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症的中医案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3收藏

痿症的中医案例?,第1张

痿症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能随意行动,或伴有麻木,疼痛,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

少食寒凉,避免食用芥菜、萝卜、绿豆、海带、紫菜、西洋菜、黄花菜、剑花、西瓜、苦瓜之寒凉品。少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苦品也应少吃,苦能泻热、容易伤胃。

2、多食温补:患者脾胃虚损,宜多食甘温补益之品,能起到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常用补益:

①肉类:牛肉、猪肉、狗肉、兔肉、鸡肉等;

②鱼类、鸡蛋、牛奶、都是重症肌无力患者日常膳食中重要的;

③蔬菜:菜心、韭菜、生姜、莲藕、番茄、土豆、栗子、核桃仁、花生等

④患者适合食用以下:苹果、橙子、柚子、葡萄、杨梅、石榴、桃子、枇杷果、桂圆等。

楼主 我帮你查了 痿症好的方法是中医中药

针灸和药物治疗 针灸的穴位你可以找中医查询

这有几味

药方:复元奇方饮

主要组成:太子参、黄芪、全蝎、蜈蚣、龟板、当归、天麻、等等

痿症多是由基因缺陷、神经运动传导障碍、免疫损伤、营养障碍、周围神经病变等主要因素有关。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的脑萎缩共济失调、脱髓鞘、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痉挛性截瘫等。会引发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眼睑无力、肌肉萎缩、等诸多症状。御方生髓汤本着“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根据痿证病机与致病因素,严谨辨证与精当用药。

痿病的原因比较复杂,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久病等均可致病

痿症既肌肉萎缩,是中医对疾病的描述,可分五痿,西医认为发病原因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不能调节支配营养对肌肉的濡养时间过久继发肌肉萎缩。导致肌肉萎缩的原因很多,2。肝肾亏损,筋骨失养; 体虚久病,精血耗伤,或梦遗耗精,日久不愈等,导致肝肾亏损。  肝藏血,主筋,为罢极之体;肾藏精,主骨,为作强之官;肝肾既亏,精血俱损,不能灌溉筋骨,而阴虚生内热,复能灼液伤津,致成痿证。  张景岳所谓“败伤元气者亦有之”,即是指此而言。   3。湿热浸*,气血阻滞; 冒雨涉水,久居湿地,湿邪入侵,渐积不去,遏而生热;或饮食不节,嗜食膏粱,脾运无权,滋生内湿,郁久化热,湿热浸*,阻滞气血,筋骨失养,因而成痿。“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希望可以帮到你

脱髓鞘又称痿症,其病有很多种(其中包括脱髓鞘病、缺血性脱髓鞘、脑白质脱髓鞘、多发性硬化、脊髓炎、急性脑脊髓炎等疾病),病情有轻重缓急。很多患者因为治疗此病走了很多弯路以及长期采用同一种方式治疗后期选择其他方式治疗的时候结果已经晚了,一是病情发展了,二是长期依赖同一种药产生依赖性,就跟用激素似的,用了当时病情控制住了,但是激素一停掉后,后期感冒了,着凉了病情又加重了,又想用激素治疗,但是这样反反复复,病情一直稳定不了,所以很多患者都抱着又想把激素停掉,因为副作用太大,又想着万一停掉激素后病情又复发了的矛盾想法。下面咱们详细分析下此病。

      脱髓鞘症状:髓鞘脱落因病变部位的不同症状不同,出现脑中枢神经可能会引起智力下降,精神紊乱,癫痫发作,头疼呕吐,视神经会引起偏盲,失明,周围神经会引起手足麻木,僵硬等不同表现,也有患者是在没有症状表现下经过体检而发现。

       检查诊断:核磁共振(MIR),轻度:15T 重者:30T,腰穿,CT

       确诊指标:右侧顶叶、双侧脑室呈T1T2高信号、Flair高信号影、状态:斑点状、斑片状、斑块状、条状、块状(根据状态的大小来确定病情的程度)。

       在检查的过程中因为发病原理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多以很多患者容易误诊为:腔隙性脑梗、抑郁症、焦虑症、神经官能症、美尼尔综合症、癫痫、神经炎。所以确诊一定要慎重,没有完全确诊的话就不要乱治疗,很多患者都是本身此病初期阶段比较轻,结果治疗后加重了,最后得不偿失。

        常见的西医用药:强的松,促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等激素。多数患者在初期的时候会住院的时候刚开始发现的时候会采用消炎抗感染的治疗,严重点的会采用激素冲击治疗,实在不行的话会使用免疫球蛋白、丙球蛋白等药物治疗,后期继续采用激素治疗,出院后病情较轻者就不会再服用药物了,但是病情相对严重点的都会口服激素同时服用钙片、钾片等药物治疗,逐期减量,直至停药,但是多数患者减到4片时难以往下减掉,在减就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所以出现了长期服用激素的现象。

        仁爱堂专家研究脱髓鞘三十余年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认为脱髓鞘病变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面脱髓鞘病变而出现脱髓鞘病变。治疗脱髓鞘病变以脾、肾为根本,肝主筋,主人身运动,且肝肾同源,故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采用中医药纯中药方剂,能够减少人体组织器官内沉积的、过多的、有害的毒素,排泄掉体内蓄积的种种致病因子,去除患者血浆中的抗体、免疫复合物等致病因素;通过人体五脏“祛邪排毒”,刺激机体进行应激反应,使机体产生“推陈出新”、“脱胎换骨”等效应,改善机体的代谢平衡,达到防痿治痿的目的。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迟缓,手足痿软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以下肢不能随意运动及行走者较为多见。这个是中医说法,如果乏力明显的话还是需要去医院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的,低钾血症或者肌无力,肌肉营养不良等都会有引起乏力,不同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疗。

进行性肌肉萎缩症是一种非神经性病因所造成的疾病,而是肌肉细胞本身随着时间及年龄渐进性地损伤与萎缩的疾病,这群肌肉疾病大部份是基因有特定的变异所致,因此在临床上,具有特殊的遗传性质。譬如:母亲是潜在性带缺损基因者,而病变只发生在其男孩身上,为性联隐性基因遗传。

进行性肌肉萎缩症治疗

一、西医治疗

目前,国内外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均无理想疗效。

二,中医治疗

中医以辩证治疗为原则,认为应辨清虚损脏腑,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佐以疏风散寒化湿、清热、理气化瘀通络。扶正以健脾益肾为要,贵在辩证精当,疗程要长,缓缓图功,以时间来换取疗效。早期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主,中期重在补脾益肾,后期滋养肝肾,养阴益气为要。

可用纯中药制剂并配以B族维生素,以改善循环,必要时可试用高压氧,并注意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

肌肉萎缩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一种基因缺损的疾病,它的类型有很多种(如:裘馨型、贝克型、脊髓型等其他类型),以裘馨型为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有缺损的基因使肌肉细胞功能逐渐丧失,随着年龄增加肌肉受损程度愈严重,以致患者肢体无法活动自如,并且造成各关节挛缩变形,必须靠支架辅助或轮椅代步,甚至瘫痪在床上。最后往往因为呼吸肌或心脏肌肉受波及,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或心脏停止跳动而结束生命。其他类型的肌肉萎缩症,由于基因病变型态不同,发病年龄、肌肉受损部位、平均寿命等亦各有不同,但是大致上也是依照这样的病程进行。

定义

这是一大类型的疾病,主要的特征是患者的肌肉组织会渐渐减少,而造成肌肉的逐渐萎缩。

预防方法

若是有肌肉萎缩症的家族病史的健康的人,建议采取遗传咨询的方式进行分析。此疾病基因的女性携带者通常不会有任何的病征。目前逿馨氏肌肉萎缩症的基因筛检于胎儿时期就可以完成,准确率为95%。

症状

不同型的肌肉萎缩症所产生的症状也各不同。例如逿馨氏肌肉萎缩症的病患最后常常会导致死亡。但是其他型式的肌肉萎缩症,则可能只会使患者的肌肉萎缩造成一点残疾。

常见的征状包括了:

肌肉萎缩。

渐进式的肌肉萎缩。

常常跌倒。

肌肉功能发育迟缓。

行走有障碍。

无法使用某一种类的肌肉(依据不同型式的肌肉萎缩症而有所不同)。

眼睑下垂。

流口水。

智能障碍。

只会出现在某些型式的肌肉萎缩症。

肌肉张力减低。

骨骼发育畸形。

肌肉发育畸形。

出现挛缩畸形(爪形足、爪形手或其他的畸形等)。

脊柱侧弯。

肌肉的肿大。

进行性肌肉萎缩诊断分型:

一、进行性脊肌萎缩症:临床常见病变始于颈下段和胸上侧面的前角神经细胞。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手指逐渐无力、僵硬、手掌肌肉萎缩,形成爪型手,继则前臂和上臂肌肉收缩力降低,肌萎缩常可见肌束镇颤,无感觉障碍。

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临床较常见有资料统计发病率为4-6%万约5%-10%属常染色显性遗传,绝大多数在40岁以后得病随年龄的增高发病率有新增加,此病的特点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都受损害,坏者双上肢既有肌萎缩和肌肉震颤,又有深反射亢进,双下肢常见痉挛性瘫痪。如病变损及脑干则同时有吞咽困难,构音不清,舌肌萎缩和无力,又有下颌反射亢进以及强哭和强笑等症状。肌萎缩侧索应化症由于预后较差,临床治疗难度大,是目前神经肌肉疾病的重点课题材之一。

三、原发性侧索硬化症:有的学者认为是属于遗传共计失调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双侧锥体术有损害,而呈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体,有病理反射出现,晚期有尿失禁。

四、进行性延髓麻痹:最初是舌肌运动易疲乏,后则有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吞水时有呛出。检查时可见舌不能伸,舌肌萎缩有肌肉震颤,有时可有咀嚼肌及面肌瘫痪和萎缩,此型比较少见。

进行性肌萎缩症 临床表现

1、单侧或双侧手肌无力、并带有明显颤动,大小鱼际肌肉萎缩。

2、上肢肌肉及肩胛肌肉萎缩,抬手困难,梳头无力,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行走缓慢,步态呈剪刀状。

3、声音嘶哑、舌肌萎缩、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唾液外流、进食或喝水呛咳、呼吸困难、痰液不易咳出。

另外,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灰质炎,周期性麻痹,脊髓空洞症,多发性肌炎都可以导致肌肉萎缩。

中医将上述病症统称为痿症。痿症就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类症状。中医认为痿症的成因主要由于「热」和」虚」,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脏腑亏虚,功能失调所致。

进行性肌萎缩症 中医辨证

1、肺热伤津:肺主皮毛,宣发、升降、温邪上亢、首先犯肺,肺热叶焦、津液不足、气血失常、四肢五体失养而成痿。

病状主要表现为四肢痿弱无力,肌肉萎缩,肢体变形,皮肤枯燥或伴有发热、呛咳无痰、小便短赤、热痛、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疗原则:清肺润燥,益气养阴。

方药:清肺养阴汤:瓜蒌30克,前胡12克,桔梗12克,陈皮12克,半夏12克,浙贝母15克,远志12克,黄精15克,玉竹15克,黄芩12克,黄芪20克,党参20克,丹参30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热炎宁、败毒丸口服。

2、湿热浸*:湿热之邪损伤脾胃,运化不能,湿从内生,浸入筋脉,道路不利,影响气血运行和神经营养,致筋脉肌肉弛纵不收而成痿。

病状主要表现为四肢感觉异常,手足痿软无力,手足下垂,不堪任用,肢体麻木,小便赤热涩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燥湿化痰。

方药:清热通脉汤:双花30克,连翘30克,公英30克,地丁20克,虎杖20克,绞股蓝20克,独活12克,秦艽12克,络石籐20克,青风籐15克,鸡血籐30克,茯苓15克,猪苓12克,泽兰12克,甘松12克,丝瓜络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胆木丸、通脉丸口服。

3、脾胃虚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统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虚弱,运化无能,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养而成痿。

病状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肌肉枯萎消瘦,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虚浮无华,舌苔薄白,脉细。

治疗原则:健脾生血,益气生肌。

方药:健脾生肌汤:黄芪60克,党参3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苍术15克,熟地3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鹿角胶10克,白芨12克,鳖甲12克,龟板12克,黄精15克,甘草6克,水煎服。参茯丸、骨通丸口服。

4、肝肾亏虚: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经脉失去濡养而成痿。

病状表现为:下肢痿软无力,不能久立,腰脊酸软。一侧或两侧感觉障碍或痛觉消失。并伴有头昏目眩、耳鸣、遗精、遗尿或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疗原则:益肝补肾、滋阴清肺。

方药:益髓通脉汤:熟地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12克,覆盆子15克,女贞子12克,菟丝子15克,茺蔚子15克,沙苑子15克,黄精15克,鹿角胶12克,龟板胶6克,黄芪30克,鸡血籐30克,桂枝12克,赤芍15克,*羊藿12克,甘草6克,水煎服。益髓丸、颈腰丸口服。

5、血虚血瘀:血虚则四肢失养、血瘀则瘀阻脉络而成痿。

病状表现为:四肢软弱无力,手足麻木不仁,面色无华或唇紫,舌下瘀斑,四肢青筋暴露,脉涩滞无力。

治疗原则:养血活血,祛瘀通络。

方药:活血通络汤:桃仁12克,红花12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熟地15克,赤芍15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泽兰12克,蒲黄12克,蜈蚣3克,全蝎10克,水蛭10克,大黄3克,虎杖20克,乌蛇12克,黄芪30克,肉桂6克,甘草6克,水煎服。大黄丸、伸筋丸(含马钱子制剂)口服。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曹元成)

   辩证论治痿症的辩证论治首先分清虚实。凡属起病急,发展较快,属于肺热伤津,或湿热浸*者,多属实证。病史较长,起病与发展缓慢,以脾胃肝肾亏虚为多者,均属虚证,也可出现虚中夹实的证候。

    在治疗中一般都重视调理脾胃功能,总的治法不外补中祛湿,养阴清热。

    (1)肺胃津伤:

    证候:双足突然痿软,甚至腰脊手足痿软不用。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热生津,润肺益胃。

    方药:清燥救肺肠。

    (2)肝肢亏损:

    证候:双足渐痿疲,遗精早泄,腰脊酸软,头目眩晕,舌红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滋补肝肾。

    方药:虚潜丸。

    (3)湿热浸*:

    证候:双足痿软,或微肿发热,恶热喜凉,面黄身重,胸脘满闷小便短赤热痛,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渗湿,通利筋脉。

    方药:二妙丸。

    (4)脾胃亏虚

    证候: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神疲气短,腹胀面浮,面色无华,舌苔薄白,脉细。

    治法:补中益气,健运升清。

    方药:参苓白术散。

肌肉萎缩在中医上是怎么称呼的?

肌肉萎缩症(Muscle atrophy)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是一组损坏人体肌肉的遗传性疾病。肌营养不良症表现为进行性骨骼肌萎缩,肌肉蛋白质缺失,和肌肉细胞或组织的死亡。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肌萎缩患者由于肌肉萎缩、肌无力而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褥疮等,加之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症状,给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肌萎缩患者除请医生治疗外,自我调治十分重要。

肌肉萎缩属中医痿症,中医认为肌肉萎缩的病因病机与肝、脾、肾密切相联。根据中医理论,本病的发生,大多是脾肾亏虚或中气不足所致。其病机为正虚为本,脾肾肝亏、气血不足。初病在脾,进而损及肝肾,每因六*、劳倦、情志而诱发。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营养五脏六腑、肌肉筋骨,且脾主肌肉,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肌肉无以营养而发病;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先天禀赋不足,精亏血少不能营养肌肉筋骨,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肝藏血,主筋,主一身运动,且“肝肾同源”。因此,我们主张:脾、肾、肝亏虚是本证发生的根本所在,临床上采取“脾、肾、肝三脏同治”是治疗本证的根本点。

痿症的中医案例?

痿症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能随意行动,或伴有麻木,疼痛,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少食寒凉,避免食用芥菜、萝卜、绿豆、海带、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