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土众多历史文物原因
河南出土很多文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古来有文物,即有历史渊源;二是文物能保存至今,其地理原因。河南开发得早,历代都以河南为中心,所以文物多。据现在考古发现来看,原始社会时,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就已经是文明地,主要是由于其地处黄河流域,气候和地理都有显著的优势。夏朝有很多中心城市处于河南,如阳城老丘帝丘等,河南自然免不了出土很多历史文物。以后商朝曾经建都于河南安阳,你说河南出不出土一点文物?其实单纯是历史渊源还是不够的,因为历史上有很多文化古城,但是出土的文物却不多,这恐怕跟河南特殊的地理气候和环境有关,所以文物能保存上千年而不毁。还应该注意到人为因素——没被盗墓者破坏。这也可能正是因为地理原因,所以文物没被盗墓贼盗(我从来没到过河南,谈不上实地考察,都是臆断)。这其中缘故,你可以自己去搜查搜查。再说点事,古称九州,有三州与河南有关:兖州,冀州,豫州。综上可见,河南出土文物不是偶然。
河南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妇好鸮尊、贾湖骨笛、杜岭方鼎、玉柄铁剑、莲鹤方壶、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壁画、武则天金简、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彩陶双连壶。
1、妇好鸮尊
妇好鸮尊是商朝时期的青铜器文物,是国家国宝级文物。妇好鸮尊一共出土两件,一件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件收藏在河南博物院。文物规格:通高463厘米,口长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4厘米,重16千克。
2、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距今约7800~9000年。是国家国宝级文物,目前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3、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是商朝早期的青铜器文物,是国家国宝级文物。杜岭方鼎目前出土共两件,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一件收藏河南博物院。
4、玉柄铁剑
玉柄铁剑是西周时期的文物,是国家国宝级文物,目前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文物规格: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叶宽38厘米,玉剑茎最大直径18厘米。
5、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是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文物,国家国宝级文物。莲鹤方壶目前两件,一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
6、云纹铜禁
云纹铜禁是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文物,是国家国宝级文物,目前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文物规格:高288厘米,器身长103厘米,宽46厘米,重量955千克。
7、四神云气图壁画
四神云气图壁画是西汉时期墓葬壁画,是国家国宝级文物。四神云气图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墓室壁画。
8、武则天金简
武则天金简为纯度96%的黄金制成,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金简,是海内外绝世孤品。武则天金简也是目前唯一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堪称是稀世珍宝。
9、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汝官瓷现存传世品非常少,目前传世仅5件,所以传世即为珍品,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蓝釉器物。
10、彩陶双连壶
彩陶双连壶是发掘出土的唯一单件国宝酒器,专家认定,炎黄二帝结盟之时,就是用双连壶共饮盟誓。
河南位于中国历史上的中原之地,所以自殷商文化起很多朝代都是以河南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河南历史文物众多。
河南出土很多文物,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古来有文物,即有历史渊源;二是文物能保存至今,其地理原因。河南开发得早,历代都以河南为中心,所以文物多。
2005年以来,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抢救工作在省文物局的组织安排下,在省内外40余家考古发掘研究单位共同努力下,南水北调文物抢救工作取得丰硕成果,鹤壁刘庄遗址、荥阳关帝庙遗址、娘娘寨遗址、新郑唐户遗址、胡庄墓地、安阳固岸墓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关帝庙遗址还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0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新郑胡庄墓地被国家文物局评为田野考古质量二等奖,淅川沟湾遗址、鹤壁刘庄遗址、荥阳关帝庙、娘娘寨遗址和新郑唐户遗址荣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质量三等奖,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荣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据现在考古发现来看,原始社会时,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就已经是文明地,主要是由于其地处黄河流域,气候和地理都有显著的优势。夏朝有很多中心城市处于河南,如阳城老丘帝丘等,河南自然免不了出土很多历史文物。以后商朝曾经建都于河南安阳,你说河南出不出土一点文物?
新华社郑州2月12日电(记者李鹏)记者从河南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仅2015年,洛阳市就发掘历代古墓1000余座,出土历代文物近5000件(套)。
据洛阳市文物部门介绍,2015年,该市考古发掘遗址面积达2万平方米,除1000余座古墓外,还包括其他文物遗迹100余处,其中伊川徐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伊滨区寇店镇魏晋墓考古发掘、洛阳朱仓M722东汉陵园遗址发掘、隋唐洛阳城水系调查与发掘、栾川县龙泉洞旧石器遗址考古发掘等考古发掘项目都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在出土的近5000件(套)历代文物中,500余件铸造技艺精湛、纹饰精美、色彩华丽的珍品得到了及时修复。其中,修复以青铜器为主的金属类文物100余件(套),修复以陶器和三彩为主的陶瓷类文物300多件。
洛阳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城市,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
1、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2、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3、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
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4、直裾素纱襌衣(“襌”音dān,常被误写做“禅”),西汉织绣,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2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该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
5、新石器时代陶鹰鼎为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陶器,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一座成年女性墓葬,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最大腹径32厘米,采用伫足站立的雄鹰造型,鼎口设置于背部与两翼之间,将鼎形器物特征与鹰的动物美感巧妙地融为一体。
-商后母戊鼎
-清明上河图
-四羊方尊
-直裾素纱襌衣
-新石器时代陶鹰鼎
河南出土众多历史文物原因
本文2023-10-11 08:39: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