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4收藏

西王母是谁,第1张

  西王母一般指的是王母娘娘,是中国神话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又被称为太华西真万炁祖母元君、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瑶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灵圣母、金母、王母、西姥等。

  西王母一般在各种神话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一般指的就是王母娘娘,又被称为太华西真万炁祖母元君、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瑶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王母、西灵圣母、金母、王母、西姥等,她是中国神话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一部分学者认为西王母是西羌祖先神化的始祖女神。

  许多古籍及传说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山海经》所描述的是西方一个很有威力可以辟邪的大神。西王母作为富有漂亮女性的形象,应该缘于汉武帝以后对西方女性美的认知。

玉皇大帝的来历:

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又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宋代真宗和徽宗都上有圣号。宋真宗上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上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道经中全称作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尊玉皇上帝。据《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玉皇大帝乃昊天界上光严净乐国王与宝月光皇后所生之子。出生之时,身宝光焰,充满王国。幼而敏慧,长而慈仁,将国中库藏财宝,尽散施穷乏困苦、鳏寡孤独、无所依靠、饥馑残疾的一切众生。净乐国王驾崩后,太子治政有方,告敕大臣,俯含众生,遂舍国赴普明香岩山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初号自然觉皇,又经亿劫,始证玉帝。

万神之帝:

玉皇大帝是诸天之帝、仙真之王、圣尊之主,三界万神、三洞仙真的最高神。玉皇有制命九天阶级、征召四海五岳之神的权力。万神都列班随侍其左右,犹如人世间的皇帝和公卿。白居易有诗称「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总执天道:

玉皇大帝是三清之化身。三清与玉皇,犹如先虚无而后妙有,先无极而后有太极,先无为而后有为。故玉皇为三才主宰,掌天地人之均轴。玉皇大帝遣紫微北极大帝掌天地经纬,遣勾陈上宫大帝掌天地人三才,主人间兵革,遣后土皇地只掌阴阳生育、大地山河。天地万物、阴阳造化无不在玉皇大帝所掌之中。

奉祀:

玉皇大帝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日。道教宫观要举行金箓醮仪,称「玉皇会」。参加醮仪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斋天」大礼,以祈福延寿。福建和台湾省民众称玉皇大帝为「天公」。正月初九要「拜天公」,一家老小,斋戒沐浴,上香行礼,祭拜诵经,有的地方还唱戏娱神。中国北方过去还有举行玉皇祭,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习俗。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旧时道观和民间都要烧香念经,迎送玉皇大帝。

王母娘娘确有其人

我国的一些学者、专家认为,被赋予了浓厚神话色彩的西王母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在我国很多古籍、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故事绵绵不绝。从《山海经》到汉书、明史等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西王母在民间又被称为“王母娘娘”,是一位拥有至高权力、雍容华贵的女神。

研究昆仑文化的学者李晓伟说:“事实上,被无数神话光环笼罩的西王母并非天仙,而是青海湖以西游牧部落的女酋长。”一些学者、专家多年的研究和实地考察发现,距今3000-5000多年前,存在过一个牧业国度——西王母国。其疆域包括今天青藏高原昆仑、祁连两大山脉相夹的广阔地带。据考证,西王母国当时的“国都”就在青海湖西畔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一带。

青海师大地理系张忠孝教授在其有关署名文章中说:“值得说明的是,西王母既是一个古老部落国家的称号,又是古国女王的尊号,代代相传。”

古国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漫漫尘烟里,然而仍为后人留下了它曾经存在的蛛丝马迹。天峻县西南20公里处,一座独立的小山西侧有一口深十几米的山洞。据学者考证,这是5000多年前西王母古国女首领的居所,已命名为西母王石室。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和中国民间信仰的女神,也是道教的女仙。

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西母”之称,有论者认为这指的就是西王母。

西王母最初的形象是豹尾虎齿,是与人首蛇身的女娲、人首鸟身的九天玄女类似的兽形女神,在后代和女娲、九天玄女一样逐渐演变为人形姿态的神灵,成为中国神话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

西王母居于昆仑山上的瑶池,和东王公相对应。近代由于罗教系民间秘密宗教的盛行,许多人把无生老母与西王母视为同一神,号称“母娘”。

在民间传说里,因其名为王母而认为是天帝之母,其位阶与“东王木公”相对,故有称东王公为天父、西王母为天母。其形象一步登天,从豹尾虎齿的半兽女神开始逐渐转化为一位仪态万千、年可三十许的绝美人形女神,成为了尊贵的“西方天界之母后”。

掌管着长生不老的仙药,同时还主宰着位于西方昆仑山上的蟠桃园。象征物是蟠桃和三足鸟。民间还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王母娘娘的圣诞日,届时王母娘娘要举行蟠桃会,宴请各路大小神仙,群仙为其祝寿于瑶池,又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她是汉代壁画中占据主神地位的女神,在《枕中书》和羌族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在天宫为女仙的首领,是修仙女性的女神,并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专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与华北地区所尊奉的碧霞元君混同起来。

民间信仰

从原始宗教发展的轨迹来分析,西王母的形象应当是从上古巫术仪式中的女祭司形象发展而来。

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祭司等职位是由部落中的女性长者担任的,她成为部族的最高权威,是天地鬼神的代言人,负责主持祭祀,而上古时期的祭祀中,杀死祭物(包括活人)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杀死祭物的工作则是由女祭司来完成的——这也是西王母之所以被视为死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汉末年,西王母信仰重新成为民间的一种风尚。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大旱,民不聊生,大批关东百姓离乡逃难,逃难的过程中以稻杆当作西王母筹,作为西王母的香火,求取庇佑。经历郡国二十六,直达帝都,并于京师聚会,歌舞祭祀西王母。

而民间对西王母的崇拜,连官方也慎重其事,在一本记载西汉制度的《汉旧仪》里就记载到当时的郡太守和县令等级官员都要祭祀西王母。

关于西天老母的女儿有如下几种说法:

1、七仙女:

汉代开始出现七仙传说,“董永奉亲”石刻图上七仙女为羽衣人形象。汉代多有壁画为羽衣人环绕西王母、东王公。七仙女疑为王母、王公的属神。后期民间传说里,则有说七仙就是王母的女儿。

2、织女:

本为星宿,沿帝星靠近北极,与天帝有关。织女本为某位天帝的孙女,称为“天孙”。后期在民间传说里,被改为是王母之女。

扩展资料

王母在道教中地位极高,在中华道教形成和发展中,一直是很重要的角色。据《集仙录》载:西王母即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又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系先天西华至妙之气化生。

上清道教兴起,推崇王母娘娘奉为尊神,将王母娘娘列为七圣之一,说西王母是盘古之女,三界内外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属下。具有掌握宇宙的无上权力。许多地方祠祀的西王母,左右有六位夫人,有两送子者、两催生者、两治瘟疹者,为仁慈、至尊的神明。

习俗:

西王母(太真王母)庙会始于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农历三月二十,已传承了1043届。它是宋代重修王母宫竣工庆典而形成的上层、民众参与的公祭、民祭王母和娱人活动为主题的民俗文化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礼仪、节庆和工艺、技能、商贸、饮食、文艺展销展演等诸多元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每逢庙会,泾川城区居民倾家出动,乡下农民成群结队涌向县城;豫、晋、陕、甘、宁各地客商和王母信众慕名参会。当日,回山上下人山人海,蔚为壮观,最多时达到十多万人。近20年来,每届王母庙会都有各国家的民俗研究者考察、采风,海内外华人,尤其是台湾同胞组成的声势浩大的王母朝圣团前来朝圣。

庙会庆典活动主要有取水、法会、放河灯、演秦腔、唱小曲、舞神鞭以及剪纸、刺绣、小吃等展销。2009年,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王母庙会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王母娘娘

据古代文献《山海经》里记载,其形象为一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并统领着一群爱惹麻烦的妖怪,被称为“万妖之母”。西王母原本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在后代小说和戏曲里,因其名为王母而认为是天帝等阶的配偶神,故其形象逐渐转化为一位绝美贵妇,成为了尊贵的“西方天界之母后”。蟠桃宴时群仙为其庆寿于瑶池,又为长生不老的象征。她是天宫中地位最高也是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专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

西王母是中国最古老的女性神祇(也有人认为其早期为男性,后逐渐因其名被民众转化性别),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西母”之称,有论者认为这指的就是西王母。在上古巫书《山海经》中,西王母以一个半人半兽的形象出现,显示出浓厚的图腾色彩,同时也具有某种刑杀之神的气质。

《穆天子传》中也提到了西王母,但是更多的是以远方异族部落领袖的身份出现的,其中西王母与周穆王相会饮于瑶池的情节被后世继承,《竹书纪年》和《史记·赵世家》都称周穆王曾经和西王母相见过。

《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及六朝小说中也有汉武帝与西王母的常见情节。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信仰仙道的皇帝,七月七日那天听闻西王母即将降临宫殿而赶忙做好迎接西王母的准备,到了七月七日深夜二更时,西王母驾乘着紫云车降临到汉武帝的宫殿。汉武帝将西王母迎接到宫殿后,西王母则赠予汉武帝七颗仙桃与之享用(有的文献则说是5枚仙桃)。西王母的仙桃种植于昆仑仙山上的蟠桃园里,三千年才结一次果实,拥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功效。传说只要吃一个仙桃就能够延长三千年的寿命。

从原始宗教发展的轨迹来分析,西王母的形象应当是从上古巫术仪式中的女祭司形象发展而来。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祭司等职位是有部落中的女性长者担任的,她成为部族的最高权威,是天地鬼神的代言人,负责主持祭祀,而上古时期的祭祀中,杀死祭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杀死祭物的工作则是有女祭司来完成的——这也是西王母之所以被视为死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汉末年,西王母信仰重新成为民间的一种风尚。哀帝建平四年,大旱,民不聊生,大批关东百姓离乡逃难,逃难的过程中以稻杆当作西王母筹,作为西王母的香火,求取庇佑。经历郡国二十六,直达帝都,并于京师聚会,歌舞祭祀西王母。

民间的苦难为民众的造神运动提供了契机,西王母作为一名被改造的神祇正式登上了祭坛,这种民间的祭祀狂热最终得到了官方的承认,西王母信仰也因此成为汉代一个重要的民间信仰。

这种由民间发起的宗教狂热最终影响到孕育中的早期道教,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不死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久视的追求,因此,道教徒利用上古巫术资料并加以改编,创造出我们所熟悉的西王母和与之相对的东王公,而后在道教通俗化的过程中,东王公被演绎为玉皇大帝,而西王母则改造为王母娘娘。

近年考古研究发现,“西王母”可能是古中国西北一部落的名称,只因该部落剽悍凶恶,而被中原的华夏族讹传为刑杀之神。有些西方的考古和历史学家甚至直接将一些古代羌、狄部落称为“西王母”。也有研究认为“西王母”与印度教湿婆有关。

唐代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载:“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山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和东王公一起,是天地阴阳之气的显化,协助天地、赞襄化育。西王母还统理所有得道的女仙。凡成仙得道之人,男的先拜东王公,女的先拜西王母,然后才能去朝见三清。“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道者,咸所隶焉。”(《中华道藏》、四十五册、一百九十六页)

实际在正统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与王母并没有夫妻关系的说法,西王母原本是由先天阴气凝聚而成的母神,在天宫中是所有女仙之首,“为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并执掌着昆仑仙山。而先天阳气凝聚而成的男仙之首为东王公,并执掌着蓬莱仙岛。而玉皇大帝则是群仙之首,三界之主,西王母要比玉帝出现得早,所以他们原本并不是夫妻。

西王母(瑶池金母)的心咒是:“嗡。金母悉地。吽。”

玉帝与王母的夫妻说法大都只出现在小说与民间传说中,在这些传说里,其中都表现出西王母才是天界真正的掌权者。与玉帝育有七个女儿,《神仙传》、《墉城集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文献中记载天帝与王母共育有二十四个女儿,其中有五人已明确身份,详情如下:

第四女 - 名叫“华林”,号为“南极王夫人”。

第十三女 - 名叫“媚兰”,号为“右英王夫人”。

第二十女 - 名叫“清娥”,号为“紫微王夫人”。

第二十三女 - 名叫“瑶姬”,号为“云华夫人”。

第二十四女 - 名叫“婉罗”,号为“太真王夫人”。

《道藏道迹经》中记载: “王母上殿东西坐,著黄金褡辱,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戴太真晨缨之冠, 履玄 凤文之,观之,年方三十部A修短得中,天姿,灵颜绝世,真灵人也”。

《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载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大致像个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的怪物。另据「列仙全传」所载: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古人讲究对衬,东王公其实是为了配享西王母而虚构的一个仙位。

瑶池金母仙居住于中国西方的岩山峻岭之中,其第一座主奉庙宇于现今甘肃省泾川县境内的回山。由此可见,瑶池金母仙居圣地应不出甘肃一带。仙居圣域,非凡人所能达,因此古人难得一见瑶池金母之圣颜,关于金母仙貌装束之描述,雍容华贵,凝重端庄。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上的悬圃里,是一座空中花园,叫做「阆风」的苑中,一共有玉楼九层,左绕瑶池,右环翠水。有五女(见王母之女),名「华林」、「媚兰」、「青娥」、「瑶姬」与「玉卮」。

王母有件宝物,是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桃(又称蟠桃),此桃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吃了可以增长寿命。王母娘娘每逢蟠桃成熟时,就会召集群仙,大开寿筵,称为「瑶池集庆」。因此,民间遂以王母娘娘为长生不老的象征。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不死药,而飞上月亮的。西王母掌管西方,举凡天上或地上所有成仙之女子皆由她来治理,并与「东王公」共同统辖东西两股元气,化育天地,陶治万物。 而王母娘娘自称为天帝的女儿,而天帝是皇天上帝的泛称,据《礼曲礼集》解说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都称天帝。《西王母传》中提及金母与木工共理阴阳二气,养育天地,陶均万物,三界十方内得道之女仙,名籍皆归其管辖。

《列仙全传》记载:『西王母即龟台金母也,系西华至妙洞阴之极尊,育化诞生于神州伊川,俗姓侯或杨,讳回,字婉妗,一字太虚』。

《史记大苑传略》记载:「西王母这古仙人,姓杨,或谓姓侯,名回,一为婉妗,居昆仑。」

《道藏道迹经》记载:「王母上殿东西坐,着黄金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 ,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 凤文之 ,观之,年方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 ,灵颜绝世,真灵人也」。

《道藏三洞经》记载:「西王母者,太阴之元气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仑,上治北斗」。列西王母为第四神仙,仅次于东王公。

《云笈七签》记载:「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西王母」。

《元始上真众仙记》:“……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元,号曰太元圣母。……太元圣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又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王母,即西王母。九光玄女与太元玉女(即太元圣母)二者不是同一尊神,太元玉女是九光玄女的母亲。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玉皇即是道体,是神明坚固不坏真空无上法身,在金阕利济群生超升彼岸,普垂教法,修道成真” 

据葛洪晚年的名著《枕中书》说,道教最高最先的神是元始天尊(又名盘古)。他在天地尚未开辟是时就已存在,天地开辟之后,他居于天中心的玉京山。另有自然道气结成了另一尊神太元圣母(太元玉女),元始天尊与太元圣母神交留下的后代,一位是东王公扶桑大帝,另一位就是九光玄女,太真王母(西王母)。以后上清派等皆重视西王母,后是道教出现了尊崇她的教派。

《山海经》:有关西王母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女仙之首的西王母,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于西王母管辖。又载:上古之时,黄帝讨伐蚩尤之暴时,蚩尤多方变幻,呼风唤雨,吹烟喷雾,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黄帝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遂克蚩尤于中冀。虞舜即位后,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环、白玉琯及地图,舜即将黄帝的九州扩大为十二州。

《山海经》曾对西王母做出过这样的描述:“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乍一看,西王母简直是一个半人半兽的异形之物。

《史记·周本纪》:“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东晋学者郭注释:“西王母者,西方一国君也”。

《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母子出游。

《博物志》称:瑶池有桃树,「三千年一生实」。天上天下、三界十方,但凡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西王母管辖。

《墉城集仙录》载:“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生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于神洲伊川,厥姓缑氏,生而飞翔,以主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王母,皆挺质大无毓神玄奥于西方,渺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木公共理二气,而养育天地,陶钧万物矣。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所居宫阙,在龟山之舂山。昆仑玄圃,阆风之苑,有金城千重,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飚车羽轮不可到也。所谓玉阙天,绿台承霄,青琳之字,朱紫之房,连琳彩帐,明月四朗,戴华胜佩灵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宝盖踏映,羽旆荫庭,轩砌之下,殖以白环之树,丹刚之林,空青万条,瑶干千寻,无风而神籁自韵,琅然皆奏八会之音也。……”

在大量文学作品中,多有对西王母的描绘,她是“瑶池金母”,首创开种蟠桃,三千年一成熟,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大开寿宴,诸仙前来为西王母贺寿,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有精彩描写。 

因住在瑶池,所以又叫瑶池圣母。西王母在瑶池中开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不料被齐天大圣孙悟空这泼猴搅乱了蟠桃盛会。西王母种的蟠桃最为神奇,乃仙树仙根,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寿。

西王母是天宫最受尊崇的女神,在三界掌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在中国道书古籍中,多次记载西王母显圣遣使下凡,曾经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授天下地图予舜帝整治国家、遣二十三女云华夫人(瑶姬)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圣颜者,则有以孝闻名乡里的舜帝、游瑶池拜金母的穆天子以及好神仙之术的汉武帝等。

《穆天子传》中:记有穆天子梦游见西王母的故事,这时的西王母不是神,而是一位女王。

《汉武帝内传》载:「七月初七,王母降,自设天厨,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像鹅卵般大,圆形色青,王母赠帝四颗,自食三颗,帝食后留核准备种植,王母说这种桃三千年才能结果,中土地薄,无法种植。」这时的西王母是一身帝后打扮的绝色佳姝,她上殿接见数千神仙,俨若女仙领袖。 东汉末,道教兴起,推崇王母娘娘奉为尊神,将王母娘娘列为七圣之一,说西王母是道教第一大神元始天尊的女儿,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属下。有的则视为元始天尊的母亲,类似人间的皇太后,具有掌握宇宙的无上权力。许多地方祠祀的西王母,左右有六位夫人,有两送子者、两催生者、两治瘟疹者,为仁慈、至尊的神明。

《路史·前纪·一》记载:昔二气未分,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元始天尊),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复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依,天地之外,辽瞩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当游厚地之问,仰吸天气,号曰太元圣母(王母之母),元始君(元始天尊、盘古)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絪缊,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相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

西王母,又称:王母、金母、阿母、西姥、瑶池金母、金母元君、王母娘娘、西灵圣母、太华西真万炁祖母元君、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等,道号为“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 瑶池大圣西王金母 无上清灵元君 统御群仙大天尊”。 《枕中书》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气炼精,生育万物,调和阴阳,光明日月,莫不由之。”

王母是中国神话里掌管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一部分学者认为西王母是古人神化的始祖女神。

在道教神话中,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主宰阴气、修仙的女神,对应男仙之首东王公。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师。[1]

晚期多将西王母奉为婚姻、生育、保护妇女的女神,并大量在民间传说、小说戏曲中出现。

许多古籍及传说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墉城集仙录》则称虎身是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

王母娘娘简介

 王母娘娘

 传说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

 根据古书《山海经》的描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好像是说:西王母的外形『像人』,长着一条像豹子那样的尾巴,一口老虎那样的牙齿,很会用高频率的声音吼叫。满头乱发,还戴着一顶方形帽子。是上天派来负责传布病毒和各种灾难的神)。可见外形很恐怖,而且是位散发灾疫的煞神!他住在「昆仑之丘」的绝顶之上,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每天替他叼来食物和日用品。

<img p=""

 但是在《穆天子传》里,西王母的言行却又像是一位温文儒雅的统治者。当周穆王乘坐由造父驾驭的八骏周游天下,西巡到了昆仑山区,他拿出白圭玄壁等玉器去拜见西王母。第二天,穆王在瑶池宴请西王母,两人都清唱了一些诗句相互祝福。

 《汉武帝内传》谓其为容貌绝世的女神,并赐汉武帝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道教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定为王母娘娘的诞辰,并于此日盛会,俗称蟠桃盛会。

 中国一些学者、专家研究认为,神话色彩浓厚的西王母(王母娘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新华社引述研究昆仑文化的学者李晓伟说﹕「事实上,被无数神话光环笼罩的西王母并非天仙,而是青海湖以西游牧部落的女酋长。」

 一些学者、专家多年的研究和实地考察发现,距今3000至5000多年前,曾经有过一个牧业国度──西王母国。其疆域包括今天青藏高原昆仑、祁连两大山脉相夹的广阔地带,青海湖环湖草原、柴达木盆地是其最为富庶的中心区域。据考证,西王母古国当时的「国都」就在青海湖西畔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一带。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张忠孝教授在其署名文章中指出﹕「值得说明的是,西王母既是一个古老部落国家的称号,又是古国女王的尊号,代代相传。」现存古籍证明,两晋到明清乃至民国,青海草原地区、昆仑山南北有大量的女王部落存在,苏毗部落是最有名的一个。

 王母娘娘又称瑶池金母,或简称王母、西王母。《大苑传》上载:「王母姓杨,或谓姓侯,名回,也名婉矜,居昆仑」。

 据《穆天子传》载,周穆王于公元前九百多年北伐犬戎后,西征昆仑,曾与王母娘娘数度见面,书中谓王母虎齿蓬松,善哺,穆王赠帛,王母拜受之,觞于瑶池之上,歌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路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答以:「于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还见汝。」 道家将西王母列为七圣之一,据《云笈七签》载:「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西王母」。道藏三洞经列西王母为第四神仙,仅次于东王父,并谓:「西王母者,太阴之元气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仑,上治北斗」。另道藏精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谓王母亦称西王母、金母、金母元君、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生于神洲伊川,厥姓侯氏,生而飞翔,主阴灵之气,理于四方,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为隶焉。西王母居瑶池,其地、其人、其事,史有可考,杂说尤多。

 瑶池金母又称「西王母」、「王母娘娘」、「金母元君」、「西华金母」、「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九灵太妙龟山金母」、「瑶池金母大天尊」、「金母娘娘」、「无极瑶池金母」等尊称。

 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又称西姥、王母、金母和金母元君。全名为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西王母之名最初见于《山海经》。「西」指方位,「王母」即神名。西王母由混沌道气中西华至妙之气结气成形,厥姓侯氏,位配西方。《汉武帝内传》称西王母上殿时,「着黄金褡孎,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鐍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汉武帝拜受西王母之教命。《山海经》中言西王母人身虎齿,豹尾蓬头云云,乃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非西王母之形。

 女仙之宗:西王母为女仙之宗,居昆仑之间,有城千里,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元室,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山。《博物志》称,瑶池有桃树,「三千年一生实」。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于西王母管辖。

 育养万物:元始天尊授西王母以方天元统龟山九光之箓,使制召万灵,统括真圣,监盟证信,总诸天之羽仪,监上圣之考校。西王母和东王公又是道气阴阳之父母,共理二气,育养天地,陶钧万物。黄帝讨伐蚩尤之暴时,蚩尤多方变幻,呼风唤雨,吹烟喷雾,西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黄帝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遂克蚩尤于中冀。虞舜即位后,西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环、白玉琯及地图,舜即将黄帝的九州扩大为十二州。

 据「西王母」传记载,「西王母」乃「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就是「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为西华至妙、洞阴之至尊。当上古之时道气凝聚、湛体无为之际,化生万物,先以东华至尊之气,化生「东王公」,再以西华至妙之气化生「金母」。

 「金母」诞生于神州伊川,厥姓候氏,生能飞翔,与「东王公」同理阴阳之气,养育天地、陶钧万物,系柔顺之本、为阴极之元,位配西方,三界十方得道之女仙真,皆由其所管辖。

 相传王母娘娘居住在瑶池,是以有瑶池圣母、瑶池金母等称。根据《史记大苑传略》记载:「西王母这古仙人,姓杨,或谓姓侯,名回,一为婉衿,居昆仑。」

 王母娘娘自称为天帝的女儿,而天帝系皇天上帝的泛称,据《礼曲礼集》解说青帝、赤帝、黄帝、白帝都称天帝。娘娘到底是哪一位天帝的女儿,无法查考。惟娘娘生育过多,则有所据,因此王母也属一位多产的娘娘。

 在传说中,王母娘娘曾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并且与周穆王和汉武帝都有交往的记录。至于王母娘娘与汉武帝交往之事,出自《汉武帝内传》,大概地税:七月七日,王母降,自设天厨,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像鹅卵般大,圆形色青,王母赠帝四颗,自食三颗,帝食后留核准备种植,王母说这种

 桃三千年才能结果,中国地薄,种不起来。

 王母娘娘是知名度很高的一位神仙,因为她是尊贵的天界第一夫人──玉皇大帝的太太。人们心目中的王母雍容华贵,凝重端庄,但她的前身却是个半人半兽的怪物!

 王母的大名叫「西王母」,最初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原始部落名。这个部落传说是在昆仑山中,实际可能在甘肃、青海一带。西王母部族的首领也被叫成「西王母」,这个部族崇拜虎、豹,以虎豹为部族图腾神。于是这位西王母被神化为虽有点人模样,但长了一嘴虎牙,蓬着头发,戴满首饰,还有条豹尾巴,经常吼叫的怪物,这位半人半兽的怪物成了部族守护神,而她到底是男是女也很难说。

 在战国时的《穆天子传》中,记有周穆王西游见西王母的故事,这时的西王母已不是怪神,而是一位女王了。王母的宝贝,一是不死之药,二是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桃(又称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不死药,而飞上月亮的。在《漠武帝内侵传》中,西王母已是一身帝后打扮的绝色佳人,她上殿接见数千神仙,俨若女仙领袖。

 道教推崇王母娘娘,大力抬高其出身,说她是道教第一大神元始天尊的女儿、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她的属下。王母的地位一步登天,遂把原来虎齿豹尾的尊容说成是王母娘娘的白虎使者。

 道教将王母娘娘列为七圣之一,据《云笈七签》记载:「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西王母」。《道藏三洞经》列西王母为第四神仙,仅次于东王父,并说:「西王母者,太阴之元气也,姓自然,字君思,下治昆仑,上治北斗」。

 王母娘娘虽不是肉体凡胎,却也有七情六欲,人们安排她与玉皇大帝结为夫妻,有如人间帝后。二人还生了七位女儿,其中小女儿七仙女私自下凡,与穷小伙董永「天仙配」的故事家喻户晓。她还有个外孙女叫织女,与牛郎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这里的王母娘娘不大招人喜欢,她和玉帝活活拆散了这两对恩爱小夫妻,成为封建专制的代表。

 王母娘娘庙遍布全国,有关王母的遗迹也不少,如王母洞、王母河、王母塘、王母瑶池等。台湾地区王母娘娘庙有一百四十余座,主庙在花莲县吉安乡,全国分两大系统为胜安宫和慈惠堂——分灵全省各地都有,七月十八日将金母诞辰,香火非常顶盛,主要是金母娘娘对治病的灵验和许多的神迹。

 瑶池金母又称为「王母娘娘」、「金母娘娘」、「金母」、「无极瑶池王母」、「西王母」、「九灵太妙龟山金母」。瑶池金母是台湾战后很重要的民间信仰,他的发展又和慈惠堂的发展史息息相关。讨论瑶池金母的源流不能与慈惠堂的历史分开。目前台湾以瑶池金母为主神者是慈惠堂总堂,以王母娘娘为主祀神者是隔邻的胜安宫,两庙实为本来同一庙宇的信徒分出。另一方面,在慈惠堂兴起之前,母娘的信仰亦流传于斋教、鸾堂等民间教派之中,这类团体中的母娘也指无生老母。因此,目前有瑶池金母、王母娘娘、无生老母、西王母三者相混淆的情形,这都和台湾民间宗教的发展史有关。

 若从瑶池金母这个脉络考察,因为王母娘娘住在瑶池,故以为名,瑶池金母也就是西王母。瑶池是西王母和周穆王传说中的相会之处。西王母是中国本有古老的信仰,始于先秦之前,在《山海经》里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作半人半兽的形象。他住在西边日落之处,据说是在沙漠另一头的荒地,因此也有研究认为西王母来自西域一带,可能是西域某个部落的象征或宗神。西汉末年因为社会剧变,汉哀帝以歌舞祭祀西王母,这也代表着西王母进一步向道教发展,在六朝的《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及六朝小说中是常见的神人。此外,在汉朝的铜镜、墓葬、墓券文等也都有西王母的图像和各种记录。在《三教搜神大全》中,西王母是九灵大妙龟山的金母,从道气凝结而出,主极阴之气,与东华帝君,即东王公,共治世界,养育天地万物。至于慈惠堂之「母娘」之所以成为瑶池金母,则和慈惠堂加入道教会有关,瑶池金母是道教所认可的神祗,云笈七签载: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西王母」,是七圣之一。

 另一方面,追溯慈惠堂的教义发展,慈惠堂的母娘信仰内涵如《瑶命归盘》中三期末劫、三设龙华等内容,它们又和先天道颇有渊源,这又和无生老母有关。因为在先天道的发展过程中、一度以无生老母代表最高主宰,直到道光年间才改称瑶池金母无极天尊。而无生老母是明清兴起的民间教派重要的概念,主要源于罗教,罗教创教者罗清著有《五部六册》,其中的无生母是宇宙的创造者和保护者,结合佛教无生、真空的哲学概念,成为最高的女神,与「家乡」结合,富有回归宇宙起源的意味。

 总合上述两条脉络的整理,在慈惠堂的母娘信仰者当中,根据一般信徒习于称母娘的习惯,还有慈惠堂中跳乩、问事等仪式内容分析,瑶池金母似乎是民间的一种母神信仰,西王母对于一般信徒而言,其实是较为陌生的对象。不过,慈惠堂本身也逐渐发展各种瑶池金母、西王母相关的论述。另一方面,若从慈惠堂的瑶池金母相关善书中分析其教义,则又近于罗教、先天道、一贯道等民清以来民间教派的教义内容。由此观之,瑶池金母的源头并不容易确信,是以不论是瑶池金母也好、王母娘娘、无生老母也好,对于信仰者而言,追溯复杂的源流,其意义可能远不如母娘对于信仰者本身重要和实质。

 目前以瑶池金母为主祀神者,若按最主要的团体慈惠堂计算,慈惠堂在全台湾之分支依2003年的统计结果,约在900间上下。若再计入其它不同派别,广纳崇奉母娘、无生老母的宗教团体,则如瑶池金母、母娘的信仰者在台湾则有非常广大的信仰者。

 奉祀:《汉武帝内传》中有西王母赐三千年结果之蟠桃事,因此,西王母开蟠桃会的故事深入人心。道教和民间一直将西王母作为长寿的象征,以西王母作为金箓延寿道场的主神。每逢西王母神诞之日,一说是三月初三日,一说是七月十八日,道教徒,特别是女性教徒常聚集在道观内,为西王母建祝诞道场,同时祈求健康长寿。

在中国 历史 上,见过西王母的皇帝至少有两个,一个周穆王,一个汉武帝。周穆王见西王母,互送礼物,互相唱歌表达情义。汉武帝则更多的是为了求得西王母的庇佑,是一种差距更大的拜见。关于周穆王见西王母的记载,出自《《穆天子传》》,里面虽然没有写西王母的外貌,但她自称是天帝的女儿,而且临别时两个人依依不舍,周穆王还承诺三年之内还会回来看她。这说明西王母应该不会是山海经描述的那样: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住在昆仑之丘。戴胜听着是个人名,实际上是一种鸟,头上有着凤凰一样的羽状头冠,细而长的喙,作为鸟类,它是很漂亮的。那山海经里描述的西王母就是戴胜鸟一样的外形,但是长着老虎的牙齿,尾巴也是豹子的尾巴,居住在洞穴里,洞穴是在一个叫昆仑的山上。如果真是这样的形象,周穆王多半不会说还会再回去看她的话。

山海经还描述了西王母住的昆仑之丘的环境,位于西海的南边,旁边有沙漠,在红色河流和黑色河流之间。

除了名称不太一样,这个所谓的“昆仑之境”,倒是和今天的埃及的地理位置有些相似的,埃及的北边是地中海,右边有红海,左边有沙漠。而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国力强盛可以和当时的中国一较高下的,只有古埃及。这也是论证穆天子最终是否真的到了埃及的一个重要论据。为什么呢,故事很长,我们先从穆天子的出发开始说起。

《《穆天子传》》并不是从正规的图书馆传下来的,它是西晋的不准 (fou biao) 在**魏襄王墓穴的时候,发现的一堆竹简古籍中的一部分。盗墓贼没有多少文化,认为竹简不如金银值钱,所以一部分竹简还被他点燃照明;再加上时间久远,年代动荡,因此《《穆天子传》》的有一部分内容已经缺失,无法考证。

就算是它的成书,有人认为是真正的史料记载,也有人认为是后人伪作。认为它是真实穆天子游记的,是因为它的记载和真实的史料记载有重合的地方。比如《《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西巡的八匹好马分别叫做赤骥、盗骊、白义、山子、绿耳、逾轮、山子、渠黄。穆王一并带着的狗也是好狗,分别叫重工、彻止、雚猳( guan jia )、来白等等;他的车夫分别是造父、参百、芍及、耿翛( xiao )。

这在《史记》中得到了印证:造父为穆王得盗骊、华骝、绿耳之马,御以西巡游,见西王母,乐而忘归。

但因为它的描述有时候数据过于夸大,所以被当成是后人假托伪作,或者干脆堪称是志怪小说,也不足为奇。整个旅程,完全可以当成是周穆王的一场华丽梦境冒险。他在梦里到达了西王母的瑶池,和她畅饮欢歌,一路上收集到了奇珍异兽,喜欢的果实,数以万计的玉石,还征服了沿途的部落。这完全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生赢家的理想。

历史 上,周武王向东边扩张,周昭王向南边扩张,到周穆王继位的时候,他想要建功立业,就只能向西征服各部落。关于周穆王继位的时间,有人说是公元前1026年开始的,也有人认为是公元前976年。但不管哪一种,似乎都默认了周穆王活了大概105岁,并且统治周王朝的时间也很长。他习惯了在外征战游猎,即便是在位期间,也经常不在都城。即便是这次西巡开始,他也是一路喝酒,一路打猎,但也带着六个师的兵力,一路浩浩荡荡,凡是走到一处好风景,必然要喝上一阵,遇到天冷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打猎。“以寒之故,命王属休”。

首先到了犬戎, 历史 上记载,他虽然打了胜仗,但是只收获四头白狼和四头白鹿;《穆天子传》则干脆只记载了犬戎首领请周穆王喝酒的事情,白狐玄貉,还是他自己打猎得到的,用来祭祀河宗,也就是河伯,或者叫河神。紧接着到了阳纡之山,一个名叫伯夭的河神,到燕然山迎接他。带来了玉璧等礼物。周穆王于是把军队交给三位大将带领,他自己挑了吉时,换了庄严的礼服,用最严肃的礼仪,来祭祀河神。河神把周穆王交给他的玉璧沉到河里,助手们又把祭祀用的牛羊猪马沉到河里。伯夭借助河伯的口吻说,周穆王姬满,你现在做的事情是有利于国家的,所以我告诉你舂山有宝贝,还告诉你昆仑的70处泉水,这样你才能到昆仑之丘这个地方,才能找到舂山的宝贝。周穆王拜谢河伯。

为此他还就假惺惺地感叹过:哎,你说我这样贪玩的君主,是不是不负责任啊?

这时候他身边的近臣就安慰他,说人们希望的圣明的君主,就是能够让他们好好地生活的。您现在这样征战,游猎,虽然是没有处理朝政,但是人民在平安地生活,不需要经历战乱。这就是好的君主。

周穆王满意地奖赏了他,然后放心大胆地准备西巡。伯夭自告奋勇要陪同周穆王去找舂山的宝贝。周穆王对他非常看重,把天子的八匹马的座驾都分了他一半。

紧接着就到了赤水东边,周穆王在这里修整了几天,爬上昆仑之丘以十分丰厚的祭祀礼仪拜了黄帝宫。还安排人专门守护皇帝庙。今后的路程,周穆王仿佛就是来郊游,顺便“征”一“征”的,从记录来看,更像是沿途的物资补给点,沿途的部落送给他马牛羊、谷物和美女等,而周穆王也用贝带、黄金、珍珠等当做赏赐。

到了群玉田山,发现草木虫鸟都很少,周穆王准备了好几辆车,起码采集了一万只玉,仍然舍不得走,还在玉山歇息了四天。最后他还留下了邢侯将军带人继续采玉。他本人继续往西走,直到找到舂山,这是一个山清水秀,不冷不热,也没有狂风骤雨的地方,也就是先王认为的仙境。这里有各种动物,红色的豹子,白色的老虎,熊罴财狼,白鸟,青雕。太适合醉心狩猎的周穆王了,他在这里抓羊,打野猪,玩得不亦乐乎,足足待了五天,才满意地题字离开。另外他还带走了孳木华和赤乌族的良种谷子,准备回国栽种。

《穆天子传》的卷一主要是做西巡的准备工作,卷二记载的都是西巡途中和各部落的交往,卷三花了大半的篇幅来写周穆王和西王母的会面。他送了一块白玉和一块黑玉给西王母,这是他整个西巡途中,唯一一次送礼送两块玉,并且是唯一一次由周穆王先送出礼物。

周穆王请西王母吃饭喝酒。西王母借歌传情:白云飘在蓝天上,山陵自古就在那里。道路漫长,山川阻隔,如果你以后没死的话,你还能再来吗?周穆王说:我还要回去管理我的国家,但我以三年为期,我必然会将国家治理得安安稳稳,大家都有钱吃饭,那时候我就回来见你。西王母又感叹:哎,我也只能留守在我这西方,和虎豹鹊鸟为伴,我是天帝的女儿,不能不听从安排。我本来应该平等对方世间万民,但我的心已经为了你而欢欣鼓舞了。

西王母十分大胆直白,周穆王也没有觉得对方地位比较低而感觉冒犯。这证明双方的实力或者说心理地位是相对平等的。纵观全文,除了河伯和西王母这里,周穆王可都是先“征”而后接受贡品,再赐与礼物的。

所以,如果西王母所在的地方,只是简单的少数民族,周穆王不会如此客气。这样一来,如果说是埃及的法老,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这个猜想,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就是在交通十分落后的公元前900多年,周穆王的马即便是千里马,即便是还带着一个能够通河伯的向导伯夭,但他还带着六个师的军队,而且他还一路游山玩水,采玉石矿,移植植物,采石矿,征服沿途部落等等,他能在两年时间内从河南洛阳走到埃及吗?更何况,《穆天子传》还记载他在和西王母会面之后,还在西北大旷原修整了好几个月。

那么如果西王母的昆仑之丘,不是比较相似的埃及,更合理的猜测它应该在哪里呢?根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最初从宗周瀍水以西,到阳纡之山、河宗之邦,走了3400公里。宗周瀍水,根据推断是在今天的河南洛阳附近,而河宗之邦应该是今天的河套地区。两者相距750公里。按照这样的换算方法,再加上一定的误差,周朝的1里,相当于现在的230米左右。

按照这样的换算标准,在周朝距离阳纡2500里的西夏氏,再算上往西延伸路途上的曲曲折折,应该可以推测是宁夏平原附近,当时的自然环境比现在可好太多了。而河首,更简单一点推断会不会就是黄河的起源呢,当时应该会认为黄河的起源就是昆仑山脉。而且距离换算下来,也相差无几。不知道这里是物产丰富呢,还是周穆王要调节一下身体适应度呢,总之在这里耽搁得比较久,然后再踏上了寻找西王母的路。舂山以北到西王母所在地,要3000里,向西到了甘肃西部。

更为巧合的是,在今天的甘肃泾县,有一座山叫回山,相传就是周穆王和西王母离别的时候,频频回头而得名。山下还有北魏时期就开凿的西王母石窟。

而在《穆天子传》里也记载了,周穆王感念西王母的情义,登上弇( yan )山,不仅题字留恋,还栽下一棵槐树,还把弇山改名为西王母之山。这样看来,弇山有可能就是今天的回山。

而至于西王母的长相,我们不妨再大胆假设,她只是一个偏远的母系 社会 的少数民族首领,因为长期的与世无争,因此带上了一定的神话色彩。而她长相,只是头上装饰着漂亮的戴胜鸟的羽毛,戴着虎牙项链,腰间围着虎皮或者豹皮,当然的确是住在洞穴里。不过她们部落聚居的地方,环绕着水流,不远处还有活火山口。至于昆仑之丘有神,会不会是西王母的部落的图腾或者守护神是人面虎身呢?越封闭的民族往往有越强的信仰和仪式感。也许就是这样的形象,导致了西王母的神化。并且经过文字、故事的加工,而塑造成为了今天的形象。而正是这样的神化,让周穆王在面对明显落后的西王母时,仍然是比较尊敬的心态。

《穆天子传》的魅力就在于神秘,不可断定,但同时又能够让人们在史料和现实中找到蛛丝马迹,从它面世之时起,就引得人们痴迷不已。而且,穆天子书仍然有疑点解释不通,为什么周穆王去昆仑之丘走了14000里,回来没有绕路走了10000里。但记录者却要说总共走了35000里呢?一时笔误吗?除了美丽的神话,《穆天子传》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中央政府和西北部落的一些交流,期待考古中有新发现,可以帮助《穆天子传》的解密。

西王母是谁

  西王母一般指的是王母娘娘,是中国神话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又被称为太华西真万炁祖母元君、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