每日早上起来喝上一盏二陈汤,会产生提神养身的效果,欧阳修的“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宋代,皇帝常常将汤药与茶作为一种礼物,赐给功臣将士。宋真宗召见大臣晏殊,赐座后便喝茶。末了,起身便点汤。由于皇帝的示范,贵族权臣们纷纷碾制汤沫、丸药、茶饼,随身携带。王安石罢相后返乡,途中痰火病发,他便吩咐随从取来沸汤,将丸药茶饼调配倒沸汤中服了才痊愈。就连一般的市民,也受到影响。有的市民家里来了客人,主人便将汤端出,招待客人。先茶后汤,还是先汤后茶,不同的人家有不同的习惯。
宋代市民对水果的需求量非常大,食店里果子与饮食是平分秋色。市民就餐时,一般是先上正食,然后再上水果,就像我们今天的拼盘。水果既包括新鲜的水果,也包括晒制的干果子、香药果子等。水果的种类五花八门,水果贩子也很多。东京的夜市非常发达,在子夜时分,还能够听到水果贩子的叫卖声。作为京城,东京的市民比其他小城市者有口福,可以吃到许多新的品种。如江西的金橘,本为南方水果,由于距离遥远、运输不便的原因,东京的市民一般很难见到。后来由于温成皇后的钟爱,江西金橘便在东京流行起来,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宋代的食品市场上,清凉饮料也很受市民的欢迎,主要有甘豆汤、豆儿水、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沈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雪泡缩皮饮、梅花酒、五苓大顺散、紫苏饮、椰子酒等等。这些饮料可以说是一种保健饮料,有些还具有药物的成分,如雪泡缩皮饮就有解伏热、烦渴、消暑毒、止吐利的功效,对于霍乱之后服热药致烦躁者,服雪泡缩皮饮的效果尤佳。冷饮可解烦,亦可热或温饮。这些清凉饮料多兼具治病防病功效,夏季上市时非常受欢迎。
既然问的是小炒,那就不包括主食以及饮料了。
羊肉在宋代被视为贵重品,是皇宫主用的肉类,这个想必一般百姓是无法经常食用的。神宗时代御厨帐本上“吓煞人”般记录一年中“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猪肉与羊肉消耗量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更多的是作为配菜一般的存在。
猪肉才是宋代平民百姓的桌上常客。在宋代烹饪方法就已经非常多样了,东坡肉的做法就不在此赘述,已经成为杭州的名菜。
还有一个猪头肉的记载,如果有厨艺爱好者可以按照书中试试。
王中令既平蜀,捕逐余寇,与部队相远,饥甚,入一村寺中。主僧醉甚,箕踞。公怒,欲斩之,僧应对不惧,公奇而赦之,问求蔬食。僧曰:“有肉无蔬。”公益奇之。餽之以蒸猪头,食之甚美,公喜,问:“僧止能饮酒食肉耶,为有他技也?”
僧自言能为诗,公令赋食蒸豚,操笔立成,曰:“嘴长毛短浅含臕,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饤,软熟真堪玉筯挑。若把羶根来比并,羶根只合吃藤条。”
---惠洪《冷斋夜话》
王全斌碰到一个酒肉和尚,逼迫僧人交出了蒸猪头肉的秘方。具体方法是蒸煮的时候用蕉叶裹上,熟了之后用杏浆浇透,味道远胜羊肉。
鸡肉在宋代也是非常重要的肉类来源,据《梦梁录》《西湖老人繁盛录》等文献,鸡肉得做饭有麻饮小鸡头,汁小鸡,焙鸡,煎小鸡,豆豉鸡,炒鸡,白炸鸡等等。不过不应该高估鸡肉在宋代老百姓饭桌上的分量,因为就几十年前,鸡存在的价值大部分是获取鸡蛋的,而不是直接作为肉食的,何况接近一千年前的宋代。
鸭肉,鹅肉为主料的菜肴也比较多,见于记载的有熬鸭,八糙鹅鸭,白炸春鹅,炙鹅,槽鹅事件(这个名字也是醉醉的),煎鸭子,炙鸭,熬鹅,盐鸭子,五味杏酪鹅,间笋蒸鹅,鹅排,小鸡假炙鸭等。
牛肉见与记载的有牛脯,煮牛肉等。但是如果考虑到牛在古代因为耕田的原因受到政府法令的保护。牛肉在宋代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占据饮食结构的比例应该是比较低的。
鹿肉在宋代被视为绝佳补品,除了鹿茸,也会食用鹿茸和鹿血。很多士大夫为了大补(补什么相信你应该懂的),将鹿血与酒混饮,甚至有些食用过剩而死亡,在平民百姓的菜谱中应该不多见。
其他飞禽走兽
常见的飞禽,如黄雀,鹌鹑,獐子,野鸡应该较多的出现在寻常人家中。除此之外,浙人尤其爱食田鸡,食田鸡的嗜好在南方比较普遍,而北方人不能理解。
广南地区食蛇风气也比较浓厚,据朱彧《萍洲可谈》载:“广南食蛇,市中鬻蛇羹,东坡妾朝云随谪惠州,尝遣老兵买食之,意谓海鲜,问其名,乃蛇也,哇之,病数月,竟死。”可怜的王朝云!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南宋时期,宋人创造了“涮”的烹饪方法。
向游武夷六曲,访止止师,遇雪天,得一兔,无庖人可制。师云:“山间只有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夹入汤,摆熟啖之,乃随宜各以斗供。”因用其法,不独易行,且有团圞热暖之乐。杨,勋家,嗜古学而清苦者,宜此山林之趣。因作诗云:“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末云:“醉忆山中味,浑忘是贵家。”猪羊皆可作。
---林洪《山家清供》
当我们现在吃火锅的时候,真的应该好好谢谢这位山中的大师。
参考《中国风俗通使
宋代:
一、宋嫂鱼羹:宋代草民的爱国之举
中国饮食文化在宋代有质的飞跃,主要是一大批文人墨客推波助澜,为逃避现实社会,极力推崇美食借以消磨惆怅的爱国主义情怀,把美食和美学柔和在一起,搓揉成为吟诗赋词的风雅素材。“宋嫂鱼羹”便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也就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女厨纷纷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宋代各类杂记上美食烹饪的巨星!
二、宋代美食:原味瓜齑笑红楼
《吴氏中馈录》将瓜齑菜肴的食材和烹制交待得很清楚:由酱瓜、生姜、葱白、淡笋干或茭白、虾米、鸡胸肉组成,各等分切作长条丝,用香油炒制。色泽淡雅,脆嫩有加,咸鲜香俱佳。
纵观中国远古菜肴,先人们对鸡的鸡胸部位情有独钟,鸡丝、鸡片、鸡丁、鸡茸、鸡米、鸡球等高档菜肴,都用鸡胸肉。而宋代美食瓜齑首先突出的是酱瓜。可见当时的酱瓜在制作和烹饪上有较高的地位,不但有色泽和脆性特性,还具有调味品的功能。
三、郑文宝与云英面
像北宋初期善篆书、有诗名的郑文宝,就创制出一种“云英面”。这种面的制作颇像江南人好做的鲊脯绘炙无不有、埋在饭中杂烹的“盘游饭”的风味。其方法是:将藕、莲、菱、芋、鸡头、荸荠、慈菇、百合,混在一起,选择净肉,烂蒸。用风吹晾一会儿,在石臼中捣得非常细,再加上四川产的糖和蜜,蒸熟,然后再入臼中捣,使糖、蜜和各种原料拌均匀,再取出来,作一团,等冷了变硬,再用干净的刀随便切着吃。
身为大臣的郑文宝不可能是“云英面”的始作俑者,他肯定是巧取民间厨人制面之精华,综合出“云英面”的制作方法来,然后他又将“云英面”方子赠给其他好吃之人,这使“云英面”的影响更加扩大,以至收入宋代食谱。
四、不同季节的美食
宋代城市的公众饮食制度已有条不紊地建设起来,十分周到,像在什么样的季节吃什么样的食物,已约定俗成——
元日的元阳茧,上元的油画明珠,人日的六上菜,二月十五的涅槃兜,上巳的手里行厨,寒食的冬凌,四月八日的指天馂馅,重五的如意圆,伏日的绿荷包子,二社的辣鸡鸾,七夕的罗糇罗饭,中秋的玩月羹,中元的盂兰饼馅,重九的米锦,冬至的宜盘,腊月的萱草面,腊八的法玉科斗……
五、东坡肉
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湖北黄冈。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后来,1085年苏东坡从黄州复出,经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开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受排挤,1089年要求调往杭州任太守,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作为汉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
六、宋代至尊美食:螃蟹橙酿和洗手蟹
中国美食少不了文人墨客的参与和炒作。有东坡诗:“半壳含黄宜点酒”;王初寮诗:“熟点醯姜洗手生,樽前此物正施行。哺糟晚出尤无赖,尚有馋夫染指争”;陆放翁诗:“披绵珍鲊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
宋代两款蟹馔是无可争议的美食,一款是“螃蟹酿橙”,其具体的烹制一直流传至今;另一款是“洗手蟹”,由于宋代杂记众说纷纭,所以现代美食爱好者至今仍说法不一。
同在南宋时期的林洪《山家清供》为何只有“螃蟹酿橙”的烹饪方法,而独缺了美食“洗手蟹”呢,我以为“洗手蟹”已经成为当时的大众美食,太简单不值得写;还有就是因为制作配方当时店家密不外传所至。
「粥」的历史早于大米?了解古代吃货。
不仅是腊八粥,“粥”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估计大多数人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过腊八节,但应该都知道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有趣的是,中国人特别喜欢在一些节气吃东西,如饺子中的春饼和冬至期间的立春说到腊八粥,你知道中国人喝粥喝了多少年吗?
粥历史悠久。
粥的历史比米早,因为甑出现之前的壶状陶器只能用来煮流食。液体的主要原料是谷米,也就是“粥”。当时的主食和副食,也就是后世所谓的米和菜,都不是分开煮的,或者说各种食物都是在一个装置里煮的,所以早期的粥很可能不是用纯粮食原料煮的。换句话说,当时的粥大概就是各种菜粥、水果粥、肉粥、鱼粥等。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和半坡村遗址中,人们发现了煮粥的工具——“缇”。粥一词原写为“瑙”,与龙山文化时期创造的陶锅瑙所煮米饭的形状十分相似。这恰恰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知道如何熬粥了。
在中记载:“如此如此,如此如此,糊其余之口。”孔英达《左传昭公七年》:“厚则浑;如果是泥泞,就会被糟蹋。”很明显,稀粥叫“馕”,稠粥叫“糜”,是糊的代名词。解说:“糊,也;稠粥。”粥在古代又叫“糜”、“涓”、“涓”。
汉代许慎《疏》陈述:“黄帝初教为师。”《方言》,《说文解字》,《初学记》都有类似的记载:“黄帝始煮谷为粥。”可见,在轩辕黄帝时代,他的族人已经被教导“煮谷为粥”。
吃粥有助于保持健康。
古代人的粥与养生、延年益寿有关,很多医学、保健方面的书籍记载最多。
最早记载用药物和谷米粥治病的汤书,应该是汉代司马迁写的《艺文类聚》。公元《北堂书钞》年,西汉名医淳于髡描述齐王用火和粥饮治病的事例。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多种医书中,也有用粥治病的记载,如服高粱米粥治蛇伤;用加热的石头煮成米粥内服,其实可以治疗肛门瘙痒等。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史记》一书,也记载了许多著名的米药结合食谱,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都含有粳米。
虞梦在唐代写了一本书《史记》。据甘肃敦煌石窟残卷,此书载“明粥、柿子粥、秦椒粥、蜀椒粥”。银燕《伤寒杂病论》载有57个药膳粥方,按中风、心寒疼痛、五种噎痛、七种淋证分为九类。孙思邈《食疗本草》《食疗》有治脚气的谷糠粥、温阳养阳的羊骨粥、“除四肢风”的防风粥。
据说唐穆宗的恒力特别欣赏自以为是,所以送他防风粥。据冯至《食医心鉴》年记载:“白居易在翰林,赐一杯御风粥,挑出御风得五杯以上,七日美餐。”也就是用防风草和大米煮的粥。当然,“七日香口”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此时人们已经把粥当成了一种养生滋补的食物。
粥既便宜又方便
在中国古代人的眼里,普遍认为粥比饭好吃。这种想法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吃粥比吃饭更省粮。当时的社会,农耕技术不成熟,粮食产量少,是非常稀缺的生存必需资源,所以非常需要节俭。第二,粥比米饭简单方便。在古代,做米饭的烹饪技术要比煮粥的技术含量高得多。那时候想吃米饭,得先有个锅,和现代蒸笼差不多的蒸笼。因此,烹饪相当复杂,远远不是一个锅,用水和谷物很容易烹饪。这也是当时日常饮食中粥远高于米的重要原因。
粥因为便宜方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受贵族们的青睐。大灾之年,“施粥”成为一种慈善手段,所以在大多数精英眼里,吃粥只是给贫困家庭和灾民的食物。这种情况直到宋代才有所缓解。年,“饮食部”有一节是关于“周觅”的,这是第一次“册封”粥为国食。我们来看看宋代文人有多爱吃粥。
古代爱吃粥的名人
说到吃,不得不提苏轼,他在无锡贡米吃了豆浆拌粥煮的饭后,写了一首诗《备急千金要方》。其中有这样一句话“身心颠倒,方知世间真滋味。”他还写了一首与粥有关的诗,名为《云仙杂记防风粥》,这是另一种粥,《豌豆大麦粥》。东坡词中还提到,大米粥“能推陈出新,益膈和胃。粥又快又美,喝完粥睡一觉妙不可言。”
对粥深深痴迷的人是诗人陆游,他写道《太平御览》:“世上人人都是年长者,但我不相信许多年是现在。我要学明法,所以我只给神仙粥。”在他眼里,“吃粥”可以和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
与前代相比,宋代记载的粥更为丰富,此时的粥也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豆粥》收录了113个食疗粥方,《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收录了129个食疗粥方,《食粥》收录了43个中老年人滋补粥方。
腊八粥在宋代开始流行。
腊八节与佛教故事有关。几乎每个人都会在这一天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腊八节要吃的,也是从宋代开始流行的。
腊八节起源于佛教故事,何时传入中国一直没有详细考证。《圣济总录》,汉末安世高译,说佛祖劝人们自食其力,设浴池洗佛,但没有具体指明腊月初八。孟浩然《太平圣惠方》提到:“石墙开金像,香山围铁栅栏。见弥勒,归心一处。古老的竹子和佛教寺庙,但罕见的建筑和梯田。晚霞增色,馀光灿烂。谈请柬和拉手,在泉塘敷浴袍。我愿立功收水,从此尘机。”这首诗反映了唐朝十二月八日在一座佛寺里浴佛的情景。然而,直到宋代,这种活动才开始流行。此前,书籍中对此事的记载很少。
吴的《养老奉亲书》曾这样描述:“本月八日,庙号腊八、大沙寺等。都有五味粥,叫腊八粥。”还说:“农历八月初八,街上有三五个僧尼,组队念佛,用银铜香葱或上好的杨树枝盆淋浴,教育他们。大寺庙将用于沐浴佛。”
到了唐代,佛寺沐浴佛、赐粥的习俗对民间影响很大。曾记载该寺“送七宝五味粥及弟子,名曰腊八粥。大家都是日本人,家家都吃水果杂料粥”。
今年12月8日,是佛祖释迦牟尼觉悟成佛的日子。据印度佛经记载,在成佛之前,释迦牟尼曾经出家,但是在经历了观念的苦行僧生活之后,在精神上仍然没有摆脱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此时的他,饿极了,疲惫到了极点。这时,一个牧羊姑娘拿来了食糜,他喝下后恢复了体力。所以释迦牟尼发愿说:“今日吃喝,就有膨胀之力,以保智慧长寿,服务众生。”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被牧羊女喂食糜。一个月后,他身体强壮了,就在河里洗澡,洗去身上的污垢,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七夜,终于成佛了。所以佛教徒把12月8日,也就是佛陀成道的日子,作为成道节来纪念佛陀。
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对民众的影响很大,甚至传入影响了一些人的习俗。其中,佛教徒子女在腊八佛开悟节送粥的行为,逐渐演变为我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明清时期吃腊八粥的习俗
到了明清时期,吃腊八粥的习俗进一步发展。嘉靖年间编纂的《温室经》中记载:“将粟、米、米与豆类混合,与枣、栗子、核桃等物煮粥。”明代刘敏《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佛》也记载“腊八粥十二月八,仁者济贫”。清朝《梦粱录》年也有提及:“十二月八日,赐关白粥,民间也做腊八粥。它是由大米和水果制成的,产品越多越好。这就涵盖了宋朝的故事。”
腊八这一天,宫殿、衙门、寺院、百姓家中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代,喝腊八粥的习俗更加盛行。在宫廷里,皇帝、皇后、王子等。给文武大臣和侍从送腊八粥,给各寺院分发米和水果,给和尚吃。也是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祭祖。同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给亲戚朋友送礼。
霸州有多讲究?
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种腊八粥,尤其是北平。白米饭里夹杂着很多物品,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子、桂圆、榛子、葡萄、银杏、菱角、玫瑰、红豆、花生几乎不下二十种。一般在腊月初七晚上开始忙碌,淘米,泡果,去皮,去核,整理,然后半夜开始煮,再炖到第二天早上。腊八粥煮的很好。
一些挑剔的家庭不得不在锅里烹饪之前将水果雕刻成人形、动物和图案。有些腊八粥还会配“水果狮子”,是用几种水果做成的狮子。去核晒干的脆枣做狮身,半个核桃仁做狮头,桃仁做狮脚,甜杏仁做狮尾。然后用糖把它们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像小狮子一样。在一个更大的碗里,你可以放两只狮子或四只小狮子。更有甚者,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饼等各种颜色的食物做成八仙、老寿星、罗汉的形象。
八宝粥做好之后,要先祭神祭祖,再呈送给亲朋好友,而且必须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全家人才能吃。吃剩的腊八粥要保存。如果吃了几天还能剩下,就是好兆头,说明“年年有余”。在东北,还有一句谚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腊八这一天特别冷。吃腊八粥可以让人保暖,抵御寒冷。“腊八粥,吃不完的,吃了腊八粥就有好收成。”关中地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一锅腊八粥,饱餐一顿。不仅是大人小孩,动物鸡狗都可以。在门上、墙上和树上擦一些,以求好运。
周元历史,明朝和清朝
好了,让我们接着谈a
元朝对粥也很重视,御医胡思慧编著的《东京梦华录》中有很多粥的食谱,可以滋补强身,延年益寿,预防疾病。比如“补脾胃、益气”的乞马粥,其实就是用羊肉和高粱米熬制的稀粥;此外还有枸杞羊肾粥,“治杨琪衰,五劳七伤”;有山药粥、麻子粥、马齿苋粥等。能治疲劳,长时间保持骨骼蒸养。此外,的《东京梦华录》钟介绍了28个方向最常用的粥类食谱,如绿豆粥、茯苓粥、芝麻粥、紫苏粥、竹叶粥等。粥在当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到了明代,粥有了更大的发展。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编纂的《隆庆志》中收录了大量的粥方。是汉唐以来最大的食谱书,收集了180种熬粥的食谱,对每种食谱都做了全面详细的论述。此外,刘伯温《历乘》、《日下旧闻考》、朱权、王等人的著作中也有粥的食谱。由此可见,在明代,用粥治病养生是非常普遍的。
清朝的粥谱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曹廷栋在《饮膳正要》一书中收集了102种食疗粥的食谱。他把药粥分为三类:上品、中品、低档。《食物本草》,写于黄云谷光绪年间,是我国最早的药膳粥专著。它包含247个粥食谱,包括谷物,蔬菜,坚果,药用植物,草药,动物等。品种可见一斑。
南北粥差别很大。
由于种植的食材不同,各地的粥的特点也不一样。虽然都是粥,但是南北方在食材的选择上差别很大。古代北方腹地是粮食主产区,种植的作物除了小米、黍、高粱、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还有红豆、绿豆、红豆、黑豆等杂粮。此外,中原地区还盛产各种干果,如我们常见的红枣、花生、核桃、松子、杏仁等。主要产于北方地区。这些食材都可以作为粥的主要原料,所以北方的粥大多是由五谷杂粮、豆类、干果等食材组成。少数会和蔬菜、水果甚至蜜饯水果等混在一起。味道一般比较清淡,油性肉少。
不像北方的粥肉少,南方的粥从配料上来说很凶,尤其是沿海地区。几乎任何生物,杂碎,边角料都可以放进粥里一起煮。不管是各种海鲜,猪,牛,羊,鲍鱼翅,还是牛羊,都不会煮粥。北方的粥更注重修身养性,以素食为主,而南方的粥滋补功能强,以荤为特色。
至于煮粥,古人也是有讲究的。袁枚《本草纲目》中国人“见水不见米不是粥;见米没水不是粥。会使米与水交融,软腻为一体,然后称之为粥”。明末清初的李煜在《普济方》年论述粥,他认为“粥之重疾,在于其沉淀于上清,如糊状,是温度不均之原因”。这就是未煮过的粥,而要想做好粥,米水比、熬制时间、温度都要准确。他是这样描述粥的:“蘸水的时候,一定要限制在几个,这样勺子不能加大,水滴不能减少,然后加热搅拌均匀,这样粥就是饭了,不求同存异,非同凡响。”
在繁荣时期,粥是品尝和养生的享受,但在战争和饥荒时期,黎族人民对粥的感受更加热烈。世界再乱,只要他们手里拿着粥,心里就踏实了。历史上有一个关于粥的典故,叫做“抿粥”。是关于周宣王的。2000年有一场饥荒
宋代美食家品尝过红烧肉、火腿、火锅、豆芽、油条。
1、红烧肉,中国人食谱上最常见的一道菜式,以味醇汁浓、肥而不腻、入口香糯而闻名。这种成功地将猪肉中的油腻去除的美食烹饪技术,正是苏轼发现的,人们将这道菜命名为“东坡肉”。东坡,原本是黄州的一块旧营地,苏轼在这里开荒种地,亲自农耕,并号称自己为“东坡居士”。
2、火腿,另一种取材于家猪的美味,相传也是苏轼发现的,不论是不是真的,但“火腿”一词确实出自于北宋,苏轼也制作过火腿,有史料可以证明:“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在腌制与贮存过程中,神秘的微生物将猪肉中的蛋白质分解,孕育出独特,美妙的味道,比起新鲜的肉类更是别具一格。
3、火锅。南宋人林洪用筷子夹着切成薄片野兔肉,在热气蒸腾的汤水中烫熟,马上熟透,再蘸上“酒酱椒料”制成的调味汁水,鲜美可人的味道立即便让人流连忘返。林洪将这种烹调方式名为“拨霞供”。随后“拨霞供”从山野间传入市井,人们将“涮”字应用于餐桌之上,不只肉,其他蔬菜也可以涮熟,蘸着酱吃。这就是“涮火锅”的由来。
4、豆芽。林洪还在他的《山家清供》记载了豆芽的养法:“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以糠秕置盆中,铺沙植豆,用板压。及长,则复以桶,晓则晒之,……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卷以麻饼尤佳。色浅黄,名鹅黄豆生。”其实,黄豆、绿豆、豌豆、芽蚕、赤豆都可发成豆芽食用。
5、油条。油条产生于南宋。它的诞生,跟宋人对秦桧的痛恨有关,正是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金名将岳飞,宋人以一种特殊的烹饪方式对此表达义愤:用面条捏成秦桧的模样,放入滚油中炸,借此解恨。所以油条又称“油炸桧”。怎么样,是不是很形象呢?
在中国历史,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是北宋人民的能吃的食物倒是越来越丰富。
优质水稻的引进,还有深耕细作方法的推广,让北宋人民的粮食变得丰富。在北回归线温暖的阳光下,长出更多的粮食有了可能,并通过便利的水运到达全国每一个地区。他们饮食习惯渐渐的从二餐制变化为三餐制。
东坡肉与火腿是宋人研究出来的
湖北黄州任官的苏轼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第一个低谷期,因为“乌台诗案”,他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他决心从平淡的生活发现人生的乐趣。于是红烧肉走入了他的眼界中。
红烧肉,中国人食谱上最常见的一道菜式,以味醇汁浓、肥而不腻、入口香糯而闻名。这种成功地将猪肉中的油腻去除的美食烹饪技术,正是苏轼发现的,人们将这道菜命名为“东坡肉”。东坡,原本是黄州的一块旧营地,苏轼在这里开荒种地,亲自农耕,并号称自己为“东坡居士”。
哪个时候的黄州民众,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烹饪方式,一块普通的猪肉在火与酒的交融之下,可以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东坡肉的做法,其实很见到: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一寸许的方块,加入料酒、本地酱油腌渍,装进陶钵,再加小许水,在炭炉上细火慢炖,注意把握火候。苏轼用一首《食猪肉诗》来说明烹制东坡肉的关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在黄州漫长孤独的时光里,每天一碗红烧肉,将苏轼的那些“一肚子不合时宜”化为了“一肚子美味”,心理和身体都获得了满足。
后来的美食家根据各自的经验,逐渐改良了红烧肉,比如加辣椒调味,但关键的烹调步骤,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火腿,另一种取材于家猪的美味,相传也是苏轼发现的,不论是不是真的,但“火腿”一词确实出自于北宋,苏轼也制作过火腿,有史料可以证明:“火腿用猪胰二个同煮,油尽去。藏火腿于谷内,数十年不油。”在腌制与贮存过程中,神秘的微生物将猪肉中的蛋白质分解,孕育出独特,美妙的味道,比起新鲜的肉类更是别具一格。
火锅与豆芽是在宋朝发展起来的
南宋人林洪,是宋朝的另一位美食家。他自称是“梅妻鹤子”的北宋隐士林和靖七世孙,但与和靖先生寡淡的生活方式不同,林洪热衷于美食,曾流连于山野寻招特殊的食材。《山家清供》是林洪记录美食的书籍,书中收录了各种以山野所产野菜、蕈菌、水果、动物为原料的美食,并介绍了这些东西的用料与烹制方法。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年代,丰富的山珍野味是大自然的馈赠。林洪在冬季的武夷山中,捕获一只肥美的小野兔,但山中没有庖厨,林洪也不知道怎么把这只兔子做成美食。直到一位老食客告诉他:“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侯汤响一杯后,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汤、摆熟、啖之,及随宜各以汁供。”用筷子夹着切成薄片野兔肉,在热气蒸腾的汤水中烫熟,马上熟透,再蘸上“酒酱椒料”制成的调味汁水,鲜美可人的味道立即便让人流连忘返。
林洪将这种烹调方式名为“拨霞供”。随后“拨霞供”从山野间传入市井,人们将“涮”字应用于餐桌之上,不只肉,其他蔬菜也可以涮熟,蘸着酱吃。这就是“涮火锅”的由来。
林洪还在他的《山家清供》记载了豆芽的养法:“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以糠秕置盆中,铺沙植豆,用板压。及长,则复以桶,晓则晒之,……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盐、苦酒、香料可为茹,卷以麻饼尤佳。色浅黄,名鹅黄豆生。”其实,黄豆、绿豆、豌豆、芽蚕、赤豆都可发成豆芽食用。
油条与汤圆也产生于宋代
中国人很早就在北方种植小麦,在南方种植水稻。但在很长的时间里,麦面与大米只是充当主食。到了宋朝,随着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小麦和大米逐渐被改良为成口味更加丰富的风味小吃。
宋朝的面食点心种类繁多,面条类有晻生软羊面、桐皮面、盐煎面、鸡丝面、插肉面、三鲜面等等。馒头类有羊肉馒头、笋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糖肉馒头、裹蒸馒头。烧饼类有千层饼、月饼、炙焦金花饼、乳饼、菜饼、胡饼、牡丹饼、芙蓉饼、熟肉饼、菊花饼、梅花饼、糖饼。
油条产生于南宋。它的诞生,跟宋人对秦桧的痛恨有关,正是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金名将岳飞,宋人以一种特殊的烹饪方式对此表达义愤:用面条捏成秦桧的模样,放入滚油中炸,借此解恨。所以油条又称“油炸桧”。怎么样,是不是很形象呢?
大米也不仅仅是做主食,宋人还用它来制作各式糕点:糖糕、花糕、蜜糕、糍糕、蜂糖糕、栗糕、麦糕、豆糕、小甑糕蒸、重阳糕……看着就好想吃啊!
著名的苏式点心,多用桂花、玫瑰调味,口味香甜,在两宋时期已经开始了。
汤圆,也是出现于宋朝,南宋词人姜白石有一首诗写道:“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宋人用吃汤圆的方式,寄托情思,期待与亲人团圆。
我们每一天都需要从食物中摄取热量,以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从我们的祖先学会生火烧熟食物开始的。两宋时期,中国人的饮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美国汉学家安德森在他的《中国食物》中写到,“中国伟大的烹调法也产生于宋朝。唐朝食物很简朴,但到宋朝晚期,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精致烹调法已被充分确证。”1998年,美国《生活杂志》曾评选出这一千年来影响人类生活最深远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饭馆与小吃入选第五十六位。对此,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还是很感到骄傲滴。
赵心放,笔名赵式,曾从事多类工种和企业管理工作。近来年发表的各类体裁文字散见于网络和本地报刊。重庆南岸作家协会会员。
世上文人不少,吃货更多。但在古代中国,既以文人著称又以吃货出名者,的确是凤毛麟角。宋代的苏东坡和清代的袁枚恰好两头都占,把他俩一起拉呱,可倍添情趣矣。
(一)两人对吃情有独钟,都把吃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苏东坡有口福,从小就爱吃。步入政界后一生三起三落,先是被贬黄州,后是谪往惠州,最终流放到海南岛。中华国土辽阔,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烹调技艺、蔬果种类等都大不一样。
苏东坡每到一处,除有政绩名和诗词名外,还有吃货名。精致佳肴喜品味,号称一碗白米饭、一碟白萝卜、一勺白粗盐的“三白”粗茶淡饭也能吃,还能从中觅出乐趣,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真是个食不厌精也不嫌粗的名吃货。
袁枚不似苏东坡箪食瓢饮般的海吃,追求的是色香味俱全。他曾在《品味》一诗中写道:
平生品味似评诗,别有酸咸世不知。
第一要看色香好,明珠仙露上盘时。
他辞官定居随园后,除了吃家厨烹制的多种美食外,还抽不少时间外出游玩,寻觅自己不知道的美味食品。打听确实后,除了品尝外,还千方百计索要食谱。
有一次,一位姓蒋的朋友请他吃了道香气四溢、色泽美观、味道不俗的豆腐。袁枚吃后大呼过瘾,当即索要食谱,蒋沉默不语。袁枚着急了,表示愿重金买下,蒋仍然不露声色。袁枚急得一阵团团转后,当场恭恭敬敬地对蒋鞠躬3次。蒋见状嘻说道:子才(袁枚字)不曾折腰事权贵,而今却折腰为豆腐!言毕将食谱赠予了他。在座众人忍俊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二)两人为吃食劳心费力,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吃的方面,苏东坡不仅好动口,还十分勤于动脑动手。看样子除是美食家外,至少还是3A以上级别的烹饪家。元丰三年,苏东坡贬谪湖北黄州。那时当地猪多肉贱。苏东坡经过一番观察实践后,摸索出一套烹制办法,遂作《食猪肉诗》向老百姓作介绍: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东坡肘子)
元丰八年,苏东坡从黄州复出,但没过多久再遭排挤,元祐四年被调往杭州任太守。任职杭州期间,苏东坡亲自策划疏浚西湖,带领民众修建了著名的苏堤。杭州老百姓感其恩德,送来了不少猪肉和酒。他指导厨工把五花肉切成大块,加葱、姜、酱油、料酒等佐料,用慢火细焖,煨制成酥香味美、肥而不腻的红烧肉,大家品尝后赞不绝口。从此民间便把这种红烧肉命名为东坡肉,成为传统的名菜,与他的品德、诗词一同流传后世。
苏东坡流传下来的诗文中,不仅对猪肉的独特烹制方法有记载,而且对多种蔬菜的做法也有记载。
如他写过三种菜:一是蔓菁,又叫芜菁,可以鲜食或盐腌;二是香荠就是荠菜,荠菜蒸白鱼;三是青蒿,又叫香蒿,可以入药,与面制成青蒿凉饼,香滑可口。再如曾写过东坡豆苗的做法,把豆苗嫩叶摘洗干净,用香油炒熟,放盐、酱、橙皮、姜和葱花,便是下酒的好菜。另外,还有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玉糁羹……
苏东坡所述的美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用料大众化,加工不繁杂,粗中见细腻,化俗为优雅,加之他精美的诗文记叙,那更是增添情趣哩。
袁枚与苏东坡不同,他不亲自操作,而是当伯乐,撰写美食方面的鸿篇巨作。随园里有位叫王小余的大厨,厨艺就不用多说了,袁枚特别爱吃他做的菜。不论别人出多高的价钱挖王小余,他都不愿意离开随园。
有人问其原因,王小余回答,能理解自己的人很少,懂得口味的人更少。那意思就是说,袁枚十分理解他,并且会品尝他烹饪的美食。更深层的意思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袁枚是有骨气的人,过去当官不为五半米折腰。我虽然是个手艺人,现在也不会为贪钱离开知己知味的人啊!
(茶叶蛋)
袁枚花费了不少心血,把多年来收集到的美食名点编辑成册,取名《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里记述的菜肴、饭点和茶酒多达326种。吃货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后,定能提升在品味方面的自我修养,至少取得大专以上美食专业毕业证书,由纯粹吃货华丽蝶变为美食家。
不过,要讲自己能按书中所述的操作办法做出美食,还需象苏东坡一样肯动脑动手,至少取得烹饪专业大专以上毕业证书才行。以平民化食物茶叶蛋为例。书中说加工需时“两枝线香”。只是看书肯定云里雾里的。
(咸鸭蛋)
当时就有好学者反复揣摩后经过打听,才知庙宇里燃两枝香的时间约为4小时。好学者依法炮制,把茶叶蛋扎扎实实煮4个小时后,才有那书中所述滋味。
(三)两个吃货,除天生的爱好外,重要的是对人生的态度所致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文学闻名于世,世称“三苏”;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一句话,苏东坡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在人类历史上属风毛麟角不可多见。但他有个特点,虽然宦海沉浮,却一生努力拼搏,不愿上岸。
、
(松饼)
心中郁闷如何解?那就从特长爱好出发,除努力著文绘画外,争当美食家兼烹饪家。通俗一点说,他主要是为了“解闷”吧!
袁枚是一个神童,从小就聪明过人,颇负才名。23岁金榜题名,高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是一颗前途无量的政治新星。乾隆年间有北纪南袁之说,北纪指的是《四库全书》主编纪晓岚;南袁指的就是袁枚。
由于袁枚恃才傲物,无法融入腐败的官场,使其官运不亨通,当了三年庶吉士,外放江苏,先后担任溧水、江宁(今南京)、沭阳等地知县,都是七品芝麻官。袁枚33岁那年,因父亲病逝,循例守孝。
(水粉汤圆)
期满复出后,又到陕西做过小官。他深知自己由于性格所致不能留恋官埸。“惹不起躲得起”嘛,不到40岁,就以赡养母亲为由,辞官回家,以后再也不做官了。除了著书立说,就是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当美食家是个目标吧!
苏东坡在世64岁,袁枚63岁时生了个老幺儿,82岁辞世。从各方面成就比较,肯定苏东坡大。但仅从享年看,袁枚棋高一着。不管如何分析,笔者认为,两人都是人中龙凤,值得后世人学习。
宋朝人怎样生吃螃蟹:剁成碎块后拌上调料上席
本文2023-10-11 00:29: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8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