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们,帮个忙。中国古代物理学的贡献——声学部分,光学部分。 谢谢
1、 取火的方法和对火的认识
我国古代取火的工具称为“燧”,有金燧、木燧之分。金燧取火于日,木燧取火于木。根据我国古籍的记载,古代常用“夫燧”、“阳燧”(实际上是一种凹面镜,因用金属制成成, 所以统称为“金燧”)来取火。古代人们在行军或打猎时,总是随身带有取火器,《礼记》中就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记载,表明晴天时用金燧取火,阴天时用木燧取火。阳燧取火是人类利用光学仪器会聚太阳能的一个先驱。讲到取火,古代还用自制的古透镜来取火的。公元前2世纪,就有人用冰作透镜,会聚太阳光取火。《问经堂丛书》、《淮南万毕术》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我们常说,水火不兼容,但制成冰透镜来取火,真是一个奇妙的创造。用冰制成透镜是无法长期保存的,于是便出现用玻璃或玻璃来制造透镜。
《华严经》菩萨问明品 记载“勤首菩萨以颂答曰: 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终不可得,懈怠者亦然”。
2、针孔成像和影的认识
公元前4世纪,墨家就做过针孔成像的实验,并给予分析和解释。《墨经》中明确地写道:“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这里的“午”即小孔所在处。这段文字表明小孔成的是倒像,其原因是在小孔处光线交叉的地方有一点(“端”),成像的大小,与这交点的位置无关。从这里也可以清楚看到,古人已经认识到光是直线行进的,所以常用“射”来描述光线径直向前。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的影子呈现在窒内的纸屏上,沉括用光的直进的道理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东则影西,西则影东”。墨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这一性质,讨论了光源、物体、投影三者的关系。《墨经》中写道:“景不徙,说在改为。”“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说明影是不动的,如果影移,那是光源或物体发生移动,使原影不断消逝,新影不断生成的缘故。投影的地方,如果光一照,影子就会消失,如果影子存在,表明物体不动,只要物体不动,影子就始终存在于原处。墨家对本影、半影也作了解释。《墨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景二,说在重。”“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意思是一物有两种投影(本影、半影),说明它同时受到两个光源重复照射的结果(“说在者”,“光夹”)、一种投影,说明它只受一个光源照射,并且强调了光源与投影的联系(“光者,景也”)。与此相连,墨家还根据物和光源相对位置的变化,以及物与光源本身大小的不同来讨论影的大小及其变化。
3、对面镜的认识
墨子对凹面镜、凸面镜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已发现了凹面镜焦点的存在。如墨家对凹面镜作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并在《墨经》中作了明确、详细的记载。“鉴低,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说在中之外、内。”“低”表示深、凹之意;放在“中之内”,得到的像是比物体大而正立的。虽然他尚把球心和焦点混淆在一起,但这些实验是世界上最早的光学实验,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李约瑟曾把墨子光学与古希腊光学进行比较,指出墨子的光学研究“比我们任何所知的希腊为早”,“印度亦不能比拟”。
北宋沈括对凹面镜的焦距作了测定。他用手指置于凹面镜前,观察成像情况,发现随着手指与镜面距离的远近变化,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梦溪笔谈》中作了记载:“阳燧面洼,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说明手指靠近凹面镜时,像的正立的,渐渐远移至某一处(在焦点附近),则“无所见”,表示没有像(像成在无穷远处);移过这段距离,像就倒立了。这一实验,既表述了凹面镜成像原理,同时也是测定凹面镜焦距的一种粗略方法。
墨家对凸透镜也进行了研究。《墨经》中写道:“鉴团,景一。说在刑之大。”“鉴团”即凹面镜,也称团镜。“景一”表明凸面镜成像只有一种。“刑”同形字,指物体,它总比像大。我们的祖先,利用平面镜能反射光线的特性,将多个平面镜组合起来,取得了有趣的结果。如《庄子·天下篇》的有关注解《庄子补正》中对此作了记载:“鉴以鉴影,而鉴以有影,两鉴相鉴,则重影无穷。”这样的装置,收到了“照花前后镜,花花交相映”的效果。《间经堂丛书》、《淮南万毕术》中记有“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表明很早就有人制作了最早的开管式“潜望镜”,能够隔墙观望户外的景物。
此外,汉代发明的透光镜,能够反射出铜镜背面的精美图像,是中国古代光学的一大发明,现在仍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
4、对虹的认识
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从公元6世纪开始,我国古代对虹就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唐初的孔颖达(574-648)曾概括了虹的成因,他认为“若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明确指出产生虹的3个条件,即云、日、“日照雨滴”。沉括对此也作过细致的研究,并作实地考察。在《梦溪笔谈选注》中写道:“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觳,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指出虹和太阳的位置正好是相对的,傍晚的虹见于东方,而对着太阳是看不见虹的。地虹有了认识之后,便可以人工造虹。8世纪中叶,唐代曾有过这样的试验:“背日喷呼水成虹霓之状”,表示背向太阳喷出小水珠,便能看到类似虹霓的情景。
5、墨经光学八条
墨翟(约公元前478年——前392年),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科学家。他和他的门徒根据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认识到的光学知识,研究总结出八条带规律性的经验,记录在《墨经》中,分条厘说,通称“墨经光学八条”,是《墨经》中精粹部分之一。光学八条直接涉及到光学应用中一些问题。
发光体照射物体形成影子,是大自然中最普通的现象,又是摄影师在艺术造型中饶有兴趣的问题。《墨经》中的光学论述,首先是以此开始的。“光学八条”中的第一、第二条是:经:景徙。说在改为。说: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第一条)经:景二。说在重。说:景,二光,夹,一光。一光者景也。(第二条)
大意是说影子产生的原因。在光照到的地方,就没有影子;如果有影子,那就是光被物体遮挡。进一步说,如果光源、物体和承影面相对静止,那么影子的位置也相对固定。当两个光源同时照射一个物体时,就产生了二个“半影”夹持着一个“本影”;一个光源照射时只有一个影子。这二条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光学现象最朴素的认识。还有一条颇值得注意,它直接论述到针孔成像的原理。原文是:经: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说:景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第三条)
这条大意是说,影子倒过来是因为光线在小孔处汇成光束所致,“午”是指光束相交之点,即针孔处。光线好象箭一样直线传播着,从下方来的光线通过小孔成象于上方,从上方来的光线成像于下方。经说最后一句“在远近有端于光”,近代学者多解释为类似摄影光学中物距、像距的概念。“这可以说明现今照像者进退暗箱的理由”。第五条论述的是关于光的强弱关系。结论是:发光体远近决定光的强度。类似现代光度学概念。四、六两条是解释平面镜反射现象。
中国古代,冶炼技术十分发达。随之而来的是铜镜制造工艺,根据文字记载和考古的发现,当时的铜镜不仅有平面镜,而且根据不同用途制成了凸面镜或凹面镜,凹面镜,古称阳燧,是人们利用阳光聚焦取火的工具。古代没有专门掌管阳燧的官职,《周礼》卷七十《秋官·司寇下》记载:“司烜(音火。古官职名)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东汉郑玄注:“夫遂,阳燧也。”应该指出的是,凹面镜在现代应用摄影光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近来出现折反式摄影镜头,已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古人已认识到物体放在球心外时,获得的是比物体小的倒立像。当物体在球心内时,得到的是比物体大的正立像。即经中所说“鉴低,景,一小而易,一大而击。说在中之外,内。 概括起来,可推断那时人们已经懂得:1 光的直线传播;2 影子的成因及变化规律;3 针孔成像的道理;4 针孔暗箱成像时,物、像大小取决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5 类似放大率的概念;6 凹面反光镜前焦点到球心,这一区域在成像中的特殊意义。墨经光学八条,体现了先秦时期我国人民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用今天的眼光看来,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墨经》的内容,尽管文字深奥难解,但学术界各家的注疏基本一致,其内容本身是不容置疑的。墨家学派形成后,开辟了中国的“格致之学”,对后人研究摄影光学有所启迪。
6、光学折射现象的发现
《墨经》中没有论及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产生的折射现象,这是因为当时的工艺制造条件,尚不能提供理想的透明玻璃,而折射现象直接关系到透镜成像理论基础。公元前139年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修的《淮南万毕术》中除了重复“阳燧见日则火生”的说法外,还出现了用冰制造透镜的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另据《西京日记》记载,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时,已知道用白光琉璃将阳光折入暗室使成为白昼。又据清代林志诚著《事类统编》称:北魏时(386——581)西域月氏国商人用矿石制成人造有色琉璃。曾做了一间可容百人的房子,四周利用人造琉璃折光,使室内光色映澈。及至宋代刘歧写的《暇日记》也谈到利用水晶折光将阳光焦聚,照亮阴暗的案牍。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1031——1095),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进一步对小孔成像理论和凹面反光镜作了分析和解释,取得新的成果。他用生动的比喻说明小孔成像是因为光线穿过“碍”(即小孔)形成光束所造成的结果。以后,人们在日常生活里,多次观察到由于客观条件的巧合而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遂引起广泛的注意,而尤为历代文人所重视,古籍中也常有记载。元代陶宗仪的著名笔记著作《辍耕录》中说:“平江虎丘阁,版上有一窍。当日色清朗时,以掌大白纸承其影,则一寺之形胜,悉于此见之。但顶反居下耳,此固有象可寓,非幻出者。”又说:“松江城中有四塔……夏监运家乃在四塔之东,而小室内却有一塔影,长五寸许,倒悬于西壁之上,不知从何而来。然不常有,或时见之焉,是又不可晓也。
明代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提到北京天宁寺中的小孔成像,并且做了一些解释。原文是“塔倒影,在大土殿。日方中,阖殿中门,日入门罅,塔全影倒现石上。昔人云:影从罅入,空中物则旁碍,碍则影束,影束则倒。……今悬镜中像,过旁镜,其物正倒也,阳燧倒影者,日光倒入也。又光从上来,层十三具,光一再传,物体则小也……。”明清时期的北京庙宇慈慧寺,也是当时以倒影著称而吸引游客的古迹。
“针孔成像”的现象,引起人们愈来愈大的兴趣。为了进一步研究,元代科学家赵友钦设计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光学实验。他把一整座房屋作为实验室。在左右隔开的二间房内,各掘一个不同深度圆井。井口处各置小孔,楼房的活动棚顶作承影屏,用上千支蜡烛做发光体。通过预先设计的实验程序得出以下结论:“针孔”扩大到相当大时,不能成像;“针孔”相当小时,屏上的像和光源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照度”和距离成反比关系。
赵友钦把这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写成一篇论文,叫《小罅光景》,收入他的自然学文集《革象新书》。这部书后来被收入明代编纂的大型类书《永乐大典》中。赵友钦的试验,使用了上千支蜡做发光体,在摄影学的意义上说明他已认识到像是由许多光点所构成。其实验场所可以说是最大的暗箱。赵友钦的论文《小罅光景》的学术水平当时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明末清初的科学家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1611——1671),也在他所著的《物理小识》一书里叙述了他亲自做过的小孔成像实验:“屋漏小罅,日影如盘。尝以纸征之,刺一小孔,使日照一石,适如其分也;手渐移而高,光渐大于石矣;刺四、五穴,就地照之,而四、五穴各为光影也;手渐移而高,光合为一,而四、五穴之影,不可复得矣。”说明方以智的这个实验,是对于小孔成像的条件和影响影像大小的具体因素规律性的探索。
7、透镜暗箱
摄影术的发明和应用离不开暗箱。针孔暗箱虽能成像,但正如赵友钦实验结果那样,它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即不能解决影像亮度和清晰度之间的矛盾。所以,透镜暗箱的出现,使光学应用技术前进了一大步。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已广泛使用透镜暗箱,不过那时只作为一种绘画的辅助工具而已。明末清初,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随之,一些光学器具也开始传入中国。首先传入的是各种透镜,包括眼镜和放大镜。清代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说:“古未有眼镜,至明始有之,本来自西域。”清代以后,广东省出现了用近代方法制造玻璃的工业,为国内磨制光学透镜提供了物质条件。
清初的光学器具制造家孙云球,是中国磨制透镜的高手。孙云球,字文玉,又字泗滨。江苏吴县人。生于崇祯初年,死于康熙年间,仅活了33岁。他的父亲志儒,曾任福建漳州知府。孙云球小时聪明异常,13岁时就读于吴江县县学。不久父亲故去,家道中落,靠卖草药奉养母亲。他喜欢钻研机械,自制钟表,青年时代,就成了著名的透镜制造家。史书记载:“昔虎丘孙云球以西洋镜制昏眼、近光、童光等镜,为七十二种。又有远镜、火镜、端容镜、摄光镜、夕阳镜、显微镜……。”并著有《镜史》一书,可惜已经失传。证明当时国内已经能自制摄影镜头(即所称“摄光镜”),出现了一些用摄影镜头装配的光学器具,影戏灯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影戏灯”,就是现在所说的幻灯机,或摄影用的放大机。其实,我国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时的古籍《韩非子》中就记载了古人放映幻灯的一段故事。大意是:周君请一个人为他作画,三年后画画好了。看的时候,需要筑一高墙,墙上开小孔,然后插入“筴”(相当于幻灯片),在有阳光的时候才能观看,“尽成龙蛇禽兽车马,万物之状具备。”可惜的是,这种针孔的幻灯机没有得到发展和改进。
清代学者顾禄(铁卿)曾记载了当时流传于民间的影戏灯的情况,他说:“其法皆传自西洋欧逻巴诸国,今虎邱人皆能为之。灯影之戏,则用高方纸木匣,腹贮油灯,燃炷七八茎。其火焰适对正面之孔。其孔与匣突出寸许,作六角式,须用摄光镜重叠为之,乃通灵耳……中嵌玻璃,反绘戏文……将影摄入粉壁,匣愈远而光愈大,惟室中尽灭灯光,其影始得分明也……。”有趣的是,文中提到“须用摄光镜重叠为之”说明使用的是“复式镜头”,而这时恰恰是欧洲风景暗箱流行的时期,当时复式镜头在世界上标志先进的光学技术水平。
1成语
一叶落知天下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梧桐一叶落 〖解释〗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
秋收东藏 〖解释〗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秋毫不犯 〖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盈盈秋水 盈盈:清澈的样子秋水:秋天的水清,比喻人的眼睛清澈眼睛如一波清澈的水形容女子水汪汪明亮而传神的眼睛亦作“秋水盈盈”
西风落叶 形容秋天景象比喻事物已趋衰落
西风残照 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蒲柳之质 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临去秋波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金风送爽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春生秋杀 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橙黄桔绿 〖解释〗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一叶知秋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叶落知秋 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望秋先零 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秋毫无犯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秋月春花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秋毫之末 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秋荼密网 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秋风扫落叶 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金风玉露 泛指秋天的景物
洞察秋毫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春蛙秋蝉 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蝉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暗送秋波 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落叶知秋 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春去秋来 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华秋实 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2谚语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立了秋,挂锄钩
立了秋,把扇丢
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立秋三天,遍地红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捆起
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
秋后加一伏
秋耕深,春耕浅
秋后的蚊子,飞不了几天
秋后的蚂蚱,还能蹦几蹦
立秋后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立秋之日凉风至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在一头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秋不凉,籽不黄
立秋十天遍地黄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秋天宜收不宜散
秋不食辛辣,不食肺
六月立秋紧'丢丢',七月立秋秋里游(闽南)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江苏
3古诗句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平面镜成像)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光的直线传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光的直线传播)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光的反射、光的色散、光的折射)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光的反射)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声的发生和传播、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声的发生和传播)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声的传播、音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声的发生和传播)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物态变化)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机械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
《游僧卖药》中说,河间府有个卖药的和尚,把一尊铜佛放在桌子上,用盘子盛放药丸,铜佛作出伸手取东西的样子,有人来买药,先向佛祈祷,然后捧着盘献到佛前。病能治的,药丸就跳进佛的手中,病难治的,药丸就不跳。大家都信,生意非常兴隆。后来有人看到和尚关着门研磨铁屑。才知道药里混了铁屑,而佛手是磁铁做的,外面涂了金。应用了磁铁具有吸引磁性物质的物理知识
亲们,帮个忙。中国古代物理学的贡献——声学部分,光学部分。 谢谢
本文2023-10-11 06:14:5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