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的经部·纬书集成和子部·琴棋游艺分别收录了多少册古籍?*74
国学宝典》的经部·纬书集成和子部·琴棋游艺分别收录了多少册古籍74
目录
经部·十三经
1 《周易》 7卷.〔阮元校刻本〕
2 《尚书》 58篇.〔阮元校刻本〕
3 《诗经》 30卷.〔阮元校刻本〕
4 《周礼》 6卷.〔阮元校刻本〕
5 《仪礼》 17卷.〔阮元校刻本〕
6 《礼记》 49卷.〔阮元校刻本〕
7 《春秋左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8 《春秋公羊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9 《春秋谷梁传》 12卷.〔阮元校刻本〕
10 《孝经》 18章.〔阮元校刻本〕
11 《尔雅》 19卷.〔阮元校刻本〕
12 《论语》 20篇.〔阮元校刻本〕
13 《孟子》 14卷.〔阮元校刻本〕
经部·十三经注疏
1 《周易正义》 王弼等注、孔颖达疏 10卷.〔阮元校刻本〕
2 《尚书正义》 孔安国传、孔颖达疏 20卷.〔阮元校刻本〕
3 《毛诗正义》 郑玄笺、孔颖达疏 70卷.〔阮元校刻本〕
4 《周礼注疏》 郑玄注、贾公彦疏 42卷.〔阮元校刻本〕
5 《仪礼注疏》 郑玄注、贾公彦疏 50卷.〔阮元校刻本〕
6 《礼记正义》 郑玄注、孔颖达疏 63卷.〔阮元校刻本〕
7 《春秋左传正义》 杜预注、孔颖达疏 60卷.〔阮元校刻本〕
8 《春秋公羊传注疏》 何休解诂、徐彦疏 28卷.〔阮元校刻本〕
9 《春秋谷梁传注疏》 范宁注、杨士勋疏 20卷.〔阮元校刻本〕
10 《孝经注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9卷.〔阮元校刻本〕
11 《尔雅注疏》 郭璞注、宋邢昺疏 10卷.〔阮元校刻本〕
12 《论语注疏》 何晏注、宋邢昺疏 20卷.〔阮元校刻本〕
13 《孟子注疏》 赵岐注、宋孙奭疏 14卷.〔阮元校刻本〕
经部·其他
1 《韩诗外传》 10卷.〔四部丛刊影印沈氏野竹斋刻本〕
2 《春秋繁露》 西汉·董仲舒 17卷.〔乾隆卢文弨校本〕
3 《大戴礼记》 西汉·戴德 40卷.〔通行本〕
4 《白虎通义》 东汉·班固 10卷.〔道光陈立白虎通疏证本〕
5 《尚书大传》 西汉·伏生 3卷.〔皇清经解续编本〕
6 《周易集解》 唐·李鼎祚 17卷.〔学津讨原本〕
7 《古三坟》 17卷.〔汉魏丛书本〕
8 《六艺略》 西汉·刘歆 1卷.〔通行本〕
9 《易经原典》 1卷.〔通行本〕
10 《经传释词》 清·王引之 10卷.〔清嘉庆王氏家刻本〕
11 《尚书古文疏证》 清·阎若璩 14卷.〔眷西堂本〕
12 《孟子字义疏证》 清·戴震 14卷.〔微波榭丛书本〕
13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 清·刘逢禄 10卷.〔通行本〕
14 《经学历史》 清·皮锡瑞 10卷.〔清光绪三十三年湖南思贤书局本〕
15 《经学通论》 清·皮锡瑞 5卷.〔通行本〕
16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 22卷.〔通行本〕
17 《四书章句集注》 宋·朱熹 26卷.〔江宁局本〕
18 《宋本切韵指掌图》宋·司马光 2卷〔四库全书本〕
19 《中原音韵》 元·周德清 1卷.〔永乐大典本〕
20 《五经异义》 汉·许慎 1卷.〔皇清经解本〕
21 《春秋集传纂例》 唐·陆淳 10卷.〔嘉兴钱氏经苑本〕
22 《周官新义》 宋·王安石 16卷.〔四库全书本〕
23 《七经小传》 宋·刘敞 3卷.〔涵芬楼影印宋刊本〕
24 《大学衍义补》 明·邱濬 160卷.〔四库全书本〕
25 《国朝汉学师承记》 清·江藩 8卷.〔《粤雅堂丛书》本〕
26 《经义述闻》 清·王引之 32卷.〔皇清经解本〕
27 《今古学考》 清·廖平 2卷.〔通行本〕
28 《读书杂释》 清·徐鼒 14卷.〔通行本〕
29 《国故论衡》 清·章太炎 1卷.〔右文社〕
30 《方言》 西汉·扬雄 13卷.〔四部丛刊本〕
31 《说文解字注》 清·段玉裁 30卷.〔嘉庆二十年刊本〕
32 《广雅疏证》 清·王念孙 10卷.〔道光九年学海堂《皇清经解》本〕
33 《订讹类编》 清·杭世骏 6卷.〔通行本〕
34 《订讹类编续补》 清·杭世骏 2卷.〔通行本〕
35 《大学》 1卷.〔通行本〕
36 《中庸》 1卷.〔通行本〕
37 《马氏文通》 清·马建忠 10卷.〔清光绪三十年排印本〕
38 《纬书总汇》 郑文杰 1卷.〔通行本〕
39 《读全唐文札记》 清·仁和劳格 1卷.〔通行本〕
40 《庚辛之间读书记》 清·王国维 1卷.〔《王国维遗集》本〕
#能力训练# 导语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周文王的后代,属于音讹改姓为氏。下面是 考 网分享的国学宝典《百家姓》:花姓。欢迎阅读参考!
姓氏源流
源流一
始祖—宋微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周文王的后代,属于音讹改姓为氏。据史籍《百家姓》注:花氏“系出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氏者。”清朝学者段玉载在《说文解字·华注》中注释道:“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在文献《中国姓氏起源》中记载:“花氏又一支,是周文王的后代……唐朝以前,有华姓人以其与花字通用,且由于两者的发音是相近的,因此改为花氏。故花氏也就和华姓同出一源,后来到了唐朝时,字意稍微有了些区别,花更多地当名词用,漪枯,指客体的花朵,华更多地当形容词用,形容光华。所以花氏和华姓这时也渐渐有了区别。”
除史籍《述异记》、《通志》、《氏族》等载有南北朝时期有个民俗传说的女英雄花木兰外,正发现最早的花氏名人在唐朝,当时唐朝有一仓部员外郎,名叫花季睦,是最早出现在史书记载中的历史人物,之后出现了大将军花敬定等人。花氏族人大多尊奉花季睦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夷族,出自唐朝时期婆利婆利国与诃陵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花氏的起源,在历代典姓氏籍中记载皆不详,传说较多。宋朝学者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唐有花敬定,成都猛将有花卿,宋有尚书郞花尹。并引用《姓苑》的记载:“花氏出姓苑>,出自何氏。”而南北朝学者何承天在《姓苑》上也确实记载:“花氏源于何姓。”至于何氏为什么改为花氏?却没有任何可蒸之辞。近有学者说是因为读音相近,因此才改为花氏的。实际上,在魏、晋朝以前,汉文字中几乎没有花字,只用蘤字,后按同音字通用华字。
在典籍《唐韵古音》中考证:“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见于书,晋以下书中闲用花字,或是后人攺易。唯后汉书·李谐·述身赋>曰:‘树先春而动色,草迎岁而发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艺之英华。’花字与华通用。而五经、诸子、楚辞、先秦、两汉之书,皆古文相传,凡华字未有攺为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余,颁之远近,以为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晋以下之新字乎!”
而据本书考证,关于“读音相近而出何氏”之说有得商榷:今音“花”、“何”二字,一为开口音,一为嘬口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音近”。而在隋、唐时期,“花”字读音为“hē(ㄏㄜ)”,即“诃”,在各类音韵学典籍中常用“诃”字协助注音,偶用“呵”字注音者。而“诃”这个姓氏确有,出自隋、唐时期官称以及诃陵国。在史籍《隋书·婆利国传》中,就记载有:“官曰独诃邪拏,次曰独诃氏拏。”婆利婆利国,就是今天的文莱达鲁萨兰国,简称文莱。独诃邪拏,就是其时国中宰相;而独诃氏拏,则是一般大臣的统称。在隋炀帝杨广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婆利婆利国曾遣使朝贡,以后遂绝,但臣子国人常有往来通商者,留居东南沿海地区者,按汉俗以官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今福建漳州仍有其后裔子孙,称诃氏、花氏,读音作hē(ㄏㄜ)。
在《唐书·地理志》中也记载有地名:“广州东南海中有诃陵国。”按史籍《新唐书》的记载,“诃陵国有文字,有星历,王居阇婆城,其祖延吉东迁至婆露伽斯城,属国二十八。”诃陵国,就是唐朝佛教史册中所记载的诃陵洲:“益州成都僧人会宁于唐高宗李治麟德中期(公元664~665年)泛舶至诃陵洲停住三年,与诃陵国多闻僧若那跋陀罗共同译出《大般涅槃经》后,令小僧运期赍经送归唐王朝京师长安,唐高宗大喜,特赠小绢数百匹,重诣诃陵,将赠品报与若那跋陀罗。”诃陵国,就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亚。后两国密切佛教往来,互通商埠,有大量的诃陵国人留居唐朝时期的中原、沿海地区,按汉俗以国名为姓氏,称诃氏、花氏,世代相传至今。今福建泉州、海南琼州、广西北海等地区仍有其后裔子孙。
该支花氏的正确读音作hē(ㄏㄜ),今音讹读作huā(ㄏㄨㄚ)亦可。
源流三
源于女真族,出自宋、金时期女真孛术鲁·久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金国时期,南宋皇族闽冲郡王赵范属下范用吉改为花氏,其后代子孙穗世代称花氏至今。范用吉,本名为孛术鲁·久住,女真族孛术鲁氏。孛术鲁·久住起初归入南宋,在北伐主帅、南宋皇族闽冲郡王赵范属下。他以聪慧计谋擅长,故更汉族姓名为范用吉。赵范因他姓范,触了自己的名讳,因而时常斥之,但范用吉犹应对如故。赵范良久方悟,发现他所处之事与自己的意愿非常相符,遂擢升其为亲信,言听计从,略不加疑,并易其姓氏为花氏,并晋升他为太尉,派去镇守均州(原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今已淹没在丹江水库之下),此后称花用吉。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农历3月,花用吉杀了均州长吏,送钱粮于蒙古军,遂因而北归于蒙古大元帅孛儿只斤·窝阔台帐下。不料,花用吉自己的家人却诬告他是南宋细,欲反叛,因此被一直十分嫉妒他的同列(归顺蒙古的女真官员)不加甄别,即借机所害。
在花用吉被杀害后,其后裔子孙以其宋赵皇家所赐之汉姓“花”为姓氏,世代称花氏至今。
源流四
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富珠哩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富珠哩氏,亦是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孛术鲁部,以姓为氏,满语为FujuriHala,世居富珠理,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在元朝时期,孛术鲁部族人即有改汉姓者,到明末清初以后多冠汉姓为花氏、鲁氏、范氏、富氏等,花氏一族与第四个渊源中的孛术鲁·久住(范用吉、花用吉)有密切关联。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额玉特氏,亦称额岳特氏,世居察哈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yot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额玉特氏多冠汉姓为花氏。
源流六
源于回族,出自,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文献《中国回族大辞典》中的记载:“花氏为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一带。”
源流七
源于傣族,出自明朝时期云南土著傣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朝时期,地方官府将世居云南地区的傣族按其生活习性和衣着划分为花傣、旱(山)傣、水傣。花傣,亦称花腰傣的简称,主要是居住在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两县的以衣着为表征的一种傣族称谓(傣雅、傣洒、傣卡、傣仲)的一种称谓。因其服饰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特别是服饰的腰部彩带层层束腰,挑刺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樱穗、银泡、银铃而名之为“花腰傣”。自唐朝以来,傣族已自称“傣”。花腰傣的名称最早见于清朝,当时将“百夷”记载为“摆夷”,把德宏州为主的傣族为“旱摆夷”,明朝时期则称为“大百夷”;将西双版纳州一带的傣族称为“水摆夷”,明朝时期则称为“小百夷”;居住在红河中游的傣族就称为“花摆夷”。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撰著的《新平县志·民族》中记载:摆衣性儒,居炎瘴地,喜浴……分沙摆、旱摆、花腰摆、苦菜花摆四种。其文中所提的“摆衣”,就是今天新平境内红河流域的花腰傣的前身,直到今天,当地的老百姓还一直延续着这种叫法。
在花傣的族人中,有在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以民族称谓流改为汉姓花氏,世代相传至今。[2]
得姓始祖
周文王(源自何氏)、宋微子(源自华氏)、花季陆。
花姓始祖—周文王
主要有三个说法:
一是依照《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花姓的始祖是唐代仑部员外郎花季陆。
二是《通志·氏族略》一书中指出:花氏,出《姓苑》是以植物名为氏,望出东平。
三是花姓也有由他姓改成的,据《姓氏考略》上有关于“金代的范用吉改姓花”一事的记载。由此看来,花氏起源于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望族居东平郡(今山东省东平县一带)。花氏后人多尊花季陆为花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花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已经名列第二百八十五位,人口约二十二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13%左右。
据史籍《姓苑》上的记载,花氏起源于何氏,至于为什么改为花氏,已经不可考。有说法是因为读音相近,因此才谐音改氏,不过此说在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花姓于正史出现是在唐代,除骁通过人,曾讨平四川段子璋谋反,而大诗人杜甫所赞美的上元年间的名将敬定外,尚有《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的仓部员外郎花季陆。据《姓氏考略》所载,花姓望出东平,望即郡望或地望,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说明花姓之发祥也应在今山东东平县,换言之,后世各地的花姓人家,很可能都是从该地繁衍出去的。
唐末五代时期,北方动荡,民不聊生,北方民众南迁甚众,花姓亦概莫能外,他们播迁于四川、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宋元之际,花姓除遍及北方大部分省份外,在江南之地的分布已日趋扩大,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均有花姓入居。
明初,山西花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此后花姓逐渐播及广西、云南、贵州以及北方之辽宁,并有沿海之花姓入迁台湾。
清康乾年间以后,山东等地之花姓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北三省及内蒙之东北区。
清嘉庆年间以后,繁衍于贵州贵阳的花姓甲第连翩,荣登龙虎榜,极大的壮大了西南花姓的声望。
如今,花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辽宁等省多此姓,其一省之花姓约占全国汉族花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花姓后裔分布于苏、鲁、豫、皖、冀等地。[2]
郡望堂号
郡望
东平郡: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辖七县,包括今山东济宁、东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废黜。北宋朝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以郓州为东平府,治所在须城(今山东东平)。明、清两朝为州。民国时期废州改为县。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丁巳,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丙子,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
汉朝景帝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丁卯,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在后晋天福三年(戊戌,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庚申,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甲戌,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堂号
东平堂:以望立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亦称汴梁堂、大梁堂、汴京堂。[2]
花云堂
家族名人
花姓名人多骁勇之将,是故后世一些传奇演义中多杜撰花姓将领,除花无缺,女将花木兰外,还有《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以及一些戏曲作品中的花姓悍将。
花木兰:改易男装代父从军的孝女。西汉初毫(今河南商丘东南)人。改易男装代父从军的孝女。古乐府有木兰诗咏其事。姚莹康□纪行以为北魏人,宋翔凤过庭录以为隋恭帝时人,程大昌演繁露以木兰诗中有可汗大点兵语。则以为非隋即唐之人。姓氏不可考,或以为姓花。
花木兰
花润生:福建邵武人,明代官吏。永乐二年进士,中第二甲九十一名,任古田知县,有政声,擢提学佥事。工诗文,有《介轩集》。
花惊定:一作花敬定,唐代将领。骁勇过人,肃宗上元初段子璋反于蜀,时崔光运为成都尹,惊定为牙将,讨平之。既诛子璋,惊定将士大掠东蜀,肃宗罢光远职。
花云:凤阳府怀远(今属安徽)人,明初将领。貌伟而黑,骁勇绝伦。从朱元璋于临濠,将兵略地,屡建奇功,累擢行枢密院判,守太平。陈友谅来攻,城陷被执,不屈死。吴元年追封东丘郡侯。
花茂:庐州巢县(今属安徽)人,明初将领。从朱元璋定江左,灭陈友谅,平山西、陕西,积功授武昌卫副千户。征西蜀,进神策卫指挥佥事,调广州左卫,累进至都指挥使。
花英:花茂子,明代将领。果毅有父风,以军功为广东都指挥使,有声永乐中。
花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洪武十八年进士,中第三甲五名。
花上苑:四川南充人,明崇祯四年进士,中第三甲七十五名。花尚:镶蓝旗人,清康熙十二年进士,中第三甲八十一名。
花连布:满洲镶黄旗人,清代将领。充健锐营前锋,历官火器营鸟枪护军参领、武昌守营参将、贵州安笼镇总兵。乾隆六十年,从福康安镇压苗民军,升贵州提督。次年,以深入穷追,中石坠涧死。
花沙纳:蒙古正黄旗人,清代大臣。道光十二年进士,中第二甲十二名。历编修、工部、户部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咸丰间历署都统、理藩院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奏请停捐纳举人、生员成议,酌行钞法。官至吏部尚书。
花杰: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清嘉庆四年进士,中第二甲三十五名。
花铭:贵州贵筑人,清光绪十六年进士,中第三甲一百四十二名。
花向辉:邯郸曲周人,现代作家,笔名:金夜星,著有《千山未了情之红尘路》《无敌枭雄之千山未了情》《栖溪小筑之浪子归来》等多篇作品。
花姓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源自华氏;望出东平:全联典指花氏的源流和郡望。
东平世泽;尚书家声:上联典出花氏的郡望。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花伊,官沿书郎。
成都猛将;怀远英侯: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花敬定,骁勇过人。上元初年,段子璋在蜀叛乱,当时崔光远任成都尹,花敬定为牙将。他率兵征讨,一举获胜。杜甫作《赠花卿歌》诗有句:“成都猛将说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怀远人花云,相貌魁伟,勇猛过人,随朱元璋作战,攻城略地,屡建奇功。官枢密院判,镇守太平,陈友谅来攻,他被抓获,奋身大呼,捆绑他的绳索断裂,夺刀杀敌五六人,寡不敌众,被碎尸。
勋称怀远;誉满成都: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花云,安徽怀远人,将兵略地,屡建奇功。下联典指唐·花敬定平蜀乱,杜甫《赠花卿歌》云》“成都猛将说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
花纶状元;木兰英雄:上联典出《词品》载:杭州花纶《人名》年十八,黄观榜及第三人。初读卷,宫进卷以花纶第一,练子宁第二,黄观第三。御笔改定以黄观第一,练第二,花第三。南京谚有“花练黄,黄练花”之语。故后人仍以花状元称之。下联典出南北朝时期的女英雄花木兰,因为父亲年老,她扮男子替父亲从军。
七言通用联
高贤合捻黄粱梦;诗圣独吟花卿歌:上联典出元朝时期的戏曲家花李郎,名号不详,籍里无考。为元朝戏曲演员刘要和婿。时人称他为花郎学士。尝与马致远等合制《黄粱梦》杂剧。《录鬼簿·贾仲明补词》载:“元贞书会,李时中、马致远、花李郎、红字公四高贤合捻《黄粱梦》。”下联典出唐朝时期的猛将花敬定。四川段子璋叛唐,他任平叛军牙将,骁勇过人,平息叛乱。诗圣杜甫曾为他作《赠花卿歌》。
润生自有介轩集;茂将独列功臣录:上联典出明朝时期的诗人花润生,字蕴玉,邵武人。永乐进士。初为古田令,吏绩甚著。有《介轩集》。下联典出明朝时期的名将花茂,巢县人。因有战功,累官都指挥使,名列功臣录。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义侍保孤,幸逢雷老;孝女代戍,愿易男装: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花云守太平时,陈友谅来攻城,花云妻郜氏料定其夫必死,便把三岁的儿子托付给侍子孙氏,自己投水而死。花云被俘后,孙氏抱小儿逃走,路上见一老人自称雷老,把孙氏及小儿带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赐小儿名炜,又要赏赐雷老衣物时,人已不见了。下联典指文学故事人物花木兰,北朝民歌《木兰诗》的主人公。说少女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十二年,胜利归来,塑造了一个坚强勇敢的女英雄形象。
怀远英侯,建奇勋于明朝;成都猛将,垂美誉于唐诗:上联典出明朝时期的猛将花云,怀远人。骁勇绝伦,为明王朝将兵略地,屡建奇功,升行枢密院判,守太平。下联典出唐朝时期的猛将花敬定。四川段子璋叛唐,他任平叛军牙将,骁勇过人,平息叛乱。诗圣杜甫曾为他作《赠花卿歌》。
国学宝典浏览典籍步骤如下:
1、进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界面,有两种登陆方式,一种是手机扫码下载APP;一种是在线注册然后登陆,下面我们介绍注册登录的方法。
2、输入手机号,自设密码,输入识别码,等待手机短息传来的验证码,输入验证码点击“立即注册”。提示成功后,到登录界面登录。验证码处要点一下输入框,右边才会显示验证码,输入后登录成功。
3、进入登录界面后,左边一列就是你想看的领域,我们点“古籍”,然后点“宋人文集”进入界面。
4、可索引要读的书名,或直接在右侧点书名,我们直接点“河南集”跳转界面后点击“在线阅读”就可以饱读古籍了。
国学宝典: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老子》、《庄子》、《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
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
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国文化的时代,我们父母更应慎重选取培育幼儿的适当文化知识,从纷繁的文化杂烩中给我们孩子最好的、最纯的、最精的。而国学,我们五千年文化精髓,是我们孩子成才的必备,是我们父母给与孩子最有爱心、期待、价值的丰硕礼品。
国学人生
北宋理学家程颢有一首的《秋日偶成》诗:“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首诗抒发了一位历经世故、学问洞达的哲人“胸怀宽敞、超越世俗、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长存,生生不息的人文话题,在今天也是常谈常新的话题。唐人诗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古往今来,只要人类还存在,人生境界就是无法规避的问题。不是吗面对今天中国触目惊心的价值荒芜与人文缺失,我们依然要时时对人生境界论作出探索与回应。
谈到人生境界中的“境界”一词,在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用,比如我们批评一个人道德水平低,往往说他(她)境界低;说这个人道德高尚,则称赞他境界高。“境界”这个词横贯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王国维写过一本名著《人间词话》,其中的主要范畴是“境界”,王国维在这本书中强调人生境界是文学境界的前提,没有人生境界是写不好诗词的。从王国维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人生问题,而人生境界则是中国传统学术孜孜以求的人文情怀。我以为,中国文化视野中的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性的统一,大体上有着这几方面的内容:
人生境界论的第一个方面,是关于人格的学说。在传统文化中,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西方人比较强调人格的表演性,认为人的内在想法与外在的表现可以有两面性,不一定要做到内外统一,他们比较重视人的隐私性,大约也是出于这一点;而中国人自古至今,较多地从道德的层面上去看待人格现象。中国古代虽没有人格这个名词,但与此相关的“格”的概念早已有之,儒家经典《礼记·缁衣》中有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这里所说的“格”也就是指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从孔子到思孟学派的《中庸》、《大学》,推崇的是内心的真诚无伪,慎独养心,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最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两面派。所谓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德境界。这种道德境界的高低,建立在人生观的基础之上。中国古代的思想学说,大部分是教人如何做人的学说,当然也就涉及人格境界的问题。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就是一种有着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与坚定意志能力,达到了与天地并流,与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易传》上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这种坚毅厚重人格境界的写照,一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
同时,人生境界还与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相联系,它并不玄虚,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这些道德底线是不会改变的。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中,一所学校的房屋倒塌了,一位老师全身趴在桌子上面,牺牲自己的生命,救下了桌子下面的四名学生。而在同时的另外一个地方,有一个教师则在地震时扔下学生自己首先逃走,事后还恬不知耻地在一群“后现代”的鼓噪下自我炒作,但两相对照,人生境界有天壤之别,这是不争的事实。
人生境界论第二个方面指心灵境界。没有心灵火光的照亮,也就达不到人格境界的高尚。按丁福宝主编的《佛学大辞典》的解释,“心之所攀援游履者谓之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心灵所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做“境”,即境界,它是指对于世俗利益的解脱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道德的境界有三种,第一种是了解与知道,第二种是喜好,第三种才是乐以为之。这分明说的是三种道德境界的依次攀登升华。孟子在论述人格境界时曾经说过:“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这种人格境界的划分依据其实就是尽心而知天,具有心灵体验意义,接近宗教信仰。
《周易》的人生智慧漫谈
作者:林晓平
被奉为儒家六经(国学经典)之首的《周易》“事简而意深”,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智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张居正对《周易》爱不释手,“座中置一帙常玩之”,并宣称“至圣人涉世妙用,全在此书”。《周易》的人生智慧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自强不息”的人生之道
对天地、自然的观察与取法是八卦创设、《周易》成书的基础。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天道运行图:“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继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易·系辞》)
《周易》强调,人应“与天地合其德”,“人道”应符合“天道”。由此生发出一句千古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作为《周易》所倡导的人生之道,主要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刚健”。“刚健”即刚强、雄健,它为《周易》所推重,频繁地出现在书中各处,如“刚健而文明”“刚健而不陷”“动而健,刚中而应”“健而巽,刚中而志行”“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等等。必须指出的是,《周易》所提倡的“刚健”,并不是指那种没有限度的刚强。根据其“极则反”的思想,刚强过头就容易折断,因而“刚健”应是适度的、恰到好处的,亦即它所强调的“刚中”“刚健中正”。
第二层意思是奋斗不已。《周易》认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甚至枯杨都可以“生梯”“生华”(《易·大过》)。《周易》以64卦象征万事万物,而64卦的排列顺序却有些令人费解:“既济”排在第63位,而“未济”则列在第64位,亦即最后一个卦位。其奥妙与深意乃在于揭示这样一个道理:自然与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永无止境的开放系统,因此人也需要不断进取。《周易》还认为,即便身处困境,人们仍须不懈努力。《困》卦卦象是上“兑”下“坎”,坎为水,兑为泽,水在泽下,即意味着泽中无水,因而泽中生物处于困险之境,故名该卦曰:“困”。《易·困·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这便是要求人们在困境中不能丧失信心,而应奋斗不息,甚至舍弃生命以求实现理想。这种“自强不息”的追求,不仅是指导人生的大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明时”“变通”的处事法则
人生在世,为人处事颇为不易,故而《周易》在处事方面提出了“明时”与“变通”这两条重要法则。“时”在《周易》中屡被叙及,例如,《乾·九三》曰:“与时偕行”,《乾·上九》曰:“与时偕极”,《丰·彖》曰:“与时消息”,其他还有“时发”“时变”“随时”“对时”“时义”“时用”等等。《周易》认为,处事要“明时”,务必考虑到“时”的因素,“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明时”观念给我们以多重启迪,其一,做事要合时宜。要认清时势,识时而行,顺时而为,做无愧于时代之事。其二,做事要讲时效。要珍惜时间,讲求效率做有益且有效之事。其三,做事要重时机。时机,无论是对于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了时机就增加了胜算、靠近了成功。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善于把握时机的人才能成功。
“变通”是《周易》的重要思想,也是它强调的一种处事方法。这种变通思想基于其变化观。《周易》本身就是一部充满变化思想的书。首先,从书名来看,“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孔颖达《周易正义》)程颐说:“《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周易程氏传》)朱熹的解释更加明了:“《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变易之义,故谓之《易》。”(朱熹《周易本义》)其次,从《周易》的爻、卦及其组合来看,爻和卦是《周易》的主要元素,爻分阴、阳两种,分别以符号“--”“—”来表示,以三根爻上下排列组合,生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经卦,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事物。将八经卦中的相同或不同的两卦任意上下排列,共可得64别卦,这64别卦分别代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及其变化。“爻者,言乎变者也”,而卦既是爻组合变化的结果,也演绎着变化之意,其中,“变卦”是《周易》预测过程中的一种方法,同时也表明了卦的变化属性。
《周易》的变通思想建立于其变化观的基础上,又蕴含着新的内容。何谓“变通”《易·系辞》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又说:“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因此,变通即通过变化以达到通畅之意。“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不仅重视变通的功用,而且强调合乎时宜的变通:“变通者,趋时者也。”“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易·系辞》)出于这一思想,《周易》对的“汤武革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革·彖》)在人生旅途中,当我们在事业、工作、生活上遇到原有方式经事实证明行不通时,就应该“毋必、毋固”(《论语·子罕》),适时地进行总结和变通,这是《周易》给予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
寓意隽永的“警世通言”
《周易》于人生既有正面的激励之语,也有睿智的警世之言,兹举数例如下。
“亢龙有悔”。《乾》卦中,以龙来比喻君子,从初爻到上爻,描述了“龙”从潜伏到现于田、跃于渊、飞于天以至到“亢”的极高的过程,以此来比喻人的事业由小到大,地位从低到高的境况。值得注意的是,“龙”从潜伏到飞于天,其爻辞或为“无咎”,或为“利”等,而到了“上九”的位置时,却出现了“上九,亢龙有悔”的推断。悔即有过失、不幸的意思。为什么“亢龙有悔”《易·乾·文言》解释说:“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又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因此“亢龙有悔”带给我们的训诫是:第一,人居高位时,易脱离群众,出现“高而无民”的情况,宜戒之;第二,高位,既是权力集中的中心,也常是矛盾集中的焦点,往往会“高处不胜寒”,宜慎之;第三,高位往往与成功、名气、鲜花相伴,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而成为“有悔”者,宜警之。
“履霜坚冰至”。履,践也,人在履霜之时,寒冬将临,坚冰将至。这句话表面说自然,实际论人生,寓意非常深刻,生动诠释了人事之吉凶皆由“渐”而来。对此,《易·文言·坤》予以进一步解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强调“渐”和“积”这两个概念,并进而提出“知几”的观点:“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便是警示我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需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谦,亨,君子有终”。在这里,“谦”是指谦虚,“亨”是指亨通,“终”是好结果的意思。说明只要谦,就能亨通获得好的结果。《周易》分别从天道、地道、神道、人道来说明“谦”的道理:“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谦·彖》)翻开历史长卷:商汤、周文王、唐太宗等名君谦卑谨慎、礼贤下士,或取得天下,或赢来王朝的长治久安;而商纣王、隋炀帝等人因骄横专断,暴虐臣民,致使强盛的王朝毁于一旦。在漫漫人生路上,有多少人因谦虚谨慎、自强不息而终成大业;又有多少人因目空一切、骄傲自满而断送前程。这是《周易》给予我们的重要警示。
‘’
什么是国学经典文化
作者:剑啸
国学,又称为“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其内涵包括了历史文化与艺术特征的各类学科,具有历史性、延续性、民族性和国家性。
具体来说,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学、史学、医学、数学、伦理学、宗教学、礼俗学、考据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以及书画、音乐、戏剧、星象等(《四库全书》包含了国学的主要内容,共分经、史、子、集四部)。国学以先秦诸子和儒家哲学为主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法家思想、兵家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和杂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和社会,如何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观念。这种观念和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华人社会,也影响着当今世界。
国学的宗旨,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立太平。”
国学的当代价值,是深远无量的。学习推广国学,有利于唤起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有利于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精神面貌,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和兴盛。
中国古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幸运礼物,也是民族文化经过风雨洗礼后留下来的宝贵薪火。即使人类已经步入电子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发明不断涌现,但是传统文化依然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为什么只有中国生机盎然,永不衰竭在西方列强瓜分世界时,为什么许多国家消亡或被吞并了,而中国却历经劫难屹立不倒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有悠久深邃的传统文化,有儒道思想和龙的精神,其精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
国学对于育人、治国、理政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进行国学教育,是国家的需要,民族的需要,也是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作为中国人,不懂自己的国学是遗憾的。因此,要通过每个人的努力,使我们的国学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姓氏源流
1、相传在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相当多。相传周族与商族的首领高辛氏次妃为常仪,以善占月之晦、朔、弦、望。《帝王纪》说她是帝喾之次妃,生帝挚。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的记载,常先曾被黄帝任命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这是见于史载的最早的常姓。清人张满《姓氏寻源》说:“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宜出于此。”黄帝所居之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帝喾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市,故中国最早的常姓出于河南。因此,常姓应该说五千年前就有了,是为河南常氏。
2、出自姬姓,以邑为氏,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卫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的始祖。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常氏出自姬姓。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卫国于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又于前209年为秦所灭。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卫康叔把他的一个儿子封邑在常(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卫国灭亡后,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邑为氏姓常的,史称常姓正宗。同时,也不能排除殷商后裔有改姓卫或常的。是为山东常姓。
3、另一支"常"姓出自战国时吴国公族之后裔,也源于姬姓,即南宋罗泌《路史》所云“吴后有常氏”。吴国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大伯和仲雍,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但吴国公族后代何人何时因何而得为常氏,未见古籍记载,尚待进一步考证。据《姓氏考略》所载:“吴后有常姓”,是为江苏常氏。
4、出自恒姓,为避讳改姓。北宋真宗名赵恒,古时“恒”“常”义相近,故因避皇帝讳,改恒姓为常。恒姓本是楚国公族恒思公之后,此即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恒氏避宋讳亦改为常”,主要繁衍于今江苏省东海沿岸一带。
二、战国末年,常姓主支便繁衍于今河南、河北南部等地,并已散居于大江南北。汉初有一支常姓迁入山西,形成以太原郡为中心的一大望族。同时,山东西部常姓起源地也形成了一大望族。汉末至三国时,常姓有一支迁入四川。魏晋南北朝时,有常姓迁入甘肃。隋唐时,新丰(今陕西临潼)人常衮迁居福建。宋代,常姓已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并有常姓迁居福建、广东,最后到达云南、贵州等地。至明清,常姓已广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清代以后,又有部分满族人融入常姓。从历代繁衍迁徙情况看,常姓在北方的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甘肃分布最广,江苏、四川、浙江次之。
三、郡望堂号
堂号“知人堂”:唐朝常何,贞观时为中郎将。太宗要百官上书议论国事,常何是武人,不会写,只好请门客马周代写了三十多条。太宗看了很高兴,表扬常何写的好。常何不愿偷功,就告诉太宗说:“我不识字,这是门客马周代写的。”太宗马上封马周为监察御史,并表扬常何知人,赐予绸缎三百匹。常姓又以“太原”为堂号。
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秦时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相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县,大致为今山东西部地区。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涉县西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
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元鼎后相当今甘肃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及大东河、大西河流域地区。东汉移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姓氏源流
喻(Yù)姓源出有三:
1、出自俞姓,为远古黄帝时代医官俞柎,被赐姓喻氏。据《姓苑》载,远古黄帝时,有个医官叫俞柎,他就是喻姓的祖先,俞柎的后代相传姓俞。到南宋建炎(1127-1130)时,俞姓的后代有个叫俞樗,聪明好学,举为进士,精通世故,无所不知,皇帝喜欢他佯佯知喻,就将喻姓赐给他,他的子孙就相传姓喻,称为喻氏。
2、喻姓源于谕姓,为春秋时郑国贵族的的代。《通志略·氏族略·五》载:“今喻氏多作谕氏”。谕姓改为喻姓始于西汉,始祖为苍梧太守谕猛,以谕定与喻字形相近,读音也往入混淆难分,喻字又比谕字少四笔(指繁体),遂改为喻姓,谕猛的后代,在汉代并未全部改为喻姓,直到东晋,还有谕归,作过曲气阜令,他也是谕猛的后代。到谕归改为喻归之后,世上再也没有谕姓了。
3、出自芈姓,源自俞豆氏与喻姓合并为一。《通志·氏族略》载:俞豆氏“芈姓,楚公子食采于南阳豆亭,因氏焉”。俞豆氏已与喻姓合并为一,称为喻氏。
得姓始祖:俞柎。据《周礼疏》记载:“黄帝臣有医官俞柎,当为俞姓之始。”俞柎,黄帝臣,善医术。据《淮南子》、《韩诗外传》、《说苑》等书中均有其事迹记载,或作“俞跗”、“逾跗”、“臾跗”。《说苑》云:“俞逾柎之为医也,搦脑髓,束肓莫,炊灼九窍,而定经络,死人复为生人。”俞柎的后代相传姓俞,称为俞氏。到了南宋建炎时,俞姓的后代有个叫俞樗,聪明好学,举为进士,精通世故,无所不知,皇帝喜欢他佯佯知喻,就将喻姓赐给他,他的子孙就相传姓喻,形成了些支喻氏。故喻氏后人奉俞柎为喻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缺)喻姓在大陆和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起源于春秋时期,据说是郑国贵族的后裔。发展和演变:东汉时期,苍梧太守谕猛改“谕”为“喻”姓。到了,东晋时期,喻猛的后裔谕归,也改姓“喻”姓,从此,史书上再也没有出现过谕姓,到了晋代,全都改成了“喻”姓。据《姓苑》载,南宋建炎进士俞樗,就是俞柎的十六世孙。博学多才,又有误解人之目,皇帝因而赐为喻。谓其晓喻一切。分布在江西、湖南、江苏、浙江。在宋朝时候,宋朝人俞樗,进士出身,多才多艺,是梁俞药的后代。被皇帝赐姓为喻。现在喻姓的主要一支。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河南、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安徽等地。喻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河东(秦初置。在今天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江夏(汉高帝置。相当于今天湖北省武汉一带),南昌(汉代豫章郡治,隋为洪州治,五代南唐及明、清为南昌府治,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三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喻姓世称河东望,江夏望,南昌望。
历史名人
谕猛,字骄孙,后汉人,为薛令,和帝永元己丑(公元89年)升苍梧太守,为清白吏,郡人称之。改姓喻,为喻姓第一大支始祖。
喻合:字匡孙,好学不慕荣宠,隐居庐山北阜,布衣蔬食三十余年,晋武帝征召入相,不起。
喻药:南朝梁时,梁武帝重用士族,赐安州刺史俞药为喻姓,这是喻姓的开始。喻药本为南昌人,后迁徙到严州(今浙江省建德东北)。喻药的第十六世孙喻樗为南宋学者,被皇帝赐姓为喻。
喻凫:字坦之,号均羽,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进士,乌程令,曾与唐代名诗人李商隐、方干、无可等唱和,有诗集一卷传世。
喻皓,北宋初建筑家,浙东人,特别擅长建塔。他在负责建造开封开宝寺塔时,考虑到开封地处平原,多西北风,就在建塔时使塔身略向西北倾斜,以抵抗主要风力。在建造杭州梵天寺塔时,他又科学地解释了木塔的稳定问题。他所著的《木经》三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专著,现已佚。
喻樗:字子才,号湍石。南宋时,为人性直好议论,赵鼎与语奇之,荐授秘书省正字。以下主和议出知舒州怀宁县,通判衡州致仕。秦桧死,起为大宗正丞,转工部员外郎,知蕲州,孝宗即位,用为提举浙东常平,以治绩著称。喻樗善识鉴,尝言沈晦、张九成进士当第一,后果然。有《中庸大学论语解》、《玉泉语录》。
喻侃:字伯经。婺州义乌香山(今义乌东河乡)人。义乌文人喻良弼之侄。进士出身,为官清廉勤政,然仕途坎坷。致仕后,闭门著书立说,著述颇丰。喻侃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泽厚绵长。自喻良倚、喻良能兄弟同科登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上第后的六十年间,一门六进士,成为南宋时期喻氏家族引以自豪的荣耀。
喻时:明代光山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仕至南京兵部侍郎,《明史》有传。
喻昌:字嘉言,清朝新建人。读书研究医术,于清朝初年成为名医。治疗多奇中。在研究《伤寒论》方面有许多新发现,著成《尚论篇》,又著有《医门法律》,根据治病的实例写成《寓意草》,这三部书合称《喻代医书三种》,为中医著作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时年80岁,预知死期,坐论而逝。
喻汝砺,字迪儒,号三嵎,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进士,官礼部员外郎,直秘阁学士,张邦昌僭立,趣百僚入贺,汝砺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号扪膝先生,著有《扪膝稿》等。
喻惠洪:一名德洪,字觉范。宜丰县桥西乡潜头竹山里人。宋代诗僧,俗姓喻(一作姓彭)。自幼家贫,14岁父母双亡,入寺为沙弥,19岁入京师,于天王寺剃度为僧。当时领度牒较难,乃冒用惠洪度牒,遂以洪惠为己名。后南归庐山,依归宗寺真静禅师,又随之迁靖安宝峰寺。惠洪一生多遭不幸,因冒用惠洪名和结交党人,两度入狱。曾被发配海南岛,直到政和三年(1113年)才获释回籍。惠洪精通佛学,长于诗文,著述颇丰,尤以《冷斋夜话》最。成语“满城风雨”、“脱胎换骨”、“大笑喷饭”、“痴人说梦”等典故均出于此书中。宜春历代诗人的诗作,仅惠洪的《秋千》诗被收入《千家诗》中。其题于宜春城北崇胜寺的一首咏竹诗,深得黄庭坚等历代诗家赞赏,以宋诗精品被收入《宋诗鉴赏辞典》。
喻茂坚:明代官吏。重庆市荣昌县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授南京铜陵知县。数年后调任浙江临海知县,力革溺死女婴之陋习。正德十四年(1519年)任福建监察御史。嘉靖元年(1522年)巡抚陕西,平定总兵李隆之乱。嘉靖二年(1523年),巡抚河南、直隶时,严惩贪官污吏,有政绩。历任山西布政使、郧阳巡抚、应天巡抚等职,其间参与镇压各地农民起义。任淮阳总督负责漕运期间,节省修漕经费白银10万余两,代纳庐、凤、淮、扬4府百姓水荒积欠钱银18万两,升任南京刑部侍郎。后秉公查处楚世子英耀杀父一案,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升任刑部尚书。因上疏营救谏官夏言,弹劾相严嵩,触怒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冬辞官还乡。还乡后倡议并主建荣昌乐雅书院。在刑部任内曾主持编纂《问刑条例》。
郡望堂号
1、郡望
喻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主要郡望有:
苍梧郡:汉置苍梧郡,治广信(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辖境本兼有湘粤各一部。南朝时仅辖今梧州一带。隋唐苍梧郡即封州(隋)、梧州(唐)。
南昌郡:汉代豫章郡治,隋为洪州治,五代南唐及明、清为南昌府治,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江夏郡:汉高帝置。辖境相当于今天湖北省武汉一带。治所现在湖北省云梦县,此支喻氏为谕猛之后。
严陵郡:唐严州治今桐庐西北,严州以严子陵居此而得名严陵郡。宋以睦州为严州,治建德(在今浙江省建德市东北)。明清为严州府。民国建德县治在旧府治。1958年西迁今治。此支喻姓为俞药之喻。
钱塘郡:秦置钱唐县,在灵隐山麓。南北朝时代的陈祯明元年(公元587年)置钱塘郡。隋移今浙江省杭州市,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钱塘郡置杭州。唐加“土”傍为钱塘。民国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河东郡:①指今山西。②秦置河东郡,治安邑,辖晋西南地区。东晋移治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③唐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蒲州,节度使治太原(今太原西南)。④宋有河东路,治并州(太原府,今太原),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金分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治平阳(今临汾),北路治太原府。
2、堂号
遗仁堂:出自汉代喻猛的传说。喻猛,字骄孙,和帝时为苍梧太守,以清白为治,皇家褒奖,百姓爱戴。被人称为交趾遗仁,梧守之流风可尚。后来喻氏家人就以“遗仁”为堂号来怀念此人。
此外,喻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敦占堂”、“敦伦堂”、“萃涣堂”、“笃本堂”、“雍睦堂”、“念先堂”、“会友堂”等。
喻姓宗祠通用对联
〖喻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谕氏;
望出南昌。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喻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苍梧重望;
庐阜高贤。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喻猛,官苍梧太守,有政声。下联典指晋·喻合,隐居庐山北阜,武帝屡征而不起。
真义声远;
扪膝品高。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喻侃,为师陈亮奔走伸冤,人赞之曰:“子真义也!”下联典指宋喻汝砺,扪膝言不能为贼所屈,挂冠而去,人称“扪膝先生”。
源起建德;
系承俞樗。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联典指南宋俞樗,建德人。五代后梁俞药之后,以其博学多才,又有识人之目,皇上赐姓“喻”,谓其无所不知也。
为师伸讼;
有女择婿。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喻侃,为师陈亮伸冤。下联典指宋喻樗有二女,富家子来请婚,皆不许,后果得佳婿。
-----------------------------------------------------------------
〖喻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十载寻父母;
七岁善诗书。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孝子喻德昭,临川人。洪武初,父母徙凤阳。时德昭六岁。年十四,诣凤阳寻父母,辗转十年,得见父于汉中屯所,而母已殁,乃扶父归。下联典指晴代优贡生喻宗仑,字东白,号桐乡,江西新城人。七岁能诗,稍长善擘窠书,尤精小楷,兼善八分。
-----------------------------------------------------------------
〖喻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服官进忠义之传;
扪膝鸣气节之高。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义乌人喻良能,字叔奇,绍兴年间进士,历官广德尉、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处州知州、朝请大夫。曾向朝中进献《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为赞赏,当即下令颁发全国。另著有《诸经讲议》、《香山集》、《家帚编》。下联典指北宋末仁寿人喻汝砺,字迪儒,官祠部员外郎。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宗、钦宗,册立张邦昌为傀儡皇帝,国号为楚,不少官员前去祝贺,喻汝砺扪膝说:“不能向贼臣屈服!”于是辞官而去,人称“扪膝先生”,著有《扪膝稿》。
质直好议丞相宰;
挂冠扪膝员外郎。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建炎进士喻樗,字子才,号湍石,其先南昌人,后徙严。为人质直议论,历官秘书省正字、太宗正丞、工部员外郎等。下联典指宋代祠部员外郎喻汝砺,字迪儒,仁寿人。张邦昌僭立,趣百僚入贺。汝砺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世。
长笛临风作数弄;
巨著入库计六宗。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器乐家喻陟,字明仲,睦州人。妙于长笛,持节数郡。每出按行,至山水佳处,马上临风,辄作数弄。下联典指清代学者喻国人,这春山,彬州人。博览载籍,著书三十五种,入四库者有《周易辩正》、《河洛定议赞》等六种。
叔奇早为广德尉;
培伦追赠大将军。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绍兴进士喻良能,字叔奇,义乌人。历任广德尉、工部郎中、太常侍丞,出知处州。曾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又有《诸经讲议》等。下联典指近代民主革命喻培伦(1886-1911),字云经,四川内江人,1905年留学日本,学习工科和药物化学。1908年加入同盟会。他多次试制炸弹,实行暗杀,并与黄复生等组织暗杀团,1909年谋刺新任直录总督端方未成。次年,又与黄复生等潜入北京谋炸摄政王载沣,因未遂,逃往日本。1911年春,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被俘,英勇就义。中华民国成立后,被追赠为“大将军”。
-----------------------------------------------------------------
〖喻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扪滕长吟,先生不附和议;
持书伸讼,义土能白冤情。
——佚名撰喻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祠部员外郎喻汝砺,字迪儒,仁寿人。张邦昌僭立,趣百僚入贺。汝砺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遂挂冠去世。下联典指宋代富阳尉喻南疆勇于为陈亮明冤之事。
取义成仁,
《国学宝典》的经部·纬书集成和子部·琴棋游艺分别收录了多少册古籍?*74
本文2023-10-11 05:28: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9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