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讲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1浏览:2收藏

《典籍里的中国》讲什么?,第1张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总台重点文化类创新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从中甄选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英语:China in Classics)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合作制作的一款大型文化节目,由撒贝宁和王嘉宁主持。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讲述从典籍出发的中华文明史。节目依托典籍的文化IP,另辟蹊径捕捉典籍中的亮点,把“珍珠”串联成文化之链,构建成深刻全面且有洞见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对中华文明脉络进行梳理。

节目设立“历史空间”、“现实空间”两大舞台创新节目形态,在历史空间中采用影视化拍摄手法,对典籍的故事进行可视化呈现 。

节目定位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从中甄选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是:

《典籍里的中国》同样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其聚焦在典籍中的经典名篇,第一期选择解读《尚书》用意深远,让这部虽然诘屈聱牙但位列“五经”之中,实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经典古籍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同时,节目综合运用了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辅以舞台分区的形式,实现古今读书人的跨时空相见。这种将书中文字可视化,典籍精华故事化,达到视觉、情感冲击直观化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妙不可言。

节目特色:

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独辟蹊径,聚焦《尚书》《论语》《道德经》《传习录》《天工开物》《红楼梦》《本草纲目》《孙子兵法》《史记》《诗经》《楚辞》等经典书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表现方法。

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其中,穿越古今的戏剧化呈现方式,成为节目一大亮点。节目牵引着观众的思绪和情感,让人们能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

大年初一央视频道播出了《典籍里的中国》,一经播出社会对于《尚书》的反响巨大,影响力极强,“尚书”一词甚至一度登上热搜。“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大家也记住了华夏九州是“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记住了伏生是守护《尚书》的第一人,记住了伏生将《尚书》传给了晁错,而《尚书》至今依然在被传承,记住了伏生的老家在山东,记住了……而这些内容曾经都是记录在古籍里,而现在我们以全新的视角,用舞台剧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了,让古籍里的智慧为今人所受用,让古籍里的内容代代相传,这是古籍的使命,也是古籍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尚书》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部典籍,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时,《尚书》也是一部非常复杂的经典,研究《尚书》的学问,叫“尚书学”,是一个非常专门、非常庞大的学问。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学者为之皓首穷经,相关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用现场表演、嘉宾对话的方式展示《尚书》传承中的一些关键点,感人至深,特别是伏生传经的故事,让很多人流下热泪。

一部典籍,一个故事,走进典籍,从而更好地理解典籍背后的故事,以及典籍所蕴涵的无穷无尽的历史智慧。解读一部古籍,了解一段历史,弘扬中华文化。让我们用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诠释经典、解读古籍,传承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的活起来,让历史的智慧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不用整片的木板来刻书,而改刻单个可刷印的反体字,不要印书不须雕版用这些单个字拼排就能印,印毕拆散这些单个字又可用来印别的书,灵活而不像雕版印刷那么固定死。所以当年沈括把这种用单个字拼排的书版叫“活板”,后来就称这些拼版用的单个字叫“活字”,印成的书叫“活字本”,以便和整片雕版的刻本相区别。

《典籍里的中国》讲什么?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总台重点文化类创新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从中甄选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