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些礼节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4收藏

中国古代有哪些礼节,第1张

1、“跪拜礼”。

早在原始社会就以产生,但那时人们仅仅是以跪拜的形式表示友好和敬意,并无尊卑关系。进入阶级社会后,情况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里,“跪拜”是一种臣服的表示,“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即使是平辈跪拜,也有彼此恭敬的意思。“跪拜礼”其表现形式有多样,但主要有以下几种:“稽首”:是臣拜君之礼。拜者头首着地,并停留较长一段时间;“顿首”:即叩首、叩头。头一触地就起,是一种用于平辈间的,比较庄重的礼节。古人就常常在书信的头或尾书以“顿首”二字,以表敬意;另外,还有“空首”、“再拜”等。

2、“揖让礼”。

“揖”是作揖,双手抱拳打拱,身体向前微倾;“让”表示谦让。这是一种大众化的礼节,一般用于宾主相见时,或平辈间、比较随便的场合。“打拱作揖”即是一种引见,也表示一种寒暄问候。这一礼节,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谦让”的美德。

3、“虚左礼”。

古人一般尊崇右,故以右为较尊贵的地位。但乘坐车辆时,却恰好相反:车骑以“左”为尊位。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后生。”后来经过演变,“虚左”就表示对人的尊敬。在“待客”或“给某人留下官位”时。常谦称“虚左以待”。“虚左以待”的行为,就成为尊重人的一种礼节。

4、土揖

《周礼·秋官·司仪》:“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 郑注:“土揖,推手小下之。”即拱手向外伸出。古宾礼中的会同之礼,天子对庶姓诸侯(无亲缘关系的异姓诸侯)即行此礼。按:拱手向外伸出,较低者为土揖,土,地之意;如向上,则为天揖;平推,则为时揖。

5、稽首(qǐ shǒu)

是最隆重的拜礼,凡臣拜君都是再拜稽首,古人以稽首为敬之至。“稽首,拜头至地。”其仪是先屈膝跪拜,而左手按右手,拱手至地,再慢慢伸头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稍许。手在膝前,头在手前。

《礼记·玉藻》篇说“君赐,稽首,据掌,致诸地”。郑注:“致首于地,据掌,以左手覆按右手也。”贾疏对稽首的解释是:“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

6、百拜

多拜的意思。《礼记·乐记》:“一献之礼,宾主百拜。”注:“百拜以喻多。”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八“百拜”:“古人之拜,如今之鞠躬,故通计一席之间,宾主交拜,近至于百。若平礼止是一拜再拜,即人臣于君,亦止再拜。礼至末世而繁,自唐以下,即有四拜。今人书状动称百拜何也?

扩展资料: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正所谓有礼仪之大谓之夏,中国的礼节与仪式。中国礼仪以周为最,中国古代一般推行周礼。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4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祀先师、先王、圣贤;乡饮、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礼仪

服饰和礼节是一个国家文化源远流长的最显露的标志。在明清两朝才创建起来的天子形象,使龙袍成为清朝帝王最具特色的服饰。按照清朝礼仪,皇帝龙袍属于吉服,在一般庆典、公务活动时穿著。而在重要大典、祭祀坛庙、纳后大婚时,皇帝穿更高一等的朝服。搭配朝服穿戴的饰物从头到脚包括了朝冠、朝带、朝珠、披领与朝靴。不同的服装名称,穿著场合也不同,在当时是有严格区别的。

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满族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在戎马生涯中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冠服形制与汉人的服装大异其趣。清王朝建立后,清代服饰也得以充分吸收汉族服饰的成就。以官服为例,马蹄袖、马褂是清代官员服制的一大特色,但官服上的“补子”直接取之明代,文官绣禽类,武官绣兽类,分别按品级的高低,绣以各类飞禽走兽,以突出官员在职能和气质上的要求。与明代不同的是,清朝的官服大褂的前胸是对襟的,补子也分为两块,绣在袍衫外面的大褂子上,称为“补褂”或“补服”,禽兽的花样与明代也略有差异。由于补子是在成衣后缝上的,对于边角的加工更为精细,常常配以精致的花边,突出了装饰效果。明代的乌纱帽到清代换成花翎,用孔雀毛上的“眼”即“目晕”花样的多少,分出单眼、双眼和三眼的级别。官员的朝服和常服,里三层外三层,行袍、行裳、马褂、坎肩、补服,重重叠叠,还要佩戴各种朝珠、朝带、玉佩、彩绦、花金圆版、荷包香囊等等。朝珠又有翡翠、玛瑙、珊瑚、玉石、檀木的等级限定,连丝绦都有明黄、宝蓝、石青之分。用什么款式、质料和颜色都要受到礼制的规范,违反规定的以犯罪论处。雍正皇帝赐死年羹尧,就有擅用鹅黄小刀荷包,穿四衩衣服,纵容家人穿补服的罪状,将服饰的等级之别细分到了极致。女装虽然相对宽松,但精雕细刻无微不至,镶边有所谓“三镶三滚”、“五镶五滚”、“七镶七滚”,多至“十八镶”。在镶滚之外还在下摆、大襟、裙边和袖口上缀满各色珠翠和绣花,折裥之间再用丝线交叉串联,连看不到的袜底、鞋底也绣上密密的花纹。这样重重叠叠,无所不在的装饰效果,虽然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但如此繁琐细密的包装,是衣冠之治高度细密化的产物,这也使清代的服饰到了难以再发展的地步。

清朝官员穿的朝服,其实是由旗装演变过来的:圆领、捻襟、左衽,四面开楔,束腰,有扣绊,窄袖(有的带有箭袖),保暖、便于坐骑。清初开始的制度规定,官员入朝必须穿披肩领袍,谓之朝服。朝服带有箭袖,就是在本来就比较窄的袖口前边再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口。一般最长为半尺,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袖和肩是清服区别身份的标志。带箭袖的旗袍是满族贵族平时穿着和旗人百姓的节日礼服,一般旗人只许穿披肩领便袍,而到了普通百姓那里就只许穿无披肩的领袍,谓之便服。

旗袍有单、棉、皮之分。清初,其式样一般是无领、大襟、束腰、左衽、四面开衩。穿着既合体,又有利于骑马奔射。出猎时,还可将干粮等装进前襟。这种旗袍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个是无领。努尔哈赤为统一衣冠,曾厘定衣冠制,规定“凡朝服,俱用披肩领,平居只有袍”。即常服不能带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朝服方可加上形似披肩的大领。二是在窄小的袖口处还接有一截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绾起来,冬季行猎或作战时放下,使之罩住手背,既起到了类似手套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拉弓射箭,故又称之为 “箭袖”(满语称之为“哇哈”)。满族入主中原以后,“放哇哈”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谒见皇上或其他王公大臣,都得先将马蹄袖弹下,然后再两手伏地跪拜行礼。更多礼仪在赢在举手投足间

1、正衣冠

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

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

2、行拜师礼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其中“束脩”二字,有人解释为十条干肉。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论语·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的洗法是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4、朱砂开智

朱砂开智也叫朱砂启智或朱砂点痣,是开学仪式中最后一道程序。具体做法是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取的其实是“智”的意思,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1、程门立雪

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

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就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立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一同学习的人。

之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此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2、周公吐哺

周公姬旦派长子伯禽去管理鲁地,临行时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

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

3、玉帛成干戈

公元前 592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臣,各国使臣都带来了墨玉、币帛等贵重礼品献给齐顷公。

献礼的时候,齐顷公向下一看,只见晋国的亚卿郁克是个独眼,鲁国的上卿是个秃头,卫国的上卿孙良夫是个跛脚,而曹国的大夫公子首则是个驼背,不禁暗自发笑:怎么四国是使臣都是有毛病的。

当晚,齐顷公见到自己的母亲萧夫人,便把白天看到的四个人当笑话说给萧夫人听。萧夫人一听便乐了,执意要亲眼见识一下。

正好第二天是齐顷公设宴招待各国使臣的日子,于是便答应,让萧夫人届时躲在帷帐的后面观看。

第二天,当四国使臣的车子一起到达,众人依次入厅时,萧夫人掀开帷帐向外望,一看到四个使臣便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她的随从也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笑声惊动了众使者,当他们弄明白原来是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寻开心,特意做了这样的安排时,个个怒不可遏,不辞而别。

四国使臣约定各自回国请兵伐齐,血洗在齐国所受的耻辱。四年后,四国联合起来讨伐齐国,齐国不敌,大败,齐顷公只得讲和,这便是春秋时著名的“鞍之战”。

4、孟子休妻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有一次,孟子的妻子在房间里休息,因为是独自一个人,便无所顾忌地将两腿叉开坐着。这时,孟子推门进来,一看见妻子这样坐着,非常生气。

原来,古人称这种双腿向前叉开坐为箕踞,箕踞向人是非常不礼仪的。孟子一声不吭就走出去,看到孟母,便说:“我要把妻子休回娘家去。”孟母问他:“这是为什么”

孟子说:“她既不懂礼仪,又没有仪态。”孟母又问:“因为什么而认为她没礼仪呢”,“她双腿叉开坐着,箕踞向人,”孟子回道:“所以要休她。”“那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孟母问。

孟子便把刚才的一幕说给孟母听,孟母听完后说:那么没礼仪的人应该是你,而不是你妻子。难道你忘了《礼记》上是怎么教人的,进屋前,要先问一下里面是谁。

上厅堂时,要高声说话;为避免看见别人的隐私,进房后,眼睛应向下看。你想想,卧室是休息的地方,你不出声、不低头就闯了进去,已经先失了礼,怎么能责备别人没礼仪呢没礼仪的人是你自己呀!

一席话说得孟子心服口服,再也没提什么休妻子回娘家的话了。

5、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教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教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教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教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古代人深受儒家文化、孔老等思想影响,其中的书生们更是把传统礼仪表现的淋漓尽致,大部分书生为人谦虚中庸,遇人彬彬有礼,拱手作揖等。那么唐朝作为中华历代文化的繁荣代表,其具体的礼仪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唐朝礼仪制度,什么是叉手礼、递名刺、跪拜礼?都是如何操作的?

据说唐朝的人们很注重每一个时辰的礼仪跟习俗,古时候的的每日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而非现代的24小时。唐朝百姓会根据每一个时辰总出不同的传统礼仪与风俗行为。而这十二时辰制起源西周时代,一直被古人沿用下来,到了大唐时期则更加的空前繁荣。

比如唐朝的“叉手礼”,其礼仪流行在唐宋之间,属于后辈对长辈的敬重礼仪,见面时后辈会对前辈,举手双手交叉,掌心朝身体,来做出叉手礼。宋朝文人曾写有一本《事林广记》的古籍,里面描述了叉手礼的过程:

“凡是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握右手拇指,而左手小指需朝着右手腕,左手大拇指朝上,右手四指皆笔直,如右手掩住其胸,收不可太着胸,需稍离二到三寸左右,此乃才为叉手法”。

叉手礼

在唐朝开始流行使用,并且沿袭到宋朝,特别是一些政府机关,上峰高管对底下官员派发任务的时候,下属官员需要行一个叉手礼,然后嘴上要回复一声:“喏”,跟现代的:“是”一样道理。此喏非唯唯诺诺的诺音,正确念法是“惹”。估计是想表达下官也惹了这事情。近期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就出现过这种唐朝的“叉手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摩一下。

递名刺

唐朝由于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子民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开始频繁。此时有身份的、有职务的唐朝人就会叫人专门制作一种象征自己的身份跟职业的身份牌,叫做“名刺”。而该种重视礼貌的礼仪,一般成为唐朝书生介绍自己的方法,很多时候前去别人府邸拜访,下人不认识来者,又不能直接放其进去,于是来访之人就递上一张名刺,让下人传给主人,主人看后就明白,来者是谁了。

另外,有的书生为了让监考官注意自己的文章,于是也会经常给对方递名刺,以便留下深刻印象,让对方多关照自己。话说,当时有一位卢杞的书生,此人为了把自己推广出去,就每天背着几百张名刺混迹各种场所,凡是遇见有权有势之人,就上前跟人家互递名刺,最终通过此方式,结识了一个监考官员,使得他在科举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还以此成为了朝廷命官。看来自古到今,递名片这种礼貌交际方式确实很重要。

另外在唐朝在穿着方面也十分讲究各种礼仪,当时可以说是中华文化较为发达时期,文化跟艺术等领域都比较繁荣昌盛,因此唐朝服饰也非常注重地要体现出传统礼仪。

唐朝男女衣着穿戴礼仪

平时唐朝男子一般都会穿圆领款的袍衫,同常为圆形衣领、袖子跟衣襟拼接。而朝廷的文官们则要穿长到脚部的袍衫,武官们则穿长到膝盖下的袍衫,这跟现代的西服差不多,几乎是人手一件。每当唐朝有什么喜庆节日,或者盛宴,全朝人都会穿着袍衫出席,其包括了皇帝、文武百官、普通百姓等。而如果不穿袍衫,则是一种有失礼仪的表现,很容易被唐朝人看成是异类。

唐朝男子穿袍衫,女子则要穿褥裙。

唐朝时期的女子一般都会受到封建礼仪的管制,她们接受的礼仪的程度要比男子深入,凡是遇见男子或长辈,都有各种规定礼仪。而平日里穿衣服,更加要注重。唐朝的褥裙也是当时的一种时尚女装,其衣服长度延到腰间位置,属于超短款上衣跟长裙拼接而成的女装,衣领分别有:直领、斜领、方领、圆领、袒领、鸡心形状领等。而穿这种裙子,属于一个唐朝女子对传统礼仪的基本尊重。

宫廷礼仪方面,值得一说的是大家熟知的“三拜九叩”。唐朝的三拜九叩跟清朝的不同,虽然该礼仪制度到清朝的文献里才有记载,但不表明唐朝没有。不过古代的文武百官比较流行用“再拜稽首”礼仪,其在大唐更加惯用。

主要是朝着唐朝皇帝,进行3次的参拜。通常在唐朝,文武百官闻鼓声进殿开朝,首先会对皇帝,进行两次稽首跪拜,拜完后众多官臣齐齐起来列好队伍排好,接着由宰相当中的“侍中”官职的大臣,迎上前接下皇上的圣旨,完毕后原地退回,走向百官的东北向位置,脸部向西,放声大喊:“有制”等于是皇帝有旨意的意思。喊完,众百官又一次得集体对皇帝跪拜,弄完后,这位侍中大人才开始念读圣旨内容。

一般稽首跪拜礼,具体是要头部呈俯状点地,然后左手按着右手抱拳互握,拜的时候也很讲究,先是站着头部形成俯伏,再到双手,接着拱手至地,此时双手不能松开,手部摆放在膝盖前方位置,而头部则至在双手前面,因此一气呵成,完成一拜之礼,方才称得上是大臣对天子的敬重礼仪。

跪拜礼

唐朝除了官员要对皇帝举行稽首礼之外,平时见面也要进行跪拜礼。古代的人们喜欢席地而坐,期间臀部紧挨着脚后跟位置,行礼时,提腰令臀部离开脚后跟,接着膝盖向前倾,跪到地面,以完成跪拜礼。古籍《周礼》有描述,称古代人们的跪拜礼仪大概可分为9种:稽首、空首、吉拜、震动、凶拜、肃拜、褒拜以及顿首跟奇拜。然而后来日本人就把唐朝的跪拜礼学到家,他们的房子通常没有凳子,都是席地而坐,行礼也跟上述的跪拜方式差不多。

另外还有作揖,这是一种主宾相遇之际的礼仪,通常不用在正式场合。比如交情十分好的朋友,关系不错的邻居、同事、同学等,见面都会拱手或作揖。拱手一般是指表达出自己的敬意,一般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如果是对方遇到凶丧之事,则要相反拱手作礼,也就是左手在内,右手在外。作长揖,则是比较轻松的一种敬重礼仪,其无论是男女老少前辈后辈都可使用。

通常会大臂一开,甩起衣袖,双手高高举起,握成拱手形状,如果高高的由上往下行礼,因此被称为长揖。唱诺则是作揖的升级版本,在小说《水浒传》里,我们经常看到好汉们见面时,除了拱手作揖之外,还喜欢唱个诺,如武松砍了西门庆,流落成为头陀跟宋江相遇后,就首先称,小弟给哥哥先唱个诺了。其实这种属于宋朝时期,男子给别人作揖的时候,同时发出祝贺声的礼仪,其在当时十分流行以及时尚,故此我们就在小说章节里经常能看见。

唐朝男子们见面喜欢作揖唱诺,女子则不然,她们有自己的传统礼仪,叫做“道万福”。唐宋时代的女子,跟人见面之时会行一个万福礼仪,其双手的手指互相紧扣,轻轻的移至腰间右侧,然后儒雅的弯腰微蹲给人行礼,在行礼的同时口中说一声:“万福”。然而唐朝盛世的礼仪还有很多,比如过什么节日,穿什么衣服,进行什么样的祭祀活动,吃什么食物等等,这些在古籍中均有记载。

参考文献:《事林广记》、《水浒传》、《周礼》

起源于商周时代的古礼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礼”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和概括。礼仪制度自古以来就是“立国经常之大法,

“周旋之节文”,具有社会政治规范和道德行为规范的双重作用,举止礼仪则是古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举止礼仪就是指古代礼典所规定的,人们在人际交往

的各种场合中的身体行为规范。与融合了西方元素的现代礼仪大不相同,流传两千余年的中国古代举止礼仪于揖让进退之间无不展现着底蕴深厚的华夏品格和伦理道

德观念。随着先秦两汉时期礼学的重构与不断完善,《仪礼》《礼记》等儒家经典和官方礼典对举止礼仪做出了明晰的分类和阐发,使举止礼仪不断系统化、精细

化。后世礼制规范则多有流变,尤其是魏晋以降“胡风”传入后,举止礼仪以及称谓、服饰穿戴等礼俗为之一变。因此本文主要以先秦两汉时期的经典以及这一时期

的考古资料作为主要参考内容,通过这些中华元典更能真切地解读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与核心精神。

  一、‘坠”的礼仪

  “举止”一词最早见于《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所记载的“举止高,心不固矣。”颜师古注:止,足也。止的本义就是脚趾,这里的“举止”就是“举足”的意

思,后来“举止”引申为行动、举动之意。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身体举动不外乎坐立行走,然而古代对坐立行走的定义和礼仪规范与现代大相径庭。首先来看“坐”

的礼仪,中国古代的坐姿经历了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转变。

  侍坐于尊长,要就近而坐,甲而敬之”,表现出对长者的亲近和尊敬。尊者有其他客人前来拜访,侍坐者也要起身表示敬意。作为晚辈,坐时不能选择室中西南

隅和中席,因为那是尊者的位置。吃饭进食要尽量往前坐,避免饭菜掉落,站污坐席,非进食时要尽量靠后坐,以示谦恭。侍坐于长者时,除了要注意以上身体规范

外,与之相应的言语、仪容规范也同样重要“坐必安,执尔颜。长者不及,毋俊言。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毋雷同,……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请业

则起,请益则起。坐时要镇定自若,长者未提及的话题不要东拉西扯地说。聆听老师教诲时要虔诚,表情要端庄,要等老师把话讲完再回答,插嘴或随声附和都是不

可取的。向老师请教书本知识要起立,请老师进一步详细讲解也要起立,以示对老师的尊重。除了“侍坐于长者”,在公共场合与人同坐也要表现得庄重,并且不妨

碍他九‘若夫坐如尸”“并坐不横胧; 坐时要像代死者受祭的人那样矜庄,与人同坐不要横起胳膊,以免妨碍他人。

以上介绍了古代几种主要的坐姿以及不同社交场合中“坐”的礼仪,从容端庄的坐姿展示了雍容、优雅、包容的华夏品格,举手投足间也诊释了“尊亲”尊师,

“敬”让”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

  二、站立和行走的礼仪

  贾谊在其著作《新书》中将站姿分为四类,分别为经立、共(恭)立、肃立和卑立“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间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

肘曰经立,因以微磐曰共立,因以磐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经立时目视前方,腰部挺直,肩部放平,两臂环抱,自然下垂,犹如抱鼓。双脚站立时相隔二寸,

衣帽整齐,头和身体不能乱动。如图七所示,秦兵马俑就是标准的经立姿势,此种站姿给人一种庄重、从容之感。石磐作为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与编钟配套出现

‘微磐曰共立”,共(恭)立(如图八)时稍稍弯腰,比图九所示石磐的弯曲程度稍减。而肃立则与石磐的弯曲程度相当,大致为135度,显然所表达的礼数也更

重,一般古代大臣勤见国君和诸侯时才采用这种站立姿势。最为谦卑的站立方式是“卑立”,古人腰间常戴玉佩“卑立”时要让腰间玉佩垂直落下才算合乎标准,身

体大致要弯曲呈90度。

  要正色快行,谨小慎微,以此表达对国君的敬畏和尊重。上堂时两手要提起衣服的下摆,以免脚踩摔倒,有失礼容。下堂后面色才和缓放松,轻快地行走,回到

原位站立,仍然保持踉踏(恭敬)之貌。随着不同场景的的变换,孔子行走时时而谨慎庄重,时而愉悦放松,把举止礼仪演绎成了身体的艺术,颇具美感。这种外在

举止仪容的变换既是内心情感的表达,反之又由外而内强化着“诚敬”的道德理念,是一种身心互动的身体修行。

  三、举止礼仪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实践功能

  中国是传承数千年的礼仪之抓“礼”作为事实上的不成文法,维护着历代王朝的统治阶层和整个社会的秩序。时至今日,作为身体行为规范的举止礼仪,其政治功能己不复存在,然而其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和社会实践功能则不容忽视。

  首先,中国古代举止礼仪的内容之丰富,价值之巨大,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古代举止礼仪“缘人情而作”,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

“身体”上的具体展现,每一个致力于成为“谦谦君子”的中国人都于举手投足之间践行着“文质彬彬”的举止规范,彰显着雍容典雅的礼仪风貌。举止礼仪不仅是

个人修养的展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同于西方文化所宣扬的,主张纵欲的“酒神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礼乐精神”,强调“发乎情,止乎

礼”,要求适时地控制身体的感性欲求“强调感性中的理性,自然性中的社会性。认为通过对人的动作、行为、言语、仪容等外在身体活动进行规训,能使人的内心

情感更加成熟,更具“人性”与社会性‘无过无不及”。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既在一定程度上由外而内地塑造了华夏儿女的民族性格,又是中华民族“文化

心理结构”的外化表现。正是通过举止礼仪来不断践行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具有华夏品格的文化印记才代代相传。当前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竞争力显著增

强,而文化软实力则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若想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彰显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而民族文化与民

族精神的构建决不能与传统割裂开来。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蕴藏着巨大的文化价值,我们应当本着理性、辩证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

精华,将底蕴深厚的中国礼文化转化成每个人举手投足间的礼仪风度展示给全世界。

  此外,作为古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举止礼仪以每个具体的社会成员为载体,揖让进退之间诊释着“敬i}"“忠孝”“仁义’“长幼有序”等中华传统美

德,其中所蕴含的修身养性、教化民众的社会实践功能不容忽视。“从礼产生、发展的逻辑顺序看,对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道德完善与人性培养,以及作为群体成员

的人的理性教化和社会性规范是礼最早、最基本的功能。”园翻阅史书,古代社会生活中循礼与失礼之间的争论和矛盾冲突屡见不鲜,可见礼仪规范在古代社会具有

不可替代的风俗教化作用。当今社会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道德滑坡状况严重,出现了个人价值观扭曲、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诚信缺失等不良现象《大学》有言: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回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2A]孟子也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

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囚要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归根到底是解决人的问题,得体的举止礼仪不仅能完善自我,提升个人文化修养,更能减少社会交

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实现社会安定和谐,因此,重新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重塑社会成员的举止行为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礼文化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能否将其发扬光大,关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中国古代的举止礼仪作为一种“形体美,“身体的艺术”,是礼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文化价值与社会实践功能巨大,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发掘,去弘扬!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中国古代有哪些礼节

1、“跪拜礼”。早在原始社会就以产生,但那时人们仅仅是以跪拜的形式表示友好和敬意,并无尊卑关系。进入阶级社会后,情况就不同了,特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