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中,为何有那么多国家支持日本
日俄战争中为何有那么多国家支持日本
1904年,日本和俄国在朝鲜、以及中国的东北地区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日俄战争 。
俄国是欧洲老牌列强,在此之前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对外扩张,实力强劲。日本则是刚经历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还不到40年,连购买装备都非常缺钱,还得天皇带着日本国民当裤子。
然而,最后俄国却输给了日本。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不是两个国家的事情。正面战场上是俄日双方在交战,国际社会上是英美日同盟对抗俄法德同盟。但支持日本的势力过多,让俄国从“3v3”,变成了“孤立无援”。
沙皇俄国
沙皇俄国自诞生起,就不怎么受欧洲国家待见。
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了大帐汗国(金帐汗国后裔),使俄罗斯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获得独立。当时的俄罗斯被叫作莫斯科公国,莫斯科公国的领土面积很小,仅限于莫斯科、斯摩棱斯克、摩尔曼斯克以及周边地带,在乌拉尔山以东的亚洲地区基本没有什么势力。
16世纪中期,伊凡四世加冕,莫斯科公国也变为了沙皇俄国,俄国进入了疯狂的对外扩张阶段。此时,欧洲国家由于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原因,对这个新兴的帝国都不怎么待见。
17世纪末,彼得一世称帝,沙皇俄国又改称为俄罗斯帝国(我们仍习惯上称其“沙俄”)。俄罗斯一直梦想拥有温暖的出海口,供帝国“走向大洋”。在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两位英主的带领下,俄罗斯先是击败瑞典,称霸了波罗的海,又通过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获得了黑海出海口。
16世纪中期,伊凡四世加冕,莫斯科公国也变为了沙皇俄国,俄国进入了疯狂的对外扩张阶段。此时,欧洲国家由于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原因,对这个新兴的帝国都不怎么待见。
17世纪末,彼得一世称帝,沙皇俄国又改称为俄罗斯帝国(我们仍习惯上称其“沙俄”)。俄罗斯一直梦想拥有温暖的出海口,供帝国“走向大洋”。在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两位英主的带领下,俄罗斯先是击败瑞典,称霸了波罗的海,又通过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获得了黑海出海口。
但这两个出海口的情况都不尽人意。波罗的海通往大洋的通道过于狭窄,战争期间,敌人只要控制了丹麦附近的几个海峡,就能将俄国舰队锁死在波罗的海。黑海那边也好不到哪去,奥斯曼土耳其依旧掌控着土耳其海峡,没有土耳其海峡,俄罗斯舰队也只能在黑海内驰骋,无法进入地中海,进而走向大洋。
于是,俄国将扩张的目光放到了遥远的东方。东北平原,辽东半岛,大连和旅顺港,这都是俄罗斯梦寐以求的。恰逢此时清政府软弱无能,俄国就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逼迫清政府割让了北方的大片领土。
日本
我们再来看日本。小日子过的不错的日本人,自从奴隶制国家形成后,就不断推行对外扩张的政策。
一开始,日本只是企图将朝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展开了对朝鲜的侵略。彼时的朝鲜在大明朝的帮助下,让日本碰了一鼻子灰。
到了近代,美国通过“黑船事件”,轰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运动。日本这个民族,谁强、谁暴揍了他,他就对谁俯首帖耳。
日本通过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让自己摆脱了被殖民的厄运,发展成了亚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要有资本的原始积累。恰逢日本国内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许多被重税压迫的日本民众,也纷纷要求帝国的军备扩张要看到成效,帝国要拥有类似“海外殖民地”一样的有形资产。
此时,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欧美列强瓜分的差不多了。于是日本再一次将目光瞄向了朝鲜和中国。
很多人,包括很多西方主流思想都认为,日本的民众是“温顺的工具”,但事实恰恰相反。从1894年到1941年,要求日本进行战争的压力大部分来源于日本的民众。日本国内的民众生活压力过大,不堪重负,而日本为了发展,又不会放宽对民众苛刻的要求。于是,民众便会要求国家采取对外“强硬”的外交政策,“软弱无能”的外交会招来民众的一致反对。
日本历史学家丸山正雄曾写道:当日本受到外部压力的时候,就会向更弱的国家转移这种压力。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强硬外交政策的来源,正是国内受压迫的民众。
日本瞄上了中国,但他心里还没有底,毕竟大清国经过洋务运动,纸面实力还是很强的。于是,日本发挥了“赌国运”的光荣传统,于1874年侵略了台湾。日本的这次侵台行动失败了,但软弱的大清国反而向日本赔偿了50万两白银,这一行为激发了日本的贪欲,日本就像一个尝到甜头的狂热赌徒,最终在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894年,全民勒紧裤腰带凑出来的日本海军,打败了被老佛爷挪军费修花园的北洋水师。清政府在这场“甲午战争”中失败,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除了要赔偿2亿两白银,还要将整个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日本和俄国的矛盾
俄国就不愿意。根据俄国的扩张计划,整个东北、包括辽东半岛,早晚成为沙俄的领土,不曾想突然冒出个日本,给辽东半岛抢了去,这哪行?
于是,俄国拉上自己的欧洲盟友,德国和法国(后面会提到),不停对日本进行“友善劝告”。俄国人说自己是“秉持正义的精神,不能容忍日本队一个主权国家的侵略行为”,要求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给清政府,相应的,清政府需要缴纳一大笔(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这便是“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迫于这些欧洲列强的*威,不得不答应“归还辽东半岛”,将刚吞下去的肉包子又吐了出来。
哪知,日本人前脚刚走,俄国就跑来向清政府“邀功”,并诱迫清政府签订“共同防御日本”的《中俄密约》。条约规定:如果日本前来“入侵”,中国的所有口岸都将对俄国军队开放,中国允许俄国“借道”东北,修筑一条从西伯利亚大铁路连接到海参崴的铁路干线,无论平时还是战时,俄国均有权使用该铁路运送一切物资。
实际上,俄国通过该条约,不费一兵一卒,就把中国东北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了“甲午海战”的又一大受益人,着实让日本人恨得牙根痒痒。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包括日俄在内的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名攻入了北京城。同时,俄国又以保护东北铁路为由,出动数十万军队占领了整个东北。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列强们拿到不少好处,心满意足地走了。但他们回头却发现,俄国人赖着东北不走了。
这下欧美列强们不愿意了,纷纷指责俄国“不讲规矩”,“吃相难看”。早就看俄国不爽的日本也跳出来,联合英美两国出面干涉,要求俄国从东北撤军,法国和德国也对俄国强占东北表示反对。
俄国觉得一下得罪这么多人不好收场。迫于压力,俄国不得不在1902年与清政府签订了《交收东三省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俄军将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分三期全部撤出东北。
这下,俄国也开始记恨带头施压的日本了。同时觊觎东三省,造成了日俄矛盾的不可调和,双方早晚必有一战。日俄两国对此也心知肚明。
各自的盟友
日本积极拉拢英国、美国当自己的盟友,是因为两国和俄国存在矛盾。
英国一直是欧洲大陆的“平衡手”(说难听点叫搅屎棍),19世纪中期,击败了拿破仑的俄罗斯帝国如日中天,当起了“欧洲宪兵”,招来了英国的不满。1853年俄土战争爆发时,英国就公开支持俄国的对手,奥斯曼帝国,最终导致俄国战败。战败后的俄国,为了不让加拿大英军两面夹击自己,还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可以说,英俄是老对头了。
英国企图控制中国的长江流域,他担心俄国占领东三省后,会南下与自己争夺利益。于是英国就和日本结成了同盟,企图借日本之手,遏制俄国在东北的扩张。
和欧洲列强相比,美国的起步时间比较晚。等到美国想来大清捞点油水的时候,才发现中国已经被欧洲国家瓜分的差不多了。于是,美国向英、俄等六国提出了“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政策。美国承认列强的“势力范围”和已得特权,但列强需要“门户开放”: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5%的标准征收关税,各国在各口岸,对其他国家船只货物不得征收高于本国费用。
简而言之就是,美国来晚了,想通过与欧洲国家签订条约,在掠夺中国财富时分一杯羹。对此,没有中国殖民地的意大利欣然接受,其他国家也或多或少地答应了美国的部分要求,只有俄国,完全没有接受美国的条件,美国几次想染指东三省,都被俄国拒之门外。按照俄国的意思:东北这地儿,我独占了。
就这样,美国也加入了英日同盟。美国开始给予日本大量援助,希望借日本之手打破俄国对东北地区的垄断。
再来看看俄国的盟友。刚才提到,俄国拉拢的欧洲盟友,是法国和德国。欧洲各国一向看俄国不爽,怎么会与俄国结盟呢。原来,他们也是各怀鬼胎。
德国和法国势同水火。普鲁士王国通过1871年普法战争的胜利,统一了德意志,威廉一世直接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建立起德意志帝国,取代法国成为了欧陆霸主。法德成为了世仇,为了对付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结成的同盟(1882年),法国和俄国也于19世纪末结成了法俄同盟。1902年,在英日结成同盟不久后,法俄两国就宣布,将在远东问题上保持一致。
德国支持俄国,是希望俄国能积极“东进”。最好能把大半兵力调到远东,跟日本大干一场,这样就减轻了德国西线的压力,使德国与法国开战时,不至于陷入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因此,在20世纪初,德国对俄国在远东的扩张政策都表示了支持。
可以看到,法德支持俄国,但两国打的却是对方的主意,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于这种目的的联盟必然是不稳固的,后来两国在日俄战争中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
“3打3”变成了“1打多”
1903年,俄国完成了《交收东三省条约》第一阶段的撤军。但东清铁路通车后,俄国非但没有继续撤军,沙皇尼古拉二世反而重占奉天,并成立了远东总督府,“以对抗来自日本的袭击”。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认为,“俄国的行为无法解释,与俄国的谈判已毫无意义”,于是,日俄正式断交。次年,日俄战争爆发。
在远东,英美日结成同盟,俄法德结成同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3v3的战斗,但俄国人很快发现,自己是在1v多。
战争爆发后,美国给予了日本诸多支持。英国同样大力援助日本,因为英国既不希望俄国继续扩张,又想通过遏制俄国东进的野心,让俄国回到欧洲,跟自己一起老老实实地对付德国。
巧的是,俄国的盟友法国,也是这样想的。法国并没有给予俄国实际上的支持,当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一带)修整时,法国还答应了日本的要求,将俄舰驱逐出境。
德国倒是想支持俄国。德国表示,可以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航行提供支持。但问题是,德国也没有几块海外殖民地啊。俄国总不能为了获得德国补给,绕道坦桑尼亚和新几内亚吧。一路下来,德国只有在西南非的纳米比亚一带,可以帮到俄舰队,提供的支持非常有限。
这还不算, 日俄战争的主战场、“事不关己”的“中立国”——大清意识到,“日本胜了无非是索赔,俄国胜了就要吞并” 。于是,大清一改“联俄拒日”战略,开始“联日抗俄”。(从几十年后,日本侵占东三省来看,大清出现了严重的误判。不过几十年后大清都亡了,对他而言也就无所谓了。)
在此战略的引导下,大清表面上奉行中立,背地里却在帮助日本,不断向日本提供东北俄军的情报。
信奉东正教的俄国十分反犹。20世纪初,在俄国的迫害下,有一大批犹太人流亡到了中国东北。日俄战争爆发后,美国的犹太富商雅各布·希夫,为了报复俄国,就联合了一票金融家,为日本提供了2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可是120年前的2亿美元,这种援助力度,已足以改变战争走向。
就这样,看似“势均力敌”的战争,变成了俄国的以1打多、“孤立无援”。最终,俄国在1905年输掉了这场日俄战争。
中国
日俄战争期间,中国东北是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当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日、俄都强拉中国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非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作间谍,惨遭杀害。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 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
必须强调指出;在中国和朝鲜国土上进行的这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中朝两国人民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无法计算。仅就中国东三省部分地区而言,「自旅顺迤北,直至边墙内外,凡属俄日大军经过处,大都因粮于民。菽黍高粱,均被芟割,以作马料。纵横千里,几同赤地。」「盖州海城各属被扰者有300村,计遭难者8400家,约共男女5万多名。」辽阳战场「难民之避入奉天省城者不下3万余人」。「烽燧所至,村舍为墟,小民转徙流离哭号于路者,以数十万计。」甚至连日本人办的《盛京时报》(1906年10月18日)也不得不承认,东北人民「陷于枪烟弹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阵之上者数万生灵,血飞肉溅,产破家倾,父子兄弟哭于途,夫妻亲朋呼于路,痛心疾首,惨不忍闻。」
俄日
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特工天才明石元二郎在俄国资助和策动沙皇 的反对派发动革命,把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对马海战之后,尼古拉二世为首的统治集团,完全失去了赢得战争并利用战争的胜利扼杀革命的希望,日本方面鉴于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以为继续打下去对它不利。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欣然出面斡旋。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俄国被迫于1905年9月5日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签订和约。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之「卓越利益」,并且不得阻碍或干涉日本对朝鲜的任何措置。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以及有关的其他特权,均移让与日本 。俄国将由长春(宽城子)至旅顺口之铁路及一切支线,以及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和煤矿,均转让与日本 。此外,条约还规定将库页岛南部和俄国对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其附近一切岛屿永远让与日本。日本的代价是战死(当场阵亡和负伤死)五万多人,加上病死和其他一些死亡为八万八千人。
世界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场战争就整个世界局势而言是有其积极作用的。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里这样论述到:回顾起来,这场 战争是远东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以为这场战争的意义除了确立了日本的强国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第一次一个亚洲国家战胜了一个欧洲国家,而且是一个大帝国。这对整个亚洲产生了令人振奋的影响。它向诸殖民地民族的千百万人表明,欧洲的统治者并不是神圣的、命中注定的。自征服者时代以来,白人第一次被打败,全球所有的非白人民族都充满了令人兴奋的希望。「他以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俄战争是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非欧洲民族充分觉醒的序幕;这种觉醒今日正震撼着整个世界。「
深刻改变 历史 的日俄战争,日本惨胜,但从此立于世界之巅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进入现代化时期。同年,日本帝国海军成立,当时的日本正在争夺自己本土周围海域的海上霸权。 由于当时的日本缺乏工业能力,日本依靠英国发展现代海军。欧洲超级大国俄国也渴望增加在太平洋地区的存在,它在波罗的海和黑海拥有强大的海军,但在远东缺乏基地。1860年,俄国从满清夺得海参崴,并于1871年将其变为自己的海军基地,同时也于1891年启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将莫斯科与海参崴连接起来。尽管海参崴是发挥海军实力的良港,但它不是俄国迫切需要的温水港。
与此同时,满清因欧洲列强的入侵而陷入困境。1885年从德国购买了两艘战列舰,日本感到威胁,因为它缺乏购买战舰的资金。 1893年日本从英国订购了两艘战列舰,但甲午中日战争在1894年爆发,日本订购的战列舰并未交付因此日本不得不依赖已有的巡洋舰与满清作战。令全世界震惊的是,日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赢得了战争。 1895年的马关条约将朝鲜转移为日本的势力范围,而满清不得不支付战争赔款,并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因为战略上至关重要的海军基地大连旅顺港处在这个半岛上,控制这个港口将进一步巩固日本在黄海的控制。俄国不能允许,并获得了法国、德国列强的外交支持,三国都威胁日本,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三国干涉还辽,满清畏惧日本再次侵略于是开始示好俄国, 毕竟在当时看来,俄国要的似乎只是一个旅顺港,日本却有吞并半个中国的架势,两害相权取其轻, 再加上俄国将战列舰尼古拉一世朝日本港口长崎启航威慑,日本综合自己的实力后,被迫放弃对辽东和大连的控制,将辽东半岛以赎买的方式还给了满清。
1896年,俄国与中国签订了一个平等条约《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也叫《中俄密约》俄国由此从满清手中获得25年的大连租界,最终获得了一个温水不冻港,并组建了太平洋舰队驻扎在旅顺港。日本因为之前俄国对辽东半岛的干涉对其充满怨恨,引发强烈的复仇欲望,再次向英国下了四艘战列舰订单。同时, 日俄皆参与了消灭义和团叛乱和八国联军,这使得日俄双方都在中国东北获得了进一步的利益。随着俄国增加在中国东北的军事存在,并开始染指鸭绿江边的森林矿产资源,使得日本愈发认为这是一个威胁,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日本也加强了其在朝鲜的军事存在。其他欧洲列强对俄国在亚洲的存在增加保持谨慎态度,英国对此事表现得最为不满,联合在华的所有国家外交上威胁沙俄退兵,俄国都不予理会,不断吞噬着日本在华利益。1902年英国与日本达成英日同盟,所有这些都使得日本与俄国的战争不可避免。
在英国的支持下,日本最后一次通牒要求沙俄从中国东北撤军却被沙皇无视并与日本断绝外交关系, 1904年2月6日,日本海军舰队正式从日本本土出征,当时的日本舰队已经拥有六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和40艘驱逐舰。 在自己的宣战战书未到达俄国沙皇的办公桌上前就开始对俄国在大连旅顺的舰队发起攻击,日俄战争就此正式爆发。
当时驻扎在旅顺港的俄军只有七艘战列舰,八艘巡洋舰和25艘驱逐舰。在当时的海战中战列舰具有很重分量是海战胜负的关键。 俄国虽然拥有自己制造战列舰的能力但使用的技术大多是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所以双方都没有明确的技术优势, 战舰之间的对决将由军官和船员的经验和才能决定。讽刺的是,这场战争将是战舰决定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海战。十年以后,潜艇和空中力量将再次改变情况。
在战争之初,俄国沙皇命令在太平洋舰队的指挥官,海军上将斯塔克不首先引发战争,以便让日本被视为侵略者。日本舰队指挥官,海军的主要领导大将东乡平八郎知道自己需要尽最大努力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俄国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当时俄国欧洲的主力波罗的海和黑海的舰队能够在几个月内抵达太平洋的战场。相反,俄国的战略是消极的,他们的战略是在大连港附近进行防守同时等待援军到来。 2月8日晚,东乡平八郎先发制人,午夜时分,命令驱逐舰使用鱼雷偷袭港内的俄国战列舰,俄国两艘战舰受到严重破坏被迫拖走进行维修。 东乡平八郎希望俄国人陷入恐慌,于9日中午让舰队到达射程,但不幸的是,俄国已经做好了准备,日军船只被俄国军舰和沿岸的炮击中,日军船只无法承受火力,20分钟后东乡平八郎只好命令舰队撤退,开始对大连港进行封锁,在海域获得了绝大部分的制海权,这也使得日本可以在陆上快速集结军队登陆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取得战争主动权。
3月7日海军上将马卡罗夫接替俄军指挥,东乡平八郎决定尝试一种新的策略: 3月22日,他将两艘战列舰派往辽东半岛的西南侧使得俄军的沿海岸炮无法看到它们并开始炮击俄军舰队 ,想在俄军重新安置岸炮并开火之前对俄舰队造成一些损伤。
与此同时,陆上情况也发生变化,日军已经接近大连旅顺港,想包围整个旅顺迫使龟缩的俄太平洋舰队出海与日本舰队决战或者消灭在港内。由于日军一开始就压上了重兵,使得俄国在奉天的军队边打边退,最终双方都把力量集中到了大连附近,5月24日,日本陆军开始攻打遇到的第一个阻碍—南山堡垒。它是日军进入旅顺必须经过的关卡,日俄双方便在南山军事堡垒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战争开始,俄国利用设置好的各种军事设施让日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两天时间就伤亡了四千多人,这样日本本部大为震惊。 之后,日军经过修整组建了新编第三军,让立下过不世战功的甲午战争老将乃木希典组织攻打旅顺要塞。当时日本陆军其他四个军都被派去阻击俄军援军,使得他可以安心攻打旅顺要塞。
这时海军的东乡八郎也在旅顺港口附近放置了50个水雷防止俄军舰队逃跑。马卡罗夫发现了并试图阻止以两艘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出击,但被东乡平八郎伏击,后者不得不退回到港口的安全地带,但在这一过程中马卡罗夫的军舰被击沉,马卡罗夫阵亡。未经考验的海军少将维特捷夫特被任命为新指挥官。他的战法更加消极,于是日军于5月5日登陆基本包围了俄国军队。东乡平八郎恢复小规模骚扰, 作为回应,维特捷夫特开始在日军舰队可能经过的位置下水雷。这使得日本战列舰初濑号和八岛号被水雷击沉。六月,俄军修好了之前损坏的两艘战列舰并开始寻求突围。 6月23日,整个舰队驶出港口向海参崴突围,东乡平八郎不能让俄国人跑了。最初,他的舰队与俄军舰队平行于射程之外,但逐渐缩小了距离并开始向俄军舰队开始长时间对射。虽然维特捷夫特有数量的优势,但命令舰队驶回港口。
俄军尽力阻止日本陆军,到8月7日,日军轰炸大连的港口,再次重创了一艘战列舰,最后于10日,沙皇亲自下令迫使维特捷夫特再次向海参崴突围。而此时东乡平八郎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因为其部分海军正协助陆军作战。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东乡平八郎设法重组舰队,在黄海与俄国舰队对决, 日本把巡洋舰当作战列舰来使用,尽管敌人开火,东乡平八郎仍多次形成T型,使自身火力最大化。所有俄军战舰都受到损伤, 在俄国军舰列特维赞号(之前两艘受损战舰之一)的戏剧性冲锋掩护下被迫回到大连。
8月19日,日本陆军发动首次旅顺总攻,俄军利用装配的重型连发枪和新型开花弹给日本陆军第三军带来不小的伤亡,日军很快就损失了1万5千人同时也没有取得任何战果。不过, 与此同时在非攻坚的战场上,日军的其他三个军拿下了辽阳,为第三军扫除了身后威胁。之后,日军装备了18门威力巨大的280毫米榴弹炮,进一步占领了旅顺外围阵地。 10月15日,第三军发动第二次总攻仍然未能拿下据点。日本无奈只能改变主攻目标。12月,日本陆军占领了俯瞰城市的203高地并开始向俄国军舰开火,俄国大多数军舰被击沉。1905年1月2日,城市易手,俄国太平洋海军的大部分都被歼灭。
同时,在1904年5月俄国人决定再次从波罗的海和黑海派遣两支舰队以援助太平洋舰队。其中一支于10月成功出发, 但由于当时欧洲战事未了,舰队只能绕路前往,于1905年5月抵达印度支那。这支舰队有七艘旧战舰和4艘新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计划是通过对马海峡直接前往海参崴, 这让东乡平八郎有足够的时间在釜山修船并布置装备无线电的侦察船,使他了解到不可避免的俄国反击的来临。
当第二太平洋中队到达战区时,情况更加糟糕,士气低落,俄国没有机会适当维护船只。1905年5月26日晚,俄舰队想在浓雾掩护下通过对马海峡可惜被侦察船发现,日本海军提前获得了俄国舰队的位置。战斗开始,日本海军舰队参战的有5艘战列舰、26艘巡洋舰、21艘驱逐舰和43艘鱼雷艇,它们再次形成T字型。战斗开始一小时,日本就击沉了俄军的一艘战列舰并重创另外两艘战列舰,一艘战列舰突围。 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俄国舰队的阵型被打破并失去秩序,俄国舰队遭到重创,战斗基本结束。但东乡平八郎的目标是彻底战胜太平洋的俄国人,因此继续追击旨在到达海参崴的俄国舰队余部,21艘驱逐舰和37艘鱼雷船用于完全战胜俄国人,驱逐舰袭击了俄国舰队前锋,鱼雷船从俄国舰队的东部和南部袭击,围住了俄军并使得俄军开始恐慌 ,夜间袭击给俄军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时的他们已经失去了两艘战列舰和两艘装甲巡洋舰而日本只丢失了三艘鱼雷船。5月28日上午,俄国海军少将命令其余还在他指挥下的六艘军舰投降。
日本能够在对马海战中胜利的原因是其更先进的大炮,更快的速度和更好地使用无线电报以及战法上的优势。由于失去了所有战列舰及大部分巡洋舰和驱逐舰,俄国遭受沉重失败,而日本海军损失甚微, 在这次海战中俄军死亡4380人,5917人被俘,其中包括两名海军上将而日本海军死伤117人,对马海战也使日俄战争的天平彻底倒向日本。
在日本陆军方面,经过旅顺攻坚战,日军13万损失了6万,付出了惨重代价。攻占旅顺后, 沙皇不甘失败又在东北集结了37万的部队准备南下夺回旅顺,此时日本的国家财物和战争资源均以接近枯竭已无力再组织防守,日本不得不组织25万陆军主动北上迎击,双方在奉天进行对决。 就在双方进行激烈的城市战时,日军骑兵绕道后方切断了俄军的补给线铁路线,这使得俄军不得不撤出奉天,日本在这场会战中日军又损失七万人。
对马海战结束时,日本已经为这场战争花费了17亿日元还基本都是外债,真可谓倾尽所有,此时日本的财政已经陷入危机,日本无力再战 ,最终日俄战争以日本的险胜告一段落。随后,日俄双方都迫于国内压力在美国的搭线调和下开始谈判。
起初,日本也想让俄国如满清一般让俄国赔款,提出了高达30亿日元的战争索赔款,但俄国和满清不同,其主要力量在欧洲还没有动,俄国剩余的海军仍然和当时日本的海军力量相当,所以俄皇硬气表示不进行赔款,否则可以继续进行战争。 而当时日本财政和 社会 状况已经无力再支持继续战争,只好放弃让俄国赔款,表示俄国不再扩张就行, 最终,日俄在美国制定的和约上签字。日本获得了俄国在辽东半岛的铁路以及铁路沿线管辖权,俄国默认朝鲜半岛为日本管辖的势力范围,库页岛(原中国领土)与日本接近的南部也割让给日本管辖。
日俄战争后,沙皇俄国失去了其在中国东北的很多土地和权益,但也使得 日本的实力大减无力侵占整个东北,最终只索要了大连旅顺的驻军管理权,满洲大部实际上又回到了中国。 当然,如果当时沙俄胜利也许现在就会出现东北问题和台湾问题一样棘手吧。
俄国战争的失败其实有很大因素是在于国内深刻的矛盾,导致战前资源跟不上,士兵缺乏战斗意志以及将领的错误战略指挥,战争的失败使得沙俄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为苏联的形成打下基础。而日本, 这场战争使得日本国民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生命上损失太大,日本共近9万余青壮年人,更使得15万人残疾成为废人。 日本民众对此十分痛心,更有极端分子认为这次惨胜没有给日本带来一分钱,于是呼吁全国青年开始暴动,国民与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日本自己制造的民粹主义开始反噬国家,使得东京陷入长达两个月的混乱,狂热的民族主义抬头掌控了国家机关。
在整个日俄战争中最痛苦的国家莫过于我们中国了。这场发生在自己国家土地上的战争, 中国一直扮演的角色是“中立国”。有人说满清按照国际法采取中立政策,是对当时清国的国力和国际形势进行分析后,想要借助日本打击俄国同时挫伤日本的“聪明举动” ,可是无论如何让两个国家在自己的土地上发生如此惨烈的战斗,清廷作为中国的统治者无疑失去了作为统治者的尊严,不过那时候的清廷想必也已经无所谓尊不尊严的了。在当时无能的清廷统治下的中国无论帮助俄国还是日本都不能改变中国被欺凌的 历史 事实,甚至会给中国带来更大的危机。“中立”也许是当时最屈辱但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给战争发生地的中国百姓带来了极大地灾难。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民屋被炸毁,耕牛、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多达几十万人。日俄两军在中国的土地上作战,对待战区的居民也异乎寻常的残暴,任意迫害屠戮。日俄双方都强迫使用中国的老百姓为他们搬运弹药,充当免费劳动力。 很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还有大量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当作对方的“细作”,惨遭杀害。
旅顺攻坚战是日俄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重连发枪和战壕攻守战术都在这场冲突中首次大规模使用,为攻坚战、要塞防御战等作战模式提供了新的样本, 不仅成为十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地战的样板甚至决定了世界战争史中此后50年防御作战的模式。日俄战争彻底改变了未来战争的模式 ,将海战决定战争命运的新时代推到了世界战争的面前,它的结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使两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
日俄战争结束了,这场战争使得日本成为近代 历史 上第一个击败欧洲列强的亚洲国家, 极大地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为日后的918事变创造了条件 ,日本狂热的迷恋军事扩张,每当遇到危机时,总想通过一场战争来度过危机。在未来的岁月里,日本将为此走向毁灭的深渊。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无论哪一方获胜都不会停止在中国东北的侵略与掠夺。 这场以中国东北作为主战场,使得2万中国人死于战火。战争结束后,中国作为战争最大的受害者 却被排斥于和谈之外,最终只能无奈地看着日俄在东北重新划分在华势力范围的现实。
这场战争也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了清廷的无能与衰落,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救亡图存的浪潮之中。 沙俄的 社会 矛盾也进一步加剧,革命事件此起彼伏,值得一提的是,在对马海战中幸存下来被送往俄国的巡洋舰中有一艘叫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将在未来吹响十月革命的号角。
日俄战争中,为何有那么多国家支持日本
本文2023-10-11 01:55: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8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