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中医?中国的医生就叫做中医吗?
“中医”正规的说法应该叫“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国的国粹。西医则源于西方,后来被传教士传入中国,相对于中医而称其为“西医”。
谈到中医和西医的问题,我也想多说两句:当前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国家正在大力地倡导中西结合。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不容乐观的。现在的“中西结合”是用中医的理论,西医的检查手段,硬是把中西医揉合到一起。为什么说叫凑合、或者叫揉合呢?因为中西医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西医以物质的存在为基础,包括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神经、血管、生物电流、射线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中医则比较抽象,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理论是中医的精髓,然而到目前为止却找不到其存在的物质基础(有人说这只能说明目前科学还没有发达到那种程度,现在没有找到物质基础不等于就是没有物质基础)。也许有一天,科学真正发达到一定程度,能够准确无误地验证出经络等中医理论来,但愿这一天早日到来,也省得大家再为中医的地位争来争去。
《黄帝内经》分《灵枢》,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素问》两部分、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参考资料:
1、《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
《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2、《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序例相当于总论,述本草要籍与药性理论。
卷“历代诸家本草”,介绍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次辑录明代以前有关药物气味阴阳、五味宜忌、标本阴阳、升降浮沉、补泻、引经报使、各种用药禁忌等论述,其中又以金元诸家之论居多。
卷3~4为“百病主治药”,沿用《证类本草》“诸病通用药”旧例,以病原为纲罗列主治药名及主要功效,相当于一部临证用药手册。
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4、《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5、《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难经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我在天津中医药大学学习过《中医针灸学》,也学习过中医诊断学基础
没听老师说过“延民二脉”
如果是经络的中经脉,
通常说手足十二经脉,
一般指 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附上五脏六腑三焦正好十二)
奇经八脉 指的是 督脉 任脉 冲脉 带脉 阴维脉 阳维脉 阴跷脉 阳跷脉 有统帅 联络 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会不会是方言,说的是“任督二脉” 或者古籍中对某两个重要经脉的别称?
承习《内经》《灵枢 脉经》《针灸甲乙经》
如果是中医脉诊,通常说的是 人迎脉和寸口脉
仲景三部诊法又推崇 寸口脉 趺阳脉 太溪脉 三部
因为你叙述的信息较少,加之本人读医学古籍有限,只能作如上回答
不知道是否对你有帮助
我又想起来点
脉象诊断中,脉象有
浮脉类:浮脉、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
沉脉类:沉脉、伏脉、弱脉、牢脉
迟脉类:迟脉、缓脉、涩脉、结脉
数脉类:数脉、疾脉、促脉、动脉
虚脉类:虚脉、细脉、微脉、代脉、短脉
实脉类:实脉、滑脉、弦脉、紧脉、长脉、大脉、28种常见病脉
有人喜欢把相近的脉或者脉象体现两种脉象,就合着说
比如风寒表证,脉象是 脉浮紧 有时也听到有人说“结代脉” 要是这么说就是指脉诊的脉象
以上均是手打,木有拷贝别人
再补充,上面说的28部脉,和有一些医书古籍里说的还不一样或者有出入,中医五千年历史,知识总是在变化的嘛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脉象机理研究 4 脉象图形化研究 5 脉象的临床研究 附: 1 古籍中的脉象研究 1 拼音
mài xiàng yán jiū
2 英文参考Study of pulse condition
脉象研究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脉诊机理、建立脉象图谱、促使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外的脉象研究工作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
3 脉象机理研究从生物力学、血流动力学角度进行脉象机理研究。认为影响脉象的主要因素是心脏射血机能、血液溶量及粘滞度、血流速度、血管壁的弹性压力及阻尼等等:
①脉的洪细是由左心室的总泵力、有效泵力和大循环容量、动脉压力梯度容量所决定的。
②脉的弦软是动脉壁的体积弹性模量和动脉内的容量和压力所决定的。
③脉的长短是由心脏的泵力、流量及其所造成的动脉内容量与压力所决定的。
④脉的滑涩是由心肌收缩功量、动脉弹性模量及终端阻抗所致的血管动力学状况决定的。
⑤脉的迟数取决于控制心动周期的神经体液机制,心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又是心脏适应与代偿机能的一个综合表现。
⑥脉的浮沉机理从统计部分病例中看出,其沉脉组的压力梯度容量及动脉壁张力大于浮脉组(P<005),故认为其与血液的分流及局部解剖结构有关。
4 脉象图形化研究近年来,有关脉图研究已从“示意图”过渡到“波示图”,且已研制出了多种脉象仪,并测算建立了几十种脉象图谱。在脉象的表述和辩识分析上积累了大量的实验资料,不仅已基本阐明了脉图的临床意义,且总结出了多种脉图分析方法和脉波信息的自动识别系统,多因素脉图识脉法等。
5 脉象的临床研究主要进行了大量的生理及病理状况下的脉象变化规律及脉图特征性改变的临床调查与研究。如不同年龄及性别的脉象与脉图特征,月经与妊娠期的脉象与脉图特征性改变,昼夜及周年节律对脉象的影响,进食和运动对脉象的影响,以及在各种中医“证”的诊断前提下或西医疾病诊断下的愚病人群的脉象及脉图的特征性改变,等等。
古籍中的脉象研究 《医学衷中参西录》:[四、医话]14.牛肉反红荆之目睹然若忘耳。然其相反之理,究系何因,须俟深于化学人研究也。因又忆曩时阅小说,见有田家妇于田间,行荆芥中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29.少阳篇三阳合病之治法恶心欲吐,心中时或烦躁,头即有汗而身上无汗,左右脉象皆弦,右脉尤弦而有力,重按甚实,关前且甚浮。即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三十二)治牙疳方]3.牙疳敷藤黄法龈微见腐烂。其家人惧甚,恐成走马牙疳,延愚诊视。脉象有力而微弦,知毒热虽实,因病久者,气分有伤也。问
《医学衷中参西录》:[四、医话]42.答陈××疑《内经》十二经有名无质疔,红肿之线已至侠气户,木不知疼,恶心呕吐,诊其脉象洪紧,右寸尤甚,知系太阴之毒火所发,为刺本经尺泽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79.论腰疼治法指人体脉搏的跳动情况。在**《唐伯虎将军令》中,唐伯虎会通过观察女子的脉象来推测出她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这种推测方法被称为脉相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认为人的脉搏跳动能够反映出身体的各种情况,包括疾病、身体健康、情绪状态等等。
什么叫中医?中国的医生就叫做中医吗?
本文2023-10-11 07:36: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9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