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人品,郭沫若的甲骨文成就到底怎么样?
郭沫若:“若国亡家破,文人与匹夫甚区别。”其编著的《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篆》、《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至今仍然是研究甲骨文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其所编撰的《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同样也都是伟大的著作。
近代中国有四位研究甲骨文的顶级学者,被称为“甲骨四堂”,而郭沫若就是“鼎堂”。郭沫若对甲骨文研究,主要是在日本流亡期间,其中《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收录的《卜辞中之古代社上会》一文,是代表他甲骨文研究的巅峰之作。当时有这样一个现象,大凡出现难以识别的文物,几乎都找郭沫若的论证。甘肃泾川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了舍利子,经郭沫若鉴定为国宝级文物。诸如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足以说明郭沫若在考古学上的成就。郭沫若晚年,由他主编的大型甲骨文汇编《甲骨文合集》,被认为是新中国古籍整理研究。
后来,他还定陵里发现了金冠,不过由于他对文物没有良好的保护措施,进入陵墓后,很多文物都氧化了,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永远无法还原,挖出来的太多文物也没有及时进行保护和抢救,而是凌乱地丢在了院子里,就这么放了两三年。连万历的棺材板都像丢垃圾一样丢在院子里,附近的村民拣去劈了做家具用。这种种行为成为了郭沫若千古骂名的源头。
大家都知道司母戊鼎,其实它叫后母戊鼎,因为在大鼎上的铭文“后”是反写的,被当时的他看作“司”并意为“祀”,在甲骨文中很多的字就是可以左右写的,这些字不管是左写还是右写都是同一个字一般是看不错的。
郭沫若想寻找的东西就是传说中的永乐大典,郭沫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历史学家,但是他也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有的人认为郭沫若对这个世界的贡献非常的大,但是也有许许多多的人认为郭沫若其实是一个渣男。永乐大典是一部非常完美的百科全书,这对郭沫若非常的有帮助,郭沫若对这一本永乐大典也是非常的求知若渴。
郭沫若因为想要寻找永乐大典,所以就向上级请示,开始挖掘明长陵,这件事情起初是遭到许许多多的人反对,他们认为郭沫若这样做肯定会损坏文物,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但是因为当时我国许多的学者以及政府的高层人员,对于永乐大典这一本书非常的痴迷,所以说就允许郭沫若进行挖掘。
明长陵挖掘的时候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难题,经过郭沫若和一些学者研究,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在明长陵挖掘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文物被发掘出来,这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非常大的贡献,但是郭沫若却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且当时的挖掘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异议,有的人认为挖掘的过程中,对于皇陵的毁坏程度实在过于庞大,又因为当时挖掘的设备不够先进,所以说造成了许多文物的损坏,这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但是郭沫若并没有就此罢手,因为他没有得到他想要的永乐大典,所以说他又准备挖掘嘉靖皇帝的墓穴,但是当时的政府和许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了如果现在挖掘肯定会造成许多损失,于是就有许多的人反对郭沫若这个行为,于是嘉靖皇帝的墓穴没有进行挖掘。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家陵寝,在明亡后的三百多年里,一直没有被挖开盗掘过,即使在兵荒马乱的民国,各个无良军阀也没有把主意打到它们的头上。但后来因为考古需要,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发掘了万历皇帝的定陵,这也成了目前唯一一座被发掘的帝王陵墓。郭沫若提出发掘十三陵的时候,遭到很多专家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当时的文物保护技术还不成熟,无法对出土文物妥善保护,但无奈郭沫若一意孤行。其实他本来是要发掘永乐皇帝朱棣的长陵,因为他怀疑里面有《永乐大典》,但没被上面批准,于是转而发掘定陵。另有一说是长陵太大,先挖较小的定陵试试手,积攒些经验后再挖长陵。
1956年5月,定陵开始试掘,郭沫若带着考古队挖了几个月都没找到入口,直到9月才挖到金刚碑,上刻:“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第二年5月挖到金刚墙,墙上的梯形开口即是定陵的入口。
从入口进到墓室后,考古人员被室内的金碧辉煌完全震惊了,无数的字画、丝绸服饰、瓷器珠宝几乎摆满了墓室。狂喜过后的考古人员开始整理这些陪葬品,经验不足的他们很快发现,字画和丝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炭化,手一碰就变成了碎灰。
万历皇帝的龙袍刚出土时鲜艳夺目,就像刚放入的一样,被拿出陵寝没多久很多地方就腐烂了,如今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实物也成了破破烂烂的“乞丐装”。
后来考古队的人才知道,随着他们进入定陵的还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强烈的光线等,这些都是文物的天敌。更为让人痛心的是后来,定陵中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被红小将们抬出来批斗,当众焚毁。3口由上等金丝楠木制成的巨大红漆棺椁被砍成劈柴,扔到了山沟里。
定陵发掘进行了两年多,共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多件,这些文物都被放在普通平房里,没有专门的保护与修缮,直到60多年后才又转入地下文物库,以延缓它们的受损速度。
郭沫若发掘定陵后,还想发掘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昭陵,因为传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在昭陵内,但此事被周恩来总理一口拒绝,因为定陵发掘的代价实在太大。
著名诗人郭沫若的故乡——四川乐山是个茶乡,郭沫若小时候经常到他的家乡沙湾镇郊外的茶溪玩耍,那曲曲弯弯的茶溪,那青翠欲滴的茶山,给郭沫若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郭沫若在11岁时写了一首题为《茶溪》的诗:“闲酌茶溪水,临风诵我诗。”表达了郭沫若对家乡的茶和茶溪的深厚情。这是他的第一首记游诗,也是他最早写到茶的一首诗。他以其渊博的学识,超群的才华和丰富的阅历着称于世。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繁重的国事之余从事更为丰富的书法创作。他慷慨为人,博识广闻,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难计其数的辞章墨宝。其书法作品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少有出其右者。为纪念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巨幅书法作品是郭沫若书法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1928年的上海码头,“大学教授吴诚”在深情地凝望了一眼身后这块他所深深爱着、却不能容他的苦难大地后悄然登上了开往日本的邮船。其实这个“吴诚”并无其人,登船的正是当时被通缉的爱国诗人郭沫若,他为防止被迫害只能假借往东京考察教育的名义离开自己的祖国。
当时的日本并不是郭沫若的乐土,他长期在警方的监视下,过着半牢笼的生活。但就在这样长达10年的亡命生涯中郭沫若没有放弃学术坚持。
当时东京的“文求堂”,是一家经营古籍的书店。有段时间总有一对奇怪的“主仆”出入这里,那就是收集资料的郭沫若和警方监视他的人,那人为了防止他逃跑自愿为他拎包,看起来就像一主一仆。
在“文求堂”发现《殷墟书契考释》的郭沫若喜出望外,但索价12元的书价却是他无法承担的,在店主好心指点下,他来到了“东洋文库”借阅,并一发不可收拾地读了文库中所有关于甲骨文和金文的著作,“对于中国古代的认识算得到了一个比较可以自信的把握”。
——郭沫若
郭沫若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蜩螗集》《战声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渐离》《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郭沫若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
人物评价
郭沫若曾以歌德自称并被文化界广泛认可,如周扬曾对郭沫若说“你是歌德,但你是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沙叶新则引用恩格斯对歌德的评价指出郭沫若作为伟大天才和凡庸公民的两面。
相对于专业的研究者对于他的极度推崇,一般的社会民众中间也存在对于郭沫若因为不了解,对他性格和心理的误读以及对这位天才型人物的苛求而产生的轻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等一些严肃的研究学者将这种“学院派”中间和社会民众间对郭沫若截然相反的态度称之为“两极阅读”。
这一个古墓就是明长陵,而郭沫若挖掘明长陵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永乐大典。这一本书对于郭沫若来说有着非常深的意义,因为他一直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他希望能够找到永乐大典来,继续完成自己的文献,所以说他就向政府请示挖掘明长陵。当时这个事情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因为明长陵的挖掘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因为当时的条件有限,所以说难免会对文物造成破坏。
而且在明陵寝中,有许多的机关和一些其他保护文物的设施,所以说郭沫若在挖掘时也是遇到了重重的困难,既要保护文物不受破坏,又要避免这些机关不对自身造成伤害。郭沫若是一个文学家,但是 他热衷于对历史文物的研究,而且他比较喜欢研究古代的陵寝,因为只有陵寝才能够激起郭沫若的好奇心。
在发掘明长陵之后,他也遭到了报应,但具体是不是真正的报应这件事情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他的两个儿子相继自杀而亡,所以说这对于孤沐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让后来的人更加的意识到古代,皇帝的坟墓不能够轻易挖掘,因为这样就会有损阴德,这会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最后这样一来,人们就对古墓的研究渐渐地产生了畏惧。
郭沫若在发掘明长陵的时候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但是为了他的学术研究,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向上级申请发掘明长陵,因为这样会使我国的文化增添色彩,所以说他不顾众人的反对继续发掘明长陵,所以说就折损了阴德。其实小编认为这只不过是封建迷信,哪有什么这么碰巧的事情,鬼神一类的传说只不过是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给予正确的解释来编造出来的。
不谈人品,郭沫若的甲骨文成就到底怎么样?
本文2023-10-11 07:05: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9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