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塞导游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4收藏

白马塞导游词,第1张

白马寺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洛阳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白马寺。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这里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在它的东面不远处,蒿榛丛莽的古城垣,依然断断续续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那就是东汉洛阳城的旧址。

  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创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繁荣发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佛教界称为“释源”和“祖庭”。“释源”即佛教之发源地,“祖庭”即祖师之庭院。它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各国人民的友谊,是起了重要作用的。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国务院又公布白马寺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前不久,即2001年6月2日,白马寺又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白马寺自东汉创建起,到董卓火烧洛阳时第一次被毁,其后兴衰毁建,到武则天时,由主持薛怀义大兴土木,达到了鼎盛。随后又毁建不断,最近一次大规模重修是1972年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经周总理批示而进行的。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为一长方形的院落,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左右。门前有宽阔的广场。寺内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前后有五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毗卢阁,东西两侧分别有钟、鼓楼,斋堂、客堂,禅堂、祖堂,藏经阁、法宝阁等附属建筑,左右对称,布局规整。山门前的这两匹石马,通高18米,身长22米,形象温驯,雕工圆润。大家可能会问,这两匹马是否和白马寺的创建历史有关呢?

  关于白马寺的创建,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即“白马驮经”说。据在关佛籍记载,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见一个身高丈六,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第二天早上,汉明帝召集大臣,把这个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道:臣听说,西方有神,人们称其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信以为真,于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蔡音等人于公元65年,告别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在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遇到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见到了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诚恳邀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因此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 “寺”字。再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说到白马寺,不少游人都会把它和“唐僧取经”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其实从时间上看,白马寺要比“唐僧取经”早560多年。

  我们眼前的这两匹石马,原是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是两件优秀的宋代石雕作品。1935年前后,主持僧德浩法师重修白马寺时,将它们迁置于山门前。大家看到的这座山门,为牌坊式歇山顶,建于明代。1987年翻修了顶部,木质匾额上的“白马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三个门洞,象征着佛教所说的“ 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磐之门。三个门洞都是用砖和青石券砌而成的,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姓氏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

白马寺山门内西侧,有一巨大的半截残碑,残高约17米,宽14米,相传此碑为宋代翰林学士、著名文人苏易简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长行通写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几排写出来,别具格式,故称“断文碑”,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山门东侧,为元代所遗存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通高35米,宽115米,碑额“洛京白马寺祖庭记”八字为篆书。此碑立于元代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由元代华严名僧仲华文才撰文,内有“上梦金人,自西飞至,身光炜,以迟旦告所梦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访至天竺,遇沙门迦摄摩腾、竺法兰 ”等句子,碑文称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并说“释源居中天,权舆佛法之地”,实为“腾、兰二神僧开教之绪”。仲华文才后来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成为五台山名刹佑国寺的开山第一代主持。这篇碑文,应是他卓锡白马寺时所撰。碑文楷书,字体潇洒工整,丰神秀骨,实为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书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谁手,遂成一桩悬案。但字体为“赵体”。

  前面这座东西对称的建筑,东侧为新建的钟楼,钟楼前有民国时期所建的五间“门头堂”;西侧为新建的鼓楼,鼓楼前有民国时所建的“云水堂”。“门头堂”、“云水堂”现已辟为佛教法物流通处和旅游接中心。

  在钟楼以东、鼓楼以西,靠近东西两侧围墙,分别为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长期禅居白马寺内译经传教,在这里他们共同译出了中国最早的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他们先后圆寂于白马寺,就葬于寺内,现墓前有明代崇祯七年(1634年)所立墓碑,“腾兰墓”也为白马寺六景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称为天王殿,是白马寺内第一重大殿。此殿因殿内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弥勒佛,他笑容满面,和蔼可亲,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带,形象生动有趣,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国汉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弥勒佛。人们进入佛寺中,首先看到这一乐呵呵的形象,会对佛门产生一种亲切之感。

  佛像上面的这一座大佛龛,共雕有五十多条姿态各异的龙,雕工细腻,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艺术品。

大殿内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刚”,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芭;南方增长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握妖;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握龙,一手持宝珠;北方多闻天王,手托宝塔。按照中国个习惯,一他们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他们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四大天王身材魁梧,威风凛凛,是一组清代泥塑作品。

  这尊面北站像为韦驼天将,被称做“护法神”,着武将装,立于弥勒像后,正对释迦牟尼佛,执行着维护讲经道场,不许邪魔侵扰的任务,也是清代泥塑作品。

  在天王殿的东西两侧,种植着许多石榴树。人们说 “五月石榴红似火”,但在白马寺却恰恰相反,因为这里的石榴颜色是白色的。每至农历四五月份,树上开满了石榴花,晶莹洁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

  大佛殿是白马寺的第二重大殿,大佛殿前东侧,立有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黄锦撰文的《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碑。高38米,宽103米,这方石碑对研究白马寺的历史沿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佛殿是寺内主要殿堂,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这里举行。今存之大佛殿,是明代重建的,虽经后世重修,单仍不失明代建筑风格。

  殿内正中佛坛之上供奉着七尊造像,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像高24米。

  这里的塑像,据说是他最后一次讲经说法时的形象,此次讲经,他并不讲话,叫做“不语说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鲜花,让众人猜测,即所谓“涅磐会上”“捻花示众”。大佛胸口 字符号,表示大佛“福德无量”,“万德圆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则天定此符号读音为“万”。

  释迦牟尼的左侧,为大弟子摩诃珈叶,在这次“不语说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从而破颜微笑,后来被推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国禅宗推崇他为印度传承的第一代祖师。

  右侧站像为大弟子阿难,他博闻强记,被称为“多闻第一”,中国禅宗又推他为在印度传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师。

  珈叶左侧为文殊菩萨,右持经书,《般若经》,以知识渊博,聪明智慧著称;阿难右侧为普贤菩萨,手持如意钩,德行圆满,功过无边,以“行愿”著称。

  释迦牟尼佛与文殊,普贤菩萨,合称为“释迦三圣”,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东西侍立的是两尊供养天人,手持鲜花,体态娇娜,也称“散花天女”。在大佛讲经时,供养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纷纷散花,“天花乱坠”一词由此而来。

  大佛殿东南角悬挂的是一口明代大钟,由太监黄锦所铸,重二千五百斤。据说白马寺内原来还有一口大钟,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敲击,钟声四野传响,经久不绝,可远闻数十里。更奇妙的是,只要这口大钟一响,远在二十五里之外的洛阳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也会应声而和,老城钟楼上的大钟一响,白马寺的大钟也立刻响起来,这就是“马寺钟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也称“夜半钟”,是白马寺六景之一。

殿西南角为大法鼓。这里的钟、鼓都是僧人们进行佛事活动时所敲打的乐器。

大佛殿内后部,这尊面向北方的坐像,为观世音菩萨,由于背对大佛,又称“倒坐观音”。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三重大殿----大雄殿。大雄殿,本为元代所重建,明、清时重修。殿门外东侧壁间,嵌有宋代重立的《摩腾入汉灵异记》刻石,毕无说它“字体绝类《圣教序》,北宋人书,犹有晋唐风格,良可爱也。”此刻石记载了汉明帝修建齐云塔的起始原委。

  殿内天棚上。画有鲜艳的莲花图案;殿中央,这个巨大的木雕贴金双层佛龛,精雕细刻,金碧辉煌 ,看起来十分壮观。在上层龛额正中,浮雕着一只大鹏金翅鸟,鸟吻人身。在鹏金翅鸟的两边,还各浮雕有三条龙。佛教传说,大鹏金翅鸟最喜欢吃龙,龙万般无奈,只好找如来佛“告状”,如来佛即从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丝,用一根丝覆盖一条龙。从此,龙受到如来佛的保护,不再担心受大鹏鸟之害了。如来佛又运用神通,让供品变化的无限多,用供品代龙,满足了大鹏金翅鸟的要求,解决了双方的矛盾,龙、鸟皆大欢喜。佛龛上的图案,大概就源于这个佛教传说故事吧。

  佛龛内的三尊主佛,皆盘双膝坐于莲花宝座中,正中为释迦牟尼,尊称“大雄”,即像大勇士那样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像高225米,整个形象给人以无限庄严、圣洁、恬静之感。释迦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这三尊佛形制、风格大体相同。

  三主佛之前,左右相对而站的是韦驮、韦力二位“护法神”。

  殿内两侧供置十八罗汉,这一组十八罗汉, 都是坐像,形态各异,通高介于155—161米之间。西侧有一尊罗汉,头戴花冠,上衣下裙,完全是一位端庄、娴雅的女性形象,而其余十七尊则削发光顶。有些游人就把他们戏称为十八罗汉一枝花。

  大雄宝殿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都是元代造像,与天王殿的弥勒佛,共二十四尊,是1973年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调入的,为传世极稀的文物瑰宝,国内已非常罕见。其中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套,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

  东西山墙上为木雕千佛壁龛,供有壁佛5056尊。

  殿后站的韦力天将,为寺内现今仅存的一尊元代泥雕作品。

  接引殿是寺内的第四重大殿。按佛教说法,佛教徒修行到一定时候,有了一定的功果,便可由阿弥陀佛迎接、引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正中主尊为阿弥陀佛,右手向前下伸,作接引状;左手指向西方“极乐世界”。右侧为观音菩萨,左侧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均为清代泥塑作品。接引殿于清代同治年间毁于火灾,光绪年间重建,是白马寺内修建最晚,规模最小的殿。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登上清凉台,相传,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刘庄小时候避暑、读书之处;后来二位印度僧在此居住并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大此译出的。自东汉以后,历来均以此为藏经之所。清凉台之名,源自清如秀和尚,被誉为白马寺六景之首。如秀能文能诗,书画俱佳。他把白马寺内的六项重要古迹,题为白马寺六景,分别是清凉台、焚经台、齐云台、以及前面已介绍过的夜半钟、腾兰墓和断文碑。

整个台上,以毗卢阁为中心,周围环绕配殿、僧房和廊庑等,构成一个封闭式的院落。毗卢阁是寺内最后一重大殿,为明代重修,重檐歇山顶,殿内佛坛上中间主尊为摩诃毗卢遮那佛,简称毗卢佛,意为“大日佛”,象征着光明普照,佛法广大无边。毗卢佛,是佛教中一个重要教派---密宗(也叫真言宗)所尊奉的最高的神。

  毗卢佛的左侧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这一佛二菩萨,合称“华严三圣”均为清代泥塑像。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兴盛,于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之间互相联系,互为影响,也互为斗争。自唐武宗灭佛之后,惟有禅宗弘而不衰,成为汇合各宗派的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其中以祖宗和净土宗、密宗、律宗结合得最紧密。作为“释源”和“祖庭”的白马寺,对于中佛教的这种历史现象有明显的反映。宋元之后,白马寺虽为禅宗寺院,但寺内的接引殿及阿弥陀佛主要是净土宗的内容,而毗卢阁及毗卢佛,则又主要是密宗的内容。

  在清凉台东西两侧,分别新建有藏经阁、法宝阁各一座,供奉着泰国佛教世界赠送给白马寺的中华古佛和印度前总理拉奥赠送的释迦牟尼铜像。

  现在我们来到齐云塔院。此院位于白马寺山门外东南约200米处,齐云塔是一座方形密檐工砖塔,十三层,高约25米。齐云塔外形呈抛物线,造型别致,玲珑妩媚。据寺内现存宋代刻石记载。齐云塔初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即公元69年,创建白马寺的第二年,应该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座佛塔。现存的砖塔,则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年建,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1990年齐云塔被辟为河南 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场。

  齐云塔有一奇,如果站在塔南约20米处,用击掌,便可听到从塔身发出“哇哇”的声音,好像田野里青蛙的叫声。所以当地人传说,在齐云塔上住有一保金蛤蟆。其实这是一种回音现象,它比北京天坛的明代回音壁(1530年)要早三百五十多年。

  中国第一座古刹是 白马寺;中国第一座古塔是齐云塔;第一次“西天取经”始于洛阳;最早来华的印度僧人禅居于白马寺;最早传入梵文佛经“贝叶经”收藏于白马寺;最早的译经道场是白马寺内的清凉台;第一相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是在白马寺译出的;第一本汉文佛律《僧祗戒心》始译于白马寺;第一场佛、道之争发生于白马寺;第一个汉人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马寺。这十项第一,我们可以称之为“祖庭十古”。正是这“祖庭十古”,使洛阳折马寺能够稳居中国伽蓝之首座,而永远彪炳于中国佛教史册之卷首。

丁云鹏,诗画俱佳,董其昌以摩诘相拟。身为佛门弟子,薰冶既深,佛释画自渐趋城专门。

汉明帝时曾派遣蔡愔前往天竺求取佛经。两年后,天竺僧竺法兰与迦叶摩腾自西域以白马驮经来至中国,并创置白马寺。此图即绘白马驮经故事,完成于天启乙丑(西元一六二五年),为丁氏晚年作品,脱去早年之繁细作风,而趋疏简清逸之画境。

秘殿珠林续编乾清宫著录:设色画竺法兰白马驮经事。款。乙丑(西元一六二五年)秋日。奉佛弟子丁云鹏拜写。钤印二。丁云鹏印。南羽。

鉴藏宝玺八玺全。太上皇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伯乐相马: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老马识途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约会诸侯共同订立盟约。盟约上要紧的有三条:第一条是尊重周厘(xī)王;第二条是抵御外族向中原进攻;第三条是帮助弱小的和有困难的诸侯。十多个中原诸侯国参加大会,订立了盟约。强者为王,大伙儿都尊齐桓公为霸主。可是南方有个大国叫楚国(在今湖北一带),不但不参加中原的联盟,还把郑国拉过去也不叫郑国参加。齐桓公火了,正跟管仲商议着怎么去讨伐楚国,没想到北方的燕国(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到齐国来讨救兵,说北边的山戎打进来了,燕国打了几个败仗,眼瞧着老百姓都要给山戎杀了,央求霸主发兵去救。管仲对齐桓公说:“主公要征伐楚国,得先打退山戎,才能够专心对付南方。”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率领大队人马到了燕国。山戎早已逃走了。管仲说:“山戎没打就走,等到咱们一走,他们准又进来抢劫。要安定北方,非打败山戎不可。”齐桓公就决定再向前进军,但地形不熟悉,得有人带路。燕国的国君燕庄公对齐桓公说:“不妨请无终国(在今河北玉田西北)出兵帮我们带路。”齐桓公立刻派使者去,无终国答应做向导,派了一位大将带着一队人马来支援。齐桓公打败了山戎,救出了不少被山戎掳去的青年男女,山戎的老百姓也归顺了齐国。可是山戎的大王密卢逃到孤竹国(今河北卢龙东南)借兵去了。齐桓公和管仲决定去攻打孤竹国。

大军到了孤竹国附近,碰到了山戎的大王密卢和孤竹国的大将黄花。他们被齐国大军打了个落花流水。这时天色不早了,齐军就安营下寨。到了头更天时,士兵们带着孤竹国的大将黄花来见齐桓公。

齐桓公一看,他跪在地下,双手捧着一颗人头,耷(dā)拉着脑袋说:“乘我们的大王答里呵被您打败亲自到沙漠去讨救兵时,我杀了山戎的头子密卢来向您投降。孤竹国没有指望了,请让我带您去追赶答里呵吧!”齐桓公和管仲把那颗人头仔细瞧了一阵子,又叫将士们认了认,真是山戎大王密卢的脑袋,就把黄花留下了。

第二天,黄花把齐桓公和燕庄公领进了孤竹国都城,果然是一座空城。他们更加相信了黄花。齐桓公叫燕庄公带着燕国人马守住孤竹国的都城,自己率领全部人马由黄花带路去追答里呵。黄花在前头带路,到了掌灯时分,来到了当地人把它叫做迷谷的地方。只见平沙一片,就跟大海一样,一眼望去没边没沿,分不出东南西北来,大伙儿全迷了路。齐桓公和管仲急得团团转,赶紧去问黄花,哪儿还有他的影儿!这才知道中了黄花的诡计。原来,黄花杀了山戎的头子密卢倒是真的,投降可是假的。管仲说:“恐怕这儿叫旱海,不可再走了。”齐桓公下令收军。天越来越黑,又碰上冬天,西北风一个劲儿地刮着,大伙儿冻得直打哆嗦,都在这没边没沿、黑咕隆咚的迷谷里冻了一夜。好容易盼到天亮,眼前还是黄澄澄的一片平沙,罩着灰扑扑的一层雾气,道路在哪儿呢这块鬼地方连一滴水都没有,要是走不出去,渴也得把人渴死。

大伙儿正在不知道怎么办时,管仲想出了个主意,他向齐桓公说:“马也许认得路。咱们挑几匹当地的老马在头里走,也许能走出这块地方。”齐桓公点头说好。他们就挑了几匹老马领路。果然,老马识途,领着他们走出了迷谷。“老马识途”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齐桓公的大队人马出了迷谷,远远瞧见一批老百姓好像搬家似的。就派老兵扮做百姓去打探,才知道他们是孤竹国的百姓。当初所瞧见的孤竹国国都是座空城,原来是黄花和答里呵使的诡计,让老百姓先搬出城去,然后他们去攻打燕庄公守城的人马。管仲于是把一部分士兵扮做孤竹国的百姓混进城去。到了半夜,混进城里的士兵放了一把火,从城里杀出来,城外的大军从外边打进去,把黄花和答里呵全给杀了,孤竹国也就这么完了。

齐桓公对燕庄公说:“山戎已经赶跑了,这一带五百多里的土地都给燕国。你守着,别再放弃。燕国是北边的屏障,管理这个地方是你的本分。”

燕国靠了齐桓公,一下子增加了五百多里的土地,变成了一个大国。

按图索骥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

秦琼卖马

秦琼在潞州落了难,穷得连饭店钱也付不出,先是典押了随身的兵器金双锏,后来逼得连自己的坐骑黄骠马也卖了。可是人在倒霉的时候,样样不遂心,连马也没人要。幸而遇见了一位卖柴的老者,动了同情心,指引秦叔宝说:“这西门15里外,有个二贤庄,庄上主人姓单号雄信,排行第二,人称为二员外,要买好马送朋友。”秦琼久闻潞州单雄信的大名,就由这位老者介绍到二贤庄,与单二员外见面。秦琼羞于说出真名实姓,只称姓王,拿了马价而去,后来单雄信从别人口中,获知卖马的人,就是山东济南府的秦琼,便立刻追赶,捧着秦琼的脸说:“叔宝哥哥,你端的想杀了单通也。”

        晨起读书,至中书君《管锥编》论《焦氏易林》第二章,有“一若青牛西去无异白马东来者”句。忽然想到,金岳霖八十八岁寿辰之日,冯友兰以“道超青牛,论高白马; 何止于米,相期于茶。”为联相贺。“青牛”指骑青牛出关的《道德经》作者老聃,似无异议。“白马”多解为以“白马非马论”名世的公孙龙,确可商榷。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东汉明帝刘庄永平七年夜梦金人自西而来发愿求经,永平十年,两位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洛阳。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驮经之白马与出关之青牛对偶起来,锱铢不差,胜于“白马非马”之马多矣。

         冯氏的本意应是称赞金岳霖在哲学上的贡献胜于老子李耳和释迦牟尼,而非胜于老子和公孙龙。虽有过誉之嫌,但大家都知道,贺寿之词,当不得真也。幸亏冯友兰并没有说金岳霖“道超仲尼,论高孟轲”。

作者:《佛说四十二章经》绪说心理法师、真心法师、诸位法师、诸位清姑、各位善友: 时间过得非常快,今天已经是农历己巳年八月初一了。我也好久没有跟诸位正式讲经了,所以从今天开始,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这两天的「佛学讲座」,我来跟大家研究《佛说四十二章经》。 在几年之前,我曾经跟大家讲过《佛说八大人觉经》,这部经的内容说明我们要做一个大人──菩萨,也就是要做一个救人救世的菩萨,所应该实行的八件大事,这部《佛说八大人觉经》,大家已经听过了。 中国明朝有一位大师──藕益大师,曾经把《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和《佛说八大人觉经》,加以注解。在佛教界,这三部经常常合订在一起的,可以说是佛遗教三经。因为过去我曾经讲过《佛说八大人觉经》,有些善友就对我说: 「师父,这一次能不能为我们讲《佛说四十二章经》呢?」 「好!这次我就为你们讲这部经。」 因为有人提议,所以这一次我就采用《佛说四十二章经》,来跟大家研究。 一、讲经的方式 谈到讲经的方式,在大陆也好,或者在台湾、香港各地也好,有的是大座的讲经,有的是普通的演讲。所谓大座的讲经,有一个法座放在中间,由维那师父率领大众,很隆重地唱赞,呼钟声偈,迎请搭着大红祖衣的主讲法师升座;象我这样讲,是普通方便的演讲式。 佛教在印度,释迦牟尼佛讲佛法,无所谓宗派的,等到传来中国以后,经过历代的祖师加以分门别类,在古代有十三宗,后来综合归并成为十宗,各宗各派讲经的方式,各自有传统家法,所表达的方法也不一样。 过去我已经跟大家介绍过,中国佛教的十宗,但在座有好多可能还没有听过,现在不妨重复一下,所谓十宗:一、华严宗,二、天台宗,三、唯识宗,四、三论宗,五、禅宗,六、净土宗,七、律宗,八、密宗,九、俱舍宗,十、成实宗。 这十宗的名称,有的时候不一样,譬如华严宗,是以《华严经》作为依据的,所以称为华严宗。但这一宗至贤首大师才圆备,所以又称为贤首宗。好象天台宗,所依据的经典是《法华经》,有的时候就叫做法华宗。唯识宗或者称为法相宗,那是因为根据法相唯识而立宗的,这些宗派名称虽然不一样,不论它是依据经典而立宗,或者是依人名(祖师)来立宗,或者是以山名来立宗,总而言之,它的内容是一样的。 十宗如果以佛教的大小乘来分类,前面从华严宗到密宗等八宗,属于大乘教法;后面的俱舍宗跟成实宗,属于小乘教法,所以称为「八大二小」,也就是说这十宗有八宗是大乘,二宗是小乘。不过,要是认真地分类起来,律宗的戒律,有大乘戒也有小乘戒,因此,也可以说大乘宗有七个半,小乘宗有两个半。这样的分类,说明十宗包括了大乘和小乘。 我为什么在这里要介绍十宗呢?就是说到讲经的方式。在中国的各宗各派,讲经结构、组织最严密的,就是华严宗和天台宗,这两宗的讲法不同,天台宗有天台宗的方式,华严宗也有它自己的方式。譬如说华严宗,你们假使念过《华严经》,就会知道,里面都是以「十」这个整数来叙述「十玄门」圆融无碍的境界,所以,他们一讲经,都是用「十门分释」加以发挥,这就是他们讲经的方法。 至于天台宗讲经,有「五重玄义」,就是以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这五种方法加以详细解释;唯识宗也分为五门来说明;甚至于密宗,因为是以《十住心论》这部论为根据,也是以十种分类来阐释。总而言之,虽然各宗派弘扬佛法的方式不一样,但他们的宗旨还是相同的。当然华严宗那「十门分释」,天台宗的「五重玄义」,都是专门学问,我们现在主要不是讲这些,我只是提一提来说明各宗的家风和讲经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也许你们要问:既然各宗派有不一样的讲经方式,那师父是根据那一家来讲呢?我认为他们的讲法是传统式的,有固定的形式。所以太虚大师讲经,就采用新的方式,要是你们把[太虚大师全书]六十二本打开一看,就知道他不论讲那一部经、那一部论,都没有依照这些方式。他一上来就是个「悬论」,把该部经(论)的内容大概地提示一下。那么,我呢?既不固执于那一个宗派,也不拘泥于用什么方式来阐述,我只是把经里面主要的意义,提出来给大家说明,以作参考。 二、本经的特色 现在我将《佛说四十二章经》跟一般佛经不一样的几个特殊观点,提出来加以说明: 一、文辞简明:这部经的文辞──文字和辞章,都是很简单、明白、扼要的。全经共计有二千三百三十九个字,分为四十二章,也就是四十二段,每一段的文字都很简短,最长的只有一百多个字,一般都是两三行,三、五十个字,有一章还不到二十个字,只有十八字。它的体裁,就好象中国儒家的《论语》和《孝经》,一章一章,很简明的,你们如果静下来,用心去欣赏、研究,就知道《佛说四十二章经》有它的特点。 二、内容丰富:本经既包括了事,也涵盖了理,可说是部理事圆融的经典。好象经文一开始就叙述「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就是说明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以及他说法度众生等事迹的经过,这是属于事;至于讲理的呢?可以说包括了世间的和出世间的,以及小乘的,大乘的道理──三藏十二部经一切的教义。 三、译笔信雅:《佛说四十二章经》翻译的技巧,文笔非常信雅。要知道,翻译家必须具备信、达、雅这三个条件,才能够将一部外文作品翻译得非常精彩吸引人。什么叫做信?就是很信实、没有错误的,每一句翻译出来都是很确实的;达,就是很通达、流畅;雅,在文辞方面,表现得很文雅,不是生吞活剥,没有黏在嘴巴里头不通顺的现象。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的翻译技巧,完全符合了信、达、雅的三个翻译条件。它虽然是第一部传到中国来的法宝,却可以作为后代翻译家的典范。同时,里面所翻译的名相(名词),如「四谛fǎ轮(版权所 有 ewen ya n c o m 易文 言 网)」、「无为法」诸如此类名相,译得多么的精确、雅顺,成为后代翻译家经常所采取的。另一方面,这一部经可以说是非常善巧的意译,而不是直译。意译,就是顺着经本原来的意思翻为中文,不象直译一句一句对照着翻,这也是本经跟后世的直译不一样的地方。 四、不须疑惑:由于《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一部古老的译本,流传到现在已经将近二千年了,它的文体形式跟后世所翻译的经论不一样,曾经被中国的一般文人学者所疑惑,都认为它是伪造的,引起了梁启超、胡适之等好多学者加以考证、笔战和辩论。过去有位张曼涛教授,编了一部[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共有一百本,其中第十一册,就是搜集了各方面讨论有关《佛说四十二章经》真伪的文章,诸位假使想做学问的话,不妨把它找来看看。依我研究的结论:不论是太虚大师也好,印顺导师也好,他们都肯定《佛说四十二章经》绝对不是伪造的,所以我希望大家对它不需要加以疑惑。 我还要告诉大家,一般学者之所以认为《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中国人伪造的,原因是晋朝道安法师──所谓「弥天释道安」,曾经编了一本佛经的目录,把所有翻译到中国来的佛经,都编列在这本目录中,这本书名叫《综理众经目录》。在这本书里面,找不到《佛说四十二章经》的记载,因此,一般学者认为目录中既然没有这部经,可见它是假的。 还有人怀疑《佛说四十二章经》是假的,那是因为一般的佛经,好象《金刚经》、《弥陀经》,都有「序分」──一开始就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地方等等的「六成就」,先说明讲经的时间、地点,以及请问的当机听众等等,这样的形式,为什么本经却没有呢?的碓是引起人家产生怀疑的地方,因此认为它是伪造的。 但是我们如果认真地加以研究,这许多的疑惑都不足以怀疑,也不难解答。比如说:本经的文体虽然跟一般的经典不一样,是因为本经是第一部传到中国来,翻译时绝对不会在文体、形式和技巧上面去推敲、执着,主要目的是为了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了使当时的人们容易接受,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形式不一样,就断言说它是伪造的,否则就太武断了。 同时,我们也应当了解译经的实际情况,后代翻译佛经,好象玄奘大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当时的唐太宗皇帝,下诏由国家主办,他拥有一个规模非常宏大而完善的译经场,地方广大,助手也多,里面几百人,在主译人的领导之下,组成了译经团,分层负责,大家分工合作,什么人负责什么工作,都分得清清楚楚,因此,所翻译的经典、名相和文体,都是一定的形式、规划。可是我们要知道,翻译《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时候,参与的人很少,而且也未必完全通晓梵文,可能是由迦叶摩腾他们用口头把经文念出来,而后由中国当时的文人学者笔录,可以说只能意译,不是直译的,因此,在文体方面,完全是东汉时代儒家的形式,跟现代一般所流通的经典不一样。 再说,道安法师的藏经目录里面,虽然没有记载本经,可是在另外一部古书《出三藏记》里面,已经写到本经当时是藏在朝廷的「兰台石室」第十四间。试想,一部佛经翻译好了,把它当作宝贝一样的,藏在皇宫里面,外边的人那里会知道呢?何况当时的交通又不方便。本来道安法师记录经典,是非常慎重的,不是随便给它加上去充数,而是加以考证,有时候难免没有遗漏的地方。同时,那个时候道安法师所居住的地方,跟翻译《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地点也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藏经目录里面没有的,就认为它是假的。不过,在唐朝所有的藏经目录里面,已经有《佛说四十二章经》的记载了。 说到一般佛经都有「如是我闻」的序分,而《佛说四十二章经》中却没有,我刚才已经说过,本经是第一部佛经传到中国来,为了求其慎重,能够简洁又容易给大家接受,所以在体裁方面是采取意译的,在形式上就没有那样拘泥执着,这一点我们能够了解的话,就可以肯定本经一定是一部真正从印度传过来的经典,绝对不是一般无聊文人所认为的:中国人伪造的经典。 三、汉明帝的梦 也许你们要问:本经怎么会传到中国来呢?现在,我就讲一个故事,也是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绝不是道听途说的。 那是在东汉的时候,有一个皇帝叫孝明帝(一般所称的汉明帝),他是汉光武的第四个儿子。在孝明帝永平三年(公元六十年),孝明帝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梦,这梦好奇怪喔!怎么样呢?他看到皇宫的宫殿上面,有一个金人──金色的人,颈项有一圈圆光,而且浑身都是金光灿灿的,很自在地在那儿飞来飞去。 第二天早上,上朝的时候,皇帝就召集文武百官来共同解开昨晚的梦境。 「你们当中,不论是有学问的,或者通达天文地理、算命卜卦的,都应该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们有谁能够替我解这个梦呢?」 当时朝廷中有位太史官(专门研究历史的),名叫傅毅,他站起来说: 「启奏皇上,听说在我们西方的天竺(印度),有一个神叫做佛,他就是金色的,全身发光。依我的看法,皇上梦到的大概就是佛了。」 这时,又有位博士(当时的官职,不是现在的博士学位)官,名叫王遵,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也告诉明帝: 「皇上,刚才太史官所讲的,我认为说得很对,照我所了解的,在周朝时代,有部书叫《异记》,里面记载了许多当时所发生的奇奇怪怪的事情。其中有一项记载: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日,大地发生六种震动,天上有五色的祥光出现,一直照射到太微星。当时,周昭王也感到很奇怪,问他的大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中有个叫苏由的太史官,禀告他这就是西方有大圣人出世,他的教法在一千年以后,就会传到我们中国来。这一说,周昭王就令他们记下来,刻在石头上,然后把它埋在地底下,算一算,到现在刚好一千年。所以皇上您所梦到的,就是佛祖要到我们中国来,梦境才会有这样的祥瑞。」 汉明帝听了众大臣的报告以后,心里好欢喜:「啊!佛教要流传到我们中国来,是我们中国人的幸运呀!」从此,他日夜都想:佛教什么时候才传得来呢?正是梦寐求之。可是,几年过去了,一点消息也没有。到了永平七年(公元六十四年),汉明帝就派了蔡 、秦景、王遵等十八位当时朝廷中有地位、有学问的大臣,到西天去取经,也就是专诚去请佛经到中国来。 当这十八人浩浩荡荡地向印度前进,途中经过月氏国(以现在的地理位置看,是在阿富汗、葱岭及中亚等地),遇到了两位中印度的出家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秦景、王遵、蔡 等就恭恭敬敬地说明了来意,而后邀请这两位出家人到中国来。 于是,两位尊者就把佛经、佛象、佛的舍利,用白马驮运到中国来,这叫做「白马驮经」。由于当时交通不方便,完全是步行,直到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十二月三十日,才抵达洛阳。 当时,就让两位尊者驻锡(安顿)在离洛阳城东边十二里,北面靠着邙山的鸿胪寺。要知道,寺庙的寺,古代是属于皇宫的,等于是宾馆,作为招待外国使者的地方。自从这两位出家人用白马驮经来了,皇帝就下诏把鸿胪寺改名为白马寺,这是佛教传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庙,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了。两位出家人就住在白马寺翻译《佛说四十二章经》,所以,白马寺被尊为中国佛教的「祖庭」,也可说是中国佛教的源流。 以上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真实典故。

     

       需要有一定哲学和佛学基础才能理解,我把几个名词给你解释一下,你就明白了。 

 

名相:教义名词。亦称“名言”、“法相”。诠释事物各自的名称、相状等概念。佛教认为“名相”是一种出于方便的假立施设、而凡夫却分别名相,妄生执著。

驮经者:指永平求法的“白马驮经”。

白马非马:战国末期赵人公孙龙,好刑名,他所倡导的认识论之一就是“白马非马”论。盖在辨正名实,马为泛称,白马有白之一属牲,其意义较为限定,故与单言马者不同。《公孙龙子、白马论》:白马非马,可乎?曰:可。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曰:有白马,不可谓无马也,不可谓无马者非马也。有白马,为有白马之非马,何也?曰: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使白马乃马也,是所求一也。

而可以应有马,而不可以应有白马,是白马非马审矣。曰:以马之有色为非马,天下非有无色之马也,天下无马,可乎?曰:马固有色,故有白马,使马无色,有马而已耳!安取白马,故白者非马也。白马者,马与白也,马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可阅原文)。

真如:早期译为“本无”、“如真”。意为遍及世间和出世间诸法的永恒不变的真实性质,即普遍永恒的真理。《成唯识论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真如在诸法中的存在,即名法性。所以真如“是法真理,故名法性”。世俗认识和语言思维在根本上不能反映或表达这种真实性,故名“本无”。

离法:因明术语。亦称“离作法” 即“离” 或“遮遣”。组成异喻体的方法。即从宗异品中排除任何因同品,以保证在宗法的相反概念外延中绝无因法。宗法,为“三支作法”或“五支作法”中的第一支,意即论题。为立论人“所尊、所崇、所主、所立之义”。因法,指能产生结果的原因。

 无为:教义名词。亦称“无为法”。指一切超越因缘关系、永无生灭变化的绝对存在。与有为相对。初指超越三界的绝对理想境界,亦即“涅槃”。佛教各派对无为的观奌不尽同,有三种、六种、九种之说。

    有为:教义名词。原意为“造作”、“有所作为”。其表现的现象,称“有为法”。与无为相对。泛指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的事物,以生、住、异、灭四有为相为其特征。特指人的造诈行为。《俱舍论光记》卷五:“因缘造作名为,色、心等法从因缘生,有彼为故,名曰有为。”故有为也是“缘起法”、“无常法”的别名。小乘着重用“有为”说明人生无常,大乘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分析,表示世俗世界的共同特征,据以说明“性空”或“唯心”的道理。有为法分为四类: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法。 

白马寺,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十二公里处,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它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作为东汉的国都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的著名大都市。天竺(今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传教至此,带来大量佛教经典,汉明帝刘庄敕令按照佛教传统式样修建了第一座寺庙,相传是白马从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国驮载佛经、佛像而归,故取名为白马寺。白马寺外有二匹相对而立的石马,是宋代雕凿,而非汉代作品。 到隋唐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白马寺达到鼎盛时期,全国乃至世界各国大德高僧纷纷前来朝拜,这其中就有为中日友好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武则天也多次亲临,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写有"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赞誉寺境幽雅的著名诗句。唐末期在全国范围的灭佛,使白马寺受到重大打击。宋太宗赵光义又下令重修白马寺。元至顺四年(1333年),由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刻《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现仍立于寺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我们今天看到的白马寺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整修,大门匾额即为当时镶嵌。如今白马寺的面积大约有四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铸造的一千余公斤的大钟,仍悬于殿内。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建寺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尤以武则天时代兴建规模最大。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游览白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伟、庄严的殿阁和生动传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领略几处包含有生动历史故事的景物。 在古色古香的白马寺山门内大院东西两侧茂密的柏树丛中,各有一座坟冢,这就是有名的“二僧墓”。东边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墓”,西边墓前石碑上刻有“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墓”。这两座墓冢的主人便是拜请来汉传经授法的高僧──迦什摩腾和竺法兰。石碑上的封号是宋徽宗赵佶追封的。在清凉台上还有二位高僧的塑像。它们寄托着中国佛门弟子对二位高僧的敬慕之情。 清凉台被称为“空中庭院”,是白马寺的胜景。清康熙年间,寺内住持和尚如诱曾作诗赞美道:“香台宝阁碧玲珑,花雨长年绕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清磬落空蒙。”这个长43米,宽33米,高6米,由青砖镶砌的高台,具有古代东方建筑的鲜明特色。毗卢阁重檐歇山,飞翼挑角,蔚为壮观,配殿、僧房等附属建筑,布局整齐,自成院落。院中古柏苍苍,金桂沉静,环境清幽。相传原为汉明帝刘庄幼时避暑和读书的处所,后来改为天竺高僧下榻和译经之处。 白马寺山门东侧,有一座玲珑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这就是有名的齐云塔。齐云塔是一座四方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35米。它造型别致,在古塔中独具特色,不可多得。齐云塔前身为白马寺的释迦如来舍利塔,现在的齐云塔为金大定十五年(1175)重建,为洛阳现存最早的古建筑。 白马寺中种有许多石榴树。白马寺的石榴汉魏时曾誉满京师。石榴原产于安息(今伊朗),在汉代同佛经、佛像一起传入中国,并最多在洛阳、长安落户。当时人们赞美石榴,把它作为中外人民交往的标志,石榴的身价倍增,白马寺的石榴,亦有“白马甜榴,一实值牛”的说法。白马寺作为我国第一古刹,在中国佛教史和对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在洛阳城东十多公里处,北背邙山,南面洛水;夕阳西下,晚霞映照白马寺红墙碧瓦的殿堂,衬托苍松翠柏,气象庄严。迎面看见山门上的“白马寺”三个字,人们不禁会问:“这与白马有什么关系?”这得从许多古籍上记载的这个著名故事说起——公元六四年(佛历六零八年,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夜里,汉明帝刘庄梦见金色神人,身带日光,飞行于皇宫殿庭,令人心悦。次日,刘庄就此询问群臣。一位博学多识的大臣说:“西方天竺国(古印度)有叫“佛”的神人,皇上可能是梦见佛了。” 刘庄于是派人西去讨求。这一行人过天山、越葱岭,在西域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内)遇到天竺沙门摄摩腾与竺法兰,就邀请二位来中国,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于六七年(东汉永平十年)一起回到京都洛阳。 第二年,敕令按天竺式样为摩腾、法兰建精舍居住,称为白马寺。“寺”本义是官署,因摩腾、法兰初来时往在官署,又是外宾,为示礼待,就仍称新居为寺;此后,中国佛教建筑就相沿称寺。“白马”之名,据说是取自驮经的白马。 虽然后世学者对这个传说和佛教初传中土的时间、路径等颇有争议,但一般佛教徒对此津津乐道,汉明帝求法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基本公认的事实,白马寺也就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最初标志,蜚声古今中外。 佛寺祖庭现况 历史风雨中,白马寺数毁数建,但寺址从未变过。七世纪下叶唐武则天时,寺主僧薛怀义有宠于则天,白马寺盛极一时,和尚达千余。安史之乱和会昌法难中,白马寺受到较大毁坏,如唐诗所咏:“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十世纪下叶宋太宗时重修白马寺,“鼎新伟构”,“更类天宫”。今天的白马寺建制奠定于十六世纪上叶明嘉靖时和十七八世纪清康熙时重修的“白马禅林”。一九六一年,白马寺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白马寺占地四万平方米,百余间殿堂成比较典型的汉地佛寺纵轴式布局,主要建筑位于南北中线上。走进山门,两侧各有一座石碑,东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由元代高僧文才撰文,书法亦潇洒工丽。再前行,过歇山式天王殿,就到了全寺的主殿大佛殿,殿内释迦牟尼端坐莲台,右手拈花,迦叶、阿难二弟子旁立,文殊、普贤二菩萨列坐,二天女后侍。香案上五供齐备,左右钟鼓高悬,幔帐垂挂,蒲团排列,庄重肃穆。这场景构成即中国佛教禅宗常说的“拈花微笑”。 大佛殿东南角有一口明代铸铁钟,重二千五百公斤,上有铭文“钟声响彻梵王宫、下通地府震幽灵。……”“白马钟声”为洛阳八景之一,据说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和尚上殿念经,击罄撞钟伴诵,白马寺钟声悠扬数十里,城内东大街钟楼上的大钟也自能与之共鸣,反之,城内钟楼击钟,白马寺钟也自能共鸣。 大佛殿之后是供养着三世佛的大雄宝殿,两厢分列十八罗汉。这些罗汉像呈坐势,姿态不一,神情各异,系元代用夹苎干漆造像工艺塑成,十分珍贵。所谓夹苎干漆造像之法,大致是先用漆、麻、丝、绸在泥胎上层层裹裱,然后揭出泥胎,制成塑像,夹苎干漆造像,历史悠久,盛于隋唐,宋后则渐渐失传,存世造像极为罕见。大殿后是接引殿,再往后就是白马寺内最后的佛殿毗卢阁。 毗卢阁初建于唐朝,在清凉台上,清凉台由青砖砌成,高近七米,长约九米,宽约三米。毗卢阁内供释迦牟尼的清净法身毗卢佛,旁立文殊、普贤菩萨。阁后壁镶有石碑,上刻《四十二章经》。该经简明介绍佛教基本思想,一般认为是最早的汉译佛经,由摄摩腾、竺法兰翻译。毗卢阁重檐歇山,飞翼挑角;阁东西配殿奉有摩腾、法兰像。唐诗人王昌龄曾咏白马寺:“明月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日凉如秋。”其实早在北魏时,白马寺园林已盛名一时。白马寺植有许多沙果、葡萄、石榴等,果实“甘殊味美,冠于京中”,当时皇帝也派人来采摘。但这些情景已然不再了,今天最吸引人处即是清凉台。台上毗卢阁与周围建筑,自成格局,构成一小型庭院,院中一泓池水,莲花朵朵,数株古柏,蓊蓊郁郁,清爽宜人;从台下望去,整座庭院若在空中,清初释如秀曾撰联道:“台洒法雨柏翻风果有清凉气象,阁显山光吞月混是毗卢法身。”

白马塞导游词

白马寺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的是洛阳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白马寺。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约12公里处,这里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