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病逝的五丈原究竟在何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5收藏

诸葛亮病逝的五丈原究竟在何地?,第1张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英杰,他未出茅庐,便料定天下三分。在出山之后,他辅佐刘备,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在夷陵之战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与诸葛亮,并且对他说,如果刘禅能够辅佐就辅佐,不能辅佐你就自立为帝。诸葛亮听后十分感动,对刘备起誓,要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在诸葛亮接管蜀汉政权后,便内修政治,发展经济,训练军队,平定叛乱。对外则结好东吴,对曹魏发动北伐。诸葛亮以恢复汉室江山为己任,先后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北伐。而五丈原就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蜀军大营所在地。

五丈原,在古代的书籍中多有记载。《水经注》记载五丈原在郿县西,渭水迳其北。而诸葛亮给步骘的信里写道,说五丈原在武功西四十里的地方。在明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也记载,五丈原在郿县西三十里,西接岐山界,东连武功界。原者平顶之大山也。

如果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来说,五丈原的位置就是在现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境内。它位于棋盘山的北麓,海拔约750米,顶部平坦,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长约18公里。它的东、西、北三面都是悬崖,易守难攻,所以诸葛亮选择它作为自己大营的所在地。

在当年,诸葛亮选择此地作为大营所在地是有深意的。诸葛亮出兵的时候,司马懿曾经做过判断,他凭借多年对诸葛亮的认识,自信的说,如果诸葛亮出武功,依山而向东进军,这是让人忧虑的。如果诸葛亮在五丈原扎营,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司马懿这样判断,是他认为诸葛亮谨慎,他不会冒险向自己的纵深穿插。如果在五丈原扎营,那么双方会转入对峙状态,就会正中司马懿的下怀。因为在战役前,司马懿就和曹魏皇帝曹睿商议了对付诸葛亮的办法。那就是坚守不战,等到诸葛亮粮草用尽撤退的时候,再进行追击,打败诸葛亮的蜀军。

诸葛亮果然在五丈原扎营了。司马懿和魏将都很高兴,唯独郭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诸葛亮可能会夺占北原,截断关中和西凉的联系,这样诸葛亮就会夺取凉州。司马懿采纳了郭淮的建议,派兵占领北原,结果营地还没有完全建好,诸葛亮的兵就到了。魏军经过激战,击退了蜀军。

接下来,蜀军又大规模的向西行进,郭淮的部下都认为诸葛亮会攻击魏军的西围。郭淮认为蜀军的真实目的是要攻打魏军的据点阳遂。果然蜀军在当夜袭击了阳遂,因为魏军预有准备,没有得逞。

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采取了新的战术。他在五丈原扎营,不是司马懿想象的保守的姿态。但是,司马懿死死保守着坚忍不战的原则,诸葛亮求战不成。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的目的,于是在关中屯田,解决自己的粮食供应问题。

可惜,由于长期的操劳,诸葛亮积劳成疾,最终病死于五丈原上,怀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了人世。诸葛亮为了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后人无比敬佩,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

五丈原之战最初,司马懿派郭淮驻防北原,营垒还没有筑成,蜀军大部队已经到来,郭淮迎战,击退了蜀军。之后两军相持了一百多天,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就是不出兵。

诸葛亮在军中去世,长史杨仪整顿军队而退。司马懿追击蜀军。姜维命令杨仪调转战旗方向,擂响战鼓,像是即将对司马懿进攻。司马懿收军后退,不敢向前逼进。于是杨仪结阵离去,进入斜谷之后才发丧。

撤退后的蜀军,魏延因不愿撤兵,并企图统率蜀军继续作战,即率所部抢先南行,占据斜谷南口,挡住杨仪归路。杨仪遣马岱将其击杀,然后退回汉中。历时七年的诸葛亮攻魏之战至此结束。

这些在《三国志》《资治通鉴》上都有记载。

诸葛亮自从刘备去世后,精心辅佐刘禅,鞠躬尽瘁,六出祁山功败垂成!终因劳累过度,病死五丈原,给我们的启示,没有好的身体,是不行!一个人纵有再大的本领,也是独木难支,一个人要想成功,还要发动群众依靠人民的力量!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只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诸葛亮病逝的五丈原究竟在何地?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英杰,他未出茅庐,便料定天下三分。在出山之后,他辅佐刘备,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在夷陵之战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与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