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大曲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相和大曲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第1张

东汉建安年间,当时的丞相曹操已经打败了盘踞在北方的袁绍,平定了整个北方。曹操便在许都城楼下大宴宾客,用来庆祝自己的胜利而归。曹操命令所有的宫廷乐师们一起在城楼上演奏相和大曲歌舞,并且演出百戏。曹操想要与民同乐,但是城楼下的观看者成千上万,人多言杂,围聚喧哗,百姓喧闹的声音几乎淹没了歌舞百戏之声。曹操听不到他喜欢的相和大曲,耳边都是百姓嘈杂的吵闹声,他不由得大怒起来,起身便要罢宴回府。一旁的幕僚许攸马上向曹操提建议说:“主公,现在这种情况,只有请蔡文姬出场演唱相和大曲,才能压得住这些嘈杂的声音。”

蔡文姬是当时著名的女诗人和女音乐家,她是东汉文学家和书法家蔡邕的女儿。蔡邕自小便精通天文数理,而且妙解音律,他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

只可惜蔡文姬命运不济,因为被掳到了匈奴,难以回乡。曹操因为想到了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他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

蔡文姬归汉后,由于她学习了北方少数民族的胡笳,并将胡笳融合到了汉族大曲之中,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因此深受曹操的喜欢。

曹操马上同意了,蔡文姬便捧着胡笳缓缓登楼了。只见蔡文姬撩鬓举袂,直奏曼声,很快便演唱出了带有异域特点的相和大曲,顿时间,城楼下千万观众鸦雀无声了,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美妙的歌声之中,一时四处寂寂,若无一人。

蔡文姬相和大曲的演奏,魅力果然非同一般,曹操大喜,重重赏赐了蔡文姬。

其实,相和大曲是古代一种成熟的民间艺术歌曲,其名称最早见于汉代,是汉代北方民间谣曲。作为一种歌曲形式,它继承了周代“国风”和战国“楚声”等先秦社会音乐的传统。

汉代的歌舞大曲主要是以相和歌里面的大曲为代表,它既是前代歌舞的一种延续,也为后来清商大曲的出现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和大曲的名字最早记载在史书《晋书•乐志》中,它的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的。

相和歌是汉代乐府搜集的最有名的歌曲形式,它是继承先秦楚声和远古三皇舞、龙凤舞、六代乐舞而形成的,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

其实,相和大曲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了先秦的六代乐舞。六代乐舞发展到秦朝以后,只有韶乐和武乐两种。韶武两乐,是历代宫廷中最重要的雅乐,韶乐是等级最高的礼乐,一直延续到了后来的清代。

相和大曲还与战国秦汉之际的楚声很有渊源。在战国时期,以楚歌为代表的民间音乐在社会上广泛流行了。汉高祖刘邦就对楚声尤为喜爱,因而楚声在汉代宫廷里也颇为盛行。

汉代帝王们还特别迷信方士,追求神仙之术。为此汉代帝王们在长安与洛阳都设置了平乐观,他们常常在道观内观看表演,其中就包括相和歌在内的各种歌舞百戏。此外,各地藩王勋贵们也普遍都养有男女乐工,在宴饮、娱乐时演奏相和歌等各种音乐,于是相和歌逐渐兴盛。

汉代的相和歌,由于年代久远,除了琴曲中尚存有少量相和旧曲遗响和《乐府诗集》等书中保存的部分歌词外,绝大部分均已失传。

相和歌部分曲目来自战国楚声的旧曲,如《流楚窈窕》、《九歌•山鬼》等。相和歌绝大部分都是汉代的街陌谣讴,又经过加工整理或另填新词,如屡经文人填词的《东武》、《太山》两曲,最早就是齐地的民歌。

相和歌中来自文人创作的,内容比较复杂。如《善哉行》、《西门行》、《步出夏门行》与东汉时所作的《董逃行》等曲,均与汉代统治者追求神仙生活有关。

相和歌中也有《羽林郎》、《雁门太守行》这样的作品。前者是汉时辛延年所作,它通过一个卖酒姑娘义正词严地斥责一个仗势欺人的权贵家奴的故事,歌颂了人民反抗强权的精神;后者颂扬了东汉时治政有方的地方官吏王涣的业绩,这两首相和歌都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在魏晋之际,相和歌有了较大的发展。后人称为魏氏三祖的曹操、曹丕、曹叡三人,他们对相和歌尤为喜爱,还写了大量歌词交给乐工们演唱。

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中记载,曹操作的新诗,都可以成为相和大曲的乐章。曹丕即位后,他集中了左延年等一批音乐家,成立了音乐机构“清商署”,这个机构专门从事改编相和旧曲与另创相和新曲的工作。

三国时期的重要作品有曹操的《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曹丕的《燕歌行》、《艳歌何尝行》,曹植的《野田黄雀行》等。这些作品大都是旧曲填新词,曲调与曲式均有相应变化。这种用同一曲调而在填词中引起变化的情况,在后世音乐的发展中极为常见。

后来,司马氏建立西晋后,清商署中有精通乐律的荀勗,还有以敲节鼓帮腔闻名的宋识,以及善于编曲的孙氏,擅长歌唱的陈左,吹笛著称的列和,以及善于弹筝的郝索,善弹琵琶的朱生等人,这些晋代大曲名家们从艺术上把相和歌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唱奏形式也有所变化,如《东光》原来只有器乐而无歌唱,晋时宋识填入歌词改为声乐曲。伴奏乐队原来只分为一部,乐器配置也较自由。魏明帝时,改为左右两部。西晋初,其乐器配置已较固定,除原用的筝、笛、节鼓外,尚有琴、瑟、琵琶与笙等,有时还加用篪与筑。

从东晋至隋朝约200多年间,以南方民间谣讴吴声、西曲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清商乐大为盛行。汉魏西晋的一部分相和旧曲被清商乐所吸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后来隋唐时,清商乐改称清乐而继续流传。同时,自汉魏以来有不少乐曲移植为琴曲或鼓吹曲而仍在流传。从此,作为独立的相和歌已经不复存在了。

汉魏时期的相和大曲,主要是一种兼有器乐演奏的歌舞曲,也有部分声乐曲和专称为“但曲”的器乐合奏曲。主要作品有《陌上桑》、《东门行》、《白头吟》、《步出夏门行》、《广陵散》、《大胡笳鸣》、《小胡笳鸣》等。

汉魏相和大曲的结构形式多样,相和大曲的完整形式是由艳、曲、趋或乱三大部分组成。

“艳”一般用在曲前,个别的也用在曲后。“艳”就是美好的意思。人们认为,“艳”是用以引起乐曲的一个华丽而婉转的抒情乐段,一般由器乐演奏,有时配以歌词歌唱。还有人认为,“艳”是楚地的音乐,由此可知,“艳”最早可能来自楚声。

“曲”是乐曲的主体,由分为若干个“解”的唱段构成。解是每段舒缓的歌唱之后紧接的奔放热烈、速度很快的一段音乐,一般由器乐演奏。“解”可多可少,没有定规。如《东门行》是四解,唐代的《雁门太守行》是八解。

“趋”是相和乐曲结束部分,它与舞步有关。据资料表明,趋是作为结束部用在曲后的,而且都配有歌词。据此推测,它可能是一个紧张而热烈的歌舞乐段,个别的如《黄老弹》则只舞不歌。

“乱”最早用于商周时代的乐舞,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子曾经说过,他在听《诗经•关雎》的时候,满耳都感到“乱”的音乐之美。所以,“乱”的功用在于阐发全曲,总括其要点。

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孙该在讲到《广陵曲》等曲时,他曾经说过:

乱是在曲结束后将多个“契”加以整理、归纳。

正因为如此,所以六朝隋唐间,乱又称“契”。后来唐人李良辅在《广陵止息谱序》中认为“契”是统一因素的最高表现,也是全曲总的尾声。

琴曲《广陵散》的曲式结构中“乱”声十段,由来自大序、正声部分的尾声和来自正声各段的不同曲调相间组合而成。

这样庞大的乱声,虽然不是经过总体设计,一次形成,而是经过许多琴家不断进行再创作的结果,但是,就其曲式的统一性原则而论,仍可证明王逸、孙该、李良辅的解释是符合实际的。

“乱”的节奏紧凑,速度较快,是一个热烈奔放的结束乐段。它与“趋”的区别,可能在于“乱”没有舞蹈而“趋”有舞蹈;或者两者曲式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

相和大曲《广陵散》的序、正声、乱声三大部分尚保留着这种完整形式的大致轮廓。但有的相和大曲只用曲构成最简单的形式,如《东门行》、《雁门太守行》等;有的只用艳、曲两部分,如《步出夏门行》等;有的只用曲、趋两部分,如《满歌行》、《擢歌行》等;有的只用曲、乱两部分,如《白头吟》等。

据说,汉代的相和大曲起源于秦汉时期的俗乐舞和巴渝舞。汉代建立并逐渐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力渐增,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时期的鼎盛局面。

汉初的统治者对内削弱旧贵族的割据势力,对外和亲安抚,汉族的封建经济和文化影响了周边地区,而边境各族文化也丰富了中原文化,构成当时的文化景观,这便促进了俗乐舞的发展和兴盛。

汉代俗乐舞是一个广收并蓄、融合众技的时代,舞蹈受杂技、幻术、角抵、俳优的影响向高难度发展,丰富了传情达意的手段,扩大了舞蹈的表现能力。汉代初年,高祖刘邦取得政权,返回故乡沛县时,他感慨万分,就唱起舞歌《大风》: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同时,刘邦也喜好民间的楚舞,后来他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汉武帝又扩大了“乐府”机构,大力采集民间乐舞,记录了吴、楚、燕、齐、郑各地歌诗300多篇,乐府中的乐工舞人有800多名。

汉高祖刘邦在平定三秦时,他曾经招募住在巴郡渝水之间的巴人为前锋,巴人英勇善战,他们那种“巴师勇锐,歌舞以凌”的气势和战斗力,赢得了汉高祖的喜爱,每次大胜也必击鼓歌舞以示庆祝,刘邦非常喜爱他们的舞蹈,命名为“巴渝舞”。

后来,巴渝舞被引进宫廷,便成为达官贵人家中宴享娱乐的节目。巴渝舞的基本形式是“执仗而舞”,是手执兵器的武舞,舞时合着鼓的节奏。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记载:

巴渝鼓员,三十六人。

这是宫廷燕乐的巴渝舞,也是征伐战场上的巴渝舞,有多少人战斗,就有多少人歌舞,在阵前拼杀者,执盾挺戈,大声呼呵,后面伴奏者,则击鼓顿足,以增威势,这就是史书所说的“前歌后舞”。汉代著名诗人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这样描绘巴渝舞的壮观场面:

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

后来,大汉朝廷为了接待四方使者,他们便常常派人表演巴渝舞。巴渝舞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虽曾数易其名,仍盛演不衰,唐以后,便在宫廷中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了。

俗乐舞中,除了汉代当时的民间舞外,还有很多前代留下来的散乐,如巾舞、拂舞、鞞舞、铎舞等。此外,在汉画像砖石中,保留了大量舞蹈形象,如盘鼓舞、长袖舞等,从中可以看到汉代舞蹈“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的飘逸舞姿,以及“浮腾累跪,跗蹋摩跌”的高超技巧。

后来在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铜壶乐舞图,此壶约为春秋末至战国前期制品。这个铜壶通体用金属嵌错丰富的图像,壶身以三条带纹分为四层画面,上有习射、采桑、狩猎、宴乐、武舞、投壶、水陆攻战等图像,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若干侧面。

与此壶形制相近的还有一件传世铜壶,上面的嵌错图像纹饰中有乐舞场面。其中有两人击4件一组的编钟,一人击5件一组的编磬,一人吹角,一人击建鼓。整个乐队在一套钟磬架下面演奏,两个支柱做怪兽状。这两件铜壶上的图像均为生动的乐舞表演场面。

后来河南洛阳也出土了一件铜鉴乐舞图。约为战国制品,器物虽已经残破,但在质地极簿的碎铜片上发现有细如发丝的纹饰,上有宴乐、田猎、草木等画面。图像中部的房屋两边悬有编钟、编磬。钟为钮钟,共5件,由两人演奏。磬也是5件,有3件清晰可见,由两人演奏,演奏者双手执槌,姿态优美。

此外,还有浙江绍兴战国墓出土的乐舞模型像,在一铜质房屋模型内,有6人坐在地上,其中4人演奏乐器。一个人击鼓,一个人吹笙,一个人膝上横置弦乐器,双手弹奏。还有一个人膝上也横置弦乐器,右手执一小棍,似在击弦,另一手弹奏。有两个人双手交置于腹前,似为歌者。

这是一座越国墓葬,此屋屋顶上竖立图腾柱,柱上端蹲一只鸟。屋内人物可能是在进行与祭祀有关的奏乐活动。据古籍记载的歌舞大曲中的鼓谱是这样的:

此鲁、薛击鼓之节也。圆者击鼙,方者击鼓。古者举事,鼓各有节,闻其节则知其事也。

可见,鼓在汉代乐舞大曲和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凡是神祀、社祭、鬼享、军事、宴乐等场合都使用鼓。

其实,文献中的“鼓语”是鲁国、薛国专用的鼓,其圆形符号为击鼙鼓,鼙鼓是一种用于军旅的小鼓;方形符号为击大鼓。此谱没有标注时值长短的符号,尚难演奏,但它是文献所载,年代最早的打击乐谱。

蔡文姬

66038000317

金错刀行

宋·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钗头凤

其一: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其二(唐琬和词):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

无语只凄凉。

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绿树暗长亭。

几把离尊。

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

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谢池春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烟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多来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鹊桥仙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浣溪沙•和无咎韵

懒向沙头醉玉瓶。

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群行。

好事近•登梅仙山绝顶望海

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

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

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

多谢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

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豆叶黄

一春常是雨和风。

风雨晴时春已空。

谁惜泥沙万点红。

恨难穷。

恰似衰翁一世中。

渔父

湘湖烟雨长菁丝。

菰米新炊滑上匙。

云散后,月斜时。

潮落舟横醉不知。

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落索

满路旋丝飞絮,韶光将暮。此时谁与说新愁,有百啭、流莺语。

俯仰人间今古,神仙何处。花前须判醉扶归,酒不到、刘伶墓。

一落索

识破浮生虚妄,从人讥谤。此身恰似弄潮儿,曾过了、千重浪。

且喜归来无恙,一壶春酿。雨蓑烟笠傍渔矶,应不是、封侯相。

一丛花

尊前凝伫漫魂迷,犹恨负幽期。从来不惯伤春泪,为伊后、滴满罗衣。那堪更是,吹箫池馆,青子绿阴时。

回廊帘影昼参差,偏共睡相宜。朝云梦断知何处,倩双燕、说与相思。从今判了,十分憔悴,图要个人知。

一丛花

仙姝天上自无双,玉面翠蛾长。黄庭读罢心如水,闭朱户、愁近丝簧,窗明几净,闲临唐帖,深炷宝奁香。

人间无药驻流光,风雨又催凉。相逢共话清都旧,叹尘劫、生死茫茫。何如伴我,绿蓑青篛,秋晚钓潇湘。

上西楼(一名相见欢)

江头绿暗红稀,燕交飞。忽到当年行处、恨依依。

洒清泪,叹人事,与心违。满酌玉壶花露、送春归。

大圣乐

电转雷惊,自叹浮生,四十二年。试思量往事,虚无似梦,悲欢万状,合散如烟。苦海无边,爱河无底,流浪看成百漏船。何人解,问无常火里,铁打身坚。

须臾便是华颠。好收拾形体归自然。又何须著意,求田问舍,生须宦达,死要名传。寿夭穷通,是非荣辱,此事由来都在天。从今去,任东西南北,作个飞仙。

太平时

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

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月上海棠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遗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月上海棠

兰房绣户厌厌病。叹春酲、和闷甚时醒。燕子空归,几曾传、玉关边信。伤心处,独展团窠瑞锦。

熏笼消歇沉烟冷。泪痕深、展转看花影。漫拥余香,怎禁他、峭寒孤枕。西窗晓,几声银瓶玉井。

月照梨花

霁景风软,烟江春涨。小合无人,绣帘半上。花外姊妹相呼,约樗蒲。

修蛾忘了章台样,细思一饷,感事添惆怅。胸酥臂玉消减,拟觅双鱼,倩传书。

月照梨花

闷已萦损,那堪多病。几曲屏山,伴人昼静。梁燕催起犹慵,换熏笼。

新愁旧恨何时尽,渐凋绿鬓,小雨知花信。芳笺寄与何处,绣阁珠栊,柳阴中。

木兰花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唐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幡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木兰花慢

阅邯郸梦境,叹绿鬓、早霜侵。奈华岳烧丹,青溪看鹤,尚负初心。年来向浊世里,悟真诠秘诀绝幽深。养就金芝九畹,种成琪树千林。

星坛夜学步虚吟。露冷透瑶簪。对翠凤披云,青鸾溯月,宫阙萧森。琅函一封奏罢,自钧天帝所有知音。却过蓬壶啸傲,世间岁月骎骎。

水调歌头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水龙吟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漫倚楼横笛,临窗看镜,时挥涕、惊流转。

花落月明庭院。悄无言、魂消肠断。凭肩携手,当时曾效,画梁栖燕。见说新来,网萦尘暗,舞衫歌扇。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径,怕啼莺见。

水龙吟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黯销魂、雨收云散。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

玉胡蝶

倦客平生行处,坠鞭京洛,解佩潇湘。此夕何年,来赋宋玉高唐。绣帘开、香尘乍起,莲步稳、银烛分行。暗端相。燕羞莺妒,蝶绕蜂忙。

难忘。芳樽频劝,峭寒新退,玉漏犹长。几许幽情,只愁歌罢月侵廊。欲归时、司空笑问,微近处、丞相嗔狂。断人肠。假饶相送,上马何妨。

生查子

还山荷主恩,聊试扶犁手。新结小茅茨,恰占清江口。

风尘不化衣,邻曲常持酒。那似宦游时,折尽长亭柳。

生查子

梁空燕委巢,院静鸠催雨。香润上朝衣,客少闲谈尘。

鬓边千缕丝,不是吴蚕吐。孤梦泛潇湘,月落闻柔橹。

好事近

混迹寄人间,夜夜画楼银烛。谁见五云丹灶,养黄芽初熟。

春风归从紫皇游,东海宴阳谷。进罢碧桃花赋,赐玉尘千斛。

好事近

羇雁未成归,肠断宝筝零落。那更冻醪无力,似故人情薄。

瘴云蛮雨暗孤城,身在楚山角。烦问剑南消息,怕还成疏索。

好事近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泗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好事近

小倦带余酲,澹澹数棂斜日。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

少年莫笑老人衰,风味似平昔。扶杖冻云深处,探溪梅消息。

好事近

风露九霄寒,侍宴玉华宫阙。亲向紫皇香案,见金芝千叶。

碧壶仙露酝初成,香味两奇绝。醉后却骑丹凤,看蓬莱春色。

好事近

挥袖上西峰,孤绝去天无尺。拄杖下临鲸海,数烟帆历历。

贪看云气舞青鸾,归路已将夕。多谢半山松吹,解殷勤留客。

好事近

觅个有缘人,分付玉壶灵药。谁向市尘深处,识辽天孤鹤。

月中吹笛下巴陵,条华赴前约。今古废兴何限,叹山川如昨。

好事近

平旦出秦关,雪色驾车双鹿。借问此行安往,赏清伊修竹。

汉家宫殿劫灰中,春草几回绿。君看变迁如许,况纷纷荣辱。

好事近

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栉栗。

好事近

客路苦思归,愁似茧丝千绪。梦里镜湖烟雨,看山无重数。

尊前消尽少年狂,慵著送春语。花落燕飞庭户,叹年光如许。

好事近

华表又千年,谁记驾云孤鹤。回首旧曾游处,但山川城郭。

纷纷车马满人间,尘土污芒屩。且访葛仙丹井,看岩花开落。

如梦令

独倚博山峰小,翠雾满身飞绕。只恐学行云,去作阳台春晓。春晓,春晓,满院绿杨芳草。

安公子

风雨初经社。子规声里春光谢。最是无情,零落尽、蔷薇一架。况我今年,憔悴幽窗下。人尽怪、诗酒消声价。向药炉经卷,忘却莺窗柳榭。

万事收心也。粉痕犹在香罗帕。恨月愁花,争信道、如今都罢。空忆前身,便面章台马。因自来、禁得心肠怕。纵遇歌逢酒,但说京都旧话。

杏花天

老来驹隙骎骎度。筭只合、狂歌醉舞。金杯到手君休诉。看著春光又暮。

谁为倩、柳条系住。且莫遗、城茄催去。残红转眼无寻处。尽属蜂房燕户。

沁园春

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冰开跃鲤,林暖鸣禽。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骎骎。

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鬓侵。看故人强半,沙堤黄合,鱼悬带玉,貂映蝉金。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

沁园春

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忆盈盈倩笑,纤纤柔握,玉香花语,雪暖酥凝。念远愁肠,伤春病思,自怪平生殊未曾。君知否,渐香消蜀锦,泪渍吴绫。

难求系日长绳。况倦客飘零少旧朋。但江郊雁起,渔村笛怨,寒釭委烬,孤砚生冰。水绕山围,烟昏云惨,纵有高台常怯登。消魂处,是鱼笺不到,兰梦无凭。

沁园春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如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豆叶黄

春风楼上柳腰肢,初试花前金缕衣。袅袅娉娉不自持。晓妆迟,画得蛾眉胜旧时。

豆叶黄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糽。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赤壁词

禁门钟晓,忆君来朝路,初翔鸾鹄。西府中台推独步,行对金莲宫烛。蹙绣华鞯,仙葩宝带,看即飞腾速。人生难料,一尊此地相属。

回首紫陌青门,西湖闲院,销千梢修竹。素壁栖鸦应好在,残梦不堪重续。岁月惊心,功名看镜,短鬓无多绿。一欢休惜,与君同醉浮玉。

夜游宫

宴罢珠帘半卷。画檐外、蜡香人散。翠雾霏霏漏声断。倚香肩,看中庭,花影乱。

宛是高唐馆。宝奁炷、麝烟初暖。璧月何妨夜夜满。拥芳柔,恨今年,寒尚浅。

夜游宫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夜游宫

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欲写新愁泪溅纸。忆承恩,叹余生,今至此。

蔌蔌灯花坠。问此际、报人何事。咫尺长门过万里。恨君心,似危栏,难久倚。

定风波

敧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

安得身闲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羇恨两相催。

采桑子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沉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风十四弦。

采桑子

三山山下闲居士,巾履萧然。小醉闲眠,风引飞花落钓船。

长相思

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尊谁与同。

长相思

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使江风,蟹舍参差渔市东。到时闻暮锺。

长相思

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官闲常昼眠。

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杜鹃。

长相思

悟浮生,厌浮名,回视千钟一发轻。从今心太平。

爱松声,爱泉声,写向孤桐谁解听。空江秋月明。

长相思

暮山青,暮霞明,梦笔桥头艇子横。苹风吹酒醒。

看潮生,看潮平,小住西陵莫较程。莼丝初可烹。

青玉案

西风挟雨声翻浪,恰洗尽、黄茅瘴。老惯人间齐得丧。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

故人小驻平戎帐,白羽腰间气何壮。我老渔樵君将相。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南乡子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它乡胜故乡。

南乡子

早岁入皇州,尊酒相逢尽胜流。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鬓秋。

蓬峤偶重游,不待人嘲我自羞。看镜倚楼俱已矣,扁舟,月笛烟蓑万事休。

南歌子

异县相逢晚,中年作别难。暮秋风雨客衣寒,又向朝天门外、话悲欢。

瘦马行霜栈,轻舟下雪滩。乌奴山下一林丹,为说三年常寄、梦魂间。

昭君怨

昼永蝉声庭院,人倦懒摇团扇。小景写潇湘,自生凉。

帘外蹴花双燕,帘下有人同见。宝篆拆宫黄,炷熏香。

柳梢青

锦里繁华,环宫故邸,叠萼奇花。俊客妖姬,争飞金勒,齐驻香车。

何须幕障帏遮。宝杯浸、红云瑞霞。银烛光中,清歌声里,休恨天涯。

柳梢青

十载江湖,行歌沽酒,不到京华。底事翩然,长亭烟草,衰鬓风沙。

凭高目断天涯。细雨外、楼台万家。只恐明朝,一时不见,人共梅花。

洞庭春色

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人。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难如人意,空丧天真。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鲙丝莼。且钓竿渔艇,笔床茶灶,闲听荷雨,一洗衣尘。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空怆神。何须更,慕封侯定远,图像麒麟。

秋波媚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秋波媚

曾散天花蕊珠宫,一念堕尘中。铅华洗尽,珠玑不御,道骨仙风。

东游我醉骑鲸去,君驾素鸾从。垂虹看月,天台采药,更与谁同。

风入松

十年裘马锦江滨,酒隐红尘。万金选胜莺花海,倚疏狂、驱使青春。吹笛鱼龙尽出,题诗风月俱新。

自怜华发满纱巾,犹是官身。凤楼常记当年语,问浮名、何似身亲。欲寄吴笺说与,这回真个闲人。

风流子(一名内家娇)

佳人多命薄,初心慕、德耀嫁梁鸿。记绿窗睡起,静吟闲咏,句翻离合,格变玲珑。更乘兴,素纨留戏墨,纤玉抚孤桐。蟾滴夜寒,水浮微冻,凤笺春丽,花砑轻红。

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空羡画堂鹦鹉,深闭金笼。向宝镜鸾钗,临妆常晚,绣茵牙版,催舞还慵。肠断市桥月笛,灯院霜钟。

桃源忆故人

斜阳寂历柴门闭,一点炊烟时起。鸡犬往来林外,俱有萧然意。

衰翁老去疏荣利,绝爱山城无事。临去画楼频倚,何日重来此。

桃源忆故人

栏干几曲高斋路,正在重云深处。丹碧未干人去,高栋空留句。

离离芳草长亭暮,无奈征车不住。惟有断鸿烟渚,知我频回顾。

桃源忆故人

一弹指顷浮生过,堕甑元知当破。去去醉吟高卧,独唱何须和。

残年还我从来我,万里江湖烟舸。脱尽利名缰锁,世界元来大。

桃源忆故人

中原当日三川震,关辅回头煨烬。泪尽两河征镇,日望中兴运。

秋风霜满青青鬓,老却新丰英俊。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

桃源忆故人

城南载酒行歌路,冶叶倡条无数。一朵鞓红凝露,最是关心处。

莺声无赖催春去,那更兼旬风雨。试问岁华何许,芳草连天暮。

浪淘沙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乌夜啼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乌夜啼

从宦元失漫浪,还家更觉清真。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

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翛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乌夜啼

檐角楠阴转日,楼前荔子吹花。鹧鸪声里霜天晚,叠鼓已催衙。

乡梦时来枕上,京书不到天涯。邦人讼少文移省,闲院自煎茶。

乌夜啼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乌夜啼

我校丹台玉字,君书蕊殿云篇。锦官城里重相遇,心事两依然。

携酒何妨处处,寻梅共约年年。细思上界多官府,且作地行仙。

乌夜啼

素意幽栖物外,尘缘浪走天涯。归来犹幸身强健,随分作山家。

已趁余寒泥酒,还乘小雨移花。柴门尽日无人到,一径傍溪斜。

乌夜啼

园馆青林翠樾,衣巾细葛轻纨。好风吹散霏微雨,沙路喜新干。

小燕双飞水际,流莺百啭林端。投壶声断弹棋罢,闲展道书看。

乌夜啼

世事从来惯见,吾生更欲何之。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

一枕苹风午醉,二升菰米晨炊。故人莫讶音书绝,钓侣是新知。

真珠帘

山村水馆参差路。感羁游、正似残春风絮。掠地穿帘,知是竟归何处。镜里新霜空自悯,问几时、鸾台鳌署。迟暮。谩凭高怀远,书空独语。

自古。儒冠多误。悔当年、早不扁舟归去。醉下白苹洲,看夕阳鸥鹭。菰菜鲈鱼都弃了,只换得、青衫尘土。休顾。早收身江上,一蓑烟雨。

真珠帘

灯前月下嬉游处。向笙歌、锦绣丛中相遇。彼此知名,才见便论心素。浅黛娇蝉风调别,最动人、时时偷顾。归去。想闲窗深院,调弦促柱。

乐府初翻新谱。漫裁红点翠,闲题金缕。燕子入帘时,又一番春暮,侧帽燕脂坡下过,料也记、前年崔护。休诉。待从今须与,好花为主。

破阵子

仕至千钟良易,年过七十常稀。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名不自知。营营端为谁。

幸有旗亭沽酒,何妨茧纸题诗。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不归真个痴。

破阵子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望梅

寿非金石。恨天教老向,水程山驿。似梦里、来到南柯,这些子光阴,更堪轻掷。戍火边尘,又过了、一年春色。叹名姬骏马,尽付杜陵,苑路豪客。

长绳漫劳系日。看人间俯仰,俱是陈迹。纵自倚、英气凌云,奈回尽鹏程,铩残鸾翮。终日凭高,诮不见、江东消息。算沙边、也有断鸿,倩谁问得。

清商怨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唐琬和词: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浑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相和大曲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东汉建安年间,当时的丞相曹操已经打败了盘踞在北方的袁绍,平定了整个北方。曹操便在许都城楼下大宴宾客,用来庆祝自己的胜利而归。曹操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