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焦有啥药用价值,有人说对痔疮疗效好
药用部位朱蕉的叶。
性味归经甘、淡,凉。
①《本草求原》:“淡,微寒。”
②《陆川本草》:“苦,寒。”
③《广西中草药》;“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胃经。
功效分类活血祛瘀药。
功效主治清热,止血,散瘀。治痢疾,吐血,便血,胃痛,尿血,月经过多,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古籍考证出自《药性考》。
化学成分含酚类、氨基酸、糖。
中国广西民间曾用来治咯血、尿血、菌痢等症。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混合痔的病因病机 5 混合痔的诊断 6 混合痔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62 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 621 混合痔的适应证 622 操作方法 623 注意事项 7 混合痔患者日常保健 8 关于痔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混合痔的穴位 2 治疗混合痔的方剂 3 治疗混合痔的中成药 4 混合痔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混合痔 1 拼音
hún hé zhì
2 英文参考mixed hemorrhoi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混合痔(mixed hemorrhoid[1])为病名[2]。是指以同一方位的内、外痔静脉丛曲张,通过齿线相互沟通吻合,形成一整体的痔[3]。即直肠末端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形成柔软静脉团的疾病[2]。当这种静脉团在 齿线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称为混合痔[2]。混合痔兼有中外痔的双重表现。
4 混合痔的病因病机混合痔多因Ⅱ、Ⅲ期内痔未及时治疗,反复脱出,复因妊娠分娩,负重远行,以致筋脉横解,气血瘀滞不散,导致本病发生。
5 混合痔的诊断大便时滴血或射血,出血量较多,便时 有肿物脱出,如果合并染毒则嵌顿肿痛,不能还纳, 有异物感,肛查可见混合痔多生于 截石位3、7、11点处。内、外痔在同一时位跨越齿线连成一个整体,内痔部分如成人拇指头或更大,色紫暗或灰白。
6 混合痔的治疗 61 辨证治疗
参照内痔和外痔治疗。
62 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较严重的混合痔可行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
621 适应证较严重的混合痔。
622 操作方法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 部,局部浸润麻醉,充分暴露痔核,将外痔部分作。V”字形或梭形切口,切开皮肤剥离静脉丛,至齿线稍下方,然后用弯止血钳夹住内痔基底部,再用10号或7号丝线结扎或贯穿结扎内痔,再剪除外痔部分。用相同的方法处理其他痔核。
623 注意事项1.一般每次剥离结扎痔核不超过4个,否则引起 变窄,大便难出,易引起丝线滑脱。
2.外痔剥离切口不能太靠上,否则易引起术后大出血。此外,手术中尽量保留肛管皮肤和粘膜,以防术后 直肠狭窄。
7 混合痔患者日常保健一、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大便时不要久蹲努责。
二、及时治疗肠道急、慢性炎症。
三、保持 部清洁,坚持便后用冷开水坐浴。
四、少食辛辣 之晶,多吃蔬菜水果。
8 关于痔痔(hemorrhoid[1])为病名[4]。又名痔疮,痔核[5]。出《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是指内痔、外痔、混合痔的合称[1]。即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4],或肛管皮下血栓形成和增生的结缔组织[3]。男女老幼皆可为患。故有“十人九痔”之说,其中以青壮年占大多数。根据发病部位不同,痔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
中医对痔早有认识,古人说“痔者峙也”,在古代,痔为突出之意,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者,皆曰痔,不特生于 边,如鼻痔、眼痔、牙痔等。但现在痔即指 痔。
详见痔条。
9目录 1 拼音 2 《中医大辞典》·地菍 21 地菍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化学成分 26 地菍的药理作用 3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菍 31 拼音名 32 地菍的别名 33 来源 34 性味 35 功能主治 36 地菍的用法用量 37 摘录 4 《中华本草》·地菍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英文名 44 地菍的别名 45 来源 46 原形态 47 生境分布 48 栽培 49 性状 410 化学成份 411 性味 412 归经 413 功能主治 414 地菍的用法用量 415 注意 416 各家论述 417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地菍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地菍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地菍 1 拼音
dì niè
2 《中医大辞典》·地菍地菍为中药名,出自萧步丹《岭南采药录》[1]。
21 地菍的别名地茄、地稔、地石榴[1]。
22 来源及产地野牡丹科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的全草[1]。分布江西、福建、广西、广东等地[1]。
23 性味甘、微涩,凉[1]。
2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止血[1]。
1煎剂喷喉、滴鼻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
2治肠炎,痢疾,消化道出血,肺脓疡,尿路感染[1]。
3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盆腔炎[1]。煎服:9~15g(鲜品30~60g)[1]。
4治外伤出血,痈肿疔疮,蛇咬伤[1]。鲜品捣敷[1]。
25 化学成分叶含鞣质74%[1]。根含酚类、鞣质、糖类、氨基酸[1]。
26 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在体外对伤寒、痢疾杆菌及金**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
3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菍 31 拼音名Dì Rěn
32 地菍的别名地茄子、地兰子、地石榴、铺地锦
33 来源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以全草或根入药。秋季采根或全草,洗净晒干。
34 性味甘、涩,平。
35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补血止血。用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寞炎,肠炎,痢疾,肺脓疡,盆腔炎,子宫出血,贫血,白带,腰腿痛,风湿骨痛,外伤出血,蛇咬伤。
36 地菍的用法用量干根或全草1~2两。
3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4 《中华本草》·地菍 41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42 拼音名Dì Rěn
43 英文名Twelve stamen Melastoma Herb, Herb of Twelvestamen Melastoma,Twelve stamen Melastoma
44 地菍的别名山地菍、地茄、铺地锦、地吉桃、地葡萄、地红花、金头石榴、地石榴、铺地菍、红地茄、落地菍、地菍藤、矮脚补翁、杜茄、土地榆、小号埔淡、铺地粘
45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采收和储藏:56月采收,洗净,除去杂质,晒干或烘干。
46 原形态矮小灌木,高1030cm。茎匍匐上升,逐节生根,分枝多,披散,地上各部被糙伏毛。叶对生;叶柄长26mm;叶片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长14cm,宽083cm,先端急尖,基部广楔形,全缘或具密浅细锯齿;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顶生,有花13朵,基部有叶状总苞2;花梗210mm;花5数,花萼管长约5mm,被糙伏毛,毛基部膨大呈圆锥状,有时23簇生,裂片披针形,长23mm,边缘具刺毛状缘毛,裂片间具1小裂片;花瓣淡紫色至紫红色,鞭状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长122cm,宽115cm,先端有1束刺毛,被疏缘毛;雄蕊5长5短,长者药隔基部延伸,弯曲,末端具2小瘤;短者药隔不伸延,药隔基部具2小瘤;子下位,先端具刺毛。蒴果坛状球形,平截,近先端略缢缩,内质,不开裂,长79mm,直径约7mm,宿存萼被糙伏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4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50m以下的山坡矮草丛中,为酸性土壤常见的植物。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48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旱。生长适且温度为2530℃。一般土壤均能种植。低洼积水地不宜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79月果实分批成熟,选择第一、二批饱满的果实,搓去果皮,洗净,将种子稍晾干后,立即播种。直播,按行株距30cm×30cm开穴,每穴播810颗种子,覆土2cm,浇水。
田间管理 幼苗长出23对真叶时定苗,每留45株,定苗后至封行前,每年追肥4次,春、夏、秋季追施人粪尿或复合肥,冬季追施草木灰或堆肥。每次追肥后进行培土。
49 性状性状鉴别 茎四棱形,多分枝,长1025cm,直径12mm,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扭曲,有纵条纹,节处有细须根。叶对生,深绿以,多皱缩破碎,展开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14cm,宽083cm,仅上面边缘和下面脉上生极疏的糙伏毛。花棕褐色,萼筒5裂,花瓣5。气微,味微酸涩。
410 化学成份本品叶含鞣质740%[1]。
411 性味味甘;涩;性凉
412 归经归心;肝;脾;肺经
413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主高热;肺痈;咽肿;牙痛;赤白痢疾;黄疸;水肿;痛经;崩漏;带下;产后腹痛;瘰疬;痈肿;疔疮;痔疮;毒蛇咬伤
414 地菍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用量加倍;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415 注意《闽东本草》:孕妇忌用。恶麦冬、硫黄、雄黄。
416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叶,煎水,洗疳痔热毒、麻疥烂脚、蛇伤。
2《陆川本草》:止血,解毒,消炎。治子宫出血,痢疾,疮痈溃烂红肿。
3《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毒,后血消疝。治赤白痢,产后腹痛。
4《闽东本草》:治痛经,崩带,血痢,痔痿,风疹,疝气。
417 摘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关于艾草医用的记载。《庄子》云 “越人熏之以艾”。《孟子·离娄上》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早在春秋时期,艾草的疗效就已被认可。
孟子所谓“三年之艾”,更是对艾草使用的进一步认识。保存3-5年的艾草,既祛除了燥气,又保存了药性,最适宜艾灸。
《五十二病方》中有将艾草燃烧的艾烟熏烤治疗痔疮的记载。《伤寒论》中便记载了艾叶,当中提到的胶艾汤时至今日仍是治疗血虚寒滞、月经过多的妇科良方。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载“以艾灸病人四床角,各一壮,令不相染”,是以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病。
《名医别录》最早把艾叶作为药物记载:“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慝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
宋朝苏颂在《图经本草》中国提到“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百病尤胜。”书中还附有“明州艾叶”图。复道即今河南安阳汤阴县,四明即今浙江宁波。该书最早提出了注重艾草品质的道地药材。《蕲艾传》是论述艾草的专著,描述艾草“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明朝的李时珍是对艾草极为推崇的一位医家,他对艾草的称赞不胜枚举,其著作《本草纲目》对艾草做了大量研究及记载,包括“艾叶能灸治百病”“艾灸则通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李时珍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蕲艾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
痔
秦艽白术丸(东垣) 治痔并漏有脓血,大便燥硬,作痛不可忍。
秦艽(去芦) 桃仁(去皮尖,另研) 皂角仁(去皮,烧存性。各一两) 当归梢(酒洗) 泽泻 枳实(麸炒黄) 白术(各五钱) 地榆(三钱)
上为细末,和桃仁泥研匀,煎熟汤打面糊为丸,如芡实大,令药光滑,焙干。每用五七十丸,空心服,少时以美膳压之。忌生冷硬物冷水菜之类,并湿面及五辛辣热大料物,犯之则药无验矣。
秦艽苍术汤(东垣)
秦艽(去苗) 桃仁(去皮尖,另研) 皂角仁(烧存性,末) 苍术(制。各一钱半) 防风 黄柏(酒洗,五分。若大肠头沉重者,湿胜也,更加之。如天气大热,或病患燥热喜冷,以意加之。) 当归梢(酒洗) 泽泻(各一钱) 梭身槟榔(五分,末) 大黄(少许。虽大便过涩,亦不宜多用。)
上除槟榔、桃仁、皂角仁三味外,余药 咀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二分,去滓,入槟榔等三味,再上火煎至一盏,空心候宿食消尽热服之,待少时以美膳压之,不犯胃也。服药日忌生冷、硬物、冷菜之类,及酒、湿面、大料物、干姜之类,犯之其药无效。如有白脓,如白葵花(五朵去萼),青皮(半钱,不去白,) 入正药中同煎。又用木香(三分,)
为细末,同槟榔等三味,再上火同煎,根据上法服饵。古人治此疾,多以岁月除之,此药一服立愈,若病大者,再服而愈。
红花桃仁汤(东垣)
黄柏 生地黄(各一钱半) 猪苓 泽泻 苍术 当归梢 汉防己 防风(各一钱) 麻黄红花 桃仁(各半钱)
水三盏,煎一盏,稍热食前服。
秦艽当归汤(东垣)
大黄(煨,四钱) 秦艽 枳实(各一钱) 泽泻 当归梢 皂角仁 白术(各五分) 桃仁(二十枚) 红花(少许)
水三盏,煎一盏,食前稍热服。
当归郁李仁汤(东垣)
郁李仁 皂角仁(各一钱) 枳实(七分) 秦艽 麻仁(各一钱半) 当归尾 生地黄 苍术(各五分) 大黄(煨) 泽泻(各三分)
上除皂角仁别为末外,余药用水三盏,煎一盏,去渣,入皂角仁末,空心食前服。
秦艽羌活汤(东垣)
羌活(一钱二分) 秦艽 黄 (各一钱) 防风(七分) 升麻 炙甘草 麻黄 柴胡(各五分)本(三分) 细辛 红花(各少许)
水二盏,煎至一盏,空心服。
七圣丸 治大肠痛不可忍。(见大便不通。)
搜风顺气丸 治痔漏,风热秘结。
车前子(一两五钱) 大麻子(微炒) 大黄(五钱,半生半熟) 牛膝(酒浸) 郁李仁 菟丝子(酒浸) 枳壳 山药(各二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汤下。
秦艽防风汤 治痔漏,每日大便时发疼痛,如无疼痛者,非痔漏也,此药主之。
秦艽 防风 当归身 白术(各一钱五分) 炙甘草 泽泻(各六分) 黄柏(五分) 大黄(煨)橘皮(各三分) 柴胡 升麻(各二分) 桃仁(三十个) 红花(少许)
水三盏,煎一盏,稍热空心服。
〔牡痔〕
乳香散
乳香 猪牙皂角 鲮鲤甲(各二两) 箬叶(去头粗梗,锉,四两) 蛇蜕(一条,头尾俱全者) 黄牛角尖(长二寸者一对,锉)
上入砂罐内,盖口,盐泥固济晒干,用炭十斤 ,候碧焰出,去火放冷,取出研细。
每服二钱匕,以胡桃肉一枚,细研拌药,空心酒调下。
猪蹄灰丸
猪悬蹄甲(烧存性,研,一两) 水银(三大豆许)
上先取水银,用蒸枣肉二枚研匀,次入猪蹄灰和为丸,如芡实大。先以盐汤洗下部,纳一丸,夜卧再用,以瘥为度。
〔牝痔〕
槟榔散 治风气稽留下部,结成牝痔,生疮下血,肿痛。
槟榔(锉,炒) 泽泻(酒浸) 瞿麦 甜葶苈(隔纸炒) 防己 本(去苗土) 陈皮(去白,炒) 郁李仁(同陈皮炒) 滑石(各半两) 芫花(醋拌炒黄)木香(各一两) 干漆(炒烟尽,一钱二分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温酒调下,日三。
藤散 治痔下血不止,生疮肿痛。
藤子(取仁) 龟甲(醋炙) 黄 槐子(炒) 川大黄(炒) 蛇蜕(烧灰。各一两) 本 桂心(各半两) 当归(锉,炒) 蜂房(炙,各七钱半) 猪后悬蹄甲(七枚,炙焦黄)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下。
麝香散 治牝痔及一切内外痔,疼痛不可忍。用新黄大栝蒌一枚,以刀开下顶子,不去瓤,选不蛀皂角子填满,以开下顶盖合,别用纸筋泥固济,约三指浓,以炭火簇合烧令红,放一地坑内出火毒,一宿取出,入麝香末一钱,研令极细,以瓷盒盛,每服一钱匕,米饮调下。
〔酒痔〕
赤小豆散
赤小豆(炒熟) 生地黄 黄 (各一两) 赤芍药 白蔹 桂心(各半两) 当归(微炒) 黄芩(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槐子煎汤调下。
干葛汤
干葛 枳壳(炒) 半夏(姜制) 生地黄 茯苓 杏仁(各一钱半) 黄芩 甘草(炙。各五分)
水二盅,黑豆一百粒,姜五片,白梅一个,同煎至一盅,食前服。
〔气痔〕
橘皮汤
橘皮 枳壳(炒) 槐花(炒) 川芎(各一钱半) 桃仁(去皮,炒) 木香 槟榔 紫苏茎叶香附 甘草(炙。各一钱)
水二盅,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一盅,食前服。
威灵仙丸 治气痔,大便涩。
威灵仙(去土) 乳香(另研) 枳壳(麸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以粟米饭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米饮送下,日三服。
熏熨方 治气痔脱肛。
枳壳(麸炒) 防风(各一两,去杈) 白矾(枯,二钱五分,另研)
上 咀拌匀,水三碗,煎至二碗,乘热熏之,仍以软帛蘸汤熨之,通手即淋洗。
〔血痔〕
地榆散 椿皮丸 猪脏丸(俱下血。)
〔肠痔〕
皂角煎丸 治内痔,肠头里面生核,寒热往来。
满尺皂角(三挺,去弦核,醋炙) 白矾( ) 刺 皮(炙黄) 薏苡仁 白芷(各一两) 桃仁(去皮,炒) 甜葶苈(炒) 川芎 桔梗(各半两) 猪后蹄垂甲(十枚,烧存性)
上为细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桑白皮煎汤下。
治肠痔,鳖甲丸
鳖甲 刺 皮(炙焦黑) 穿山甲(炙焦) 白矾(枯) 附子 猪牙皂角(各半两,炙焦,存性二分)
上为细末,研匀,蒸饼丸,桐子大。米饮下二十丸,食前日三服。
又方槐花(炒) 白矾(枯。各一两) 附子(五钱)
上为细末,研匀,蒸饼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食前,日三服。
〔脉痔〕
皮丸 治诸痔出血,里急疼痛。
皮(一两,炙焦) 槐花(微炒) 艾叶(炒黄) 白芍药 枳壳(炒) 地榆 川芎 当归 白矾( )黄 贯众(各半两) 头发(三钱,烧存性) 猪后悬蹄垂甲(十枚,炙焦) 盈尺皂角(一挺,去弦核,醋炙黄)
上为细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送下。
桑木耳散 治痔疾,肛边痒痛。
桑木耳(炙) 槐木耳(炙) 皮(炙黄) 羌活 当归(炒。各一两) 枳壳(二两,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粥饮调下。
〔风痔〕
治风痔不问有头无头,定三日安。
藜芦(烧灰) 天麻(各五钱) 皂角针(去皮条,炒,二钱) 干姜(半两) 莲子草 明矾 硫黄(各一两) 大苦栝蒌(一枚) 麝香(五分)
上将栝蒌开一孔,入矾并硫黄在内,孔如小钱大,就将元掩合定,绵纸糊却,用瓦罐子盛,坐瓶上,炭火 令烟尽为度,候冷取出研细,同前六味药末和匀,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温酒下,日三服,三日效。忌油、面、 藏牛马肉、鱼腥、生冷、行房、行远劳力一切等事。
〔痛甚〕
能消丸
威灵仙(一名能消,去苗土,四两) 卷柏(去根) 皮(烧灰存性) 防风(去杈) 阿胶(炙燥。各半两)糯米(炒,一合)
上为细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不拘时用人参汤送下,日二服。
试虫散
臭椿皮 景天(阴干,即慎火草) 地骨皮(各二两) 马牙硝(一两)
上为细末,用精猪肉一大片,掺药末三钱匕在肉上,就上坐一二时,起看有虫即出,无即已。
龙脑散 治痔疮热痛。
鲫鱼(一条,去肠肚,入壳精草填满,烧存性)
上为末,入龙脑少许,蜜调敷之。
白金散 治久新痔痛如神。
上用海螵蛸,去粗皮,为细末,每用二三钱,生麻油调成膏,以鸡翎拂上,每日夜用之,日久自消。
烟熏方 治痔漏痛。
白鳝鱼骨 熟艾(各等分)
上锉碎和匀,用新盆子一个,盛药在内,用纸封盆口上,通一窍,以火烧药,候烟出窍上,坐熏之,烟尽即止。
黑玉丹 治新久肠风痔痿,着床疼痛不可忍者,服此药不过三四次,便见功效。初得此疾,发痒或疼,谷道周回多生梗核,此是痔,如破是 ,只下血是肠风。皆酒、色、气、风、食五事过度,即成此疾。人多以外医涂治,病在肠,自有虫,若不去根本,其病不除,此药真有奇效。
刺 皮 槐角(各三两) 猪后悬蹄甲(四十九枚) 牛角腮(锉) 乱发(皂角水,洗) 败棕(各二两,以上六味,俱装锅内烧存性) 苦楝皮(一两二钱半) 芝麻(生) 雷丸(各一两) 乳香(五钱) 麝香(一钱)
上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八粒,先嚼胡桃一枚,以温酒吞下,或海藻煎酒吞下,空心食前日三服。切忌别药,不过三五日,永除根本。
地榆散 治痔疮肿痛。
地榆 黄 枳壳 槟榔 川芎 黄芩 槐花 赤芍药 羌活(各一钱) 白蔹 蜂房(炒焦) 甘草(炙。各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痒〕
秦艽羌活汤(见前。)
皂刺丸 治痔漏而复痒。
皂角刺(二两,烧烟尽存性) 防风 槐花(各七钱半) 蛇床子 白矾( ) 枳壳 白蒺藜(炒,去刺) 羌活(各半两) 蜂房(炒焦) 五倍子(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醋调绿豆粉煮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用苦楝根煎汤送下。
仍用热童便入白矾末,淋洗肛门。
蒲黄散 治痔漏。
蒲黄 血竭(半两)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贴患处。
斗门方 治痔有头如鸡冠者。用黄连末敷之,更加赤小豆末尤良。(一方,用黄连,木香末敷妙。)
〔下血不止〕
芎归丸 黑丸子 臭樗皮散 二矾丸(并下血。)
槐角地榆汤 治痔漏,脉芤下血者。
地榆 槐角 白芍药(炒) 栀子(炒焦) 枳壳(炒) 黄芩 荆芥上入生地黄,水煎服。
槐角枳壳汤 治痔漏下血。
槐角(炒) 枳壳(炒) 黄连 黄芩 当归 白芍药 赤茯苓 甘草 乌梅(烧存性)
上入生地黄煎服。
〔气滞〕
荆枳汤
荆芥穗 枳壳(炒) 槐花 紫苏茎叶 香附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血瘀〕
逐瘀汤 通利大小便肠,取下恶物。
川芎 白芷 赤芍药 干地黄 枳壳 阿胶 茯苓 五灵脂 蓬术 茯神 木通甘草(生。各一钱) 桃仁(去皮尖,炒) 大黄(各一钱半)
上作二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蜜三匙,同煎,食前服,以利为度。
〔血虚〕
黑地黄丸(见虚劳。)
加味四君子汤 治五痔下血,面色痿黄,心忡耳鸣,脚弱气乏,口淡食不知味。
人参 白术 茯苓 白扁豆(蒸) 黄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点服。一方,有五味子,无甘草。
〔积滞〕
治痔方神妙当归 川芎 黄连 全蝎 三棱 蓬术 羌活 独活 山茱萸(去核。各半两) 枳壳(去瓤,十二两) 商陆(白者,一两) 巴豆(去壳,不拘数) 木香 甘草节 鼠粘子(炒) 苦参 本猪牙皂角(去皮弦净) 柴胡 刺 皮(炒。各一两)
上将巴豆二粒或三粒,入枳壳内,线扎定,却用醋煮烂吃,冷水洗净,去巴豆不用,晒焙干,入前药同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醋汤下。更用五倍子、羌活、独活煎汤洗。如大便燥结,用煮过巴豆六七粒,加入同丸。一方,加白术、半夏、荆芥、薄荷、槟榔各一两。
医生让他忌吃,他们不忌,病情就加重了。
孟浩然他本是一介草民,他想入朝为仕,但不巧的是他因为吃而错过这次好的机会。韩朝宗向朝廷推举孟浩然,两人就约定了何时见面,结果孟浩然却因为和朋友吃喝,竟然忘了此事。当时韩朝宗在家等了好久,也没看见有人来,于是他便自己去找孟浩然,孟浩然竟然正在喝酒,韩朝宗生气就离开了。孟浩然49岁时患上背疽险些丢掉性命。医生必须让他忌口,绝对不让吃鱼。在两年里背疽慢慢好起来。王昌龄在襄阳碰到了孟浩然,孟浩然就准备鱼虾之类的吃的。孟浩然快好的时候竟然没管住嘴,大吃大喝便死了。
大名鼎鼎的“东坡肉”就出自苏轼的手。无论他走到什么地方就知道吃,在贬职杭州时,便发现杭州有很多的竹,于是头脑聪明的他发明了“笋焖猪肉”。又贬到惠州,发现当地遍地野菜,又发明了一道“东坡梅菜扣肉”。苏轼可算是一个吃货,但是他就是不听话,湿热让他患了20多年痔疮。苏辙多次写信劝告他:“远离酒、鸡肉等这些发物”,但他还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其实苏轼不但喝酒吃肉还要每日吃荔枝必须300多颗。屁股出血又不想吃药,又发明了“东坡茯苓饼”。为了一尝河豚的美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吃河豚鱼,吃完之后还感慨一句:“真是美味,值得一死!”
朱焦有啥药用价值,有人说对痔疮疗效好
本文2023-10-11 07:54:4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