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什么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4收藏

北宋的什么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第1张

沈括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北宋科学家沈括也做过精彩的描述,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富所束,亦皆倒垂…”。(如图甲)

    

沈括(1031—1095)[1]  ,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小孔成像现象其实是在中国春秋时期的墨子首次发现的,《墨经》他是世界上第一本系统地讨论几何光学的经典书籍,而且在《墨经》里,讨论了几何光学的许多主题,这里包括阴影,小孔成像,平面镜,凹镜和凸镜成像,这本书的价值很大。

而且这本书比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光学记录早了还有大概一百多年,约公元前330年~275年的时候。墨子当时就知道路灯其实是沿着一条直线传输下去的,而且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

并对这一次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刻的见解跟讨论,在黑暗的小屋里,在太阳墙上开一个小洞,我们人站在房子外面,然后面对着这个小洞,房子的对面墙上会立刻出现一个倒置的身影。

扩展资料:

在《墨经》这本书里面,他解释到,如果景光的人是温暖的,下层的入口也是高的,那么上层的入口可能是低的,这也就意味着,因为光像箭头一样直行。

所以我们人体的下部挡住了直射光,然后穿过小孔,导致上部出现一定的阴影,人体上部阻挡直射光,穿过小孔,当阴影在下面时,它就变成一个倒置的阴影,这其实就是光线性传播的第一个最早的科学解释。

-墨经

在西方关于小孔成像的记载,最早见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小孔成像的原理最早由战国时墨翟(di)在《墨经》一书中记载幻灯机成像的原理是物体距凸透镜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像成在两倍焦距以外,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小孔成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原理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北宋的什么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

沈括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北宋科学家沈括也做过精彩的描述,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