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嫩苗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4收藏

罂粟嫩苗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嫩苗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原形态 25 化学成份 26 性味 27 功能主治 28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嫩苗 1 拼音

yīng sù nèn miáo

2 《辞典》:**嫩苗

21 出处

《纲目》

22 拼音名

Yīnɡ Sù Nèn Miáo

23 来源

为**科植物**的嫩苗。

24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罄粟"条。

25 化学成份

含那可汀、可待因、吗啡及**堿。

26 性味

《纲目》:"甘,平,无毒。"

27 功能主治

《纲目》:"作蔬食,除热润燥,开胃厚肠。"

28 摘录

《辞典》

古籍中的**嫩苗 《本草从新》:[卷十二谷部]御米壳

筋膜。取薄皮。醋炒或蜜炒。得醋、乌梅、陈皮良。(嫩苗作蔬、除热润燥、开胃浓肠、御米润、治反胃。)甘寒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六救荒本草]草部

生,脚叶似槐叶而狭长。开粉红花。结蒴如松子大,似**壳样极小,有子如葶苈子大而黑色。其味苦甘,性平无

《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三卷谷之二]罂子粟

万粒,大小如葶苈子而色白。时珍曰∶**秋种冬生,嫩苗作蔬食甚佳。叶如白苣,三、四月抽苔结青苞,花开则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七]老老余编(下)

鸦片是传统的麻醉剂。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传到了中国。三国时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在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唐代阿拉伯鸦片被称为”阿芙蓉“;公元973年北宋印行的《开宝本草》中,鸦片定名为**粟,这后一个“粟”当蒴果解。

现今鸦片主要用途是在医疗上,在药物中仍有应用,如阿片粉、阿片片、复方桔梗散、托氏散、阿桔片等。每年进口数依各国所需要的数量于海关填写并缴纳药品进口税之后,海关才会同意输入。一般而言,输入的都是半熟鸦片。主要的医疗用途是麻醉及染色。

扩展资料

鸦片危害:鸦片会造成药物成瘾,药物成瘾会诱发精神心理问题,如社交障碍、焦虑、抑郁等。部分药物成瘾者还并发其他多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些疾病不治愈,也容易导致毒瘾复发。

鸦片组成成分:生鸦片中除了15%-30%的矿物质、树脂和水份外,还含有特殊生物碱。生物碱可分为三类即,一类是吗啡类生物碱,其中又包括三种成份,吗啡、可待因、蒂巴因;一类为**碱类生物碱;一类盐酸那可汀类生物碱。

人民网-认清危害 远离毒品

-鸦片

“一杯甖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的意思是:蛮奴(少数民族奴仆)送上的一杯甖粟美酒让我陶醉,我睡得很香,既没有梦到庄周,也没有梦到蝴蝶。

关于庄周蝴蝶的典故想必你知道,此略。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中毒 31 临床表现 32 诊断 33 治疗 4 《辞典》:**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的别名 44 来源 45 原形态 46 生境分布 47 化学成份 48 性味 49 功能主治 410 **的用法用量 411 注意 412 附方 413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 **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īng sù

2 概述

**是一种一年生的栽培植物,一般种植在海拔高300~1700m的地方,其植株约高15m,每年二月播种,四五月份开花,花呈白、红、紫等颜色,每朵花有四个花瓣,其叶子大而光滑,呈带有银色光泽的绿色,当其果实成熟时,花瓣自然脱落。**为提取阿片类物质的药用植物,有镇痛、解痉、止泄、止咳及麻醉作用,其干燥果实及壳为中药固涩剂,其果、壳、花及未成熟的果实的乳汁用量过大,均可中毒。**本身不是毒品,但它是鸦片制品的原料,从**中可得到像鸦片、吗啡、***、可待因等毒品。

**含20余种生物堿,主要为菲类生物堿、吗啡、可待因、蒂巴因及异喹啉等生物堿、**堿,那可汀等。**壳含有**壳堿。各种生物堿均可经消化道吸收,对大脑皮质感觉区、延髓呼吸及咳嗽中枢均有抑制作用,并抑制胃肠平滑肌蠕动,对脊髓有兴奋作用。主要经肾脏排泄。[1]

3 **中毒

**的果、壳、花及未成熟的果实的乳汁用量过大,均可中毒。**本身不是毒品,但它是鸦片制品的原料,从**中可得到像鸦片、吗啡、***、可待因等毒品。

**含20余种生物堿,主要为菲类生物堿、吗啡、可待因、蒂巴因及异喹啉等生物堿、**堿,那可汀等。**壳含有**壳堿。各种生物堿均可经消化道吸收,对大脑皮质感觉区、延髓呼吸及咳嗽中枢均有抑制作用,并抑制胃肠平滑肌蠕动,对脊髓有兴奋作用。主要经肾脏排泄。

31 临床表现

**中毒的三大特点为昏睡、瞳孔缩小及呼吸抑制。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中毒初期兴奋不安、头晕头痛、谵妄、恶心、呕吐,继则乏力、昏睡或昏迷,呼吸浅表而不规则,瞳孔极度缩小如针尖大,伴有发绀,体温和血压下降,脉搏由快变慢而弱,尿急,排尿困难,出汗,胆绞痛。因毒性作用主要在中枢,昏迷时,脊髓反射依然存在或增高,继而消失。最终一般死于呼吸衰竭(死前瞳孔散大)。[2]

32 诊断

**中毒的诊断要点为[2] :

根据患者有误服或过量应用本品史,结合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33 治疗

**中毒的治疗要点为[2] :

1先取碘酒20~30滴,温开水送服,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5%碳酸氢钠液洗胃,内服硫酸镁导泻,或给通用解毒剂。

2用呼吸兴奋药,如山梗菜堿、可拉明、苯丙胺、安钠咖等。如呼吸衰竭给吸入含二氧化碳的氧气,人工呼吸,保暖,给浓茶或咖啡,勿使患者入睡。

3特效解毒剂:可选用纳洛酮:每次04~08mg,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必要时每20~30min重复1次。亦可用纳洛酮4mg加入10%葡萄糖1000ml中静脉点滴。

4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促使吗啡解毒或静脉滴入10%葡萄糖溶液,促进排泄,防止脱水,必要时输入血浆。

在此要强调指出的是:禁用盐酸阿扑吗啡催吐,因为阿扑吗啡为吗啡除去一分子水而得,能兴奋延髓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为催吐药,但也能抑制呼吸中枢,**中毒后如再用本品,则加深抑制,故不宜使用。可用烯丙吗啡或丙烯左吗啡对抗其毒性。不可应用印防己毒素和士的宁,以免和吗啡的脊髓兴奋作用相加而导致惊厥。

5对症处理:注意预防呼吸衰竭及休克。

4 《辞典》:** 41 出处

《本草图经》

42 拼音名

Yīnɡ Sù

43 **的别名

罂子粟(《本草拾遗》),御米、象谷、米囊、囊子(《开宝本草》),莺粟(《滇南本草》)。

44 来源

为**科植物**的种子。

45 原形态

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茎直立,高60~150厘米。叶互生,茎下部的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叶片长卵形成狭长椭圆形,长6~30厘米,宽35~2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而抱茎,边缘具不规则粗齿,或为羽状浅裂,两面均被白粉成灰绿色。花顶生,具长梗,花茎长12~14厘米;萼片2,长椭圆形,早落;花瓣4,有时为重瓣,圆形或广卵形,长与宽均为5~7厘米,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雌蕊1,子房长方卵圆形,无花柱,柱头7~15枚,放射状排列。蒴果卵状球形或椭圆形,熟时黄褐色,孔裂。种子多数,略呈肾形,表面网纹明显,棕褐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本植物的嫩苗(**嫩苗)、果实的乳汁(鸦片)、果壳(罂果壳)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46 生境分布

原产欧洲南部及亚洲。

47 化学成份

种子含少量**堿、吗啡及痕迹那可汀,发芽种子含相当多的那可汀;据另一报道还含有吗啡,可待因及蒂巴因。种子尚含11氧卅酸。

48 性味

①《开宝本草》:"甘,平,无毒。"

②《本草图经》:"性寒。"

49 功能主治

治反胃,腹痛,泻痢,脱肛。

①《本草图经》:"主行风气,驱逐邪热,治反胃胸中痰滞。"

②《纲目》:"治泻痢,润燥。"

③《医林纂要》:"除胃热。"

410 **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剂。

411 注意

《得配本草》:"多食利二便,动膀胱气。"

412 附方

①治反胃不下饮食:白**米二合,人参末三大钱,生山芋五寸长(细切,研)。三物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六合,入生姜汁及盐花少许,搅匀,分二服,不计早晚食之,亦不妨别服汤丸。(《南唐食医方》**粥法)

②治赤白痢:**壳(去穰、蒂令净,炙黄),**子(炒令微黑)。上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鸡头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泻,米饮下。小儿,丸如粟米大,量大小加减服之。(《百一选方》)

413 摘录

《辞典》

5

罂粟嫩苗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嫩苗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原形态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