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的战争,黄帝大战蚩尤故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
黄帝姬轩辕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东南。当时这三个部落是之间最为强大的,于是争霸战开始了,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
姬轩辕乘胜挥军,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这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中国神话学者将这场黄帝战蚩尤的大战神化,双方都动用了神仙法力,风伯、雨师都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
扩展资料主要人物简介:
1、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2、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在中国神话中的他是兵主战神。传说蚩尤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共敌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与黄帝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
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
战争的性质分为如下:
正义战争:也称为“义战”,是指为了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正义的、有组织的武装抵抗行动。这种战争是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进行的,具有正当性和合法性。
非正义战争:也称为“非义战”,是指为了争夺权力、财富、领土等利益,或者为了镇压国内异己势力而进行的非正义的、非法的武装冲突。这种战争通常被认为是不道德的、非法的,并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侵略战争: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扩张计划,采取武力手段,侵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殖民统治、领土扩张和掠夺资源等行动。这种战争往往被认为是非正义的,因为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他国或地区的征服和控制。
反侵略战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和殖民统治,所进行的正义的、有组织的武装抵抗行动。这种战争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所进行的正义的、合法的斗争。
民族解放战争:是指一个民族为了摆脱外来民族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所进行的战争。这种战争通常被认为是为了保卫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实现民族的自主和发展而进行的正义斗争。
总之,战争的性质是根据其目的、手段和结果来确定的。不同的战争性质会对参战国和国际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受到不同的评价和评价标准。
死刑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但是在中国历史中,死刑作为最严酷的刑罚,出现的非常早。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惩罚违反风俗习惯行为的方法是扑“掷”(打不出原字,提手旁一个“失”)和放逐,并不存在死刑和肉刑。直至五帝时代,即是在邦人私有制出现后,就已经有了死刑。根据《尚书•皋陶谟》的记叙,五帝时代共有“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等五种死刑,而且作为这些死刑适用的对象都是来自异族的邦民。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发展到夏朝,逐渐确立以“五刑”为主要体系,即是“墨、劓、刖、宫、大辟”,其中,“大辟”即是死刑。因而,真正意义上的适用范围比较全面的死刑是由“大辟”而来。至此,死刑不再只是适用于异族邦民的制度,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其对象除了异族邦民外,还包括了严重违反社会秩序的一些重罪之本族人。
回答的问题。
盘瓠神话的源流问题,学者们已发表过不少的观点。大多学者都认为,盘瓠神话看似荒诞,但它却是基于真实的历史基础。本文也持这一观点,并进一步认为盘瓠神话所描述的其实是打着周王朝旗号的楚与卢戎之间的一场战争。
一、西北说与东南说
盘瓠神话起源之说以西北说和东南说最为流行。袁珂先生认为盘瓠神话起源于西北:“因封、戎音近,故犬封国得称犬戎国。又《伊尹四方令》云:‘正西昆仑古国。’《淮南子·坠形训》云:‘狗国在其(建木)西’,因此有关狗国神话传说起源于西北而后渐及于东南。”
有的学者又认为盘瓠神话起源于东南。徐松石先生从汉文一些古籍中盘瓠的敌人为吴将军着手,认为盘瓠神话的这场战争发生于吴王境内,他在《粤江流域人民史》中写道:“盘瓠王龙犬生于东海。查汉初东瓯国即东海国,其王乃东海王,正为汉初吴王势力范围。”“龙犬故事起于汉初吴王境内。” 郭璞在注《山海经·海内北经》中的“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食”时也写道:“昔盘瓠杀戎王,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乃浮之会稽东南海中,得三百里地封之,生男为狗,生女为美女。”可见郭璞也认为盘瓠神话起源于东海之地。
犬图腾神话不等于盘瓠神话,犬图腾神话在太平洋四周都有出现,而盘瓠神话仅为苗瑶语族的神话,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苗瑶语族各族不曾在西北,也不在东南,他们是荆楚一带的土著,所以我们探索盘瓠神话起源之地,只能在荆楚一带去寻找。虽然也有人认为苗瑶语族一开始是生活在黄河以北的地方,是以蚩尤为首的部落集团,但笔者认为这并不可靠,以蚩尤为首的部落集团应属于东夷族,被炎黄打败之后才大量融入到荆楚一带的三苗集团,所以说,盘瓠神话的起源之地也不会在黄河以北。
二、盘瓠的敌人
关于盘瓠的敌人,有几种说法,就群体而言,为犬戎、戎吴或房突,就首领而言,为吴将军、房突王。
“吴将军”是对“戎吴将军”的一种误解,应劭的《风俗通义》已经遗失,据宋代人罗泌《路史》所引,应劭的记载并没有说出盘瓠与谁作战,真实而可靠的,是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其原文为“时戎吴强盛,数侵边境。谴将征讨,不能擒胜。乃募天下有能得戎吴将军首级者,购金千斤,封邑万户,又赐以少女。”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敌人是戎吴,所说的将军,是指戎吴的将军,戎吴是一个部落或者诸侯国。后人一不小心,将“戎吴将军”说成是犬戎的吴将军,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此误并非今人才犯,从南朝宋人的范晔起,就开始犯了这个错误,他在《后汉书·南蛮列传》中就以为盘瓠咬死的敌人首领是吴将军。
东晋的郭璞在《玄中记》中认为盘瓠的敌人是犬戎,即“昔高辛氏犬戎为乱”的句子。差不多与他同时代的干宝在《搜神记》中却写为“戎吴”。这种不统一的现象说明盘瓠的敌人可能是一种“戎”,具体是什么戎,记录者只是根据自己的知识而为。犬戎与戎吴也能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的联系,《山海经·大荒北经》云:“有人名曰犬戎。皇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郭璞注:一作卞)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融吾”与“戎吴”同音,把犬戎说成戎吴,不知是否受到这一记载的影响。
无论是犬戎,还是戎吴,盘瓠的敌人大抵与戎有关。而戎在大多数人眼里,几乎就是西部民族的代称。其实不然,南蛮中也有被称为“戎”的部落。
关于“戎”,研究春秋史的清代著名学者顾栋高在他所著《春秋大事表·四裔》里,把复杂的“戎”分为七种:
1、戎。即戎州己氏之戎。在今山东曹州,河南兰封等地。
2、北戎。又名山戎、无终。在今河北玉田县一带,无终国则在山西太原县附近。
3、允姓之戎。即陆浑之戎。在河南一河、嵩县一带。
4、杨、拒、泉、皋、伊、雒之戎,简称伊雒之戎。在洛河之南,伊河之北。
5、蛮氏。又分茅戎及戎蛮。茅戎在今山西路陆平、解县等地。戎蛮在汝阳、临汝等地。
6、犬戎。在今陕西泾河与渭河流域,东起凤翔一带,西至敦煌以西。
7、骊戎。在今陕西临潼之东骊戎城,一说在山西析城,王屋二山之间。
“可见,戎有内地之戎、塞外之戎和西方之戎的区别。上面所说的这七种戎,除了允姓之戎和犬戎之外,其余五种戎都应当是内地之戎。而‘西方曰戎’这句话,对七种戎来说,只有七分之二是适用的,对其余的七分之五就不适用。”[i]
这五种内地之戎,陆浑之戎是从西部迁来的,《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曰:“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别的是怎么来的弄不清楚,是否为西戎的后裔,不得而知,但戎蛮可能是南蛮的一支,戎蛮之所以加“蛮”字,也标明了它不是西戎,而是南蛮。另外,我们从文献记载中可以肯定,在南蛮中也有被称为戎的部落,即卢戎。
卢戎,是春秋时期楚境内蛮族的一支。据《左传》第六卷记载,桓公13年(公元前744年)杜预注:“卢戎,南蛮。”后来的《通志·氏族略》、《春秋大事表·爵姓存灭》等古籍都袭用了此说。
关于卢戎的地理位置,《续汉书·郡国志四》卷二二南郡中卢侯国条注引《襄阳耆旧传》 说:“古卢戎也。”可见其在今湖北省襄阳一带。《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九,南漳县条记载:“在南漳县东北部五十里有中庐城,为春秋时卢戎国。”南漳在湖北省襄阳南部不远处。可见卢戎的地理位置还是十分明确的。
卢戎可能是湘西苗族苗姓中的卢姓。苗族为苗蛮的后裔,现今湘西部分苗族仍然自称为卢(苗语为deb longl),有可能就是卢戎。《古老话》关于卢的世系是这样写的:
从前戴卢像鱼往上游,
古时戴卢像兽朝山走,
他养豆、养后、养秋、养微,养楼,养宪,
老宪养热,
热养老富、老正、老侗、侗宝。
老富住堤都,
老正住堤汗,
老侗住究梁,
侗宝住板柱。[ii]
《中国苗族古歌》又如此唱道:
仡楼(即戴卢)宗支迁来,
有十七个姓氏的人迁来,
十七个姓氏共一个宗支,
吃牛祭祖的时候,
他们来到堂屋院坝祝贺,
吃猪祭祖的时候,
他们来到屋檐沟边祝贺。[iii]
苗蛮中既然也存在“戎”,而盘瓠神话又只为苗瑶语族所独有,那么盘瓠的敌人就很可能是他身边的“戎”,而不是离他很远的西戎。苗瑶语族各族最早居住在荆楚之地,是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创造者,盘瓠神话所描述的战争很可能就发生在楚地,而不是遥远的西北或东南沿海。
那么,在荆楚之地是否有一场类似盘瓠神话的战争呢?回答是肯定的。
三、盘瓠神话与卢楚战争
在西周末年的时候,有一支被称为戎蛮的人已深入到周的附近,被封在汝水之滨。离开成周,就以当时的里计算,也不过一百里。到了东周初年,戎蛮更是分布在周王朝都城近旁的畿内之地,属于周代文化中心的范围之内。这其实并不是戎蛮入侵,而是在平王东迁洛邑之前他们就先分布在这里了。《左传》记载,平王东迁时,“有幸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已亡矣!”[iv] 翻译成今文就是说有幸走过伊川(河南西北部洛阳附近的伊河)时,看见有人披头散发地在野外祭祀,他就说:“还不到一百年,这个地方就变成了戎蛮的地方吗?它们的习俗先前已经消亡了呀!”看来在这以前戎蛮的势力就曾深入到这里,后来被消灭过。可是西周建立以后,重心转移到西部关中一带,这里又重新来了许多戎蛮。
这支戎蛮,并非西北部的犬戎,而是毗邻于伊水的卢戎。卢戎的根据地在今湖北襄阳一带,只要顺着丹江、淅江而上,没多远就到了伊水一带。以前人们一见族称中有“戎”字,便认为是西戎,因而对某些事迷惑不解。如对戎蛮一下子出现在汝水一带,就有点摸不着头脑,就像顾铁符所说:“戎蛮究竟是西戎中的哪一族,原来的根据地在哪里,我们一点不清楚,因此对他进入中原以前的文化是怎样的,也就毫无所知。”[v]
从当时的形势看,这支戎蛮也不可能是西戎。周平王东迁洛邑,主要是西戎的入侵所致,他东迁到安全的地方,西戎的事则由秦国来处理,他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之歧山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歧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vi] 平王东迁后,秦襄公与戎争斗了四年而死,秦文公继承了他的遗志,于公元前750年大败西戎。由此可见,西戎有秦国给挡着,根本到不了周平王迁都后的洛邑,洛邑附近汝水、伊水的戎蛮,其实是南蛮的一支,即卢戎。
卢戎活动的这一带,除了周以外,还有它的附属国楚,楚最初建国,是在丹阳,据清代宋翔凤考证,“丹阳在商州之东,南阳之西,当丹水、析水入汉水之处,故亦名丹析”。[vii]这正是卢戎根据地的北部不远的地方。卢戎既然已经活动到了洛邑附近的汝水、伊水,肯定会与楚打交道。
卢戎与楚发生过战争,其经过与盘瓠传说中的情节十分近似,以下进行比较。
盘瓠神话一开始是高辛/平王与犬戎/戎吴发生战争,高辛这一方受挫,无可奈何,才行悬赏之举,盘瓠取了敌首之后,高辛/平王乃以女妻之。而历史文献中卢戎与楚的战争一开始也是楚方大败,后来才取胜。《左传》卷七,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99年):楚师“尽行”伐卢戎,“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傲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这场战争中,楚方以莫傲为最高统帅,并且倾全国之兵力,无奈卢戎当时十分强大,又有罗(在今湖北宣城县境内的另一只南蛮部落)的援助,楚国只能以惨败告一段落。这与盘瓠神话的情节十分相似。
神话中高辛/平王一方最后还是胜利了,而现实中的楚国也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并把卢戎变成了自己的附属国。到了公元前611年,楚国曾经派卢戎国的大夫戢黎去征讨庸,《左传》卷二十记载:“楚使庐戢黎侵庸”。 庸也是荆地(具体在今湖北竹山县境内,在汉代为上庸县)蛮族的一支,庸人曾经“率群蛮已叛楚”。[viii] 至于楚国后来是怎样灭掉卢戎的,汉文献中未有记载,但可能就是盘瓠传说中的后一部分,即得到了盘瓠的帮助。楚对蛮的政策,就是这样既利用又征讨,双管齐下。平王与楚王,对戎蛮的政策都是“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晋国要用“将裂田以与蛮子城之,且将为之卜”[ix] 等方法来行骗,才捉住了戎蛮的子赤。楚国对付戎蛮,也是扬言为他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这种政策,其实就是悬赏,盘瓠传说中的悬赏情节,极可能是以此事实为基础。
四、盘瓠的主人
关于盘瓠的主人,有两种说法,一说辛王,一说平王或评王。
汉文古籍记载的都是辛王,其中包括汉代末年应劭的《风俗通义》、三国鱼豢的《魏略》、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南朝范晔的《后汉书》等等。不过这明显是后书受到前书的影响所致,是一脉相承的,不可以为互证。民间的说法有些不一样,《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第八册收入瑶族、畲族民间流传的《过山榜》89件,其中提到盘瓠主人为高辛王的占4件,并且全部属于畲族的,为评王或平王的占85件。
笔者认为,盘瓠的主人既是辛王,也是平王。这种差异,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种是传抄中的笔误,“辛”与“平”两字相似,在古籍的传抄中极其容易写错。《风俗通义》、《魏略》、《搜神记》、《太平御览》、《后汉书》等古籍中写为“辛王”,畲族民间流传的《过山榜》部分写为平王,部分写为辛王,可能就是这一原因。另一种原因是卢戎与楚发生战争,而楚当时是周王朝的属国,它总是打着周的旗号。楚的祖先是高辛,所以一些神话喜欢附会到他的身上;而卢戎与楚发生战争的时候,正好是在周平王执政时期,他是楚的主人,所以盘瓠神话中的盘瓠的主人就有可能被说成是辛王,也可能被说成是平王。
楚国当时是周的属国,卢戎对楚的战争,也就是对周的战争。《汉书·何武王嘉师丹传》第八十六卷记载:“平王东迁,蛮遂侵暴上国。晋文侯辅政,乃率蔡侯击破之;至楚武王时,蛮与罗子共败楚师,杀其将屈瑕;庄王初立,民饥兵弱,复为所寇。楚师既振,然后乃服。自是遂属于楚。”从“至楚武王时,蛮与罗子共败楚师,杀其将屈瑕”这一句,我们可以知道此“蛮”乃是指卢戎。这里将周与楚的是扯在一起,足见卢戎对楚的战争,就是对周的战争。
高辛,即帝喾,《山海经》中作帝俊,是古史中东夷族传说中的人物,为日月之天神。历史化之后,遂为人间之王,与盘瓠挨不上边。高辛为东夷族之神,而楚族是东夷族的后裔,所以他也是楚族先民的神。盘瓠部落处在楚地,这为把盘瓠的主人说成是高辛奠定了基础。
周平王是春秋时代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的时间为公元前770至公元前719年,楚与卢戎的战争(公元前744年)就是在这一时期内,所以盘瓠的主人,也可以说是他。
由是观之,周平王的时候,周以及其附属国楚曾受到卢戎的入侵,当然,更多的还是周王朝对卢戎的征讨。从盘瓠传说,我们可以知道,盘瓠曾帮助过周/楚对卢戎的征讨。这很可能是周平王以蛮制蛮的策略,所以说,盘瓠打的是自己的人。有的学者在研究之后认为盘瓠的敌人是自己,原因也在这里。
盘王助战并受封,对整个周王朝来说,只是整场战役中的小插曲,但对于以犬为图腾的盘瓠部落来说,却是一个大事件,对他们的族名、与王朝的赋税关系、心理等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瑶、畲所属的部落原来同是古苗蛮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因为这场战争,盘瓠立了战功,他们与当时的统治者周/楚有了特殊的关系,盘瓠被封为王,封了地,他的子民则可以免交国税(所以称为莫徭),这样,他们渐渐脱离了原来的集团,成为独立的民族。盘瓠助战的经历,在部落中很快演变为传说,乃至神话。
五、历史向神话的演变
严格地说,盘瓠是一位历史人物,盘瓠崇拜也就是纯粹的祖先崇拜,就像人们崇拜黄帝、炎帝一样。只是,在这种祖先崇拜中,掺入了浓厚的犬图腾崇拜。如《晋记》所说:五溪蛮“糅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现在,大多数的学者已经承认盘瓠神话的主要情节,即盘瓠杀敌立功、受封以及与公主结婚,是对历史的真实记载,有据可证。那么,盘瓠又是如何演变成为一只狗去杀敌立功的呢?
关于这一问题,有的学者解释道:“盘瓠之所以成为犬,那是过去文人在鱼豢《魏略》‘俄倾化为大瓠’一句中,将‘大’字加了 一点,改成了‘犬’字,并去掉了‘化为大瓠’的‘瓠’字,于是就成了‘化为犬’的史话了。”[x] 《魏略》原文已经散失,按唐代李贤注释《后汉书》时所引《魏略》的记载,并无“化为大瓠”的话。即使《魏略》的原文是这样,这种解释也十分牵强附会。首先是要误把“大”写成“犬”,其次是要去掉“瓠”字,为什么要去掉呢?盘瓠神话现在依然有“瓠”字,并非被去掉。另外,盘瓠被说成犬,是有现实基础的,即瑶族、畲族及一部分苗族以犬为图腾。这些人决不会因为这样的笔误而产生如此深入人心的民间信仰。只可能有此民间信仰在先,才会把盘瓠说成狗。
也有学者认为,那是源于绰号或名字:“龙犬乃是人名,正如吴王濞的儿子叫驹一样。照字面解,驹乃是马,然而它却不是马,而是吴太子呢。”[xi] 这种观点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即崇拜盘瓠的苗族、瑶族和畲族真正把盘瓠当成一只狗,这样根深蒂固的民间信仰岂能是因为一个绰号或名字的误解。另外,苗族、瑶族和畲族称这只犬为盘瓠,而不是别的名称。
从理论上来说,民间文学类型的演变中,神话向传说的演变是比较普遍的一种规律,可是,由传说演变为神话的现象也绝无仅有,盘瓠神话就是由传说演变而来的。盘瓠传说演变为神话,关键是盘瓠这一人物演变为一只狗。其实,只有图腾标志能促使这一演变的完成。图腾标志又称为图腾徽号,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的象征,是区分群体的标志。每一个群体,都以它们的图腾的形象来标志自己,以与他人相区别。比如以黄牛为图腾的部落,会以黄牛作为自己的标志,他们会雕刻黄牛的形象放在某个地方,以表示自己是黄牛部落的人。他们也会把自己打扮成黄牛的样子,表明自己的图腾身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人们就会以标志来称呼某一个群体。正如乔纳森·卡佛在《北美腹地三年巡游纪行》中所写:“一个族类具有某种特殊的标志,以区分于另一类;同样,每一个部落也有其自己的徽号,人们就用这个徽号来称呼它,例如,鹫部、豹部、虎部、野牛部等等。……无论哪一个族类,他们都是用这种方法来标志自己,他们当中最低能的人也记得住自己的世系,并根据所属的家族来标志自身。”[xii] 类似的做法,在中国古代也随处可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修得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熊、虎一类凶猛动物,岂能够训练用来参战?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是指以这六种野兽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图腾物为徽号,所以人们便直接以其图腾名称来称呼它们。久而久之,史实便演化为神话了,说黄帝训练六种野兽,让他们参加战斗,打败炎帝。前文已经说到,彝族的典籍《十大名将》也直接以动物来称呼以此动物为图腾的氏族:“而其为飞燕?而若为飞燕,天空云际,与鸿雁颉顽,飞燕而前进;而其为狐狸?而若为狐狸,深箐老林,与虎豹驰骋,狐狸而前进。”从上下文我们知道,这是部落酋长正在调兵遣将,命令以燕子为图腾的氏族去对付敌方以雁鸿为图腾的氏族,又命令以狐狸为图腾的氏族去把敌方以虎豹为图腾的氏族。在这里,很明显是以动物名称来代表和称呼人。如果不了解其中原因,便会以为其中的动物名称真的是指动物本身,以至使之成为一则神话。
盘瓠传说之所以能演变为神话,也正是图腾标志使然。盘瓠这个人肯定生活在一个以犬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里,他们以犬为标志,把自己打扮成犬的样子,在自己的居住地雕刻有犬图腾柱,挂有犬图腾形象的旗帜,并时刻以犬自称,同时他人也以犬来称呼他们。这样,在汉文献中,就难免以犬来代替盘瓠这一人物形象了。因此才会有“高辛之犬名曰盘瓠,妻帝之女,乃生六男六女,自相夫妻,是为南蛮。”的记载。正确的记录,应是“高辛之犬氏族中名盘瓠者,妻帝之女。”
城市是战争重要的攻占目标,是一个地区的人口与财富聚集地,是大量物资的储存地。大的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古今,攻占城市都被作为战争进程发展的关键,常常看史书记载的战争都是破城多少,或者拔城多少。
但正因为城市的重要性,所以城市也是防御的重点,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城市拥有着高大的城墙,宽阔的护城河,这些防御的工事无疑会给守城的一方带来极大的优势,否则历朝历代也不会修筑长城来作为防御了。不过城池的防御力虽然强,但这并不是代表了在战争中死守城池就是一个好的选择,事实上死守城池确实是一个下下之策。
死守城池的一方,在战争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把战争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敌人。在这里先明确一点,所谓的死守就是完全的固守城池,没有积极性的比如主动进攻一类的防守行为。这其实对防守本身来说也是不利的。
战争中失去了战略主动权的后果是极为可怕的,具体到城池的防守上,如果选择死守城池,虽然拥有高大城墙的一方拥有了地利,但其他的优势都在敌人一边。
攻城的敌人拥有主动权之后,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刻,选择从任何方向上进行攻击,而守城的一方,却必须在所有的时间对各个方向都做好防御,因为一个不慎,敌人都可能破城,这在精神上的压力所带来的疲劳感觉,是远远超过敌人的。
死守城池的军队,被困在城池之中,虽然一般来说城池之中都囤积有大量的粮草,是利于死守的,但这样的守城,等于是城池的对外交通与联系完全被切断。在这个情况下,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清楚是否会有支援,外边其他地方的战况如何呢,会不会有援兵,会不会有补给送来。这样的消息被完全封锁的情况下,无疑会加大防守一方的心理压力,而且进攻一方也会有选择的放假消息,比如外边怎么怎么样呢?以动摇守城的军心,这样的死守也很可能被敌人用作围点打援,打击自己一方的其他的队伍。
所以完全放弃进攻的死守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进行的,一般的守城,都会派出部分部队,经常的出城突击对攻城的敌人进行打击,这样使得对方不敢完全的放手进攻城池,而拥有一定的攻击力也才可以获得一定的战争主动权。
《翠微先生北证录》吧,比较写实、全面的。
简介:《翠微先生北证录》今存本十二卷。华岳《治安药石序》称“四总四十有一篇,分四卷。”卢氏《抱经堂志补》别集类著录为十一卷。顾广圻认为是“俗本误并其一卷。”(顾广圻跋)刘世珩认为“卢云十一卷者,专指《治安药石》言;顾云十二卷者,连《平戎十策》言。”(刘世珩光绪二十五年跋)清黄虞稷等《宋史·艺文志补·兵家类》又著录为三卷。据华岳自称《治安药石》分为四卷推知,后世分卷皆非原分次第,原分全书应为五卷。今从存世本著录为十二卷。
最早的军事条令是战国时期的《司马法》。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共150篇。《司马法》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军事条令,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条令。
登坛必究
中国古代军事类书性著作。明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武科进士、骠骑将军王鸣鹤辑。万历二十七年(1599)刊行,《明史·艺文志》有著录,现有万历刻本存世,40 卷,图560余幅,文100万字左右。全书共分72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谋略、选将、训练、赏罚、敌情、海陆边防、大江守备、攻守城池、阵法布列、舰船器械、人马医护、河海运输以及文臣武将关于兵事的奏疏等。各卷大体以时代为经,依次排比,广征博引,“本之六经以讨其源,博之左国子史以谈其变,考之武经七书以求其法,参之历代将传以验其用,稽之近世名臣封事以采其识,旁及百家众技、稗官小说以尽其能”(明黄克缵:《淮阴王羽卿兵法序》)。各类前均有作者按语,它不仅起到提要钩玄的作用,而且反映了作者寻求历史借鉴的思想。他从“国家多事”(明万历刻本《登坛必究》,下同)的形势出发,主张“储将”练兵,增选器械,信赏明罚,采取“一面清野练兵备之于陆,一面鸠工造舟御之于海”,以适应御敌抗倭斗争需要。此书虽“专事汇集而鲜发挥”,但由于探源求全,对于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书中所辑六壬、太乙、奇门、占候,祭祷等内容,多迷信不经之谈。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相传是姜子牙所写,但到了战国时已经散失。
根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原来姓田,名穰苴,曾领兵战胜晋、燕,被齐景公封为掌管军事的大司马,后人尊称为司马穰苴。
《司马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的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共计155篇。汉朝以后,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该书多有散佚,至唐代编《隋书·经籍志》时录为3卷5篇,列入子部兵家类,称为《司马法》,即今本《司马法》3卷5篇的原型。
此书受到历代兵家及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汉武帝曾"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任,秩比博士。"司马迁称该书"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北宋元丰年间,《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作为考试武臣、选拔将领、钻研军事的必读之书。由于《司马法》年代久远,散失严重,所以对于该书的真伪、成书年代、作者等问题,历代学者均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明清以来,辩伪成风,《司马法》成了一部争议极大的兵书。有的认为《司马法》是一部伪书;有的学者认为史书中的《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司马法》、《军礼司马法》是几种不同的书;有的认为今本《司马法》可分为两部分,前两篇为古《司马法》,后三篇为《司马穰苴兵法》。目前,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今本《司马法》不是伪书,历史上的《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军礼司马法》均包含于《司马法》之中。作者为司马穰苴及其追论者。尽管由于该书亡佚严重,155篇仅存5篇,内容不全,但它仍具有很好的军事思想和很高的军事价值。
《司马法》论述的范围极为广泛,基本涉及了军事的各个方面;保存了古代用兵与治兵的原则,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出师礼仪、兵器、徽章、赏罚、警戒等方面的重要史料。此外,还有很丰富的哲理思想,很重视战争中精神、物质力量之间的转化和轻与重辨证关系的统一。对于人的因素、士气的作用非常重视。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战国初齐威王令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并附春秋时齐国大将司马穰苴兵法于其中,故又称《 司马穰苴兵法》。《汉书·艺文志》著录《军礼司马法》155篇,入礼类。《隋书·经籍志》著录《司马兵法》3卷,司马穰苴撰,入子部兵书类,其后各史志和目录书多因袭此说。今本3卷,5篇,为《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另有逸文60余条,1600多字。唐魏徵将其部分内容收入《群书治要》。宋刻《武经七书》本为现存最早刊本。流传至今的各种注解本与翻刻本见于著录者不下四五十种。
战争观
《 司马法 》按战争的目的,把战争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大类。认为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诛暴扶弱的战争是正义的。所以,为安人而杀人,杀之可也;为爱其民而攻其国,攻之可也;为止战而战,虽战可也。为扩大疆土或夺取财货、恃国之大而凌辱小国之民的战争是非正义的。兴兵作战要“以仁为本”,若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而危有功之君的无道行为,天子即可集结诸侯各国出兵征伐,并制定了在九种情况下出伐的禁令。强调发动战争应以保护人民的利益为前提条件,“战道,不违时,不历民病,所以爱吾民也;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在对敌政策问题上,提出“入罪人之地,无暴神只,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无伐林木,无取六畜、禾黍、器械。见其老幼,奉归勿伤,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把战争“罪人”和一般兵士相区别,同时主张优待俘虏,对其伤者进行医护。不主张侵犯敌国民众的利益,要求军队在进入敌区后,严格遵守纪律,以求得敌国民众的同情与支持。这是中国最早关于对敌政策和群众纪律的论述。备战、慎战是《 司马法 》战争观的一个重要思想。它认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平,天子大恺,春搜秋狝。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强调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每年借春秋两次大规模的围猎活动进行军事操法训练和检阅,以示全国上下不忘战并随时准备应战。在强调备战的同时,又强调“国虽大,好战必亡”,要备战,但不可好战。
治军思想
《司马法》认为,“治国尚礼,治军尚法”,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治军尚法的首要问题是严明赏罚,书中列举夏、商、周三代赏罚制度的异同,并详细论述治军立法的各种要则,强调申军法、立约束、明赏罚是治理军队的关键所在。《司马法》中含有大量的军礼内容,大体可分为:出军制赋,军制(含车兵、步兵编制及兵器配备),出师(含时令、宜社、造庙、事由、目的、军中职事等),旌旗,鼓,徽章,誓师,校阅搜狩,献捷,献俘,军中礼仪,禁令,军威,赏罚,止语,等等。这些军制、军法内容的规定,体现了以法治军思想。在将帅修养方面,提出“仁、义、智、勇、信”五条标准。强调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敬则慊,率则服”。要谦让、严明、果敢、负责、不诿过、能为人表率,这样,才能使军队做到有礼有节,勇猛善战。
军事辩证法思想
《司马法》的战争指导思想是建立在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基础之上的。它强调对战争要全面考察,做到“五虑”,即顺应天时,广集财富,人和,地利,兵器精良。战前既要周密计划,战中又要通达权变,注意侦察、洞悉敌方情况变化,对不同的敌人采取不同的打击方法。要善于从众寡、轻重、治乱、进退、难易、固危、先后、息怠、强静与微静、小惧与大惧等各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在此前提下决定作战策略。强调轻重是相互为用、可以转化的,要善于相宜而用,转变力量对比,取得对敌优势。对敌观察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做到“击其微静,避其强静;击其倦劳,避其闲窕;击其大惧,避其小惧”。武器配备要长、短、轻、重、锐、钝相杂,使之各发挥其特长而相互弥补其不足。对军队运动时休息与否、何时休息、休息时间长短诸问题也应掌握得恰到好处,“息则怠,不息亦弊;息久亦反其慑”等。
《司马法》一向受到统治者、兵家和学者们的重视。它所阐述的以法治军的思想和具体的军法内容,为其后各时期制定军队法令、条例提供了依据。历朝论证周代军制和注解古籍者对《司马法》多所称引。宋代以来,该书被列为武举应试的经典之一,传播更加广泛。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其泥古保守的思想则不可取。
孙子兵法
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的说法。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概述
孙武原是齐国人,后来辗转到吴国。当时适逢公子光政变。在被吴国聘为将军以前,曾经蛰伏20年之久。后,姬光即位,伍子胥听说其才能,向吴王推荐,当时,孙武就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获得重用。后,吴王进攻楚国,将领就是孙武。
《汉书·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见吴王前;见吴王后又著问答多篇。晚至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二卷。《孙子兵法》注家杜牧认为,曹操将八十二篇孙子兵法删节为十三篇;但其他注家认为十三篇出自孙子本人,不是曹操删节的结果。
目前认为《孙子兵法》由孙武草创,后来经其弟子整理成书。
《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军争》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远古时代的战争,黄帝大战蚩尤故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2023-10-11 03:24: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